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发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考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

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探索和困惑。

目前我县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是好几年了,在"走进课堂月"活动和平时的下乡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存在的问题问题一: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

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

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

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课例:一位教师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片段。

上课伊始播放了一段动画片: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草地,飞过花丛,又飞过一片树林,和树叶有一段对话,最后树叶对蝴蝶说:“其实呀,在图形的王国里,我们是一家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想不出来为什么树叶和蝴蝶是一家,课堂一片寂静。

明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呀!教师只好不停地引导:“你们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几经周折,终于引出了课题。

至此,十几分钟过去了。

问题二: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合作欲望,是确实有合作必要的选择,而不是教师认为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一节观摩课上都有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

一至六年级都在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5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5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小括号》教学反思小括号以前是二年级下册的知识,现在新教材改编在一年级下册,在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生完全有能力掌握,且笑苦熬好的出现可以增加试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教材编排是用连续减去两次星星,我觉得可能用在购物的场景会比较好。

贴近生活实际,且也学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明妈妈做饭时发现没酱油了,给小明10元钱,买一瓶5元的酱油,剩下的钱可以给小明3元买冰激凌,最后剩下的钱是多少元?学生很兴奋地去买东西,算钱。

大部分学生列出的算式是10-5-3=2(元),我就引导,去商店买东西一般是怎么付钱的呢?冰激凌和酱油是在同一个店里面买的.。

售货员是怎样找钱的呢?很快就有学生说,哦,要先算一共要花多少钱,售货员才好找钱给我们。

于是大家都说一共是要8元呢,这个8元是怎么来的呢?题目没有直接给出,是用3+5合起来的。

那能不能用一个算是表示呢?于是就有矛盾10-5+3,这样列式是先算什么?而题目是要先算3+5,怎么办好?顺势就引出小括号,从而学生明白小括号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小括号,所以我又适当增加了买其他东西的场景,练习的时候就用书本上的剪星星,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吃东西场景。

在练习的时候,强调为什么要用小括号,要先算什么,加以巩固。

这当中学生也知道了小括号和我们前面学习的+,-一样,有着自己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我还把括号比作老奶奶,过马路的时候让老奶奶先走,学生就能更加形象地记忆住了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根据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手操作、用心思考的小组活动。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在理论指导实践的今天,教育的新观念、新理论日新月异,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改的核心问题。

新课程标准在确认教师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陈旧的课堂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主体发挥,主动参与的新的课堂形式。

在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新课程下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拓展多向数学思维,改变单一思维。

以往的教育比较注重学生求同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其求异思维的拓展。

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10个学生的答案往往差不多。

研究认为在人的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拓展。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

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凑十法"等方法并不是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绝对的好方法。

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多向数学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

即使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也应允许学生有个认识过程。

我们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去交流,特别是引导方法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

"我是这样算的"、"哦,原来你可以这样算"、"我这样算也可以,不过速度可能比你慢一点"。

二、改变机械接受,培养主动探究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及自我意识,多被动接受,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压抑和扼制其创造性。

新课程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

立足学生根本,构建高效课堂——以小学数学“四舍五入”教学为例

立足学生根本,构建高效课堂——以小学数学“四舍五入”教学为例

立足学生根本 ,构建高效课堂——以小学数学“四舍五入”教学为例摘要:高效课堂所代表的意义,不仅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当下小学数学课堂,应构建出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在为学生传递知识、解答疑惑的同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要以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基础,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本文以小学数学“四舍五入”教学为例,探究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学数学;四舍五入引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其实就是在短时间内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这是最为简单的理解,也是当下教学的最高追求,不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设定一个长期目标,适合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以此来打造出高效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处于被动位置,无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对数学知识产生抵触,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课堂效率,以学生为教学根本,构建出更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贴合实际生活构建高效课堂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去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使小学数学课程向着生活化转变,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以小学数学“四舍五入”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讲述与生活相关的案例:同学们“四舍五入”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常见,老师昨天去买西瓜,挑好西瓜之后,老板把瓜放在秤上一称,说:“1元1斤,瓜重23斤4两收23元。

