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3 古老的中华文明冀教版
冀教版品社五上《古老的中华文明》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社五上《古老的中华文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老的中华文明》是冀教版品社五上的一个课题,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古代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学艺术的繁荣等方面。
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我国古代的一些历史人物、事件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中华文明的整体认识还不够系统,对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更多关于中华文明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过程,掌握有关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对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理解,以及对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深入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为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历史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题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教材:准备冀教版品社五上的教材。
3.参考资料: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4.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古代的文明成果,如长城、故宫等,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豪的情感。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文化成就以及中国的传统节日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一些古代文明成果有所了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古代文明的理解较浅,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加深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此外,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但在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较为枯燥,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文化成就以及中国的传统节日等,认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独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豪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文化成就以及中国的传统节日等。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独特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准备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文化成就以及中国的传统节日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文明成果的图片或视频,如长城、故宫、四大发明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2》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2》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以及其中的道德观念、社会制度、科技文化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中华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部分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领悟能力较低,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掌握其中的道德观念、社会制度、科技文化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及其特点。
2.难点:对古文的理解和领悟,以及对中华文明的深入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明。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基本知识。
3.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历史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图片,如长城、故宫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其中的道德观念、社会制度、科技文化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可爱的祖国1.1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1 )课时祖国疆域有多大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唐山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活动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1、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海南与中国的面积。
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
三、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1)路程。
(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
)(2)温差。
(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
(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四、总结升华1、欣赏音乐《祖国有多大》。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师总结。
第(2 )课时我国人口有多少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你知道我国现在有多少人口吗?世界50亿人口日在哪一年?60亿人口日在哪一年?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教案执教人:第一单元可爱的中国第一课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使同学们思考自己对祖国母亲了解有多少。
二、自主学习新课,交流合作新知。
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了解国界线的标志。
教师:看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通过寻找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住过的疆域有多大。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
4.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各个邻国,感受我国疆域的辽阔。
活动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1)路程。
我国东西相距多少千米(5200千米);南北相距(5500 )千米。
最北点(漠河,中国北极村之称,最南端,曾母暗沙)(2)温差。
(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
(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4)领土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5)相邻的国家(15个):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印度老挝越南朝鲜锡金三、三、总结:第二课时我国人口有多少一、教学过程:自主阅读课本P6-9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有困难请用红笔标注)1.现在世界人口有多少?世界50亿人口在哪一年?60亿人口在哪一年?2.现在我国人口有多少?和世界人口是怎样的关系?获得这一信息后,你有什么感受?3.主题辩论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两个同学就中国的人口问题发生了争论:一个同学说,人口多好处多;另一个同学说,人口多有不利的一面。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3古老的中华文明 教案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老的中华文明一、教材分析:本课以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诞生和发展为主线,将学生通过时空隧道,引领到遥远的古代,去感受我们智慧的祖先所生活的那个神奇的社会。
教材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在内容方面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学习主题。
穿梭出“体验式”“研讨式”“探究式”的学习特点,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
强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的语言,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充分发挥图画、照片等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二、教学目标态度:在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久远,认识古老文明的灿烂,并为之自豪,为有如此勤劳、智慧的祖先而骄傲。
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世界、历史人物的能力。
知识: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了解我国历史上的主要朝代。
知道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知道炎黄子孙的传说。
