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执法风险

合集下载

税收执法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

税收执法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

税收执法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
一、税收执法风险成因分析
1、企业操纵账户及金额:企业在内部管理过程中,不正确的使用、
考虑和操作账户和金额,可能会导致税收执法风险。

企业一方面可能欺诈
性地缩小其应纳税额,一方面可能不符合税务部门的规定。

根据美国法律,企业不得欺诈性地操纵账户,以缩小其应纳税额。

企业在处理账户时,不
按照纳税法定的规定办理,有可能引发税收执法风险。

2、企业对税务行政部门的负面影响:企业对税务行政部门的负面影
响是引发税收执法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

企业负面影响税务行政部门的行
为可能是未经同意而违反了该部门的规定,也可能是按照该部门的规定而
未能解决的问题,都可能会引发税收执法风险。

3、商业贿赂造成的不公平:在多数国家,商业贿赂在税收管理中是
不允许的,在一些国家,商业贿赂甚至是犯罪行为。

如果企业支付商业贿赂,无论其是否以及如何藏匿,都可能会导致税收执法风险,因为这种做
法会破坏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信誉,造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4、企业利用政治势力:一个企业如果通过以不正当的方式利用政治
势力来影响税收执法风险,也可能会造成税收执法风险。

税务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税务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税务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税务工作在现代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家财政的收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税务工作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税务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税务工作中,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预防和降低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确保税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果没有风险管理,税务领域可能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税收流失、违法行为、不公正竞争等。

二、税务工作中的风险1. 税务法律与政策风险:税务法律与政策的频繁调整可能导致税务人员在执行工作时存在合规性风险。

税务人员应及时了解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自身工作与其一致。

2. 税收征管风险:税务征管是保障税收实施的重要环节。

缺乏有效的征管措施可能导致逃税、税收违法等问题的发生。

因此,确保征管措施的科学合理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3. 内部控制风险:税务机关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税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内部控制风险主要源于人为因素,如工作失职、失误或腐败等。

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审计,减少内部控制风险的发生。

三、防范措施1. 持续学习与培训:税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自身工作的合规性。

定期参加培训课程,增强专业能力和风险意识。

2. 加强信息化建设:税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操作风险。

税务机关应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 加强内部控制: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审计,确保工作人员遵守工作规范和制度,防范内部控制风险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涉税信息的管理,保护纳税人的隐私和商业秘密。

4. 建立合作机制:税务机关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共同打击逃税、偷税行为。

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对纳税人的全面监督和管理。

5. 加大监督与惩罚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税务机关应及时发现、查处并追究责任。

如何规避税务执法风险

如何规避税务执法风险

如何规避税务执法风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化的进程,社会主义税收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关注税收的程度在提高,纳税人的法制观念也随之不断提高,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时刻在接受着社会多层次的监督和制约。

因此税务执人员的执法风险越来越大,如何规避执法风险是当前各级税务机关及税务执法人员高度重视、慎重对待的问题。

一、执法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一)税收政策原因。

一是政策复杂化。

现行税收法律法规规章中,法律所占比例较少,大多是规范性文件,即通常我们所说的税收政策。

全国每年都有数千个规范性文件出台,并且这些文件的互通性不强,导致文件多、规定多,税收政策趋于复杂化,在执行过程中甚至有冲突的现象。

二是一些政策的制定,与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全国统一的税收政策在实际操作时会出现不是执行政策不严就是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宽严相济”很难把握。

三是政策传达不到位。

目前许多政策出台后,就挂在网页上,组织专门的学习不够。

有的既使在网上看一遍,却不用心去记,时间一长就给忘了,在实际运用中出现偏差。

(二)外部环境客因。

一是地方政府对税收工作的干涉。

当前,一些政府部门对税收法律规定不甚了解,出台一些与现行税法规定冲突的税收优惠政策,干预了税务人员执法。

对此,税务部门往往难以应对,出现问题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是税收立法与我国法律体系之间仍存在不协调的地方,使税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不通畅,造成相关部门协税护税意识不强,税法实施效力减弱,形成执法风险。

三是人情关。

目前法治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一些人在法与理、法与情等方面还存在模糊认识。

说情仍然是一种普遍现象。

这也是税务执法风险的一个成因。

(三)内部管理主因。

一是部分一线的执法人员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不深不透,不能严格执行税法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凭经验办事的问题,表现在有些税务人员学习掌握税收法律、法规、规章不及时,知识更新不快,方法陈旧,手段落后,导致工作中出现失误或失察的可能性增大。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

