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甘仁辨治时疫喉痧经验探析
中医药古文献系列知识文库:丁甘仁医案
中医药古文献系列文库——
丁甘仁医案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中医药典籍
“丁甘仁医案”
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
丁甘仁医案
医案。
清丁泽周(1864-1924)撰。
八卷。
泽周字甘仁,江苏武进孟河人。
清末至民国“孟河医派”着名医家。
晚年曾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女子中医专门学校等,并创办广益中医院,为培养中医人材做过大量工作。
着有《药性辑要》、《脉学辑要》等。
此书为其后裔弟子搜集整理而成,刊于一九二七年。
卷一至卷六为伤寒、温病、内科杂病,卷七妇科,卷八外科。
按证分目,收载病例四百个,方案六百四十一则。
丁氏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临床辨证精细,用药灵活机变。
能兼采各家之长,而得力于《伤寒论》者尤多。
如遇外感则运用伤寒或温病治法,遇杂病则先从六经辨证入手,其中有许多疑难重症病例,皆因其诊治得法而转危为安。
其治疗,擅以内、外合治,不拘于内服方药。
为近代较好的医案着作,问世后在中医界颇有影响。
末附《喉痧症治概要》,专论时疫喉痧证治,其中有许多可行经验,独到之心得。
所载解肌透痧汤、金不换、贴喉异功散、紫金锭等,均为治疗疫喉痧之传世名方。
有一九二七年石印本、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铅印本,一九四七年丁氏三世医庐重印本。
试析“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
试析“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
余真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0(006)002
【摘要】根据杂气学说,认为吴又可提出“时疫之邪,自口鼻而入”的精髓在于,时疫之邪是客观的致病物质。
吴氏所言疫邪侵入人体乃至发病,与《传染病学》所论病原体导致急性传染病的过程,颇相吻合。
吴氏提出汗吐下法逐邪,与设想“以物制气”的精神是一致的。
其提出“邪伏膜原”与传统的“伏邪学说”,本质不同。
【总页数】1页(P6)
【作者】余真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2
【相关文献】
1.试析丁甘仁对时疫喉痧病的治疗 [J], 李笑然;郝丽莉;阎忠红
2.谨防食源性寄生虫从口而入 [J], 甄世祺
3.温病自口鼻而入质疑 [J], 吴庆森
4.鸡滴鼻时疫苗稀释量的探讨和应用 [J], 唐和燕;宋娟;黄碧能
5.缪希雍喻昌吴有性论邪从口鼻而入 [J], 袁惠芳;李成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丁甘仁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研究
丁甘仁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研究丁甘仁(公元1865—1926),字泽周,江苏武进孟河镇人,为清末民初的江南名医,与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一起被称为孟河四大家,孟河四大家代表了孟河医派。
与费、马二位成名于孟河不同的是丁甘仁成名于上海,是四大家中成名最晚的一位医家然而又是对中医事业发展最有影响的医家之一。
他对近代中医药学术的主要贡献是在继承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破除门户之见,多方拜师,虚心请教,互相交流,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丁氏学派”,尤其在外感热病、喉痧的治疗上颇具特色。
丁氏对近代中医事业发展杰出的贡献是改变了培养中医师师承家传的单一方式,开创了近代中医教育的先河,然而,对这样一位中医临床大家、中医教育家的人生轨迹、学术思想特点和丰富临床经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虽然在他逝世后弟子门人等研究与纪念文章不绝于世,初步统计从60年代至今学术论文共有近50篇,这些文章有的是纪念丁甘仁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一生的文章,其中虽然也有介绍丁氏生平事略的内容,但对丁氏一生中重要的医事活动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很难让后学者全面了解丁氏的成名经历,因而也就无法领悟到成为中医临床大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另外在研究丁氏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类文章方面,如黄文东先生的“丁甘仁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中对丁氏的学术思想及其在外感病方面的成就、在疑难重症方面的临床经验等进行了总结。