了解大运河,知道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知道一些主要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
习惯养成训练点:培养学生课前主动查阅资料,课上积极发言交流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对古老文明的认识,对祖国历史朝代先后顺序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以及公元纪年的套用。
五、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中国历史的有关资料,传说故事。
第一课时我的祖国多悠久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我国历史悠久,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
(板书课题)二、欣赏图片,激发兴趣多媒体出示能代表中国古老文明的物品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国宝。
激发学生研究历史的欲望和兴趣。
三、我的祖国多悠久1、让学生看P23的图片,回答古老的中华文明从哪两个流域开始?(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教师总结: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开始是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开始的,所以我们说长江黄河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3》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3》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老的中华文明3》是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成就。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的科技、艺术、建筑等方面的成就,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认识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科技、艺术、建筑等方面的成就,学会欣赏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科技、艺术、建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4.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风采,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国古代科技、艺术、建筑等方面的主要成就,让学生对中华文明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一些思考问题和讨论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古老的中华文明集体备课 第2课时
龙泉三小五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王剑波执教人姓名:课题3.古老的中华文明上课时间授课年级五年级授课班级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至32页个性修订教学目标1.在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久远,认识古老文明的灿烂,并为之自豪,为有如此勤劳、智慧的祖先而骄傲。
对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3.知道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知道“炎黄祖孙”的传说;了解大运河;知道四大发明及它们的作用;知道一些主要的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教学重点知道“炎黄祖孙”的传说;知道四大发明及它们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交流法、调查法教学导同学们,我们中国人都自豪的称自己炎黄子孙,(板书:炎黄子孙)你们知道“炎黄”是指我国古代哪两位人物呢?(黄帝、炎帝)出示黄帝和炎帝的图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炎黄子孙这一课通过本课学习,你想知道什么?出示学习目标。
学一、炎黄子孙(1)简单介绍黄帝炎帝生活背景。
我们向来了解黄帝炎帝的生活背景,他们生活在什么年代、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小节。
指名回答。
(板书:4000多年以前、生活在黄河流域)黄帝和炎帝是怎样的人,大家想听听他们的介绍吗?(课件出示介绍“黄帝”、“炎帝”)过程教(2)讨论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3)讨论黄帝和炎帝为什么被看成是华夏族和中华民族的祖先。
下面请同学们读P28课文,思考下面两个问题:a、为什么黄帝和炎帝被看成是华夏族和中华民族的祖先?b、为什么汉族人自称为“炎黄子孙”么?小结:黄帝和炎帝对华夏族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他们共同被尊奉为华夏族和中华民族的祖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2015秋冀教版品社五上《古老的中华文明》word教学设计
2015秋冀教版品社五上《古老的中华文明》word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在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久远,认识古老文明的辉煌,并为之自豪,为有如此勤劳、聪慧的祖先而自豪,对我们勤劳聪慧的祖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2指导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明白“炎黄子孙”的传奇;了解大运河;明白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明白一些要紧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进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判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1指导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明白“炎黄子孙”的传奇;了解大运河;明白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明白一些要紧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进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判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辉煌文化的民族。
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今后。
二、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1、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过去吧。
2、将你喜爱的历史图片货照片,贴在适当的位置,并讲明朝代。
三、“拜望”远古先人1、在祖国境内,发觉最早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被称为“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在陕西蓝田发觉的“蓝田人”,距今差不多80万年了。
在北京周口店还发觉了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你明白它距今有多少万年吗?2、将祖国境内远古人类生活的情形设计成时刻坐标。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1》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等,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内容丰富,涉及历史、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对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中华文明的认知主要来源于课本和课堂,缺乏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等,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等知识。
2.难点: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3.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1》2.课件: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教学道具:四大发明模型、古代建筑模型等4.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于中华文明的认知程度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等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和教学道具,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古代建筑、古代艺术等知识。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3古老的中华文明集体备课 第3课时
龙泉三小五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王剑波执教人姓名:课题3.古老的中华文明上课时间授课年级五年级授课班级教学课时第3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至37页个性修订教学目标1.在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久远,认识古老文明的灿烂,并为之自豪,为有如此勤劳、智慧的祖先而骄傲。
对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3.知道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知道“炎黄祖孙”的传说;了解大运河;知道四大发明及它们的作用;知道一些主要的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教学重点了解大运河;知道一些主要的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交流法、调查法教导在我国的大地上,除了天然的河道,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运河。
运河定义: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
用以通航、灌溉、供水或导流,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
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京杭大运河就是我国境内的一条运河出示学习目标。