2、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 从正反两个人方面入手,教育干部依法行 政,依法做好工作,绷紧法律这根弦,时 刻注意防范风险。
• 细节决定成败,不放过任何导致风险的可 能。
3、健全和规范稽工作流程
• 全面健全和规范工作流程是防范、规避风 险的重要措施。
• 依照《征管法》及细则、《稽查工作规程 》(目前总局稽查局正在组织修订)和相 关法律制定稽查工作制度、规范的稽查流 程、详细的稽查方法及有关要求,使稽查 人员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企业经营者依法纳税的意识差,偷税心理普遍
经营主体多元化,多办企业,利用多头企业避税
企业假账行为和假发票普遍存在
4、税务执法中的渎职风险
税务执法中的渎职风险,渎职违 法行为和职务犯罪,财迷和色迷 是主要原因。贪污、贿赂、挪用、 发票犯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 守罪,徇私舞弊不移送刑事案件 罪;
税务机关人员渎职犯罪特征分析 1、金钱化与情色化并存 2、高官化和基层化并存 3、家庭窝案和单位窝案并存 4、渎职犯罪局长数量多与涉案金额巨额化并存 5、对下受贿和对上行贿并存 6、内部受贿与外部受贿并存 7、一罪刑罚与数罪并罚并存 8、渎职犯罪和税款流失并存 9、个人犯罪与单位犯罪并存
密。 • 为国家机密、涉及军事等保密。
11、秉公办事,清正廉洁
• 坚持为政清廉,严格遵守各项廉政纪律。 • 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干部廉政意识,充分
认识为政不廉给国家、给集体、给个人带 来的危害,自觉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
12、疑案从无、疑罪惟轻
• 办理稽查案件,坚持用证据说话,实事求 是(疑案从无、疑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轻)。
• 如:举报案件办理不及时或查处不力、应 兑现的奖金迟迟未兑现或未足额兑现、应 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责任的案件未移送, 导致风险。

税收执法风险与防范

税收执法风险与防范

税收执法风险与防范税收执法是国家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保护国家财务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税收执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违法行为的隐蔽性、复杂性、变异性等。

为了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保障税收工作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税收执法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

税收执法人员是税收执法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要定期组织税收执法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执法能力。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税收执法人员考核机制,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要加强税收执法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税收执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税务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税收数据进行全面、精确的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和风险隐患。

同时,建立起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税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提高税收执法的协同效应。

第三,要加强税收执法的监督和纪律建设。

税收执法属于行政执法范畴,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原则,确保执法过程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要建立健全税收执法的监督机制,对执法行为进行监察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的问题和不足。

同时,对于违法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形成有威慑力的法纪环境,提高税收执法的效果和公信力。

最后,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

税收执法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工作,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共识。

税务部门要积极与纳税人、企业、学术界等各方面加强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税务改革和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共同推动税收执法工作的改进和发展。

综上所述,税收执法风险是税收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是税收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只有坚持依法执法、加强税收执法人员培训、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监督和纪律建设以及与社会各界的密切合作,才能有效地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确保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税收执法风险与防范税收是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税收执法则是确保税收的征收与管理的关键环节。

报告税务征管工作风险评估

报告税务征管工作风险评估

报告税务征管工作风险评估一、引言税务征管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为确保税收的及时收取和合法性,税务征管部门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报告旨在以税务征管工作为背景,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供解决方案。

二、税收政策风险1.法规变化风险政府法规和税收政策的频繁变化对税务征管工作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如果税务征管部门未能及时了解和适应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征纳工作不准确,甚至违法。

解决方案:税务征管部门应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信息渠道,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获取法规和政策的更新动态。

同时,建立起稳定的机制,对法规和政策调整进行快速反应,并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员工对新政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2.政策漏洞风险税收政策的漏洞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逃避纳税。

同时,政策漏洞也可能被纳税人以合法方式利用,从而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损失。

解决方案:加强税收政策的研究与完善,及时发现和修补可能存在的漏洞。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各类逃税行为。

三、税务征收风险1.内部控制风险税务征管工作涉及大量的纳税人信息和资金流转,如果内部控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和资金安全风险。

解决方案: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涉及纳税人信息和资金的业务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

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对信息安全和资金风险的认识。

2.数据管理风险税务征管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如果数据管理不当,可能导致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的问题,从而影响征管效果。

解决方案:建立高效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加强数据管理的培训,提高员工对数据管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税务执法风险1.执法过程中的不当行为风险税务执法过程中,不当行为可能导致执法的不公正和不合法,从而损害纳税人的利益,影响税务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

解决方案:加强对税务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执法水平和法律素养。

建立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的不当行为。

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防控做法交流材料

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防控做法交流材料

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防控做法交流材料一、前言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防控做法是当前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税务机关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把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防控做好,就可以保障税收安全,提高税收征收质量,建设廉洁税务机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力量。

本文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防控做法做出探讨和交流。

二、税收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概述税收执法风险,是指在税收征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监管漏洞、税务机关内部纪律问题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一定的税收损失。

