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合集下载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宜宾市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宜宾市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四川省宜宾市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权力渐渐转移给了“君”,“君有合族之道”的观念也渐渐为世人所接受。

这反映了当时A.君权专制中央集权开始形成B.分封制随着君权加强而瓦解C.天子权威强化使宗法制消亡D.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制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提及西周时期,“君有合族之道”,D项表述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宗”转移给“君”,而不是被君权合并为一体,但西周时期未出现中央集权制度,A项表述有误。

分封制在西周未瓦解,B项不符合史实。

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商周时期,统治者推行井田制,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土地经营权发生深刻变化B.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效率提高C.生产关系发生本质性变化D.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井田制发展到小农经济的变化,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B项符合材料主旨。

A、C、D三项都是生产关系的变化,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3.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

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

这说明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思想的综合与吸收成为发展趋势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强调的是战国前期各思想学派兴起,战国后期出现总结性的人物和专著,由此可知此时各学派思想的综合和吸收成为发展趋势,B项符合题意。

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5.(共25分)
(1)特点:交往范围广泛;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传入中国的主要是外国的土特产、物种、艺术;货物输出伴随文化传播,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中华文化圈。(任答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原因:综合国力的强盛,具有国际吸引力;政府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重视对外交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为发展海上贸易提供了前提;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发展远洋贸易提供了保障。(每点2分,共8分)
(2)意义: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北方农业的恢复;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巩固了北魏政权统治;推动了北魏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为后世隋唐在全国推行均田制提供经验。(6分)
结论: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其理论体系因时应变,顺应了不同时期的统治要求,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27.(15分)
(1)背景:北方战乱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北魏实现黄河流域的统一;北魏早期计口授田的尝试;中原地区堡坞共同体分配土地的经验;孟子仁政制民之产思想影响。(9分)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CDADB6——10ABCDD11——15BCADA
16——20CBDDA21——24DAC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材料解析题
(2)变化:政府政策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贸易范围逐渐扩大。(4分)
影响:推动了沿海地区工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为西学东渐创造条件;海禁政策使其对中国社会变革影响有限。(7分)

四川省绵阳市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一上·东台月考) 当看到某封建王朝的宰相处理全国政务的场景时,我们可以断定它不可能出现在()A . 明成祖统治时期B . 唐太宗统治时期C . 汉武帝统治时期D . 宋太祖统治时期【考点】2. (2分)“清政府推翻后,人们就无所适从了,不久就开始滥杀人了,谁军权在握,想杀人就杀人……辛亥革命开启了以后的几十年革命”。

该观点旨在说明()A . 北洋政府政治分权以及军阀割据混战B . 辛亥革命后重建统一权威体制的艰难C . 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 .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考点】3. (2分)(2020·浙江) 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验”。

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

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弃王国”。

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A . 推翻了君主制度B . 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C . 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D . 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考点】4. (2分) (2016高三下·海淀期中) 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

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A . 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B . 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 . 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D . 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考点】5. (2分)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

20152016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52016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古今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之一。

以下重要制)A •按嫡庶身份分配政治权力 I B|.按道德声望推举官|员-D .胺考试成绩选拔人才4.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 治 中 这 一现象的是(I ) A |•秦朝郡县制 B •西汉郡专制B 〔加强思想控制丨C 「防止诸侯割据刁、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

下列哪 官职一(或官员丨)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度能较好体现以上理念的是C | •按门第出身决定官位高低5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 匚国并行制C •元朝行省制 D •清朝军机处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 (诸候国丨)〔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 I •强化君主)A L御史大夫 B •刺史(勺:万竞万的现象。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的学识水平C •南北朝时期重视公务员的门第皇、汉武、宋祖均被认为是比较善于治理国家相 地位B •重视儒家思想 C •强化中央集权尸、、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悦:“ 20年来床解抉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

大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会议D •发动三公务员产生的悦法不正确的是)A •汉代重视公务员的道德修养 B •唐代重视公务员 出身D •明代重视公务员的门第血统8 •秦11 .有誓词称:二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导的红色根据地建立了自己的邮政系统,历史上称之为“红色邮政”1基本上与国民党政府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等 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些持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 溃。

