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集体备课的探索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一、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特点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1.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注重当代性和多元化,需要将丰富的历史文化素材纳入到课程中,并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2.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
历史教学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联系现实,培养国家认同感: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要注重联系现实,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国家和社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
1.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呈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书籍和文献,还可以引入历史影视作品、历史文化遗产等多种形式的历史素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知和理解历史。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讨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愿望。
3.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究: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型的历史研究活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历史问题的探究和研究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写作和表达: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写作和表达,让学生通过文字的表达来深入思考和总结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我们需要将上述方法与理念付诸实践,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和深刻的体验。
1.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历史内容,如利用影像资料、实物展示等多种方式来展现历史文化,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和理解历史。
基于新课程的理念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国家认同感,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的集体备课论略
题, 核心是“ 共同探讨” 。但是, 有时的集体备课却成了形
式, 出现 了诸多 的问题 , 大致可 归纳为 以下几类 : 第一, 集体备课 的模 式被误 读 。首 先 , 集体 备课 成 了
已经历 了三年 的课改 实践 。 掩卷反思 , 这一 轮的教学实践 , 对 于每一 位历史教师 而言 , 可谓 是机遇与挑 战 同在 。如何 体备课已成为了一种形式。同年级组的教师集体备课以
转变 教学理 念 、 如何把 握历 史教材 、 确保 课堂 教学 的 后 , 以同样的进度完 成 同样 的内容 , 用 同样 的资料 , 如何 大家 使
了过 去教师 之 间的那种 “ 老死不相 往来 ”各 自为 战 、 、 相互
封闭的状况, 给教师交流合作 、 取长补短提供了一个平台,
从而提 升了教师 的整 体素质 ;同时也 激活 了教师资 源 , 促 进 了课程 改革的深入 发展 , 提高 了教育教 学 的质 量。集体
备课确实是 一种最直接 、 最便捷 、 最经 济 、 有效 的教 学研 最
由组长一人把持 , 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 , 抹杀了其他 正像网络上有些网友所引发的一些争论时说的, 相当多韵
备课 质量 的重要 备课 形式 。由年级 备课组组 织 , 可集思 它 教学研究 的多角度看 , 体备课 的 目的是 共 同探讨 和解决 集
度、 教材 处理 、 教学 方 法 的选 择 、 业 的答 案 和处 理 等 问 作
课 久而久之 , 不仅不 能提高 自 身 广益 , 人才智转化 为集体优势 , 同提高 教学 质量 。 将个 共 从 测 、 堂作业也都 如出一辙 。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历史课程作为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而促进他们的历史意识、国民意识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由于历史知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不同,往往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重复、教学质量的不稳定等问题的出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集体备课这一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高中历史教师所重视和采用。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共同讨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互相借鉴和借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探讨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意义、方法和效果,对于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集体备课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还可以促进团队协作和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们在集体备课中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共同探讨备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寻找解决方案。
集体备课也能够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
研究高中历史课程中集体备课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深入探讨集体备课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实践效果和应用价值,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保障。
【2000字】1.3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一直是备课探讨的核心,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备课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课程的集体备课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备课的优势、方法和技巧,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实施效果。
在备课探讨中,我们将关注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备课效率、提升历史课程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和深入。
我们也将探索集体备课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前景,包括如何更好地利用备课成果,促进教师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通过深入研究备课内容,我们可以为历史课程的教学提供更加有效和全面的支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历史素养水平。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的实施,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同时也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究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并提出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一、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特点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不再是教师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讨论、研究和实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注重历史素养和能力培养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包括历史意识、历史思维、历史方法和历史文化。
历史教学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历史知识,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历史事件、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注重跨学科整合新课程鼓励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整合,历史教学也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和互动,使历史知识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历史教学可以与语文、地理、政治等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形成更加全面和立体的历史视野。
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历史学习。
