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提高读图能力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地图可以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演变过程等,因此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地图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地图,如世界地形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让学生感受到地图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以结合一些生活实例,如当地的气候、地形、河流等,让学生感受到地图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加强学生对地图基本知识的掌握要读懂地图,首先需要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如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并逐渐应用到实践中。

例如,可以通过绘制简单的地图,让学生掌握比例尺和方向的运用;可以通过观察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了解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特征等。

三、引导学生学会看图和用图在掌握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后,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图和用图。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地图的主题,即要解决什么问题。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气温分布图,了解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可以通过观察河流流向,了解地势的高低和流向等。

最后,要让学生学会将获取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加强读图训练读图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的训练和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读图训练。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绘制地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地图上的信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通过模拟考试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考试来检验自己的读图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

五、注重评价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和反馈是至关重要的。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一、提高地理图表阅读的兴趣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对地图的兴趣。

在地理课堂上,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图表的内容。

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地理故事,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地图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地理知识竞赛、趣味测验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地理图表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地图的兴趣。

二、注重地理图表的解读与运用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地理图表的解读与运用。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会阅读地图和表格的基本技能,还要学会运用地图和表格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图表,学会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并运用地图上的信息进行地理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针对某一地区或某一地理现象,分析其地图变化规律、空间分布特征等,引导学生主动去解读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地理实践活动,如地图绘制、地图查询、地理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地理图表的读图能力。

三、加强地理图表的训练与应用四、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与应用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教师还要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与应用,将地理图表的阅读能力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运用地理图表。

在语文课上可以让学生解读地理故事中的地图,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地图解读能力;在数学课上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地理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提升学生的数据应用能力;在科学课上可以让学生探讨地图中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加深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跨学科的整合与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运用和发展地理图表的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地理图表的解读与运用,加强地理图表的训练与应用,同时要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与应用,从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地理图表读图能力。

提升学生读图能力,适应中考试题要求

提升学生读图能力,适应中考试题要求

提升学生读图能力,适应中考试题要求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读图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中考试题中也经常出现与图相关的考题,因此适应中考试题要求,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提升读图能力的基础。

学生需要学会细致观察图中的各个细节,包括图形、线条、颜色等。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图中的细节并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

教师可以问学生图中的主题是什么,图中的人物有何特点,图中的颜色有何用意等等,从而引导学生对图中细节进行观察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是提升读图能力的重要一环。

学生需要学会对图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完整的图,让学生自己补全缺失的部分,从而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给学生展示一部分地图,让学生推测缺失部分的地理位置,或者给学生展示一个人物的侧面照片,让学生分析出其正面的样子等等。

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读图能力的关键。

学生需要学会通过观察图中的信息,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给学生展示一副地图,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或者给学生展示一幅图案,让学生设计出这幅图案的重复规律等等。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拓展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

组织学生参观展览、博物馆,让学生亲身体验图的魅力;鼓励学生阅读与图相关的书籍,培养学生对图的兴趣和理解。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图的应用和意义,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读图能力。

培养读图析图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养

培养读图析图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养

培养读图析图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图例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学科知识独有的一种语言。

它以图象、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事物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读图析图教学中能力的培养1.掌握读图程序,培养读图技能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确定地图的类型、范围等内容。

对地图图像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出地理事物的规律、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地图教学过程中,要把读图贯穿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使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使图植根于学生的脑海,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

2.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

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

每一副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对同一地图要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这副图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但把它作为世界聚落的分布也是完全可以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一副图上也可以归纳出世界人口的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区。

