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
新形势下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第一篇:新形势下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新形势下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纳税人维权、行政监察及司法监督力量日益增强,对税务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成为摆在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正确认识税收执法风险税收执法风险是税收执法过程中潜在的一种风险,是指因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这种作为和不作为行为致使国家利益或税收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需要承担或被追究有关责任的可能性。
理论上讲在税收执法的任何岗位都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领导干部和执法管理一线的关键岗位,岗位风险尤为突出。
(一)税收执法风险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客观性。
执法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是因为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对于风险主体来说是独立存在的,不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只要风险的诱因存在,一旦条件成熟,风险就会导致损失。
风险的客观性提示我们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每个岗位、每个人都面临潜在的风险;而且,职务越高、责任越重、风险越大。
而且,损失往往与风险相随,风险的危害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连锁性损失。
二是隐蔽性。
风险都是以一定的概率存在的不确定性危险,因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能够准确预见从而有效控制的危险,就称不上是风险。
税务人员之所以容易忽视身边的风险,在风险发生之前掉以轻心或心存侥幸,就是因为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即隐蔽性。
在国税工作中,执法和管理风险也潜藏在日常工作的大量细节中,从萌芽、发展到演变成显性问题,往往都有一个过程,但很容易被人忽视。
如在一般纳税人认定环节,审核把关不严就埋下了被不法分子钻空子的隐患,这一隐患未必一定爆发,但一旦爆发就与此管理疏漏直接相关,并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是可控性。
尽管风险是客观的,但它是可控的,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程序对风险进行事前的识别和预测、事中的防范和事后的化解,可以借助科学的方法、有效的风险防范工作程序,分析风险的性质、产生条件,辨别可能导致损失的因素,为控制风险提供前提。
对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几点思考
风险的有效途径。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风险管理成为核心工作
随着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风险管 理将成为基层税务机关的核心工作之一。
信息化手段广泛应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将在基层税务机关 得到广泛应用,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法治化建设持续推进
税收执法将更加注重法治化建设,加大对违 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税收公平正义。
04
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防 范措施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完善的税收法律法规 体系
制定和修订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确保基层税 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及时更新税收政策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税 收政策,确保基层税务机关掌握最新、最全
面的税收政策信息。
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培训
03
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成 因分析
法律法规不完善
税收法律体系不完备
现行税收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存在法律 空白和模糊地带,给基层税务机关执法 带来困难。
VS
法律法规更新滞后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税收法律法规未能及 时跟进调整,导致基层税务机关在执法过 程中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
税收政策变化快
税收政策调整频繁
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税收政策,提高纳税人对 税收政策的认知度和遵从度。
加强税务人员培训
定期组织税务人员参加税收政策培训,提高其对税收政 策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确保准确、规范执法。
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
推广使用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税收数据共享和信 息化管理,提高基层税务机关执法效率和准确性。
纳税人遵从度低
有效规避税务检查执法风险的思考
有效规避税务检查执法风险的思考第一篇:有效规避税务检查执法风险的思考有效规避税务检查执法风险的思考信息来源:字号:【大中小】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权限和程序,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是否正确履行纳税人义务进行审查、审核的具体行政执法活动。
税务检查执法风险,是指具有税收执法资格的国家税务人员在税务检查行政执法过程中未按照或未完全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进行执法或履行职责,给国家或纳税人造成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损失以及应履行而未履行职责,进而应承担执法责任的潜在危险。
税务检查行政执法主体承担着依法行政、维护国家和纳税人双方权益的重任,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受自身素质的制约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执法行为可能出现偏差或失误、进而引发执法风险。
因此,认真研究税务检查执法风险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其内在规律性并有的放矢地进行防范、从而使税收检查行为更加规范。
一、税务检查执法风险的表现形式(一)税务文书送达对象有误税务文书的送达是税务机关履行税务检查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税务机关送达税务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