”我心想:这位老板真好,少收了我3角钱,付了钱拎着西瓜开开心心地回家了,这就是“四舍”,四或四以下的小数舍去。

还有一次坐出租车回家,看着收费记录表,到家时上面显示着“6.5元”。

以为司机会像上次卖瓜的老板一样,不收那5角钱,结果司机收了7元钱,其实这就是“五入”,到达5就向前进位了。

在引入这些生活案例之后,学生更容易理解四舍五入知识,并且能够把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最终做到学以致用。

1.分组试做练习构建高效课堂分组试做练习也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当下比较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就是可以分享,随时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并针对问题的解题思路、过程、结果提出自己的见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12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12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12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篇1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

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摆五辨花、探索规律)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

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还不错,但在“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时,我是指名学生板书连续的算式,原先是想这样会缩短时间,由于学生在板书过程中没有把各数对齐,使学生没能很快的观察出这个规律,反而花的时间更多,如果由老帅自己来板书可能效果会更好。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篇2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将计算机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变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

从允许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的知识探索材料,到允许学生尝试回答新知识、交流归纳推理、总结计算方法,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该班在注重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价值目标取向上,学生不仅仅满足于掌握基本的算术,更重要的是运用规则正确计算。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索算术的过程中,经历一个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兼顾后续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垂直计算的优势。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究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究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究策略摘要:有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主要来源于高效教学。

众所周知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思考学生需要学什么和学生应该怎样学,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思路引导和算理支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轻松掌握知识要点,通过自主学习最终能达到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快乐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教学高效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我从课前、课堂中和课后三个方面具体谈谈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课前做好准备,立足课本深入研究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拟定也要因人而异。

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以下这些情况:学生数学基础怎么样?薄弱环节在哪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是否对数学学科充满兴趣?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产生主动性,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出发制定教学计划。

助力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可以在每堂课前对学生实施摸底调查,把前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做一个基本的回顾,也能够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前节课的内容,如:在讲解立体图形章节时,可以拿一点时间出来,让同学们回顾一下平面图形,三角形的特征?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请三个同学回答,这样可以调整课前氛围,让同学们提前为课前做好准备。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具有稳定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举措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举措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举措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学,不仅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学科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

基于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制定具有趣味性、启迪性和创新性的教学计划,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其创新创造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积极变革教学方式,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一)以信息技术展开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点内容,课堂导入做不好,就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进度也无法得到稳步推进,学习效率自然下降。

如果课堂导入生动有趣,则可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以前置知识导入教学,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缺乏相应的冲击力,难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普遍存在学生课堂参与性不高等问题。

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为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渠道。

教师可通过信息网络搜集到丰富多样的素材资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个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1]对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做好趣味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为帮助学生掌握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求导方法,教师以学生最熟悉的校园绿地作为教学案例,要求他们计算一下校园绿地的面积,并借助多媒体幕布为学生展示校园绿地的形状,并给出了相应的长和宽数据。

学生在观察了校园绿地后发现这块绿地的面积属于不规则图形,这下可犯了难,不知道怎么计算才好。

此时,教师便可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于幕布中的这个不规则图形,如果将其看作一个整体,的确没有相应的计算方法,但是如果将它分成两个图形呢?”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同学们很快茅塞顿开,将不规则图形的校园绿地分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两块,很快计算出了绿地面积。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究摘要: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方面。

文章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学课堂;有效性引言数学知识的复杂性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学生在学习所以知识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困难,那么老师要做的就是成功利用课堂方式帮助学生度过这些困难,将一些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让学生学习起来可以更加轻松,也能够保持课堂的顺畅性。

所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安排非常重要,老师需要能够良好地提高课堂内容教学的连贯性,让学生能够保持一个充满兴趣的心来进行课堂学习。

