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年大成拳站桩和求物第5章意念活动

合集下载

大成拳法门训练教程

大成拳法门训练教程

大成拳法门训练教程大成拳法门以意念统帅肢体,精神集中,呼吸自然,周身放松,使肢体各部连成一个整体,进而运用精神,使全身处处建立争力,并与外界建立争力,名之曰浑元力。

下面由为大家分享大成拳法门训练教程,欢迎大家点击查看。

一、站桩(一)浑元桩元桩的姿势是两脚平行而方,左右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落在两脚掌上,以保持身体平稳。

腿部略有弯曲,以利于下肢产生弹力。

两膝略往前顶,配合练此桩时臀部后坐,以保持前后力量的平衡。

两手抬至胸前,略高于自己双肩,呈臂半圆、腋半虚的姿势,以利于实作时的间架配备。

两手手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如抱两球和状态,以增长臂部的外撑内裹的力量,并可使力量容易达于指端。

双手与自身距离约有三拳,这可在技击时守住自己上身的要害部位。

更须做到头直项竖,身形中正,胸窝微收;周身上下,大小关节,要"逢节必顶,逢曲必夹"。

就是说凡是关节之处,都需要有外顶的力量;凡是关节反面的弯曲部位,都要有内夹的力量,这样才能使周身的力量平衡均整,从而达到动作时"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

除此之外,站此桩时,还要做到头顶如绳吊紧,这样可以振奋精神,还能助长下肢动作时的灵活性。

肩部稍往后张,使心胸开阔,有利于肺部的呼吸和精神的舒放。

两目微睁,目光远望,以蓄养精力。

全身松,有益于周身气血的通畅运行,既可养生又可增长技击时的力量。

在意念中要做到"凝神定意,清净无为"这样日久功深,就能够达到内无身心,外无世界的忘我境界。

到此境界,性不养而自养,身不练而自练。

久练此功,可收精神充沛、气贯周身和力量雄厚之效。

这就是大成拳所说的"神元、气元、力元"的浑元之体,所以此桩法名为浑元桩。

(二)技击桩此桩是练习大成拳技击必不可少的桩法,故名技击桩。

其姿势是两足呈稍息姿势,前足向外方移出,约有一脚远,两脚呈丁八字步行,称为丁八步,又称半丁半八步。

身体微斜,两腿弯屈,身往后坐,前脚根略离地面,膝盖前顶,目视前方。

站桩心得体会

站桩心得体会

站桩心得体会篇一: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内动训练在社会上,一般人不知道站桩,就是在武术界,站桩也是一件很隐秘的事。

师傅教拳时,历来就有“宁教十套拳,不教一个桩”的说法,可见习武的人对站桩有多看重。

我本人以前师从林锦全先生练习站桩,后来他又介绍我认识了北京的曹师叔。

一年多来,我很荣幸能跟随曹师叔练习站桩。

他是站桩大师于永年教授的学生,功夫很高。

于教授是一位站桩大师,他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站桩事业。

他无私地向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传授大成拳,为他们带去了健康,使他们受益。

于教授本人是一位名医,他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来研究和发展站桩功。

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从医学上来阐释站桩运动。

我们非常感谢他老人家,没有他的知识与传授,我们不可能学到这么好的功夫。

在曹师叔的指导下,我一直在努力进行站桩的内动训练。

我衷心地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悉心指导,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我以前从来没遇到过一位像他这样全心全意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

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我希望我的站桩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通过站桩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我自己感觉站桩对我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到北京之前,我的腰一直难受,多年来进行了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但是,仅仅跟曹师叔练了四个月的站桩,由于加强了腰和腿针对性的重点练习,我的腰就好了。

与此同时,我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介绍我在站桩中的训练要点。

内视我训练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内视(注意体内/关注内动)。

我对内视的理解是,在你站桩时必须感受你自己的体内变化。

这不用闭眼睛。

通过不断训练,你开始能感到身体的结构或排列,你也会感到体内的紧松,这对内动训练很重要。

在以后的练习阶段你可以感到肢体之间好像有连接。

在你感受到体内的变化后,就要努力不去想它。

这就叫做内功,或者叫“内动”。

以下所说的所有训练都与这两个方面有关。

意拳(大成拳)站桩换劲(完整版)

意拳(大成拳)站桩换劲(完整版)

意拳(⼤成拳)站桩换劲(完整版)清明节⽆花⽆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邻家乞新⽕,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魏野练站桩的⼈,常会有这样⼀种体会,当站桩真正进⼊状态后,则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练完后,才发觉时间已过了很久,这是因为此时⼈的⽣理循环状态⾃然减慢,如同龟蛇的冬眠⼀般,并乐⽽忘时所致,国外称此为“钟慢效应”。

⼈在⽇常⽣活中,若能维持体内新陈代谢的这种“钟慢”状态,则⾃然会延缓衰⽼。

另外,从现代科学尚未能解释的另—个⾓度来讲,站桩功也是使⼈进⼊了⼀种特异状态,经意念⽽诱发出的特异功能虽尚有争论,但意拳(⼤成拳)站桩功对⼈体潜能的深层开发,并由此⽽产⽣的巨⼤能量,是武林中任何⼈⼠也不能回避和漠视的。

王芗斋先⽣创⽴的意拳(⼤成拳),以站桩为本,认为“⼤动不如⼩动,⼩动不如不动(蠕动),不动之动,乃为⽣⽣不已之动。

” 意拳(⼤成拳)的站桩功法,正是“不动之动”的根本体现。

意拳(⼤成拳)的站桩功可细分为两⼤类,第⼀类为浑元桩,⼜可称之为健⾝桩、养⽣桩,在拳术训练中,这实际上是⼀种“换劲桩”;第⼆类为技击桩,在拳术训练中,实际上是⼀种“摸劲桩”。

意拳(⼤成拳)站桩的以上两类功法,以第⼀类的浑元桩即“换劲桩”最为重要,它是意拳(⼤成拳)⼊门的关键。

“换劲桩”从养⽣健⾝的意义上讲,同传统的佛、道养⽣术及⽓功⼀样,均能起到养⽣健⾝、祛病除疾的作⽤。

但“换劲桩”⼜不同于⼀般的⽓功功法,它既不需意守丹⽥,或意守⾝体内部的某⼀部位,也不需⽤意念进⾏吐纳导引,更不⽤掐诀念咒或接什么宇宙信息。

意拳(⼤成拳)是在佛、道、儒、俗、医、武理论学说及养⽣健⾝术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升华其精神,通过意念的假想训练,进⾏系统的体能开发,藉以改变⼈体内在机制。

在站桩中,“不期然⽽然”,丹⽥会⾃然⽽盈,经络⾎脉会⾃然⽽通,经过上万个练功者的实践检验,⼏⼗年来从未出偏,对各种慢性病及疑难杂症,均有明显的疗效。

⼈体的体内循环机制,与其主观地控制或⼈为地限制它,不如良性地去诱导和开发它,以发挥其⾃⾝的潜在能量。

站桩心得体会

站桩心得体会

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 内动训练 在社会上,一般人不知道站桩,就是在武术界,站桩也是一件很隐秘的事。

师傅教拳时,历来就有“宁教十套拳,不教一个桩”的说法,可见习武的人对站桩有多看重。

我本人以前师从林锦全先生练习站桩,后来他又介绍我认识了北京的曹师叔。

一年多来,我很荣幸能跟随曹师叔练习站桩。

他是站桩大师于永年教授的学生,功夫很高。

于教授是一位站桩大师,他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站桩事业。

他无私地向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传授大成拳,为他们带去了健康,使他们受益。

于教授本人是一位名医,他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来研究和发展站桩功。

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从医学上来阐释站桩运动。

我们非常感谢他老人家,没有他的知识与传授,我们不可能学到这么好的功夫。

在曹师叔的指导下,我一直在努力进行站桩的内动训练。

我衷心地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悉心指导,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我以前从来没遇到过一位像他这样全心全意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