再如郑氏等的“《丁甘仁医案》治脾胃十四法”;职氏的“丁甘仁治疗中风方法的研究”;方氏的“《丁甘仁医案》肿胀证治试析”;管氏的“丁甘仁治痢五法”等等,从上述研究情况可以看到,这些文章基本都是研究丁甘仁某一方面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相比于丁甘仁渊博医道和对祖国医学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仅仅是只鳞片爪。
鉴于丁氏所处年代与我们并不遥远,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如外感热病的治疗,其自成体系的临床经验在当今临床上仍有着一定的实用性。
丁甘仁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探讨
பைடு நூலகம்
研究如《 伤寒 论 》 和近 代 的 《 热 经 纬》 《 温 、 温病 条 辨 》 的传变 及 兼 夹证 候 , 加 辨别 , 活 制定 治 疗 方 案 , 详 灵 进 在 丁甘 仁 医 案 . 寒 》 伤 所 等 各 家学说 和著 作 。 在读 了《 伤寒 论》 以后 , 须继 续 做 到 法 随证 变 . 退 有 序 。 《 又
之 处 。 氏认 为 , 感 热 病 的 辨 治 骆 须 融 贯 伤 寒 、 丁 外 温病 理 论 , 即把 《 寒 论 》 温 病 学说 的 辨 证 方 法 联 系起 来 , 在 《 氏 医 伤 与 故 丁
《喉痧症治概要》喉痧治疗思想初探
不精 , 而在 医治外 感热病 方 面更有 成效 口 ] 。丁甘仁 发
本、 英 国等 国陆 续 兴 建 众 多 近代 企业 , 上 海 迅 速 发 展
成为 当时 中国最 大 的工业 中心 。 庞 大 的人 口和林 立 的
蒙 于费 家 门人 , 又聆教 于 马培 之 、 巢 氏, 在 苏州 行 医期 间, 精 研 吴 门 医派 的学 术思 想 与 临床 经验 , 及 至沪 上 , 从 安 徽伤 寒 经方 名家 汪莲 石游 , 学 习经 方 临床应 用 [ z - 。 二 十世 纪初 上海 喉痧 大流行 ,丁氏凭 一 己之 力救 治上 万 余 人 。 丁甘 仁著 有专 书 《 喉 痧症 治概 要 》 , 对 其 病 因 病 机 和传 变过 程 , 均有 扼要 的辨 析 [ 3 ] 。 为后 世 中 医药治 疗 急性 热病 提供 了宝 贵经验 。现 就 丁氏治疗 喉痧 的临 床 经验 和学术 思想 总结 如下 , 以飨 同道 。
医尤 在泾 所著 之《 金 匮翼 》 卷五 “ 烂喉 痧方 ” 条 目。清代
以后 喉痧 广泛 流行 , 大量文 献 随之涌 现 。 当代学 者普遍 认为 喉痧 近似 于西 医学 的“ 猩 红热 ” 。
2 病 因病 机
布齐 , 方用 加减 滋 阴清肺 汤 、 败 毒汤 。
4 组 方用 药
3Hale Waihona Puke 辨 证 施 治 丁 甘仁 对 喉痧 的辨 证 依 据温 病 卫 、 气、 营、 血 之辨 证 纲领 , 治疗 以发汗 透痧 为第 一要 义 , 分初 、 中、 末 3个
阶段进行 。 在 喉痧初 起之 时 , 邪 郁 于气分 , 症 见寒 热 、 烦
喉痧 是 常见 的中 医肺 系传 染病 之一 ,由温 热疫 毒 经 口鼻或 皮肤 侵入 , 上 冲咽喉 , 外窜 肌肤 所致 。该 病具 有 流行性 、 传染 性 、 地域性 和传 变快 的特 点 。临床 主要 表 现为发 热 、咽喉 肿痛糜 烂 、皮肤 出现 弥漫性 猩红 疹
近代名医医案介绍
三诊:肿胀十减七八,身热亦觉渐退,惟神疲形瘦, 谷食少许,水湿已化,正虚困顿,脾胃阳衰,鼓舞无 权也。仍守原方出入。 原方去柴胡,加焦谷芽三钱,佩兰梗钱半。
原按:此症疑似之处,最难辨别,认定三阴见蒙,投以 温药,故能无虑也,否则再进寒凉,必致邪陷阳越而不 起矣。
按:上案为阴虚证,此案为阳虚证,可见湿温病变 化颇多,于此亦可见医者辨证工夫之浅深。此案身 热不退,而投银、翘、芥、连不效者,为邪机已内 陷三阴,非振奋阳气不能达邪。
丁甘仁医案的案语比较规范,故利于初学者。 凡重症救治,必用经方,善后调理则用时方平淡之品。 医案来源 :《丁甘仁医案》
湿温案
郑,湿温十六天,身灼热,有汗不退,口渴欲饮,烦躁 少寐,梦语如呓,目红溲赤,舌红糙无津,脉象弦数, 红疹布于胸膺之间。此湿已化热,湿已化燥,燥火入营, 伤阴劫津,有吸尽西江之势,化源告竭,风动痉厥之变, 恐在日前。亟拟大剂生津凉营,以清炎炎之威,冀其津 生邪却,出险人夷为幸。
其医学以仲景为宗,故临证好用仲景方,自谓在上海期间 “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经方实验录》序)。曹氏用 药峻重,所用经方每有一味不更且剂量依旧者,在风行时方 的当时确是别有风格,故有“曹派”之称。研读其医案颇能 体会经方运用的深意。
医案来源:《曹颖甫先生医案》
湿热案
火车站赵左 发热咳嗽,溲赤足肿,脉濡数。 当从肺治,猪苓汤主之。 猪苓二钱 滑石四钱 桔梗一钱 阿胶二钱 云苓三钱 通草五分 炙款冬二钱 紫苑二钱 服猪苓汤,嗽已,足肿退。刻诊脉象虚细而滑,湿未全 去,仍宜前法加减。
湿温案
鲜生地六钱 天花粉三钱 川贝母二钱 生甘草八分 粉丹皮二钱 冬桑叶三钱 银花八钱 白薇钱半 羚羊 片八分 茯神三钱 带心连翘三钱 茅芦根各一两 鲜 石斛四钱 鲜竹叶三十片
19.丁甘仁辨治喉痧经验
