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基本说明〗1.教学时间:45分钟2.课时:1课时3.课型:新授课4.课题出处:2019年教育部统编版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实践的含义明确实践的特点阐释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
2.能力目标:树立并运用科学实践观分析、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
2.科学精神:明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将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加以对照,才能检验认识是否是真理。
3.公共参与:结合中国抗疫实践,坚持科学实践观,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四个自信”。
〖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内涵、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教学难点:深入明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一、何谓实践环节一:新课导入播放2020年初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的公益宣传片,设置以下问题:1.抗击疫情中谁在从事活动?2.抗击疫情的活动对象是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3.这一过程是为了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环节二:讲授新课教师在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本主动寻找答案,明确问题答案引出实践的定义,即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重点标注实践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世界,是直接的现实性活动。
为增强、巩固学生对实践的理解,设置数个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判断以下内容是否属于实践活动并以举例的活动拓展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1.蜜蜂筑巢2.农民种地、工人造房(生产实践)3.科学家展开克隆人体器官的实验研究(科学实验活动)4.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5.辛亥革命(变革社会的实践)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环节三:重点探究探究一: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自学课本内容并相互讨论,分别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抗击疫情这一实践活动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说明实践有哪些特点?2.抗击疫情实践的主体有哪些,他们具有什么特点?说明实践有什么特点?3.新冠肺炎疫情的“罪魁祸首”是新冠肺炎病毒,新冠肺炎病毒在不断变异,我们抗击疫情的实践也在不断深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设计思路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实践”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本节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模式,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以小问题作为思考讨论的切入点一一展开,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
一、课程标准2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框的主要内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人教版第四模块《哲学与文化》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中的第一框。
本框共有两个目题:第一目从认识的内涵和阶段入手,引入实践内涵,引出实践的三大特点;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本框在全书中的地位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着两项基本的活动: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
可见,生活与实践是我们进入哲学殿堂、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途径,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因此,学好本框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实现全书的教学目的,对学生学好整本书意义重大。
三、学生学情分析这门学科比较抽象,这一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好,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把抽象知识具体化,结合学生身边的具体案例和时政知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政,将哲学知识生活化、趣味化。
四、核心素养目标(一)政治认同:通过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学习,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能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践观,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不唯书、不唯上,坚持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一框《人的认识
从何而来》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二单元讲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寻觅社会历史的真谛和规律,探索人类认识的奥秘,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
社会历史的发展遵循什么规律?人类认识是从哪里来的?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确立实践的观点。
本课分两框题,本框是第一框,主要讲解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1.4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讲述了人的认识源泉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什么是认识,什么是实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教师班级教学日期 课题名称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型复习课课程标准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1年版2022年修订印制)》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内容要求4.1编写。
内容要求:“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明追求真理的过程。
”教材分析 本框内容选自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第四课第一框,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涉及的内容有“认识”、“实践”以及“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新课标明确指出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情分析 本框内容面向的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哲学知识,理解世界的物质性,掌握唯物辩证法的知识,但对于认识论的内容并不了解;在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与合作探究能力,但未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情感方面,通过之前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定的了解,但未能产生的认同感。
教学目标政治认同认识并认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科学精神 坚持科学精神,增强创新意识。
公共参与 投身社会实践,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认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教学重点 实践的特点教学难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板书设计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梳理框架 带领学生回顾知识点,梳理出知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逻辑,绘制思维导图。
识有个整体认知。
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养成善于思考习惯。
二、逐个击破对每个知识进行讲解回顾,对学生有疑惑的知识再次讲解,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
学生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回忆知识,确保对该框知识全部理解弄懂。
子目一实践与认识P48-491.认识(1)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中的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认识与实践”。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认识的含义、认识的两个阶段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明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1.知道认识的含义、阶段,了解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能够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通过联系实际的方式加深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理解,初步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增强学习动力,以汲取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事物、对社会的科学认识。
增强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以致用,指导实践,也检验认识的效果,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因为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高考注定与以往不同,在各种防疫措施充分保障的条件下,全国约1071万名考生于7月7日奔赴考场,开启一场大考,这一天上午的语文作文题也成为众议的热点。
今天的课程,我们从两个作文题目说开去,探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个哲学命题,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一)认识与实践学生探究活动:根据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Ⅲ卷的作文题目内容,请学生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思索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为后面讲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做铺垫。
