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0年春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设计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
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三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的思想艺术特色。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本课的难点是包括建筑在内的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喜爱历史,学生学习热情高、课上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善于小组讨论学习,学习氛围浓厚。
但是由于接触历史课的时间不长,学生基础又相对薄弱,所以对一些有深度的问题需要老师做好铺垫,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层层解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明朝文化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花园中的瑰宝。
同时,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即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选取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现代中国的象征---天安门,世界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中华民族骄傲--万里长城。
大家知不知道这些建筑都是在中国的什么时期建筑完成的?关于明朝,外国史学家评价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
教学后记
教案
班级
初一
执教者
课型
新授课□
学科
历史
章 节
第七单元
课题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巨著
课时
1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作者、内容,理解其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利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用具体史实说明抽象结论的方法,学习生动、简明地叙述历史人物的方法。横向联系指导学生编制表格,归纳本课知识。
3、成就与影响(超链接幻7: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医药学的必读经典,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为世界医药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东方药学经典”。4、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药学家?(超链接幻8: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喜欢医药学;不追求功名利禄,毕生钻研;意志坚强,不畏艰辛;实事求是、科学求实;善于创新;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明朝科技成就的认识,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通过探究科学家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勤思善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对学生进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部科技巨著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三部科技巨著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互动法、情景教学法等
板书设计
2020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精品教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教学难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❷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本草纲目》书影)你看它的目次为水、火、土、石、草、木、谷、菜、虫、鱼、禽、兽、人等部。
……至于动物药部分的编排,李时珍先描记比较低等的虫、鱼、龟、鳖之类;再描记比较高等的动物禽、兽和人等。
这与现代动物分类学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相吻合。
说明他的分类是科学的、合理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中国的最后的科技、文艺辉煌——明朝的科技、建筑2.抢答问题:长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点? 答案提示:(1)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2)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3.(多媒体出示问题:修筑长城的影响)学生读教材回答问题修筑长城的影响提示: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二)北京城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展示图片《故宫》《北京天坛》等)朗读课文(80页“明朝北京城……”到“皇家建筑群”两段文字),提问:营建紫禁城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明朝的北京城是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❸板书设计➷❹教学反思➷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上大体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一群怀揣着理想,几十年如一日的反复研究写成著作的学者们,在当时既不受世人的重视,更遑论受当政者的青睐了。
通过材料的分析学生会感受到科学工作者落寞的背影,更认识到没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科技发展的绊脚石。
2020_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课标 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 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一、科技名著
著作 从上作表者中你能分析出内这容些巨著的特点和不特点足与吗价?值
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
药物1800多种,配一千一百 ①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长城
目的: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嘉峪关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建筑特点: 规模庞大, 修建历时时间长, 风格独特, 防御体系完善, 文化内涵丰富。
长城在历史上的影响: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 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3.农业是立国之本,关乎着国计民生。在明末,诞生的一部重
要的农业科技著作是( A )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4.(2016·厦门)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
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 B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北京故宫
《农政全书》 —农业科学著 作
徐光启
涉及十几类,60卷,约70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万字,记录先进经验、技术 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
革新和创新成果。
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 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后为楚 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 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 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 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 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 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 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 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 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对脉学 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 《濒湖脉学》等多种。 被后世尊为“药圣”。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附习题)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附习题)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主要内容包括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风格以及文学艺术。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些领域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明朝的基本历史背景,对我国古代科技、建筑和文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和作品,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特点及其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风格和文学艺术特点,认识这些领域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风格和文学艺术特点。
2.教学难点:科技成就的原理及其影响,建筑和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PPT,准备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明朝的科技成就、建筑风格和文学艺术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学习平台。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针对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特点进行思考和讨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共27张PPT)