一、京杭大运河1.简介: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在地图上找到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感受运河之长。
学过程学教3.读书上P33第二段,找到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时间。
4.怎样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过?(通过读汴河怀古这首诗及其大意回答)功—南北水调工程仍将利用运河航道,并且现在人们还要靠大运河远航。
河北版品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古老的中华文明》教案
河北版品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古老的中华文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及其代表文化遗产。
2.了解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3.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4.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华文明的出现及其代表性文化: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六朝时期的文化。
2.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岛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3.学习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如伏羲、轩辕、大禹、孔子、秦始皇等。
4.理解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文化1.1 课前预习通过课程PPT或其他途径介绍中华文明发展及代表性文化,让学生做好预习。
1.2 导入让学生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分享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的有关中华文明的文化。
讨论它们的来历和意义。
1.3 学习内容通过教师讲解和PPT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及主要文化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设计讲解方式和内容。
1.4 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根据教师的指导,制作海报或小册子,介绍一个中华文明的时期或代表性文化。
通过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成果。
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并总结当天的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2.1 课前预习通过阅读材料或听教师讲解,了解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2.2 导入通过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中华文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引起学生的兴趣。
2.3 学习内容通过教师讲解和PPT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教师可以介绍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内容,也可以介绍外来文化和岛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2.4 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通过表演或PPT展示的方式,呈现所了解的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2.5 反思通过小组展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成果。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古老的中华文明_冀教版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古老的中华文明_冀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境内的远古先人都有哪些、炎黄子孙的含义、四大发明、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多彩的节日。
2.为我国悠久的历史感到自豪和自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我们制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本课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二、进行新课第一部分:我的祖国多悠久教师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
教师:我们生活的祖国有过专门长的历史,你明白哪些朝代?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学们明白的还真许多,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的历史比我们国家长呢?没有。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分享一下明白的朝代故事。
第二部分:“拜望”远古先人教师:在我国境内,发觉最早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被称为“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在陕西蓝田和北京周口店也发觉了远古人类,你明白他们距今有多少万年吗?学生:回答略。
教师:北京人是迄今发觉最早使用人工火的古人类。
他们储存火种,使用打磨石器工具,坚持生存。
第三部分:炎黄子孙教师:我们经常听到大人们说“我们是炎黄子孙”,那么“炎黄子孙”那个词,是如何回事?下面请一位同学给大伙儿读一下28页“炎黄子孙”的含义。
学生:略教师:你还明白哪些关于炎黄子孙的传奇?课下搜集一下。
第四部分:四大发明教师:四大发明是我国最辉煌辉煌的宝贵遗产,它使世界大大的进步了,下面看课件一起体会一下造纸术其中的隐秘,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纸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学生:略第五部分:京杭大运河教师: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直到现在大运河在沟通南北交通方面仍旧发挥着庞大作用。
下面让我们看看京杭大运河的过去和现在。
请一位同学朗读33页京杭大运河修建的过程。
展现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美景。
第六部分:多彩的节日教师:我们祖国具有传统特色的节日专门多,下面咱们一起整理一下我们明白的节日并和所处他们的特点。
教师:你还明白跟这些节日有关的传统节日故事吗?说给大伙儿听一听。
河北版品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古老的中华文明》教案
河北版品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古老的中华文明》教案教学背景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文明之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在中华文明中,包含了许多独树一帜、气宇非凡的东西,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统文化和风俗等。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教授《古老的中华文明》这一话题,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感受祖先的智慧与成就,促使学生学会珍惜自己身处的环境和珍视文化传承。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什么,知道其对中国历史和文明的重要意义。
2.学生能够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医、汉字、书法等,并了解其具体内容及背景。
3.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传统风俗,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写一篇小作文,介绍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或风俗。
2.学生能够理解一些生僻的汉字,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书写练习。
3.学生能够体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茶艺、剪纸、扇艺等。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感受祖先的智慧和成就,发扬中华文化精神。
2.学生能够珍视自己身处的环境和生活,在生活中发扬中华文化精神。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第一课:四大发明1.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介绍等方式,让学生熟悉中国的四大发明。
2.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了解四大发明的价值、对中国历史和文明的贡献等。
3.让学生制作海报、PPT等,介绍四大发明的详细内容和背景。
第二课:中医文化1.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医文化的发展历程、生命观、医学理论、养生方法等。
2.让学生体验一些与中医相关的活动,如按摩、刮痧、拔罐等。
3.让学生分享自己切身体验的感受,理解中医文化带来的健康和幸福。
第三课:汉字与书法1.让学生认识一些生僻的汉字,并让他们按照规范的方法书写这些字。
2.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和技巧,并进行简单的书法练习。
3.让学生制作一副自己的书法作品,并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
第四课:传统节日1.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1.3《古老的中华文明》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1.3《古老的中华文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1.3》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对我国古代的文明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认识较为片面,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一定的感情,但缺乏系统的了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会欣赏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话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
