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I(1)教学实施细则
构建英语教学“i+1”课堂——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_1单元教学为例
教育界/ JIAOYUJIE2023年第24期(总第536期)课例研究▲构建英语教学“i+1”课堂—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单元教学为例徐 静【摘要】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会忽略情境的创设以及任务的布置,导致学生口语表达存在困难。
文章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The King's new clothes”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从四个方面入手,阐述教师如何基于“i+1”公式进行英语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i+1”课堂;语言输入;教学策略作者简介: 徐静(1984—),女,江苏省南京市南站小学。
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中的各个板块都只简单地呈现了运用一般过去时的句子,缺乏具体的情境,且教材本身的故事内容较为简单,导致学生在理解语法时存在困难,无法进行灵活运用。
因此,教师要重视“i+1”课堂的构建。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i+1”公式,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加合适的语言输出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
一、何为“i+1”课堂“i+1”理论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提出,“i”简单来说就是学习者当前的水平、层次,而“i+1”是学习者更高层次的水平。
要想达到“i+1”这一水平,课堂教学的内容需高于当前的水平,程度为1。
在“i+1”课堂中,学生需整合学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语境、语言知识、百科知识,并基于自身认知能力进行再加工,从而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教师需把握“1”的度,确保教学的内容仅高于学生当前水平的一个层次,因为太高会让学生觉得英语太难,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影响教学效果,而太低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不愿参与其中或以消极态度对待学习活动,影响其后续的学习。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创设理解性语言环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氛围内,探究学习相关知识,感知英语的魅力,从而增强学习信心。
英语教学实践英文(3篇)
第1篇Introduction:As an English teacher, it is essential to engage students in a dynamic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is essay aims to discuss various strategies employed in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reflect on their effectiveness, and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challenges faced dur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By analyz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English teaching, this essay will shed light on how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students.1. Creating an Engaging Learning Environment:One of the primary goals of English teaching is to create an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1.1. Use of Multimedia:Integrating multimedia resources such as videos, audios, and images can make the learning process more engaging and visually appealing. For example, showing a short video related to a topic can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complex concepts more easily.1.2. Group Activities:Group activities encourage collaboration, teamwork, and critical thinking. By dividing students into small groups, they can work together to solve problems, discuss ideas, and present their findings to the class.1.3. Real-life Applications:Connect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real-life situations helps students see the practical value of learning English. Th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role-playing, simulations, and case studies.2. Developing Language Skills:English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developing four essential language skills: reading, writ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 Here are some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se skills:2.1. Reading Comprehension:To improve reading skills, teachers can assign a variety of reading materials, including articles, stories, and poems. Encourage students to summarize, infer, and analyze the content they have read.2.2. Writing Skills:Writing assignments should be designed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writing skills. This can include writing essays, reports, and letters. Providing constructive feedback and modeling good writing practices can also be beneficial.2.3. Speaking and Listening: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lass discussions, debates, and presentations. Use role-playing activities to simulate real-life conversations. Additionally, incorporating listening exercises such as listening to podcasts, songs, and TED Talks can enhance listening skills.3. Assessing Student Progress:Regular assessment is crucial to track student progress and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Here are some assessment strategies:3.1. Formative Assessment:Use formative assessments such as quizzes, class discussions, and group presentations to monitor student understanding and provide immediate feedback.3.2. Summative Assessment:Summative assessments, such as exams and final projects, help evaluate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at the end of a course or term.3.3. Self-assessment and Peer-assessment:Encourage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own learning and provide feedback to their peers. This promotes self-awareness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4. Reflecting on Teaching Practice:Reflecting on teaching practice is essential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Here are some reflective questions