19.丁甘仁辨治喉痧经验2017-12-25冬应寒而反温,春犹寒禁,春应温而反冷,非其时而有其气,成疫疠之邪,邪从口鼻入于肺胃,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暴寒束于外,疫毒郁于内,蒸腾肺胃两经,厥少之火,乘势上亢,形成喉痧。
治疗喉痧关键之处,在于初期以透痧为主,待痧出齐后,再偏重治喉,法宜清之,或用下法以解热毒邪气,若至后期,余热未清者,则投以加减竹叶石膏汤等方治之。
凡遇烂喉丹痧,以得畅汗为第一要义。
凡痧疹只怕不能出,若出得畅尽,其毒便解,故治痧疹者,贵慎于始,务使发得透畅,莫使其丝毫逗留,以致生变幻缠绵。
丁甘仁,名泽周,字甘仁,生于 1866年,卒于1926年,江苏武进县孟河镇人,清末民初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孟河医派的代表性人物。
丁甘仁辨治喉痧疗效卓著,经验独到,独具特色,并著有《喉痧症治概要》专论。
喉痧白喉不容稍混烂喉丹痧是一种由外感温热时毒引起的,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温热病,多发生于冬春二季。
本病因有咽喉溃烂、肌肤丹痧称为“烂喉丹痧”“烂喉痧”,由于肌肤发生的痧疹赤若涂丹称“丹痧”,因其可互相传染引起流行,属于时疫,又称“疫喉痧”“疫喉”“时喉痧”等。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猩红热。
明清以来,中医喉科名医辈出,著说颇丰。
作为江苏名医的丁甘仁对本病有丰富经验和深入研究,著有《喉痧症治概要》一书。
丁甘仁在“喉痧总论”一文中开首即言“时疫喉痧,由来久矣。
”然对于本病的起源及流行,尚有不同的说法。
对此,在近代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者持“古有是病”说,一者持“外来传入”说。
另外,对于本病的文献记载究竟始于何时,亦有不同的说法,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五》中记载了一些以咽痛、痧疹为主要表现的病案,其中有的与本病酷似,可认为是本病首次较可靠的病历记录。
对于喉痧的病因病机,丁甘仁认为,乃是由于“冬应寒而反温,春犹寒禁,春应温而反冷。
经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酿成疫疠之邪也。
丁甘仁医案研究进展
丁甘仁医案研究进展唐健嫩;李其忠【摘要】丁甘仁先生作为近代海派中医一代宗师,其存世医案多达一千余例,整理、评析丁氏医案的专著、专论众多.丁氏医案载述完备,内容丰富,经验独到,颇能反映丁氏精深的学术理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鲜明的用药特色.笔者对丁氏内科、外科、妇科、时疫喉痧医案及调补膏方、医案数据发掘等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梳理.【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年(卷),期】2018(036)006【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丁甘仁;时病;内科;妇科;外科;调补膏方;时疫喉痧;医案数据挖掘【作者】唐健嫩;李其忠【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2丁甘仁(1866- 1926年),名泽周,字甘仁,江苏武进孟河镇人。
丁氏对历代医籍钻研甚深,医道渊博,学术精良,造诣至高。
收载丁甘仁医案的主要著作有:《孟河丁氏医案八卷》、《丁氏医案十五卷》、《医案讲义》、《喉痧症治概要》、《喉痧病案》、《思补山房医案》、《孟河丁甘仁先生晚年出诊医案》、《丁甘仁临证医集》、《丁甘仁医案》、《丁甘仁医案续编》等。
据最新出版的《丁甘仁医学全集》[1]上篇收载丁氏医案多达一千余例。
丁甘仁医案,医理精深,辨证清晰,用药特色明显,理法方药俱全,对后学颇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尤其是自2012年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丁氏内科临床传承研究基地的成立,对丁氏流派、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用药特色、医案医话等的研究更趋深入、系统。
但自2008年吴氏[2]“丁甘仁医案研究现状”发表以来,对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鲜有系统梳理的文章发表。
故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丁氏医案的近年研究进展作一深入、系统的梳理。
丁氏内科时病研究进展丁氏潜心研究《伤寒论》与温病学说历时数十年,并结合临床实际反复参验,认为伤寒温病不能对立,而应相互联系,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因人因病制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丁甘仁医案
丁甘仁治疗月经不调医案浅析沈右:气升呕吐,止发不常,口干内热,经事愆期,行而不多,夜不安寐。
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左弦右涩。