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我希望我的站桩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通过站桩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我自己感觉站桩对我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到北京之前,我的腰一直难受,多年来进行了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但是,仅仅跟曹师叔练了四个月的站桩,由于加强了腰和腿针对性的重点练习,我的腰就好了。

与此同时,我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介绍我在站桩中的训练要点。

内视 我训练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内视(注意体内/关注内动)。

我对内视的理解是,在你站桩时必须感受你自己的体内变化。

这不用闭眼睛。

通过不断训练,你开始能感到身体的结构或排列,你也会感到体内的紧松,这对内动训练很重要。

在以后的练习阶段你可以感到肢体之间好像有连接。

在你感受到体内的变化后,就要努力不去想它。

这就叫做内功,或者叫“内动”。

以下所说的所有训练都与这两个方面有关。

中国人经常说一个的外形并不重要,重要是内在本质。

于永年大成拳站桩和求物第5章意念活动

于永年大成拳站桩和求物第5章意念活动

第5章站桩功的意念活动什么是意念?意念就是念头、想法。

意念活动就是站桩练功时有意识的思想训练。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活动过程的总和。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分析是将一个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综合是将各个部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动物只能对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或现象(第一信号系统)进行分析和综合。

人类则具有语言与文字(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除了能对实体和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之外,还能进行抽象的分析与综合,即创造概念,从事抽象的思维。

所以,分析与综合活动是人类在更髙级的、与动物有本质不同的水平上进行的。

站桩练功的意念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抑制性的,一种是兴奋性的。

不同的意念活动产生不同的作用。

站桩初期应用抑制性的放松活动或设想活动来阻止杂念的萌生,从而促使大脑皮层迅速进入抑制状态,在医疗保健上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身体强壮者有意识地进行兴奋性紧松动作的意念活动时,除能增加运动量之外,还可以使休息肌也变成工作肌。

这是逐步增强人体机能和优化机体结构,增长体育智力的特殊的训练方法。

紧松动作的意念活动,就是对机体的肌肉收缩运动现象进行实体的和抽象的分析与综合活动的训练。

实体的肌肉收缩运动,是第一信号系统支配下的工作肌的收缩运动,它是动物与人类所共有由先天遗传下来的肌肉收缩运动,我把它叫做第一随意运动。

抽象的肌肉收缩运动,是第二信号系统支配下的休息肌的收缩运动。

它只有通过后天学习与刻苦训练才能掌握,它与工作肌的收缩运动机制有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叫做第二随意运动。

一、放松活动放松活动是有意识地使思想(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利用感觉神经的反射作用,去检査这一部位肌肉的工作情况的训练。

每当检査某一部位时,要用脑仔细地想一下,精心细致地体会这里的工作情况,注意监视该处每个微小的变化,并且命令这里的肌肉要放松不要紧张,逐步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和大脑认识放松的能力。

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

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

于永年弟子林锦全的洋弟子大成拳站桩心得体会内动训练在社会上,一般人不知道站桩,就是在武术界,站桩也是一件很隐秘的事。

师傅教拳时,历来就有“宁教十套拳,不教一个桩”的说法,可见习武的人对站桩有多看重。

我本人以前师从林锦全先生练习站桩,后来他又介绍我认识了北京的曹师叔。

一年多来,我很荣幸能跟随曹师叔练习站桩。

他是站桩大师于永年教授的学生,功夫很高。

于教授是一位站桩大师,他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站桩事业。

他无私地向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传授大成拳,为他们带去了健康,使他们受益。

于教授本人是一位名医,他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来研究和发展站桩功。

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从医学上来阐释站桩运动。

我们非常感谢他老人家,没有他的知识与传授,我们不可能学到这么好的功夫。

在曹师叔的指导下,我一直在努力进行站桩的内动训练。

我衷心地感谢他长期以来对我的悉心指导,始终如一,坚持不懈。

我以前从来没遇到过一位像他这样全心全意传授自己知识的老师。

我只有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他,我希望我的站桩体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通过站桩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我自己感觉站桩对我的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到北京之前,我的腰一直难受,多年来进行了各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但是,仅仅跟曹师叔练了四个月的站桩,由于加强了腰和腿针对性的重点练习,我的腰就好了。

与此同时,我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介绍我在站桩中的训练要点。

内视我训练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内视(注意体内/关注内动)。

我对内视的理解是,在你站桩时必须感受你自己的体内变化。

这不用闭眼睛。

通过不断训练,你开始能感到身体的结构或排列,你也会感到体内的紧松,这对内动训练很重要。

在以后的练习阶段你可以感到肢体之间好像有连接。

在你感受到体内的变化后,就要努力不去想它。

这就叫做内功,或者叫“内动”。

以下所说的所有训练都与这两个方面有关。

中国人经常说一个的外形并不重要,重要是内在本质。

大成拳养生桩意念调控与精神假借

大成拳养生桩意念调控与精神假借

大成拳养生桩意念调控与精神假借1.淋浴活动设想自己站在浴室的水龙头下,适合自己身体的温水,从头顶,经身躯,慢慢流到脚背,渗入地下;随着水流,全身的肌肉从上而下逐渐放松,一次接一次,在轻松舒适的感觉中,渐渐忘却自我。

2.凝固活动设想自己如千年松柏立在山巅之上,两足稳似泰山,与空气凝固在一起,任风吹而不动。

3.直立水中活动设想自己站在舒适的水中,水从不同的方向流向身体,时而从前往后流,时而从后往前流,时而往左,时而往右,水没轮廓,身体随之摇晃,半睡半醒,混混沌沌。

“4.蹬泥活动设想自己在深没脚踝的泥沼中行走,欲动又止,欲止又动,虽有阻力,仍能缓缓前行。

5.集散活动将注意力集中于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点,然后从这一部位(伤、病部位),向四面八方扩散乃至全身,再从全身向这一部位集中,如此反复,能促进气血流通,解除疾病。

6.依靠活动设想自己全身依靠在柔软舒适的物体上休息,轻松愉快,无忧无虑,悠然自得。

”]7.远听活动凝神静息,用心聆听各种声音,由近及远,从听明显的声音,到听细微的声音;从听身前、身后的声音到听四周的声音;从漫无边际的听,到专注的听。

这种活动能使人注意力集中,尽快入静。

8.听之任之活动初练功者,往往杂念很多,不容易入静,可采取听之任之,顺其自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方法帮助入静。

可假象自身好似一座烘炉,杂念好比雪花,飘到炉中,自我熔化。

9.静观活动设想自己站、坐或卧在舒适优美的地方,周围鸟语花香,清风徐徐,使人心旷神怡,达到迷离忘我的境界。

“意念”是帮助练功者克制杂念,诱导入静的一种手段。

大成拳是一种双重训练,既练身体又驯精神,所以克制杂念十分重要。

人的思维是广泛的,尤其是成年人杂念更多。

排除杂念并不容易,不能急于求成。

大多数初学者把排除杂念看成是一种负担,刻意求静,却往往事与愿违,愈追求,愈急迫,负担愈大,前念未消,后念又起,连绵不尽。

不仅不能入静,反而使人焦躁不安。

再说,意念是对杂念而言的,意念太轻,杂念易来,意念太重,产生僵硬。

“意”的应用决定大成拳养生桩桩功效果

“意”的应用决定大成拳养生桩桩功效果

专栏46不少拳友经常问道:站养生桩究竟用不用意念?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就整个拳理而言,可以认为意念活动是必须的。

然而,如果站养生桩进入了舒适自然而达到松静状态后,则不必刻意追求意念活动。

即使加入了意念活动,也应该为站桩的大原则服务。

笔者不喜欢将“意念活动”应用于站桩,因为这样难免会使有的人“执着”,而用“意感活动”更适合站桩。

所谓“意感活动”,就是借助意念和感觉之间的一种特殊状态。

意念指的是思维活动,而感觉则是客观上的感受。

比如,我们并没有站在水中,而是想象站在水中的情景,这就是意念;当我们真正地站在水中时,不论我们是否想象,都能感受到水的存在,这就是感觉。

如果我们选择某种意念活动的内涵,去进行若即若离、似有似无的体验,这就是意感活动。

换言之,如果对某种意念活动进行混混沌沌、模模糊糊、不太清晰的体验,即为意感活动的操作模式。

“舒适自然”是养生桩的根本要求,欲达此目的,可配合适当的意感诱导,将自己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亦即身体放松和精神自然处于入静的状态。