3.绘制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绘制图表”要求学生能够模仿、记忆、想像,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动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出某地降水柱状图。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 读 图— — 培 养 学 生 的想 象力
分析地 图就是通过读 图、析 图找 出地理事物 的 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带来的影 响。这是提高学生思维 能力 的一个重要过程。 在引导学生析 图时 , 一定要 由 浅 入深 , 循序 渐进 , 便 于学生理解 。比如 , 中国地理 《 地形和地势 》 中讲地势特征 时我是这样做的 : ( 1 ) 引 导学生读我 国分层设色地形 图 ,在地形 图上找 出青 藏 高原 、 四川 盆地 、 长江 中下游平原 , 并从高度 表上 读 出他们大致的海拔 ,让学生说 出由青藏高原到长 江 中下游平原地势是怎样 变化 的; ( 2 ) 读我国沿北纬 3 1  ̄ 地形剖面图 , 让学生分析我 国地势 由西到东的变 化是循序渐进的或者呈阶梯状 的; ( 3 ) 继续引导学生 读 地形 图 , 阶梯 与阶梯 的交界处 是以什么为分界 线 的; ( 4 ) 这样 的地势特 点对我 国会带来 哪些 影响 呢? 从对河流 、 降水 、 东西交通 等方 面引导分析 ; ( 5 ) 假如 我 国地势东高西低 , 以上几方面会 是什 么特点? 我 国 整个 陆地 的景观又会是什 么样 呢? 这样 , 不仅通过读 图、 析图把规律性 的东西读 出来 , 还把地理事物的分 布对人类 的影响分析出来 了。 再如 , 读我 国四大工业 基地 的分布 图, 既可得 出工业基地分布的特 点 , 还可 通过析 图得 出分布的原因。

考 试 指 导
I L/
如何培 方 向等 , 这是经常要训练 的技能 , 要做 到准确 、 熟练 、 准 中求快。 读 图时 , 可引导学生在地 图 上 用红笔圈出符号注记 或做 其他记号 , 以便 于再 读 图时醒 目, 并 加深 印象 。
三、 析 图— — 提 高 学 生 的 空 间思 维 能 力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非常重要。

读图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地图、图表、图形等信息,并能从中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读图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现象,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策略研究:1. 提供多样化的图像材料: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地图、图表、图形等工具,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图像材料。

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并学会不同类型的图像材料的分析和应用。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在学生初步接触到图像材料时,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图像材料中的内容和特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3. 教授读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在初步了解到图像材料后,教师应该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读图方法和技巧。

这包括:鉴别地图的方向和比例尺、找出地图上的关键信息、理解图例和图表中的符号和单位等。

4. 分层次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一般是逐步提高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进行训练。

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地图和图表进行训练,逐渐增加难度,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类型的图像材料的读取和分析。

5. 制定针对性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这些练习可以包括:通过地图找出特定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通过图表分析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等。

6.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时,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教师应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图像材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授基本的读图方法和技巧、分层次训练、制定针对性的练习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理课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课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课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是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

地图能力是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地理素养的基本要求。

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地图”。

一、开展地图教学,构建头脑地图1.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不仅具有传统教材的知识要点,更有丰富多彩的、色彩鲜明的各种图表。

这充分体现了地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学生掌握了地图的阅读方法,能够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也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空间能力是现代人类的主要智力之一。

爱因斯坦说过:“我不是以语言思考,而是以形状和形象思考,完成之后,努力将其置换成语言。

”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图像上,将繁杂的地理事物和语言描述转化为直观图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各种完整的地理图像,构成头脑中的一幅幅地图。

3.通过几年的地理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灵魂,学生对地图掌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地理空间能力的提高。

读图能力较强的学生,他的地理空间能力就比读图能力差的学生好,而且前者对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更持久。

二、开展地图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1.学生对地理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小学自然的认识水平,因此,对刚进学校的学生,在新学期开始的两周,我着重培养他们的地理学习习惯。

通常采用课前两分钟预习地图—课堂运用—课后翻阅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凡学地理必用地图的习惯。

2.由于各学校都会面临中学毕业会考,无形中就会增加学生负担。

另外,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的集中持续时间不够长,加上学习习惯普遍较差,学生的注意力是不可能持续一节课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会通过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等努力抓住学生的眼球和兴趣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为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不仅是地理学科特点的体现,也是中考、高考题中最重要的信息载体,是“能力立意”的重要方向。

地理试题的设计离不开相应的地图作背景。

从多年的中考,高考可以看出,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读图能力的考查。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讀图能力,让学生认识地图,正确而全面地判读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地理学科的重要特点就是地图,可以说无图不成题。

地图的种类也很多,如等值线地图、光照图、气候类型图、统计图、工农业区位与城市规划图、景观图、区域地图等。

虽然地图的种类多,但读图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大体相同。

首先,要学好地图的三要素及地球仪。

地图的三要素就是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方向、地图的图例与注记。

关键是比例尺的计算,比例尺选择,比例尺的应用及比例尺的判读。

地图上的方向的判读。

地球仪主要是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两极,经线和相关特点及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其次是区域地图的记忆,要学好地理,必需心中有图,心中要有一张中国地图,一张世界地图。

