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龙家大院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读永州——

南有新田之龙家大院(上)

导视:青龙、白虎的护卫之下,一座零陵太守后裔繁衍生息的古村落隐约其中;二十四巷、四十八栋明清建筑,不得其法如同迷宫,处处显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匠心独到的设计,本期的《品读永州》南有新田之古村遗韵龙家大院(上)期,带您一同领略古民居龙家大院的和谐之美。

(车辆)

【记者匡一冰:品永州,观天下,我们品读永州摄制组现在来到的是新田县大观岭山脉深处的一个山坳间。这里“村连幽径托青黛,门瞰群山拥翠微”,在两山之间树木掩映之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座错落有致,青砖黛瓦的古村落。今天品读永州就带您来细细品读龙家大院。】

龙家大院距新田县城15公里,以前村名叫黑砠岭村,因全村为龙姓,故又称为龙家大院。龙家大院坐西南朝东北,处于山冲之中,后高前低,左拥龙山,右抱和岭,于精巧中见大气。为史籍记载以“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之“八德”而著称于世的东汉零陵郡太守龙伯高的后裔,宋神宗元丰年间迁居至此,已有近千年历史。离村不远,是古村牌楼,上书“龙家大院”四个苍劲大字。

(小孩在牌楼里玩耍。记者与小狗嬉戏)

【记者匡一冰:老人家您好,您是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吗?是的。您今年高寿啊?

74了。我刚看到这个塘的形状很奇怪,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叫月塘,那个是用来赏月的。我看那口井很奇怪,那是什么井啊?不是井。哦,它可以排水,可以装鱼。我刚看到这个院子有两个大门。这边一个,那边还有一个。走这个门。能不能带我进去给我介绍一下?要的。】

月塘近圆形,塘水清冽,经年不干,为全村消防和洗衣之用;塘堤坝宽为两米,全用宽大精致的青石砌成,也为进村道路,塘的东北面有一青石砌就的半圆形三级洗衣码头。整个村在塘后作扇面展开,临塘一面可见护院墙、吊脚楼和两个巷口楼门,中间临水植杨柳数株,柳叶随风摇曵,在青砖黛瓦中极显风韵。村后有高达数米的两层护墙与外界相隔,使全村俨然成为一个整体,仿佛是一个大院落。顺着月塘旁宽丈余的青石板前行,便来到龙家大院门楼。门楼高达10余米,古朴典雅,闭上大门,便无别道进入龙家大院。

【龙柏旺:这以前是个大门,关紧的。外面的人进不来也出不去。匡:当时是怎么想到在这里安个这么大的石门?龙:这里还有这里以前有个柱子,搭成一个横梁。

上面盖了瓦的。匡:上面就盖瓦,刚刚龙爷爷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两个柱子,在当时会在上面铺一层瓦,可以挡雨,可以挡太阳。】

在门楼两侧的青砖墙院上,留有多处三寸见方的斜洞。

【记者匡一冰:龙爷爷,这边有三个孔,是什么意思?龙:打枪的。以前是用来打枪的。匡:走近看一下,这个怎么是一个斜的呢?龙:这边打起出,你可以打他,他打不进。匡:这当时是跟谁打枪呢?土匪。当时这里发生过一场战争。有土匪抢老百姓东西,土匪打我们不到,因

为枪眼是斜的。匡:看来当时这些工匠和石匠都是非常聪明,用这样的方法来防御土匪的攻击。】

在龙家大院里,没有平常其他村用的如“对门”、“隔壁”等等用词,这里的每幢房子都是独立的,大院内是一户一朝向,一户一巷子,往往要转一个弯才出现另外一家。中间青石铺就的小巷纵横穿插有如迷宫;站在院子中,在每个地方,看起来都是一样,根本辨别不了方向,在其中转得几圈又回到了原处,不熟悉地形的人半小时也走不出去,可见当时建龙家大院的建筑设计师是很费了一些功夫的。然而在龙家大院的居民却是闭着眼也不会迷路,他们按本村祖先的分支和建筑结构编了一句口诀,那就是“三厅九井二十四巷四十八栋”,这句口诀把迷宫一样的龙家大院分割得井井有条。即使是当时用来给工人们做饭的厨房,建造上也是匠心独运。

【记者匡一冰:多少号人?龙:100多个。匡:现在看起来这个规模还是挺大的,刚刚龙爷爷告诉我呢,这个厨房在当时是用来给100多号工匠的一日三餐,给他们做饭。龙:给他关一下门。匡:这个房子就是他们的餐厅了?龙:这是摆桌子吃饭的。吃饭的地方,我们去看一下。哇,这个餐厅还是挺大的。这里有条小门。哦。这个地方当时是有一条门的。在那边做好饭,直接端到这边来吃饭。】

说起龙家大院昔日的热闹景象,74岁的龙柏旺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怎么都收不住。

【记者匡一冰:龙爷爷,我看您对龙家大院非常熟悉,您第一次到这里来是做什么?龙:来玩。我爹爹在这里打工,我爷爷在这里煮饭炒菜。匡:那您当时是住在外面?龙:我是住在外面的。我进来的时候出都不晓得出。我那时候六七岁。最后都是我爷爷带我出去的。】