如此,对于温养气血、养生保健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这是因为在“舒适得力”的状态下更易增加血液循环,更易增强桩功效应和健身效果。

尤其是采取某种特殊的意感诱导,往往对一些疾病有着直接的影响。

意感活动是桩功的用意功夫。

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指出:“本拳在二十年前,曾有一度称‘意拳’之名,举一‘意’字以概精神,盖即本拳重意感与精神之义也。

原期唤醒同仁,使之顾名思义,觉悟其非。

”专栏47众所周知,精神作用或意念诱导可使人身心愉快,蓬勃向上,甚至可使人产生惊人的毅力;恶性的意念诱导则可使人精神涣散,萎靡不振,甚至令人丧失性命。

养生桩的意感活动,就是采取不同的良性意感诱导来影响自身的心理活动,调动体内潜能。

良性意感活动分抑制和兴奋两种,初习者或以养生为目的者,可进行抑制性的意感诱导,通过不同的假想活动使大脑皮层迅速进入抑制状态。

待有基础后,可进行兴奋性的意念诱导,通过不同的假想活动来增强机能和改变机体结构。

怎样练好大成拳——浅谈意感和意念

怎样练好大成拳——浅谈意感和意念

怎样练好大成拳——浅谈意感和意念
许多爱好、研习大成拳的人,误把站桩、试力、发力各个功法中涉及到的种种意念假借活动理解成大脑思维了,以致思想沉重、精神紧张、大脑神经兴奋,最终变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健康状况大不如初。

对待意念这个东西,练大成拳的人不能负担过重,意念是为意感服务的,意感达到以后,意念就应抛弃之。

比如橡皮筋意念,它是为身体各部位的相互牵拉服务的,为了增大牵拉感,注意这个是意感,我们可以想着橡皮筋异常有劲,但增大牵拉感的目的达到后,就要忘了意想中的橡皮筋,你不能上了岸,还背着船走路。

假设意念,不能停留在大脑思维,要把它当成真的去练,慢慢的忘了它,只留下其相关的意感存在,再往后连意感也忘了,身上体现的只是本能。

为了提升体内的肾上腺激素,也为了让自己在精神紧张的时候身体得到放松,这也是一种意感的追求,精神层面的。

因此,站技击桩要设想自己周围环立手持大刀阔斧之敌,。

设想自己身处齐胸身的旋流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周身肌肉皮肤接触外界的触觉灵敏感。

落脚如大树栽根,起步如履薄冰;前者是为了让自己重心稳定,后者是为了步履轻灵。

具体练习中,所假设的意念,应若即若离,就是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意感轻则加重意念,意感在则舍弃意念,一直练到只存意感而不知意念为何物。

《大成拳论》里说,“吾拳重意感,重精神,重自然力之修炼,没有说重意念”,这一点后学者不可不知。

意念是为意感服务的,意感又是为本能服务的,到最后,所练的大成拳只剩下本能,意念、意感尽皆不复存在。

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1993年前)

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1993年前)