区域地图难在不好记忆。

记忆的基本过程应是画图—背图—记图—想图,通过这样一个基本过程,学生的心中就会有张中图地图和世界地图,以后的学习就会很轻松。

第三是了解等值线的特点。

等值线种类很多,有等高线、等深线、等压线、等温线……。

判读的方法大体相同。

判读等值线的走向,疏密,弯曲状况与成因。

判读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推断出规律和结果,或分析成因。

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后,怎样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要让学生养成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良好习惯,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地图,通过读图,分析地图,不断强化学生的地图意思,以提高学生读图、识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从地图的各方面入手,了解地图的类型、范围。

在上课、复习中要反复地使用地图,用地图来记忆知识,分析问题,用地图进行知识的归纳、概况。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地理学科涉及到大量的地图、图表等图像资料,只有具备良好的读图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1. 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在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之前,首先要确保学生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气象、经济发展等等。

只有对这些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容易理解和解读地图和图表。

2. 提供丰富的图像资料: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大量的地图、图表等图像资料,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解读这些图像来获取地理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图像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分析图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和图表的特点,包括色彩、图例、坐标轴等等。

通过这些分析,学生可以对地图和图表的含义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

4. 练习图像解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对地图和图表进行解读。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地图和图表,让学生根据给定的问题,从中找到答案。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读和分析图像的能力。

5.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读和分析地图和图表。

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读图能力。

6. 教授图像阅读技巧:教师可以教授一些图像阅读的技巧,例如如何选择关键信息、如何根据图例理解图像等等。

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解读和理解地图和图表。

7. 实践应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让学生通过解读地图和图表来解决。

可以让学生根据气象图来预测天气变化,或者根据统计图表来分析人口发展趋势等等。

通过实践应用,学生可以将读图能力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

通过以上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读图能力,提高他们在地理学科中的学习成绩和应用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的图像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促进他们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地理知识的获取和理解能力地理教学主要依赖于地图、图表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读取图表和图解来获取地理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图中所包含的信息,按照图中的标识来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

只有掌握了足够的图像阅读能力,学生才能更快、更全面地获取地理知识,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教学中的图像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地理数据,分析地理现象,并作出合理的判断。

学生需要学会通过图像来获取地理数据,利用地理工具和地理方法来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从而形成对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数据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应用地理技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设计和选择有针对性的图像素材地理教学中的图像学习,需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图像素材,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要。

这些图像素材应该能够反映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启发性,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一些地图、图表、数据图等素材,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工具。

2. 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学习来掌握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导入、提问、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和分析图像,发现其中蕴含的地理信息,从而获取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发现。

3. 培养学生对图像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地理教学中,图像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图像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三种方法

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三种方法

教学经验2012 年 第 23 期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中学(257096) 耿庆明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十八中学(257094) 张礼军快速有效地提高三种一、叠置——把单一要素的地图组合为整体地图的“叠置”,就是将同一区域内相互关联的各个单一地理要素的图象叠放在一起,把图像复合起来,形成一个互相联接、互相补充、互相贯通的整体,以便于更好地突出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快速地突破重点难点,从整体上全面掌握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

叠置法是地图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方法,地图的本质特征只有通过“叠置”才能准确而全面的展示出来。

例1:在“印度”一节中,有下面两个问题。

(1)对照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图7.42)和南亚地形图(图7.34),说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7.41)与自然条件(地形、降水)的关系。

(2)对照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7.43图)与农作物分布图(7.41)说出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

7.34 南亚地形简图7.41 印度农作物的分布7.43 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7.42 印度年降水量的分布教学经验2012 年 第 23 期解析:这两个问题只有通过地图“叠置”的方法来解决,才能事半功倍。

第(1)题是将三幅图“重叠”起来,进行横向联系,综合使用,使学生不但了解印度的主要农产品,还要了解它们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第(2)题是在解决好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地图的再“叠置”,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关于生产布局的知识,使学生不但知道印度有哪些重要工业部门,还学习了某些工业部门的分布与原料产地的相关性,进而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可将四幅图表现的主要内容概括出一览表(详见表一),用箭头指示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这样,地图的“叠置”现象就显露出来了,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清楚了。

表一:地图叠置法在“印度”一节中的应用一览表地图的“叠置”不但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及成因,从整体上掌握知识,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是一门基础课程,其学习涉及许多方面,包括阅读地图和解读地理数据等,学生需要具备相应的读图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至关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图形感知能力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图形感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将平面的图形空间三维化,即在脑海中将二维图形转变为立体图形,这一过程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认知和理解来完成。