辩证:肝郁化火,营血亏耗治则:养血柔肝,和胃降逆兼以通经处方:生白芍2钱朱茯神3钱仙半夏2钱川石斛2钱炒枣仁3钱代赭石(煅)2钱旋复花(包)1钱5分银柴胡1钱青龙齿3钱广橘白1钱茺蔚子3钱丹参2钱仙竹茹1钱5分生熟谷芽各3钱左金丸(包)7分症属七情所伤,尤当怡养和悦,庶使药达病所。
二诊:气升呕吐未发,夜寐不安,经事行而不多,苔灰黄,按脉弦细而涩,皆由营血亏耗,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胃失和降。
昨投养血柔肝,和胃降逆助以调经之剂,尚觉获救。
仍拟逍遥散合覆赭二陈加减,但得木土不争,则诸恙可愈。
处方:归身2钱朱茯神3钱炒枣仁3钱炒竹茹1钱5分生白芍2钱仙半夏1钱5分青龙齿3钱广橘白1钱5分北术米3钱银柴胡8分代赭石(煅)3钱茺蔚子3钱川石斛3钱旋复花(包)1钱5分青橘叶1钱5分评按此病案辩证之关键在于辨明脉象。
《古今医案按》中言:证有真假凭诸脉。
此言脉象最能反映疾病之病机。
从此症状上看,患者一派热象,然热从何来?参之脉象左弦右涩。
弦为肝旺,涩为血少。
经事愆期,行而不多乃是血亏之征。
由此可知,此病之病机乃为肝郁化火兼有营血亏虚。
此乃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木郁不达,郁极化火,火性炎上,上冲则呕吐;肝胆同宫,肝郁则清净之府岂能无动,挟胆火以上升,则气升呕逆;口干内热,乃内有火热,煎灼津液,津液无以上承之象。
夫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情志郁结,肝失舒泄,木旺乘土,脾胃受制。
胃者,二阳也。
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丁氏言:“以心生血,脾统血,肝藏血,而细推营血之化源,实由二阳所出。
”经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又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又云:营出中焦。
木克土虚,中焦失其变化之职,所生之血日少,上既不能奉生于心脾,下又无以泽灌乎冲任,由是经来愆期而少。
综上所述,此病乃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而生诸热象;月事不下,责之于二阳,而发于心脾。
g刍议《孟河丁甘仁医案》中风门案一
!!!!!!!!"!"!!!!!!!!"!"·医苑杂谈·丁甘仁(公元1865—1926),名泽周,为孟河派名医,早年秉承孟河费伯雄、马绍成二家医学经验在苏州行医。
后至上海,拜安徽籍名医汪莲石为师,穷研张仲景《伤寒论》。
中年的丁甘仁医名驰誉上海,业务当时首屈一指[1]。
丁甘仁先生生平诊务繁忙,但著述不少,大多由次子丁仲英和门人程雪门等整理出版。
笔者研习《孟河丁甘仁医案》后,颇觉先生辨证论治准确。
用药轻颖、灵巧,治法独具风格,获益匪浅。
但笔者唯独对先生中风门案有异议,现以案一为例述出,与同道探讨。
1基本案情阐述此案见民国名医著作精华《孟河丁甘仁医案》中风门案一。
案中主要症状及体征如下:“罗左,年甫半百,阳气早亏,陡然跌仆成中,舌强不语,神识似明似昧,嗜卧不醒,右手足不用。
脉象尺部沉细,寸关弦紧而滑,苔白腻。
小溲未遗。
”案中先生首诊用张仲景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后宗小续命汤祛邪之旨加减又服60剂,患者基本恢复。
如案中所述:“舌能言,手能握,足能履。
后又接服膏滋方,药味与煎药仿佛,以善其后。
”2此案在该书中归类中风在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千金方》小续命汤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篇》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是中风病因学说的大转折[2]。
虽然金元以后的医家多以内风立论,但明清众医家所著医书中仍保留了外风学说。
近年来中医界基本摒弃“外风”之论。
《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指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此案归类在《孟河丁甘仁医案》中风门,该书将先生有关中风医案分为中风门和类中门。
笔者认为,这样分是编者认为中风门即元代王履提出的“真中”,以外风为主,类中门则以内风为主。
3此案属内风辨辨风重在区分内风与外风[3]。
中西医:疫喉痧的诊疗
中西医:疫喉痣的诊疗疫喉痣是因温热疫毒经口鼻或皮肤伤口入侵,上冲咽喉,外窜肌肤所致,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皮肤出现弥漫性猩红疹点和恢复期出现皮肤脱屑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
亦称烂喉丹痣、烂喉疮、丹疮。
本病在我国北方可发生流行,长江流域以散发为主,华南少见。
冬春多发,夏季少见,多见于儿童患者。
本病相当于西医猩红热。
古代文献中又称本病为烂喉丹疮、烂喉痛、喉痣、疫寂、丹疮、疮喉等。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的描述,与本病有相似之处。
