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考试制度向-应用型-方向转变论文

合集下载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考试制度改革问题思考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考试制度改革问题思考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考试制度改革问题思考【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考试改革;思考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应用型人才是能将科学技术创新应用到生产实践的专门技术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载体。

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人格,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挑战意识,扎实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管理协调能力外,还应夯实其专业理论基础。

考试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

对于多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而言,以试卷为载体的传统考核方式依然是学校的唯一选择。

考试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制约了教师无法对学生的知识应用与技能掌握全面地进行考核,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本文从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着手,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考试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

1 当前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1.1 教师无工程背景,参与考试改革的热情不高高校引进教师的学历越来越高,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博士后,但是,多数教师仅仅完成了从高校毕业到高校就业的身份转变,没有在企业中从事生产或管理工作,不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往往是理论知识传授能力强,工程实践能力差,必然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现身说法,培养的学生动手机会少,工程意识差,实践能力弱。

教师对以检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考试改革热情不高。

1.2 考试的形式单一,学生真实水平难以体现尽管很多高校对考试制度进行了改革,增加了检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试形式,但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结论多,多次考试综合评价少的考试形式依然是普遍现象。

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来说,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通过考试客观、全面地反映。

一方面,考试内容覆盖面窄,无法反映出该课程的全部内容,尤其对偏重于知识和技能应用的课程,通过考试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状况;另一方面,学生考试机会少,应试风险大,备考的范围和重点等偶然因素使考试难以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充分发挥。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研究近年来,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一直是政府和教育界关注的话题。

这个话题牵扯到高校招生、评价标准、考试内容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当前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方向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高校考试制度主要依靠高考作为选拔学生的主要依据。

然而,长期以来高考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分偏重记忆和应试技巧,注重分数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

这种制度导致学生只为了考试分数而努力,注重应试技巧而缺乏创造性思维。

二、改革的必要性1.提高招生公平性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必要是为了提高招生公平性。

传统的高考分数主要决定了学生的命运,而有些考生可能因为一次不利的考试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

因此,改革考试制度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录取方式来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减少对单一考试成绩的过分依赖,增加其他因素的权重,如学生的兴趣爱好、综合素质和志愿服务等。

2.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改革高校考试制度还可以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过于注重考试分数的模式容易导致培养机械化的学习者,他们只追求高分而忽视对知识和能力的深入理解。

改革考试制度可以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学科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当前,高校考试制度改革还可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传统的高考制度注重智力因素,忽视其他能力的发展。

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招生方式,鼓励学生通过文化、艺术、体育等特殊能力选拔通道进入高等教育,培养更多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

三、改革的方向1.多元化评估方式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除了学业考试成绩,还可以引入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竞赛成绩、学生自主拓展和实践活动等因素,来评估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2.减少应试教育压力改革高校考试制度的另一个方向是减少应试教育的压力。