1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意义分析第一,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整个社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样一个崭新的环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要求立足学生当前的学习,让学生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可以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内涵与外延。

推动学生合作意识、学习能力、探究意识、创新意识获得突破性发展,极大地丰富数学课堂的内涵与外延。

第三,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推动教师的进步与成长。

在小学数学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设计及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在课后也要做出有效的反思。

结合学生课堂上的一些表现,教师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并借助教学进一步在知识、信念、意识方面有效学习和调整,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包括对教学策略的反思,教学设计的反思,更包括对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和反思意识,以教学的有效性助推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教师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升发挥服务职能的同时,使教师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准也能获得突破性发展。

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新的教学思路——关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

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新的教学思路——关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象的思考
浅 的 , 局 限 于 表 层 的 活 动 , “为 活 动 而 活 动 ” , 出现 了活 动 的 形 式 化 、 绝 对 化 倾 向 ,

[ 思 ] 节 课 基 本 上 学 生 都 在 探 索 和 体 反 这 验 , 动 手 “ 数 学 ” , 过 程 由 学 生 完 成 ,结 做
二 、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 [ 案例2 两 步计 算的应用题》的教学片 ]《

论 由学生 得 出,教师基本 上没有 讲授 ,没有
进 行 分 析 和 推 理 论 证 。然 而 数 学 知 识 单 靠 学
味 地强调 活动 的情趣 而冲淡甚 至忽视 了主
题 , 知 识 与 技 能 没 有 真 正 落 到 实 处 ,这 是 必
教师呈现 问题情 境: 生探 究 、体验就 能获取 吗 ?这样 获取 的知识 须 要 改 进 的 。 母亲节到 了,商店康 乃馨3 2 ,菊花 是 真实可 靠的 吗?另外 ,许多学 生第三 个结 支l 元
师 : 用 你 们 喜 欢 的 方 法 完 成 下 面 的 问 题 做 好合 作准备 。在小组 合作学 习之前 ,教师

勃勃 地摆 弄着 “买”来 的物 品,旁若无 人地 讨论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 [ 思 ] 节 课 的 任 务 是 “认 识 人 民 反 本 币 ”,但 在 购 物 活动 中 ,大 部 分学 生 把 注
数 学课程标准专辑
在这之后 ,教师立 即让学生分组讨论 。
2 4 3
定 ;不能说 要 “ 识孩子 ”,该 引导的就 不 赏
予 以引 导 。 略)。
三角形 的三 个外角 ,拼放在 一起 ,三 个外角 组 成 一个 周 角 。 部 分 学 生 得 出 结论 :三 角 形 的 一个 外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与思考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课程标准是国家的育人蓝图,是课程改革的直接依据,新课标的颁布为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课程理念。

伴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行动的进行,一线教师必将面临一系列新的融合问题与机遇挑战。

想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跟上时代步伐,对“新课标”进行研读十分必要。

通过深入学习“新课标”,可以发现新课标的“新”落在了“结构化”“大单元”“整体”等关键词上。

首先,在“课程理念”板块,提出了“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的要求。

作为课堂教学的新指南,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是本次课程修订的重要理念,也是其创新之所在,包括“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组织”与“课程内容呈现”三个维度,其中还强调了结构化整合是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

其次,与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相比,在“课程实施”部分,“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还特别提出了两点全新的课程要求,即“探索大单元教学”“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倡以大单元作为基础课程单元,化“碎片知识”为“整体结构”,通过整体分析教学内容本质和学生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这不仅是“新课标”的内在要求,更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那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从何而来?小学数学学科为什么要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什么?如何在课时学习中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笔者试针对以上问题,以“新课标”为依托,基于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理性思考,结合案例加以阐述说明。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从何而来?仔细研读2022版新课标不难发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概念贯穿“新课标”始终。

