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科学“诺奖”之困的四维解析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思路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思路科学研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引擎,而诺贝尔奖则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诺贝尔奖获得者们以其杰出的贡献和创新性研究方法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坚持创新思维诺贝尔奖获得者们的研究方法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坚持创新思维。
无论是在医学、物理还是化学领域,他们都试图找到以往未被发现或未被充分研究的问题,并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
他们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冒险尝试新的理论和实验,从而推动了学科的进步。
二、跨领域合作诺贝尔奖获得者们通常倾向于与其他领域的科学家合作,以达到更深层次的研究成果。
他们深刻理解到,只有与不同专业的科学家合作,才能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攻克更为复杂的问题。
通过跨领域合作,他们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
三、注重基础研究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在科学研究中注重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他们深刻理解到,只有对基础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够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具有创造性的发现。
他们从最基础的原理出发,通过不断的实验和观察,逐渐解开了自然界的奥秘。
四、长期坚持诺贝尔奖获得者们通常是长期坚持在某个领域进行研究的。
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着深厚的兴趣和执着的热爱,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才能有所突破。
他们的研究耗时费力,但正是这份坚持使他们能够创造出震撼世界的发现。
五、强调实验验证诺贝尔奖获得者们非常重视实验验证的结果。
他们通过实验数据来支撑自己的理论,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
他们严谨而细致的实验态度,使得他们的研究成果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
六、认真分析数据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非常认真。
他们深入研究和理解实验结果的背后含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推断出新的科学规律和信息。
他们的严谨态度使得他们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七、不畏失败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在科学研究中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和挫折。
然而,他们并不因此而气馁,反而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不断改进自己的研究方法。
中国科学家无缘诺贝尔奖(科技奖)原因探析
中国科学家无缘诺贝尔奖(科技奖)原因探析摘要:中国本土科学家无缘诺贝尔奖让国人尴尬而又不解。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国的教育问题、科研氛围及环境、科研管理及体制、科技成果评价体制、政策层面的误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研究历史积累、科技投入、国际合作环境十个方面,从各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本土科学家无缘诺贝尔奖的原因。
分析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获得诺贝尔奖上面对的障碍,为政府科技工作管理者管理提供参考。
李约瑟博士提出过一个世界级难题:“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而在今天又出现一个同样性质世界级的难题:“为什么诺贝尔奖至今仍旧与中国无缘”。
从上世纪初科学在中国建制化(民国初年) 至今,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50 余年以来, 本土的中国人依然与百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无缘。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令人多少有点难堪的历史事实。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科学家登上世界科技顶峰如此困难呢,本文就从各个方面分析原因。
1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因素:(1)古代的中西方哲学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古希腊哲学家发端于自然科学。
哲学家们好奇地、冷静地观察自然、思考自然,密切地关注着自然科学的进展,并从中引出具有哲理的内涵,而且西方的科学家也具有重视自然哲学的优良传统。
中国古代哲学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哲学”、”处世哲学”,表现出强烈地依附政治与轻视自然科学的倾向。
(2)西方文化倾向于具体性、精确性,表现为严密的逻辑思维。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多表现为直观的、类比的形象思维方式,总是用一种简约的、模糊的大而笼统的寥寥数字将自然与社会一揽子地概括进去,成为任何领域、任何事物都可随意套用的“终极至理”,而且这些理论还带有某些故作玄虚的神秘色彩。
(3)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西方科学一向有着良好的“求异”传统。
他们总是思维奔放,刻意出新,蕴涵着丰富的想像力和惊人的胆识。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最重视思想上的“守一”和“齐一”,要求人们重圣贤、遵古训,追随圣人遗著,以圣贤言论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前景分析
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前景分析李趁201211012910 教育技术学【摘要】本文通过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现状进行概述,并阐明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中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意见及看法。