历史教学可以通过故事、案例、实物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使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历史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故事、案例、实物、图片、音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2.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话题、展开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高中历史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一直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关注。
随着新课程背景下的变化和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应该立足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教学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案例进行推理和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事实的陈述。
历史教学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历史文化,提高历史文化的鉴赏能力和认知水平。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历史教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调查、讨论和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历史教学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国家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教学也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懂得历史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
历史教学也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让学生主动承担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这样,才能使历史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集体备课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集体备课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加强集体备课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呼唤,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一方面,以专题备课为主既分工又合作,提高备课的质量;另一方面,以课例研究为抓手,全面探讨课堂教学的建模。
确实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历史集体备课课时紧张是当前一线教师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普遍的反映,历史学科也不例外。
怎么办?再回到传统老路上,靠“日光+灯光”,以牺牲教师、学生的身心为代价。
姑且不论是否有这么多的课时可加,显然如果再靠以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肯定地说,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不可能走多远。
不容否认,课时紧张确有其客观因素,如教材容量过大,学术性太强,概念不易讲清等,而且在短时间内一时也无法解决。
在亲历高一备课的体验后,让我再次感受到备好课对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什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并非戏言,靠老经验、上一课备一课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模式绝对无法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因此,解决课时紧张关键仍在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而提高课堂效益的最优策略还是备好课,尤其要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并确实提高其效能。
一、新课程背景下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备课是教学的必要环节之一,也是传统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但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教师,尤其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靠一本教参备课已基本能应付,以至于有的人甚至提出教师不用教案也可上课,更遑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了。
从实践层面看,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没有集体备课的课,不可能是一堂好课;没有集体备课的教学,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首先,集体备课是贯彻高中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新课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不在死记硬背教材上那些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或结论,不在盲目地跟着教材、教师转了。
换句话说,学生的思维再不可能被限制在教师备课所能的掌控范围之内,尤其是新课程的历史教材打破了通史的编写体例,而按专题体例编写,学生将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或困惑,面对着可能突如起来的问题或困惑,仅凭教师个人的备课显然力不从心。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集体备课一直是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
集体备课是指多位历史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备课活动,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过程。
在教育界,集体备课已经被证明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间交流合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如何更好地推行集体备课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进行探讨,旨在深入研究集体备课的必要性、优点、实施方法、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参考和指导,推动历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促进历史课程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资源,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还能帮助教师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共同成长,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
集体备课还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探讨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意义,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必要性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是指历史教师在教学前通过集体讨论、研究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共同探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教学难点和问题,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相互学习、借鉴,提高教学水平。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是指历史学科教师在共同研究、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备课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教育的深入,教师们意识到单独备课难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集体备课逐渐成为一种教学新趋势。
历史课程作为高中必修课,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增加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集体备课还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共同备课,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经验、教学资源,相互借鉴和学习,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研究意义历史课程作为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集体备课探讨,可以更好地梳理历史课程内容,探讨教学方法,分享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评估,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历史素养的公民。