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执法工作时,如果没有对执法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就会引发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问题。

同时,税收执法风险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廉政风险,是指在税务机关内部可能存在的腐败风险、违纪问题、机构理念偏差等问题。

如果税务机关没有对廉政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就会导致一些纠错难度大、影响税务机关形象的问题,对税收秩序和社会稳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税收执法风险防控做法(一)相关法规制度健全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征收工作时,必须严格依照相关法规制度执行,保证执法工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此外,税务机关还应当加强内部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执法素养和法律意识。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现代税收管理不可回避的趋势,通过信息化建设,税务机关可以实现税收征核工作的快捷化、自动化、智能化,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同时,也可以防范内部腐败问题,促进廉政机构建设,一旦发生违纪问题,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三)强化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对于税收征收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税务机关应当事先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控制。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加强监管和甄别,有力地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并且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和税收征收的公平性,建设廉洁纳税机关。

四、廉政风险防控做法(一)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可以对纳税服务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为打造从严治税的进一步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税务执法风险与防范

税务执法风险与防范

税务执法风险与防范第一部分税务执法共有风险行为共有风险行为是指税务人员在做出各项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的执法风险,具体分为税务行政不作为、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执法程序违法、执法文书错误、越权执法、税收执法侵权、执法依据错误、证据收集不充分不合法、自由裁量权滥用、税务执行不到位、其它执法风险等十个方面48个执法风险点。

一、税务行政不作为【提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消极履行法定职责,造成侵犯税收利益、扰乱税收秩序、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后果,形成执法风险。

【表现形式】税务行政不作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22种形式:(一)侵犯税收权益、扰乱税收秩序的行为1.未宣传、贯彻、执行税收法规,未辅导纳税人依法纳税。

2. 未责令限期改正。

3.不征少征税款。

4. 未按规定缴销纳税人票证。

5.不处罚或少处罚,应处罚不处罚。

6.不移送税务违法案件。

7.不执行上级机关征税决定。

8.不执行裁决。

9.不按规定对纳税人进行检查监管。

10.不受理不查处举报案件。

11. 不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措施。

12、未告知纳税人申请回避的权利。

(二)侵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1.无正当理由不予以办理税务登记。

2.无正当理由不受理纳税人申请。

3.无正当理由不确认税务资格。

4.无正当理由不发售发票。

5.无正当理由不开具税收单证。

6.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工作职责,不遵守法定时限,拖延办理各项税务行政审批。

7.无正当理由不退还纳税人多缴税款。

8.不为纳税人提供无偿服务。

9.不告知纳税人权利事项。

二、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提示】以税务机关内设科(股)的名义对纳税人做出处理决定或安排无执法资格的人员参与执法,形成执法风险。

三、执法程序违法【表现形式】执法程序违法主要表现为以下9种形式:1.开展日常税务检查,应出示而未出示税务检查证;2.收集证据资料,纳税人未签署意见或者盖章;3.违反法定程序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4.应告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而未告知。

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

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

近几年来,税务系统在审理和批阅方面、税收征收和管理方面、机构如何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改革。

税务机关尤其是基层税务机关,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税收执法行为更加规范、执法风险得以规避,对税务机关来说这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阐述税收执法风险的种类,分别从规章制度、执法主体、纳税主体这三个方面对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防范风险的建议,以提高税务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风险防控水平。

一、税收执法风险概念执法风险是指具有执法资格的国家公职人员在执行权力或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可能执法或者履行的职责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导致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侵害并造成一定的损失,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承担未履行好职责而潜在的风险。

税务执法是国家行政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肩负着组织财政收入的重任。

二、税收执法风险的种类根据其法律条文依据不同以及执法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将税收执法风险划分为管理类风险、行政类风险、司法类风险。

(一)管理类风险。

是指依据《税收征管法》《行政许可法》《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各种税法和文件,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主体因解释或执行法律、法规、政策所赋予的职责,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没有完全做好而产生的风险。

如在宣传税收政策时宣传不到位,使纳税人对税收政策漏缴税款却不能及时知晓等情况。

(二)行政类风险。

是指税收执法主体依据《税收征管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各项行政法律、法规所引发的税务行政复议撤销、行政诉讼败诉等不良后果。

如:因未按税务稽查程序进行税务稽查而引起的取消税务行政复议等。

(三)司法类风险。

是指根据《税收征管法》、《刑法》第397条等规定,税务人员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因个人原因没有完全履行其职责,客观上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结果可能有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

三、税收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执法规章制度层面1.有些税收立法层级较低,缺乏权威性目前,我国实施的“实体法”是以国家法律形式颁布的,其中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印花税等12个税种的税法是以法律形式出台的,其余6个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是以条例、暂行规定的形式颁布的;“程序法”主要有《税收征管法》。