”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A •金田起义B •定都天京C •天京京变乱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 太平天国尤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丨)A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 “所有婿娶弥月喜事,D | •“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发 但 的; 魂 不 性主 因资 本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够充分 B .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中玉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 '生、私有性正是这D •提出《资政新篇》15•趋势的是丨(男妇” B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绵阳南山中学2016年春季高2017届3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8分)1.下列两幅图片都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图。

关于这两幅图片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曾加强对地方统治C.都巩固了国家统一D.都以血缘关系来维系2.周金文显示,当时有许多邦君通过为母、妻、女作器,来强调自己与姬姓或其他邦君家族的姻亲关系。

对材料解释不合理的是( )A.是贵族政治的体现B.是宗法制度的体现C.有利于周天子强化中央集权D.原始社会的遗俗对后世政治有一定影响3.据《史记》等史籍记载,秦始皇实现统一之后五次出巡,其中四次到了海滨。

海滨之巡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的“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

这也是秦始皇在咸阳以外的地方居留最久的记录。

其间秦始皇与随行权臣“议功德于海上”,发布阐述国体与政体的文告。

这些表明当时( )A.东海已经成为秦朝领海B.秦朝政治中心准备东移C.秦朝准备进行海洋开发D.秦始皇对海洋有所关注4.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

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直接反映了这一现象的是( )A.秦朝郡县制B.元朝行省制C.西汉郡国并行制D.清朝军机处5.“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并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

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

”材料中的“此制”()A.选拔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B.发掘了人才也埋没了其他方面的杰出人才C.是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D.使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并任命官职6.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

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

【精品】【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精品】【全国百强校】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

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

上述分析说明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封建社会的君臣政治B.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C.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D.西周的君主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2.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

这说明儒家思想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3. 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

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B.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C.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D.提供了研究前11—前6世纪的重要资料4.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

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世袭特权5.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C.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D.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6.“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

新课标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2016-2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1至2页,第II卷3至3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Ⅰ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32题共48分。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2.钱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下钱币,能反映从分裂到统一的时代变迁特征的是()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 选官须注重才学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 选官应注重品行4.“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D.强调“存百姓”思想6.康熙“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

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漠北蒙古),使之防备朔方(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

”以下能体现上述材料观点的有①组织雅克萨之战②崇尚儒家文化、恢复科举③尊重喇嘛教④多伦会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7.据史书记载:公元前 479 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 492 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 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以上史实不能说明()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8.面对乱世,孔子忧心忡忡,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

四川省2015-16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四川省2015-16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四川省2015-16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使用2B 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48分。

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

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 .中国宗法制的传统 B .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 C .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D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在中国古代,皇帝为加强君主专制而在政府班子以外设立非正式的机构,下列属于这类机构的①宋代设立枢密院 ②元代设立中书省 ③明成祖设立内阁 ④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3.某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查阅到一部文献名为《钦定台规》,其部分目录见右图。

该学者研究倾向最可能是A .分封制度 B .郡县制度C .监察制度D .宗法制度4.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 .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 .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 .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5.“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B .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C .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D .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6.中国古代政府历来对商业发展严格控制,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商业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A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 .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 .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7.阅读下表,对表中数据解释合理的是——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A .中国封建经济仍在发展B .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交流C .工业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主体D .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8.社会流动主要指个人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

绵阳高中历史2016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2018.07).

绵阳高中历史2016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2018.07).

高中2016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48分)1、下图是中国古代某时期的历史地图。

下列对图中所示位置的表述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是A.①地是周分封的异姓诸侯国B.②地诞生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C.③地发生了著名的商鞅变法D.④地修建了重要的水利工程——灵渠2、西周末年出现“上下相诈,公田不治”和“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的局面。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政策缺乏活力B.井田制的崩溃C.政府管理无力D.农耕经济严重衰退3、齐桓公在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后,他欲效仿古代帝王“封泰山、禅梁父”,但被管仲极力劝阻,未能成行。

这反映山当时A.管仲在政治上趋丁保守B.齐国内政被卿大夫操纵C.东周综合实力不断加强D.传统文化影响政治取向4、《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文中的“政治大转型”是指A.创立了皇帝制度B.废除了分封制度C.确立了专制政体D.摧毁了宗法观念5、秦汉时期,南方郡的面积比北方大得多。

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当于今天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接近于今天的湖南省。