to consider:4.1. What worked well in my teaching practice?4.2. What areas need improvement?4.3. How can I adapt my teaching strategies to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my students?4.4. How can I create a more inclusive and diverse learning environment?Conclusion:Effective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involves creating an engag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developing language skills, assessing student progress, and reflecting on teaching strategies. By incorporating these strategies and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eaching methods, English teachers can enhance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their students, helping them become confident and proficient English speakers.第2篇Introduction:As an English teacher, I have had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and implement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in my classroom. This essay aims to share my personal experience of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focusing on the strategies, challenges, and achievements I encountered. Byreflecting on my teaching journey, I hope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inspire fellow educators in their own teaching endeavors.1. Understanding the StudentsThe first step in effective English teaching is understanding the students' needs, backgrounds, and learning styles. During my practice, I conducted surveys and engaged in informal conversations with my students to ga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interests, proficiency levels, and previous experiences with English. This helped me tailor my lessons to meet their specific needs and make the learning process more engaging.2. Integrating TechnologyIncorporating technology into English teaching has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way of enhancing student engagement and motivation. During my practice, I utilized various digital tools such as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online platforms, and educational apps. For instance, I created interactive quizzes using Kahoot! to asses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grammar and vocabulary, which encouraged participation and made the learning process more enjoyable.3.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Recognizing that each student has unique learning needs, I employed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strategies to cater to a diverse range of abilities. By providing varied resources, such as additional practice exercises, visual aids, and audio recordings, I ensured that all students could access and understand the content. Moreover, I utilized formative assessments to identify areas where students required additional support, allowing me to provide targeted interventions.4. Encourag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Develop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is crucial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To foster these abilities, I incorporated variousactivities such as role-plays, debates, and group discussions into my lessons. Additionally, I encouraged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online forums and video conferences, which allowed them to practice English in a real-life context. By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authentic communication, I observ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students'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5. Promoting Writing SkillsWriting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language learning. In my practice, I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writing by incorporating various writing tasks into my lessons. These tasks ranged from simple sentences to more complex essays, allowing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writing skills gradually. I also provided constructive feedback and guidance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writing, focusing on aspects such as grammar, vocabulary, and organization.6. Creating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is essential for student success. During my practice, I made efforts to establish a classroom culture that promotes respect, collaboration, and a love for learning. I encouraged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and take risks without fear of judgment. By fostering a supportive atmosphere, I observed increased student participation and overall satisfaction with the learning process.7. Reflecting and AdaptingContinuous reflection and adaptation are crucial for successful teaching. Throughout my practice, I regularly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my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ade adjustments as needed. This involved analyzing student performance, seeking feedback from students and colleagues, and staying updated with the latest research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By being open to change and improvement, I was ableto enhance my teaching practice and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my students.Conclusion:My experience in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has been both challenging and rewarding. By understanding the students, integrating technology, employing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promot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encouraging writing, creating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reflecting on my practice, I have observ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s an educator, I continue to learn and grow, aiming to provide the best possible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my students.