集体备课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促使教师深入思考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通过集体备课,可以促使教师之间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共同探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提升整个学校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还可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创新思路,促进历史课程的多样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共同探讨历史课程的各个方面,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历史教育。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次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的重要部分。
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我们将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以确保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历史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变迁,了解社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而要保证历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就需要进行集体备课,以确保教学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进行探讨,分享一些备课的方法和经验。
一、集体备课的重要性1. 确保教学的准确性历史课程涉及到众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要保证教学的准确性需要对历史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相互讨论,找出历史材料的争议点,提高教学的准确性。
2. 提高教学的效果集体备课可以让老师们共同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效果。
通过相互借鉴和互相学习,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
二、集体备课的方法和经验1. 共同研究教材集体备课首先需要老师们共同研究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
老师们可以结合历史学的理论知识,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为教学做好准备。
2. 分析历史材料3. 制定教学方案4. 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在集体备课中,老师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分享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相互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提高教学水平。
5. 监课评课集体备课过后,可以安排监课评课,让老师们互相观摩课堂教学,相互评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集体备课的困难和对策1. 时间安排上的困难老师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时间上安排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对备课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老师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备课。
2. 老师个人素质的不足有些老师可能会缺乏合作意识,不愿意参与集体备课。
关于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思考(优秀范文5篇)
关于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思考(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关于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思考关于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思考在历史教学工作中,我们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集体备课为载体,以授课提纲为落脚点,走一条体现我校特色的集体备课之路,这里把我们的做法和思考总结如下,抛砖引玉,求教于各位专家、同仁。
一、集体备课的必要性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真正教学质量的提高应是学科的优化,整体的提高。
其深层次的核心问题是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背景下,个体的优势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集思广益,极限的发挥群体优势。
具体到学科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集体的力量,探索出适合本校教情、学情的教研之路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途径。
二、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借鉴历年历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研层次,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用科学的目光研究《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效益,提升学生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努力实现新高考模式下的历史成绩的新突破。
三、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1、定时间、地点。
备课组成员定期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地点进行集体备课,不得迟到、缺席或借口请假。
2、定主讲人。
确定每周集体备课的主讲人,主讲人应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其它备课组成员应积极参与,人人发言。
3、定内容。
每次集体备课应事先确定讨论、研究的课题,特别是要重点讨论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核心问题。
4、定责任人。
备课组长是该年级该学科教学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备课组日常工作,协调备课组成员之间关系,指导年青教师的成长,制订备课组工作计划,记录备课组活动情况,总结备课组工作得失,并及时报教务处、教科室。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实施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艺的一项重要措施,集体备课应着力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紧抓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落实,具体的说,要做到“五个研究”,即:研究《大纲》、《考试说明》和新课标,以及高考试卷和试卷分析评价等;研究学情,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起点;研究教材、教法;研究练习、测试的设计和讲评;研究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措施。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高中历史课程的集体备课是教师共同研讨、探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历史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备课模式往往是由一位主备教师编写教案,其他教师负责执教。
然而,这种模式存在着局限性,无法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不能切实提升教学水平。
因此,应当探索有效的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模式。
一、课程研究小组模式课程研究小组是由多位历史教师组成的团队,每个教师负责研究一部分历史知识,然后将研究成果分享给整个团队。
小组成员可以互相提问、讨论,共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案。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各位教师的专长,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深度。
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也能够促进合作交流,加强团队凝聚力。
二、案例研究模式案例研究是指通过学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经验和教训,推导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备课小组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深入研究该案例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然后寻找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方法。
通过案例研究,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资源共享模式资源共享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各自搜集到的教学资源和经验进行共享。
备课小组可以建立一个共享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课件、教案等资源上传至平台,供其他教师使用。
这样可以节约备课时间,减少教师重复劳动,提高备课效率。
四、教研活动模式教研活动是指教师通过参观其他学校的教学课堂,与其他学校的历史教师进行交流和研讨。
备课小组可以组织教研活动,安排教师轮流到其他学校进行教学观摩,然后回到备课组中分享所学和所见。