四川省某重点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定期期末考前测试试卷(四)历史 含答案

四川省某重点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定期期末考前测试试卷(四)历史 含答案

四川某重点高中高二测试试卷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和第Ⅱ卷(非选择,52分)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89年,粱启超对比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国体,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

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2.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

此规定的目的是A.奖励耕织B.重农抑商C.维护井田制D.保护私有财产3.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4.“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王安石这一变法措施的作用不包括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给予了农民人身自由D.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5.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B.宣传“因信称义"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D.宣扬“先定论" 6.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曾发出呼吁:“今天奉明治为年号的人,就是与政府订定契约,必须遵守政府订的法律。

因此法律一旦订定之后,即使有人觉得该法律对自己不利,也必须在法律修改之前,小心翼翼谨守法律的规定。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5年7月6日14:10~15:50】高中2013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48分。

).1.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新的枷锁。

”材料中后一个“枷锁”是指A.新教B.《圣经》C.人文主义 D.禁欲主义2.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1320年-1384年)指出:“依《圣经》之言,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王朝隶属于上帝,非此不能有繁荣”。

这主要可以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B.动摇了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C.推动了《圣经》在英国的传播 D.使英国王权归属于教权之下3.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近代化。

其措施包括①采用西方机器大生产发展军事工业②实现土地包税制度③各部部长都由他亲自任免④聘请西欧国家的军事教官,为埃及培养新型军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观察埃及外贸总额对比表(单位:万英镑),该表可以反映出①埃及的外贸总额不断增加②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促进了埃及经济的发展③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④埃及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国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 1864年,根据俄国颁布的《省、县、地方机构法令》,俄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省和县,设立了地方自治会议及其执行机关。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西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

高2015级2016年春季期末复习历史练习题20160608第Ⅰ卷选择题(满分48分)1.史书记载:“郡有盐、铁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

”材料反映的制度开创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2.2012年,一座位于山东沂水县天上王城景区内的春秋纪王崮古墓重见天日,已出土的文物近百件。

其中可能随葬的器物有A.青花瓷B.面纱布C.青铜器D.兵马俑3.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是A.封建政府“不抑兼并”B.封建土地私有制C.重农抑商政策D.地主掌握封建政权4.西安某中学的同学在研究西安历史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有:①、王莽执政时在长安设“五均”官②、唐代的长安住宅区与商业区是分离的③、宋代初期西安出现了最早的夜市④、长安商品交易区在南北朝时交草市A.②③B.①③C.①④D.①②5.“寸板不许下海”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

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

”此政策A.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B.绝对禁止任何人进行对外贸易活动C.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D.是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的体现6.平遥是著名“晋商”的发源地之一。

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

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

从上述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清朝时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B.晋商活动对外国资本入侵有较大抵制作用C.晋商活动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D.清代道光年间中国出现了现代银行的雏形7.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历史】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卷

【历史】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卷

绵阳南山中学2016年春季高2017届4月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8页;答题卡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 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每小题1.5分,共69分)1.《史记·殷本纪》中引孔安国云:“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

”《尚书·盘庚》云:“肆予冲人,非废厥某,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

”这反映出商朝()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C.商业贸易的相对发达 D.自然崇拜有广泛影响2.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

这主要说明分封制()A.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B.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C.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D.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3.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B.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4.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其诸子为争夺爵位而兵戎相见。

按照当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齐桓公国君位置的是()A.大儿子,齐桓公最宠爱的妾所生 B.二儿子,齐桓公正妻所生C.三儿子,与大哥同母,手握兵权 D.四儿子,为齐桓公最喜爱5.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

四川省绵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西周规定天子都城边长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七里,子男五里。

这一内容体现了A.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B.维护政治秩序的目的C.中央集权体系的建立D.西周发达的建筑水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

通过材料中天子都城、公国都城、候伯国都城、子男都城的不同建制,可知西周时期,等级制度森严,不同的等级不可越级,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都城建制,故B项正确;各国的都城与各国的经济实力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西周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集权体系的建立是在秦朝,故C项错误;西周的建筑水平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2.《国语·周语上》记载:西周后期,因连续对外用兵,周王室财政已濒于破产,周宣王乃“料民(调查核实户口)于太原”。

周宣王的料民A.推动了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B.说明井田制已经名存实亡C.消解了分封制下的等级关系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