第3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范本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范本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2. 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及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 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水平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灵活调整教学进度。
2. 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3.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1. 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维能力。
3.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媒体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4.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四、评价方式1.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的考核。
2.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鼓励他们进行互评和自评,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注重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五、教学环境与资源1.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2. 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3. 配备合适的教材和教具,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师生关系与学生情感培养1.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2. 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管理,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七、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1. 学校和家庭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英语I(1)教学实施细则
英语I(1)教学实施细则一、课程性质及教学要求1、课程性质、教学对象及教学安排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英语课,供各类专业(不含英语专业)的专科学生学习。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每周3个学时,一学期完成。
共3学分。
本课程教学进度为每周学习一个单元(Unit), 共18个单元,18周完成。
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掌握1,100词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600词)和相关的常用词组;能听懂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教学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谈;能读懂所学词汇和语法范围内的故事、短文及通知、便函等;能够用便条转达具体信息,写出简短的私人信函。
同时,本课程通过提供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对这些国家的了解,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3、教学改革本课程从2004年开始参与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故学生分为试点和非试点两种类型,在组织教学中要分清类型,不要混淆,教学形式、考核形式以及其它方面的区别详见附件。
二、进度计划以及时间安排(一)教学内容该课程共十八个单元:其中有15个学习单元和3个自测单元,每个学习单元(Unit)分为三部分(Session),每部分由若干短小而易于操作的相关学习活动(Activity)组成。
(二)教学过程进度安排及建议(试点班级教学安排见附件中的中央电大关于试点班级发布教学实施细则)表1:2009年春季学期《英语I(1)》课程教学过程进度安排表教学建议:面授教学最好按照一周一个单元的进度安排。
如何教好和学好《开放英语》系列课程,观念的转变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怎样“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如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进攻者”,教师的角色怎样由“灌输者”向“引导者”、“帮助者”转换,这些都需要以观念的转变为基础。
而这个任务对于任课教师显得尤为艰巨,因为他们不仅需要转换自己的观念,同时还担负着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的重任。
初中英语“i 1”教学
初中英语“i+1”教学作者:胡志红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9期摘要:Krashen认为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
这就是他著名的i+1公式。
i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 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
理想的输入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可理解性、趣味性与相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以及要有足够量的输入量四个特点,本文主要围绕这四个特点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并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i+1”理论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主要包括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情感过滤假说以及输入假说五项内容。
其中,输入假说是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最为核心的内容,输入假说(i+1)理论是指当第二语言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①。
“i+1”理论主要有可理解性、趣味性与相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以及要有足够量的输入量四个特点:1.可理解性。
Krashen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接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
人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输入信息的本身,而不是语言形式上。
一旦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复杂难懂的语言结构及复杂概念上,语言输入在一定程度上便失去了其真正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当他们理解了输入的信息,并让所输入的信息或多或少包括一点超过他们能力的语言时,语言结构也就习得了,语言结构是在自然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习得的。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用学生词汇范围内的词汇进行教学,使学生基本能够理解教师所传输的信息,并不断通过输入累积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以及对英语信息传递的理解能力。
2.有足够量的输入。
习得产生的一个条件就是语言习得者获得比现有水平更高一点的语言输入,即i+1中的“1”。
新模式英语1教案