意拳·大成拳汇编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1993年前)卷一、人物、传记集一、王芗斋1、王芗斋传略——胥荣东(1)2、少年时代的王芗斋——静云(4)8、王芗斋名震京城——静云(8)4、王芗斋参学万里创意拳一静云(11)6、王芗斋十里洋场显风流——静云(13)6、芗斋先生晚年轶事——何镜干(15)7、解说泽井健一笔下的王芗斋与大成拳——何宇平(17)8、泽井健一谈王芗斋先生——何镜宇(19)9、—代实战拳法大师王芗斋先生——李杰(21)10、壮哉!芗斋——牛静(23)11、以气击人—乃为中国的高级武功——周德昌(25)12、王芗斋及其传人们——见闻(26)13、给大成拳爱好者的一封信——赵祯永(27)14、王芗斋和他的意拳——孔庆海(28)二、姚宗勋1、意拳发展与姚宗勋——林肇仑、崔瑞彬(31)2、常留正气在人间——傅道义(36)三、王选杰1、大成拳传人—王选杰——赵桢永(38)2、拳学之道妙在本能—访王选杰——郭思、沙金(40)8、话说王选杰——张亦峥(42)4、杰中选杰一-杨鸿尘(46)6、王选杰印象——郭铁峰(49)6、王选杰二、三事——张礼义(51)7、神州自有英豪在、不负长城千载情——张惠云(52)8、王选杰大师授秘冰城——章弓(53)9、大成拳与国外武术的交流——朝晖(55)四、赵道新1、深切怀念赵道新先生——杨鸿尘(57)2、赵道新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马金镛等(59)五、史风歧.1、技高艺高传大成——京伦(61)六、王安平1、气之魂—意拳气功大师王安平传奇——熹葆.东宝(62)七、其他1、意拳的传人—访姚承荣——陈子坤(101)2、记全国意拳培训班总教练崔瑞彬——曾溢勇(102)3、意拳震动英伦三岛一记崔瑞彬英国之行——牛静(103)4、德高艺高文精武精—记彭振镝——珲林(105)5、彭振镝其人其事——若非(106)6、大成精功利于民—记李照山——柳林(107)7、愿将毕生献武学—记赵祯永——陈昭(110)8、江南妙手解铁夫——张惠云(112)9、马骥良小转——王选杰(113)卷二、拳史、拳名大论战1、意拳(大成拳)源流述真——林肇仑(115)2、意拳的现代流派——张东宝(119)3、从意拳到大成拳——王玉芳(121)4、意拳曾名大成拳的由来——施道如(123)5、意拳与大成拳浅析——阎建辉(124)6、王芗斋拳法辨证——翁文斌(125)7、大成拳源流争论的焦点考证——李师融、董安强(127)8、历史是公正的——为意拳(大成拳)发展正本清源——意拳研究会(131)9、历史不容篡改—谈意拳与大成拳的关系——胥荣东(142)10、王选杰先生答读者问——王选杰(144)11、“正本清源”不如务实求是一-王选杰(147)12、矛盾桩创始人是谁?——赵力(148)13、谁是意拳创始人?——胥荣东(149)14、谁是大成? ——愧愧(150)16、何为大成名家?一—白白(151)16、大成、你大胆往前闯——惭惭(153)17、芗斋先生仙传——半庖居士(154)卷三、名家论拳一、王芗斋拳论1、王芗斋语录——孙闻清整理(155)2、论存意与养气——王芗斋(156)3、对王芝斋拳学论点的综合和分析——何镜宇(158)4、王芗斋论大成拳对手功夫——王选杰(163)5、王芗斋论试力与争力——胥荣东(165)6、王芗斋论大成拳之应敌——赵文路(166)二、姚宗勋论意拳1、意拳浅说——姚宗勋(168)三、窦世明论意拳功法1、意拳养生桩的几种站法——窦世明(172)2、意拳试力法——窦世明(174)3、意拳摩擦步要诀——窦世明(176)4、意拳的定步发力——窦世明(178)5、奉拳的活步发力——窦世明(180)6、意拳的守中用中——窦世明(181)7、奉拳的单推手——窦世明(183)8、意拳的双推手——窦世明(186)四、赵道新论拳术1、拳术溯源——赵道新(188)2、点穴:拳手之梦——赵道新(190)3、爆发论——赵道新(193)4、拳术哲理——赵道新(197)5、关于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一、二、三、四)——赵道新(199)6、现代拳术启示录——赵道新(212)附:拳道之我见——龚东(215)五、王永祥论拳1大成拳之我见——王永祥(217)2、谈大成拳功法程序——王永祥(221)附:大成拳技击桩与试力的崭新程序——郑卜豪(222)3、意拳的魅力——王永祥(223)六、原点谈大成拳1、大成拳真义初探——原点(224)2、大成拳刹车力功法初探——原点(227)3、大成拳养生桩与禅定法探微——原点(229)4、拳学真义——持环得枢——原点(241)附:从大成拳看拳术训练中矛盾的统一—赵力(244)七、史风歧论拳1、大成拳的“不传之秘”与练功程序——史风歧(246)2、大成拳发力之“秘”——史风歧(248)3、略谈大成拳之“法”——史风歧(251)八、王选杰论拳1、大成拳——王选杰(254)2、论大成拳与拳击之异同——王选杰(257)3、大成拳、泰拳临战精神境界与因素之比较——王选杰(260)4、中国武术流派简述——王选杰(262)5、王芗斋的武术观——王选杰(265)6、大成拳发力——王选杰(267)7、大成拳实作捷要——王选杰(270)附:大成拳的自然力——李照山(272)8、大成拳技击术法要——王选杰(274)9、大成拳实作要点——王选杰(276)九、于永年论各家功法1、历代各家功法概述——于永年(277)2、道家功法——于永年(279)3、医家功法——于永年(280)4、儒家功法一于永年(281)附:儒家功法读后——王国忠(282)附:气功与哲学--兼与于永年先生商榷——黄德远(283)十、张东宝谈王安平的意拳气功1、意拳气功谭——张东宝(285)十一、孔庆海1、科学的意拳——孔庆海(296)十二、韩嗣煌1、论拳劲——韩嗣煌(300)十三、彭振嫡论拳1、桩功的意念活动及潜能开发——彭振镝(306)2.意拳搏击训练如何体现中国武术风格——彭振镝(308) 卷四、拳法各家散论一、胥荣东1、大成拳的本能发力——(310)2、浅谈大成拳精神意念训练——(311)3、站桩功要领简述——(313)4、试论大成拳的松与紧——(315)5、古今站桩漫谈——(319)6、拳道与禅学——(321)7、点穴技击之我见———(316)8、附:拳本无法、动即是法——赵力(317)二、李照山l、大成拳的技击桩和试力——(323)2、大成拳内劲场及其训练——(326)3、大成拳的精神假借术——(329)三、赵祯永1、浅谈大成拳之“本能”论—— (332)2、大成拳技击桩法的基本要领—— (334)3、大成拳技击的几种原则方法—— (336)4、大成拳桩法中的技击因素—— (339)5、大成拳试力浅谈—— (341)6、大成拳身法述要—— (344)7、关于大成拳初级训练的几个问题—— (346)8、大成拳震动击法—— (347)9、推手、断手与半搭半断—— (348)四、赵力1、争力在技击中的作用—— (349)2、大成拳站桩原理初探—— (350)3、试力的技击意义—— (352)4、大成拳中的佛家思想 (353)5、大成拳站桩与试力的基本要领—— (356)6、论武术的“打与放”—— (359)7、大成拳的意念活动——(360)8、出手如锉、回手如钩—— (361)9、大成拳之练法—— (362)10、论大成拳“打实不打虚”—— (364)附:大成拳也体现了“以实击虚”的原则——与赵力商榷——胡桂林(365) 附:也从“打实不打虚”谈起——郭铁峰(367)附:也谈大成拳“打实不打虚”——赵祯永(368)11、太极推手之我见 (370)附:也谈太极推手——兼与赵力商榷——李选民(371)12、推手不等于实作——兼答李选民先生—— (373)附:“推手不等于实作”质疑——三谈推手再与赵力商榷——李选民(375)13、再谈推手不等于实作——二答李选民先生—— (377)五、赵京伦1、反作用力在技击中的应用一 (380)2、大成拳中的圆运动—— (381)六、高臣1、王芗斋与拳击—— (382)2、桩功一大成拳的精髓—— (383)七、其他1、浅探太极拳与大成拳的异同——王刚毅(383)2、大成拳站桩功阐微——徐承绩(385)3、浅谈大成拳的技击要领——王国维(387)4、意拳养生桩意念的把握——王传利(390)5、意拳之我见一夏成群(392)6、浅析意拳站桩中的“放松”——王庆满(394)7、有意无意见精神----意拳站桩谈意——张昊琦(395)8、站桩与太极拳——王荣泽(396)9、大成拳养生桩浅谈——王海滨(397)10、怎样判断习武者的功效——梁志海(398)11、意拳练法述要——官帆(399)12、浅谈大成拳桩功——罗力(400)13、大成拳的“法、非法、非非法”——张俊年(401)14、浅谈意拳的内在精神实质——常书范(403)卷五、问答集1、王选杰86年2月答读者问——(405)2、王选杰86年6月答读者问“大成拳”——(407)3、王选杰88年答精武编辑问一(410)4、王选杰88年6月答日本记者问———(413)5、彭振镝92年7月答读者问(桩、试力、试声)—(415)6、彭振镝92年8月答读者问(摩擦步.发力)——(417)7、彭振镝92年9月答读者问(推手、实战)——(419)8、赵力92年8月答读者问(大成拳练功)——(420)卷六、初学者体验集(细目略) (433)卷七、王选杰的大成拳练法及技击法1、大成拳(86年4-月搏击杂志) —— (447)2、大成拳(88年4月精武杂志) ——(466)3、大成拳技击十二形(87年6月搏击杂志)——(485)4、大成拳技击精要(89年6月搏击杂志)——(495)5、大成拳技击指(90年8月武术健身杂志) ——(504)6、大成拳十八技击法(93年1月精武杂志重刊)——(510)7、大成拳擒摔技击术(87年6月精武杂志)——(519)8、大成拳技击十二腿(87年6月精武杂志) ——(529)9、大成拳的八打八拿技击术(88年精武杂志)——(536)10、名家高级崩拳(88年14月1精武杂志)——(541)卷八、大成拳的其它技击术一、王选杰传技击术1、大成拳散手二十四式——张礼义(5442、大成拳实作训练图说——张礼义(551)3、一指禅点穴机技击术——胥荣东(556)4、再谈一指禅点穴机技击术——胥荣东(558)5、大成拳的技击步法——胥荣东(562)6、直拳进击下的还击手段——赵桢永(564)7、大成拳打法——赵桢永(568)8、大成拳先发制人技击术——赵桢永(572)9、大成拳后发制人技击术——赵桢永(573)10、大成拳的夺位——赵祯永(574)11、大成拳打法集成——赵桢永(576)12、大成拳十六绝命掌——赵力(579)13、大成拳劈击法————赵力(581)14、大成拳第三步功法——摩擦步——赵力(584)15、大成拳攻守合一战术——赵力(587)16、大成拳龙形精义——赵力(589)17、王选举杰技击绝技——鬼扯断——赵力(592)18、大成拳实作训练——赵力(594)19、大成拳实用推手发放法——李照山(598)20、大成拳进击法——李照山(603)21、大成拳的试声——李照山(606)22、大成拳防卫术——李照山(607)23、大成拳养生桩功与应用——王选杰、李照山(612)24、大成拳“蛇缠手”试力与技击应用——李照山(615) 26、大成拳连环技法后边六式——李照山(618)26、大成拳综合打法——李照山(623)27、实用防身的大成连环打——李照山(626)28、大成拳连环技法——李照山(631)29、大成拳柔化之力的应用——赵京伦(637)30、论大成拳实作的火候——赵京伦、王尚文(639)31、大成拳五形拳法的练用处——肖行(642)32、大成拳独特的技击手段———赵朝晖(647)卷九、相关拳法及其它1、竹林拳法的发力训练——李紫剑(652)2、七字要言(附:陈长兴序)——胡海牙(654)3、从禅的“拈花微笑”谈拳——黄景文(655)4、戴氏六合心意拳寻踪——魏珉(656)6.相往神秘的东方武术——[美]唐.E.米勒(659)6、内家八桩——沈涛(661)7、陈氏太极拳推手要义——杨鸿尘(668)8、也谈形意拳三体式桩功——关秀峰、程素仁(672)9、形意拳经谱与名家拳论——李慎泽编(674)10、八卦拳法之三盘——杨鸿尘(688)11、山西太行意拳(载早期武林杂志、略)。