【关键字】中国科学家;自然科学;诺贝尔奖1.诺贝尔奖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概述1.1 诺贝尔奖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概念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生物学奖,自从1901年设立以来,已届百年,各国共有380多位在以上学科有重要发现和发明,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荣获此项举世瞩目的权威性国际大奖。
1.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现状从1901年至2014年这114年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家共授予575人次、572名科学家;亮度获奖的科学家有3人,分别是法国的M·S·居里(1903年物理学奖和1911年化学奖得住)、英国的F·桑格(1958年和1980年化学奖得住)、美国的J·巴丁(1956年和1972年物理学奖);其中,物理学奖项颁发111次,获奖人数199人(次);化学奖颁发110次,获奖人数169人(次);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109次,获奖人数207人。
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数的多少,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国家科技政策、科学精神和科学传统的综合反映。
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
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奖引言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科学奖项之一,每年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
然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至今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呢?本文将探讨中国为何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并分析相关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
社会因素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注重应试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缺少对创新和独立思考的培养。
诺贝尔奖通常授予那些在科学和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人,因此,中国教育体制的局限性可能影响了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
科研环境中国的科研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中国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支持科学研究,但科学研究的自由度较低。
言论和学术自由受到限制,这可能会抑制科学家在创新和研究中的自由发展。
另外,科研评价体系也存在问题,绩效考核过于注重数量而忽略了质量,这可能对科学家们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研究造成阻碍。
政治因素政治稳定性中国政治体制以稳定为重,追求社会安定和整体发展,这可能导致对于重大公共事务的关注和投入力度不足。
与诺贝尔奖相关的科学领域需要长期的持续投入和独立思考,而这可能与政治稳定的追求不符。
国家导向的科学研究中国政府对科学研究的导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在投入大量资金来推动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发展,这种国家导向的科研方式使得科学家们更多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是自由独立的科学研究。
这可能妨碍了中国科学家在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中的参与和发展。
文化因素价值观念和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群体利益和维护家庭的稳定,而诺贝尔奖强调个人的创新和突破。
这种价值观差异可能导致中国科学家更加关注协作和团队合作,而不是独立创新。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注重对长者的尊重和敬仰,这可能不利于年轻科学家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成果的发展。
社会认可和奖励体系在中国社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与工商界相比,缺乏相应的社会认可和奖励。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剖析中国未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原因
2 0 1 1 和2 0 1 2年证 明了这个理论 。 不可思议 的是证 明者并没有
被授予诺 贝尔奖 , 而最初提 出猜想 的人却获得 了该奖项 。 显而 易见 , 这两个例子充分说 明诺 贝尔科学奖偏 向于颁发给能提 出 天才想法 的梦想家而 非付诸行动 的实干家 。
因是没有 一所大 学能够按 照培养科 学技术发 明创造人才 的模 式去办学 ,没有 自己独特 的创 新的东西,老是 ‘ 冒’不 出杰 出
尔 自然科学奖 的获奖项 目并不 是实实在在的发明, 而是重大发
现 。这些发现有很 多只是第一 次提 出,他们 自己都无法证实 ; 也有很多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都无法 为人们所 用、 无 法造 福人类 的发现获得 了诺 贝尔奖 。 在这里有必要举两个经典案例 。其 一,宇称 不守恒理论 。 这 是杨振 宁与李政 道提 出基 础粒子 间的弱核力并 没有镜像 对 称 的特 性 ,颠覆 了当时物理界 的认 知,获得 了 1 9 5 7年 的诺 贝
人才 。 ” 由于诺 贝尔奖可 以折射 出一个 国家和 一个 民族的创造
而我们 中国的高等教育缺少 的恰恰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缺少发现 的眼睛 。 我们经常看到理工科 的硕士 、 博士和教授们
做 了若干年 的实验 , 仅仅是去证 实前人提 出的成果 , 而不能创 造 出 自己的思想 。 笔者认为 , 这就是为什么 中国人未能获得诺 贝尔科学奖 的根本原 因。我们的传统观念 、 意识形态 、评价标 准和西方主流 的价值观念是存有偏差的 , 要想从高等教育的角 度 改变我们 固有 的思维 ,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 。 二 、我 国高校 的学术环境和争鸣意识不强
[ 关键词] 高等 教育 ;诺贝尔 自然科学奖 ;原 因 [ 中图分类 号] G6 4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8 9 3 X( 2 0 1 4 ) 0 2 — 0 0 7 5 — 0 2 上帝粒子 的预言者希格斯 与恩格勒 。 而欧洲核子研究 中心和美
借助辩证法对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点思考
