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1课时 法不可违

合集下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法不可违》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法不可违》教案、教学设计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法律的基本特征和违法行为的种类,明确法律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意义和价值,提高法治意识。
2.针对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不足,通过生动案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明确违法行为的危害,树立法治观念。
3.重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性。
4.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7.评价反馈,提高效果
-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践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改进不足,提高法治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开始时,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包括交通违法、盗窃、诈骗等违法行为,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行为的共同特点。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后,教师引导总结:这些行为都违反了法律,损害了社会秩序和他人权益,因此我们要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和谐。
4.阐述违法行为的危害,包括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2.讨论内容主要包括:案例中涉及哪些违法行为?这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如何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06第五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

06第五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
答案 D 本题考查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的表现。侵犯他人民事 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的表现,② ④符合题意;①③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故选D。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栏目索引
1.下列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 A.李某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 B.家长为教育孩子,将孩子打成肋骨骨折 C.某出租车司机将乘客遗忘在车上的价值万元的笔记本电脑据为己有 并拒不返还 D.课间休息时中学生王某与同学在楼道内追逐打闹 答案 D 本题考查违法行为。 A项中李某的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 的行政违法行为;B项中家长的做法和C项中出租车司机的做法均属于 刑事违法行为;D项中王某与同学在楼道内追逐打闹违反了校规校纪,但 不属于违法行为。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选D。
栏目索引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一 违法无小事 1.法律的作用 (1)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 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2)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 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1721.9.17Friday, September 1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8:39:5108:39:5108:399/17/2021 8:39:51 AM
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种类的辨别。由题干“被依法 行政拘留十五日”可知徐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B项正确且符合 题意;A、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B。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优质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优质课件
民事违法行为
4、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
行政违法行为
5、开车闯红灯。
6、在十字路口闯红灯。 7、抢劫他人财物。 8、欠钱不还。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9、拾得别பைடு நூலகம்的钱物不还。
探究二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有一个留学生,在乘坐的飞机上,笑 嘻嘻地递给空中小姐一张纸条,写着: “我身上有炸弹,我要劫机。”空姐笑 了笑,取走了纸条。当飞机降落时,地 面上许多警卫人员荷枪实弹把飞机层层 包围。虽然那个学生大喊:“我只是开 个玩笑,周围的人都知道,他们可以作 证。”但是没有用。他被押上警车,并 要面对法律的裁决。
网购商品 质量难以保证
家庭关系…… 邻里纠纷……
违法吗?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着 各种民事活动。这些民事活动都 是由民法来规范的。违反民事法 律法规,就是民事违法行为,应 当承担民事责任。民法用规定权 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 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网购商品 质量难以保证
家庭关系…… 邻里纠纷……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法律明确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 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 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那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 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指引作用
评价作用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对社会危害性较小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情节比较严重,对社会的 危害性特别大
知识竞答活动,看哪个同学回答的最快、 最准确。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
1.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 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 期徒刑5年。刑事违法行为
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 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元 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3、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
肿,口角流血。 民事违法行为
4、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民事违法行为
相对轻微 民事责任

(一般违法)
典型实例
民事侵权行为 合同违约行为
行政违法行 为
刑事违法行 为
行政法 刑法
相对轻微 受行政制裁 违反治安管理 (一般违法) (行政处分) 的行为
(行政处罚)
最严重(犯 罪)
刑事处罚 杀人、抢劫、故
意伤害致人重伤、 吸毒
知识竞答活动,看哪个同学回答的最快、 最准确。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分别属于哪种 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的 区别、联系
❖ 区别: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 违法行为)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 较小;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情节比较严重, 社会危害性特别大
联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属于违法行为, 都触犯了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知识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
1、扰乱公共秩序 2、妨害公共安全 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4、侵犯公私财物 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6、违反消防管理 7、违反交通管理 8、违反户口或者居民身份证管理
法律后果:行政制裁(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情境三: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 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小学 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 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 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 刑。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作业: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作业: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课|时|提|要本课时主要讲述了四个重要内容:第一是违法行为的含义;第二是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区别;第三是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异同点;第四是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预防犯罪。

(背诵用单本小册P102)1.法律的重要性(1)法律作为一种________,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________或方向。

(2)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________。

(3)法律是________的社会规则,________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________违反________、法规的规定,危害________的行为。

3.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区别不同点类别违反法律不同法律责任不同社会危害性不同性质民事违法行为①________ 民事责任④________行政违法行为行政法律规范③______________相对轻微⑥____________刑事违法行为②________ 刑罚处罚⑤________ 犯罪4.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不同点:违反的法律不同;社会危害性不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5.怎样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我们要认识______________的危害,自觉__________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________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______________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________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亲爱的同学,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吧!1.法律也是一种社会规则,但它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力度空前加强,“苍蝇”“老虎”一起打,多位高官落马。