……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的财务负责人、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受送达人有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
” 这也是税务机关普遍采用的税务文书送达方式的五种方式之一。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有的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不易直接联系(比如跨地区经营企业其上述人员不驻本地情形),或者有的税务人员为图方便,有时会把税务检查文书直接交于办税人员并由其签收。
笔者认为这样是不会产生法律上的送达效力的,因为办税人员并非上述法规条文中规定的合法接收人。
如果日后涉税纠纷中的取证工作涉及到该文书送达事项的话,我们的执法人员就将面临一定的执法风险。
浅谈基层国税部门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防范
浅谈基层国税部门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防范刘元龙随着依法治税工作的不断推进,征纳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得到进一步明确,纳税人自我维权意识日渐增强,税务稽查行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监督,执法风险也成为稽查干部最为担心的一个突出问题。
笔者就当前如何有效地防范基层税务稽查执法风险谈几点看法。
一、基层国税部门税务稽查执法主要的风险防范点税务稽查执法风险存在于税务稽查的整个过程,易发于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和协查五个环节。
(一)选案环节风险防范点。
一是滥用选案权,超出管辖范围选案,任意扩大选案检查频率,导致税务行政乱作为。
二是接到举报不受理、不登记、不记录,不履行职责,不及时兑现举报奖金导致举报人投诉,导致行政不作为。
三是对受理的举报线索不传递、不核实,故意隐瞒案件线索,或未经核实而擅自处理,导致案件得不到很好查处,造成税款流失。
四是未按规定保管选案相关材料,导致资料丢失损毁。
五是泄漏举报人或举报案件情况,导致举报人正当权益受到威胁,可能引起严重后果;以举报人名义领取举报奖金,导致贪污行为。
(二)检查环节风险防范点。
一是对应当立案的案子未进行立案查处,导致行政不作为;遗失调取的账簿资料,影响案件的查处,可能导致失职行为。
二是应回避的办案人员参与稽查,单人下户检查,未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未出示检查证件,未履行事项告知手续,未经批准擅自调取稽查对象账簿资料,导致程序违规。
三是泄漏案件查办情况,影响案件正常查处;未及时查办案件致使纳税人走逃,影响案件查办;因人情、关系或收受他人好处将查出的问题不列入稽查报告,循私办案影响案件查处,导致出现失职渎职行为。
四是未按照选案确定的稽查对象随意下户检查,导致行政乱作为。
五是泄露纳税人商业秘密,损害纳税人利益;以非法人员、非法程序、非法渠道、非法手段取得证据材料,程序违规影响查处的合法性,可能导致行政诉讼。
(三)审理环节风险防范点。
一是拟处理、处罚对象不当,错误认定被处理、处罚对象,可能导致行政诉讼。
2023年最新的基层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范文(精选5篇)
2023年最新的基层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范文(精选5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基层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的文章5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第1篇: 基层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依法治税是税务工作的灵魂,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税收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税务机关作为国家的行政执法部门,其依法行政是否规范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笔者仅从对纳税人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基层税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解决问题的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一、存在问题依法治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税务机关内部的管理行为,即对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的征、管、查等行为的规范和管理;二是对行政相对人的管理行为,即对纳税义务人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缴纳税款等行为的规范和管理。
近年来,为强化依法治税,省、市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章制度,如《关于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意见》、《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等,对税收执法工作的统一、规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在基层税务机关的具体贯彻落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执法过程简化,缺乏人性化服务税务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税收执法权,而基层税务人员是税收政策的主要执行者。
但在传统观念中,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权利和义务上是不对等的,纳税人在税务机关面前永远都是唯命是从、俯首称臣,特别是在一些较偏远的农村,这种认识尤为根深蒂固。
于是,有些基层税务人员受这种偏爱影响,与纳税人疏远了距离,淡化了税企关系,具体表现在:其一,工作中虽然做到了严格执法,但执法过程中存在冷、硬、横现象,纳税服务缺乏人性化色彩。
譬如:各级税务机关虽在办税服务厅设置了纳税服务窗口,设置了便民服务台,统一了文明服务用语,但许多人还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定位不准等问题,没有把纳税服务放到与其他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导致服务制度落实不扎实、监督考核不严格、服务效果不突出、纳税人的满意度不高等问题。
对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几点思考