2.设计好教学课件,便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准备相关的历史故事和实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我国古代的文明成果,如长城、故宫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文明成果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分享实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河北版道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古老的中华文明教案
河北版道德和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古老的中华文明》教案《古老的中华文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拥有悠长的历史、在我国境内的远古先人都有哪些、炎黄子孙的含义、四大发明、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多彩的节日。
2.为我国悠长的历史感到自豪和自豪。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我国拥有悠长的历史,在这悠长的历史中,咱们制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本课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国的悠长历史和文化。
二、进行新课第一部份:我的祖国多悠长教师运用各类多媒体手腕。
教师:咱们生活的祖国有过很长的历史,你明白哪些朝代?学生:回答略。
教师:同窗们明白的还真很多,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的历史比咱们国家长呢?没有。
请同窗们相互交流一下,分享一下明白的朝代故事。
第二部份:“造访”远古先人教师:在我国境内,发觉最先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被称为“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在陕西蓝田和北京周口店也发觉了远前人类,你明白他们距今有多少万年吗?学生:回答略。
教师:北京人是迄今发觉最先利用人工火的前人类。
他们保留火种,利用打磨石器工具,维持生存。
第三部份:炎黄子孙教师:咱们常常听到大人们说“咱们是炎黄子孙”,那么“炎黄子孙”那个词,是怎么回事?下面请一名同窗给大伙儿读一下28页“炎黄子孙”的含义。
学生:略教师:你还明白哪些关于炎黄子孙的传奇?课下搜集一下。
第四部份:四大发明教师:四大发明是我国最辉煌灿烂的宝贵遗产,它使世界大大的进步了,下面看课件一路体会一下造纸术其中的秘密,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一下,纸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学生:略第五部份:京杭大运河教师: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直到此刻大运河在沟通南北交通方面仍然发挥着庞大作用。
下面让咱们看看京杭大运河的过去和此刻。
请一名同窗朗诵33页京杭大运河修建的进程。
展现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美景。
第六部份:多彩的节日教师:咱们祖国具有传统特色的节日超级多,下面咱们一路整理一下咱们明白的节日并和所处他们的特点。
2019秋冀教版品社五上《古老的中华文明》word教学设计
2019秋冀教版品社五上《古老的中华文明》word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在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久远,认识古老文明的灿烂,并为之自豪,为有如此勤劳、智慧的祖先而骄傲,对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2指导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知道“炎黄子孙”的传说;了解大运河;知道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知道一些主要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发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1指导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知道“炎黄子孙”的传说;了解大运河;知道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知道一些主要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发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
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
二、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1、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过去吧。
2、将你喜欢的历史图片货照片,贴在适当的位置,并说明朝代。
三、“拜访”远古先人1、在祖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被称为“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蓝田人”,距今已经80万年了。
在北京周口店还发现了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你知道它距今有多少万年吗?2、将祖国境内远古人类生活的情况设计成时间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古老的中华文明
教学目标:
1.在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久远,认识古老文明的灿烂,并为之自豪,为有如此勤劳、智慧的祖先而骄傲,对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2.指导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知道“炎黄子孙”的传说;了解大运河;知道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知道一些主要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发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
指导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知道“炎黄子孙”的传说;了解大运河;知道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知道一些主要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发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第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
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
二、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
1、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过去吧。
2、将你喜欢的历史图片货照片,贴在适当的位置,并说明朝代。
三、“拜访”远古先人
1、在祖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被称为“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在陕西蓝田发现的“蓝田人”,距今已经80万年了。
在北京周口店还发现了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你知道它距今有多少万年吗?
2、将祖国境内远古人类生活的情况设计成时间坐标。
3、在考古的过程中,发现了北京人烧过的灰烬,说明他们会使用火。
运用所学的知识,说说他们怎样取得火种呢?
4、出示考古人员发现的石器图片,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先人非常智慧,他们通过保存火种、使用打磨的石器工具维持生存。
四、炎黄子孙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一词的来历。
2、组织学生交流课下搜集到的黄帝和炎帝的故事。
五、总结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
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
第2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世。
我们的祖先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让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
二、四大发明
我国古代有著名的四大发明,大家知道都有哪些?
1、也许你会问,我们现在的造纸和印刷技术很先进,人们都用计算机来打字了,为什么还要了解传统的造纸术、印刷术呢?其实,今天的进步,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之上的。
你知道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怎样发明的吗?
2、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过程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你知道其他两项发明的过程吗?
3、你知道火药的作用有哪些?
4、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三、京杭大运河“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
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师: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直到现在大运河在沟通南北交通方面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观看图片,看看图中的大江大河是什么流向?大运河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起来,它在历史上发挥了什么作用?
2、查阅资料,将你知道的世界上几条大运河的开凿时间、长度、重要影响等与中国的京杭大运河进行比较。
四、多彩的节日
1、师:我们每年都要过很多传统节日,你喜欢哪些节日?让我们一起来收集中华民族几个主要传统节日的故事,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吧!
2、小组活动:交流彼此了解的传统节日的故事,并尝试写春联。
五、总结、活动。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传统节日富裕了许多新的内容,也创造了许多新的喜庆的方式,比如逢年过节,人们互赠鲜花表示祝福。
你知道各种花卉表示的祝福涵义吗?试着学学插花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