税收执法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防范

税收执法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防范

税收执法风险成因分析及对策防范税收执法风险,是指税收执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因为执法主体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这种作为和不作为可能对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本身造成伤害的各种危险因素的集合。

税收执法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故意,主要表现在一些税务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淡薄,不严于律己,执法不公,以权谋私,这类风险“险”在明处,是相对好控制的;二是非主观行为,是税务干部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容易受到忽视,往往是出了问题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相对难以控制。

一、税收执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表现1、税收管理风险。

主要表现为税务登记信息不齐全不准确、纳税人行业性质认定错误、减免税划分不准确、定额核定程序不严格、随意改变税种、入库级次、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前征收、延缓征收税款、税率执行有误、税收执法人员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税款,非正常户管理不到位、欠税管理不到位、注销清算不到位、行政许可程序不合法等等。

不规范的税收征管行为,使税收执法机关面临形象受损、执法信誉降低的风险,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还将面临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追究的风险。

2、税务检查风险。

主要表现为税收执法机关或执法人员在对纳税人进行检查时,未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调查取证,收集的证据来源不法定、手段不合法;税收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涉税犯罪案件不移交;滥用职权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或者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不当,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担保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在对纳税人做出补税或处罚决定时,引用法律法规不准确以及不按程序举行听证或未完整地告知诉讼权等。

这些不规范的检查执法行为往往使纳税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由此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税务机关将可能承担执法决定被撤销或变更甚至败诉,对纳税人进行经济赔偿等不良后果,其直接责任人员也可能被追究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3、政策执行风险。

关于基层税收执法中的风险问题及防范措施

关于基层税收执法中的风险问题及防范措施

税收执法风险,指的是税收执法过程中潜在的、因为执法主体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这种作为和不作为可能对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本身造成伤害的各种危险因素的集合。

当前,在税收管理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强化税源控管,规避税收执法风险是税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当前税收执法风险的形式(一)作为类风险。

是指税务执法人员在其工作岗位上已尽力而未尽责或因工作疏忽、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等因素无意中给纳税人造成伤害与损失以及税收执法人员廉政防范意识不强而渎职失职从而面临的行政或刑事处罚等风险。

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收管理风险。

如税务登记不准确、纳税人性质认定错误、减免税划分不准确、定税程序不严格、欠税公告不及时、税率执行有错误、行政许可擅自扩大范围等。

二是税收检查(含纳税评估、巡管巡查、税务稽查、税务审计(外资企业)等)风险。

(二)不作为类风险。

是指税务执法人员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事其责所造成的执法偏差的不作为风险。

此类风险主要体现在基层税务分局,如对新生专业市场,当地政府为了打开局面,吸引投资,培养人气,而制定了一些与税法相悖的扶持优惠减免税费的政策条文,其实税务执法者明白清楚其与国家税法不相符,而由于当地政府有意识地要求执法部门不介入管理,税务执法人员也只好出于当地政府的任务压力而“视而不见”地无条件遵从;再如欠税清理,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某一类企业,政府则要求绥清或不清,税务执法人员也只好“听之任之”。

诸如此类,无意中给税收执法者增加了“不作为”风险。

(三)税收法制体系不完善的风险。

存在着地方规章制度与税法相抵触的执行政策风险。

一是税务机关内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未严格程序、多不规范。

如为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有些地方往往会结合所谓的实际制定更加详细、更加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规定,无意中增加了“弹性执法”的随意性。

二是当地政府为了从本地区小团体利益出发,而巧立名目制定了与税收法律法规相违背相抵触的地方性规范性文件(又称土政策),而导致税务执法人员“不作为”带来的一系列风险。

完善税收制度防范税费执法风险 防范三个风险

完善税收制度防范税费执法风险 防范三个风险

完善税收制度防范税费执法风险防范三个风险税费执法风险,是指税费执法过程中潜在的、因为执法主体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费管理职能失效,以及由此可能对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本身造成伤害的各种危险因素的集合,也就是行使“税费执法权”时所产生的风险,还包涵税费队伍管理所带来的风险,即行使“行政管理权”时所产生的风险。

税费执法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一是税费执法越位。

主体越位,作为执法主体的下级税务机关行使了应当由上级税务机关行使的职权。

管辖越位,为完成税费任务,采取降低征收率,或者用经济补偿手段,外引税费。

职能越位,有的税务机关出于种种考虑,超越职能征缴税费。

二是税费执法缺位。

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应作为的,但税务机关和工作人员不作为、未完全作为、错作为,甚至乱作为,这就形成了税费管理和执法的缺位。

