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永州 零陵之 愚溪拜谒柳子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读永州》之

愚溪拜谒柳子庙

镜头:《品读永州》摄制组车轮滚滚前行于永州大道、零陵楼、东风大桥、萍阳沿江路、柳子街口。

【记者:匡一冰柳子古街。一如历史的风雨飘摇,路两边的房舍也如历史般苍老,真实地保留了建筑的原貌。窄窄的长街在阿公专注的报纸上,在阿婆笨拙的针线里,在孩童嬉闹顽皮里就那么随意地向着房舍深处延伸,向着历史深处延伸。仔细听听,这平仄起伏的青石板路上,是不是能隐约听到柳子的足音,还有他的吟咏?】

【镜头】柳子街建筑、全景、雕花特写、老人、小孩、路人、石板路、愚溪、柳子庙,坐落在潇水之滨,愚溪之畔,背靠西山。庙正门楣额石刻着刚劲有力的竖写三个大字:柳子庙。周围浮雕着五龙双狮,古朴苍劲,栩栩如生。正门两侧雕刻着“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的门联。这副集韩愈荔子碑佳句成联,赞颂柳宗元千古功绩的对联,无声地述说着永州百姓对柳宗元缅怀之情。

【记者匡一冰:柳宗元,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至永州司马,一贬十年,而他流传于世的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柳子庙,是永州人民为了纪念柳宗元而修建的庙宇。永州人民之所以怀念他,祭祀他,不仅因为他才华出众,更缘于他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的济世情怀。】

在柳子庙工作了12年的徐海斌副馆长为我们品读永州摄制组进行详细的讲解,追慕柳子遗风的同时,品味更多胜地背后的故事。

【馆长“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富我寿民。”是集韩愈荔子碑佳句成联,为清同治年间永州知府杨翰所写行书。歌颂了柳子千古功绩,又画龙点睛道破庙祀主题。】

(前殿)

徐馆长告诉我们,现存的柳子庙,是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重建,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了。但形成如今的规模,可上溯到北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年)。自宋以来,柳子庙先后有“柳子厚祠堂”、“柳先生祠堂”、“柳司马先生庙”、“柳司马祠”等名称。2003年,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支持指导下,柳子庙进行了全面修缮,保持了它古色古香,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聊建筑风格穿插建筑画面)

迈入柳子庙,可见庙进深三栋,逐层砌筑,形成三级递进递升台面,占地约1公顷。脚下是鹅卵石的路面,迎面是我国卓越的佛教领袖、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八愚千古”的牌匾。(戏台)

穿过戏楼下的庙门回首,这座歇山顶的朱红楼阁式建筑高矗眼前。戏楼共有三层,底层架空,四面通透,是经庙门进出的通道。二层戏台宽敞,三面敞亮,戏台额枋正中悬挂有“山水绿”卷形横匾,文出自柳宗元著名《渔翁》诗中“欸乃一声山水绿”,形容永州山青水秀的美好景色,字则为清未大书法家何绍基的手笔。戏楼台檐柱上端雕有麒麟、凤凰,一只牵绳嬉戏玩闹的麒麟神态尤妙,呼之欲出。

【馆长介绍:台阁中则是一排栩栩如生的“九仙”塑像,除了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等民间喜欢的“八仙”,还有一位太上老仙。因为在永州民间,人们将柳宗元看做是太上老仙下凡。】

在柳庙的戏台顶内,还有个深约为1.8米的八边形覆斗藻井,唱戏时藻井起着聚音的作用。戏楼的第三层檐从戏台内向外成八字形向两边展开,既简化了建筑结构,又节约了材料。而且还如一个巨大的扩音器起到扩音的作用,所以无论在柳庙的任何角落都能清楚的听到戏台上的唱戏声。如此郑重地将一座戏楼修置于柳子庙前,是人们要将那人间凡俗的快乐,带给这庙中凄清古寂的柳子吧。

【馆长:旧时的每年春秋,都在庙内举行祭典,尤其是每年七月十三柳子的生辰最为隆重,规模胜于祭孔。人们杀猪宰牛,焚香祭祀,请上有名的戏班子唱几出大戏,为柳子祝寿,并祈全家平安。因为他们称柳宗元为柳子菩萨,他能镇妖鬼,佑众生。】

【记者匡一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方戏台,却可以演绎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柳子爱民,故民亦爱柳子,千百年来,曲终人散,但柳宗元,至今早已深深地留在了永州人民的心底。】

(中殿)

越过戏楼看坪,跨过十三层石阶,即到达中殿。此殿进深三间已被辟为柳宗元生平展室。荧光灯下,玻璃框里,配以图表、绘画的峻黑文字,浓缩柳子“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的一生。

