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综合知识教案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灾害:地震、洪灾、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城市火灾和空袭、暴潮、沙尘暴和雷暴、城市水土流失、酸雨、光化学烟雾与可吸入颗粒物危害、艾滋病、城市生产事故、重大城市事故
建筑灾害:地震、洪灾、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城市火灾和空袭、相应的次生灾害,如地震导致的建筑倒塌(多米诺)、建筑工程灾害
灾害分类:①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干旱、风灾、暴雨、雨涝、龙卷风……);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洪水灾害(洪涝、江河泛滥);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地震灾害(地震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灾害);森林灾害(森林火灾、虫害……)。②人为灾害:生产活动型灾害(噪声、核泄漏、土地退化、酸雨……);社交活动型灾害(车祸、空难、海难、环境污染……);人为致灾型灾害(战争、火灾……)城市灾害分类:①城市自然灾害:城市气象灾害、城市海洋灾害、城市洪水灾害、城市地质灾害和地震灾害、城市蚁害②城市人为灾害:战争、火灾、化学灾害、交通事故、传染病、生产事故、环境公害、生物灾害
城市灾害特点:高频度与群发性、强连锁型与高扩张性、高损失性与难恢复性、强区域性衡量减灾是否成功的标准:①认为的灾害或可防御的灾害不再发生,即采取措施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和频率②不可完全避免的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达到最低限度。
城市综合防灾的特点:多灾种、多手段、全过程。
城市防灾的手段:工程防灾、规划防灾和管理防灾。
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包括灾害研究、监测、灾害信息处理、灾害预报、预警、防灾、抗灾、救灾、灾后援建等系统。
城市防灾体系的组成:①防灾工作②防灾机构:研究机构、指挥机构、专业防灾队伍、临时救灾防灾队伍、社会援助机构和保险机构等;③防灾工程:区域性防灾工程、城市防灾工程和单位设施防灾工程;
城市防灾学的重点研究方向: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生命线系统防灾减灾研究、城市地震综合减灾技术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研究、城市防灾安全文化建设、城市防灾救援医学研究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类型: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应急管理部门;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规划管理部门
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目标系统、监测预警系统、指挥管理系统、专业设施系统、生命线系统、支持系统、防灾空间系统、专业队伍系统、教育宣传、实施行动。广义上的公共安全分类:①从其特性和发生机理来划分,包含社会安全、生产安全、免受自然灾害的安全、卫生安全等②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分,包括预防自然灾害和瘟疫、科技和信息安全、恐怖主义、恶性传染病等。③在空间、时间和对象上进行细化,还有社区安全、校园安全、个人安全等。
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热辐射、热对流、建筑物外墙门窗洞口的面积、建筑物的可燃物种类和数量、风速、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内消防设施水平、灭火时间
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台风灾害预警工程高影响行业与重点战略经济区气象灾害综合检测预警评估工程、雷电灾害防御工程、沙尘暴灾害防御工程、气象防灾科普教育工程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存储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突发公共事件分为以下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城市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体系构成:城乡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市场服务体系、防灾减灾、生态修复
城市综合防灾总体规划的内容构成包括针对市域的综合防灾规划和针对中心城区的城市综
合防灾规划。
针对中心城区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包括城市综合防灾总体规划的现状分析、城市灾害风险评估与损失预测、城市总体防灾空间规划、城市疏散避难空间体系规划、城市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的防灾规划、城市危险源布局规划等。
城市用地安全与适宜性评价的内容:城市地震地质背景、场地环境、地震灾害效应、城市地质灾害影响、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评价
防灾生活圈解决的主要问题:改善居住环境、形成阻燃带、提升防灾意识。
避难场所主要包括:公园、广场、操场、停车场、空地、各类绿地和体育场馆等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和设防等级高的建筑。
避难场所的分类:1)避难疏散场地——分为应急疏散场地和避难安置场地2)避难建筑:大型避难场所、中型避难场所、小型避难场所
避难场所规划原则:安全第一、就近避难、“平灾”结合、综合防灾、步行为主、利于救援避难场所选址:避开地质活动带、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结合、与规划区人口密度相适应、改建与新建相结合
城市综合防灾详细规划的类型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综合防灾控制引导、防灾空间与设施规划设计
防灾空间与设施规划设计包括疏散通道详细规划、避难场所详细规划、防灾公园规划设计、防灾安全街区规划、防灾社区规划等类型。
疏散通道评估包括:安全性评估、有效性评估、可达性评估、效率性评估、功能性评估
城市疏散通道的规划原则:1)在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布局2)综合设置多种类型的疏散通道3)确保疏散通道的安全性4)平灾结合
防灾公园的基本功能包括:避难;减轻灾害影响;情报的收集及传达;支持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活动;避难及支持临时避难生活;支持防疫、清扫活动;支持救灾的输运
防灾公园的空间与设施配置要点:防火植栽、水资源相关设施、紧急厕所、信息相关设施、能源照明相关设施、储备仓库、管理中心
防灾街区的功能:防灾安全功能、公共服务功能、避难疏散功能、生活稳定功能、市民交流功能
我国防灾救灾史: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都江堰、郑国渠、王安石——青苗法、鼓励兴修水利、防治水患;潘季驯的治河思想、洪亮吉把人口和灾荒问题联系起来
城市选址总原则是:实事求是、保证安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远近结合、立足迁建、兼顾发展,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
制定特定地区的防灾规划对策:1)密集型街区综合防灾规划2)地下空间的综合防灾规划对策3)特殊人群聚集地段的综合防灾规划对策:外国人集中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福利设施集聚区、外来人流集散地段
灾害:指可以造成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自然或社会事件,他们源于天体、地球、生物圈等方面以及人类自身的失误,形成超于本地区防救力量的大量伤亡和物质损毁。
城市灾害的概念:就是承灾体为城市的灾害。由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人口和建筑物高度聚集,在自然力和人力的作用下,极其容易成为发生灾害的地方,给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自然灾害:由于自然力的作用而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人为灾害:也称技术灾害,是指由于人的行为失控或不恰当的改造自然行为,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导致了科技、经济和社会大系统的不协调而引起的灾害。
防灾:是指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防御灾害发生和防止灾害带来更大损失与危害。防灾实际上还包括对灾害的监测、预报、防火、抗御、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