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措施研究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防范措施研究
● 强燕芳朱亚春
随着全球信息化过程的加快,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人类正一步步地走向网络时代。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其网民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据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最新统计的数据(《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在我国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己达3000力,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其中高中学生互联网渗透率已达半数以上。这些数字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满怀激情地走进网络世界。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作为现代科技的结晶,同样也不例外。它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生活、学习和娱乐的心理需求,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接受多种教育的机遇。但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扩展,它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作用也日渐凸显并引为关注。
一、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
二青少年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在青少年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动作、表象和符号三种表征系统,将新知识融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网络信息是多媒体信息,它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对青少年认知结构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首先,网络信息没有给人提供直接采用动作表征信息的机会。电脑前,人们的动作只是对电脑的操作,而不是对网络信息的实际演练,无需进行现实世界中的诸多实践活动,显然通过电脑或相关技术实现的过程明显不利于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
其次,互联网上信息量较大的文本信息从本质上说属于符号系统,符号信息如不能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直接经验或表象相联系,则三种信息加工方式的切换不会成功,符号信息也就很难为人们所理解。比起传统的阅读书籍,网上获取信息缺少了一个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形象化的过程,不利于青少年理解能力的提高。
网络影响青少年健康情感的发展
青少年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期,他们情感世界当中的喜与悲、乐与愁,都必然会有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机会,会有强烈的表现。青少年只有将自己置身于人与人
之间的种情感氛围中,才能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情感自我,在这种情感的互动中完成其社会化。
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的情感并不能无拘无束地表露,总要受到周围环境制约,而在网络社会中,他们可以无话不谈。趋利避害的心理促使青少年将现实世界中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懒得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交流情感,也不为人世间的情感所动,使得青少年逐渐沦为毫无情感的机器。很显然,这不利于青少年情感的健康发展。
另外,通过网络扩大了青少年人际关系的范围,但复杂的人际关系又容易引发一系列感情纠葛,如失恋、多角恋爱等。这些都极易导致情绪情感障碍。
网络影响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脱离现实人类社会,沉溺于网络世界中,会影响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
首先,网络化解了青少年人格结构中的动力系统,导致青少年人格发展障碍。健康的人格是在不断满足心理需要和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个体在这一过程中,遭遇压力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而有些青少年却把网络当作逃避现实的一种选择,他们希望在网上弥补无法满足的心理需要,追求一种虚拟价值的实现。应当承认,青少年选择网络作为释放压力、寻求暂时满足的一种手段,对预防某些心理疾病可能有益,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对青少年人格的发展是有害的。
其次,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可能成为青少年人格障碍形成的祸根。随着网络的普及,色情网站、黄色信息越来越多。青少年学生的性生理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加之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多的自由时间,所以,有些自控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沉溺于色情网站,染上网络色情癖的可能性较大,容易形成变态人格。此外,由于网络本身的隐秘性、开放性等特点,相互欺骗、谩骂与人身攻击也时有表现,这些都会给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更有甚者形成双重人格、攻击型人格等。
(四网络影响青少年正常的人际交往
斯坦福大学诺曼尼教授曾提出疑问:国际互联网会不会制造一个充满孤独者的世界?这个疑问并非杞人忧天,现在青少年网民中已经出现了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人际信任危机等心理问题。网上交友是青少年目前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不再是面对面地、真实地交往。这种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这种交往关系的发展将会影响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弱化他们的直接交往能力。而且在网上交流是相当随意的,你可以毫无理由地进出聊天室而不打一声招呼,可以随便与陌生人倾心交谈,丝毫不用顾及对方的感受,而这种交往态度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这种随意性极易导致青少年交往的随便和不负责任.
综上所述,网络给青少年的认知结构、情感、人格、人际交往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当然,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远不止以上四点。此外,网络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改变了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严重的还会造成网络犯罪等。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如此突出,因此认识、研究这些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更好地利用网络而言,显然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防范网络负面影响的措施
作为现代科技成果,网络本身是中性的。我们不能因为网络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而因噎废食,也不能听之任之。相反,我们应认真总结和反思,寻找各种方法去预防、控制、消除网络的不良影响,使之更好地为青少年服务。这里,笔者着重从学校、家—庭两方面来尝试着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加强学校网络技术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控制、引导作用。首先,应大力加强校园网络资源的开发,多在学校设立机房。学校应成为学生上网的主渠道。通过校园网络,青少年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沟通,满足他们的交往需求;教师可以更直接地监督青少年上网,引导他们正确上网;教师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及时地给予教育和帮助。
其次,要普及网络知识,促进网络教育,提高青少年对网络的使用能力。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上聊天、网络游戏,除了它们本身的吸引力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真正懂电脑,对电脑的其他功能知之甚少。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技术课程和有关上网方面的课程,指导青少年科学使用网络,让青少年对电脑有一个全面地认识,学会文字处理、程序编写等基本操作。青少年真正体会到电脑的方便快捷,就会自觉地把它当作学习工具,而非仅仅是一台游戏机,一间聊天室。
再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重视青春期教育,这是促进青少年健康使用网络的主要条件。一般说来,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尚未形成,缺乏主动追求道德人格的能力。学校可以利用德育课,加强青少年的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同时也可利用心理健康课,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青春期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对青春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真正做到自律,真正地遵守网络规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
最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间接地预防、减少青少年受网络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课余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以免他们将课余时间全部投在网上,染上网瘾。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活动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鼓励青少年扩大人际交往范围,让他们掌握一般的人际交往技巧,促进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改善和提高。
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最直接地教育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