【大成拳】意拳名家谈意拳(大成拳)站桩的意念活动

【大成拳】意拳名家谈意拳(大成拳)站桩的意念活动

【大成拳】意拳名家谈意拳(大成拳)站桩的意念活动1一、王芗斋谈意念站桩是精神、形体同时锻炼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练功的时候,不一定要注意呼吸和意守丹田,一般通过姿势、动静、虚实调配与适宜的意念活动,就可达到腹式呼吸的要求和入静的目的,锻炼中虽然讲究形式,但不必拘泥,虽言意念,但不必执着,它不仅能锻炼体力,而且简便易行,无论行坐卧立,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

意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凝神定念,诱导入静。

所以意念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克制杂念、万念归一的入静过程。

意念活动的原则,设想的事物或情景,应是轻松舒适,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的,避免紧张的或不愉快的,一般应用有以下几种:(1)放松活动:……这种放松活动,可做为站桩功的基本意念活动,初学练功者,无论采取何种姿式,都必须先学会放松,然后再作其他意念活动。

(2)远听活动(3)逆水浴活动(4)淋浴活动(5)半身浴活动(6)直立水中活动(7)生根活动(8)趟泥活动(9)踩棉活动(10)依靠活动(11)悬发活动(12)搭扶活动(13)反观内视活动(14)听之任之活动(15)吸收活动(16)集散活动(17)天人合一活动(18)静观活动这里需要再次提醒的是,教功者必须认真体察患者的一切,熟练掌握姿式与意念活动的配合原则,辩证论治,因人而异,万不可生搬硬套或执著于一法一式。

2二、姚宗勋谈意念意拳经常要突出一个“意”字,拳以“意”名,即说明了“意念活动”在拳术训练中的重要性。

善书者意在笔前,善画者成竹在胸,都与拳理同法若一,离开了意念的引导,就谈不到力的运用。

拳术是精神和肢体的高度统一,没有肢体的运动形式,精神就是空想。

没有精神的作用,肢体的运动就是盲目的运动。

任何拳家绝不敢以所谓的自发功形式去希冀技击上的胜利。

历史上有名的李广射石的故事,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将军夜引弓”李广把怪石看成了猛虎,然后一箭射去才有了“没入石棱中”的事实发生。

当李广看清楚是石头的时候,无论如何也射不进去了。

站桩,说说大成拳“抱球之意”

站桩,说说大成拳“抱球之意”

站桩,说说大成拳“抱球之意”抱球桩,不是一直想着怀里有个气球,是从一种已知的普遍性认知,建立一种类似的静态站桩感觉,然后忘掉“抱球”之意。

一、消除肩膀三角肌的多余用力,“抱球式”的第一层意思。

意想抱球,是为了培养一种双臂撑中有蓄的状态。

抱球这种意念,当你摆好架子,可能你把握不好双臂抬起、回抱的力度,这时就有了设意“抱球式”。

抬胳膊,要抬多大劲,想着气球的重量之轻微就行了,实际上这是让你去掉肩膀多余的劲儿。

保持好与“气球”相应的力度之后,必须要忘了“气球”这种意念。

可能站桩练功不时有肩膀力度又出现或大或小的感觉,那就再把“抱球”之意捡回来。

因此,站桩设意妙在有意无意之间。

二、撑中有蓄,站桩“抱球式”的第二层意思。

一般来说,撑是用力,蓄是不用力,二者是对立的。

先想着我怀里有个球,面前有人要推我,我不能让球被挤扁了,还不能让人推得我双臂桩架变形。

外撑的劲儿若大,“球”就掉地下了;回抱的劲儿过大,“气球”就被挤爆了。

这样,撑住面前外力的同时,蓄力的意思就在里面了。

你得撑里面含着抱,抱里带着撑,一开始想着外力可以小一点,因你身上肌肉、筋腱的弹性不够,慢慢松下来之后,可以渐渐加大意想中的外界来力。

撑的时候问问自己有没有蓄力的感觉,如果有,就可以忘掉“抱球”了。

蹬岸弃筏,就是这个道理。

三、意中之球,不是客观存在的标准之球,是个“扁球”还可以随意胀缩。

我看网上很多人抱球站桩,双手拢得很近,真像抱着球似的。

抱球式取的是个意思,象形取意,真要按照球的标准来就错了。

两手之间要有三拳之距,三个拳头横面加起来那么宽。

意想中球是个横扁的,不是标准的圆球。

再一个,为了让浑身上下关节的筋腱以及相关肌肉纤维得到舒展拉长,你可以想象怀里的“气球”可以涨大,也可以微缩。

拳术设意之一就是借个意思,以达到某种特殊的练拳目的,千万别想象成标准的客观之球。

目的一旦达到,所谓的意念就必须及时扔掉。

不能蹬岸后还背着船走路。

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1993年前)

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1993年前)