当前,由于高考成绩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学生和家长往往在备考期间倍感压力。

改革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减少高考的比重,引入多次考试和多笔成绩的方式,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考试制度与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校考试制度与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
应用型人才 培荠 目标下 高 校考i 式 制度与 考试 方法改晕帕研 究
金 陵科技 学 院 刘 茜 王 文红
[ 摘 要] 本 文以金 陵科技 学院为例 , 重点分析 当前我 国高等教 育考试制度存在 的问题 , 探 索并提 出一套 与应用型人 才培 养 目标相适 应 的高校 考试制度和考试方 法的改革 的方案。 [ 关键 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考试制度 考核方 式 考试 改革 考试 作为高 校教学活 动的重要 组成部分 , 对 于推动教学 质量 的提 升具有不 可忽视的作用 。然 而现行的考试模式长期 以来受“ 应试教 育” 的影 响 , 在某些方面 已成 为了应 用型人才培养 的瓶 颈 , 阻碍 了人才能力 和素质 的提 高。 现行 高等 教育考试存在的 问题 1 、 考试 目的和功能认识缺失 。 考试 主要 有评价 、 督促 和导向三大功能 。 目前 , 考试 的评价功能 被 夸大, 忽略 了考试 的督促 、 导 向功能 。事 实上 , 考试 更重要 的 目的在 于 帮助教 师掌握教学情况 、 引导教师改进教学过程 , 督促 实现高等教育 的 目标 。 2 、 考试形式 单一。 现行 的考试形式大都 以闭卷考试为主 , 开卷考试 少 ; 笔试多 , 口试 、 答辩 等形式 的考试少 ; 理论考 核内容多 , 实践能力 考核 内容 少 ; 终结 性 考试 多 , 过 程性考试少。 3、 试 卷题 型单一。 目 前 国内高校考试试卷 普遍存在客观性试题 比例大 , 综合性 思考 、 分 析论述题少 的问题 , 不利于 学生逻辑思 维 、 灵 活分析 、 综 合能力 的培 养 和创新 精神的形成 。 4 、 成绩评价方式单一 。 目前多数高校对学 习成绩采取 的是 终结性 考 试评定 办法 , 期末 考试卷 面成绩 占到总评 成绩 的6 0 — 7 0 %甚至更 高 ; 平 时成绩 不仅所 占比例低 , 而且缺乏严格 、 科 学的考核。 二、 考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关系 应 用型本科 教育强 调的应用 性不 同于高职教 育 , 不 只是对现有 工 艺、 技术 、 方法 的传承 , 更 是对新技术 、 新工 艺 、 新方法 的应用 、 拓 展和创 新 。高校 考试 改革 的 目的在 于通过改革 考试 内容和方式 , 引导教 师合 理 教学 , 学 生主动 、 创 造性地 学习 , 学会 知识 的同时学会做人 、 做事 , 提 升 知识素 养的 同时积 累学 习方法和实践 经验 , 提 高 自身 融入社会 的能

浅谈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

浅谈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

浅谈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话题。

各种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方案纷至沓来,各种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旨在浅谈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

当前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存在问题当前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存在的考试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数考试只采用笔试形式。

这种形式可能不够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只注重记忆和理论知识的考察,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试。

其次,当前的考试制度并不公平。

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下,一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如地区、家庭背景等等,可能无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他们在考试中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压力,因为他们需要考察更多的内容,而理论知识不足,导致考不过而失去了一次机会。

再次,目前的考试制度并不完善。

由于考试制度的问题,很难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特别是在一些考试机关的乱象中,存在诸如欺诈、打假等不良现象,给考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伤害。

以上三个问题只是目前考试制度所存在的部分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是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原因。

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方案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考试方式当前主流的考试方式仅仅只局限在笔试上,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多元化考试方式,如呈现出更有挑战性的变化题,强调实践考试,反映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还可以增加在线测试、课外活动等方式,以更全面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2.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为了保证考试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严格的监管机制,实现对考试过程的全程监控。

在监管的基础上,应该建立一套完整而独立的诚信评价系统,以防止欺诈等不正当行为。

3.完善考试评估体系目前的考试评估体系是不完善的,难以满足需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模式改革[论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模式改革[论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模式改革探析摘要文章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考试内容及方式等进行的系列改革实践,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更为合理的考试模式,力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程度,把“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模式考试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体现在“应用”上,学科设置和教学目标应紧扣社会需求,我国目前应用型院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急需对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果做出准确及时的跟踪评价。

这对考试这一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考试的内容、方法、标准与形式有不同的要求,通过探索创新应用型院校考试模式,更好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传统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1.1考试功能界定不清晰当前大多教师仅将考试作为本课程的最终环节,考完后将批改好的试卷、简单的试卷分析及课程总结上交就算完工;学生则将考试视为取得学分的途径,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考试;而教学管理部门则在期末忙于考试的组织管理,疏忽教师对课程考试的评价与总结,这对教学过程起不到持续改进完善的作用。

1.2考试方式机械单一目前,考试多采用闭卷形式,“一纸定乾坤”,在试卷中客观题占比重较大,易让学生养成重期末复习轻平时积累的习惯,学生在平时的课堂表现不积极,出现上课睡觉、玩手机、聊天等现象。

一门课程包含多方面知识内容,仅一次考试很难全面考察出学生的掌握水平,而不能反应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解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这是一种错误的引导。