周厉王时期,人们为了躲避税收的剥削,渐渐地开辟私田,于是周厉王首开废井田、履亩而税的先例,其子周宣王是在小农遍布的封建社会状况下逐渐实行革新的,而经济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户籍登记造册是征收赋税和派发徭役的基础条件,有利于形成封建土地私有制,故A项正确;鲁国的初税亩规定按亩纳税,承认了私田的存在,井田制才名存实亡,故B项错误;调查核实户口,以便征收军赋、田赋和兵役,以扩充兵员和充实财力,分封制的等级关系依然存在,故C项错误;西周后期,诸侯隐瞒人口导致周王室财政困难,分封制瓦解,中央无法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故D项错误。

3.许倬云说:战国的社会结构与春秋不同,已经逐渐抽去了氏族贵族的一层,剩下的只是君主和被统治者,没有中间许多阶层的逐渐分权。

材料意在说明A.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B.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C.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D.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取(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

”中国封建士大夫的这种态度,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A.士大夫承认西学的先进地B.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C.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已开始D.西学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参考答案:考点:B9: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征,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基本事实和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四库全书承认了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超过了古代,说明当时中国士大夫承认西方学术的先进性.B.材料没有反映出儒家思想的作用和地位,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取舍.C.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四库全书编纂时西方并没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而是正常的东西方文化交流.D.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对西方科技有的采用,有的不采用,并没有反映出西方学说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故选A.2. “10月16日下午3点,在一道炫目的光芒闪过之后,随着一声巨响,罗布泊升起了中国自己的蘑菇云。

无独有偶,这一天,不相信中国人的赫鲁晓夫被苏共宣布下台。

”材料中的现代中国科技成果A.打破了美苏等国家的核垄断B.表明中国拥有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C.使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D.标志着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参考答案:A:材料描述了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项科技成就打破了美苏等国家的核垄断,提升了我国国防力量,因此选A。

3. 19世纪发表的《共产宣言》和《物种起源》,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两者都①借鉴了前人的成果②是近代自然科学领域重大成就③对当时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④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要影响A.①③④B.①④C.①③D.②③④参考答案:A4. 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A.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B.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C.汉代统治者通过教育促进儒学的传播[来源:]D.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来源:高&考%资(源#网 参考答案:A5. 下列最能完整反映梭伦特点的是( )A. 坚决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 满足了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C. 试图在中庸、公平、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D. 没有满足各个阶层的利益参考答案:C6. 早年,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历史 含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 历史 含答案

2016年3月绵阳南山中学2016年春季高2017届3月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出题人:马驹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8分)1.下列两幅图片都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图。

关于这两幅图片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 都曾加强对地方统治C.都巩固了国家统一D.都以血缘关系来维系2.周金文显示,当时有许多邦君通过为母、妻、女作器,来强调自己与姬姓或其他邦君家族的姻亲关系。

对材料解释不合理的是( )A.是贵族政治的体现B。

是宗法制度的体现C.有利于周天子强化中央集权D.原始社会的遗俗对后世政治有一定影响3.据《史记》等史籍记载,秦始皇实现统一之后五次出巡,其中四次到了海滨.海滨之巡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的“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

这也是秦始皇在咸阳以外的地方居留最久的记录.其间秦始皇与随行权臣“议功德于海上”,发布阐述国体与政体的文告。

这些表明当时( )A。

东海已经成为秦朝领海 B.秦朝政治中心准备东移C。

秦朝准备进行海洋开发 D.秦始皇对海洋有所关注4.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直接反映了这一现象的是( )A.秦朝郡县制B。

元朝行省制 C.西汉郡国并行制D.清朝军机处5.“此制用意,在于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并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

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

”材料中的“此制”()A.选拔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B.发掘了人才也埋没了其他方面的杰出人才C.是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D.使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并任命官职6。

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2014级第二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2分,共48分。

)1.西周规定天子都城12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七里,子男都城五里。

这一内容体现了A.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B.维护政治秩序的目的C.中央集权体系的建立D.西周发达的建筑水平2.《国语·周语上》记载:西周后期,因连续对外用兵,周王室财政已濒于破产,周宣王乃“料民(调查核实户口)于太原”。

