于永年大成拳站桩和求物第5章意念活动

合集下载

大成拳法门训练教程

大成拳法门训练教程

大成拳法门训练教程大成拳法门以意念统帅肢体,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周身放松,使肢体各部连成一个整体,进而运用精神,使全身处处建立争力,并与外界建立争力,名之曰浑元力。

下面由为大家分享大成拳法门训练教程,欢迎大家点击查看。

一、站桩(一)浑元桩元桩的姿势是两脚平行而方,左右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掌上,以保持身体平稳。

腿部略有弯曲,以利于下肢产生弹力。

两膝略往前顶,配合练此桩时臀部后坐,以保持前后力量的平衡。

两手抬至胸前,略高于自己双肩,呈臂半圆、腋半虚的姿势,以利于实作时的间架配备。

两手手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如抱两球和状态,以增长臂部的外撑内裹的力量,并可使力量容易达于指端。

双手与自身距离约有三拳,这可在技击时守住自己上身的要害部位。

更须做到头直项竖,身形中正,胸窝微收;周身上下,大小关节,要"逢节必顶,逢曲必夹"。

就是说凡是关节之处,都需要有外顶的力量;凡是关节反面的弯曲部位,都要有内夹的力量,这样才能使周身的力量平衡均整,从而达到动作时"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

除此之外,站此桩时,还要做到头顶如绳吊紧,这样可以振奋精神,还能助长下肢动作时的灵活性。

肩部稍往后张,使心胸开阔,有利于肺部的呼吸和精神的舒放。

两目微睁,目光远望,以蓄养精力。

全身松,有益于周身气血的通畅运行,既可养生又可增长技击时的力量。

在意念中要做到"凝神定意,清净无为"这样日久功深,就能够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

到此境界,性不养而自养,身不练而自练。

久练此功,可收精神充沛、气贯周身和力量雄厚之效。

这就是大成拳所说的"神元、气元、力元"的浑元之体,所以此桩法名为浑元桩。

(二)技击桩此桩是练习大成拳技击必不可少的桩法,故名技击桩。

其姿势是两足呈稍息姿势,前足向外方移出,约有一脚远,两脚呈丁八字步行,称为丁八步,又称半丁半八步。

身体微斜,两腿弯屈,身往后坐,前脚根略离地面,膝盖前顶,目视前方。

站桩心得体会

站桩心得体会

站桩心得体会篇一: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内动训练在社会上,一般人不知道站桩,就是在武术界,站桩也是一件很隐秘的事。

师傅教拳时,历来就有“宁教十套拳,不教一个桩”的说法,可见习武的人对站桩有多看重。

我本人以前师从林锦全先生练习站桩,后来他又介绍我认识了北京的曹师叔。

一年多来,我很荣幸能跟随曹师叔练习站桩。

他是站桩大师于永年教授的学生,功夫很高。

于教授是一位站桩大师,他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站桩事业。

他无私地向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传授大成拳,为他们带去了健康,使他们受益。

于教授本人是一位名医,他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来研究和发展站桩功。

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从医学上来阐释站桩运动。

我们非常感谢他老人家,没有他的知识与传授,我们不可能学到这么好的功夫。

在曹师叔的指导下,我一直在努力进行站桩的内动训练。

我衷心地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悉心指导,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我以前从来没遇到过一位像他这样全心全意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

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我希望我的站桩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通过站桩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我自己感觉站桩对我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到北京之前,我的腰一直难受,多年来进行了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但是,仅仅跟曹师叔练了四个月的站桩,由于加强了腰和腿针对性的重点练习,我的腰就好了。

与此同时,我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介绍我在站桩中的训练要点。

内视我训练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内视(注意体内/关注内动)。

我对内视的理解是,在你站桩时必须感受你自己的体内变化。

这不用闭眼睛。

通过不断训练,你开始能感到身体的结构或排列,你也会感到体内的紧松,这对内动训练很重要。

在以后的练习阶段你可以感到肢体之间好像有连接。

在你感受到体内的变化后,就要努力不去想它。

这就叫做内功,或者叫“内动”。

以下所说的所有训练都与这两个方面有关。

意拳(大成拳)站桩换劲(完整版)

意拳(大成拳)站桩换劲(完整版)