1.3考试内容结构设计不合理高校考试内容多以课堂与教材为命题中心,考试答案标准化,教师在出卷时已列出标准答案,考试内容又多考察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陈述性知识考试较多,考察的是学生的死记硬背的能力而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考察,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创新和发挥。

1.4考试结果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完善考试最终是为了让学生找到知识积累和学习方式中的不足,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透析【教育论文】

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透析【教育论文】

关键词: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提要: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目前高校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针对高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建议。

考试这一教学环节在教学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甚至起到“指挥棒”的作用。

对学生来说,通过考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促进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及积极探索者,实现对知识由“学会”转变成“会学”、进而“会用”。

对教师来说,是检查教学效果、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促使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重理论、轻操作”的考试模式。

由于高校的许多专业课程都是闭卷考试的模式,考试内容书本化,创新实践能力考核不足等,造成一些学生平时不看书,课后也没有复习的习惯,还存在着课程结束由教师圈定重点,学生背思考题,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现象。

这样,就忽略了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教师及管理人员也忽视了对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现象。

因此,必须对考试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中的作用,调动学生参加考试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体才能和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高校考试制度存在的弊端(一)考试形式单一,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学效果。

现行考试方式大都以闭卷考试为主,而对于开卷、半开半闭卷、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等考试形式采用较少,注重笔试,理论考核内容多,实践能力考核内容少,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考核。

即使有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个部分,考试成绩一般也占总成绩的70%以上,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以下,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素质的提高,不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还有可能滋长投机心理和浮躁作风。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也日趋明确。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需求,因此需要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传统的考试、论文作业等方式主要评价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

为了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采用实践性考核方式,如实验报告、设计作品、项目实施方案等。

通过这些实践性考核方式,能够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还需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传统的考核方式单一,主要以笔试为主,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

为了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和个性,应该开展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开设小组讨论、个人专题报告、课堂演讲等。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能够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特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成长。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设置个性化的考核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好的成绩。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采用实践性考核方式;还需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开展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设置个性化的考核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对我国高校考试制度变革的思考

对我国高校考试制度变革的思考
得我国高校考试 制度 的一些弊端逐 渐暴 露 出来 , 如何进行 变革 , 将对 人才的选 拔与培 养 、 高等教育 质量 的保障 与 对 提高产生重要影 响。

几十年来我 国教育依然未能摆脱应试教 育的困境 。应试教 育扼杀 了学生的创造 性 , 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育专家 , 都
在呼吁改变这种教育模式 。由于我国现行 的教育制度没有
工具 , 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论汉朝 的察举制 、 魏晋的九品中
正制 , 还是隋唐的科举制 , 以选官为 目的 。尤其值得一提 都 的是科举 制 , 它始于隋 , 历经唐 、 、 、 , 宋 元 明 终于清末。它 曾 享誉全球 , 一些 国家或仿 效它 , 或借鉴它建立文官制 度。科 举制在相 当程度上体 现了公平竞争 、择优录取 的原 则 , 相 对于封建社 会其他 的选 士制度 , 有一定 的平等 、 具 民主精
改变 , 教育管理部 门虽 然做 了一些工 作 , 收效甚微 , 但 无法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应试与考试 乃一 对矛盾 , 如能不断调整基本测试点 , 无
疑将有助于考试 制度 的健康发展 ; 倘若固守原有测试模式 ,

我 国考试 制度 的历 史 沿革
不思变革 , 最后必将会 使考试制度走 向没落 和消亡 。科举
制的兴衰便 是明证 。科举 考试经 10 30年的演变 、 改善 , 形 成 了完备 的考试 制度 , 不仅对西方 近代文官制度 的建立作
出过贡献 , 而且影响到今天我们的各种考试 。其实 , 考试不 过是一种技 术手段 , 任何技术手段都有 自身的长处和缺陷 ,
考试制度从 其产生起 , 即作为一种人 才评价和选拔 的
2 1 年第 1 期 00 1

民办高校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民办高校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考试改革研究