这种方式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了解其他学校的优质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五、评课交流模式评课交流是指备课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课和交流,借助同行的目光发现教学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教学不足,吸取他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实施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模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团队的协作和合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使备课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教学效果。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近年来,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批判和创新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学习效果。
一、有效模式之合理分工集体备课的第一步是合理分工。
由于历史学科的广度和深度,一个人无法独立完成整个课程的备课工作。
因此,教师们应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选取相应的话题进行备课。
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调整备课内容。
通过合理的分工,教师们可以更加专注地备课,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深入的学习体验。
二、有效模式之资源共享集体备课的第二步是资源共享。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将自己查找、整理和准备的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包括教学设计、课件、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等。
通过资源共享,教师们可以节省备课时间,提高备课质量,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此外,资源共享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教师的多元化教学能力。
三、有效模式之反思研讨集体备课的第三步是反思研讨。
每一次备课结束后,教师们应进行反思和研讨,分析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备课和教学能力,还可以培养教师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
同时,反思研讨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环境的变化。
四、有效模式之互助支持集体备课的第四步是互助支持。
教师们可以互相提供帮助和支持,在备课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和思路。
通过互助支持,教师们可以减轻个人备课的压力,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并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支持给学生。
同时,互助支持还可以促进学校的团队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有效模式之开放分享集体备课的第五步是开放分享。
备课过程中产生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应当与其他教师和学校进行分享,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本文将围绕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探究,分析新课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探讨如何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开展高中历史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一、新课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生发展为本、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与传统的传授知识和灌输观念的教学模式相比,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认知层面,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 促进学生参与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
教师可以采用讨论、辩论、小组合作、课外调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促进学生的参与,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
历史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门思维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分析案例、引导研讨等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促进知识的有效传递。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在新的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历史课程是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了解和理解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化,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历史课程集体备课作为一种师资共享和互相学习的方式,可以提供更全面和优质的历史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以及其优势。
一、研讨会形式历史课程集体备课可以通过研讨会的形式进行。
首先,确定一个主题或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并在研讨会上分享。
其次,教师们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并讨论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资源。
最后,教师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备课方案的制定和讨论。
二、资源共享和整合在历史课程集体备课中,教师们可以共享和整合各自的教学资源。
他们可以分享各种教材、教学大纲、教案和评估工具,从而提供更多元化和丰富的教学内容。
此外,教师们还可以分享各种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和实地考察的经验,以扩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范围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多元化评估和反馈通过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分享不同的评估工具和方法。
这有助于提供更全面的评估,并且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
教师们可以分享各种评估工具,如作业、项目、小组讨论和考试等。
此外,教师们还可以提供评估反馈的建议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四、跨学科整合历史课程集体备课也可以鼓励跨学科整合。
历史与文学、地理、政治和文化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合作,可以提供更丰富和全面的历史教育资源。
教师们可以互相分享各自的学科知识和方法,共同开发跨领域的教学方案,从而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研讨会的形式,教师们可以分享和讨论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通过资源共享和整合,能够提供更多元化和丰富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元化评估和反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需求;通过跨学科整合,能够提供更全面和综合的历史教育资源。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高中历史课程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集体备课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有效方式。
集体备课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多种视角和资源,有效提升历史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一、集体备课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集体备课是指一群教师在共同的主题下,共同研究和准备教学内容,并交流、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的一种活动。
集体备课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种视角,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交流与合作。
集体备课可以打破教师之间的孤立状态,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师们可以借助集体备课的机会,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资源共享与整合。
每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资源和经验,集体备课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教师们可以将各自的优势和资源进行整合,提供更多丰富的学习资源。
3.多元视角与思维碰撞。
集体备课可以提供多元的视角和思维碰撞的机会。
教师们可以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解读,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4.教学效果提升。
集体备课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创造更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
1.主题确定。
集体备课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备课的主题。