为了培养学生图形感知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目视感知练习。

学生可以根据环境中的实物进行观察,并试图将其构思成为二维图形或立体图形。

2. 绘制图形训练。

学生通过绘制图形有助于提高其对图形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也能为日后学习地图等提供帮助。

3. 立体图形模型制作。

学生可以动手制作模型,将平面的图形转化为立体的图形,这种亲身经历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印象和认识,提高其图形感知的能力。

二、开展多元化的地图训练阅读地图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一项重要技能。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会理解地图图例、刻度尺和比例尺,能够识别并使用等高线、标注、符号和图案等地图元素。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开展多元化的地图训练活动,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

1. 地图阅读理解。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简单易懂的地图,让学生自己尝试阅读并理解其中的内容与意义。

同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2. 地图填空练习。

在讲解地图知识后,教师可以同时设计一些填空练习,提高学生对地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 地图解读练习。

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发一份地图,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要求学生解答有关地图的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图内容和使用方法。

三、分析解读地理数据阅读地理数据也是地理学科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地理数据的传达和表示方式,例如直方图、饼图、统计表、曲线图等。

学生在学习地理数据的过程中,除了理解地理数据的含义之外,还需要学习如何分析和解读这些地理数据。

提高小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

提高小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

提高小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图像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图片,无论是在书籍、报纸、杂志还是在互联网上。

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读图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提高小学生读图能力的方法。

首先,培养小学生观察力是提高他们读图能力的基础。

观察力是指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分析,准确地理解图像所传达的信息。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游戏和活动。

例如,可以给小学生展示一张图片,然后让他们在一定时间内仔细观察,然后要求他们回答一些有关图像内容的问题,如“图片中有几个人?”、“他们在做什么?”等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图像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其次,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提高他们读图能力的重要方法。

想象力是指通过对图像的理解和思考,产生新的创意和想法。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可以给他们展示一些抽象的图像,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来解读图像。

例如,可以给小学生展示一张充满想象力的插画,然后让他们自己编写一个故事或描述这张图片所传达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图像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此外,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思维也是提高他们读图能力的重要途径。

批判思维是指对图像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能力。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思维,我们可以给他们展示一些有争议性的图像,并引导他们讨论图像所传达的信息是否准确和可信。

例如,可以给小学生展示一张广告图片,然后让他们讨论这个广告是否具有误导性。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批判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图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另外,培养小学生的背景知识也是提高他们读图能力的重要手段。

背景知识是指对图像所涉及的主题、内容和背景的了解。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背景知识,我们可以给他们展示一些具有特定主题的图像,并引导他们了解这个主题的相关知识。

例如,可以给小学生展示一张关于动物的图片,然后让他们学习有关动物的知识,如它们的特征、习性等等。

如何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地理读图能力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地图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

在地理教学中,重视读图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学好地理的钥匙——读图技能,使学生由熟悉地图法到看懂地图,进而能分析、运用地图,并逐步建立起有确切空间概念的知识系统。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重视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把地图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至关重要。

一、熟悉图表语言,掌握读图的基本步骤要学会读图、用图,首先应掌握好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图表语言,明确有关概念。

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点、线和图形,各种符号不仅表示地形、地物的位置、性质,还能代表所示地物的范围和大小等数量关系,所以只有讲清各种符号的地理意义,才能使学生熟悉符号所代表的具体地理事物,准确而迅速地找出它们的分布概况,相互联系等。

同时,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

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

看图顺序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有时可根据需要及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变通。

二、诱导启发学生,培养读图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多看地图,培养学生经常读图的积极性,首先,地图是打开地理知识宝库的钥匙。

其次,还要让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地图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性,许多问题都需要丰富的地图知识作指导,通过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册、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地理景观图、地理模型、黑板略图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彩图,还可课下让学生做拼图游戏等,同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加强读图训练,强化读图能力阅读地图不仅要看清地图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 更重要的是探究和发现隐藏在地图语言背后的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不仅要静态地看清地理事物的位置、特点, 而且要动态地分析地理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中的变化趋势。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一、引言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

在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理论阐述1.读图能力的重要性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它包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人口分布等。