在课程内容组织中提出“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在“课程实施”中明确指出“改变过去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 (1)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 (1)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一项综合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不仅如此,对于学生而言,核心素养也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

因此,在学生学习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其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

一、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学课程都选择单一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学生而言,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增强,实际上,数学的逻辑性很强,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小学数学课程应当立足学生思维的培养,将课程知识带入应用问题,联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学习或生活中的难题。

例如,以四年级的“观察物体”为例,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各种立体物体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识别不同方位所展现的立体物体的平面图形。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物体,如照相机、水杯、笔筒、较厚的书本等,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这些物体的平面形状,并且要求学生画下来。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在这个角度与此立体物品呈现的平面图形大致相同,以此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以及联想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活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了解生活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小学生养成敏锐的数学思维,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任何学科的学习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践。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仍要重视学生学习数学后的实践能力。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抽象性,这就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地熟悉课程知识,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造实践的宝贵机会,加强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训练。

例如,三年级的“平移、旋转、轴对称”,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图形变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带领学生通过图片来了解轴对称图形以及通过平移、旋转得到的图形,并向学生讲解这些通过变换得来的图形的基本特征,同时教师也要引进实际生活元素,如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让学生判断其是否是轴对称物体,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引导学生选择绘画或者剪纸的形式创造轴对称图形或者由平移、旋转方式得到的图形,并要求学生进行展示,最后再由教师展示更多相关的图片,带领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魅力以及实用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思考
21. ( 0 03 总第 6 O期)
摘 要 : 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 师 要 创 设 适 宜 的 问题 情 境 激 发 学 生 主 动 参 与 课 堂 , 在 教 引导 学 生 积 极 主 动 地提 出 问题 , 动 探 主 求 和 回 答 问题 , 能 进 行 自我 调 控 、 并 自我创 造 及 自我评 价 , 教会 学 生 “ 学会 发 展 ” 促 进 学 生“ 身 发展 ” , 终 。
关 键 词 : 动 ; 展 ; 造 ; 控 ; 价 主 发 创 调 评
新课程标 准指 出 :学 生是数学学 习 的主人 , 教师是数 学学习 的组 织者 、 引导
角形转 化成平行 四边形 后 ,如何推 导出 三角形 面积的计算 方法呢?学生进 一步 观察 、 比较 , 交流探 究出三角形面积 是拼 成 的平行 四边形 ( 就是与它等底 等高 也
者, 只有服从地让教 师牵着鼻子走 , 只能 端正地坐在座位 上 目不转睛 , 全神 贯注 , 结果知识学 到了不少 ,但操作 、应用起
二 、培养 学生 自我 调 控 的
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 指 出:在学 生的心灵
也可证 明三角形 面积 :底 ×高 ÷2 还有 , 的同学将 一个任意三角 形沿着其 中两边
能、 数学思想 和方法 , 获得解决 数学问题
的经验。教“ 三角形 面积 ” , 时 我就先让学 生 回忆 平行 四边形 面 积计 算 推导方 法 , 然后 激疑 : 三角形面积怎样 计算 呢?是否
掘教 材中蕴涵 的创造 性因素 ,积极鼓 励
和倡 导学 生从新 的 、不 同的角度 去思考 和解决 问题 , 发挥 创造性 的想象力 , 出 提
学数学课 堂教学 中进行学 生 自主发 展能 力 的培养 呢?笔者认为应注重 以下 四“ 培

小学五年级数学反思怎么写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反思怎么写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反思怎么写5篇小学五年级数学反思怎么写篇1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一学期又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

在工作上对自己严格要求,认真学习新课标并按照课标要求认真备课和教学,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的和同事探讨教法研究教材,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这八周下来,锻炼了自己,也提高了能力。

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学上能有更大的进步!一、以课堂教学为载体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

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为此,本人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做、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