华佗 张仲景
内容
记载了药物1800种; 收录药方11000多个; 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
意义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姓名: 宋应星 2、生活年代:明末 3、身份:科学家 4、代表作:《天工开物》
内容
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 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 小说
明代书画 书法名家董其昌 绘画名家徐渭等。
明代戏剧
_汤_显__祖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 剧家,他的代表作《_牡__丹__亭__》批 判了吃人的___封__建__礼__教___,达到 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课堂总结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科 技
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 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流
争
行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描写和歌颂了北宋晚 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 山泊农民起义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 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
书中成功的塑造了孙悟 空这个神通广大、敢于 造反的英雄形象。反映 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 敢于斗争的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与发展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掌握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知道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2.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朝时期进入成熟阶段,戏 剧繁荣,把握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和戏剧《牡丹亭》的思想艺术特色。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明朝我国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 技取得的杰出成就,仍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人类科技百 花园中的瑰宝。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教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及著作。
2、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该书共收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0多则,插图1160幅,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宋应星与《天工开物》该书图文并茂,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等,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引子”以智力测试的形式进入。
三个题目:(1)招风耳白帝城草鞋叔父(猜人物)(2)胡须红华佗二(猜人物)(3)屠夫酒长矛黑(猜人物)这几位人物是哪一部文学作品中创作的形象?《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部作品是什么?“正文”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在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超过以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在此基础上,唐宋时期出现的市民文化也日趋成熟和繁荣。
这种成熟和繁荣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就是长篇白话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四大名著是这一时期小说最高成就的体现。
四大名著请同学把课前制作的表格进行展示。
教师选择概括全面的表格展示并让该生讲解。
(利用实物投影)1.《三国演义》教师归纳:《三国演义》这部作品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罗贯中。
书中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长期以来深受群众的喜爱。
它的出现,对后来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学们读过小说了,那就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你认为最精彩或最感兴趣的片段。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实际是否相符?教师小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是不同的领域,方法不同,两者不可相互替代。
2.《水浒传》《水浒传》是和《三国演义》同时代的作品,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描写了以松江为首的北宋下层官吏和劳动人民,在权贵、贪官和恶霸地主的欺凌压迫之下,进行武装反抗,从开始到失败的全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是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起止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材质
象征意义
作用
目的
壹
贰
叁
故宫在古建筑的作用地位
博物作用
故宫博物院的创立,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又一胜利,是对复辟势力的一次致命打击;其二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业绩。
嘉靖十三年,乡试,李时珍落选。嘉靖十六年,乡试,李时珍落选。嘉靖十九年,乡试,李时珍落选。
李时珍与仕途决绝,全身心地投入艰苦而又漫长的医药科学实践和研究之中,直至成为一代大家。
内容
d.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a.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
遗产价值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学术价值
故宫学是故宫博物院于2003年提出的,故宫学研究主要包括紫禁城宫殿建筑群、文物典藏、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清宫典籍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六个方面。
警徽与臂章
秦长城
明长城
抵御匈奴南下
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土筑
明长城多用砖石砌筑
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
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的开发;(因为它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 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
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内容
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绘有120多幅插图,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2020年春季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共42张PPT)
一、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
主要内容:记载了药物1800 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附 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 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 类。
意义:总结了我国古代药
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 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李时珍尝百草图
外传: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 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主要内容:描写唐僧 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 历程,突出刻画了胆 大艺高、爱憎分明、 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 一神话英雄。作者运 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 的笔调,勾画出神奇 光怪的情景,抒发了 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艺术特点:小说富于浪 漫主义色彩,语言生动 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3、《西游记》
三部小说异同点
明代 三部 小说
外传: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 成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 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共3编18卷。
上编叙述衣食方面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中编著录各种日用品生产技术和经验; 下编记载五金采冶、兵器和火药制作、制曲、酿酒、 珠宝玉料采琢等生产技术与经验。
全书附有各种工艺流程插图123幅。全书图文并茂,是研 究明代社会生产和手工工场情况的宝贵资料。
地位:《农政全书》是一本有关 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是明代末 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几何原本》
徐光启与利玛窦
阶段思考
明朝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明朝时期,我国传统科技仍处于 世界领先地位,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 科技的范围,没有能产生与欧洲相似 的近代科学。
2、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山海关
族交往的纽带。