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1993年前)意拳·大成拳汇编意拳.大成拳文章汇编目录(1993年前)卷一、人物、传记集一、王芗斋1、王芗斋传略——胥荣东(1)2、少年时代的王芗斋——静云(4)8、王芗斋名震京城——静云(8)4、王芗斋参学万里创意拳一静云(11)6、王芗斋十里洋场显风流——静云(13)6、芗斋先生晚年轶事——何镜干(15)7、解说泽井健一笔下的王芗斋与大成拳——何宇平(17)8、泽井健一谈王芗斋先生——何镜宇(19)9、—代实战拳法大师王芗斋先生——李杰(21)10、壮哉!芗斋——牛静(23)11、以气击人—乃为中国的高级武功——周德昌(25)12、王芗斋及其传人们——见闻(26)13、给大成拳爱好者的一封信——赵祯永(27)14、王芗斋和他的意拳——孔庆海(28)二、姚宗勋1、意拳发展与姚宗勋——林肇仑、崔瑞彬(31)2、常留正气在人间——傅道义(36)三、王选杰1、大成拳传人—王选杰——赵桢永(38)2、拳学之道妙在本能—访王选杰——郭思、沙金(40) 8、话说王选杰——张亦峥(42)4、杰中选杰一-杨鸿尘(46)6、王选杰印象——郭铁峰(49)6、王选杰二、三事——张礼义(51)7、神州自有英豪在、不负长城千载情——张惠云(52)8、王选杰大师授秘冰城——章弓(53)9、大成拳与国外武术的交流——朝晖(55)四、赵道新1、深切怀念赵道新先生——杨鸿尘(57)2、赵道新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马金镛等(59)五、史风歧.1、技高艺高传大成——京伦(61)六、王安平1、气之魂—意拳气功大师王安平传奇——熹葆.东宝(62)七、其他1、意拳的传人—访姚承荣——陈子坤(101)2、记全国意拳培训班总教练崔瑞彬——曾溢勇(102)3、意拳震动英伦三岛一记崔瑞彬英国之行——牛静(103)4、德高艺高文精武精—记彭振镝——珲林(105)5、彭振镝其人其事——若非(106)6、大成精功利于民—记李照山——柳林(107)7、愿将毕生献武学—记赵祯永——陈昭(110)8、江南妙手解铁夫——张惠云(112)9、马骥良小转——王选杰(113)卷二、拳史、拳名大论战1、意拳(大成拳)源流述真——林肇仑(115)2、意拳的现代流派——张东宝(119)3、从意拳到大成拳——王玉芳(121)4、意拳曾名大成拳的由来——施道如(123)5、意拳与大成拳浅析——阎建辉(124)6、王芗斋拳法辨证——翁文斌(125)7、大成拳源流争论的焦点考证——李师融、董安强(127)8、历史是公正的——为意拳(大成拳)发展正本清源——意拳研究会(131)9、历史不容篡改—谈意拳与大成拳的关系——胥荣东(142)10、王选杰先生答读者问——王选杰(144)11、“正本清源”不如务实求是一-王选杰(147)12、矛盾桩创始人是谁?——赵力(148)13、谁是意拳创始人?——胥荣东(149)14、谁是大成? ——愧愧(150)16、何为大成名家?一—白白(151)16、大成、你大胆往前闯——惭惭(153)17、芗斋先生仙传——半庖居士(154)卷三、名家论拳一、王芗斋拳论1、王芗斋语录——孙闻清整理(155)2、论存意与养气——王芗斋(156)3、对王芝斋拳学论点的综合和分析——何镜宇(158)4、王芗斋论大成拳对手功夫——王选杰(163)5、王芗斋论试力与争力——胥荣东(165)6、王芗斋论大成拳之应敌——赵文路(166)二、姚宗勋论意拳1、意拳浅说——姚宗勋(168)三、窦世明论意拳功法1、意拳养生桩的几种站法——窦世明(172)2、意拳试力法——窦世明(174)3、意拳摩擦步要诀——窦世明(176)4、意拳的定步发力——窦世明(178)5、奉拳的活步发力——窦世明(180)6、意拳的守中用中——窦世明(181)7、奉拳的单推手——窦世明(183)8、意拳的双推手——窦世明(186)四、赵道新论拳术1、拳术溯源——赵道新(188)2、点穴:拳手之梦——赵道新(190)3、爆发论——赵道新(193)4、拳术哲理——赵道新(197)5、关于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一、二、三、四)——赵道新(199)6、现代拳术启示录——赵道新(212)附:拳道之我见——龚东(215)五、王永祥论拳1大成拳之我见——王永祥(217)2、谈大成拳功法程序——王永祥(221)附:大成拳技击桩与试力的崭新程序——郑卜豪(222)3、意拳的魅力——王永祥(223)六、原点谈大成拳1、大成拳真义初探——原点(224)2、大成拳刹车力功法初探——原点(227)3、大成拳养生桩与禅定法探微——原点(229)4、拳学真义——持环得枢——原点(241)附:从大成拳看拳术训练中矛盾的统一—赵力(244)七、史风歧论拳1、大成拳的“不传之秘”与练功程序——史风歧(246)2、大成拳发力之“秘”——史风歧(248)3、略谈大成拳之“法”——史风歧(251)八、王选杰论拳1、大成拳——王选杰(254)2、论大成拳与拳击之异同——王选杰(257)3、大成拳、泰拳临战精神境界与因素之比较——王选杰(260)4、中国武术流派简述——王选杰(262)5、王芗斋的武术观——王选杰(265)6、大成拳发力——王选杰(267)7、大成拳实作捷要——王选杰(270)附:大成拳的自然力——李照山(272)8、大成拳技击术法要——王选杰(274)9、大成拳实作要点——王选杰(276)九、于永年论各家功法1、历代各家功法概述——于永年(277)2、道家功法——于永年(279)3、医家功法——于永年(280)4、儒家功法一于永年(281)附:儒家功法读后——王国忠(282)附:气功与哲学--兼与于永年先生商榷——黄德远(283)十、张东宝谈王安平的意拳气功1、意拳气功谭——张东宝(285)十一、孔庆海1、科学的意拳——孔庆海(296)十二、韩嗣煌1、论拳劲——韩嗣煌(300)十三、彭振嫡论拳1、桩功的意念活动及潜能开发——彭振镝(306)2.意拳搏击训练如何体现中国武术风格——彭振镝(308) 卷四、拳法各家散论一、胥荣东1、大成拳的本能发力——(310)2、浅谈大成拳精神意念训练——(311)3、站桩功要领简述——(313)4、试论大成拳的松与紧——(315)5、古今站桩漫谈——(319)6、拳道与禅学——(321)7、点穴技击之我见———(316)8、附:拳本无法、动即是法——赵力(317)二、李照山l、大成拳的技击桩和试力——(323)2、大成拳内劲场及其训练——(326)3、大成拳的精神假借术——(329)三、赵祯永1、浅谈大成拳之“本能”论—— (332)2、大成拳技击桩法的基本要领—— (334)3、大成拳技击的几种原则方法—— (336)4、大成拳桩法中的技击因素—— (339)5、大成拳试力浅谈—— (341)6、大成拳身法述要—— (344)7、关于大成拳初级训练的几个问题—— (346)8、大成拳震动击法—— (347)9、推手、断手与半搭半断—— (348)四、赵力1、争力在技击中的作用—— (349)2、大成拳站桩原理初探—— (350)3、试力的技击意义—— (352)4、大成拳中的佛家思想 (353)5、大成拳站桩与试力的基本要领—— (356)6、论武术的“打与放”—— (359)7、大成拳的意念活动——(360)8、出手如锉、回手如钩—— (361)9、大成拳之练法—— (362)10、论大成拳“打实不打虚”—— (364)附:大成拳也体现了“以实击虚”的原则——与赵力商榷——胡桂林(365) 附:也从“打实不打虚”谈起——郭铁峰(367) 附:也谈大成拳“打实不打虚”——赵祯永(368)11、太极推手之我见 (370)附:也谈太极推手——兼与赵力商榷——李选民(371)12、推手不等于实作——兼答李选民先生—— (373)附:“推手不等于实作”质疑——三谈推手再与赵力商榷——李选民(375)13、再谈推手不等于实作——二答李选民先生—— (377)五、赵京伦1、反作用力在技击中的应用一 (380)2、大成拳中的圆运动—— (381)六、高臣1、王芗斋与拳击—— (382)2、桩功一大成拳的精髓—— (383)七、其他1、浅探太极拳与大成拳的异同——王刚毅(383)2、大成拳站桩功阐微——徐承绩(385)3、浅谈大成拳的技击要领——王国维(387)4、意拳养生桩意念的把握——王传利(390)5、意拳之我见一夏成群(392)6、浅析意拳站桩中的“放松”——王庆满(394)7、有意无意见精神----意拳站桩谈意——张昊琦(395)8、站桩与太极拳——王荣泽(396)9、大成拳养生桩浅谈——王海滨(397)10、怎样判断习武者的功效——梁志海(398)11、意拳练法述要——官帆(399)12、浅谈大成拳桩功——罗力(400)13、大成拳的“法、非法、非非法”——张俊年(401)14、浅谈意拳的内在精神实质——常书范(403)卷五、问答集1、王选杰86年2月答读者问——(405)2、王选杰86年6月答读者问“大成拳”——(407)3、王选杰88年答精武编辑问一(410)4、王选杰88年6月答日本记者问———(413)5、彭振镝92年7月答读者问(桩、试力、试声)—(415)6、彭振镝92年8月答读者问(摩擦步.发力)——(417)7、彭振镝92年9月答读者问(推手、实战)——(419)8、赵力92年8月答读者问(大成拳练功)——(420)卷六、初学者体验集(细目略) (433)卷七、王选杰的大成拳练法及技击法1、大成拳(86年4-月搏击杂志) —— (447)2、大成拳(88年4月精武杂志) ——(466)3、大成拳技击十二形(87年6月搏击杂志)——(485)4、大成拳技击精要(89年6月搏击杂志)——(495)5、大成拳技击指(90年8月武术健身杂志) ——(504)6、大成拳十八技击法(93年1月精武杂志重刊)——(510)7、大成拳擒摔技击术(87年6月精武杂志)——(519)8、大成拳技击十二腿(87年6月精武杂志) ——(529)9、大成拳的八打八拿技击术(88年精武杂志)——(536)10、名家高级崩拳(88年14月1精武杂志)——(541)卷八、大成拳的其它技击术一、王选杰传技击术1、大成拳散手二十四式——张礼义(5442、大成拳实作训练图说——张礼义(551)3、一指禅点穴机技击术——胥荣东(556)4、再谈一指禅点穴机技击术——胥荣东(558)5、大成拳的技击步法——胥荣东(562)6、直拳进击下的还击手段——赵桢永(564)7、大成拳打法——赵桢永(568)8、大成拳先发制人技击术——赵桢永(572)9、大成拳后发制人技击术——赵桢永(573)10、大成拳的夺位——赵祯永(574)11、大成拳打法集成——赵桢永(576)12、大成拳十六绝命掌——赵力(579)13、大成拳劈击法————赵力(581)14、大成拳第三步功法——摩擦步——赵力(584)15、大成拳攻守合一战术——赵力(587)16、大成拳龙形精义——赵力(589)17、王选举杰技击绝技——鬼扯断——赵力(592)18、大成拳实作训练——赵力(594)19、大成拳实用推手发放法——李照山(598)20、大成拳进击法——李照山(603)21、大成拳的试声——李照山(606)22、大成拳防卫术——李照山(607)23、大成拳养生桩功与应用——王选杰、李照山(612)24、大成拳“蛇缠手”试力与技击应用——李照山(615) 26、大成拳连环技法后边六式——李照山(618)26、大成拳综合打法——李照山(623)27、实用防身的大成连环打——李照山(626)28、大成拳连环技法——李照山(631)29、大成拳柔化之力的应用——赵京伦(637)30、论大成拳实作的火候——赵京伦、王尚文(639)31、大成拳五形拳法的练用处——肖行(642)32、大成拳独特的技击手段———赵朝晖(647)卷九、相关拳法及其它1、竹林拳法的发力训练——李紫剑(652)2、七字要言(附:陈长兴序)——胡海牙(654)3、从禅的“拈花微笑”谈拳——黄景文(655)4、戴氏六合心意拳寻踪——魏珉(656)6.相往神秘的东方武术——[美]唐.E.米勒(659)6、内家八桩——沈涛(661)7、陈氏太极拳推手要义——杨鸿尘(668)8、也谈形意拳三体式桩功——关秀峰、程素仁(672)9、形意拳经谱与名家拳论——李慎泽编(674)10、八卦拳法之三盘——杨鸿尘(688)11、山西太行意拳(载早期武林杂志、略)。