通过读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综合素质。

同时,读图也是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读图能力的培养方法(1)强化地图概念: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工具,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

(2)传授读图技巧:教师可以传授一些基本的读图技巧,如读图目的、观察图例、分析地理特征等。

(3)加强实践训练: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读图技巧,提高读图能力。

(4)注重知识联系:在读图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地图中的信息与课本中的知识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培养兴趣:通过一些有趣的地图展示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读图积极性。

三、实践案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地图进行讲解和训练。

例如,在讲解中国的地形地貌时,可以选择中国地形图进行讲解。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中的重要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盆地等。

然后,结合课本中的知识,讲解这些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地图,提出一些问题,并尝试自己解答。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地图绘制比赛、地图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读图能力。

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实事求是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优越的学生往往成绩较好,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由于缺少实际操作经验和认知能力较差,读图能力往往较差,这也制约了地理教学的进度和效果。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与习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与习惯,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兴趣,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心理和习惯,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最好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述、课堂思维导图、小组合作学习、课上实验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注意由表及里的教学方法初中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认知能力较差,他们往往面对繁琐的地图内容会感到茫然,也就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老师要从具体和实际的角度着眼,采用由表及里的教学法来逐步培养他们的读图能力。

先从简单的概念、基本地理现象开始,逐渐引导学生去体会地图中的信息和现象,形成全面的地理认知体系;再由直观和实际的观察入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际情况,比如地形、气候、生态等,深入认识真实地理情况;最终引导学生去学习流程图、示意图、比例尺、坐标组的意义,并理解不同投影方式的地图精度差异。

通过逐步引导学生读取不同类型的地图、分析地图上的信息和提取地图中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关注实际意义初中教育中,单纯的知识点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们从地理知识学习中发现取得深刻的实际意义。

通过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地理知识点相结合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意识到所学地理知识的实际意义,既可以提高地理知识的掌握度,也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深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更加愿意学习地理知识。

四、建议老师加强实战培训要想提高初中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和读图能力,就必须加强实战培训,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体验认知的过程,通过课堂实验、实地观察、模拟操作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变通能力。

高中地理学科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学科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中地理学科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学科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思维的重要学科之一,而读图能力作为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对于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中地理学科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并提出相应的方法和建议。

一、读图能力的重要性1. 基础知识的扎实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需要确保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扎实。

只有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图像所表达的信息,准确解读图像。

2. 多种图像的接触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时,应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地图、图表、气象图等,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图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 实践操作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绘制地图、解读图表等,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图、图表等图像。

4. 案例分析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地图、图表等图像,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并加深对图像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5. 提高阅读速度地理学科中的地图、图表等图像往往包含大量信息,要想准确快速地理解图像信息,需要提高阅读速度。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快速解读图像信息的能力。

6. 拓展思维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思维的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图像所表达的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应用,从而拓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应用能力。

7. 实践应用1. 个性化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制定不同的培养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步骤。

2. 多角度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要多角度综合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3. 结合教材和考试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图像信息,进行信息的理解和分析。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文/徐明珠纵观近年的地理试题,小到平时训练,大到高考题,地图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都是相当大的,几乎是一题一图,有的甚至一题两图,而这些地图正是学生读题的基础解题的关键所在,在此大环境下,就要求我们老师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巧妙的运用地图,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与技巧,形成认真读图的习惯,这样才能为学好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成为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教学方面1.理清读图思路,切勿杂乱无章很多学生遇到地图问题时就变得毫无头绪,喜欢抬起头来想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因为地理图表不是干扰学生答题,而是帮助学生答题的,一道题目能否答好答完整,解题方法很重要,但其中第一步,就是读图。

我认为,解题的顺序归纳一下,就是三句话:读题、读图、读图例。

在这三者认真解读的基础上,分析读出来的数值及特征,然后运用原理来解题。

提高七年级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与实践。(精选4篇)

提高七年级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与实践。(精选4篇)

提高七年级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与实践。

(精选4篇)策略1:培养观察力实践方法:1. 每周安排一次观察实验,选择不同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记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例如,观察一幅画的细节,观察一本书的封面等。

2. 定期进行观察竞赛,在有限的时间内观察并描述给定的图片或实物,以提高学生快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3. 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游戏,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并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4. 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周围的环境,并用文字或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观察结果。