借助辩证法对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几点思考S315050041 付裕晖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屠呦呦 Vs 黄晓明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的身份由此延伸的两点思考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伦达尔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来自爱尔兰、日本和中国的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其中,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为我国摘取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医学科学最高奖项,同时也引发了热议,其它暂且不表,下面本人尝试就这一事件利用本人仅知的部分自然辨证法相关理论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如有不当恳请交流指正。
一、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相关理论是我国千百年医疗实践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此之前,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并没有得到世界的一致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屡屡与诺贝尔医学奖项无缘。
归其原因,私以为是我国中医事业缺乏标准化建设。
对于西方人来说,数字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西医就是建立在数字统计学分析基础之上的。
而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就恰恰在于:西医讲求具体指标,而中医讲求“因人而治”,缺乏可通约性,常常以个人经验为主,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学分析体系,而如果所做的研究缺乏数字依据的支持,西方人是不太可能认可的。
故而,时至今日,中医还没有完全走上世界舞台。
而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我国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标志着我国中药事业为国际认可的里程碑,其发现过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对科学发现的影响。
青蒿熬水可以治疗疟疾的事实早已被广泛记载传播,许多单位均做过青蒿的抗疟筛选,都因无效而与幸运无缘。
而屠呦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在采用传统方法未果之后,通过对中医药文献的反复研究及参考西方萃取方法对青蒿素的提纯方式思路的改变,细心的想到其抗疟成分可能是热不稳定的,通过冷萃取法得到了没有被热破坏的青蒿素,最终得到抗疟效果极好的青蒿素。
青蒿和青蒿素,一字之差便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中国 诺贝尔
中国诺贝尔中国在科学、文学、和平等领域一直都是世界舞台上的关键角色。
然而,至今为止,中国在诺贝尔奖上的获奖数量相对较少。
这引发了许多人的疑问,为什么中国在诺贝尔奖中的表现相对较弱?中国为什么没有获得更多的诺贝尔奖?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中国在诺贝尔奖上的表现相对较弱,我们需要考虑到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和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情况之间的差异。
诺贝尔奖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卡洛林斯卡学院和瑞典文学院评选并颁发的国际奖项,以表彰在六个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这六个领域分别为物理学、化学、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
在物理学、化学和医学这些自然科学领域中,中国的科学家们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贡献。
然而,由于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要求获奖者必须在某个具体年份内做出杰出的发现或发表杰出的作品,这使得许多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可能无法与奖项的时间节点完全吻合。
此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通常会对候选人进行广泛的考察和评估,这也可能对中国科学家的申请造成一定的障碍。
在文学方面,虽然中国有众多优秀的作家和文学家,但由于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注重对文学作品的全球性价值和影响力的评估,这使得许多中国作家的作品可能无法达到诺贝尔奖的标准。
此外,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的选择也往往受到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使得评选过程更加复杂和具有争议性。
在和平奖和经济学奖领域,中国的表现也相对较弱。
中国自1971年以来一直被联合国大会广泛承认为和平基金会的唯一合法代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诺贝尔和平奖的评议委员会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也导致了中国在这个领域的表现相对较弱。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科研体系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环境的差异。
中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在国内和国际期刊上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机构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科研经费的分配不均衡、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完善等。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带来的震撼与启示解析
躁风气已蔓延到科技界,使其“中毒”至深有关。 二、屠呦呦获奖理所当然 在此,笔者将屠女士应获诺贝尔奖与否这一命 题分成二部分来叙述:一是青蒿素发现本身应获奖 否?二是屠女士作为唯一的获奖人是否合适? 关于第一个问题笔者回答十分肯定,获奖是理 所当然、名副其实,甚至也可说是绰绰有余。诺贝尔 医学奖获奖原则有二大类,一是在人类知识的基础 理论方面有重大突破,二是对人类健康作出突出贡 献。青蒿素已拯救了数以万计的众多生命,特别是 在非洲等经济落后地区,所以当然应获奖。实际上 笔者认为中国应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者应远不止屠 女士一人,我认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还有第 一个在全世界合成牛胰岛素的专家(遗憾的是因历
刊发表过感想【2 J,有兴趣读者不妨找来重读。