三是税费执法不严。

四是执法程序不到位。

五是自由裁量权失当。

税费执法风险存在的根源,一是执法依据不规范,给税费执法带来风险。

国家税费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规范性文件,是税务机关税费征缴的依据。

但这些依据也存在一些问题,给税费执法带来一定风险。

税法体系不健全,法律级次低。

至今没有税收基本法和税收组织法,税收执法机构、税收职能等基本性问题,只散见于《税收征管法》之中。

法律级次过低,由最高权力机关立法的税收法律,目前仍只有《税收征管法》、《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三部,《社会保险法》仍在审议过程中。

程序法的规定过于原则,给税费执法带来遵循难度。

二是社保费征缴主体地位不明,执法风险大。

社保费收入在不少省、市、县已占当地地税机关总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执法主体地位一直不明。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由税务机关征收,也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

虽然全国20多个省市区明确由税务机关征收,但不少地方登记、变更、申报等仍归劳动部门管理,容易导致责任不明,征缴难度加大。

税收行政执法风险及防范

税收行政执法风险及防范

税收行政执法风险及防范税收行政执法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风险,即来自税务机关的行政执法风险;二是内部风险,即企业自身在税收管理和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对于外部风险,企业应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税务风险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

同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税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税收申报、缴纳和报备等工作的规范运行,提高整体税务合规性。

对于内部风险,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税收管理体系。

首先,企业应严格执行内部审计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税务操作中的问题。

其次,企业应加强内部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员工的税法意识和纳税理念,防止因为员工的疏忽或无意中产生税收违法行为。

此外,企业应加强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税收风险和责任范围,划分好职责界限,确保税务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除了以上措施,为了更好地防范税收行政执法风险,企业还可以加强税务合规的外部咨询和评估,吸引专业机构对税收管理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企业应积极参与税务机关组织的税务活动,了解税务政策和法规的最新动态,并与同行企业进行经验交流,互相学习借鉴,不断提升自身的税务风控能力。

综上所述,税收行政执法风险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应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只有建立健全的税收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内部控制和培训,以及接受外部咨询和评估,企业才能有效应对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确保自身的合法合规经营。

继续加强税收合规教育和意识形态为了进一步应对税收行政执法风险,企业还应持续加强税收合规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

税收合规教育是培养企业员工遵守税法、纳税义务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税务培训班、讲座、内部通知等方式,加强员工的税收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高他们的纳税合规意识。

此外,企业还可以邀请税务专家定期进行法律法规的宣讲,解答员工在税务操作中的疑问,增强员工的合规风险防范能力。

论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论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论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税收执法风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税收执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税收执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漏洞,容易导致税收收入的流失和社会不公。

本文将探讨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1. 法律体系不完善税收执法风险的一个重要成因是法律体系不完善。

税收法律的制定和修订需要考虑各种情况和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

如果税收法律体系不完善,很容易出现法律条款的漏洞和模糊之处,为纳税人和执法机构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

2. 不完善的执法机构和人员税收执法风险的另一个成因是执法机构和人员的不完善。

执法机构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对于税收执法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执法机构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培训和执行力,容易导致税收执法的不公和失职行为。

3. 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制度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还包括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和制度。

税收政策的不合理性可能导致一些纳税人寻找漏洞和逃税行为。

例如,过高的税率、复杂的税务程序、缺乏透明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纳税人的积极性和合规性。

4. 腐败和行业利益勾结腐败和行业利益勾结也是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之一。

一些执法人员可能被贿赂或收受利益,从而放松对纳税人的监管和执法。

与此同时,行业内的利益集团也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干预税收执法,导致一些纳税人享有特殊待遇或减免税款。

二、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措施为了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保障税收的有效征收和社会公平,应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法律体系完善税收法律体系,清晰明确税收法律的内容和执行要求,避免出现漏洞和模糊之处。

同时,应加大对税收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纳税人对法律规定的认知和合规意识。

2. 加强执法机构的组织和管理执法机构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同时,应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高,在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上都要求严格要求,确保执法公正、严谨和透明。

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与规避

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与规避

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与规避一、税收执法风险存在的环节:1、税收务管理环节:税务登记不准确,纳税人信息项目填写不全、填写内容不够真实、是否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税款征收方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对个体户不认真进行调查核实而随意或有意定低税额。

税收担保、税收保全、税收强制执行2、纳税检查环节:一是纳税检查的程序。

如未按规定出示税务检查证,未按规定发检查通知书,收集的证据来源不法定、手段不合法、违反法定程序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二是文书填写、送达不规范。

在使用税务文书时,存在文字表达不严密、项目填写不齐全或不正确、要求纳税人限期改正的要求、时间不明确等现象三是文书引用的法律条款理由不充分或对政策的理解不透彻。

3、税收政策执行。

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防范风险的对策:1、强化教育,提高税务人员的依法治税的水平。