意拳(⼤成拳)站桩换劲(完整版)清明节⽆花⽆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邻家乞新⽕,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魏野练站桩的⼈,常会有这样⼀种体会,当站桩真正进⼊状态后,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练完后,才发觉时间已过了很久,这是因为此时⼈的⽣理循环状态⾃然减慢,如同龟蛇的冬眠⼀般,并乐⽽忘时所致,国外称此为“钟慢效应”。

⼈在⽇常⽣活中,若能维持体内新陈代谢的这种“钟慢”状态,则⾃然会延缓衰⽼。

另外,从现代科学尚未能解释的另—个⾓度来讲,站桩功也是使⼈进⼊了⼀种特异状态,经意念⽽诱发出的特异功能虽尚有争论,但意拳(⼤成拳)站桩功对⼈体潜能的深层开发,并由此⽽产⽣的巨⼤能量,是武林中任何⼈⼠也不能回避和漠视的。

王芗斋先⽣创⽴的意拳(⼤成拳),以站桩为本,认为“⼤动不如⼩动,⼩动不如不动(蠕动),不动之动,乃为⽣⽣不已之动。

” 意拳(⼤成拳)的站桩功法,正是“不动之动”的根本体现。

意拳(⼤成拳)的站桩功可细分为两⼤类,第⼀类为浑元桩,⼜可称之为健⾝桩、养⽣桩,在拳术训练中,这实际上是⼀种“换劲桩”;第⼆类为技击桩,在拳术训练中,实际上是⼀种“摸劲桩”。

意拳(⼤成拳)站桩的以上两类功法,以第⼀类的浑元桩即“换劲桩”最为重要,它是意拳(⼤成拳)⼊门的关键。

“换劲桩”从养⽣健⾝的意义上讲,同传统的佛、道养⽣术及⽓功⼀样,均能起到养⽣健⾝、祛病除疾的作⽤。

但“换劲桩”⼜不同于⼀般的⽓功功法,它既不需意守丹⽥,或意守⾝体内部的某⼀部位,也不需⽤意念进⾏吐纳导引,更不⽤掐诀念咒或接什么宇宙信息。

意拳(⼤成拳)是在佛、道、儒、俗、医、武理论学说及养⽣健⾝术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升华其精神,通过意念的假想训练,进⾏系统的体能开发,藉以改变⼈体内在机制。

在站桩中,“不期然⽽然”,丹⽥会⾃然⽽盈,经络⾎脉会⾃然⽽通,经过上万个练功者的实践检验,⼏⼗年来从未出偏,对各种慢性病及疑难杂症,均有明显的疗效。

⼈体的体内循环机制,与其主观地控制或⼈为地限制它,不如良性地去诱导和开发它,以发挥其⾃⾝的潜在能量。

站桩心得体会

站桩心得体会

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 内动训练 在社会上,一般人不知道站桩,就是在武术界,站桩也是一件很隐秘的事。

师傅教拳时,历来就有“宁教十套拳,不教一个桩”的说法,可见习武的人对站桩有多看重。

我本人以前师从林锦全先生练习站桩,后来他又介绍我认识了北京的曹师叔。

一年多来,我很荣幸能跟随曹师叔练习站桩。

他是站桩大师于永年教授的学生,功夫很高。

于教授是一位站桩大师,他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站桩事业。

他无私地向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传授大成拳,为他们带去了健康,使他们受益。

于教授本人是一位名医,他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来研究和发展站桩功。

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从医学上来阐释站桩运动。

我们非常感谢他老人家,没有他的知识与传授,我们不可能学到这么好的功夫。

在曹师叔的指导下,我一直在努力进行站桩的内动训练。

我衷心地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悉心指导,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我以前从来没遇到过一位像他这样全心全意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

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我希望我的站桩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通过站桩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我自己感觉站桩对我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到北京之前,我的腰一直难受,多年来进行了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但是,仅仅跟曹师叔练了四个月的站桩,由于加强了腰和腿针对性的重点练习,我的腰就好了。