新模式英语1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本节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如:“Hello,mynameis”,“I’mfrom”,“Nicetomeetyou.”等。
(2)学生能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句型进行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的基本信息。
(3)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自己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3)通过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友好交往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1)单词:Hello,mynameis,I’mfrom,Nicetomeetyou.(2)短语:Howoldareyou?,Whatdoyoudo?,Whereareyoufrom?(3)句型:A:Hello,mynameisB:Hi,mynameisA:I’mfromB:I’mfrom2.教学难点:(1)一般现在时态的运用。
(2)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基本信息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教师与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问候,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2)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英语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本节课的重点单词和短语,引导学生跟读、模仿。
(2)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和短语。
3.练习(1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基本信息。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描述自己的基本情况。
4.互动(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5.产出(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关于自我介绍的英语作文。
“i+1”理论下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初探
“i+1”理论下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初探
“i+1”理论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提出的一种语言习得理论,指的是在学习者掌握了当前水平的语言知识后,适当添加一些略高于当前水平的语言输入,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
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根据“i+1”理论提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创设语言输入的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了解词汇的具体用法,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言的功能与应用。
通过讲解家庭成员的词汇,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家人介绍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的词汇。
提供延展性的语言材料。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稍微难度略高的语言材料,例如英语文章、课外阅读材料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接触到一些新的、稍微超出当前水平的词汇。
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也能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新的词汇。
引导学生进行词汇拓展。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词根、词缀及词义的角度去拓展词汇。
通过教授一些常见的词根和词缀,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新的词汇。
通过教授“un-”这个否定前缀,学生可以理解和记忆unhappy、uncomfortable等词汇。
实施词汇复习和巩固。
根据“i+1”理论,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适当的复习和巩固机会,让学生巩固和应用已学的词汇知识。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活动、游戏等方式进行,让学生在运用中巩固。
“i+1”理论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采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拓展词汇量,提升语言水平。
英语I(1)课程形成性考核方案
英语I(1)课程形成性考核方案
一.考核内容
1.形成性考核手册(作业)
本课程作业共分四次:第一次Unit1—Unit6
第二次Unit7---Unit12
第三次Unit13—Unit18
第四次Unit1—Unit18
2.学习过程
a)本课程本学期辅导课安排共四次:第一次9月17日
第二次11月12日
第三次12月17日
第四次1月7日
b)本课程本学期网上学习小组活动(论坛、答疑)安排共四次:
第一次10月20日上午8:00――10:00
第二次11月13日上午8:00――10:00
第三次12月18日上午8:00――10:00
第四次1月5日上午8:00――10:00
c)学员网上自主学习(时间由学员自己灵活确定)
二.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该课程总成绩的30%即30分。
其中形成性考核手册占18%即18分,学习过程占12%即12分。
1.形成性考核手册的考核采用逐本,逐次批改。
采用百分制,每次25分满分为100分即课程总成绩的18%即18分。
2.辅导课的考核采用点到签名制度,每次到者为该课程成绩的6%即1。
5分,满分为6分。
3.网上学习活动的考核。
对论坛、答疑及学习小组讨论采用查到制度,凡到一次以上者并发表言论的打给占该课程总成绩的3%即满分3分。
对网上自主学习的考核采用查证制度,凡一学期内在网上该课程的学习时间累计超过6小时者给满分即占该课程总成绩的3%即3分。
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常规实施细则
大付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实施细则为了使广大教师认真落实学科教学新常规,不断规范、调整和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制定以下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一、备课1、学习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把握知识系统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考虑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分析学生学习现状,制定全学期教学计划、单元计划及课时计划。
(1) 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要素包括:指导思想、教材地位分析、主要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班级情况分析与学困生名单、教学措施、教学进度等。
(2) 制定单元计划。
分析本单元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列出单元重点和难点,统筹教学内容,合理划分教时。
要素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包括教学具体内容及语言功能体现)、教学重难点、文化渗透及教学课时安排。
(3) 制定课时计划。
具体要求:A. 课时计划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文化渗透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三大块:学习目标、导学方法、设计说明及教后反思。
B. 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写清教学全过程,以学生语言技能获得的推进过程为主线,注重学生语用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新授知识与技能的突破以“一循环、四环节”的基本教学模式为主,其它教学模式为辅:a. 一循环包括准备阶段、习得过程和综合运用。
b. 词汇教学的四环节包括:a)真实情景的导入;b)音形义的结合;c)字不离词的操练;d)字词句的使用。
句型教学的四环节包括:a)联系生活,情景导入;b)语音语调,情感融合;c)分层训练,结构归纳;d)功能体现,初步运用。
C. 注重适时拓展课外知识,渗透相关文化。
拓展内容参考《巧学英语—导学篇》,并作如下补充:a. 一年级听说、认读26个大小写字母。
b. 二年级掌握5个元音字母的开闭音节的发音规则。
c. 三年级掌握常用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
d. 四年级听说、认读48个音标,并能看音标拼写简单的单词。
D. 电子备课必须对原有的每课时教案加以修改,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用蓝黑色笔写出修改意见或建议,修改痕迹明显。
一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1. 制定教学目标:明确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包括掌握基本的英语词汇、句型