对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几点思考税收执法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聚财、依法治税的重任;随着国家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纳税人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司法机关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税务机关务机关是国家财政收支的关键部门,已越来越成为国家纪检监察部门关注的对象;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公民和法人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如果税收执法人员不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执法观念,克服随意执法的老毛病,就随时存在着执法风险,小到经济损失,大到触犯刑律;二税收执法风险特征1.税收执法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税务机关的执法过程及其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中,税收执法风险是始终存在的,这种风险是税务执法主体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措施适当地减少和降低其危害程度,但无法彻底避免风险;2.税收执法风险是现实具体的;税收执法风险既会对行政主体相对人产生不利后果,如使国家税收收入受损失、导致行政赔;1.税制设计和税收政策本身的缺陷和漏洞,给税收执法带来一定风险,现行税法体系中至今无税收基本法;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基本的界定,甚至一些税收专用词汇的含义都因缺乏法定规范而无法统一,而且大量的是法规和规章,法院在行政案件判决时对规章是参照使用,这给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留下了巨大的隐患;2.政策变化快、用语不够准确严谨和缺位的现象;由于形势的发展变化,税务部门出台了大量解释、补充的规范性文件,有的没有使用“法言法语”;刻意用法文件的专用结构单位即章、节、条、款、项、目的设置与排列去设计和制作规范性文件,不够简洁明了;有的文件往往涉及既往问题,与“法不溯及既往”的现代法治原则相悖;不仅税务干部难以全面掌握,纳税人更是无所,,,2.政治思想素质不高,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导致执法风险;有些税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凭习惯经验随意执法,凭意气盲目执法,论关系、讲人情胡乱执法;3.主观故意,心存侥幸心理导致执法风险;许多税务人员明知程序不到位、操作不合法,仍我行我素,不加纠正;以为以前都没事,别人都没事,自己也不会有事;4.方法简单导致执法风险;部分税务人员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老是以执法者自居,对纳税人颐指气使,引起纳税人不满,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增加执法风险;三外部环境导致风险1.形势发展增加执法风险;生产经营方式日新月异,日益复杂化;偷逃税形式多样,手段翻新,日趋隐蔽化,这些都增加了税务部门税源监控、税务检查的难度,增大了执法风险;,深入征求基层税务人员意见,以增强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3.坚持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要全面梳理税收规范性文件和各级税务机关制定的内部管理规定,废止不合理,不科学的税收政策和不可行、做不到的管理规定,避免税务人员无所适从,从制度层面尽可能的消除税收执法风险隐患;二加强税务干部培训学习,着力提升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1.增强法制意识,在深化依法治税中规避风险;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基础,它既要求纳税人依法纳税,更强调征税人依法征税、依规管理、依章办事,体现出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对等;若有违背,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坚持依法治税,才可规避税收执法风险;,风险创造良好环境1.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纳税人的服务需求,通过多走访纳税人,在宣传好税收政策的同时,多沟通了解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并及时帮扶解决,进一步完善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争议的税收救济制度,从而在理解与和谐的氛围中,化解执法风险;2.要加强与当地党政的沟通联系,及时汇报税务部门的工作,宣传好税收政策法规,努力在依法治税方面,与工商、银行、公安、法院部门协调方面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提高执法效力,要加强协税护税建设,大力获取第三方信息,增强执法合力;3.加强与法院、纪委的沟通,减少因内外认识标准不一致而引发的执法风险;加强与公安、司法部门沟通,协调和统一税务,。
基层税务局构建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机制的思考
[ 关键词 ] 基层税务局
执法风 险 管理途经
党 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 提出 了深化税制改革方 略 , 随 着税制改 革 的推 进 , 各级 政府 、 社会 各界对 税务部 门 的
税收执法期望值愈来愈高, 纳税人的法制观念 、 政策掌
握、 维权 意识也 不断增强 , 相关部 门对税 收执 法的监督 、 制约也 日益加 强 。增强风险 防范意识 , 提升 规避和预 防 执法风 险能力 , 已成 为新形势下基层税务机关 和税 务干 部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
税 服务 意识差 , 工作 简单 粗暴 , 激化 征纳 双方 矛盾 , 一
责, 造成侵犯 国家税款及财产重大损失而可能触犯法律 的危险和后果 , 从而被追 究行政执法 责任 , 甚至 面临被 检察机关 以涉 嫌职务犯 罪提 出指控 。税 收行政执 法人 员渎职性犯 罪归纳起来 包括 : 贪污、 受贿、 挪用公 款 、 滥 用职权 、 玩忽职守 、 徇私舞弊 、 隐瞒 『 青 况、 弄虚作假 , 勾结 唆使偷逃税行 为 , 违反法 律和行政法 规定 , 造成 国家税
燕 避 辽 宁
L i a oni n g E c on om y
基层税务局构建税收执法
风险 防范机制 的思考
刘 焕 军
[ 内容提要] 税收执法风险, 指的是税收执法过程 中潜在 的、 因执法主体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 可能对执法主体和执 法人员本身造成伤害的各种危险因素集合。县区一级税务机关, 因为直接面对纳税人行使税收的征收、 管理、 检查等各项职能, 所面临的税 收执法风险相对较高。本文结合新形势下暴露出来的税收执法风 险I 、 司 题, 围绕基层税务局如何构建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机制提出了可行性
浅析基层税务机关的执法风险及对策
浅析基层税务机关的执法风险及对策税务执法风险,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下称税务人员)在履行税收管理职责过程中,未按照或者未完全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执法行为,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法定职责,致使国家和税收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依法应当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即法律责任。
一、税务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法律政策层面:1、税收法律级次偏低,权威性较差。
根据《立法法》规定,国家立法机关虽然拥有专属立法权,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授权行政机关立法。
目前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法只有三部,其余均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及其主管部门??财政部或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规章等。
2、税收程序法有些规定过于原则,不利于操作。
如在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税收强制措施等,由于执法程序复杂,使税务干部查处案件时缩手缩脚,导致许多涉税案件得不到及时查处,执法力度无法达到税法要求。
3、政策漏洞。
受税收法律单一性所限,实际的税收工作中,税务机关往往会出台一些税收政策来指导工作。