一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税收工作存在税收执法风险的客观性,清醒认识新形势下的税收执法环境。

二是税务干部要学法、知法、懂法,树立法制意识,强化法制观念,从政治、思想、业务等方面不断提高税务干部的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建立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

三是税务执法人员要爱岗敬业,加强廉政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克服税收执法行为中的侥幸心理和麻痹意识,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政、避免作为不当、不作为或者渎职行为的发生。

2、健全执法责任制,完善税务岗责体系。

建立细化和明确的职责分工,职权清楚、责任明确的岗位体系,实现各个岗位相互制衡、约束有力,税务工作前后程序之间分权制约、过程监控,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局面。

通过执法检查、执法监察,对税款征收、税源管理、税务稽查、税务行政处罚等环节的进行监督制约。

定期开展税收执法评议和税收执法问责。

3、开展风险预警工作。

建立税收风险事前预警防范平台,对税务执法的全过程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动态管理,对信访、举报、绩效考核、执法检查等事项中发现的任何一项税收执法异常信息,经过整理、评估,分析得出风险信息,供执法人员查询,并向执法人员发出风险预警,发挥事前规范及正向指引功能。

税收执法各环节风险防范手册

税收执法各环节风险防范手册

税收执法各环节风险防范手册一、准备环节风险防范1. 风险:缺乏对税务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案件审理实践的了解,导致执法过程中无法正确运用相关法律法规。

防范措施:加强培训和学习,及时了解最新税务政策和执法指导意见。

建立规范的信息互通机制,及时了解税务部门的政策和法律变动。

2. 风险:执法人员素质低下,缺乏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执法过程中无法正确判断案件情况。

防范措施: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执法能力。

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及时寻求专业意见和法律建议。

二、调查取证环节风险防范1. 风险:取证过程中不规范操作,导致证据不完整或不准确。

防范措施:建立规范的取证程序和操作规程,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加强执法人员对取证方法和技巧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2. 风险:执法人员行为不当,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导致案件无法得到正当解决。

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管和约束,确保执法过程合法、公正、公平。

加强对当事人权益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当事人对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

三、处罚决定环节风险防范1. 风险:处罚决定依据不充分或错误,导致处罚结果被撤销或改变。

防范措施:加强执法人员的决策能力和法律运用能力,确保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正确性。

及时总结和吸取案例经验,提高执法水平和决策质量。

2. 风险:执法过程中存在廉洁风险,执法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的反腐体系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管和约束,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廉洁意识和道德水平。

四、执行环节风险防范1. 风险:执行过程中遇到强力抵抗或对执行行为进行阻碍。

防范措施:加强执法人员的体能训练和心理调适,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确保执行任务的顺利完成。

2. 风险:执行行为影响社会稳定,引发舆情反应。

防范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公布执法行为的依据和合法性,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
汇报人: 2023-11-27
contents
目录
• 税收执法风险概述 • 税收执法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措施 • 具体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税收执法风险概述
01
定义与类型
定义
税收执法风险是指税务机关在执 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可能导致税务机关遭受损失或 不利后果。
推进信息化建设与数据应用
加强信息化建设
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执法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传递 。
强化数据应用
通过强化数据应用,对税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为优化税收制度和提高 执法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具体案例分析
04
案例一
总结词
执法不规范、缺乏程序意识是风 险源头。
详细描述
某税务局在进行税收执法时,未 能遵循法定程序,如事先未进行 充分的调查和证据收集,导致处 罚决定缺乏法律依据,引起当事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01
02
03
04
纳税人遵从度
评估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包 括申报准确率、税款缴纳及时
率等。
税务审计合规性
评估税务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 规行为、潜在风险以及合规性
程度。
行政处罚率
分析行政处罚的数量和金额, 评估税收执法风险水平。
涉税争议发生率
关注涉税争议的数量和内容, 揭示可能存在的执法问题。
部分税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仍然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教育 。
税收执法风险防控制度的执行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 实。
对新形势下税收执法风险的预测和应对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 税收环境和经济形势。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认识和思考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认识和思考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认识和思考目前,税务机关因执法不当、执法过错或行政不作为等引起的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乃至被追究刑事、行政责任的案件时有发生。

有效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努力营造温馨的税收执法环境,减少税务人员的执法压力,不仅能增强其责任感和忠诚度,激发其工作潜能,保证税收法律制度的正确施行,更有助于提升税务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有益于税收事业的健康发展。

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分析(一)政策、体制原因引发的税收执法风险一是自由裁量幅度过大易诱发执法风险。

目前,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对税收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规定过于概括简约,如在稽查处罚环节,税务机关对偷税的,可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0.5-5倍罚款,又如在税额核定、税负调整、纳税评估等征收环节,“自由裁量权”容易被滥用,导致自由裁量幅度过大,容易诱发税收执法风险。