1 7 95 .
( 晓 波. 于 高校 考 风 建 、 几 点 思 考 [] 教 研 究 , 顾 关 殳的 J. 高
2 0 ( ) 1 一1 . o 7, 1 : l 2
⑧ 刘虹. 中国选 士制 度史 [ 长 沙 : 南教 育 出版 社 , u3 . 湖
1 9 3 5 - 2 9 2: 0 - 41 .
20 ( . O 4,3)
[ ] 忠礼. 举 与 宋代 社 会 [ . 京 : 务 印 书馆 ,06 3何 科 M] 北 商 20. [ ] 尚书. 代 科举 与 文学 [ . 京 : 4祝 宋 M] 北 中华 书 局 ,0 8 20. [ ] 齐 家. 国 古 代 考 试 制 度 [ . 京 : 务 印 书 馆 , 5郭 中 M]北 商
民办 高 校 应 用 型 人 才培 养 对 课 程 考试 的 要 求 考 试 活 动与 人 才 培 养 具 有 双 向互 动 的影 响 和 作 用 。 考 试 活 动科 学 与 否 , 响 着人 才 培 养 目标 能 否 实现 ; 过 来 , 才 培 影 反 人 养 目标 的不 同也 要 求 考 试 标 准 、 容 、 式 、 内 形 方法 等有 所 区别 。


学 校应 建 立 大 学 生 的 诚 信 档 案 ,这种 诚 信 档 案 要 与 学 生 的学 业 、 业 和 以后 的工 作情 况 相 结 合 。 仅 在 学校 里 的考 试 就 不 成 绩 要 记入 档 案 , 且 这 种 考 试 作 弊 行 为 也 要记 人诚 信 档 案 。 而 这 种 诚 信档 案 要 严 肃 、 真 、 认 公平 、 正 地 记 录 和保 存 , 能 随 公 不 意 修 改 。如 果 大 学 生 在 学校 里 的作 弊 行 为 对 其 一 生 都 有 重 大 影 响 的话 . 么就 会 从 根 本上 减 少 这 种行 为 的发 生 。 那 ( ) 四 高校 各 个部 门 齐抓 共 管 。 成 综合 治理 的 互 动机 制 。 形 在学 校里 . 全校 上下 要一 致坚 决 反对 考试 舞弊 , 能仅 靠个 不 别 老师 的力 量 。学 校里 有 个 别 学生 作 弊 是正 常 的 , 能 因 为怕 不 丢学 校 的 名誉 而拒 不 承 认 , 私下 里 处理 。否 则 不能 真 正 起 到 只 好 的作 用 , 而会 给学 生 的作 弊行 为起 到 负强 化 的作 用 。 反 ( ) 向社 会 需求 , 建 以“ 展 为 本 ” 学 生评 价 体 系 。 五 面 构 发 的 把 对 考 生 身心 素 质 发 展 水 平 的 评 价 方 式 由 现 阶段 的单 一 方式 逐 渐 转 变为 较 为 全 面 的 方 式 .重 视对 考 生 智 力 因素 和 非 智 力 因 素 进行全 面 系统 的 评 价 .这样 我们 才能 对 考 生 身 心 素 质 的发 展 状况 有 多 视 角 和 多层 面 的 了 解 。 1“ 考 变 多 考 ” .一 。对 于 学 生 的教 学 评 价 . 分 为 “ 可 1 评 3常 价 ” “ 数 评 价 ” 种 。 1常 评 价 是 教 师 对 学 生 学 习情 况 和 和 分 两 3 德 行 情 况 予 以常 态 化 的评 价 方 式 。 分 数 评 价 只是 以 作 业 、 考 试 为 主 的评 价 方 式 。两 者 互 为 联 系 , 有 权 重 , 相 补 充 , 各 互 让 考 试 方 法 由 刻 板走 向灵 活 。我们 应 该 努 力 改 革 现 行 的 单 一 的 传 统 纸 笔 测 验 方 法 , 考 试 方 法 逐 步 由原 来 的 纸 笔 测 验 走 向 使 多元化。

浅谈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

浅谈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

浅谈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也越来越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目前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