和语音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2. 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包括学习单词、简
单句子、日常用语等。
3. 制定教学计划: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资
源准备等。
4. 实施教学活动:按照教学计划准备相应教材、教具,进行实施教学活动,引导学生
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 进行评估和反馈:定期进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6. 调整教学策略:根据评估结果和教学实践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7. 与家长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享学习成果,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学生的英语学习。
8. 持续学习:教师应定期参加教育培训和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提
供更好的英语学习体验。
《典范英语》(拼读1级L1)教学参考资料
《典范英语》(拼读1级L1)教学参考《少儿英语拼读教程》(1-L1)教学参考I Can教学参考的目的在于为实验课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框架,帮助实验教师更好地把握课题理念。
课题组鼓励实验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将实验课上出特色。
一、教学目标1. 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看图理解故事情节;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能够绘声绘色地独立朗读故事;掌握字母a, o, p的发音规则;能够拼读含有a, o, p的单词。
2. 非语言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敢于表达自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课时安排要求每周不少于两课时,每课时至少完成一个故事。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CD机、课件(课题组提供)、实物教具(拖把、锤子等)、单词卡、字母卡。
四、课堂教学基本步骤1. 引入(Introducing):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发音规则(1)播放字母发音歌曲26 Alphabets Song(见课件),带领学生一起说唱。
(2)学习字母a, o, p的发音及书写(见课件)。
2. 看图讲故事(Storytelling):理解故事情节,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1)教师展示故事标题图片和海盗图片(见课件),引出故事背景, 与学生互动。
The children were playing a pirate game. This is Pat. He can pop. What can other children do?(2)利用课件逐幅播放故事图片,并用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英文和适当的肢体语言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感受孩子们扮演海盗的乐趣。
(Picture 1) Look at Kipper. “I am Kipper. I mop, mop, mop,” said Kipper. Can you mop? (请学生演示)(Picture 2) Look at Pam. “I am Pam. I tap, tap, tap,” said Pam.(请学生演示)(Picture 3) Look! Oh, this is Mat the pirate. “I am Mat. I pat, pat, pat,” said Mat.(请学生演示)(Picture 4) Who’s this? This is Pat. She was making pops. “I am Pat. I pop, pop, pop,” said Pat. Did Floppy like pops?(Picture 5) “I am Tom. I mop, mop, mop.” said Tom.(Picture 6) Here is the pirate Mac. “I am Mac. I hop, hop, hop,” said Mac.(请学生演示) (Picture 7) Who is on top? Sam is on top. “I am Sam. I am on top,” said Sam. (请学生演示)(Picture 8) Can you name all the pirates? Kipper, Pam, Mat, Pat, Tom, Mac and Sam.教师在讲故事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每次提问之后稍作停顿,不要急于说出答案,先观察学生的反应,如学生仍回答困难,再进一步给出提示引导学生作答。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三篇)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地开展中学英语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制定本规范细则。
第二条:本规范细则适用于中学英语教师及相关人员,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材选择、教学评价等方面。
第三条: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应与学校教学目标和国家英语教育标准相一致。
第四条:中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第五条:中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六条:中学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学习水平,进行适当的教学分层。
第七条:中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策略。
第二章教学计划第八条:教师应制定适应学校教学大纲的教学计划。
第九条:教学计划应具有科学性,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细则。
第十条:教学计划应包括各类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分配。
第十一条:教学计划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第三章教学方法第十二条: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
第十三条: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互动法、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十四条:教师应尽量创造情境、场景,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语言输出和交流。
第十五条: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第十六条: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练习。
第四章教学内容第十七条:教学内容应与教材相结合,体现学科的连贯性和递进性。
第十八条:教学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语法结构、词汇、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
第十九条:教学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际用语和语法结构。
第二十条:教学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和欣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第五章教材选择第二十一条: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选择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材。
第二十二条:教材应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难度、兴趣度和实用性。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一、课前准备1. 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
2. 准备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练习册等。
3. 熟悉教学内容,并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课堂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设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理解每节课的目的。
2. 确定适合学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学目标,使其具有可实现性。
三、课堂布置1. 创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营造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
2. 确保课堂教学设备正常运作,以利于教学活动开展。
3. 整理课堂桌椅,保持教室整洁有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阶段-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 复习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内容。
2. 展示教学材料- 确保教学材料清晰可见,便于学生观察和理解。
- 结合图表、图片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