问题思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共42张PPT)
想 一 想:明清时期科学家能够取得 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可以学到他们 的哪些优秀品质? 客观原因:
明朝后期经济的繁荣,为科学技术的 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主观原因:
科学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 优秀品质:
科学家们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实 践、敢于创新,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
2.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内容:总结整理各地的 __农__业___和__手__工__业___生产 技术和经验。
地位:记述了中国在当时 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 学技术,被誉为 “_中__国__1_7_世__纪__的__工__艺__百__科_。全书”
2.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2.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记载 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 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物 、衣服、染色、粮食加 工、制盐、制糖、制陶 、冶铸、舟车、锤锻、 炼矿、制油、造纸、兵 器、颜料、酿造、珠玉 等。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科技著作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⑴作者: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⑵类别: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李
⑶内容: ①药物种类: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比 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
时 珍
②药方: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
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
药
③药物形态图: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共42张PPT)
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是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6课。
教材通过介绍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三个方面,让学生了解明朝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科技:介绍明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如水稻栽培技术、瓷器制作工艺、货币制度等。
2.建筑:介绍明朝时期的重要建筑,如故宫、长城、苏州园林等,以及建筑风格和特点。
3.文学:介绍明朝时期的文学成就,如《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以及文学流派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明朝的基本历史背景,对明朝的皇帝、政治制度等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
2.教学难点:科技、建筑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明朝时期社会文化发展的原因和背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3.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引导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就,如水稻栽培技术、瓷器制作工艺、货币制度等。
3.操练(15分钟)针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设计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三个方面的发展。
科技方面,包括农具的改进、棉纺织业的发展、医学成就等;建筑方面,主要介绍了故宫和长城的建筑特点和意义;文学方面,则主要介绍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的产生背景和艺术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明朝这个历史时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方面的具体内容,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了解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成就,认识它们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朝时期的科技、建筑和文学成就。
2.教学难点: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成就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史料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生动展示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成就。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回顾明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成就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史料分析: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明朝的科技、建筑和文学。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重要意义。
6.课堂拓展: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明朝科技、建筑和文学的深远影响。
2020年山东青岛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含答案)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学习目标】1.掌握明朝科技名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的主要内容及地位。
2.知道明长城的修筑目的、起止点、构成、特点与作用。
3.知道明代北京城的营建、布局和建筑。
4.指导明代在小说、书画和戏剧方面的成就。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科技名著1.《本草纲目》(1)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2)类别:规模空前的著作。
(3)写作过程:①李时珍潜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
②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并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③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而成。
(4)内容:①药物种类:共记载了 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
②药方:收录 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
③药物形态图:附有1100多幅。
④药物分类:对各种药物进行了 ,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5)地位:《本草纲目》总结了 ,丰富了 ,在。
(6)传播:17世纪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为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2.《天工开物》(1)作者:。
(2)类别:科技巨著。
(3)写作过程:宋应星公务闲暇时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经过长期积累和不懈的探究写成。
(4)内容:①部门分类:把 ,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②绘图表述:绘有120多幅 ,具体介绍了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③全面总结:对我国古代的生产技术进行了 ,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5)传播: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6)地位:被誉为“”。
3.《农政全书》1/ 7(1)作者:明代科学家。
(2)类别: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
(3)内容:①规模:全书60卷,约70万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明
长
城
山海关 嘉峪关
罗贯中
拥刘反曹
《水浒传》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 篇小说。
施耐庵 歌颂草莽英雄的反抗精神
吴承恩和《西游记》
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的古典神话小说
齐天大圣战神兵
本课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明朝科技、
建筑和文学成就。明朝科技成就主要表 现为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典,它们虽 总结了前人的成果,但却少有创新性近 代科学的气息,故而我国科技发展面临 停滞的危机。建筑方面杰出代表是紫禁 城,则突出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时代特征。 文学成就则主要以小为主,作者表达了 对君主集权的批判和不满。
正式作业: 1、紫禁城修建于()(皇帝)时 期。 2、明长城东起(),西至(), 长达()公里。 3、列表归纳明清科技和文学成就: 4、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所感 受到的明朝文化的时代特色。
分组讨论2:紫禁城建筑分布有何明显特色?
通过中轴线提示,不难看出紫禁城分布呈严格 对称状,紫禁城位于京城中央。
思考:明清时期我国君主集权达于顶峰,通过以 上两个问题讨论,回答:紫禁城作为皇家房产, 它反映了明朝时期怎样的时代特色?
突出体现皇权至上的特色。
明长城俯瞰
嘉峪关
临洮
辽东
秦
长
城
山海关
王斌伟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一部具有总结性 的药物学巨著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系统总结明代以及此
前历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巨著。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一部总结性农 业百科全书。
思考:这三部著作有何共性?这又 反映了明朝怎样的时代特色?