主题应该明确、具体,可以是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或某一历史概念等。
主题的选择应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需要,确保备课内容的可操作性。
2.资源收集与整合。
教师们应分享各自收集到的相关资源,如教学案例、图片资料、视频资源等。
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教师们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丰富的学习材料,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3.专题探讨与研究。
教师们应分别就备课主题进行专题探讨与研究。
高中历史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高中历史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探索与思考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对高中历史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整合,改变了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专题的形式,构建了基础性、时代性、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
对于这种课程结构,教师该如何面对呢?一、教学理念目标定位在历史教学目标的理解问题上,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派别:一是科学主义(技术型)目标观。
他们注重社会发展,注重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社会意义,要求学校将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技术人员),适应社会的选择。
在历史教学上,强调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与能力训练。
二是人文主义(情感型)目标观。
他们把个体放在比物质、自然、社会更重要的位置,注重学生兴趣、个人价值的实现、个性发展需要,要求学校将学生培养成为有个性、有思想、有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人。
在历史教学上,注重历史情感、历史认同,通过历史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人文主义目标观与科学主义目标观相比,更注重课本以外的教学素材,更注重教室以外的课堂,更注重知识、能力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更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的特点是:从考察的主题来看,是把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考察标准来看,是把生产力作为观察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准,既然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那么,它也是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除此之外,那些伦理的、道德的、情感的评价标准,都能够说出不少理由,但是很难引出科学的结论。
(刘宗绪语)从文明史的内容来看,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纵向来看,文明史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横向来看,文明的扩散,如建立文化圈,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流等,也是文明史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历史的特点是过去性和主观性。
因此,历史新课程要教得精彩,必须树立四种意识,只有如此才能顺利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高中历史课程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思维技能的重要阶段。
为了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各地的高中历史教师经常进行集体备课探讨,以交流经验、分享教学方法和完善课程设计。
本文将探讨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意义、方法和效果,以期为历史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是历史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不足之处,并通过和他人的交流获得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历史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可以互相启发,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形成一个合作学习的氛围,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
3. 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历史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可以分享各自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相互借鉴,达到课程设计的多元化和丰富化,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4. 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入和全面集体备课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课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入和全面。
1. 主题式集体备课主题式集体备课是指历史教师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自主研究和共同探讨,共同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深入思考历史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促进集体备课的效果。
任务式集体备课是指历史教师在围绕某一教学任务或课堂活动进行备课时,共同设计出一套详细的任务分工方案。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备课时间和任务,在不同方面形成互补,提高备课效率。
问题式集体备课是指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围绕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比如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等。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并在集体备课中获得解决。
教学反思式集体备课是指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并通过集体探讨获得进一步的认识和启发。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高中历史课程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理解历史文化、培养历史思维的重要课程之一。
为了提高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们通常会进行集体备课探讨,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期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本文将就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的意义、方法和效果进行探讨。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的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利用集体智慧,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教师们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可以共同讨论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历史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历史课程教学。
集体备课还能够促进教师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师资队伍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形成教师共同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的方法多样,可以通过教研活动、专题研讨、课题研究、教学观摩等形式进行。
在教研活动中,可以选择某一专题或教学环节进行深入研讨和探讨,分享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达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专题研讨中,可以选取某一热点问题或教学难点进行研究和讨论,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课题研究中,可以选择某一教育教学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和经验分享。
在教学观摩中,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观摩和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探讨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能够促进教师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师德风范。
二是能够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增强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自信心,实现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三是能够促进学校历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是能够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实现学校的良性发展和提高。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