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暝思苦想,勤于思考。

作为教师,我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

就这样,课堂上我慢慢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

我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听众。

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立足学生 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立足学生 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会数 。这就要求 我们对 全体学 生进行全面 的深入 细致 的调查研 究 , 他们 原有的知识 水平 、 习态度 和学 了解 学 习能力 ,使 自己今后 的教学能真正做到有 的放 矢和因 材施教 ,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 的基础上得到 发展 。 学生 , 只有学生 , 才是数学教学过程 的主体 。 小学

堂的主人 , 在数 学教学过程 中 , 要让学 生 自己去动手动 脑, 通过 自己的努力去 寻找答案 , 步培养学生 自主学 逐 习 的能力 , 养成 良好 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 , 并 学生能通 过看书思考 自己能学会 的 , 教师就不要再讲 ; 学生能对 照例子 自己会做 的, 教师就不 必再教 。 要尽可能地提供 机会让学 生 自己去理解 、 索 、 探 感悟 , 通过学 生 自己的 主动学习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激发学生 的学 习 数学热情 ,促进学生数学成绩 的提高 。有效 的数学课 堂, 教师可以采用“ 分小组学 习” 的教学形式。学生在小 组 内相互讨论 、 评价 、 听 、 励 , 倾 激 加强学生之 间的合作 与交流 , 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 。 教师应该讲走下讲 台,走到学生 中间 ,及 时 了解 学生 目前学 习的最新 进 展。 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类型 的学生的不同的接受能力 , 对 不同的学 习小组提 出不 同的教学要 求 ,使 这些不同 类型的学 生能够 在他们在各 自的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得 到充分的发展。譬如 , 乘法计 算 中的算理 , 于好 的 在 对
【 教改创新 】
立足学 生
构 建高效 的数学课堂
漳州 330 ) 6 00
陈秋华 ( 福建省漳州市巷 口中心小学 , 福建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高效的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意义及方法指导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意义及方法指导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意义及方法指导的思考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小学数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展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生通过展示可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培养表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主导角色,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因此展示活动在数学课堂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通过展示,学生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提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加深记忆。

展示也是一种交流、合作的方式,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促进思维的碰撞和启发,激发学习的激情。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展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展示的意义及方法进行探讨,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展示,学生如何做好展示,展示活动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展示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研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展示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展示,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提炼,使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展示也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展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展示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思考、表达和展示,这些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学生展示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借鉴、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彼此帮助的意识。

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展示的意义,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展示意义及方法指导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培养数学思维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培养数学思维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培养数学思维研究为了真正实现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思维层面出发,确保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

本文主要对数学思维的培养内容和重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有效的教学计策,进而高效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概述在学生的个人发展过程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引导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及数学能力。

阶段性数学思维的培养有着一定的深刻性,主要是通过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解题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数学思维进行题型的解答和分析,从而形成自身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不仅要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和积累,还需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和思维的启蒙,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意识和分析意识[1],能够进一步强化个人对于数学的逻辑性认知和理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探究个人思维的发展,掌握丰富多样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技能,使其能够自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各类常见问题,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作用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数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

为了真正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数学思维出发,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突出体现现代教育教学的优势和价值。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阶段学生有着一定的自我意识,需要充分认识到相关教育因素的影响,为学生营造积极自主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思维的发展。

从目前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发生一定的变化,不利于学生掌握丰富多样的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

另外,在小学生的个人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校生活,都需要强化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现实中的独立思考去验证所学,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独立思维模式解决难题,突出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的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的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的教学反思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思考》的教学反思篇1数学思考主要是通过三道例题进一步巩固,发展学生找规律的能力,分步枚举组合的能力和列表推理的能力。

这里的规律的一般化表述是:以平面上几个点为端点,可以连多少条线段。

这种以几何形态显现的问题,便于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图,由简到繁,发现规律。

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是,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找出规律,以简驭繁。

这也是数学解决问题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反思课堂教学,我注重了以下几点:一、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

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本节课我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开课时,出示一个点,问:可以连几条线段?学生不假思索的说:一条。