获奖后陷入囹圄,遭众人攻击,说不定也是另一原 因。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青蒿素获诺贝尔奖理所当 然,屠呦呦也是最适当的、名副其实的获奖人。 青蒿素获奖过程发人深省,提示我们不要再搞 “吃大锅饭”,只要参与进去无论贡献有无与大小就 “人人平等”,阻碍科学发展与创新的老一套。由 此,笔者也进一步联想到,数十年前举世闻名的第一 个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晶体的问世,如果能有人及时 介绍到国际上,特别是也能推举出一位主要贡献者 的话,中国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肯定要提前数十年! 三、院士称号与诺贝尔奖得主的关系 屠呦呦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也就是无院士头 衔、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后2条是因历史原 因,笔者认为有无都无所谓。而前一条主要是人为 因素,是否是院士对现已高龄的屠女士已不重要,但 她没能入选院士对工程院、科学院来说应是重大损 失。如果一定要在诺贝尔奖得主与中国科学院或中 国工程院院士间比高低的话,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冷酷的事实是中国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 主,并非来自号称最高学术荣誉的千余名院士,而是 来自长期以来几乎默默无名的极普通的科学家,特 别是屠女士也曾连续数次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却
从我国至今没有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事实谈如何培养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我国至今未获得过诺奖原因
一.科研体制与人才培 养机制存在弊病
二.急功近利的心态 三.缺乏培养科学精神 的社会环境
四.创新能力与创造性 思维的匮乏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 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 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 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 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 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 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 竞争。
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的华人面孔
李政道: 1926年生 于上海, 美籍华人, 1957年获 诺贝尔物 理学奖, 时年31岁 杨振宁: 1922年生 于安徽, 美籍华人, 1957年获 诺贝尔物 理学奖, 时年35岁 李远哲: 1936年生 于台湾, 美籍华人, 1986年诺 贝尔获化 学奖,时 年50岁
从我国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的事实谈如何培养创新能力与 创造性思维
第七 组
一 诺贝尔奖的由来
二 我国至今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事实 三 创新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四 影响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五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六 生活中的小创意
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诺贝 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 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 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 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 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 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 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 嘱,设立诺贝尔奖。据此,1900年6月瑞典 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 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 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 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 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 奖仪式。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或医 学),文学,和平五项。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四点疑问
原标题:关于屠呦呦和青蒿素的四点疑问拉斯克奖之后,屠呦呦被称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四年之后,她与诺贝尔奖的距离变成了零,不负众望地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站上了科学荣誉的巅峰。
然而,在令国人欢呼雀跃的荣光背后,随之而来的,却是各式各样的疑问,既有关于这次诺奖评选的,也有针对她本人的。
疑问之一:诺奖为什么“复古”?在屠呦呦之前,一共有过三个与疟疾相关的诺奖,分别是:一、1902年,发现疟疾经由蚊虫传播的英国军医官罗斯(RonaldRoss);二、1907年,发现疟疾病原体是血液中的疟原虫的莱佛兰(AlphonseLaveran);三、1948年,发现DDT是灭蚊良药的瑞士化学家穆勒(PaulHermannMüller)。
时至今日,最近的一个有关疟疾的诺奖也过去了大半个世纪,诺奖评选委员会为什么“发思古之幽情”,将奖项颁给寄生虫研究,的确令人感到有些疑惑。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药理学研究者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屠呦呦的研究完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后的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生命科学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值得诺奖表彰的结果还有许多,此次颁奖之前,许多人都猜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将会获奖,没想到最终花落寄生虫研究。
这位研究者表示,与其他不少获得科学界认可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相比,寄生虫研究“相对小众”,学术意义也有所不逮。