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对历史事件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社会,进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目标、内容及实施方法等。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强调了启发性、探究性、实践性和个性化教学等特点。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让学生在研究历史事件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开展探究、分析研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其次,高中历史教学应该重视课堂内外的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旧址、纪念馆等场所,接触真实的历史文物,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提高历史素质。
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或访谈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最后,高中历史教学还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知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历史知识,具备历史思维,提高历史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史实,具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储备。
2、思维方法目标:使学生具备历史思维,能够运用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分析历史事件、文化、社会结构等,理解历史潮流和规律。
3、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和方法,处理历史问题,分析历史事件,综合运用历史所学,理性思考,独立判断。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全面性和科学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基本概念:包括历史概念、历史学科的分类、历史研究方法等。
2、中国古代史: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历史阶段。
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研究与探索的开题报告
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研究与探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
而历史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知识储备。
然而,由于历史的学科特点和内容的复杂性,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难点,如如何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过程中。
因此,为了促进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高中历史集体备课成为了当前亟需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
二、选题意义高中历史集体备课是一种全员参与、协同合作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合作来提高教学水平,共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集体备课旨在发挥多人智慧和多样化的思想碰撞,帮助教师们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缺点,共同分析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难题,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历史思维和素养基础。
因此,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研究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1.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高中历史集体备课能够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们能够相互学习,了解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共同探讨适合学生的历史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2.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
高中历史集体备课不仅有助于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对教师的职业素养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完善。
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如何提高专业素养,从而不断进步。
3.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历史集体备课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历史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历史学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实践应用,从而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主要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究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分析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实施原则和核心内容。
3.总结高中历史集体备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集体备课的探索——以人民版教材为例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谢艺明(361021)内容摘要:加强集体备课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呼唤,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
一方面,以专题备课为主既分工又合作,提高备课的质量;另一方面,以课例研究为抓手,全面探讨课堂教学的建模。
确实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历史集体备课课时紧张是当前一线教师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普遍的反映,历史学科也不例外。
怎么办?再回到传统老路上,靠“日光+灯光”,以牺牲教师、学生的身心为代价。
姑且不论是否有这么多的课时可加,显然如果再靠以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肯定地说,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不可能走多远。
不容否认,课时紧张确有其客观因素,如教材容量过大,学术性太强,概念不易讲清等,而且在短时间内一时也无法解决。
在亲历高一备课的体验后,让我再次感受到备好课对历史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什么。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并非戏言,靠老经验、上一课备一课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模式绝对无法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因此,解决课时紧张关键仍在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而提高课堂效益的最优策略还是备好课,尤其要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并确实提高其效能。
一、新课程背景下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备课是教学的必要环节之一,也是传统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但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教师,尤其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靠一本教参备课已基本能应付,以至于有的人甚至提出教师不用教案也可上课,更遑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了。
从实践层面看,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没有集体备课的课,不可能是一堂好课;没有集体备课的教学,是一种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首先,集体备课是贯彻高中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新课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不在死记硬背教材上那些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或结论,不在盲目地跟着教材、教师转了。
换句话说,学生的思维再不可能被限制在教师备课所能的掌控范围之内,尤其是新课程的历史教材打破了通史的编写体例,而按专题体例编写,学生将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或困惑,面对着可能突如起来的问题或困惑,仅凭教师个人的备课显然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一纲多本”要求要加强集体备课。
“一纲多本”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难点。