3. 讲解并示范- 结合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讲解新知识点。
- 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让学生易于理解。
4. 学生互动-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 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 分角色扮演,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5. 练习与巩固- 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
- 提供足够的时间供学生练习,确保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6. 检查与评价- 通过思维导图、测验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帮助他们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并改进。
7. 总结与回顾- 概括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确保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 向学生提供反馈,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1. 确定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包括练习题、阅读材料等。
2.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3. 提供适当的参考答案或范文,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改进。
六、课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思考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2. 探讨学生对本节课的反应和理解程度,思考下节课的教学策略。
七、教师激励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
是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细则,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
1. 课前准备:教师应提前备课,熟悉教材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并准备好相关课件和教具。
2. 教学目标: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3. 课堂氛围: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互动交流: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问学生,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差异化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6. 教学评价: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7. 语言输入:教师要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使用富有表现力和真实的英语材料,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和阅读能力。
8. 语言输出: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进行口语和写作,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9. 作业设计:教师要合理安排并及时批改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总结反思:教师要定期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的合理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通过遵守这些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范文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范文一、教材使用规范1. 选择教材(1)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
(2)教材要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并具有良好的语言、内容和文化背景。
(3)多样化使用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课外读物和多媒体资源等。
2. 教材的使用(1)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语法点和重点词汇。
(2)合理安排教材的使用顺序,确保学生的学习是有系统、有计划的。
(3)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依照不同的学生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1)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互联网等。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以及学生自主选材讲解等。
二、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1. 教学计划(1)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巩固和掌握知识。
(2)研究和制定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2. 教学目标(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
(2)确保学生在听、说、读和写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结合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2. 教学手段和辅助工具(1)使用多媒体工具,如录音机、幻灯片、电子白板等,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使用学习软件、参考书和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堂教学规范1. 课堂组织和准备(1)准时到达教室,提前准备好教学用具和教学材料。
(2)根据教学进度,做好课堂活动的规划和设计。
2.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促进课堂气氛活跃。
(2)注重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范本
中学英语教学规范细则范本第一章教学目标1.1 教材:根据《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计划,选用相关教材进行教学。
1.2 知识目标: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法、词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
1.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4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语法与词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分阶段掌握和运用各种语法项目和词汇。
2.2 听力与口语:教师通过听力材料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3 阅读与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技巧和写作能力,通过阅读教材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4 领域拓展:选取与学生现实生活和国际文化交流密切相关的主题和材料,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景法:通过情景创设,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英语。
3.2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组织各种任务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4 课堂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积极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4.2 多样评价: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评定、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3 细化评价:教师将学生的语言能力分解为不同的方面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
4.4 反馈评价:教师及时向学生提供评价结果,并鼓励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
第五章教学环境5.1 课堂布置: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布置整洁、明亮、有序的教室。
5.2 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3 教学工具:提供适当的教学工具,如课件、教学软件、教学音频和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英语Ⅰ课程实施细则
《英语Ⅰ》课程实施细则
教学目的 教学对象
back
课程及资源说明 文字资源 音像资源 网络资源