关于这个问题,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庆有不同看法。
张大庆对青蒿素的研发过程有深入研究,在他看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励的是两类成果,“一类对人类知识作出巨大贡献,一类对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诺贝尔奖作为回顾性、总结性的奖项,表彰“对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的青蒿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像马克思那句名言说的那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青蒿素属于改变世界的研究成果”。
张大庆与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饶毅及北大医学院博士生黎润红合作的《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一文也高度评价青蒿素,将之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并列,称为“中国过去一个世纪最重要的两项来自中药的药物发现”,“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关于中国诺贝尔奖的思考
关于中国诺贝尔奖的思考化工学院学号:S120700666 姓名:武成摘要中国,本是一个文化古国,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
自然,一时间接受不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
而诺贝尔奖则是西方技文、化所的象征,所以中国需要花一点时间才能适应。
但是中国会跟着全球化的大部队,努力吸收西方的的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进科技、文化。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
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该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首次颁发。
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所以诺贝尔奖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相当于体育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冠军在体育界的影响,甚至更大。
所以,如果有一个中国国籍的人获得诺贝尔奖,是值得高兴、值得庆祝的。
关键词:创新开放性思维科研专注体制改革第一章中国人何以与诺贝尔奖无缘倡导中庸之道的中国文化传统,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科学文化传统,而每个国家的科学文化传统也都有其精华与糟粕的部分。
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传统,对于本国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获得诺贝尔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从我国历史情况看,科学文化传统有不少好的方面,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确有一些不足和缺陷之处。
这也许是我国冲击诺贝尔奖中的一个不够有利的因素。
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但对于我国科学文化传统上的不足和缺陷,应客观地认识并正确地对待。
我国的古代文明灿烂辉煌,有至今仍使中国人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
中华民族早在西方科学昌盛之前就有极其卓越的科学成就,15世纪之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遥遥领先于当时的西方文明。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有名的“贞观之治”,盛唐时期仅吸引来长安的日本留学生就达五六百人。
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解析——中国为什么不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韦佳著名科学史家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至今还困扰着众多科学史工作者的难题,就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中产生?”“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期间,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成效得多?”一、解读李约瑟难题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国内外各界学术人士都对此问题从历史、社会发展、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更有学者认为该问题是个“伪问题”。
我认为,我们可以对“李约瑟难题”的表述中的缺陷进行修正,但有关从古到今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史、科学史的比较研究,始终是一个既有学术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中国科学衰落和迟缓发展的原因,可以从政治和社会的因素、中国科学本身固有的障碍以及本国文化与邻国文化的交流三方面来分析。
1、中西科学发展文化和经济背景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主要是技术发明。
而这些技术文明基本上都不是统治阶级有目的创造,而是普通民众的直接发明--工匠文明。
明、清、民国到共和国,环环脱节。
明朝兴“八股取士”,清朝兴“文字狱”,进行实行实质上的思想禁锢,加之海禁以至于闭关锁国,使中国的科学幼苗得不到阳光的沐浴。
明朝已经表现出自然科学兴盛的迹象,但随之而来是伴随三次内战的三次外敌入侵,将现代文明的火种彻底淹灭了。
同时期,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启蒙运动的兴起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近代科技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推动了西欧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科技发展的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中国科学本身障碍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中国自然科学“诺奖”之困的四维解析
( 一) 经济对科 学技术发展的积极支持
从 微观 方面 ,对 1 9 6 9 -2 0 0 8年 诺 贝尔经济 学
奖 得主 的研 究 中发现 :出生 于富裕 家庭和 中产阶级 家 庭 的 获 奖 者 人 数 比例 较 高 , 分 别 占 4 5 . 6 l %和 4 0 . 3 5 %。 获 奖 者在幼 年 时期家 庭经 济环 境较好 ,但
响 较 少 。然 自然 科 学 方 面 中 国 本 土 还 一 直 无 人 问