策略2:培养推理能力实践方法:1. 给学生一些以图片为基础的问题,让他们根据图片中的线索进行推理。

例如,基于一张地图的线索,让学生推测某人的位置。

2. 使用多样化的图片教材,如漫画、卡通片等,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的人物动作,动态推理故事情节。

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根据给定的图片进行故事演绎,使学生通过推理完成剧情的延伸。

策略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方法:1. 教学过程中使用图片插图和图文结合的材料,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的人物表情和动作来预测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3. 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图片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和理解图片来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4. 鼓励学生利用图片创作故事,通过观察图片并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策略4:利用多媒体资源实践方法:1. 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新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各种类型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理解抽象概念或复杂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概念模型。

3. 利用电子书、故事绘本等资源,通过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再现能力。

4. 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主动搜索相关信息并进行比较和总结,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提高读图能力
作者:谢瑞春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07期
摘要:培养和提高读图能力一直是《机械制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掌握投影理论,强化画图与读图的转换训练,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加强练习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制图;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途径
《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画图和读图能力是学习该课程的两个主要目的。

具体来说,画图就是用平面视图表达立体空间的形状,它是由立体空间到平面视图的转化过程;而读图是画图的逆过程,它是根据平面视图想象出立体空间的形状,是由平面视图到立体空间的转化过程。

画图和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制图教学中的两大难点,尤其是读图的难度更大,因为读图的过程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这恰恰是学生所缺乏的。

正确理解和掌握正投影理论,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
物体的空间形象可以直接由人的感觉器官感知,但由于投影视图缺乏直观性,难以与空间形象直接联系起来。

而投影理论就是二者联系的纽带,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基础。

要正确理解和掌握投影理论,须注意以下两点:
正确理解投影原理任何平面都是一个封闭的线框区域,平面在投影面上的投影与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这是投影的特性。

当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具有显实性,也是一个封闭的线框,且边数、顶点数、边长、顶角、面积与空间的平面线框相同。

当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具有类似性,它也是一个封闭的线框,但这个线框与空间的平面线框只是相类似,是空间平面的类似形,即平面投影线框与空间平面线框的边数、顶点数以及各顶点的连接顺序相同,而它的形状大小却是缩小的。

当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具有积聚性,不再是个封闭的线框,而是一条直线,这是一种很特别也很重要的形态上的转变。

运用投影特性与作视图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投影特性是作视图的基础和依据,而画图和读图是投影特性的综合运用。

作图前必须分析平面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平行、倾
斜、垂直),然后确定投影后的图形是直线还是线框。

平面的积聚性投影是直线而不是线框,画起来比较容易,平面的显实性投影和类似性投影都是封闭线框,作实形线框较容易,而作非实形线框较难。

作图时要充分利用积聚性投影,先易后难,简化做图,提高绘图的速度和准确性。

对于显实性和类似性投影,要特别检查是否封闭,是否与空间平面线框的边线、顶点数以及顶点连接顺序一致,另外显实性投影还要检查是否与空间的面线框的边长、顶角、面积一样,从而准确完成整个视图的作图过程。

这样的作图要求学生能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把投影视图的直观性与空间形象联系起来,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基础。

加强直观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有力手段
读图能力的本质就是怎样把二维的平面视图,在大脑中想象出三维的立体空间结构。

其中,空间想象能力是关键。

空间想象能力是指把储存在大脑里的“元件”形象,运用投影理论,通过对视图的分析、概括、抽象、综合,最后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三维立体空间的能力。

由此可见,丰富的“元件”表象储备,正确分析视图和想象是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的两个基本条件。

任何想象都要以一定的空间表象为基础,大脑中表象储存得越多,想象就越容易。

在学习之初,学生的空间表象概念普遍较模糊,对“元件”的空间结构和位置不易理解,因此在讲授这些“元件”的投影时,要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利用轴测图、挂图、实物、模型、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不断获取空间形体的表象认识和形象思维,弥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弱的不足。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这既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有力手段,也符合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特点。

实践证明,直观性教学运用越多,学生对空间形体的感受和理解就越深,形象储存就越丰富牢固,对形体的分析、加工、处理能力就越强,空间形象的想象就越迅速准确。

在采用直观性教学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使学生多接触、熟悉各种各样的形体模型及实物,指导学生全方位、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增加学生的表象认识,让学生学会按照投影理论确定自己的观察方向,并善于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在点、线、面的投影讲解完成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课时来对形体模型进行测量和绘制三视图,每位学生测绘若干个模型,并标注尺寸。