教学要求 听力 口语 词汇 语法 阅读理解 导学自学
教学进度
教学安排
教研活动
课程考核
教学目的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 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 back 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 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 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 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 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 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 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2. 网上答疑:主要通过E—mail收集与解答问 题。邮箱地址:kfjyggyy@
• 3. 网上论坛:学生可以在网上论坛(BBS)公 共英语(开放专科)版里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 辅导教师也将不定期地提出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供讨论,以增强教学的交互性。
back Go on
《开放英语1》课程教学资源一览表
文字资源:
1 《开放英语1》英国开放大学Duncan Sidwell 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刘黛琳主编。包括18个单 元,每个单元包括3个Sessions每个Session 由多个Activities组成。
2《开放英语综合练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刘黛 琳编。是《开放英语1》的配套教材,两者同 时使用学习。内容以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 知识为主。以上均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
阅读理解
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自学掌握一 定的阅读技巧,学会浏览(scanning)和略 back 读(skimming),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 阅读材料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 如兴趣阅读(reading for pleasure)和精读 (reading for detailed comprehension)等。学 会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和掌握知识,并学会 享受阅读的乐趣。
初中英语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初中英语教学常规实施要求一、教材依据1.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编写和教授课程。
二、教学目标1.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乐趣。
2.帮助学生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3.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发展。
三、教学原则1.渗透性原则:在各科教学中,随时渗透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多样性原则: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3.学生主体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
4.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进程,有序推进教学内容。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1)词汇和语法教学:通过组织词汇和语法教学,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运用能力。
(2)听力和口语教学:通过听力材料和口语练习,培养学生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阅读理解教学:通过阅读材料和相关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教学:通过写作训练和写作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学习策略教学(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2)教授学习策略,如单词记忆、阅读理解策略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3.跨学科学习与思维方式培养(1)将英语教学与其他科目内容相结合,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
(2)通过教学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1.定期考试和单元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
2.课堂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
3.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
4.学业指导评价,提供学习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六、师生互动1.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展示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I(1)教学实施细则一、课程性质及教学要求1、课程性质、教学对象及教学安排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英语课,供各类专业(不含英语专业)的专科学生学习。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每周3个学时,一学期完成。
共3学分。
本课程教学进度为每周学习一个单元(Unit), 共18个单元,18周完成。
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掌握1,100词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600词)和相关的常用词组;能听懂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教学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谈;能读懂所学词汇和语法范围内的故事、短文及通知、便函等;能够用便条转达具体信息,写出简短的私人信函。
同时,本课程通过提供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对这些国家的了解,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3、教学改革本课程从2004年开始参与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故学生分为试点和非试点两种类型,在组织教学中要分清类型,不要混淆,教学形式、考核形式以及其它方面的区别详见附件。
二、进度计划以及时间安排(一)教学内容该课程共十八个单元:其中有15个学习单元和3个自测单元,每个学习单元(Unit)分为三部分(Session),每部分由若干短小而易于操作的相关学习活动(Activity)组成。
(二)教学过程进度安排及建议(试点班级教学安排见附件中的中央电大关于试点班级发布教学实施细则)表1:2009年春季学期《英语I(1)》课程教学过程进度安排表教学建议:面授教学最好按照一周一个单元的进度安排。
如何教好和学好《开放英语》系列课程,观念的转变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怎样“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如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进攻者”,教师的角色怎样由“灌输者”向“引导者”、“帮助者”转换,这些都需要以观念的转变为基础。
而这个任务对于任课教师显得尤为艰巨,因为他们不仅需要转换自己的观念,同时还担负着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的重任。
在此,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提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实际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于教学方式:1、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专门人才,英语课程教学不仅应注重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意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在传授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培养。
2、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组织课堂辅导和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以学生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自学为主,辅之以面授课。
学生应在辅导课前自主学习教材中的内容,认真完成每一项学习活动(Activity),并鼓励学生结对或以小组形式进行操练,在自学自练中发现自己在语言技能、知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将在自学过程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交给辅导老师。