对本病的明确记载则始于清代,如《绛囊撮要》中载有丹疮喉烂及烂喉痛的煎方、吹药方。
清代中叶以后,曾有疫喉痛流行。
如叶天士记述:“壅正癸丑年间以来,有烂喉痛一症,发于冬春之际,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壮热烦渴,丹密肌红,宛如锦纹,咽喉疼痛肿烂,一团火热内炽。
”在治疗实验中,当时医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著有不少专著。
[病因病理]冬春气候变化反常,应寒而反温,酿成疫疣邪毒,疫病邪毒从口鼻而入,外袭咽喉,内犯肺胃。
邪毒攻冲咽喉,致咽喉红肿腐烂;热毒蒸腾肺胃,外出肌表,则发为痛疹。
小儿稚阳之体。
卫外不固,故较易染邪而成病。
1.毒袭肺卫:疫厉之邪从口鼻而入,咽喉受邪,病在肺卫不清。
2.毒壅气分:邪在肺卫不解,疫毒入深,内壅气分,肺胃实热上蒸咽喉。
3.毒燔气营:疫毒内盛,热燔气营,邪壅咽喉,病情加重。
4.余毒伤阴:疫病后期,病邪渐退,正气亏虚,阴液不足,体质未复。
西医认为,猩红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由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
病菌由患者或带菌者鼻咽分泌物中排出,以飞沫传播为主,亦可经间接接触传播。
病菌入侵上呼吸道后,潜伏期一般为2~3天,即产生大量外毒素,在局部引起炎症性病变,并经淋巴和血液扩散至全身,表现为中毒症(发热、皮疹等)、脏器损害、化脓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和非化脓性病变(肾炎、风湿热、关节炎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1.病史:多有猩红热流行、接触史,多发于冬春季节。
《时疫核标蛇症治法》学术特点探析
《时疫核标蛇症治法》学术特点探析
李程;黄子天;刘迪成
【期刊名称】《中医文献杂志》
【年(卷),期】2018(036)004
【摘要】简介《时疫核标蛇症治法》内容并整理其外治法特点.该书主要是针对体表之核施以外治,包括钳痧、针刺、拔竹罐、放血和药物涂搽敷.是岭南鼠疫期间的外治专著,具有医学和学术史研究价值.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李程;黄子天;刘迪成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
【相关文献】
1.丁甘仁辨治时疫喉痧经验探析 [J], 陈玉萍;马淑然;许剑琴
2.经方治疗消渴及其并发症的治法及应用探析 [J], 王慧;李鹏英
3.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中医病机治法探析 [J], 杜娟;林丽娜;丛慧芳
4.鲍远程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学术特点 [J], 徐健
5.基于体质学说的小儿时疫辨治规律探析 [J], 张亚同;张霞;任献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丁甘仁医案》湿温案
《丁甘仁医案》湿温案李左湿温四天,身热有汗不解,胸痞泛恶,口干不多饮,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滑而数。
伏邪湿热,漫布三焦,气机不宣,痰浊交阻,胃失降和。
治宜宣气淡渗。
光杏仁(三钱)清水豆卷(四钱)鲜竹茹(一钱五分)江枳实(一钱五分,同炒)茯苓皮(三钱)通草(八分)白蔻仁(一钱)块滑石(三钱)佛手露(冲,一两)生熟苡仁(各三钱)仙半夏(一钱五分)酒炒黄芩(一钱五分)鲜藿香佩兰(各一钱五分)俞左湿温五天,身热不解,有汗恶风,遍体骨楚,胸闷泛恶,不能饮食,舌苔腻布而垢,脉象濡迟。
伏温夹湿夹滞,互阻中焦,太阳表邪郁遏,太阴里湿弥漫,清不升而浊不降,胃乏展和之权,邪势正在鸱张。
拟五苓合平胃散加减。
川桂枝(八钱)赤猪苓(各三钱)泽泻(一钱五分)清水豆卷(四钱)制川朴(一钱)陈皮(一钱)半夏(一钱)制苍术(一钱)枳实炭(一钱)六神曲(三钱)鲜藿梗(一钱五分)鲜佩兰(一钱五分)王左温邪暑湿,夹滞互阻,太阴阳明为病。
发热五天,有汗不解,胸痞泛恶,腹痛痢下,日夜四、五十次。
舌尖绛,中浓灰腻而黄,脉象滑数有力。
暑为天之气,湿为地之气,暑湿蕴蒸阳明,湿滞郁于肠间,气机窒塞,胃失降和,湿温兼痢之重症。
姑宜泄气分之伏邪,化阳明之垢浊,表里双解,通因通用之意。
炒香豉(三钱)银花炭(四钱)六神曲(三钱)炒竹茹(一钱五分)黑山栀皮(一钱五分)扁豆衣(三钱)焦楂炭(三钱)青陈皮(各一钱五分)酒炒黄芩(一钱五分)仙半夏(一钱五分)鲜藿香(一钱五分)炒赤芍(一钱五分)鲜佩兰(一钱五分)枳实导滞丸(包,三钱)李左伏邪湿热,蕴蒸气分,漫布三焦。
身热早轻暮重,已有旬余,白疹布而不多,湿热原有暗泄之机。
无如入夜梦呓,如谵语之状,亦是湿热熏蒸清窍所致。
口干溲赤,大便溏薄,热在阳明,湿在太阴,经所谓热搏注泄是也。
吴鞠通先生云∶湿温之症,氤氲粘腻,非易速解,虑其缠绵增剧。
拟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味,解肌清温,苦化湿热。
粉葛根(二钱)朱茯神(三钱)炒麦芽(三钱)朱灯心(三扎)酒炒黄芩(一钱五分)炒银花(三钱)通草(八分)水炒川连(三分)连翘壳(一钱五分)净蝉衣(八分)鸡苏散(包,三钱)青荷梗(一枝)鲜竹叶(三十张)湿温身热两候,有汗不解,早轻暮重,口干不多饮,红疹白,布于胸膺之间。