由于其中一些下达的税收政策文件的收件期比其要求的执行期要晚数月,使税务执法人员无形中承担了一定的由于政策制定方面缺陷而带来的执法风险。
(二)社会环境层面:1、税务执法受到地方政府的干涉。
有些地方基层政府由于地方利益驱动(如招商引资、搞活地方经济等),变相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干预税务执法。
2、税收立法与我国法律体系之间不协调,造成相关部门协税护税意识不强,如国税与地税、工商、银行等部门衔接不力,尚不能较好地实现相关信息的资源共享。
(三)个人素质层面:1、执法风险意识亟需加强。
由于税收执法机关作为执法者兼管理者的强势地位客观存在,使执法人员没有切实感受到税收执法风险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人治”思想。
2、执法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税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综合性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尤缺,直接制约业务水平的提升。
同时,由于税收执法依据散见于复杂的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中,行政规范性文件大量存在并不断修订更新,税收执法人员难以全面、准确把握,规范执法难度较大。
对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几点思考
近年来,税务系统不断推进改革 ,如“营改增”、金税三期等, 对基层税务机关的执法要求更加
严格
在此背景下,基层税务机关如何 应对和预防税收执法风险成为亟
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通过分析基层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提出 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旨在提高基层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 和风险防范意识。
某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提起了行政复议。在复议过程中,税务机关积极与纳税人沟通,解释处罚 依据和理由,最终使纳税人理解并接受了处罚。该案例中,税务机关通过积极沟通和解释,避免了因行政复议引 发的潜在风险。
案例三:行政诉讼案例
总结词
行政诉讼是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的一种较高风险的执法风险,一旦败诉,会对税务机关的公信力和形象 造成负面影响。
研究展望
完善制度和加强培训
强化监督机制
针对现有问题和风险,建议完善税收执法 相关制度,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
推进信息化建设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税收执法过程进 行全面、透明、及时的监督,防止执法权 力的滥用和不当行使。
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税收执法的 效率和公正性,减少人为因素对执法过程 的影响。
安全风险
基层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可能存 在安全事故或安全隐患,如执法操 作不当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等 ,导致安全风险。
风险产生的原因
制度不健全
基层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可能 存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 ,导致执法不规范、不统一,从
而产生风险。
人员素质不高
基层税务机关的部分执法人员可 能存在业务水平不高、法律意识 淡薄、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导致 执法过程中出现失误或错误,从
关于基层国税机关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
关于基层国税机关如何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税收执法风险主要是指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因为执法主体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对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本身造成损害的各种不利后果或不利影响。
如何提高税务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保护税务干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国税机关必须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税收执法风险的存在并不仅仅是由于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自身的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纳税人利益的驱使。
由于税收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纳税人的切身利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种利益冲突。
部分纳税人想方设法利用税收政策和管理漏洞偷逃税款,给税务干部带来失职渎职等执法风险。
部分纳税人还甚至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拉拢或腐蚀税务干部,税务干部如果稍有疏忽,抵制不住诱惑,就会因执法不严或执法犯法,受到责任追究。
(二)一些税务机关管理乏力。
税收管理制度不健全,使税务干部执法随意性较大或无所适从,给不法分子留下了管理漏洞。
同时,一些税务机关对税务干部的管理监督制度不完善,思想教育乏力,监督管理软弱,对违法违纪行为常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干部违法成本较小。
(三)部分税务干部素质偏低。
一是法律意识不强,存在“权治”思想,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并且防范风险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规范操作太繁琐。
二是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要表现为工作粗心、执法随意、疏于管理、推诿扯皮等,使税收征管出现漏洞,如漏征漏管户的管理问题。
三是不重视学习,对税收政策法律法规不熟悉,执法水平低,尤其是程序不到位、文书不规范现象较为突出,导致产生税收执法过错,有的甚至导致行政诉讼败诉。
四是有法不依,执法犯法。
个别税务干部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和不法分子的拉拢腐蚀,执法犯法,徇私舞弊。
(四)纳税人法律意识增强和司法机关关注增加。
随着税收法律的逐步普及,纳税人的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处在当今社会矛盾多发期,使税收执法风险的变数更大。
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浅议
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防范浅议2015年是全面深化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国家税务总局在2月份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依法行政是税收工作生命线和基本准则这一工作思路。