3、在面授辅导、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控制者、指挥者、管理者、促进者和信息、反馈、帮助的提供者的作用。
辅导课除讲解重、难点和答疑外,还可以利用录象开展一些语言技能的训练,尽量为学生提供口语练习的机会。
《开放英语》系列是为自主学习设计的教材,切忌在辅导课上大量串讲,使学生放弃自学,完全依赖面授课,难以完成学习任务.4、学习的最佳动力:一是兴趣,二是实际需要。
英语学习也不例外。
兴趣是无法强求的,但日益国际化的英语在当今社会的需求却是有目共睹的。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反复强调学好英语对其未来的工作、生活的重要性,使学生们消除“只要能通过考试就行”的思想,激发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换。
同时应该使学生意识到:能够积极地自主学习,并不仅仅是一个好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对自身良好素质的培养,因为自主学习需要学习者有决心、有毅力,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能力,而这正是当今社会所提倡和需要培养的个人素质。
5、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如为了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辅导课上应检查学生是否填写了每单元之后的学后小结(Review Reminder)中的个人学习记录,内容可以是对所学内容的补充,也可以是学习难点的记录(如果所留空白不够,可利用页旁留白或准备专门的学习记录本)。
此外,鼓励学生制订长期学习计划以规划学习进程,短期学习计划(每月、每周甚至每天)以保证学习时间;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等等。
关于教学内容:1、第一次面授辅导课应向学生介绍本课程在设计上的原则与特色,使学生了解自主学习对于学好本课程,其实也是学好英语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重点学习《开放英语1》中的学习指南,确保学生了解文字教材的各个部分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学会合理而有机地利用整套教学资源的各部分。
2、本课程针对成人远距离学英语的特点,设计了大量的跟读和会话练习,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养成跟读和大声朗读英语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是开口讲英语的基础。
教师应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与文字教材配套的录音素材,反复做这些练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文化和语言间的密切联系,应要求学生除了语言知识以外,也要重视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
教材中的文化点滴(Cultural Note)版块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而设立的。
4、词汇部分以文字主教材每个单元后的词汇表为主,其中所列单词及词组是必须掌握的。
其余文字主、辅教材中给出中文释义的词或词组不做要求。
5、《开放英语综合练习》中的广播连续剧(Audio Drama)既可以复习、巩固和扩展学习内容,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对于基础较差,学习较吃力的学习者,建议放弃此部分内容。
另外,《开放英语》中学习技巧(Study Tip)中的英文部分也只供学有余力者参考。
(三)教学关键环节及要求1.面授辅导(1)课时安排:分校应合理安排面授辅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上述建议课时安排下酌情加减。
(2)具体要求:分校应聘请认真负责的教师,在面授课上针对课程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辅导,将学生常见问题进行归类汇总,在面授辅导中,对常见问题进行解析。
2.网上教学省校责任教师将利用省校版教学平台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具体的安排、主题和过程,包括网上教学资源(课程教学文件、辅导资料)的上传计划和组织BBS实时答疑的安排,见表2。
表2:2009年春季学期《英语I(1)》课程网上教学活动安排情况表3.形成性考核1)作业次数:4次内容:中央电大形成性考核册任课老师要向学生说明布置作业的目的,并强调按要求完成作业对达到学习目标的重要性。
目的:学生通过作业自我检测是否掌握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了解自己在语言学习上的强项与弱项,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
任课教师通过批阅学生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作业中反映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错误在面授课中予以辅导,并对个体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不足之处予以提点和帮助。
2)考核本课程的测试由形成性考核和课程终结考试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课程终结考试占70%。
形成性考核以平常作业完成情况和面授辅导课的参与情况为依据。
课程终结考试内容包括大纲规定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其中听力测试成绩占课程终结考试的30%。
形式为闭卷,笔答。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具体命题内容及形式参照英语I(1)考核说明。
表3:2009年春季学期《英语I(1)》课程形成性考核信息表试点班级学生的考核比例与普通班级学生的考核比例不同,具体情况见表4。
表4:2009年春季学期《英语I(1)》课程试点班级形成性考核信息表4.教研活动表5:2009年春季学期《英语I(1)》课程教研活动安排情况表三、教材媒体使用信息(一)教材介绍:1、设计思路及特点本课程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进行教学资源设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现教学模式由灌输式向自主式的转变。
同时,参照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基本要求,使本课程所含词汇及语法点能与之接轨。
整套教学资源有如下特点:1) 突出语言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以日常生活用语为主,边学边练,反复运用,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2)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融为一体,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对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3) 难易度呈低起点阶梯状稳步递升,同时加强助学与导学,最大限度地减少学习难度,缩短学习跨度。
4) 每个学习单元(Unit)分为三部分(Session),每部分由若干短小而易于操作的相关学习活动(Activity)组成,这种结构使学生可以利用零散的、相对较短的时间分段分批完成学习任务。
5) 注重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教学媒体,使之有机配合,相互补充,避免简单重复。
2、关于文字教材内容说明英语I(1)有文字教材两册:《开放英语1》、《开放英语综合练习1》。
主教材《开放英语1》共18个学习单元(Unit),每单元分为3个部分(Session),每个部分由若干活动(Activity)组成,但其中6、12、18单元为复习与自测单元,结构上略有不同。
主教材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每单元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活动、语言要点、文化点滴、导学帮助、学习技巧、学习小结、词汇学习、录音文本、练习答案、复习自测等内容,还有虚拟导师提供学习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上加强了助学、导学内容,对各项学习任务给予简明扼要的导学或反馈,以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每单元的学习量约为3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参见《开放英语1》的“内容概览”。
《开放英语综合练习1》是《开放英语1》的配套教材,其内容与主教材相对应,在进一步巩固主教材所学内容的同时,加强语音语调学习,扩展词汇量及语法点,补充综合练习。
此外还设计了“轻松时刻”这一版块,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
每单元的学习量约为1学时。
本教材要求学生有600词的的基础词汇,详见《开放英语1》附录III基础词汇。
工艺设计为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在本教材的工艺设计上有些新的尝试。
1) 通过单元(Unit)首、节(Session)首教学要点中英文提示帮助学员在学习前了解训练目标;通过单元末的学后小结填空练习帮助学员总结和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度、检验学习成果。
2) 各个小结中穿插“教师之声”,将学员引入读、听、说、写等教学环节,帮助学员梳理语言知识脉络,理解、掌握学习要点。
3) 用页旁留白形式起导学、助学作用。
把在面授教学中教师在课上、课间、课下所提供的各种教学指导活动,如答疑、鼓励、学习方法指导等融进留白处;把课文、对话中的生词注在留白处,避免学员因前后翻页而带来的阅读不便。
4) 按照“方便学员”的原则,对学习步骤进行醒目的标识;用不同的字体、图表、颜色等的配置使学习内容层次分明、清晰,突出重点内容;为学习目标添加中文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