大成拳(意拳)·常规试力

大成拳(意拳)·常规试力

大成拳(意拳)·常规试力常规试力1.钩锉试力
动作∶下肢与矛盾桩相同。

两臂抬起,置于胸前,掌心向内,左手距左胸约七寸,右手距右胸约半尺。

然后两手翻掌,掌心斜向前,以身催臂,认臂促手,向前缓缓推去,待推至两臂快要伸直时,两手向内翻转,掌心相对,以身带手慢慢往回拉,当双手拉至胸前后,再翻掌向前推,如此往复连绵不断(图1、2、3)。


效用∶此功法可试大成拳中的蓄力、鞭力、撑抱力、杠杆力、二争力等。


【意念活动】设想双手推动水中一条大船,待把船拉回后,又向前推去,久之,再加上出手如锉,回收如钩,力不空出,意不空回的意念,故叫钩锉试力。


2.蛇缠手试力
动作∶下肢与矛盾桩相同,两手抬起,与肩同高,左手与左脚相齐,掌心向上,右手距胸约半尺,掌心向下,然后右掌配合左掌向左后方缠绕,当左掌与左肩接近平行时,翻掌使掌心向下,两掌再迎面推
3
出,待推至两臂快要伸直时,来自“武宗”公众号·左腕旋转,使掌心向上,再向左后方缠绕,如此往复连绵不断(图4、5、6)。


效用∶此功法对于引发站桩时所获取的内劲有独特的作用,可试大成拳中的缠绵力、螺旋力、惊力、弹力等。


【意念活动】设想我上身乃至两臂两手腕部如蛇缠物,松紧适宜,使之产生螺旋力,故称蛇缠手试力。

3.磨盘试力
动作∶下肢与矛盾桩相同,两臂抬起,与胸同高,两掌心相对,左于与左脚相齐,右手略后于左手,两手距离稍窄于肩宽,然后以身带动左掌后拉,右掌前推,待右掌在前,左掌在后相差半手时,再右掌后拉,左掌前推,如此往复,连绵不断(图7、8)。

效用∶此功法可试大成拳中螺旋力,重速力、斜面力、滑车力、定中力等。


【意念活动】设想两手如抓一磨盘,使它向左旋转半圈,再向右旋转半圈,故称为磨盘试力。

4.游龙试力
动作∶下肢与矛盾桩相同,两臂抬起,与肩同高,左掌与左脚相齐,掌心向下或向右,右掌与胸相距约七寸,掌心向下,两手横向距约一头,然后身向右转,以肩胯之力带动左、右两臂,向右摆动,当右手至左膝上方位置时,缓缓向左摆动,当左肘与左膝位置相对应时,·来自“武宗”公众号·再向右摆动,如此往复连绵不断(图9、10、11)。

跟随于老师学习养生桩

跟随于老师学习养生桩

跟随于老师学习养生桩在网络上有许多关于养生桩的帖子,有的内容很精彩,曾经对我有不少的启发。

这里写下我跟于冠英老师学习养生桩的心得体会,向各位师友汇报一下,并希望能够得到各位前辈、老师、朋友们的指教!1、随于老师学习养生桩的渊源那是在2010年的下半年,由于工作压力大且缺乏运动,我的身体越来越差,颈椎经常痛,腰也酸背也痛,让我越来越想找到一个较好的健身方法。

由于在大学期间曾经接触过王芗斋前辈的拳学,我在读了于永年教授的著作《大成拳站桩与求物》之后,怀着对学习芗老拳学坚定的信念,和对芗老亲传弟子于永年老先生的无比尊敬,特别希望能学习于老一脉传承的养生桩法。

因为于老传承的芗老拳学特别注重“健康”与“养生”,于老年逾九旬,仍然从现代医学原理和传统哲学两个方面对养生桩钻研不辍,让人格外敬佩!经过一番周折,我终于见到了于老亲传弟子于冠英老师,并有幸得到于冠英老师的桩法指点。

在东直门外的一个公园里,我见到了神采奕奕的于冠英老师,他两眼神炯炯有神,头发漆黑,面容红润,看上去只有四十岁的样子,后得知已年近五十了,我猜想这一定是长期坚持站桩带来的裨益吧!那天下午他的儿子于泽众也一起随同。

我们来到公园的一角,于老师一边讲述拳理,一边演示站桩、试力、摩擦步、推手、发力,他的动作时而轻灵洒脱,有敦煌飞天舞的美感、时而又气势浑厚,如同熊扑虎斗;他的试力如同浪扼轻舟海潮起落,是力与美的结合。

之后于老师让于泽众给我示范了几个养生桩的动作,他不厌其烦地仔细讲解,并不时地纠正我变形的姿势,反复强调各种要领及注意事项。

此后在于老师周末有时间时,我就过来跟于老师学习养生桩。

日复一日,经过数月的养生桩练习之后,我的颈椎病逐步减轻,并基本痊愈;我只要坚持站桩,腰酸背痛就会离我而去;反之,腰酸背痛就会过来折磨我。

站桩养生功竟然有如此神奇之功效!坚持站桩使我的身体状况不仅大为好转且优质递增,我现在虽然四十多岁了,但依然像年轻时那样,在工作学习中仍干劲十足!2、于永年教授的养生桩理论于永年教授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站桩大师,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站桩事业,并无私地为各地的学生传授大成拳养生桩,为他们带去了健康,使他们受益。

意拳(大成拳)站桩功祖师王芗斋

意拳(大成拳)站桩功祖师王芗斋

意拳(大成拳)站桩功祖师王芗斋站桩是我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

但千百年来,这种方法只是被人们当做习拳过程中的基本功。

根据站桩中刚柔、虚实动静、松紧错综为用的原理和阴阳相交,水火即济的功用,结合自己几十年的练功体验,创造了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用于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功法——站桩功。

通过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铁路医院、河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及本人多年与人治病的实践证明,这种功法适用于胃肠病、肝脏病、心脏病、肺病、神经病、关节炎、高血压、半身不遂和妇科、眼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而站桩功之所以能够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它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有增长体力。

现代医学认为这种功法不仅可以使血液循环畅通,新陈代谢旺盛,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同时使全身肌肉得到惰力性的体育锻炼,产生一种内向的冲动,从而给大脑以良性刺激,再则未人静前,体会轻松舒适之感,对大脑也是良性刺激,入静后,进而产生抑制性保护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这种功法既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水火既济,又能助长精神,锻炼形骸,增加力气。

但是站桩功又不同于一般的练功方法,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练功时嘴微张,自然呼吸,不守窍,不讲周天循环,因此,绝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

2、实践证明,初学练功的患者,只要坚持锻炼,虽然没有达到人静要求,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3、不拘时间、地点、条件,不论行、站、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