科 学家 占了 8名 ,比例 高达 7 2 %。截止 到 2 0 0 7年 , 美 国 已经拥 有诺 贝尔 科学 奖得 主 2 7 3名 ,占到 了有 史 以来 相应 奖励 总 数 的 4 7 . 2 %【 I 】 。是 什么 原 因使得 美 国、法 国、英 国和德 国这 四个 国家成 为获诺 贝尔
[ 中图分类号】 G 4 5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8 9 3 X( 2 0 1 3 ) , 巴基 斯坦 立 国后 2 9年 便 获得 了第 一 个诺 贝尔 奖 ,印度 是 3 0年 ,前苏 联是 3 9年 ,捷 克 是4 1年 ,波 兰 是 4 6年 。新 中国成 立第 6 3年 ,本
奖 的大 户 ?通 过对 《 诺 贝尔 奖得 主 成 长记 录 》《 论
美 国的 民主》等 资料 的分析 ,我们 认 为可 归因 于 以
下 几个 方面 。
鼎 ,而美 籍华 人 ( 华 裔 )却有 8人 获此 殊荣 。 自然 科 学 领 域 的诺 贝 尔 奖 被 公 认 为 有 着 相 当 重 要 的 指 标 意义 ,没 有得 奖说 明在 理论研 究方 面 的确 存在 较
诺奖自然科学三大奖项对中国科学界的四个启示
诺奖自然科学三大奖项对中国科学界的四个启示日前,诺贝尔奖的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 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一一揭晓。
跳 出三大奖项的科学贡献来看,今年的诺奖自然科 学奖项或许能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一些启示。
启示一:师徒同心,其利断金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后,科学网博主郭晓强 在博文中提到了 “贝尔弥补效应”。
1974年,诺 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了脉冲星发现者Antony Hewish,但随即引发争议,因为诺贝尔评奖委员 会遗漏了女研究生贝尔,评奖委员会也因此受到 “性别歧视”的质疑。
这一风波让评奖委员会开始 逐渐重视学生在科研工作中的贡献。
这些年来, 国内关于师生争端的新闻常见报端,但愿诺奖 中“师徒同心,其利断金”的美好结局可以为国 内重塑合作共赢、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提供一些 启示。
启示二:反对“唯论文” M “反论文”物理学奖三位得主中的两位——米歇尔•麦耶和戴狄尔•魁若兹曾在2013年被科睿唯安授予 “引文桂冠奖”。
“引文桂冠奖”是众多“诺奖风向 标”中的一个。
“引文桂冠奖”仅凭论文相关情况 预测出了 52位诺奖得主。
虽然论文被引情况与能 否获得诺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被引率多多少 少能反映出论文成果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力。
近些 年,我国大力推进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唯论文” 被列为亟待破除的“四唯”之首。
不过,在科研 工作中,反对“唯论文”不应走向“反论文”的 极端,毕竟在基础科学领域,论文仍是科学共同 体交流的重要平台。
启示三:板凳虽冷,探索无涯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约翰• B •古迪纳 夫(John B. Goodenough )以97岁高龄刷新诺 奖得主的最年长纪录。
古迪纳夫有句名言:“我 们有些人就像是乌龟,走得慢,一路挣扎,到了 而立之年还找不到出路。
但乌龟知道,他必须走 下去。
”有熟悉他的同行这样评价他:“他的名字 (Goodenough,中文直译为足够好)似乎昭示着他 的好运,不管做什么,他总在开始不被人看好, 却能笑到最后。
中国很少拿到诺贝尔奖的原因分析精编版
客观事实:诺贝尔奖给的是基础科研的,我们国家的基础科研水平差太多。
为什么中国的基础科研差:1 行政官僚大学和科研是需要自由的,从来没有行政手段能使文化繁荣科学进步的。
我不知道别的国家是不是都不是这样,但是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科研一定跟中国不一样,就是教授就是教授,科学家就是科学家,不会过多的涉及行政工作。
不参与行政工作,是对真正的科学家的一种能力释放。
我还记得听过一次丘成桐的演讲,他提到一点,他不愿意做哈佛的数学系主任。
顶级的科学家一定是这样,思想自由,精神自由。
不要让他们参与行政,不要用行政约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即可,给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发挥才华。
而中国,不仅仅是行政干预,外行领导内行。
说的难听点,那些国家部委,有些相关领导,懂个蛋啊~~他们白天开会听听我党报告,晚上各种腐败,他们对科学懂个蛋啊~~让他们来指挥科学的发展方向,真TM逗呢国外的大学是有校董事会,真正的专家学者治学,而不是行政指导。
民国的时候,中国的大学也是这样,那时候也出了很多大师。
蔡元培领导下的北大,蒋梦麟领导下的南开,后来搬到云南的西南联大。
都是教授治学,诠释一个理念,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反观中国当下,不仅仅是行政管控大学。
大学的老师教授科学家都逐渐成了行政关于,他们都有行政级别的。
这TM的都是一群当官的,搞毛科研啊。
这里穿插说一句,那些当了官的科学家一定不是顶级的科学家。
顶级的科学家如果可以不当,一定不会去当官员的。
2 经济的繁荣,社会价值观的扭曲从清末到现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其实中国人是迷茫的。
社会怎么发展,个人价值怎么体现,中国人一直在探索,一直在迷茫。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条件好起来了。
中国人找到了一点方向,就是发展经济,更简单说就是赚钱。
尤其是在当下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社会贫富差距也在拉大。
全社会都在赚钱,所谓的大学老师,科研工作者也是一样的,只能赚钱。
在做这样的社会里面,只有赚钱这一个价值观。
自然辩证法
目录一,诺贝尔奖的回顾 ............................... - 2 - 二,中国与诺贝尔奖无缘的原因分析 ................... - 3 - 1,基础研究人才的匮乏.............................. - 3 - (1)缺乏一流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 - 3 - (2)没有形成数量和结构合理的基础研究人才链.......... - 3 - (3)基础研究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 4 - (4)缺乏产生创新思维的学术环境.................... - 4 - 2,科学技术发展不够............................... - 4 -(1)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处于严重的落后状态。
........................................... - 5 -(2)高新技术自主研发能力较低,发明和创新能力不足。