周宣王的料民A.推动了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B.说明井田制已经名存实亡C.消解了分封制下的等级关系D.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许倬云说:战国的社会结构,与春秋不同,已经逐渐抽去了氏族贵族的一层,剩下的只是君主和被统治者,没有中间许多阶层的逐渐分权。

材料意在说明A.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B.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C.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D.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4.战国时期,荀子宣扬“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

南面而听天下,生民制属莫不振动服从以化顺之”。

庄子也主张“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

这反映了当时A.道家放弃了任性无为,B.重建社会秩序的诉求C.君主专制成社会共识D.儒家与道家趋于合一5.汉武帝时期,“公孙弘以《春秋》白农(平民服装)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这表明A.儒学得到重视B.民间广泛接受儒学C.平民地位提高D.西汉重视人才选拔6.两汉时期,地方长官(郡太守)拥有自辟僚属和察举大权。

长官与僚属形同君臣,长官升调或僚属离职后,长官依旧自居“故主”,僚属则成为“故吏”。

当时风气,故主有难或去世,故吏要尽力营救,甚至为之守丧三年。

被察举者承担的义务与故吏类似。

这主要体现了A.察举制影响了人才选拔B.郡县制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早期官僚政治尚不成熟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集中7.魏晋以来,中国南方人才数量超过北方,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人口比北方多B.政治重心南移C.南方基础教育发达D.经济重心南移8.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

玄学家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

在理学兴起前,许多士大夫醉心于此。

魏晋玄学出现的背景是A.儒家学说一度失去正统地位B.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C.老庄学说的思辨性受到重视D.门阀政治受到了冲击挑战9.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

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的现象存在于科举考试过程中。

这一现象说明A.州县发展差异B.商品经济发达C.民族之间差异D.人口迁涉频繁10.唐太宗时期,按照山川形势把天下划分为十道,派遣黜陟(读zhi晋升)使或者观风俗使分巡,但时设时废,没有定制。

唐玄宗时期改为十五道,各道设采访处置使,有固定的治所,便成为当时最大行政区。

后来,唐王朝宣布废除十五道,但藩镇割据基本还是原来道的势力范围。

这表明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山川形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管理C.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调整D.行政官员兼任监察职位成为趋势11.《唐国史补》记载,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779年),江东节度使薛兼训因越人不善机杼,乃访求军中未婚者,厚给资财,令其去北方娶织妇为妻以归,“岁得数百人,由是越俗大化,竞添花样,绫纱妙称江左”。

这表明此时A.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B.棉纺织技术向闽粤地区扩展C.私营纺织作坊不断推广D.北方丝织技术仍然占据优势12.李世民死后,其才人武则天被李治纳入宫中,封为昭仪,最终成为皇后。

其实整个唐代妇女改嫁非常普遍,包括皇家公主、达官贵妇、皆无禁忌。

这反映了唐代A.儒家正统地位动摇B.纲常伦理败坏C.自由开放时代风貌D.市民阶层兴起13.宋神宗时期,朝廷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主持变法的机构,由王安石和枢密使陈升之共同主持,筹划和制定新的法规。

宋神宗还任命了与王安石政见不同的苏辙负责条例司文件的起草工作。

主要体现了宋神宗A.重用高官加强变法领导B.继承祖宗之法注意集权C.强调集体决策减少失误D.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14.“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A.秦都咸阳B.汉都长安C.隋都长安 D.宋都东京15.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材料意在说明行省制下A.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B.地方与中央的相互制衡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16.明代初期,田赋实行实物征调,官员的官俸禄米也必须到南京支取,路远费多,官员也得不到实惠。

后来决定在南方实行“金花银”新制,所得田赋银两悉数解入国库,再以白银支付俸禄,后来又将此项改革推行到北方。

这项措施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财政制度变革B.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C.杜绝了官员贪污腐败现象D.缩小了南北的经济差距17.清初设立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严防亲王权臣乱政。

但是清代中期以后,亲王入值军机处成为常态。

如同治时期的恭亲王奕诉,宣统时期的庆亲王弈勖。

这反映了A.军机处权力失控B.君主专制加强C.军机处取代内阁D.皇权逐渐削弱18.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谕日:“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今虽禁海,其私自贸易何尝断绝?今议海上贸易不行者,皆由总督、巡抚自图便利故也”:道光十年(1830年),英国下议院对在广州从事贸易的商人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出席的证人都承认,广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