因此这种简单易行,完全可以和生活打成一片的功法,就很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与掌握。

4、根据不同的体质、病情、年龄、性格、禀赋、生活习惯等,给予调配不同的姿势和意念活动,因此这种辩证论治——因人制宜、因病设式的方法,既可加速疗效,又易于提高疗效。

5、由于这是一种形、意、气、力互相关连、互相制约、调整阴阳平衡的整体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的练功方法。

意拳站桩敛神听风雨 抻拔拉长“老牛筋”——大成拳真传法

意拳站桩敛神听风雨 抻拔拉长“老牛筋”——大成拳真传法

站桩敛神听风雨抻拔拉长“老牛筋”——大成拳真传法2004-9-3 21:10:00 《精武》独立守神站大成拳桩功是在相对静止时,放松精神和形体,从而培养正确的基本间架。

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养成了许多习惯动作,主要表现为肌肉伸缩和胸部用力(横膈肌发紧),从生产上看是一种进步,但对于养生及技击则是背道而驰的。

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即是独立守神——站桩。

站桩第一步,即在精神松静集中的状态下达到形体的放松,同时培养合理的间架,这就是“敛神听微雨”和做到松静自然等要领。

似坐非坐,似展非展等意念是为了胸腹部放松而进行的诱导,其它意念,都是为去除拙力和放松形体而设,明于此,才能不执着的站桩。

一味放松就会散了间架,那还不如去睡觉。

所以,站桩时还要头顶项竖,身正体端,使人体各部位按站桩的要领做到正确。

为达到强身之效,初始站桩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双肩和胸部的放松及人体各部位合理的间架结构,并逐渐养成习惯。

改造生理这是独立守神的深入阶段,仍以站桩为本。

在弄清“松”的概念后,就应进入“紧”的训练。

大多数习者,极易混淆紧与僵的概念,多以为此项训练于己不利,或从未进行过此项训练,更有人因片面追求松而不敢稍微发紧。

为数不少的习者为使下肢放松而使双腿直立,这就失去了站桩的原则,使下肢“断劲儿”,这是不可取的。

改造生理需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矫正脊柱弯曲及整体的联结放长,即调整“松”状态下的“紧”。

脊柱乃人体之中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体运动主要由脊柱带动,人体的浑元力亦主要源于此。

自然界中,脊椎动物的脊柱都是平直后绷的,人类在婴幼儿时期亦如此。

而改造生理——“返婴寻天籁”,其中首要须使脊柱放长。

人的脊柱随年龄增长逐渐形成S形,这种状态已大异于婴儿时期。

常年负重者的S形状尤重,这种后天状态利于负重,但失去了弹性。

所以,矫正其曲线方能真正达到返先天的婴儿状态,才能具备获得整体力的基本条件。

矫正脊柱弯曲和拉拔脊柱的重要性,在武林前辈中已有觉察和体悟,但其认识是模糊的,练功也是低效的,如“含胸拔背”、“顶头悬”和“尾闾下沉”等拳诀,对于拉伸脊柱能产生一定的效果。

怎样站桩于永年

怎样站桩于永年

怎样站桩于永年怎样站桩于永年站桩简析作者:于永年身似满弓怀抱月,四稍如爪五心收,膝肘微顶脚似犁,尾闾微扣内中提,求意寻神是真谛!身似满弓怀抱月:头脚与肩胯微微撑起(肩和胯向后靠)好似拉满的弓箭,使身体内部的筋微微拉起来,而尽量减少肌肉的用力。

怀中好似抱着月亮,这种虚幻的月亮是用意念形势训练身体内部的筋来保持间架。

四稍如爪五心收:四稍指两手的手指头与两脚的脚趾头如同爪子一样微微抓起来,同时手心与脚心内收,加上本心内收,叫做五心内收。

膝肘微顶脚似犁:膝肘微顶是指向外微微外撑,后脚与前脚好像农村犁地的(犁),后脚向后下踩蹬,前脚向前豁到地下。

尾闾微扣内中提:尾闾向内微扣,臀部好像坐在凳子上,这时再将尾闾有内部向上作轻微的内提,这种内提必虚有下颚的回收帮助来完成,使身体自百汇到尾闾形成了自然的垂直状态(脊柱中正)。

求意寻神是真谛:按照中医理论,肌肉的力量源于筋,筋是藏力的本源。

在训练时尽量保持最大限度的训练筋,而尽量减少肌肉的参与。

在生活中人们养成了肌肉的用力,而由于肌肉的粗纤维用力往往需要大量的供血来完成,相对而言筋的活动须血量大大少于肌肉活动时的用血量,且筋的弹性与拉伸量也大于肌肉。

只有在站桩时通过这样训练才能达到养内劲的目的。

按易筋经和六和形意理论养生必养筋,易筋,易骨才能易髓。

通过筋的运动使骨细胞和骨内的细胞(骨髓)达到锻炼。

因为骨髓是造血干细胞。

所以身体外部及肌肉的锻炼很难使骨和骨内细胞达到运动的目的。

且人在衰老时肌肉会慢慢萎缩而被结缔组织所代替,因此养生和技击训练筋才是目的。

天天站桩站桩口诀站桩功,极容易:自然立,脚平行,脚距宽,与肩齐,膝关节,微弯曲,小腹松,腰背直,胸微含,眼平视,眼半闭,也可以,两手抬,腋半虚,手高处,不过肩,手低处,不过脐,手离胸,一卡距,两手间,一卡齐,手指间,夹烟似,嘴微闭,鼻呼吸.先定神,后立意,麻热胀,手部起,守住它,莫着急,感觉到,再用意.顺肢延,走遍体,全身有,不为奇.站桩技巧口诀两膝放松意上提,身形稳固不伤膝,舒腰你先想尾闾,松腹就去想肚脐,坐跨再来想环跳。

大成拳站桩求物溯源.于永年

大成拳站桩求物溯源.于永年

大成拳站桩求物溯源.于永年先秦典籍《管子》和《老子》,都是中华道学文化开宗立基的经典著作,其中不仅蕴含着玄妙的哲学境界,而且具有高超的功夫境界,这些道学典籍为后世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乃至医、卜、星、算、武术家、修炼家尊为圭臬,影响深远。

这种文化现象毫不足怪,盖因这些道学著作都是究天人之际,达古今之变,穷性命之源的典籍,他们探讨的都是一个“道”字,而“道”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客观规律,因之可包罗万象,遍及千行百业。

天下事往往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各行各业的“术”只要认真钻研下去,都能达到“道”的境界。

著名武术家王芗斋先生(1886-1963),创立意拳(后称“大成拳”),功夫练到出神入化,亦与道合。

笔者1944年跟随王芗斋先生练习大成拳站桩功,至今已六十余年,认真揣摩《管子》、《老子》等道学著作,渐有所得。

《管子》、《老子》等书决非是纯政治书或纯哲学书,其中包含诸多养生、修炼等内容,这已被前辈学者所熟知。

不理解《老子》等书中的养生修炼内容,忽视其中的功夫境界,就不能真正读懂《管子》、《老子》。

笔者不揣浅陋,今将《管子》、《老子》中的某些章节,试作译读,揭示出其功夫境界,并求得原文的真解,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意拳是中国拳学改革家王芗斋先生(1886——1963)二十年代在上海教授拳学时所使用的名称。

大成拳是中国拳学革命家王芗斋先生四十年代初在北京教授拳学时所使用的名称。

一九四七年中国拳学理论家王芗斋先生在北京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东南角的八角亭成立了“中国拳学研究会”教授站桩功。

在北京以站桩治病的历史是从这里开始的,并逐渐发展成为疗效卓著的医疗体育,实现了《老子》四十章“弱者道之用”的积极有效作用。

进而证明了古老东方以“静”为主、以求“物”(内物、内劲)为目的,从而建立了“静因之道也”(《管子》心术上第三十六)中国道家文化独特的、举世无双的、以静为本、以因为源、返本求源之主静与主因学说的体育运动新体系,以资区别於以“动”为主,“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动果之道也”的位移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