随着依法行政、依法治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纳税人的维权意识不断觉醒,基层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长期和纳税人打交道,面临的税收执法风险逐渐增多,如何防范和控制日益增多的税收执法风险已成为摆在基层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的执法风险1、在税务登记环节中,对已办税务登记纳税人中有否按规定核查;登记项目是否齐全、登记内容是否真实,有否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等;已办税务登记纳税人中有没有假停业、假注销;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定额核定过程中程序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以上这些执法人员疏于核查,都会给后续征管带来损失。
2、受理申报环节中,缺乏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审核,容易漏征税款;由于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少数纳税人采取虚假认定、虚开多抵、瞒报收入等手段达到少缴、不缴税款的目的,钻政策空子骗取享受优惠。
基层执法人员在在对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资格审查过程中,主观“放宽”各项优惠政策的标准,进行利益交换。
3、在日常征管过程中,有的税务检查人员为了图简便而忽视检查程序,如在检查中不主动出示检查证、不着税服、检查通知不按要求提前送达、执法文书一人送达、证据不足就提前结案等现象大量存在;文书填写、送达不规范。
在使用税务文书时,存在文字表达不严密、项目填写不齐全或不正确、要求纳税人限期改正的要求、时间不明确等现象。
在使用《送达回证》时,存在没有注明签收或送达地点、日期和时间,或没有按规定要求纳税人或见证人签字等等;检查引用的法律条款理由不充分或对政策的理解不透彻。
最终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留下隐患。
另外,政策制定的不完善、来自各方面的行政干预等都使得税务执法人员承担了一定的执法风险。
关于基层税收执法中的风险问题及防范措施
税收执法风险,指的是税收执法过程中潜在的、因为执法主体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这种作为和不作为可能对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本身造成伤害的各种危险因素的集合。
当前,在税收管理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强化税源控管,规避税收执法风险是税务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当前税收执法风险的形式(一)作为类风险。
是指税务执法人员在其工作岗位上已尽力而未尽责或因工作疏忽、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等因素无意中给纳税人造成伤害与损失以及税收执法人员廉政防范意识不强而渎职失职从而面临的行政或刑事处罚等风险。
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收管理风险。
如税务登记不准确、纳税人性质认定错误、减免税划分不准确、定税程序不严格、欠税公告不及时、税率执行有错误、行政许可擅自扩大范围等。
二是税收检查(含纳税评估、巡管巡查、税务稽查、税务审计(外资企业)等)风险。
(二)不作为类风险。
是指税务执法人员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事其责所造成的执法偏差的不作为风险。
此类风险主要体现在基层税务分局,如对新生专业市场,当地政府为了打开局面,吸引投资,培养人气,而制定了一些与税法相悖的扶持优惠减免税费的政策条文,其实税务执法者明白清楚其与国家税法不相符,而由于当地政府有意识地要求执法部门不介入管理,税务执法人员也只好出于当地政府的任务压力而“视而不见”地无条件遵从;再如欠税清理,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某一类企业,政府则要求绥清或不清,税务执法人员也只好“听之任之”。
诸如此类,无意中给税收执法者增加了“不作为”风险。
(三)税收法制体系不完善的风险。
存在着地方规章制度与税法相抵触的执行政策风险。
一是税务机关内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未严格程序、多不规范。
如为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有些地方往往会结合所谓的实际制定更加详细、更加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规定,无意中增加了“弹性执法”的随意性。
二是当地政府为了从本地区小团体利益出发,而巧立名目制定了与税收法律法规相违背相抵触的地方性规范性文件(又称土政策),而导致税务执法人员“不作为”带来的一系列风险。
浅谈基层税务机关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浅谈基层税务机关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税收执法风险是税务机关或税收执法人员由于故意或过失等原因不履行法定职责或不按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职责,给国家或行政相对人的利益造成损失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执法过错责任等法律后果。
为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基层税务机关应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通过预警系统和信息化风险管理机制,运用科学、规范的风险识别、风险估测等手段进行确认,并对确认的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提前采取措施处理风险可能所致的法律后果,达到有效地规避税收执法风险的目的。
就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点粗浅看法。
一、税收执法风险的类型基层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过程中面临着两类风险:一是外部风险,主要是由于纳税人或行政相对人引起。
个别纳税人无视税收法律,加之追逐利益,不能也不愿如实准确申报纳税或由于税源监控不到位给少数偷逃骗税者以可乘之机而造成税款流失的风险。
二是内部风险,在税收执法过程中不严格履行职责造成税务人员失职渎职风险和管理不当引发的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的风险。
针对不同的税收执法风险类型实施不同的防范风险的措施,选择安全有效的防范手段,把潜在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止其向现实风险转化,以增强风险管理针对性,争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证,实现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目的。
是我们基层税务机关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二、当前基层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一)税源管理人机脱节,执法过程中不注重细节管理。
近几年随着信息化技术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的日益普及和广泛应用,网上申报、网上认证、网上定税、网上监控等办说手段的全面推行,工作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降低了。
不仅方便了纳税人,也减轻了税务人员的负担。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信息化管理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在税收管理过程中的各岗位、各环节时时处处无不存在着潜在的执法风险。