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回答:①对自己外貌的认识,“镜子”是什么?②对自己性格个性的认识,“镜子”是什么?③对自己能力特点的认识,“镜子”是什么?③对自己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的认识,“镜子”是什么?1.认识(1)认识的含义通过梳理归纳同学们的回答,总结出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四课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认识的一般规律,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践对于认识的重要性,培养实践第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包括科学实验、社会调查、新闻报道等,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
2. 制作PPT课件,包括图片、图表、案例分析等,便于课堂教学展示。
3. 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人类认识的起源和历史,讨论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引出本课主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 讲授新课:(1) 说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认识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2) 分析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
(3) 讲解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 引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人类的认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认识的发展是不断向前推进的。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总结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5.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理解实践决定认识,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质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一框《人的认识
从何而来》优质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讲述了人的认识源泉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什么是认识,什么是实践,认识与实践的联系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认识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两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联系;
2.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点;明白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
相信学习本课认识论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科学精神
探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习认识论,形成在实践中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教学目标政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和理解实践的含义及实践的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能够运用哲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意识,能够运用科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及指导实践活动,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生物实验教学目标: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掌握检测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难点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运用学生熟悉的诗歌自然导入本课内容)师:这是陆游写给自己小儿子子聿的七言绝句,该诗后两句诗人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不应该满足于书本知识,也应在实践中不断升华。
让我们一起走进实践活动,感受一下实践的魅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合作探究邀请一位实验员进行还原糖的生物演示实验活动;同时邀请一位摄影人员全程直播实验过程。
(运用视频互传功能实现实验操作的大屏幕实时播放)设计思路:生物实验活动属于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利用生物实验活动讲解,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实践及其含义。
信息技术运用:运用视频互传功能,让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实时观看实验过程。
问一:此实验活动属于实践活动吗?并说明理由。
教学环节二:知识讲授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注意:(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教学环节三:知识比拼活动设计思路:利用希沃白板课堂活动中分组竞争,激发学生兴趣,检测对实践含义的掌握。
判断以下活动属于实践活动的是?(1)小行星撞地球、大猩猩上树(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学习理论、讨论问题(4)工人做工、教师讲课(5)学生听课、教师备课(6)《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7)载人航天工程答案:(2)(4)(7)问二:该实验活动需要哪些要素?这些要素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该实验活动是否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教学环节四:知识讲授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原因: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议题式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设计议题时,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其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在小组讨论中,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认识过程。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感受认识的形成、发展、深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争论,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2.运用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你是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和来源的?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请举例说明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4.你认为不同认识论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我会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讨论的深入进行。
4.小组讨论题:设计一道具有挑战性的讨论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认识的本质和来源是什么?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如何?
3.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4.不同认识论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
1.认识的本质和来源:使学生深入理解认识是人们在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2.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导学生掌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
3.认识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认识过程中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二)教学难点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认识的本质和来源,掌握认识的过程、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学生能够描述哲学上对认识来源的不同观点,如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
-学生能够阐述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含义。
(5)课后作业:
布置具有开放性的作业,如让学生结合实际,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例如,我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会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让学生们思考,人们是如何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互动,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革命性,增强“四个自信”。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认识发展的辩证法:分析认识过程中的辩证关系,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实践与认识等。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4.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认识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观点。
2.强调认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探索未知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共同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发展、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念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他们对认识论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但在深入理解和运用方面仍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本章节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在认知发展方面,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认识的本质和起源,但对于认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践活动进行引导和巩固。
2.讲解认识的基本过程:详细介绍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基本过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它们对认识发展的指导意义。