与此同时,我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介绍我在站桩中的训练要点。

内视 我训练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内视(注意体内/关注内动)。

我对内视的理解是,在你站桩时必须感受你自己的体内变化。

这不用闭眼睛。

通过不断训练,你开始能感到身体的结构或排列,你也会感到体内的紧松,这对内动训练很重要。

在以后的练习阶段你可以感到肢体之间好像有连接。

在你感受到体内的变化后,就要努力不去想它。

这就叫做内功,或者叫“内动”。

以下所说的所有训练都与这两个方面有关。

中国人经常说一个的外形并不重要,重要是内在本质。

于永年大成拳站桩和求物第5章意念活动

于永年大成拳站桩和求物第5章意念活动

第5章站桩功的意念活动什么是意念?意念就是念头、想法。

意念活动就是站桩练功时有意识的思想训练。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分析是将一个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综合是将各个部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动物只能对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或现象(第一信号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

人类则具有语言与文字(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除了能对实体和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之外,还能进行抽象的分析与综合,即创造概念,从事抽象的思维。

所以,分析与综合活动是人类在更髙级的、与动物有本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的。

站桩练功的意念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抑制性的,一种是兴奋性的。

不同的意念活动产生不同的作用。

站桩初期应用抑制性的放松活动或设想活动来阻止杂念的萌生,从而促使大脑皮层迅速进入抑制状态,在医疗保健上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身体强壮者有意识地进行兴奋性紧松动作的意念活动时,除能增加运动量之外,还可以使休息肌也变成工作肌。

这是逐步增强人体机能和优化机体结构,增长体育智力的特殊的训练方法。

紧松动作的意念活动,就是对机体的肌肉收缩运动现象进行实体的和抽象的分析与综合活动的训练。

实体的肌肉收缩运动,是第一信号系统支配下的工作肌的收缩运动,它是动物与人类所共有由先天遗传下来的肌肉收缩运动,我把它叫做第一随意运动。

抽象的肌肉收缩运动,是第二信号系统支配下的休息肌的收缩运动。

它只有通过后天学习与刻苦训练才能掌握,它与工作肌的收缩运动机制有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叫做第二随意运动。

一、放松活动放松活动是有意识地使思想(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利用感觉神经的反射作用,去检査这一部位肌肉的工作情况的训练。

每当检査某一部位时,要用脑仔细地想一下,精心细致地体会这里的工作情况,注意监视该处每个微小的变化,并且命令这里的肌肉要放松不要紧张,逐步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和大脑认识放松的能力。

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

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

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内动训练在社会上,一般人不知道站桩,就是在武术界,站桩也是一件很隐秘的事。

师傅教拳时,历来就有“宁教十套拳,不教一个桩”的说法,可见习武的人对站桩有多看重。

我本人以前师从林锦全先生练习站桩,后来他又介绍我认识了北京的曹师叔。

一年多来,我很荣幸能跟随曹师叔练习站桩。

他是站桩大师于永年教授的学生,功夫很高。

于教授是一位站桩大师,他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站桩事业。

他无私地向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传授大成拳,为他们带去了健康,使他们受益。

于教授本人是一位名医,他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来研究和发展站桩功。

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从医学上来阐释站桩运动。

我们非常感谢他老人家,没有他的知识与传授,我们不可能学到这么好的功夫。

在曹师叔的指导下,我一直在努力进行站桩的内动训练。

我衷心地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悉心指导,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我以前从来没遇到过一位像他这样全心全意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

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我希望我的站桩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通过站桩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我自己感觉站桩对我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到北京之前,我的腰一直难受,多年来进行了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但是,仅仅跟曹师叔练了四个月的站桩,由于加强了腰和腿针对性的重点练习,我的腰就好了。

与此同时,我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介绍我在站桩中的训练要点。

内视我训练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内视(注意体内/关注内动)。

我对内视的理解是,在你站桩时必须感受你自己的体内变化。

这不用闭眼睛。

通过不断训练,你开始能感到身体的结构或排列,你也会感到体内的紧松,这对内动训练很重要。

在以后的练习阶段你可以感到肢体之间好像有连接。

在你感受到体内的变化后,就要努力不去想它。

这就叫做内功,或者叫“内动”。

以下所说的所有训练都与这两个方面有关。

中国人经常说一个的外形并不重要,重要是内在本质。

大成拳养生桩意念调控与精神假借

大成拳养生桩意念调控与精神假借

大成拳养生桩意念调控与精神假借1.淋浴活动设想自己站在浴室的水龙头下,适合自己身体的温水,从头顶,经身躯,慢慢流到脚背,渗入地下;随着水流,全身的肌肉从上而下逐渐放松,一次接一次,在轻松舒适的感觉中,渐渐忘却自我。