丁甘仁医案
丁甘仁医案痿痹案封右温病后,阴液已伤,虚火烁金,肺热叶焦,则生痿。
两足不能任地,咳呛咯痰不爽,谷食减少,咽喉干燥,脉濡滑而数,舌质红苔黄,延经数月,恙根已深。
姑拟养肺阴,清阳明,下病治上,乃古之成法。
南沙参(三钱)川石斛(三钱)天花粉(三钱)生甘草(五分)川贝母(三钱)嫩桑枝(三钱)冬瓜子(三钱)怀牛膝(二钱)络石藤(三钱)甜光杏(三钱)栝蒌皮(三钱)肥知母(一钱五分)活芦根(去节,一尺)二诊前进养肺阴清阳明之剂,已服十帖,咳呛内热,均见轻减。
两足痿软不能任地,痿者萎也,如草木之萎,无雨露以灌溉,欲草木之荣茂,必得雨露之濡润,欲两足之不痿,必赖肺液以输布,能下荫于肝肾,肝得血则筋舒,肾得养则骨强,阴血充足,络热自清。
治痿独取阳明,清阳明之热,滋肺金之阴,以阳明能主润宗筋而流利机关也。
大麦冬(二钱)北沙参(三钱)抱茯神(三钱)淮山药(三钱)细生地(四钱)肥知母(一钱五分)川贝母(二钱)天花粉(三钱)络石藤(二钱)怀牛膝(二钱)嫩桑枝(三钱)三诊五脏之热,皆能成痿,书有五痿之称,不独肺热叶焦也。
然而虽有五,实则有二,热痿也,湿痿也。
如草木久无雨露则萎,草木久被湿遏亦萎,两足痿,亦犹是也。
今脉濡数,舌质红绛,此热痿也。
叠进清阳明滋肺阴以来,两足虽不能步履,已能自行举起之象,药病尚觉合宜。
仍守原法,加入益精养血之品,徐图功效。
北沙参(三钱)大麦冬(二钱)茯神(三钱)淮山药(三钱)川石斛(三钱)小生地(三钱)肥知母(一钱五分)怀牛膝(二钱)络石藤(三钱)茺蔚子(三钱)嫩桑枝(三钱)猪脊髓(酒洗入煎,两条)虎潜丸(清晨淡盐汤送服,三钱)程左初病脚气浮肿,继则肿虽消而痿软不能步履,舌淡白,脉濡缓,谷食衰少,此湿热由外入内,由肌肉而入筋络,络脉壅塞,气血凝滞,此湿痿也。
经云∶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张为痿是也。
湿性粘腻,最为缠绵。
治宜崇土逐湿,去瘀通络。
连皮苓(四钱)福泽泻(一钱五分)木防己(三钱)全当归(二钱)白术(一钱五分)苍术(一钱)陈皮(一钱)川牛膝(二钱)杜红花(八分)生苡仁(四钱)陈木瓜(三钱)西秦艽(一钱五分)紫丹参(二钱)嫩桑枝(三钱)另茅山苍术(一斤),米泔水浸七日,饭锅上蒸九次,晒干研细末。
《丁甘仁医案》喉痧案
《丁甘仁医案》喉痧案(附∶白喉案瘀后案)杨左风温疫疠之邪,引动肝胆之火,蕴袭肺胃两经,发为喉痧。
痧布隐隐,身热,咽喉肿红痛,内关白腐,舌苔薄黄,脉象郁滑而数。
天气通于鼻,地气通于口,口鼻吸受天地不正之气,与肺胃蕴伏之热,熏蒸上中二焦。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有热,所以咽喉肿痛,而内关白腐也。
邪势正在鸱张之际,虑其增剧。
经云∶风淫于内,治以辛凉,此其候也。
净蝉衣(八分)苦桔梗(一钱)金银花(三钱)京赤芍(二钱)荆芥穗(八分)甜苦甘草(各六分)连翘壳(三钱)鲜竹叶(三十张)淡豆豉(三钱)轻马勃(一钱)象贝母(三钱)白茅根(二扎)薄荷叶(八分)黑山栀(一钱五分)炙僵蚕(三钱)【二诊】痧虽布,身灼热不退,咽喉肿痛白腐,脉洪数,舌绛。
伏温化热,蕴蒸阳明,由气入营,销烁阴液,厥少之火,乘势上亢。
症势沉重,急宜气血双清,而解疫毒。
犀角尖(五分)甘中黄(八分)象贝母(三钱)鲜竹叶(三十张)鲜生地(四钱)苦桔梗(一钱)连翘壳(三钱)茅芦根(去心节,各一两)生石膏(打,四钱)轻马勃(一钱)黑山栀(一钱五分)鲜石斛(三钱)粉丹皮(一钱五分)陈金汁(一两)枇杷叶露(冲,四两)【三诊】痧己回,身热不退,项颈漫肿疼痛,咽喉肿,内关白腐,舌薄黄,脉沉数。
温邪伏热,稽留肺胃两经,血凝毒滞,肝胆火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殊属棘手,宜清肺胃之伏热,解疫疠之蕴毒。
薄荷叶(八分)甘中黄(八分)京赤芍(二钱)鲜竹叶茹(各一钱五分)京玄参(二钱)苦桔梗(一钱)生蒲黄(包,三钱)黑山栀(一钱五分)连翘壳(三钱)炙僵蚕(三钱)淡豆豉(三钱)象贝母(三钱)益母草(三钱)活芦根(去节,一尺)李左疫疠之邪,不外达而内传,心肝之火内炽,化火入营,伤阴劫津。
拟犀角地黄合麻杏石甘汤,气血双清而解疫毒。
犀角尖(五分)熟石膏(打,五钱)金银花(三钱)活芦根(去节,一尺)鲜生地(四钱)甘中黄(八分)连翘壳(三钱)鲜竹叶(三十张)净麻黄(四分)苦桔梗(一钱)川贝母(三钱)陈金汁(冲,一两)光杏仁(三钱)京赤芍(二钱)京玄参(二钱)陈左温邪疫疠,郁而化火,肺胃被其熏蒸,心肝之火内炽,白喉腐烂痛,妨于咽饮,壮热烦躁,脉洪数,舌质红苔黄。
《丁甘仁医案》要方备查学习体会
《丁甘仁医案》要方备查学习体会
承颖亮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中旬刊)》
【年(卷),期】2010(5)10
【摘要】@@ 丁甘仁医案为明代明医丁甘仁所著,其中篇末的十个方剂针药并用,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前三方由病情轻重开透疹消肿口服方,透邪散为外用方,藿香正气散为腹中壅滞等证方[1],后面又详列3个具体探吐应用方,又详列针刺法在喉科急症中的应用,学习之后,受益非浅.
【总页数】2页(P3045-3046)
【作者】承颖亮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丁甘仁医案》中使用鲜药的规律与特点分析 [J], 胡小勤
2.丁甘仁医案研究进展 [J], 唐健嫩;李其忠