4.结合时事政治,讲解认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科技创新、国际关系等方面。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
5.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尚需加强。本章内容将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多种学习方式的融合和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人的认识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和思考过程,思考自己对于认识的本质和来源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入和清晰。然后,我会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通过反思和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探讨认识的本质和来源,认识的过程及其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认识的本质和来源。比如,我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是如何通过实践和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让学生分别汇报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然后,我会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来源、认识的过程及其规律的重要性。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认识的本质和来源。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解答。这道题目可以是:“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认识的本质和来源的理解。”通过完成这道题目,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认识的理解和认识。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教学案例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讨论认识的重要性、尊重和敬畏认识,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本案例的亮点体现了教学的人性化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道德品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认识的本质和来源,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认识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使他们认识到认识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2.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他们勇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对于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4.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汇报。
2.分配任务:每组选择一个认识来源,如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共同提高对认识来源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认识的本质和来源,掌握认识的基本特点,如客观性、主观性、历史性等。
2.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认识问题,提高认识的真理性。
3.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直接经验、间接经验、科学实验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认识现象。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统编版必修4)
2.问题导向的深度思考:通过提出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识的本质和来源。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讨中逐渐建立起对认识过程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情景创设中,我还将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例如组织角色扮演、模拟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认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问题பைடு நூலகம்向
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我将提出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如“人的认识是如何形成的?”“实践是如何影响认识的?”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统编版必修4)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统编版必修4)的教学中,本章节“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在这一课上掌握认识的本质、认识来源、认识的过程及其规律,这不仅是理解哲学的基石,也是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5.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实践性:本案例在讲授新知部分,系统地讲解了认识的本质、认识来源、认识的过程及其规律,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认识结构。同时,结合具体的认识案例和实践环节,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提供一些具体的认识案例,让他们进行分析讨论。例如,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不同学科领域的认识案例,让学生探讨这些认识是如何通过实践和思考形成的。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培养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能够加深对认识过程的理解。
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中教案
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中教案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中教案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领会和把握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地追求真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就和课件网一起看看有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中教案。
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高中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懂得既要认真读书,更要努力实践的道理。
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来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仰望夜空,星光点点,惟月为大。
缺缺圆圆,变幻摇曳。
从旧石器时代刻在甲骨上的简单符号,到如今咏叹唱和的诗歌文章;从东方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九天揽月,人类从来没有停息对茫茫苍穹中那轮皎皎玉盘的追求。
新课讲授:人类对月球的探索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XX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__年,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球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20__年,XX宇航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仪发射升空。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1课时 教案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实践观点,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坚定认可和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科学精神: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用实践的观点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坚持用于实践、善于实践。
3.公共参与:通过明确认识来源于实践,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
在实践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遵循规则,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热心公益事业,践行公共道德,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用奋斗去创造幸福生活,过有意义的生活。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明确实践的基本特点;明确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难点:理解认识的表现形式、实践的基本特点;掌握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三重难点必背四知识梳理㈠认识与实践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2.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3.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4.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5.实践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
6.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主观题)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中的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认识与实践”。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认识的含义、认识的两个阶段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明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1.知道认识的含义、阶段,了解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能够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通过联系实际的方式加深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理解,初步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增强学习动力,以汲取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事物、对社会的科学认识。
增强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学以致用,指导实践,也检验认识的效果,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因为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高考注定与以往不同,在各种防疫措施充分保障的条件下,全国约1071万名考生于7月7日奔赴考场,开启一场大考,这一天上午的语文作文题也成为众议的热点。