在轴测图讲解完成之后,再根据三视图画轴测图,并与形体模型进行对照,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摆脱模型或实物,直接由视图来构思形体的空间结构,最终完成由平面视图到立体空间结构的转换过程。

(4)对于制图应用部分的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模型或实物,分析、了解其结构及工作原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强化画图与读图的正逆转换训练是培养读图能力的关键
画图与读图的正逆转换训练要同时进行在讲解正投影理论之初,我们就阐述了由空间形体到平面视图的转化过程,揭示了三视图的特性。

而点、线、面等几何元素的投影规律,又进一步揭示了画图的实质,加深了物体由空间到平面转化过程的理解,因此,只要正确掌握了投影规律,画图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而读图正好是画图的逆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几何元素投影开始,一直到组合体的读图阶段,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反求其空间位置(即作轴测图)的训练。

在掌握画图规律的同时掌握轴测图的作法,要将由空间到视图和由视图返回空间这两个相反过程有机地揉在一起,也就是说画图与读图的训练从一开始就要同时进行,并要始终抓住这种转化关系,强化逆过程的训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步入读图之路,逐步提高读图能力,经过多次累积使量变达到质变,一举突破读图难关。

通过识读一面视图,丰富空间想象根据一面视图想象物体的空间形状,可以培养学生的构形能力,丰富读图思路和形象储备。

我们通常将主视图作为首要的识读图。

主视图是由前向后投影得到的视图,它是将该物体表面的点、线、面沿着单方向径直地“压缩”而成的平面图形,它不反映物体的厚薄,若要想象出结构形状就必须弄清其前后之间的位置关系。

因此读图时,要想象将每一线框所表示的形体反向沿投影线“脱影”而出,至于哪些形体凸出、凹下或是挖空?它们究竟凸起多高、凹下多深?仅由一面视图是无法确定的,而必须与其他视图配合才能定形、定位。

所以,识读视图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分析主视图线框的含义,凭着头脑中已有的形象储备,根据投影的可逆性和投影规律,先想象出物体的可能形状;第二步,根据想象的空间物体形状,结合其他视图,最终确定物体的空间结构。

把好组合体读图关,强化读图方法训练组合体是机件的原型,抓好组合体视图的教学是能否看懂零件或装配图的关键。

教学时,要立足概念、搞清实质、明确要求、讲清方法与步骤,要以视图为主,轴测图为辅,结合模型,促进学生对空间结构的想象;作业时,先进行绘图练习,后进行读图练习;读图时,紧紧抓住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通过对三视图的分析和想象,画出轴测草图进行验证;最后针对“二求三”和“一求三”这样的题型进行补画视图训练,促进学生多向思维,最终掌握组合体的读图方法。

充分运用形体分析或线面分析是提高读图能力的正确方法
运用形体分析法识读图形体分析法的核心要领是找特征,分形体,想形状,合整体。

在实际运用中,先根据线框的特点来判断属于哪一类组合体,要抓住反映形状特征明显的主视图,然后对视图进行拆分,再分析和想象各个线框的结构形状及它们的相互位置,最后综合想象整体结构。

在这个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几何体的三视图,同时还要掌握先主后次、先易后难、先整体后,局部的读图技巧,引导学生勾画出轴测草图,帮助空间形状结构的想象。

运用线面分析法识读图线面分析法是通过对视图中封闭线框的研究、分析,运用投影理论进行空间想象的过程。

因此要求熟练掌握空间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征,并总结一些规律性的内容以帮助学生读图。

如视图中的线条可以表示为棱线、素线或平面;视图中的封闭线框可以表示为平面、曲面或组合面;封闭线框相邻表示形体上相交或错开的两个面,而不是一个面;若大线框中包含了小线框,则小线框所表示的结构相对于大线框所表示的结构不是凸起就是凹下。

綜上所述,读图能力既是制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但只要正确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多种措施,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得当,不断地总结和探索,是能够突破读图难关的。

因此,加强直观性教学,正确理解和掌握正投影理论,充分运用形体分析法或线面分析法分析视图,强化画图与读图的正逆转换训练,讲练结合,精选习题,加强练习,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云清.机械制图教学中直观教学的探索[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3).
[2]王彦辉.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探索[J].教师论坛,2002,(7).
作者简介:
谢瑞春(1965—),华东交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学和专业基础课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