2.凝固活动设想自己如千年松柏立在山巅之上,两足稳似泰山,与空气凝固在一起,任风吹而不动。

3.直立水中活动设想自己站在舒适的水中,水从不同的方向流向身体,时而从前往后流,时而从后往前流,时而往左,时而往右,水没轮廓,身体随之摇晃,半睡半醒,混混沌沌。

“4.蹬泥活动设想自己在深没脚踝的泥沼中行走,欲动又止,欲止又动,虽有阻力,仍能缓缓前行。

5.集散活动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点,然后从这一部位(伤、病部位),向四面八方扩散乃至全身,再从全身向这一部位集中,如此反复,能促进气血流通,解除疾病。

6.依靠活动设想自己全身依靠在柔软舒适的物体上休息,轻松愉快,无忧无虑,悠然自得。

”]7.远听活动凝神静息,用心聆听各种声音,由近及远,从听明显的声音,到听细微的声音;从听身前、身后的声音到听四周的声音;从漫无边际的听,到专注的听。

这种活动能使人注意力集中,尽快入静。

8.听之任之活动初练功者,往往杂念很多,不容易入静,可采取听之任之,顺其自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方法帮助入静。

可假象自身好似一座烘炉,杂念好比雪花,飘到炉中,自我熔化。

9.静观活动设想自己站、坐或卧在舒适优美的地方,周围鸟语花香,清风徐徐,使人心旷神怡,达到迷离忘我的境界。

“意念”是帮助练功者克制杂念,诱导入静的一种手段。

大成拳是一种双重训练,既练身体又驯精神,所以克制杂念十分重要。

人的思维是广泛的,尤其是成年人杂念更多。

排除杂念并不容易,不能急于求成。

大多数初学者把排除杂念看成是一种负担,刻意求静,却往往事与愿违,愈追求,愈急迫,负担愈大,前念未消,后念又起,连绵不尽。

不仅不能入静,反而使人焦躁不安。

再说,意念是对杂念而言的,意念太轻,杂念易来,意念太重,产生僵硬。

“意”的应用决定大成拳养生桩桩功效果

“意”的应用决定大成拳养生桩桩功效果

专栏46不少拳友经常问道:站养生桩究竟用不用意念?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就整个拳理而言,可以认为意念活动是必须的。

然而,如果站养生桩进入了舒适自然而达到松静状态后,则不必刻意追求意念活动。

即使加入了意念活动,也应该为站桩的大原则服务。

笔者不喜欢将“意念活动”应用于站桩,因为这样难免会使有的人“执着”,而用“意感活动”更适合站桩。

所谓“意感活动”,就是借助意念和感觉之间的一种特殊状态。

意念指的是思维活动,而感觉则是客观上的感受。

比如,我们并没有站在水中,而是想象站在水中的情景,这就是意念;当我们真正地站在水中时,不论我们是否想象,都能感受到水的存在,这就是感觉。

如果我们选择某种意念活动的内涵,去进行若即若离、似有似无的体验,这就是意感活动。

换言之,如果对某种意念活动进行混混沌沌、模模糊糊、不太清晰的体验,即为意感活动的操作模式。

“舒适自然”是养生桩的根本要求,欲达此目的,可配合适当的意感诱导,将自己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亦即身体放松和精神自然处于入静的状态。

如此,对于温养气血、养生保健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这是因为在“舒适得力”的状态下更易增加血液循环,更易增强桩功效应和健身效果。

尤其是采取某种特殊的意感诱导,往往对一些疾病有着直接的影响。

意感活动是桩功的用意功夫。

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指出:“本拳在二十年前,曾有一度称‘意拳’之名,举一‘意’字以概精神,盖即本拳重意感与精神之义也。

原期唤醒同仁,使之顾名思义,觉悟其非。

”专栏47众所周知,精神作用或意念诱导可使人身心愉快,蓬勃向上,甚至可使人产生惊人的毅力;恶性的意念诱导则可使人精神涣散,萎靡不振,甚至令人丧失性命。

养生桩的意感活动,就是采取不同的良性意感诱导来影响自身的心理活动,调动体内潜能。

良性意感活动分抑制和兴奋两种,初习者或以养生为目的者,可进行抑制性的意感诱导,通过不同的假想活动使大脑皮层迅速进入抑制状态。

待有基础后,可进行兴奋性的意念诱导,通过不同的假想活动来增强机能和改变机体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