在片刻安静之后,学生突然恍然大悟,立刻反应:不能连成线段,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接着在黑板上又点一个点,问,两个点之间可以连几条线段?(一条)。

在学生及其兴奋的时候,我不再一个一个添点,而是一下点了8个点,问:8个点之间可以连多少条线段?学生喊着8条、10条……然后是相互的争论,互不相让。

在学生兴奋的时候,我说:究竟是几条呢?给你们一个建议:在纸上画一画、数一数。

由于点比较多,想一下子数清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约1分钟之后,我又说:点多了,想比较快的数出可以连多少条线段不容易,怎么办?有的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想到先研究点比较少的情况,找到规律后,再应用规律研究点比较多的情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8教学研究在整个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解决不少问题,对待处理好这些问题,是一种高水平的艺术体现。

教师需要认真对待,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良好的作用:1、直接指导:教师通过语言示范、提问、讲解、评价的手段,指导幼儿活动。

2、间接指导:教师通过自身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方提示,眼神或手势,暗示的手段,引导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

教师利用语言设备、教具、学具、幻灯图片、电视、录像、视频引起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

最后,为全面提高幼儿运用语言能力,还需要十分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指导,以全面实现幼儿语言教育目标。

作业:选取幼儿喜欢的文学作品,设计一个完整的语言活动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刘玉国(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大柳学校,安徽 滁州239000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立足学生发展,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以人为本”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一、学生学会学习是主体发展的前提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摒弃为考而教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静态的学习转变到主动、动态的学习。

(一)主动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一名优秀的学生,首先不是看他能否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要看他能否提出自己想弄懂的问题。

一名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课题时,就能提出“量角器的刻度上为什么要标两种数字”的问题。

当他学习《对策问题——田忌赛马》后,就能问老师“孙膑是如何快速找出最优策略的?“可以肯定,这样的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素质,应积极鼓励他们主动去探索,去质疑问难。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低年级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改善途径分析

低年级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改善途径分析

低年级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改善途径分析摘要:在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年纪偏小,自控能力比较差,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如何改善这种情况,成为备受小学低年级教师和家长关注的话题。

而数学相较其他课程更加注重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这就导致学生很容易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进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数学成绩很难提升。

为此,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要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采取“构建师生有效互动”“采取多种互动方式”“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四方面的策略,以促进师生间积极互动,求得共同发展。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教学;有效互动引言沟通是一种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

积极有效的沟通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促进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逐渐改变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方式,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设计具有特色的、丰富的教学方式,更加重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重视学生反馈的信息,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趣味课堂,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同时,现代技术成为辅助教学的有利工具,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讲解的有效性,提升了师生互动的效果,构建出高效的互动课堂,让学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1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不仅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还能间接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互动教学主要指的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共同学习的过程。

互动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率的新型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已被广泛应用。

据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整节课的知识灌输,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

当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时,课堂的有效互动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程内容中来,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活跃课堂气氛,有效改善学生课上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吸收,提高教学效率。

互动教学模式,重在强调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作用,通过互动教学的巧妙运用,将教学内容融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中,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吸收与运用,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1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15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15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1【教学片断一】师出示准备练习,让学生口答:2/6表示(),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6表示(),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师:想一想这两个分数哪个大?为什么?生:5/6大,因为四年级时我们已学过了分数比大小时,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师:你记性真好。

(心一怔,怎么已经学过了?)谁能说出几个分子为1的分数?生:1/2,1/3,1/4……师:(指着1/2与1/3)你能给这两个分数比一下大小吗?生:1/2>1/3。

师:为什么?生:分子相同时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教学片断二】(练习: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

师出示4/9、4/7和4/5。

)师:这三个分数谁大谁小呢?生:4/5>4/7>4/9。

因为这三个分数的分子相同,所以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师出示3/7、3/5和4/5,一不小心把4/5写成了4/7)师:对不起老师把4/5写成了4/7。