因为税收管理员过分依赖于计算机进行税源监控,到纳税户实地检查的少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税源变化情况不能随时了解,对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也无从全面掌握,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网上申报与实际经营状况的不符或脱节,出现个别违法纳税人骗税、逃税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的风险,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
论新形势下对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思考
论新形势下对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思考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
这个机制应该包括明确的税务政策、流程和流程监督。
企业应该制定详细的税收合规指南,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来确保税务合规性。
此外,企业还应该对税务风险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控,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其次,企业应该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和合作。
税务机关是税收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了解税务机关的政策和规定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企业应该积极参加税务机关组织的培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和法规变化。
此外,企业还应该与税务机关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沟通和解决税收问题,避免出现纠纷和争议。
再次,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纠正税收风险。
企业应该制定清晰的流程和程序,规范税务处理,确保税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企业还应该定期进行内部审计,评估公司的税务合规性,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
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税务培训和意识教育。
税收合规不仅仅是税务部门的责任,每个员工都应该了解税收政策和法规,并积极配合税务的工作。
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专业的税务培训,提高他们的税务意识和合规性意识。
此外,企业还应该建立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税收合规和风险管理。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有效管理税收执法风险对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应该建立税收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和合作,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以及加强员工的税务培训和意识教育。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新形势下应对税收执法风险,确保税务合规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继续之前的探讨,下面将进一步讨论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首先,企业应该积极应对税务政策的变化。
随着国家和地区税务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税务合规性,企业应该保持对最新税收法规的了解,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业务和操作。
此外,企业还应该与专业律师和税务顾问合作,及时了解新政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浅谈基层税务部门执法风险及防范
浅谈基层税务部门执法风险及防范基层税务部门是税务执法的前沿和主要承担者,也是近年来税务执法风险的高危区。
如何有效地防范执法风险,是当前基层税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税务执法风险的高发环节及防范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税务执法风险的高发环节及其表现形式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税务执法风险的环节比较多,主要表现为税务登记不准确、税源管理不到位、纳税评估的“变味”应用、减免税管理缺失、擅自扩大行政许可范围等方面,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和注意。
(一)税源管理环节税源管理是税务执法的源头。
目前实行的税收管理员制度由于在权力的分配和内部监督制衡上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造成部分税收管理员手中权力过分集中、自由裁量权过大,在行使执法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风险:一是由于税收管理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或自身业务素质差等原因出现的漏征漏管或管理不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一个税收管理员分片或者按行业管理若干个纳税人(企业),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税收管理员能够经常的开展巡管巡查,及时的发现新开业户或漏征漏管户,堵塞管理漏洞,保证税款的足额入库。
而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的税收管理员,对辖区的情况不明,对纳税意识不强的纳税户(企业),管不住或管不了,出现大面积的漏征漏管,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导致失职行为的发生。
二是税收管理员主观原因引发的执法风险。
受社会上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加之个别税收管理员法制意识不强,不能正确处理法理人情的关系,为了照顾人情、关系,在执法上网开一面,导致渎职行为的发生;三是高税低定。
现实情况下,每个户管员分管上百甚至数百户个体户,虽然各个单位都制定有有效的核定的程序、规范的核定标准、科学的核定方法等量化指标和具体规范,但实际执行中税务分局局长和税收管理员税款核定过程的自由裁量权过大,税务所之间、税收管理员之间,标准不一致,凭直觉办事,凭经验定税,主观臆断成分较大,使不公正执法现象时有发生,极易让纳税人产生心理失衡,影响国家机关公信力,进而引发犯罪。
基层税收执法风险探析
基层税收执法风险探析税收执法风险隐蕴于税收执法工作的征、管、评、查、处的各个环节,稍有不慎便一触即发,产生不良外部影响,它俨然成为当前税务工作影响最大、涉及范围最广、与税务干部利益最相关、最亟需化解的职业风险。
一、税收执法风险是当前税务工作最大的风险税务实践中存在诸多风险,为什么说税收执法风险是当前最大的风险,理由有以下几点:1、体制缺陷转嫁执法风险。
当前是社会高速发展期,也是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期,执法风险成为制度层面的原始缺陷分散、转嫁、释放最直接、最轻便的载体。
一是执法依据缺陷转嫁执法风险。
税务部门作为执法机关,税法是其权力之源,而税法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决定了它的不完备。