一、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问题1、考试方向过重当前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唯成绩论的现象比较严重,许多高校的招生考试分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科高考成绩,其次是中考成绩和文化课成绩。

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会被淡化,只考虑了学生的“面向考试”方向,而不是考虑学生的多方面才能和思维能力。

这种做法极易造成考前应试热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削弱,而且考虑因素单一,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全面体现。

2、考试招生制度过于僵化目前,高校对文化课成绩的敬畏和考虑太过重视,在本科高考、专业课考试等方面均存在过度的竞争。

考生主观加分现象严重,考试作弊现象也是不容忽视。

再加上高校自发的录取标准指数,往往会出现被录取分数线大于高等教育考试录取标准分标准分数,一些考生的努力深受打击和影响。

同时,由于户籍父母不同、省份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考试招生过程中产生了不公,甚至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3、考试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如果要考察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一定不能只从考试分数来看。

重点高校对考生的理论知识讲授偏重,而忽视了实践基础和体验式教育,也让过多的考生只是为了考试而疯狂堆积知识,当没有考试的时候,却无从下手。

那么,考试的方式应该有所改变。

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例如:集中教学、网上课堂、现场实验室等,让学生成为学科的参与者,而不是学科的消费者,尤其是在考试的部分应该有所改进,去掉应试教育的烙印,加入一些竞技的活动,以及一些更交互式、更创新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科的乐趣和优越感。

二、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1、跳出评估体系的限制现如今,大部分高等院校都会采取评估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成绩,在评估中,成绩作为考核的核心指标。

浅谈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

浅谈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

浅谈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考试管理制度得到日益关注。

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关系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随着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考试管理系统越来越成熟。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

为此,高等院校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考试管理制度的调整:高等学校的考试管理制度是整个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考试管理制度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需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化运动能力。

在考试管理方面,媒介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考试弊端。

这里的媒介技术涉及到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

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应该坚决反对弊端。

首先,通过项目化考试等方式开展考试。

每位学生在考试前,都会确定考试的项目,从而减少弊端。

其次,可以前置考试管理。

学院的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测验,从而识别出学生的薄弱点。

这也有助于传统考试效率的提升。

第三,推广“科技化考试”。

通过技术测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

二、考试管理制度的完善:在考试管理制度上,需要注重细节和完善考试全过程。

考试制度的完善,需要考虑学校的特殊情况,以及学院与学生、教师之间的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公平、公正、透明三个原则,建立一个清晰明了、安全可靠的考试管理体系。

三、建立新生培训体系:新生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领域,与考试管理制度密切相关。

高等院校的应担负责任的教育机构,在全面实行新生教育新政策基础上,应该建立新生教育培训的全面售后服务体系。

新生教育的培训体系,应该从新生的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做出相应的教育安排。

如对学生起居、交往、卫生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

另外,学生在大学前应该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和精神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四、改进考试管理策略: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上,考试管理策略是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考试管理策略,可以提高考试效率和防止某些问题的发生。

例如,可以全面建立教育教学规范、参与制度落实等方面取得实际效果。

如何从学生考试现状来谈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如何从学生考试现状来谈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如何从学生考试现状来谈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论文关键词:考试形式内容改革论文摘要:高校现行考试制度存在考试目的偏差、形式单一、内容受局限等多种弊端,需要从改变考试观念、丰富考试形式、更新考试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考试一直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评价教学质量、检查教学效果、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然而,从学生对待考试的情况来看,它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考试的现状学生对待考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作为多年的系部教学秘书,我发现有以下几种不正常的现象:(一)有的学生惧怕考试,一到期末考试就申请缓考这种学生也许是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但由此可见考试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二)有的学生平时根本不读书,甚至连课都不去上这些学生一到快要考试的时候,就会到处借别人的笔记抄,狠记几天之后似乎也能考个好成绩。

这就是所谓的“平时不读书,考试搞突击”。

(三)有的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在考试时舞弊“平时不努力,考试靠舞弊”。

现在学生舞弊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夹带的、抄书的、传纸条的、发短信的乃至用微型耳机传递答案的。