(这时有一位学生在座位上大声说):“4/7也没关系的,4/5与3/5、3/7比大小我们四年级时已经会了,我们现在想要学3/5与4/7比大小该怎么比?”师(一怔,想想也是,于是问其余学生):大家想学吗?想学的同学请举手。

师(全班58人有45人举了手,心想那就将错就错吧。

):大家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呢?(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小组1:我们组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来解决。

因为3/5=3÷5=0.6,4/7=4÷7≈0.57,0.6>0.57,所以3/5>4/7。

师:还有与他们组不同的方法吗?小组2:我们组用分子与分母的关系来解决。

3/5中分母(5)×6÷10=分子3,4/7中分母(7)×6÷10>分子4,相比之下肯定是4/7的分母大一些,所以3/5>4/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学生发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考
作者:李翠红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5年第10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以及对学生认知水平研究的加深,人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鉴于此,本文介绍了立足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原则,并提出了几点措施,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学生发展;教学指导方案;小学数学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新课改施行以来,学生的个人发展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传统意义上的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探索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办法成为亟待广大教师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圆的认识”一节为例,共同探讨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

一、立足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原则
立足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要做到明确教学目标,准确把握学生的发展水平,并结合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教师要了解课程改革之后的小学数学教学知识体系,明确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目标,确定数学教学的定位。

其次,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发展水平,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将课堂时间放在知识迁移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上,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再次,教师要给予小学生思考与提问的机会与时间,使学生能够表达出对问题的认识,提高教学针对性。

如在进行“圆的认识”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思考圆的特点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其利用教材等资料进行自学的能力以及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

要注意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识别,敢于对他人的方式方法进行质疑,从而在反复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指导方案
设计指导方案时,教师要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教材知识,以学生的发展认知水平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尽量用童趣化的语言讲解教材内容,抓住核心问题,简化指导方案,保证学生能够看得进去、听得明白,不会对其学习产生额外的负担。

其次,指导方案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由易而难,尽可能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能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又能挖掘优等生的学习潜能,切实保证学生的个人发展。

例如:在设计“圆的认识”一节时,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等。

教师可以事先做出如下设问铺垫:“同学们动手画一画圆,看看大家能想出几种方
式?”“仔细观察圆跟我们过去过的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一样?”“用圆规画圆,观察一下这样画出的圆与用其他方式画出的圆是否一样?”“大家想想看,圆的圆心在哪里?直径和半径在哪里?”
2.开展情境化教学
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借助各种方式建立现实生活中关于圆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直观认识的平台。

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顺应其思考角度来进行情景化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

首先,教师可以由问题以及学生的话语来引出生活化情景,如可由学生画圆的方式说到现实生活中圆的画法,考虑到学生的年纪,可以这样设计:刚才同学们画得都挺好,但是有一些同学画得不是很漂亮,大家想一想这可能有哪些原因?另外大家能否举出一些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教师还可以由学生的解题时的方式来引出生活化的情景,如在讲解“圆的每条直径一样长”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测量圆内直径的方法,然后给学生介绍一下生活中测量圆直径的方法,并做出如下设计:测量圆的直径除了尺子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折纸可以吗?大家回忆一下在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方式来确定某个图形是圆的?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出“圆的直径是一样长”的结论,加深了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建立激励制度,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可以考虑建立激励机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奖励表现优秀的小组,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建立小组长负责的机制,保证小组内部的各成员能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并注意总结小组内部意见,确定好本小组发言负责人。

其中,小组长可以根据学生表现确定,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另外,要完善小组评价机制,淡化个人评价,帮助学生融入小组集体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能力,进而激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总之,立足学生发展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在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指导方案,采用情境化教学方式,模拟现实生活中与圆有关的情景来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圆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为其此后学段的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兰英.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孙红叶.小学教师运用数学史的困难及解决途径[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3]李秀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智慧生成的案例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