长期以来,税收政策观念超位税收法制观念,中国税法体系远不完善、位阶不高,除了仅有的几部法律,其他更多体现为行政法规、规章以及税收规范性文件,“补丁打补丁式”的政策制定方式造成了政策间的协调性、稳定性、体系性、科学性较差,导致实践中税法刚性不够,弹性太大,一旦进入诉讼程序,执法依据存疑。
二是税收管理缺陷转嫁执法风险。
以“收入任务为导向”的粗放式税收管理模式转嫁给税务部门执法风险,地方党委政府对税收增长的激情迫使税务部门对收入数量的关注度远远超过收入质量,税收收入快速攀升的繁华景象掩盖了对执法质量的应有关注,无形中造成部门懈怠、人员懈怠。
2、社会转型催生执法风险。
当前是经济社会重要转型期,经济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税收执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纳税信用评价体系未建立,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不强,社会税法遵从度不高,各市场主体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逃避缴税法定义务的行为习以为常,法律责任追究机制的不完备加上涉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使得征管工作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加剧,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税收政策往往准备不足。
如城郊结合部出现的“小产权房”交易能否套用“销售不动产”政策的问题,这不是个简单的税政问题,而是个综合性社会问题,处理不慎易将矛盾引入税务部门。
17895310_浅议基层税务机关税收行政执法风险
L i a o n i n gE c o n o my一、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表现形式及特征(一)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表现形式应作为而不作为。
基层税务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往往由于对制度和政策的理解把握不到位,应履行的职责未履行从而导致税收执法风险。
不应作为而乱作为。
基层税务人员在税收行政执法的过程中随意执法、滥用职权,凭感觉、凭经验、凭关系执法;在税收行政执法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在执法程序上出现偏差,违反规定,不按程序操作,最终导致发生税收行政执法风险。
(二)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特征执法风险呈现增多态势。
近年来,国务院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大量税收审批事项改为备案管理,对税务机关后续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后续管理制度不完备且监管体系尚未建立,税务机关对于税收优惠等备案后的管理缺少措施和办法。
基层执法风险集中多发。
近年来,大量税收行政执法风险也主要发生在基层税务机关,且被追究责任的执法人员大多是从事税收管理的具体工作。
基层税务机关直接面对广大纳税人,这使具有税收执法权限的一线税务干部风险隐患较高,再加上基层机关日常征管工作繁杂,稍有不慎便会出现执法风险。
执法风险往往涉及多人。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司法机关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社会监督力量不断扩张,纳税人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使税收行政执法风险越来越大,已形成的执法习惯可能引发问题,一些不自觉的行为可能演变成案件,税务干部执法风险相伴的案件呈现易发多发态势且往往涉案人数众多。
执法风险多发生于日常管理。
税收行政执法风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税收行政执法风险案件的暴露,除税务工作人员被检举外,主要源于纳税人发生税收违法行为,造成国家税款重大损失后,由检察机关倒查税务人员的责任引发,最后认定税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未正确履行职责。
二、发生税收行政执法风险的原因剖析税收行政执法风险存在的原因,既有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个人原因认识不够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几点思考
税收执法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聚财、依法治税的重任。
随着国家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纳税人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司法机关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税务机关尤其是基层税务部门在税收执法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和风险越来越大。
如何积极应对、有效防范,及时规避税收执法风险,是各级税务机关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基层税务机关执法现状,对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谈几点思考。
一、税收执法风险概念及特征
(一)税收执法风险概念
所谓税收执法风险,是指具有税收执法资格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执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等所赋予的权力或者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有未按照或者未完全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的行为执法或履行职责,以致侵犯、损害了国家和纳税人的利益,给国家或者纳税人造成一定的物质的或者精神上的损失,以及应履行而未履行职责,所应当承担相关责任的潜在危险。
税收执法作为国家行政执法的一部分,承担着为国聚财,堵漏增收的重任。
正是由于税务机关是国家财政收支的关键部门,已越来越成为国家纪检监察部门关注的对象。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公民和法人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如果税收执法人员不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执法观念,克服随意执法的老毛病,就随时存在着执法风险,小到经济损失,大到触犯刑律。
(二)税收执法风险特征
1.税收执法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在税务机关的执法过程及其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中,税收执法风险是始终存在的,这种风险是税务执法主体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措施适当地减少和降低其危害程度,但无法彻底避免风险。
2.税收执法风险是现实具体的。
税收执法风险既会对行政主体相对人产生不利后果,如使国家税收收入受损失、导致行政赔偿和损害纳税人财产等,又容易对执法主体造成恶劣影响,如造成税务机关的公信力下降、税务机关形象遭受损害等。
这种不利影响是现实的、具体的。
3.税收执法风险主体是特定的。
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是执法风险的特定主体。
税务机关执法人员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在执法过程中违规执法,我们认为即是执法风险的主体。
纳税人即行政相对人在在税收管理中的违法行为不属于执法风险主体。
4.税收执法风险是可控的。