今天的课程,我们从两个作文题目说开去,探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个哲学命题,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一)认识与实践学生探究活动:根据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Ⅲ卷的作文题目内容,请学生从四个方面谈谈对自己的认识,引导学生思索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为后面讲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做铺垫。
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回答:①对自己外貌的认识,“镜子”是什么?②对自己性格个性的认识,“镜子”是什么?③对自己能力特点的认识,“镜子”是什么?③对自己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的认识,“镜子”是什么?1.认识(1)认识的含义通过梳理归纳同学们的回答,总结出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总结:我们可以通过照镜子、看照片,认识到自己的外貌特征;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以及他人反馈,认识到自己的性格个性;可以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工作任务中的表现以及他人评价,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特点;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综合认识和对社会现实、国家需求的分析判断以及古圣先贤、历代名人的亲身经历和至理名言,还有师长教诲,认识到自己应该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所有这些认识中,我们既是认识主体,又是自我认识的客体。
(2)认识的两个阶段学生继续探究:以上四个方面的认识有何不同?总结出第一个方面关于外貌的认识是感性认识,其他三个方面的认识是理性认识。
①感性认识分析:关于外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眼睛观察所得,看到的是外在的表象,并不能看到外表下面的脾气秉性、能力等内在的特质,这种由感觉器官所得到的外在表象的认识,就是感性认识。
其他如:我们在实践中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机能直接感受到的万事万物的颜色、气味、形状、温度、声音等等。
(可以用核桃来具体举例说明)。
总结: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分析:比如,某某同学给人的印象是身材高大、肤色健康、短头发、大眼睛、声音洪亮等等,每一种特点都给观察的人以感觉,众多外在特点综合起来就成为知觉,等我们想起这位同学的时候这些外在特点在脑海中形成的形象就是表象。
②理性认识分析:老子《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了解别人不易,自知更不易,都需要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认知。
性格特点是热情、慷慨、宽厚还是冷漠、吝啬、刻薄,为概念性的认识;在能力方面,领导力强还是执行力强,文采出众还是能言善辩,擅长体育还是绘画或者是军事达人,为判断性的认识。
这些认识都要在经历数次实践之后才能形成。
对于生活、生命的认知和规划,更是要在无数次前人、师长的经验和自己的亲身实践之后才能理性地获得,为推理性的认识。
综合起来就是认识的第二种形式:理性认识。
总结: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③二者的关系分析:对自我的完整认知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感性认识仅限于表象,必须深化、上升为理性认识才有可能完整、深入地认识自己。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
总结: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分析:比如,通过对核桃的观察获得核桃形状、颜色等的感性认识,自己或看到别人敲开核桃壳尝到核桃仁之后获得核桃壳内有桃仁以及如何获得的理性认识,再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获得核桃仁有营养价值、核桃树种植方法、什么样的核桃品种能种植出优质的核桃的理性认识,以及如何通过核桃制作核桃乳、核桃油、核桃糖、核桃酒等形成高附加值产业链帮助贫困山区脱贫致富这样更高层次的理性认识。
2.实践过渡:前面我们讲感性认识的时候,明确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另一个高考作文题讲讲实践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学生探究活动:从下面高考作文题目中介绍的北斗,联系其他更为详细的介绍北斗的材料,分析其中蕴含的实践的观点。
观看视频:《从起步到全球组网,北斗建设的“三步走”》、《中国北斗服务全球》(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从起步到全球组网,北斗建设的‘三步走’”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展示。
)(上图是视频资源“【典型案例】中国北斗服务全球”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展示。
)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引导归纳出实践的含义、特点和三种基本形式: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这一实践的主体和对象是什么?②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所需要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的共同特征说明了实践的什么特点?③为什么要建北斗?说明实践的什么特点?④北斗的建成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说明了实践的什么特点?(1)实践的含义学生分析问题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这一实践的主体和对象是什么?对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与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升空的不同。
总结: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世界。
因此,大鹏扶摇直上不是实践活动,中国人发射北斗导航卫星升空才是实践活动。
(2)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学生分析问题2: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所需要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的共同特征说明了实践的什么特点?总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需要的因素包括人、技术、材料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客观的,同时研发的实践过程和结果也要受到经费、技术、材料以及地球自转、卫星轨道运转等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此,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分析问题3:为什么要建北斗?说明实践的什么特点?总结:建北斗一是要满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全球用户提供连续、稳定、可靠服务;二是要发展卫星导航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三是要深化国际合作,共享卫星导航发展成果,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综合应用效益。
因此,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学生分析问题4:北斗的建成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说明了实践的什么特点?总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前后8万多工作人员、300多家研发单位、接续奋斗20余年的科研成果。
因经济条件、技术所限,北斗一号虽解决了中国卫星导航从无到有,却存在定位精准不足、服务仅限于国内、使用时设备需具备卫星发射信号功能等缺陷。
北斗二号解决了这些缺陷,但也只是能主要覆盖亚太地区,并不具备全球使用的条件。
直到北斗三号完成全球组网部署,这些缺陷均已解决。
因此,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学生探究:将以下实践活动进行分类,并根据实践基本形式的不同列举其他实例说明。
① 2018年10月24日,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② 2018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团队在北京宣布,团队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③科学的防沙措施加上合理的政策,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到93.24%。
这意味着,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很快要从陕西的版图上“消失”了。
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革命和其他一些国家革命的胜利,更使社会主义的实现在地球的大片土地上成为现实。
总结:实践包括三种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①③,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都江堰工程、京杭大运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公路、铁路、建筑、农业、工业生产等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④,以及各类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等。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②,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探月工程、四大发明、相对论、万有引力的发现等等。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探究活动:通过前面的两个视频和如下“北斗”立项过程的材料,分析总结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在对这颗苏联卫星进行观测的过程中,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了卫星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效应,并提出可以用来实现卫星定位导航。
随后,美国海军启动研制“子午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于20世纪60年代取得了成功。
同样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钱学森、赵九章也敏锐地认识到卫星导航的重要性,并适时提出了研制导航卫星、建设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的规划和构想。
1969年,中国卫星导航工程的先驱、代号为“691”的“灯塔一号”工程立项。
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卫星初样阶段工作全部完成,即将转入正样研制。
然而,由于国家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也比较薄弱,加之原定的技术指标渐显陈旧落后,“灯塔一号”任务被撤销。
但这些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科研人员,积累了技术经验和技术储备。
1983年,陈芳允提出了用两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对地球上的物体进行定位,并可同时进行通信的设想。
此后,他带领课题组研制了“双星定位通信系统”,并在1989年演示成功,实现了地面目标利用两颗卫星快速定位、通信和定时一体化,为我国研发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