二是税收执法权力相对集中易产生执法风险。

一方面是征、管、查相对独立,权力相对集中到部门;另一方面,部分岗位权力过于集中,如稽查局负责全系统的稽查工作,虽然其内部实行的是选案、实施、审理、执行四岗分离,但由于选案与审理对实施系列的监督制约十分有限,权力仍主要集中在实施岗位,从而容易产生税收执法风险。

三是执法监督力度不够易产生执法风险。

目前,税务系统的执法监督体制主要以事后监督为主,而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很难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税收执法各岗位之间以及执法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缺乏严密的相互监督和制约,对税收执法权力从行政内部加强纵向制约和发挥纳税人对行政权的横向制约未能完全实现,尚未形成对税收权力真正有效的制约机制,从而易引发税收执法风险。

(二)环境因素引发的税收执法风险一是地方政府干预容易引发执法风险。

一些地方政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一些与现行税法规定相冲突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这些优惠政策和税法相冲突的时候,税务部门往往左右两难,而产生的执法风险却由税务部门独自承担。

二是纳税人偷逃税形式多变增加执法风险。

防范税收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的思考

防范税收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的思考

防范税收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的思考税收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是指税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履行岗位职责时,是否认真负责地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廉洁执法,是否依法征税、应收尽收,是否尽职尽责地履行岗位所要求的职责,所要面临的是对其德、能、勤、绩、廉的一种综合考验,要经历和承担包括执法责任、遵守廉洁勤政各项规定是否符合要求的一种风险。

下面就税收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表现形式、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何防范等谈点个人看法。

一、税收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表现形式(一)税收执法行为不规范存在的廉政风险有些税务执法人员不按或不完全严格按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该作为的不作为或者慢作为,不该作为的乱作为。

有些部门负责人不依法办事,不深入企业、不深入纳税人作调查研究,凭感觉、凭经验、拍脑门作决策,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二)执法人员困于人情世故存在的廉政风险有的税务执法人员出于部门利益、个人利益,搞权权、权钱交换,收关系税、人情税;有的执法人员自身廉洁自律意识不高,明知税法税收政策有明确规定,有税收纪律要求,但却利令智昏,把私利私情私欲置于党纪国法和税法之上,到企业“吃拿卡要报”,不征税或少征税,其不廉行为严重影响了执法的刚性,同时也给执法者自身埋下了隐患。

(三)执法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导致廉政风险有部分税务执法人员工作能力低,税收政策和税收业务、企业财会业务水平不高,不能发现企业存在的偷漏税问题,导致廉政风险。

二、税务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一)税收政策繁杂,执法依据模糊容易造成的廉政风险一是现行税法中属于税收法律很少,大部分是法规、规章、政策,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省局以税收规范性文件出台的税收政策,文件众多、内容广泛、更新频繁,税务人员稍有不及时、或不认真学习理解掌握其政策条款实质,就有可能在执法时执行政策不准,导致少征或多征或漏征税款,给有的税务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带来了潜在的执法风险或廉政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收执法风险
随着依法行政、依法治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纳税人维权意识持续觉醒,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面临的税收执法风险增多。

如何防范和控
制日益增多的税收执法风险是摆在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面前的重要
课题。

引发税收执法风险的行政行为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税收执法超越职权
在行政执法中,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
行为,超越了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范围,或者实施了根本无权实施
的具体行政行为。

结合税务实践,税务机关超越职权的主要表现形式
有以下几种:一是主体越权。

又分为两种情况:1.级别越权.指下级税
务行政主体行使了应当由上级税务行政主体行使的职权。

2.业务越权。

二是管辖越权。

三是职能越位。

四是无委托执法。

二、税收执法程序违法
所谓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所
遵循的步骤、顺序、方式及时限的总和。

税收执法程序违法的主要表
现为:第一,省略步骤。

即将必须的法定步骤予以省略。

第二,颠倒
顺序。

虽然执法人员履行了全部的执法步骤,但不按各步骤先后顺序
履行则构成颠倒顺序的程序违法。

第三,改变方式。

例如,《税收征
管法》规定采取简易保全措施的手段仅限于扣押,如果执法人员采取
了查封或者冻结的手段,就构成了改变方式的程序违法。

第四,超过
时限,即未按法定的时限行使税收执法权。

三、税收执法侵权
基于现代法治理念,现行税收征管法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规范税收
征收行为,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作者认为,近年来税务机关在保
护纳税人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不同水准
地存有以下税收执法侵权行为:一是对纳税人的参与权、知情权缺乏
充分尊重。