3.《丁甘仁医案》要方备查学习体会 [J], 承颖亮
4.《丁甘仁医案》精神生态思想论 [J], 常如瑜
5.《丁甘仁医案》辨治痰饮病特色探析 [J], 陈冲;魏栋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丁甘仁 证治经验
丁甘仁证治经验一、伤寒类1、在三阳方面:应用麻黄、桂枝、小青龙等法外,又有表寒里热的桂枝白虎汤、大青龙法,以及生津清热、下则存阴、承气等法;妇人经水和适来,邪热陷入血室。
瘀热交结,用小柴胡加清热通瘀之法。
2、在三阴方面:有寒已化热,热又伤阴心烦少寐,渴喜冷饮,用生津清热之法(包括黄芩、黄连、生地、竹叶之类);又有邪陷太阳再传少阴的呕呃便溏,四肢逆冷,用四逆汤等法(加丁香、柿蒂、厚朴、橘皮、半夏)。
3、在表里两感方面:有太阳少阴同病,发热微寒,遍体酸楚,腰痛如折,脉浮而数,偏重于表寒的,用阳旦汤加细辛、葱头之法;又有寒多热少,身疼腰痛,脉沉细而迟,偏重于里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延胡索、五灵脂、生姜之法。
诸如上述,他是根据伤寒邪从外来,循着六经传变规律,辨别其夹杂情况,而后施以适当治法,故能随机应变,进退有序。
二、风温类1、综观风温治案中,可以看出温邪从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有急剧的变化。
丁氏尝谓:“本病利在速战,加风以阳,温化热,两阳相劫,病变最速;尤其是伏湿化火伤阴,来势更急,这是与湿温根本不同之点。
”除常峁的风温侵袭肺胃,熏灼气分的病例应用桑菊、银翘、白虎等法外;又有发热、咳嗽气急,喉有疾,苔黄,脉滑数,甚至抽搐咬牙之风温痰热交阻肺胃的重症,急用麻杏石甘汤加竹沥芦根之法;又有舌尖红干涸,痰热内陷心包,肺炎叶枯,化源告竭的危症,用黄连阿胶汤清燥救肺汤等法,得以转危为安;又如舌前半光绛,中后腻黄,脉数不静。
阴液已伤,阳明府垢不得下达,用调胃承气加花粉、芦根等存阴通府之法;又如表热不扬而里热甚炽,神昏谵语,狂乱,唇焦,渴不知饮,甚则角弓反张,温邪伏营,肝风骤起,用犀角、羚羊角、鲜石斛、竹沥、紫雪等清营息风生津涤痰之法。
2、风温证身汗不解,咳嗽痰多,大便溏泄,迭进辛凉清解润肺化痰之剂,其邪不从外达而反陷入少阴,见神识模糊,汗多肢冷,脉象沉细等症,阴阳脱主离,即在目前,急用人参、附子、龙骨、牡蛎回阳救逆之法;服后肢温汗止,其脉渐起,危症得以挽回;迨阳回之后,阴液大亏,再见阴虚燥热之象时,继用救阴润燥之剂而收全功。
丁甘仁医案卷二
丁甘仁医案卷二卷二霍乱案陈左夏月阳外阴内,偏嗜生冷,腠理开发,外邪易袭。
骤触疫疠不正之气,由口鼻而直入中道,以致寒暑湿滞,互阻中焦,清浊混淆,乱于肠胃,胃失降和,脾乏升运,而大吐大泻,挥霍撩乱。
阳邪锢闭于内,中阳不伸,不能鼓击于脉道,故脉伏;不能通达于四肢,故肢冷,两足转筋。
一因寒则收引,一因土虚木贼也。
汗多烦躁,欲坐井中之状,口渴不欲饮,是阴盛于下,格阳于上,此阴躁也。
形肉陡然削瘦,脾土大伤,谷气不入,生化欲绝,阴邪无退散之期,阳气有脱离之险,脉证参合,危在旦夕间矣!拟白通四逆加人尿猪胆汁意,急回欲散之阳,驱内胜之阴,背城借一,以冀获效。
生熟附子(各三钱)淡干姜(五钱)炙草(一钱)姜半夏(三钱)吴萸(七分)川连(三分)赤苓(四钱)陈皮(一钱)陈木瓜(五钱)童便(冲服,一杯)猪胆汁(冲服,三四滴)复诊吐泻烦躁均减,脉伏肢冷依然,加炒潞党参四钱。
罗左触受寒疫不正之气,夹湿滞交阻,太阴阳明为病,清浊相干,升降失常,猝然吐泻交作,脉伏肢冷,目陷肉削,汗出如雨。
脾主四肢,浊阴KT 盘踞中州,阴气不能通达,脉伏肢冷,职是故也。
阳气外越则自汗,正气大虚则目陷肉削。
舌苔白腻,虚中夹实,阴霍乱之重症。
亟拟白通四逆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减,以期转机为幸。
熟附子块(二钱)淡干姜(一钱)清炙草(八分)姜半夏(三钱)吴萸(七分)童便(冲服,一酒杯)炒潞党(三钱)生白术(二钱)赤苓(四钱)制川朴(一钱)川连(三分)猪胆汁(冲服,三、四滴)灶心黄土(一两)阴阳水煎。
朱右疫疠之邪,由口鼻而直入中道,与伏暑湿滞互阻,脾胃两病,猝然腹中绞痛,烦躁懊,上为呕吐,下为泄泻,四肢厥逆,口干欲饮,脉伏,舌苔薄腻而黄。
清气在下,浊气在上,阴阳乖戾,气乱于中,而为上吐下泻,湿遏热伏,气机闭塞,而为肢冷脉伏,热深厥深,霍乱重症。
亟宜萸连解毒汤加减,辛开苦降,芳香化浊,冀挽回于什一。
上川连(八分)淡吴萸(二分)仙半夏(二钱)枳实炭(一钱)黄芩(一钱五分)藿香梗(一钱五分)六神曲(三钱)赤猪苓(各三钱)炒白芍(一钱五分)玉枢丹(磨冲,四分)阴阳水煎二诊昨投萸连解毒汤,吐泻渐减,脉息渐起,四肢微温,佳兆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球 中医药 2 0 1 5 年 6月第 8 卷第 6 期
G l o b a l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 J u n e 2 0 1 5 , V o 1 . 8 , N o . 6
1 . 2 详审喉痧 , 注重鉴别
凡痧麻 之 种类繁 多 , 另 有正痧 、 红痧 、 风痧 、 白喉 等 J 。
幼儿时初次出痧 , 谓 之正痧 , 是 因胎 中有伏 热 , 感时 气而 发 , 症见寒热咳嗽 , 烦 闷烦 恶 , 咽喉或痛 或不 痛 , 即有咽 痛 , 亦不 腐烂 。所谓红痧 、 风痧 , 是 于夏秋 之季 , 因夏受暑 湿 , 秋感 凉 邪, 郁于太 阴阳明。太 阴者肺 也 , 阳明者 胃也 , 肺 主皮 毛 , 胃 主肌肉 , 邪 留皮毛肌肤之间 , 则发为红痧 、 风痧 。症见初 起时