都是总结性科技巨典。少有创新 性和近代科学的气息,我国科技 发展面临停滞的危机。
编版部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目标
1. 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 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2. 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 创造力。
其中,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 译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 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几何”以及 “点”“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术语, 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
三本科技名著有何共同特点? 它们都是总结性的著作,都是传统科技领域上的成就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
宋应星自幼勤奋好学,
”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 读了很多书,知识面十分宽
显示了宋应星坚持以农为本的思想, 他对农业的重视高于珠玉。这既符合当时 国家“重农”的政策,同时也便于印刷和 发行。
意义: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
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 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经典著作在各国 流传,并受到高度评价。如法国的儒莲把《天工开物》称为 “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的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本世 纪以来,日本学者三枝博音称此书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 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 阿格里科拉”和 “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写作的17世纪早 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
、
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 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 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为一个完 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涉及三大科技巨著、建筑成就与文学艺术。
三大科技巨著包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建筑成就包括明长城和北京城;文学艺术包括三部章回体小说和戏剧,分别是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和吴承恩的《西游记》以及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明长城、明朝北京城;简述《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牡丹亭》的主要内容,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设计图表,归纳我国三大科学巨著;结合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图片对比以及建筑材料的对比,总结秦长城和明长城的不同;通过分析图片,了解明朝北京城布局,体会建筑中皇权至上的思想。
绘制图表,总结长篇章回体小说的相关知识点;展开知识竞赛,深入了解其内容和思想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朝包括建筑在内的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分析总结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
通过对本课涉及的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三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教学难点:明朝科技成就和小说、戏剧作品是如何体现时代特点的。
【导入新课】《国宝档案》系列节目《故宫老照片》选录了1200多张一个世纪前故宫珍藏的老照片,很多珍贵的照片首次与观众见面,是难得一见的珍稀资料。
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这一建筑群修筑于何时?故宫又叫什么名字?此建筑又是如何体现出时代特点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明朝科技,来了解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一、科技名著出示幻灯片:李时珍和宋应星教师:请同学们介绍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题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2.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
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3.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
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重点
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明朝时期古典小说文学成就和思想艺术特色。
难点明朝文化成就反映的时代特色。
课时
安排
1课时
课前
准备
课件
教学
环节
说明二次备课
新课导入
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明代的文学艺术也取得辉煌成就。
明朝有哪些重要的科技著?在小说创作上又有哪些传世的名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明朝的科技与文学。
课程讲授
(一)科技名著
师:明朝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宋应星《天工开物》就反映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因为明中期以后,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扩大了。
生产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对宋应星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也为他写书提供了基础。
学生仔细观察书上插图讨论,作出猜测,老师提醒学生注意:①是采煤时煤矿中用的。
②竹筒是空心的。
在三位科学家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这一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一般能从书上的介绍中找到答案(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畏艰险、敢于创新、甘为人先的精神。
)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1.用多媒体技术将《秦长城》、《明长城》的图出现在同一屏上,上面用不同颜色分别标出秦长城与明长城的大致位置、走向,请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让学生发言)
师:放长城音像资料①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巍峨起伏、绵延万里的长城,同学们看后有何感想?②分组讨论,历朝修长城的目的、作用,我们如何来评价历代修长城这件事?③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以上问题。
师:(在学生讨论并充分发表意见后)所以长城被称为建筑上的奇迹。
有位外国友人说:“建造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不能克服的民族。
”所以长城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象征。
2.音像资料:故宫建筑群介绍(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出现故宫建筑群及解说。
)
师:请问刚才看到的故宫,它是什么时候开始营建的?是哪两朝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结合同学们课前的了解你能否谈谈它的建筑风格(特点)?看后有什么感想?
师:故宫是北京城的一部分,出示《明朝的北京城》图,(指图)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三部分构成(介绍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故宫建筑群以及天坛等著名建筑是古代建筑的杰作。
)
(三)小说和戏剧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力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人称“明代三大奇书”)。
(1)《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流行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作者罗贯中。
(2)《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同时成书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作者施耐庵在书中描写和歌颂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泊农民起义。
(3)《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是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
作者吴承恩在书中成功的塑造了孙悟空这个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斗争的精神,清时期,古典小说为什么会共同出现反抗封建统治的时代特点呢?
教师归纳: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而商品经济交换中最主要的原则就是平等、公平、等价买卖,这种经济思想慢慢转变成为一种大众共识,转变成为一种社会意识,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4)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
最负盛名的是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
《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鞭挞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课堂小结
请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并谈谈在本课学习中的感想、收获或讲一个自己熟悉的四大名著里面的小故事。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