由于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解读不一,教材选择的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甚至结论也不同,如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不同版本的表述差异很大。
究竟哪些知识要求学生要掌握?哪些可以删去?哪些又该适当补充?补充到什么程度?增删不宜,可能导致教学任务完成了,教学质量下降了;或者课堂容量过大,教学任务完不成。
显然,加强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读是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效能的关键,而仅凭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驾御的。
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也许集体备课的实效不一定如此,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只要能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其备课质量一定比单兵“作战”强,至少能起到增强了教师处理教材、实施新课程信心的作用。
其次,集体备课是新课程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经验+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是有反思性的思考者和实践者”。
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而当新课程理念在遭遇实践挑战时,教育理论家们、政策制定者们也显得爱莫能助。
即便可行,面对着繁重的实施工作,我们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充电”,究竟谁能成为我们实践中的专业引领?是我们的同事、通行,乃至我们的学生。
从新课程实践看,老教师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但容易被传统的框框束缚,且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面明显不如中青年教师;中年骨干教师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但他们是传统课程下的既得利益者,观念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更难,以至于有人认为新课程最大的阻力主要来自于这一部分人;年轻教师精力充沛,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在教材的处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方面,明显不如老教师。
因此,实施新课程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惟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是我们的出路,这也是当前课程实施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富有成效的方式。
最后,集体备课是“减负”的需要。
迄今为止,新课程的课程资源相对较为匮乏,以人民版教材为例,教材大部分只给结论,有的甚至不给结论,怎么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结论?它需要教师从课外收集大量的课程资源加以补充。
此外,除教案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许多教师还精心准备了课件。
试想,每节课都如此,教师的负担明显加重了。
而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既分工又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减缓学生压力的作用。
同时,由于新课程教辅材料不配套,需要通过集体备课,精选习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实施集体备课策略1、以专题备课为主,既分工又合作。
高中新课程采用的模块教学,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
就历史学科而言,教材打破了以往按通史形式编排,而以专题形式编写,专题内容的内在联系加强了,但时空跳跃性太大。
因此,集体备课应加强以专题为单位备课,一人备一课的做法很容易割裂专题内容间的内在联系。
具体做法:规划分工——资源收集——整体把握——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修改完善——个人调整。
(1)规划分工:在开学前1—2周,备课组先讨论学期整体安排和教学进度,其前提要求备课组成员必须对教材的整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如有的老师就提出在专题三结束后,把专题六、七、八之世界史部分提前讲,以便于学生中外对比联系;也有老师认为,世界史较难学,还是不变好。
最后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和自己的专长,按专题领取各自的任务。
一般第一专题由大家集体备课,在开学前共同完成。
(2)资源收集:备课组成员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开始就自己的分工的专题收集相关的课程资源,并着手设计自己的教学思路。
(3)整体把握:一般在专题开始实施的前3周,如能提前则更好。
由备课组各成员在初步熟悉专题内容的基础上,由本专题负责人提出教材整体处理意见,供备课组成员讨论。
如是否有必要对专题内容进行整合或调整;根据课标要求,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可以适当增删等。
以《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必修一,人民版)为例,本专题的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与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相比而言,第3课的内容多,且概念多,用1课时学习确实难度很大,而第2课内容相对少些。
从课时安排和知识内在联系的角度分析,大家都认为可把第3课的“法令出一”子目调整到第2课的“秦汉时期的官僚机构”中结合“皇帝”来源讲解。
然后,由该专题负责人根据备课组成员的意见进行备课。
(4)个人备课。
本阶段如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备课组成员或同行求教,不可闭门造车,或随意处理。
(5)集体研讨。
一般在专题实施的前一周初,备课组成员在进一步了解专题内容的基础上准备好自己的教学设计,由专题负责人为主讲解自己的教学设计,专题负责人的教学设计必须以书面形式交付备课组成员讨论。
要求:教学设计应尽可能详细,仅次于教案。
(6)修改完善。
专题负责人根据备课组意见进行修订,并在该周周五前以电子稿件送交备课组。
(7)个人调整。
备课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在实践的体验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个人备课重点在设计板书或多媒体应用上,并借此进一步加深对教学设计和教材处理的理解。
2、以课例研究为突破,探索课堂教学的全面建模。
备好课是上课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意味着就能上好课。
探索一条适合本校、本班的课堂教学模式仍是备课组应追求的目标。
运用课例研究探索课堂教学的全面建模具有可操作性。
其具体流程为:选择主题、定主备人——备课——集体研讨——定上课教师——评议总结——再上课——总结反思。
课例研究一般至少每月举行1次,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总结反思阶段聘请专家或有经验的一线教师莅校点评或上示范课。
课例研究可在备课组内,也可在学校范围内,甚至可以在校际之间开展,但应注意校际之间的层次差异不要太大,同时要强调不搞花架子,不走过场,要追求常态下的教研。
3、发挥群体优势,尝试创建学科资源库。
备课组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收录各种课程资源,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在实施中,普遍一线教师都感到现行教辅材料存在不少问题,我们鼓励教师以导学案方式进行修改、完善,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一方面在日积月累中逐渐形成符合自己教情、学情的习题集。
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加入相应群组,及时记录自己实施新课程的心得体会,或困惑、问题,学会共享,学会寻求更多的帮助。
三、集体备课应注意的问题1、材料引用的科学性。
历史资料良莠不齐,而新课程有许多结论需要我们引经据典去论证,学生分析材料能力需要我们潜移默化去引导。
因此,课堂教学所使用的历史材料必须慎重选择。
就目前我们备课经验看,历史材料主要来源于:(1)网络资源,如(新思考网)、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等;(2)不同版本教材,毕竟这些教材所使用的材料都是经过专家审核且具有典型性;(3)大学本科生现行使用教材等;(4)原有自己引用的历史材料;(5)乡土资料。
2、备课组成员合作的诚信度。
集体备课能否落到实处并产生效益,关键是教师的认识是否到位。
面对新课程,不管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新教师,都是新课题,通过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既减轻教师的压力和负担,同时也提高备课的效益。
教师应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向自己的同伴、学生学习。
一句话,集体备课活动不应是学校的行政行为,而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惟有如此,备课组成员才能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感,集体备课也才能落到实处,并发酵为质量。
3、多媒体制作的实效性。
新课程实施后,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产生了兴趣,最主要的是想利用多媒体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与质量。
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多媒体制作的过于精致,不仅实效性不强,而且花费了大量时间,导致无法长期坚持;一是多媒体内容过多,频率过快,致使学生跟不上,课堂效果不好。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认为多媒体只要达到辅助教学功能即可,不要太多的花架子,同时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不是越多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