因病 机的认识 , 指出丁甘仁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要 , 对 时疫喉痧 制定 了精准 的治则治法 及 内服外用 方药 , 为后人治疗喉痧及急性热病提供 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
【 关键词 】 孟河学派 ; 丁甘仁 ; 喉痧 ; 辨治经验
【 中图分类号】 R 2 4 9 . 2 【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1 7 4 9 . 2 0 1 5 . 0 6 . 0 3 3
天 士 之 后 各 家 诊 治 此 症 的实 践 经 验 ,提 出 :凡 遇 烂 喉 丹 痧 ,
冬春二季 , 尤其是冬应寒 而反温 , 春应 暖而反 凉 , 所谓“ 非其
时而有其气” , 酿成疫疠不正 之邪 , 由口鼻传 人肺 胃, 疫 毒郁 于 内, 蒸腾 于肺 胃气 分 , 再 加暴寒 束于外 , 外 闭 内结 , 邪热 自 寻 出路 。咽喉为肺 胃之 门户 , 邪热上 熏蒸 于咽喉 , 则 咽喉疼 痛, 邪热 外达 于肌 肤 , 则发为红痧 , 内咽喉痛 , 外现红痧 , 二者
基金项 目: 中 央高 校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项 资 金 ( 2 0 1 4 B H 0 1 3 )
作者单位 : 1 0 0 1 9 3 北京 , 中国农业 大学动物 医学院 ( 陈玉萍 、 许
剑琴 ) ; 北京 中 医药 大 学 基 础 医学 院 ( 马 淑然 ) 作者简介 : 陈 玉萍 ( 1 9 7 4一 ) , 女, 博士 , 在读博士后 , 副教 授 。 研
丁甘仁 ( 1 8 6 5—1 9 2 6 ) ,名泽周 , 江 苏武进 孟河 镇人 , 清
末 民 国初 年名 医 , 孟 河 四大 名 医 之 一 。丁 甘 仁 祖 居 孟 河 , 医
1 时疫 喉痧 病 因病 机
历三代 , 先受业于圩塘马 仲清和从 兄丁松溪 , 后 又从业 于马
培之先生 , 生平勤 学深 研 , 学识 经验 颇具 丰 富 , 不仅 擅长 内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9 — 0 5 ) Biblioteka ( 本文编辑 : 董历华 )
鲁卫 星教 授临床中西 医相结 合治疗 心血管 疾病 经验 丰
丁 甘仁 辨 治 时疫 喉痧 经验 探 析
陈 玉萍 马淑 然 许 剑琴
【 摘要 】 孟河学派名 医丁甘仁对于喉痧证 治具有 独到见 解 , 本文深入 分析 了丁甘仁对 喉痧病
7 45
鲁教授根据 患者 西医 检查结 果 , 中 医 望 闻 问 切 四诊 资
富, 兼 取西医治病与 中医 治证 的方 法 , 充 分体 现 了衷 中参 西 的临床特点 , 正 如鲁卫 星教授所 说 : “ 无论 中医还是西 医 , 二 者共 同追求的 目标都是 缓解患 者病痛 。西医不 能解决 的 问
药时间及剂量 , 以达 到 最 佳 疗 效 。
4 结 语
参
考
文
献
[ 1 ] 喻 昌. 医门法律[ M] . 北京 : 中医古籍 出版社 , 2 0 0 2: 1 3 5 . [ 2 ] 马莳. 黄帝内经灵 枢注证发微 [ M] . 北京 : 科学技术 文献出版
社, 2 0 0 0 : 3 6 9 .
科、 外科, 对于喉科证治亦有独到之处 …。
1 . 1 内外合邪 , 病 发肺 胃 时疫喉痧现称猩红热 , 是一种急性传染病 , 传染迅 速 , 逐 户相传 , 甚有 “ 朝发而夕死 , 夕 发而朝 亡” 之说 。喉痧 多发于
丁甘仁对 于喉痧 证治 有二 十余 年 的临证 经验 ,汲取 叶
辨治 时 疫 喉 痧 略 作 分 析 、 归 纳、 总 结 ,窥 管 之 见 , 请 同 道
指教 。
咽喉红肿或 白腐 , 不 时掀痛 , 汤水难入等 。 丁甘仁这种 内外合邪 而致时疫 喉痧 的学术见 解充 分体 现了整体观的辨证思想 , 对运用 中医整体 观理论进 行时疫喉
痧的辨证治疗及预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内外 合 病 , 即成 喉痧 重 症 。症 见 皮 肤 红粒 隐 隐 , 或红点密 布 ,
“ 以得 畅汗 为第 一要 义 ” , “ 重 痧 不重 喉 ,痧 透 喉 自愈 ” 。 丁甘仁总结 自身 临床治疗 经验 , 撰 著《 喉痧症 治概要 》 。笔
者在 阅读 中深刻体会到 丁氏辨证之精妙 , 颇有心得 。兹就其
题, 用 中药 来 弥 补 ; 两者相辅相成 , 治 疗 疾 病 才 是 最 终 要 达 到
的 目的 。 ”
料, 运 用微 观与宏 观相结合及 西 医辨 病与 中医辨证 方式 , 协 同分析病因病机 , 最终制定治疗原则 。例如冠脉介入术 后 的 患者 , 复查冠脉 C T提示 支架 部分 血管 血流 情况 良好 , 但 存 在微小血管的狭窄 , 出现胸 闷心痛诸症 , 鲁 教授处方时 , 会 考 虑到小血管的病变 , 配伍 活血化瘀 药物进 行治疗 , 同时 吸收 现代药理研究结果遣方用 药 , 增强疗效 。对于 西药 的使用 , 鲁教授更是得心应手 , 如根据 高血压合并 疾病 的不 同特点 , 选择不 同类型的降压药 , 尽量减 少不 良反 应 , 并告知 患者 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