其实八愚并不愚,不过是因为先生的“清莹”、“秀澈”和自谦罢了。

(正殿)

从中殿拾级而上,来到柳子庙的正殿。颔首凝眉却自有刚硬之气的柳子塑像安放正中,墙正中刻着“利民”二字,一语道破了百姓纪念柳宗元的根本原因,和柳宗元思想的真谛和内涵所在。两侧以“永州八记”为题的十多幅木雕画幅陪伴。每一幅都是黑底沉金字,加所记八处景点的图画。细细赏看,但觉字画间水声、潺潺,青风阵阵,树影婆娑,如听一曲高山流水的筝音琴歌。这段千古流传的清音美弦,不仅将永州山水永远刻在了中国笔墨间,也是柳子在人生最低沉处拼力奏出的重要乐章。

在柳子庙的正殿和庙内,珍藏着众多的横匾对联和碑碣石刻。“八愚千古”、“文冠八家”、“都是文章”、“司马遗风”等名家题写的牌匾,扑面而来。墙头、月拱门楣上、木壁间、窗棂上,或彩绘,或泥塑,或山水人物,或走兽花鸟,或民间风俗等民间艺术、图案、雕饰品,点缀其间,活灵活现,俨如一个永州民间艺术的荟萃、风土人情的展示。这油然让人想起柳宗元在永州10年间,“甘终为永州民”,深入接触永州民众,遍访永州山水,留下了《捕蛇者说》、《天对》、《永州八记》、《渔翁》、《江雪》等脍炙人口的不朽文学名篇。在他一生留下来的500多篇著作中,有317篇是永州期间的杰作。

永州的山水有幸承载了这位中国文化和思想史上的巨人,并且毫不吝啬地赋予了他创作的灵感。而才华横溢,壮志未酬的柳宗元,经过短暂的心态调整之后,压抑的情感旋即化为井喷的文思。他的笔下,将永州的山水乃至一泉一石,一草一木,描述成了天下无双的美景。

他成为永州的自然山水之美第一发现者和最杰出的表现者,当然也是最出色的宣传者。“山水得名从此始,非公谁与破荒烟。”“零陵徒以先生之故,遂名闻天下。”一个人,对寓居地影响如此之广大深远,古往今来,鲜有比肩者。

柳宗元的另一个巨大的价值,在于他对潇湘文化乃于湖湘文化具有开启之功。永州十年,司马的闲职让他更有时间影响教化和培养青年学者。同时代的韩愈说: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另一组数据是,自柳宗元所在中唐至清,湖南共考取进士 2305 人,永州、道州则有 486 人。唐代共考取进士 25 人,今永州市就占 9 人,可见当时人才迭出的盛况。而两百年后,道州则诞生了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

鲁迅说,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人正是“中国的脊梁”。柳宗元正是这类人的杰出代表。自强不息、革旧图新、吏为民役构成了柳文化的精神内涵,给永州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柳文化成为永州人民的一大品牌。

【请馆长介绍牌匾、楹联的含义】

越过后殿,便是碑堂。这里有几块非常名贵的碑刻。如苏东坡抄录韩愈之文的《荔子碑》、曹来洵的《游愚溪》、严嵩的《寻愚溪谒柳子庙》诗碑、以及怀素的草书千字碑等等。

【记者匡一冰:这是著名的《荔子碑》,因为碑文首句“荔子丹兮蕉黄”而得名。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撰写,宋代大书法家苏轼书丹,内容为歌颂柳宗元的德政,集唐宋八大家三大名人的文、字、德于一石。又称为“三绝碑”。】

【馆长讲荔子碑故事】

一千多年前,奇异的永州之野造就了柳宗元辉煌的文学成就和成熟的哲学思想,而千百年来柳宗元的永州奇文为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柳宗元思想遗产的精华是改革思想与民本思想,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他以其独树一帜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文学造诣,深深赢得了永州人民的爱戴。当我们拜谒柳子庙,寻访柳宗元踪迹,领略永州奇异山水的时候,再次感受到了这里厚重的柳文化底蕴。

【记者匡一冰:这就是柳子庙,这就是柳先生。是被韩退之称之为“少精敏,无不通达”二十岁中举进士的柳河东;是勇于“永贞革新”力倡改革而不坠青云之志的柳子厚;是因“文以载道”而力主古文运动方有“韩柳”之称,而又四十七岁英年早逝于异土他乡的柳柳州;是以文章闻名天下而有“唐宋八大家”之称的柳宗元了。永州的奇山异水造就了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显赫地位,柳宗元的山水文章又让永州蜚声海内外。愚溪水诉说着千古历史,柳子庙见证着沧桑岁月。感谢收看本期《品读永州》品永州观天下,咱们下期再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