这说明当时A.英国在中国贸易畅通无阻B.清廷放弃实行海禁政策C.广东是当时世界贸易中心D.海禁政策并未严格执行19.明朝政府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

”清雍正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

材料反映出A.佃户人身地位有所提高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清朝专制程度弱于明朝D.儒家传统思想受到破坏20.下图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的社会情况。

据此推断正确的是A.工商业已成为经济主力B.商业成为当时的第一产业C.商人成为重要社会群体D.政府已改变重农抑商政策21.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

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

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

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

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可以推断A.追求神仙成为士人普遍风气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22.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

这表明雅典A.法律不保护私有财产B.公民没有言论自由权利C.民主政治导致了内耗D.城邦利益高于个人自由23.梭伦的中庸之道未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其离任后,雅典矛盾反而进一步激化。

庇西特拉图乘机建立了僭主政治。

他对法律的修定和普遍颁行,使得政府日益正规化,设立的巡回法庭,进一步打击贵族实力,以独裁形式进一步推行民主政治进程。

这表明A.僭主政治和民主政治相一致B.梭伦改革导致了僭主政治C.僭主政治奠定雅典民主基础D.适度集权有利于推动改革24.公元前536年,郑国的执政子产顺应时势,铸刑书于鼎,公布于公元前452-451年。

古罗马编订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牌上,分布于罗马广场。

由此可见A.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B.两国已进入了法治时代C.中国青铜技术传到罗马D.中国成文法律早于罗马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个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27题15分。

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汉初的几十年,虽然废除了秦王朝个别过于残忍的法律条文,但就司法体系和司法实践而言,几乎完全因袭秦王朝。

当时以贾谊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几乎一致建议汉王朝约法省刑以安定民心。

董仲舒认为,要克服汉承秦制的弊病,不在于法律制度的小修小补,而关键在于改变汉王朝的指导思想,换言之,就是以《春秋》作为汉王朝最高法典,以《春秋》决狱,以《春秋》作为现实生活的价值取向。

有一个案子是这样的: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击丙而误伤乙。

按当时法律,杀人者死,甲殴父当枭首。

董仲舒认为按照春秋“原心”(根据动机)诛罪原则分析,甲的本意是保护自己父亲,既属于正当防卫,又本意不是为了伤害自己父亲,故只能属于误伤,而不能算犯罪。

由于这种司法原则合乎以血缘、伦理、宗法、地缘关系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需要,因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

——摘编自马勇《董仲舒传》(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与战国时期法家法制观的不同之处。

(10分)材料二:西塞罗(公元前106年一前43年)是古罗马最有才华的政治家之一,他不仅当过执政官、元老院元老、总督,积极从事政治活动,而且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演说家、哲学家、散文家。

他生活的时期,法学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解释市民法,回答市民法的问题,周旋于细枝未节当中。

西塞罗则认为要从法律根源深处来解释法的问题。

在他看来,自然法亦即正确的理性,才是真正的法律,是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上帝是自然法的制定、解释者和监护者;成文法必须符合自然法,否则就称不上是法律。

自然法、理性和上帝是统一的.公正、善和成文法则是它的体现。

所有的人在这种神圣的自然法面前都是平等的,但不是财产的均等,而是理性的共有。

——摘编自西塞罗《论法律》(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西塞罗关于法律认识的共同点(3 分)。

分别说明两人对法制建设产生的历史作用。

(12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举世闻名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卷。

千余年来,此画声名显赫,广受青睐,仿摹者众多。

各地公私藏家手中还有许多摹本和伪造本,有人统计,现存《清明上河图》有30多本,其中大陆藏10余本,台湾藏9本,美国藏5本,法国藏4 本,英国和日本各藏一本,光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7本。

以下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藏本(局部)。

由于宋太宗采取鼓励文人谏言的政治措施,关注社会现实和朝廷政治成为宋代画家较为普遍的创作趋向。

张择端欲通过《清明上河图》向宋徽宗展现一些社会顽疾。

在画中,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土墙上面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射箭的城垛也没有,甚至连虚设的城防都没有,整个汴京正沉浸在浓厚的商贸气氛中,完全是一座不设防的都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