真是无奇不有啊!二、出现不正常的考试现象的原因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种种不正常的考试现象呢?我觉得,除了学生个人的因素之外,主要还是我们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存在不少的弊端。

(一)考试的目的出现了偏差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和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是很明确的。

从学校与教学系部来看,是通过考试来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其教学质量的好坏,以此来督促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任课教师的角度来看,是通过考试来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考试了解自己掌握知识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不足,以作调整,从而达到实现高校教育的目的。

但从现行的考试制度来看,考试的目的出现了偏差,往往是“一考定成败”,也就是一次期末考试决定了一个学期学生成绩的好坏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

高校考试管理实施论文

高校考试管理实施论文

浅谈高校考试管理的实施摘要:考试是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严格的考试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本文根据考试的进程,分别从考前管理、考中管理和考后管理三方面讨论考试管理的实施, 实现考试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

关键词:考试管理实施方案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b)-0000-00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 办学规模越来越大, 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

同时便产生了一些矛盾:如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资源紧缺、管理人员不足和教学管理不规范等。

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下降、学风不正等情况的出现。

考试是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严格的考试管理既是测验和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1],又是抓好考风、学风建设的有力保证,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加强考试各个环节的管理,实现考试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

1 考前管理1.1 制度建设严格规章制度是考试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必须加强和完善考试制度建设[2]。

完整的考试制度应该包括《考教分离制度》、《考试管理制度》、《试卷印刷管理制度》、《考场规则及监考人员守则》、《试卷保存及查阅管理制度》等。

1.2 诚信教育开展诚信教育,弘扬诚信美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教师结合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把诚信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最终完成教书育人的最终目标。

同时加强考纪宣传,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使学生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强化学生的考试意识和观念。

营造“严肃考场纪律,遏制考试作弊”的氛围,使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1.3 教考分离教考分离是教学与考试分开的一种考试形式。

是增强考试功能,客观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激励教师提高业务水平,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保证考试公平性的重要手段。

考教分离要坚持科学性、全面性和标准化的原则。

浅谈以人为本推进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浅谈以人为本推进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

浅谈以人为本推进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考试制度改革高等学校论文摘要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作为高等教育人员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追求一种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以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考试不仅是一种结果,而是对教学效果评价的一种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掌握学生对所教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因此,考试制度对教学评价至关重要。

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是我国大学生经过应试教育后,继续接受应试教育的培养,从而限制了知识在主体接受过程中的运用、创造、更新和发展,这是制约我国大学生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关键所在,完全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一、推进高等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以培养挑战性人才为目标,着眼于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社会文明良性发展的人的知识潜能的有效发挥。

因此,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课程考试,不是书本或课程知识简单的再现,也不是局限于对现有知识的简单理解。

但是在我国实施的教育思想、教育体系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主导型考试体系,特别强调知识的继承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让学生很快具备厚实的基础知识。

虽然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学分制,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课程考试体系依然陈旧,没有适时而变,背离了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是科学的发展,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成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阻力。

理解记忆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前提,是课程考试目的的初始层次。

如果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对现有的知识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独创性地运用新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才是课程考试的目的的更高层。

因此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必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为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考试理念,做为高校考试改革和教学体制改革的有效切入点,其根本是对应试教育的彻底否定。

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初探

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初探

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初探【摘要】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文首先通过对高校考试制度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随后回顾了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介绍了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同时也分析了改革所带来的影响和面临的挑战。

结合研究目的,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面临着诸多挑战。

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制度,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高校考试制度现状、历史回顾、主要措施、影响、挑战、成果、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中国高校考试制度在过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大环境和政策导向。

中国的高校考试制度长期以来存在着应试教育倾向严重、文化课目过多、应试指挥过多、对学生综合素质缺乏关注等问题。

高考作为高校入学唯一标准,导致学生过度重视应试能力,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种考试制度不仅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支持,也给学校带来了极大的评价压力和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改革也日益受到重视。

政府不断出台一系列改革政策,试图破解当前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成为了当下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议题。

正是基于对现行考试制度的种种不足,以及对教育质量与公平的追求,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呼之欲出。

1.2 研究意义中国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背后蕴含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高校考试制度的改革直接关系到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提高教育公平性和促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型高校考试的改革与实践——以SF学院为例