税收执法风险并不是完全无法防范和控制,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
如税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就能极大地减少风险事故的出现,实现对风险的最佳防范。
二、基层税务机关执法风险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一)税收政策制度因素导致的风险
1.税制设计和税收政策本身的缺陷和漏洞,给税收执法带来一定风险,现行税法体系中至今无税收基本法。
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基本的界定,甚至一些税收专用词汇的含义都因缺乏法定规范而无法统一,而且大量的是法规和规章,法院在行政案件判决时对规章是参照使用,这给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2.政策变化快、用语不够准确严谨和缺位的现象。
由于形势的发展变化,税务部门出台了大量解释、补充的规范性文件,有的没有使用“法言法语”;刻意用法文件的专用结构单位即章、节、条、款、项、目的设置与排列去设计和制作规范性文件,不够简洁明了;有的文件往往涉及既往问题,与“法不溯及既往”的现代法治原则相悖。
不仅税务干部难以全面掌握,纳税人更是无所适从,在理解上容易产生争议。
3.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上,为了更好地落实好上级文件精神,往往都会结合本地实际逐层制定更加详细、更加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规定,甚至将本应由纳税人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转嫁给税务机关和税收执法人员,无形中加大了税务人员的责任,也为司法机关追究税务人员的责任提供了依据。
(二)内部因素引起的执法风险
1.风险意识、法治意识薄弱,政策业务水平不高,执法能力不足导致执法风险。
部分税务人员平时深入学习和钻研业务不够,既不精通法律法规,又不熟悉税收、会计知识;既不掌握政策,也不了解企业,在执法中经常出现程序不到位、制作税务执法文书不严谨、不规范,使用文书或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执法中不注意收集证据或收集的证据证明力不强等。
2.政治思想素质不高,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导致执法风险。
有些税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凭习惯经验随意执法,凭意气盲目执法,论关系、讲人情胡乱执法。
3.主观故意,心存侥幸心理导致执法风险。
许多税务人员明知程序不到位、操作不合法,仍我行我素,不加纠正。
以为以前都没事,别人都没事,自己也不会有事。
4.方法简单导致执法风险。
部分税务人员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老是以执法
者自居,对纳税人颐指气使,引起纳税人不满,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增加执法风险。
(三)外部环境导致风险
1.形势发展增加执法风险。
生产经营方式日新月异,日益复杂化;偷逃税形式多样,手段翻新,日趋隐蔽化,这些都增加了税务部门税源监控、税务检查的难度,增大了执法风险。
2.部门配合不力增加执法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虽规定工商、银行、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有配合税务执法的义务,却未明确相关法律责任,或责任难以划分。
与这些部门的协调存在一定难度,执法效果难尽人意。
3.税收环境欠佳增加执法风险。
有些地方经济落后、纳税意识差,没有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执法力度难以到位。
三、规避税收执法风险的建议
(一)加强税收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有法可依的严密性
1.加强税收立法工作。
要针对发现的税制缺陷、落实中存在的文艺和税收工作的新发展、新需求,即使加强税收立法工作,建立具有强力指导性的税收法律框架,使税务人员在执法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
2.严格执行税收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制度。
重要文件应广泛深入征求基层税务人员意见,以增强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出现“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3.坚持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
要全面梳理税收规范性文件和各级税务机关制定的内部管理规定,废止不合理,不科学的税收政策和不可行、做不到的管理规定,避免税务人员无所适从,从制度层面尽可能的消除税收执法风险隐患。
(二)加强税务干部培训学习,着力提升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1.增强法制意识,在深化依法治税中规避风险。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基础,它既要求纳税人依法纳税,更强调征税人依法征税、依规管理、依章办事,体现出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对等。
若有违背,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只有坚持依法治税,才可规避税收执法风险。
2. 不断提升责任心,在严谨工作中化解风险。
强化责任意识,贯彻上级文件不出偏差,落实上级指示不打折扣,履行工作职责不走过场,确保政令畅通;恪守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负责、细致严谨,避免因随意性执法产生的风险。
3. 加强业务培训学习,在规范操作中防范风险。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税收政策频繁调整,税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强化学习意识,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技能。
要正确领会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政策要领,提高执法水平,以规范操作防范执法风险。
4.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优化纳税服务中降低风险。
税收工作既是执法,也是服务。
“聚财为国”是为国家服务,“执法为民”是为纳税人服务。
优质的纳税服务可降低征纳矛盾发生率,从而规避执法风险。
(三)进一步优化好税收执法的外部环境,为防范基层税务执法风险创造良好环境
1.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纳税人的服务需求,通过多走访纳税人,在宣传好税收政策的同时,多沟通了解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并及时帮扶解决,进一步完善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争议的税收救济制度,从而在理解与和谐的氛围中,化解执法风险。
2.要加强与当地党政的沟通联系,及时汇报税务部门的工作,宣
传好税收政策法规,努力在依法治税方面,与工商、银行、公安、法院部门协调方面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提高执法效力,要加强协税护税建设,大力获取第三方信息,增强执法合力。
3.加强与法院、纪委的沟通,减少因内外认识标准不一致而引发的执法风险;加强与公安、司法部门沟通,协调和统一税务稽查证据与司法证据形式、内容和标准的统一,确保在办案中,按行政诉讼中的取证要求收集证据,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全面优化好税收执法的外部环境,为防范基层税务执法风险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