.... - 5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经济投入不足..................... - 5 -3,缺乏科学精神.................................... - 6 - 4,创新意识不够................................... - 7 - 三,诺贝尔奖离中国有多远 .......................... - 7 - 四、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诺贝尔”奖何时花落中国摘要:中国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始终保持着零的记录,原因何在?本文简要分析概括了历年来诺贝尔奖得主的特点,中国始终未能获取诺贝尔奖的原因并针对现在中国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指出了未来中国获取诺贝尔奖的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自然科学“诺奖”之困的四维解析[摘要] 通过文本分析,总结了诺贝尔奖得主大国获奖的三个方面的社会因素。
基于他山之石,解析了中国自然科学诺贝尔奖之困的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体制内的传统分配制度、“尊尊”的传统文化基因、“以学为事”的基础教育积弊、“功利导向”的学术科研氛围与体制。
指出中国体制内的传统分配模式应由倒金字塔结构调整为纺锤形结构来改变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压力。
改变“听话”教育,避免少年儿童过多接触《西游记》这种伟大而不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电视剧作品。
中学的特级老师,是中国自然科学诺贝尔奖道路上的障碍。
行政权力与高校文凭之间的寻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被误读为“唯生产力是问”,导致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关键词] 诺贝尔奖;中国教育;创新人才据统计,巴基斯坦立国后29年便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奖,印度是30年,前苏联是39年,捷克是41年,波兰是46年。
新中国成立第63年,本土作家莫言终于获得了文学奖,自然科学诺贝尔奖仍渺不可知。
人文科学与评委的个人艺术价值观、意识形态等主观因素关系较大,获奖者没人敢说自己的作品代表国内、世界最高水平。
而自然科学的评价标准则相对更客观、科学、公允,主观因素影响较少。
然自然科学方面中国本土还一直无人问鼎,而美籍华人(华裔)却有8人获此殊荣。
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被公认为有着相当重要的指标意义,没有得奖说明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确存在较大的差距。
乘莫言获奖之际,除了祝贺,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对本土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进行冷静和理性的检讨:恰如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创新科学家?诺贝尔奖作为世界公认的最权威、最具创新性的奖项,为什么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至今与它无缘?一、诺贝尔奖大国的社会因素探析有研究以自然科学奖为例,从1901—1997年近百年里,共有448人获得诺贝尔奖。
其中,美国186人,占41.52%;英国67人,占14.96%;德国59人,占13.17%;法国25人,占5.58%。
这四个国家获奖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3/4以上,其中以美国位居榜首。
荣获2000年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等诺贝尔科学类奖的11人中,美国科学家占了8名,比例高达72%。
截止到2007年,美国已经拥有诺贝尔科学奖得主273名,占到了有史以来相应奖励总数的47.2%[1]。
是什么原因使得美国、法国、英国和德国这四个国家成为获诺贝尔奖的大户?通过对《诺贝尔奖得主成长记录》《论美国的民主》等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可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支持从微观方面,对1969—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研究中发现:出生于富裕家庭和中产阶级家庭的获奖者人数比例较高,分别占45.61%和40.35%。
获奖者在幼年时期家庭经济环境较好,但当生存和学习条件得到保障之后,富裕程度的差异对诺贝尔奖得主的影响就不再明显了。
另对在美国出生的71名诺贝尔奖得主统计,父亲是专业技术人员、经理或企业主的占了82%。
可见,优越的家庭背景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并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2]。
从宏观层面看,强有力的经济支持是诺贝尔奖大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原因。
以美国为例,联邦政府一直将企业不大喜欢做的基础研究作为美国科技投资的重点。
联邦政府一直是最主要的基础研究经费的提供者,其份额占1/2到2/3之间,有时更高[3]。
二战前,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主任V·布什就“如何将科学对战争胜利所起巨大作用的经验用于和平时期,使科学服务于美国战后的国富民强”提出意见。
布什带领研究成员,于1945年7月写成了《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的报告上呈总统,强调了基础科学的重要性,提出国会应当创建一个新机构来专门管理基础科学。
1950年5月,美国由联邦政府拨款成立了专门支持基础科学的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迄今为止,美国大约有一半的诺贝尔奖得主都曾经获得过该基金会的资助。
还有,美国民间基金会的发展使之成为科研经费的另一重要来源。
数据显示,到1980年,美国工业界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就已超过美国政府,并呈持续上升趋势。
美国充裕的资金为科学家的工作提供了必须的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这是美国科学家在全世界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取得的科技成果数以及获诺贝尔奖的人数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重要物质原因。
(二)自由、民主的科学研究环境美国虽然没有欧洲国家那样悠久的历史,但却是一个较早形成民主制度的国家,没有传统沿袭的桎梏与负累。
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保证了科学家想象、选题、设计和实验所需的高度自由的氛围,不受任何行政权力的干扰和限制。
美国早在《人权宣言》中写道:“自由交流思想和意见是最珍贵的人权之一;因此,所有公民,除了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滥用自由应负责任外,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写作和出版。
”美国能宽容“意见自由市场”的存在,美国民主政治确立了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
这些自由有助于培养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不迷信权威并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社会个体。