应用型高校考试的改革与实践——以SF学院为例

现代经济信息462应用型高校考试的改革与实践——以SF 学院为例张 蕾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以应用型高校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为例,结合学校特点进行了具体的考试改革实践。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考试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8-0462-01一、现行高等教育考试存在的问题1.考试目的和功能认识缺失。

考试主要有评价、鞭策和指导三大功能。

目前,考试的评价功能被夸大了。

事实上,考试更重要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情况,引导教师改进教学过程,鞭策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2.考试形式单一。

目前的大部分考试形式都是闭卷,开卷考试较少;更多是笔试,口试、提问等方式较少;考核内容理论知识多实践能力少;一次性最终考试多,中间过程考核少。

3.试卷题型单一。

目前,考试试卷大部分都有客观题占比多,综合题比重少的问题。

这样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不会灵活分析,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造成不好的影响。

4.成绩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采用最终的考试评估方法,期末卷面成绩占到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比重低,且考核不严谨,不科学。

二、考试改革的实践为进一步深化考核改革,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全面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校2018年4月特制定《关于改革课程考试考核方法的实施意见(试行)》文件并进行实施。

可以选择参考的课程考试考核方式有:1.理论性强的专业课程:可以使用传统的试卷评价方法,并结合通常的学习情况,个人表现和其他测试方法。

2.实践课程:可以选择进行现场技能操作,作品制作,机器操作,产品制作,实验测试,设计答辩,竞赛形式等,或者结合理论测验和上述操作,或实际操作和通常的学习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的考核方式。

3.考查课:可以采用日常表现与试卷检测、上机操作、现场技能操作、研究报告、小论文、答辩、大作业等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新时代:适应改革下的考试制度

新时代:适应改革下的考试制度

1.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

其中,考试制度无疑是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的一个方面。

在新时代下,如何适应改革下的考试制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改革下的考试制度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过去,传统的考试模式主要注重对知识的检验和记忆的测试,往往局限于机械的填鸭式学习和死记硬背。

然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知识的获取方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知识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和自主化。

因此,我们需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将考试制度从简单的知识测试转变为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工具。

3.在适应改革下的考试制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知识面的宽度,而更加关注能力面的高度。

因此,我们应该推动考试制度从"记住"转向"理解",从单一的知识获取转向综合素质的评价。

这就需要考试设计者精心设计试题,注重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同时,在适应改革下的考试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传统的考试模式往往偏重记忆和填鸭式学习,容易造成“应试教育”的问题,给那些在记忆能力上稍逊一筹的学生带来不公平。

因此,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模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项目评估、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5.此外,适应改革下的考试制度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当前,学生面临着课业繁重和竞争激烈的压力,往往陷入应试教育的漩涡中。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需要通过创新的考试方式和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例如引入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表达;组织课外活动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

关于高校考试管理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考试管理改革的思考

关于高校考试管理改革的思考近年来,高校考试管理不断进行改革,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和考试,到现在的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这些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是巨大的,我们需要对这些变化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一、从“以分数论英雄”走向综合素质评价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制度一直存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倾向。

高考分数一直是高中生们最追求的目标,因为高考成绩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未来,决定了他们是否能被名牌大学录取。

而在大学阶段,优秀的学习成绩也是获取奖学金、保研、升学等方面的关键因素。

然而,这种只重视分数的评价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一时的成绩,而忽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开始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管理、团队协作、领导才能、创新能力等方面。

这种评价方式把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衡量标准,而不仅仅是看他们的分数。

这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压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从“死读书”走向实践教学中国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输入”,常常忽略学生对知识的“输出”。

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虽然得到很多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不知道如何运用。

因此,高校开始强调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获取知识,还要把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应用。

实践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它让学生不仅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还能够主动地运用知识。

三、从“竞争至上”走向合作共赢中国的文化一直非常重视竞争,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

学校内的竞争无处不在:高考要通过竞争才能得到名牌大学的录取;大学内,学生之间通过课堂上的表现和成绩来竞争奖学金和学位;而在实际工作中,各种评奖和晋升等也有竞争之处。