因为家里的大人们给大院主人做工,孩时的龙柏旺得以好几次进出过曾护卫森严的龙家大院,作坊,杂物房,这些曾玩耍过的地方,龙柏旺记忆犹新。

【龙柏旺:这里磨豆腐,烧酒,杀猪宰羊都在里头。匡:哦,作坊就是用来做酒,龙:杀猪宰羊的,都在里面。匡:那这间房子呢?龙:堆杂物的。茶叶,酒桶,都放这里面。匡:哦,这个房子就是用来放茶油,麻这些。看来这大户人家的规格还是不一样,每个房间都有它自己的功能。】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儿时的龙柏旺他们,龙家大院曾是一种向往,意味着财富、地位和声名,然而却又是在高墙之内,令他们遥不可及。新中国土改之后,龙柏旺一家和其他的村民搬进龙家大院,终而由看客成为了大院的主人。大院大多为清中晚期建筑,部分为民国初年所建,但建筑风格和形制十分统一,至今保存相当完整。登高从外面看龙家大院,可见古村落体量并不大,其横向不过七八十米,纵向也才三四十米,可是院内却是别有洞天,外人就是来过龙家大院三五次,也不一定找得着路。

【记者匡一冰:龙爷爷,我们这里现在有三条路,是不是已经迷路拉?龙:走这边。龙爷爷,这里怎么有块砖是松的啊?那是原来妇女放钱的地方。哦,私房钱。小钱就放在这里头。放在这里,免得被偷。】

除了心里的小算计,大户人家的重要居所,在隔音防盗上还另有一番设计。

【记者匡一冰:这里还有一块松的石头。有两层。我看这里还有块木板。龙:这里放块木板的。隔音。隔音。还可以防盗。敲开之后,里面那个砖头会响。匡:哦,起到防盗的作用。看来我们龙家大院的建筑不仅工艺精美,而且它还经过很科学合理的布局。】

在龙家大院,每栋房屋都由门房、堂屋、厢房组成,之间由天井、屏门、鼓壁相隔,房屋均马头墙高耸,砖缝勾成纵横划一的直线。徜徉在这里,旧时的久远气息扑鼻而来,身心更沉入到建筑的奇思妙想中来。

【记者匡一冰:龙爷爷,这条门当时是做什么的?龙:就是刚刚那个厨房。匡:厨房?我们刚刚转了一圈,还是刚才那个厨房。龙:是的。哦,这个厨房是它的后门。他们做好饭菜就可以通过这条门出来送到各个房间。】

敦厚堂,是龙家大院的大堂屋,后墙有供奉祖先的地方,大堂屋里有大天井,功用是通风采光,聚四方雨水,也有财不外流的意思。

【记者匡一冰:龙爷爷,这是我们到目前为止,到过最大的房间了。龙:龙吟在这里吃饭的。那这个方方的是什么?是鱼池。这个鱼池装满水,可以防火。】

走出堂屋,大门两侧由大小相同的巨大青石组成门墩,供过往路人小憩,由于年代久远,大多被磨得光洁如镜。

【记者匡一冰:龙爷爷,走累了,你在这里休息一下,我自己去看一下。】在龙家大院里走上一圈,发现这里所有的楼房、堂屋都是单独成栋,每栋楼房之间由小巷隔开,居住着近百户300多人的大院居民。据说龙家大院后还建有一座规模浩大、占地三亩的宗祠,可惜毁于大火,现只留残基。走出民居,才发现巷道虽迂回曲折,但又重重相接。人行其间,晴天不晒烈日只觉凉风送爽,雨天且听雨声鞋袜不湿。原来,房屋与房屋之间,搭建有精致的瓦檐相连。建筑的精细,不得不让人感叹先人的睿智。

【记者匡一冰:龙爷爷,这个巷子旁边都有一条很深的沟是做什么用的?龙:这是排水沟。有水就从这里排出去。设计的很科学。那这个是什么?这个是用来点灯的。点起灯放在里头。把灯放在这里。又可以照外面,又可以照里面。那为什么是斜的呢?挡风的。看来这里不仅有科学的设计,还体现一种和谐的情怀。】

既照亮了自家,也方便了路人,龙家居民纯朴敦厚的民风由此可见一斑。置身龙家大院,让人顿觉远离尘嚣,龙家大院的先辈们,把儒家思想天地人和谐的精髓运用其中,使得环境学与建筑规划学有机地融入到龙家大院的每一个角落,如此,方才有了这独特的神韵。

【记者匡一冰:龙爷爷,我们现在是出来了吗?是的。今天谢谢你哦,辛苦你了。今天要是没有龙爷爷的带领呢,我们去参观龙家大院的话,肯定会迷路,走都走不出来。龙家大院被誉为“中国传统乡村的活化石”。置身其中,质朴的文化气息迎面扑来。在参观的过程中,龙爷爷带我参观了许许多多的楹联、木雕还有彩绘。品读永州下期将带您品读龙家大院的文化遗典和楹联古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