这就使得人们在讨论科学问题时基本上能体现平等、真正做到尊重和保护任何个人的首创精神。
这种制度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各国的精英和杰出人才为其服务。
除了麦卡锡主义时代,美国的宽松科研环境能够给予科学家充分的心理安全与自由,使科学家的研究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没有官僚风气的压制,从而为诺贝尔奖的获得提供了民主、自由、平等的科研氛围。
美、法、英、德四国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完善的科学研究的管理制度,重视加强科技立法。
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权保障著作家及发明家对其作品及发明物于限定时间内之专有权利,以奖励科学和实用技术的进步。
这是世界最早对科学技术进步以宪法形式作出规定,较早形成了人才市场调节机制。
美国住房、医疗、保险等的社会化,为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奠定了基础,较早形成人才竞争、人才考评机制、公平与多样化的分配机制。
由于美、英、德、法这四个国家具有了培育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使人才的智力因素得以有效发挥,科学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三)注重独立思考、创新精神的教育与文化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母体,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
西方“权利本位”文化强调个体独立自主,富于冒险精神,鼓励追求个人的成功和个人自由的表达,而这种强烈的个人主义文化,使优秀的西方人普遍不甘于现状而崇尚创新。
他们不满足于概念化的人,而是要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崇尚标新立异、出人头地;他们肯定人是现实世界的创造者、主宰者和享受者,追求个性解放、冒险和个人奋斗,尊重和奖励发明创造[4]。
美国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从1901年以来一直位居世界榜首,这与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而这种创新素质又直接得益于美国的教育。
美国的教育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说:在美国,老师和父母让他们的孩子从小时候开始就养成自己思考与评价事物的习惯,特别是他们要求孩子看待事物要有自己的新观点。
因此,美国的中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有时作出一些难以想像甚至发疯的事情,所以往往也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
美国的大学教育更多地提倡独立思考和主动精神,这是美国比其他国家取得诺贝尔奖多得多的重要前提。
据美国一项权威的跟踪调查,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美国学生的理科统一考试成绩普遍不优秀,在世界各国的排名历年处于第30位左右。
到大学阶段这种状况发生了逆转,一些考试成绩不顶尖而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后来居上,在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5]。
可见美国频频获得诺贝尔奖是与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二、中国诺贝尔奖之困的病灶杰出人才的成长、成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面的积极因素聚合发生反应。
分析诺贝尔奖得主大国的原因后,启示良多,笔者认为下述因素制约着当前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获得诺贝尔奖。
(一)体制内的传统分配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物资贫乏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和科技的发展。
但计划经济年代,个体之间贫富无悬殊,人们生活水平大致差不多,分配制度单一,导致社会效率不高但较为公平。
人们价值观和思想较为单纯,对领导的个人崇拜,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爱国奉献精神,凝聚成执着的精神力量,中国一大批知识分子以超常的坚韧与殉道精神,克服物质条件的制约,成功地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并发射了“两弹一星”等。
但因为诺贝尔奖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是完全创新的纯理论成果。
1958年英国化学家桑格获奖的原因是他的发现完全是原创的。
中国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却没有获诺贝尔奖,是因为其基于桑格发现,用的方法都是已知的。
但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那种淡迫名利的殉道奉献精神是获取诺贝尔奖的宝贵品格,可惜当时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且对外科学技术交流的不够。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博士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我们还是没能在自然科学方面问鼎诺贝尔奖。
从微观方面看,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部分人迈入了小康生活。
但社会多元化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资源集中的一线二线城市,生活成本高。
青年人的工资都普遍偏低,主要财力、精力都在买房、结婚和生儿育女上。
而有研究对美国诺贝尔奖得主获奖年龄进行了统计,人的创造能力最旺盛的时期往往是在30~45岁之间[6]。
在中国体制内,传统的分配模式是工资随着年龄和工龄增长而递增的倒金字塔结构。
这种倒金字塔结构的分配制度导致大量中国有志青年的宝贵年华都穷于应对生计。
到了50~60岁多数人将老而创新乏力之际,工资却会高于年轻时期,而此时,除了负担子女读大学,自己的开销已相对减少。
鉴于此,中国体制内主流的传统分配模式应该由倒金字塔结构调整为纺锤形结构(两头小,中间大),即30岁以下的年轻人作为入职初期工资应低点,然后逐年递增,到30~45岁期间,应该是人一生中工资收入的最高期间,45岁以后逐年递减。
这样从经济收入上为青壮年成才、成功提供物质保障条件,这也从本质上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实质正义,因为青壮年是人精力旺盛、工作和创新能力最强的阶段。
除现行倒金字塔分配模式存在先天缺陷外,中国的分配制度近年出现了“权力分配”的现象。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可能更大。
截至2008年底,机关公务员退休金水平是企业的2.1倍,事业单位月均养老金是企业的1.8倍。
这种依赖于政策保护和资源垄断的“权力分配”,有悖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严重侵害了个人发展权,扭曲了收入分配格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