法不可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

法不可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

犯罪
行为
判断正误
1.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但是犯罪行为 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2.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 3.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4.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小试牛刀:判断以下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1、酒驾。 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2、抢劫他人财物。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3、欠钱不还。 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4、吸毒。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5、拾得别人的钱物不还。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6、醉驾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7、贩毒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 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 序的;
盗窃、损毁路面井盖、 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 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 共秩序的。
破坏铁路封闭网
探究与分享P50
违反合同法, 侵犯他人的财产
违反民法, 侵犯他人的肖像权
违反著作权法, 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 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法律意识淡薄,不知法、不懂法,致使在不经意间违了法。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 避免。
1.法律的重要性(作用)P46
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 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 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
自主学习
1.法律的重要性(作用)? 2.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3.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联系和区别? 4.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初中道法 八年级上册 试卷讲义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初中道法 八年级上册 试卷讲义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违法无小事1.(2021河南师大附中期中)从2020年4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开始施行,其中,“车内进食”“手机外放”“躺卧或踩踏座席”“推销产品或乞讨卖艺”等影响运营秩序的7类行为将被约束。

此举()A.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B.可以杜绝各种地铁乱象C.侵犯了公民权利和自由D.违背了服务社会的初衷2.(2023吉林农安期中)社会规则一般指社会行为规则。

社会行为规则是个很大的概念,即人们要很好地在这个社会生存必须遵从的习惯、方法,以及大多数人认同的规矩。

下列属于最刚性的社会规则的是()A.中学生行为规范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中国共产党章程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2023湖南新田期中)下面一组漫画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你认为这一主题是()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树立底线意识,增强法治观念C.违反法律,必然受到刑罚D.社会生活只需要强制性规则维持4.(2023北京三十五中期中)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违反的法律不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知识点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5.(2022山东兖州育才学校期中改编)初中生何某不顾学校规定,在教学大楼过道内踢球。

第二天,他又故意损坏街头磁卡电话。

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何某的前后两种行为都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②何某在教学大楼过道内踢球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③何某故意损坏街头磁卡电话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④何某缺乏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不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3广西宁明期中)违法行为就在我们身边,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①谎报险情②破坏铁路封闭网③侵犯他人民事权利④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7.(2021辽宁阜新中考)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法不可违+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法不可违+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违法类别 民事违法 刑事违法 行政违法
刑事违法
4.(2022海南省)下图提供了15周岁的李某因违法而受 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李某的违法 行为是( B )
A.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C.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B.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解析】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类别。从触犯民法典, 承担返还财产的法律责任,可以推断李某的行为是民 事违法行为。A项是行政违法行为,排除;B项是民事 违法行为,符合题意;C、D两项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 性,是刑事违法行为,排除。
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__维__护__自己的权 益,又要_尊__重___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难点详解
1.一般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1)不同点:
分类
违反的法律
承担的法律责任
对社会的危害程 度
性质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法律规范
民事责任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法律规范 受行政制裁
10.下列有关违法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是( C ) A.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违法行为按照违反法律的类别可分为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D.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二、非选择题 11.(2022海南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一课时 法不可违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依据:1.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 类型;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 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
2.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 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2单元第5课 第1课时《法不可违》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2单元第5课 第1课时《法不可违》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2单元第5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一. 教材分析《法不可违》是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理解违法行为的危害,从而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种类及危害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理解较为片面,容易将法律与纪律混淆。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法律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法律束缚了他们的自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保障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的作用。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提高法治意识。

3.使学生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作用和违法行为的危害。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法治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资料。

2.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违法行为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遵守法律?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关于法律的概念和作用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典型案例,了解违法行为的危害。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并提出防范措施。

4.巩固(10分钟)情境模拟: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法律的作用。

如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法律程序。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如何提高法治意识?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第1课时 法不可违(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

第1课时 法不可违(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

新课展开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 法犯罪,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 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
运用你的经验
标导航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 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 己活动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
状元成才路
为的能力。
状元成才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的威严,做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材料二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 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 处罚的行为。
材料三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 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拓展延伸
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很 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地说: “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邻居于是报警, 说狗叫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他们的 权利。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
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罚小王?
课堂小结
违法无小事
法不可违 警惕身边的 违法行为
法律的社会作用 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区分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
刑事违法行为
定义: 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
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4.三种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 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 状元成才路

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 《法不可违》说课稿

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 《法不可违》说课稿

《法不可违》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法律的了解,明辨是非,自觉遵守法律,增强守法的意识,维护法律尊严。

教学目标具体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从中学生身边的“两件小事”到社会上相同性质的违法犯罪案件,提升学生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帮助学生意识到,看似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已经违法,增强学生守法意识。

2.通过学习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加深对违法行为的了解,知法懂法。

3.通过介绍违法行为要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引导学生知道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从而感受法律的尊严,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做尊法护法的人。

二、教学内容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已有基本认识,并着重了解了道德方面应遵循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第五课关注“法律”这一特殊的社会规则。