此外,税务机关解答纳税人的咨询还欠缺及时准确。

二是
回避权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是侵犯纳税人的信赖利益保护权。


体表现在:对纳税人的同一行为,主管税务机关和稽查部门往往意见
不一,相互矛盾,使纳税人无所适从;对于下级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上级税务机关在检查工作时,往往以纠正错误为名进行“秋后算账”,让纳税人感到税务机关出尔反尔,这既损害了纳税人的信赖利益,又
影响了税务机关的诚信执法形象。

四、税收执法依据错误
一是违背合法行政原则要求,在税收执法中,不依据法律、法规和规
章的相关规定,只依据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因为规范性文件对人
民法院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因而在行政诉讼中税务机关存有败诉
的风险。

二是法律适用错误。

本应引用a法的相关规定,但却错误地
引用了b法的相关规定。

三是条款引用“张冠李戴”。

有的税收执法
人员,不懂得如何准确识别法律的条、款、项,导致具体法律条文引
用错误.本应属于“项”的规定,却错误地作为“款”予以引用。

四是
忽视法律的立、改、废。

在税收执法中,引用了过时的、已被废止、
撤销或尚未生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而未引用现行有效的法律、法
规和规章。

五是违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作出了不利于行政管理
相对人的处理、处罚决定。

五、税务案件定性不当
一是违反税权法定、法律保留和法律优位原则,当税法无明文规定时,错误地采取了权力本位观,作出了影响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的决定。


是案件定性不准。

例如,偷税行为,同时构成违反发票管理法规和《"#0000ff">税收征管法》,根据规定,应按偷税行为处罚,但执法
人员却定性为未按规定开具发票或者按偷税和未按规定开具发票并罚。

六、证据收集不充分、不合法
税收行政执法证据指的是税收行政执法主体在对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
实施法律、法规、规章的措施和手段时所依据的事实和材料。

在日常
税收执法中,证据收集风险主要有:一是不收集证据,凭经验执法。

二是证据收集不充分或者违背证据的“关联性”要求,所收集的证据
与处理、处罚决定中阐述的违法事实不存有因果关系。

三是证据收集
方式不合法。

四是先处理,后取证。

在作出处理、处罚决定后才补充
收集证据。

五是证据制作不规范,未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
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相关证据收集、制作的规范化要求。

七、自由裁量权滥用
现行税收征管法律、法规、规章赋予了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宽泛的
自由裁量权。

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税收执法人员千差万别,个人素
质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会导致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偏差,从而产生自由裁
量权滥用的执法风险。

行使自由裁量权错误主要表现在:一是违反比
例法则。

即行政处理手段与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性不成比例,在税务
行政处罚上体现为违反“过罚相当原则”。

二是有多种行政手段能达
到行政目的时,采取了损害纳税人权益的方式。

三是考虑了错误的和
不相干的因素。

例如,执法人员因纳税人陈述申辩而错误地认为纳税
人态度不好,从而对纳税人实施了加重处罚。

四是背离既定的惯例。

五是行使自由裁量权未说明理由。

当前,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行
使自由裁量权时,普遍存有的问题是作出处罚决定没有详细陈述理由,即没有对纳税人的违法行为、违法情节、方法和手段、社会危害水准、主观恶性和陈述申辩内容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因而,行政处罚决定
让纳税人难以信服。

八、行政复议处理不当
一是不作为。

包括:无正当理由不受理,不审查、不答复,无正当理
由超期不作复议决定、不在合理期限内确认复议担保的效力性等。


是复议机关未全面客观调查取证。

仅从证明被申请人具体行政行为的
合法性角度收集证据。

三是复议决定未准确告知申请人提起诉讼的时
间和具体对象,引发诉讼时效争议。

四是复议机关在避免当被告心理
的驱动下,违法作出复议决定。

九、税务执行不到位
在税务实践中,税务人员在执行上存有的风险主要有:一是文书送达不合法。

表现为:文书未送到法定人员,例如,将文书错误地送给办税员或者未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总经理等;送达人员互为见证人;错误公告送达;未将文书送给同住的成年家属,例如,送给未成年的子女或者送给分居的家属等;代理人签收时,送达人员未取得相关授权委托书,导致征纳双方事后为文书签收权发生争议。

二是执行措施不到位。

在税务执行中,很多执法手段未得到充分有效运用,例如,纳税人欠税数额较大,但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代位权和撤销权在实际中很少得到运用,甚至必要的催缴文书也没有。

三是以补代罚,以罚代刑在一定水准上还存有。

税收执法风险虽然不能绝对消除,但是可以防范和控制。

针对税收执法风险的表现形式,从构建法治国税、和谐国税,保护税收执法人员的角度出发,作者认为,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从理论上来讲。

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具体来讲,需要从观念、制度、执法行为、执法队伍、机构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防控。

税收执法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