这种“竞争至上”的环境很容易促使学生追逐高分和高位,并且缺乏合作的意识。

高校改革的一大目标就是要把这种“竞争至上”的环境改变成“合作共赢”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考试制度向”应用型”方向转变的初探摘要:现今,很多高校都已确定了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教育目标,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本文通过对现行考试制度的分析,提出高校考试制度转变的一些初步想法,力争使考试制度能真正的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而服务。

关键字:高校;考试制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136-00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已由“传授知识型”转向以传授知识为主、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相结合的形式上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如何完成转变就成了我国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考试”这一环节在教学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考试制度暴露出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已不再适合当前高校教学的要求,对传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我国高校现行的考试制度
在我国,很多高校的考试制度基本相同,并且考试的形式也极其单一,虽然有闭卷和开卷两种形式,但闭卷考试却占了绝大多数。

在这样的考试现状和压力下,学生的学习目的只是希望考试过关,无法正确的反馈教学效果,也无法合理完善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这样的考试制度仅仅延续了高中的考试制度,更倾向于应试教
育,以一考定成败,以考试的通过率指挥着学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往往也只能学会考试题目中出现的内容。

造成大多数学生平常学习无压力,出勤率低,最后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以考试分数向父母交差,同时,任课教师也无法及时掌握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无法更新、完善。

二、国外高校的考试制度
与此同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在不断的改革中日趋完善,它们都是较早实行考试改革的国家,他们考试的方法与形式也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国外高校考试的内容涉及面很广,他们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应用能力,而对记忆性的内容考查则较少,除基本理论知识以外,着重考查大量联系实际的应用类问题,学生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考试题目。

而且考试形式多样,可选择采用闭卷、开卷、半开卷、口试、答辩、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依据如何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为原则选择考试方法。

国外高校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采用课程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多次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累计积分。

会根据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按比例综合评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不占太大比例(一般为30%-50%),而比重较高的则由课程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等组成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70%。

而且评定中的成绩分类标准也是以人为本,多数不以分数进行评定,改为采用等级、固定成绩、成绩分布曲线等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成绩,并且
还有一套较完备的反馈制度,在考试结束后,教师不仅要评定出学生的成绩,还要针对此次考试的方法、内容、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分析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要有针对性的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根据综合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不仅仅是为了学期结束时的期末考试复习备考的阶段,力求每个学生的成绩能够显示出其真实的学习情况。

激发和鼓励学生的潜力,让他们能学到自己喜爱的知识,能在考试中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才能真正考查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侧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方法,合理的将学生的学习重点从对公式的简单记忆转换到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上。

这样的考试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概念,他们的高校考试制度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强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我国考试制度向“应用型”的转变
首先,考试的内容要体现课程的全面性,要改革考试命题的条条框框和考试内容的“死”多“活”少,关键是要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来进行。

侧重于对学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要和社会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
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要改变单一的考试方法,几乎千篇一律的题型并不能适应应用型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其弊端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碎化和禁锢思维两个方面。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才能够真正的评价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将学生从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简单理解中解放出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应用方面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去,解决实际发生的问题。

再次,要改变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过大的现象,应进行多阶段考试,强化考试在学习中的过程性,将学生对期末考试的重视程度和注意力转移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

同时改变以分数论定,以单一指标为衡量标准的片面方法,而采用多种评分方法相结合,更好的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最后,考试不能以“分数”为学习的结束,教师在阅卷完成之后,应该对考试的方法、内容进行分析,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要将分析结果及时的反馈给学生,通过向学生反馈分析结果,让学生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和教学要求之间的差距。

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使其能够真正理解所学课程的内容。

当今社会,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转化为大众化教育,我们的教育理念更要紧跟时代发展,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服务。

高校的考试目标,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才发展为目的,避免“一考定成败”的误区,结合学生的情况,以人为本,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结束语
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其中高等学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和科
技创新两个中间变量来实现的。

考试制度改革的趋势是为了使高校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就需要树立起与创新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观念,建立一个重素质、重能力、重智能、重专业、重实践的全方位的科学的考试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