《法不可违》是第五课的第一框,帮助学生相对系统地了解法律的起始。

同时,本单元的内容既是对七年级法律相关内容的深入,从七年级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视角,推广到整个社会的视角去看待法律,又为八年级下册打下知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学情方面,有以下特点。

违法而不自知。

青少年学生缺乏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淡薄,日常生活中即使做出违法行为,或者遭遇侵权也不自知,无法将这些行为与违法联系起来,更无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知法而有偏差。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法律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规则,但是对于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判定等了解并不深入,很多学生只能认识到杀人、纵火等严重犯罪是违法行为,对于一般违法行为了解极少。

守法而存侥幸。

青少年学生易受到环境影响,加之易冲动、爱表现的心理特点,他们懂得要遵守法律的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又经常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觉得“小事”无所谓,不拘小节,容易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

基于以上分析,我力图通过本课的探讨,让学生明辨是非,加深对法律的了解,增强守法意识,自觉遵守法律。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课时 法不可违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课时 法不可违课件

14
• 5.许多犯罪往往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至一般 违法行为到犯罪的轨迹。这警示我们( )
• ①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A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要分清 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要依法从事
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④要敢于同一般 违法行为作斗争,给予违法分子应有的处罚
____________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 (_2_)_民__事__违__法__行_,为都:是侵较犯为他典人型⑬的__民__事__违_民_法事__权行__利为或。者民没法有用依规法定履⑮行⑭
_合_同__义__务________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权系利。和义务
• A.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责任
B.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
• C.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尽量不去做 D.网民在网上没有言论自由权
13
• 知识点二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 4.中学生刘某出于好奇,拨打火警“119”谎称学校失火。当消防队
员开着消防车到达学校后,发现是骗局。后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刘 某的法律责任。该学生的行为( ) • A.严重D 危害社会,是犯罪行为 • B.可以理解,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 C.侵犯他人权益,是民事违法行为 • D.扰乱社会秩序,是行政违法行为
5
知识归纳 •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
犯罪
违反法律 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刑法
社会危害性
危害性不大
严重危害
处罚 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处罚
刑罚
联系
①一般违法和犯罪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②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 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法不可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

法不可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
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 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指导
阅读教材第51页,请用2分钟独立思考,再在 小组内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青少年如何自觉遵守法律,预防一般违法行为?
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 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 己的行为。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 胡某为吸引粉丝,录制了一段“无人驾驶”的视频:在开车
过程中打开驾驶室车门,迅速下车,跟随车辆步行一段路,再上
车继续驾驶。这个视频上传到网络上,没等到点击量上升就被举
报了。交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胡某进
行扣分和罚款。胡某的行为( ) A. 是犯罪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1)小勤为什么会被
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
送到派出所?
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
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保安
免吗?
送到派出所。
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 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种类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 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 社会的行为。
自觉遵守法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 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 规定。
尊重他人权益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 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 ,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 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课堂小结

法律的规范作用
违法 违法行为的含义
无小事

违法行为的类别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01
02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 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 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 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行政拘留等。
2
与分享”。 思考: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说明理由。 这些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学生回答。 小结:上述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
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 会的行为。
根据所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 违法行为。情景一是民事违法行为,情景二是行政违法行为,情景三是刑事违法 行为。
二、学情分析
青春期的学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又很片面,往往只看到法律约束自己的一 面,却不能认识到法律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件,从而不能自觉遵守法律。 同时,青少年遇事易冲动,又对法律等知识了解不多,法治观念比较淡薄。因此, 有必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法律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的人;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 防微杜渐。 2.能力目标 逐步形成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逐步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危害,了解治安管理违法行为的含 义、类型和危害;了解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这两种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环节二】违法无小事 (设计意图)在导入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了解什么是违法 及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 学生针对导入环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点拨:小勤在工地上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这些铁卡子不是别人废 弃或不要的,不是没有主人,小勤这样的行为涉嫌盗窃或非法侵占,是违法的, 所以要被送到派出所。只要我们知道了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 小结: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 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 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 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过渡: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 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请同学们将教材翻到 47 页,我们来共同完成“探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课时 法不可违

关键点拨
什么是民事主体
『提示』
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 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能够充当 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作为民事法律
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自己 和身边的人做违法的事情?
种类
定义
民事违法 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行政违法 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 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刑事违法 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无论是违法还是 犯罪都要承担法 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 其他组织)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宪法(constitution)是一个 国家的根本大法。
动真格!出游不文明被拉黑 上“黑名单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 的行为。
2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
探究与分享
镜头一 “定金”和“订金”混淆不清,无法履行合同规定的违约
赔偿。
镜头一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提示:查阅合同法,了解二者的区别。
镜头二 未经他人允许,将其照片放到网站使用。
镜头二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给他人的人格尊严 造成侵害;
提示:查阅著作权法, 分析上述行为。
镜头三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