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动态生成 激活语文课堂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抓动态生成 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抓动态生成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人教版新课标“动态生成”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
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教师不同的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
那么,如何正确对待生成,使课堂教学在生成中获得不曾预约的精彩?这就要求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尊重“生成”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强调“生本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
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极富生命活力又具不同个性,会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参与学习活动。
即使是再多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事先预设”中走出来,尊重并珍视这鲜活灵动的课堂生成。
一次,在一位老师执教的口语教学《保护有益的小动物》的公开课上,老师创设了一个捕杀动物严重的村庄的情景,让学生想想有什么办法保护小动物。
这时,一个学生说:“可以把这个村庄的人都杀掉,从别的地方移一些喜爱小动物的人过来,这样他们就不会捕杀小动物了。
”此语一出,四座皆惊:这办法简直是愚蠢至极,该生也觉得这样的办法太欠妥当,给老师制造了麻烦,自觉理亏,满脸通红悄然坐下。
老师一时也愣住了,这可是事先没有意料到的答案啊。
只见老师迟疑了片刻,说:“同学们,你们说这办法好不好,大家讨论讨论。
”这话引来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最后,在总结陈词中学生说道:人是最高级的动物,更应该保护。
关爱生命,珍惜生命,这是文明社会的表现。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课堂上的一次意外,在老师的巧妙评价引导下,收获了不曾预约的精彩:学生从中受到了人文教育,学到了法律知识,感受到了宽容的美德,真是一箭多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啊。
动态生成演绎语文精彩课堂优秀作文
动态生成演绎语文精彩课堂优秀作文动态生成演绎语文精彩课堂优秀作文动态生成演绎语文精彩课堂语文课的精彩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始终处于流变状态,因为教师与学生的心态在变化,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课堂的物理空间也在变化。
因此,教师要根据变化,调整教学行为,及时采取得当的措施,使课堂有序、有效而又充满激情。
一、精心预设,酝酿生成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
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
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朝着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进行预设。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包括他们的思维特点、知识背景、性格特征,在教学的生成点上预设多种通道,使教学设计更具灵活性和变通性,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设更大的空间。
我们以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为例来阐述这一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文字感受了苏轼词赋的豪放魅力,但对于“江”和“月”这两个在作品中既是焦点又极不和谐的意象,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特别是月,看起来是孤寂的,苏轼是否有所寄托?这与苏轼的潇洒是否和谐呢?对此,我没有急于介绍苏轼的思想变化层面,而是告诉学生可以去探究一下,或者查阅相关资料。
于是有不少学生在课外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有关书籍,确立了“苏轼潇洒之我见”这一研究课题。
学生的结论是:现实的“月”,皎洁柔和;历史的“月”,古老苍凉;哲理般的“月”,盈亏而永恒。
以被贬黄州为界,在被贬前,苏轼愉悦轻松、激情满怀。
所以月亮呈宁静、轻松之态。
他的密州之月到达极致,象征他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而出。
“月”成了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
被贬后,苏轼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所以,出现在景中的月虽也是静的,但却是孤寂的,甚至有着缥缈感。
但作者哀而不伤,在他看来,江、月虽是永恒,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即使在逆境中,又为了生命仍具有永恒的价值;只要充分理解大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寻求心灵的自由,那么美好的东西就会长期属于超脱的灵魂。
“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活力四射
“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活力四射江阴市西石桥中心小学盛琴凤走进新课程,我们看到了令人振奋的课堂风景——语文课正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呆板而变得鲜活。
我们每天都在实践、都在享受,一句句富有创意而充满真情实感的回答,一个个思维的碰撞,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素养获得了提升——“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活力四射!这就是理想的语文课堂!那么,什么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呢?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万紫千红总是春”;理想的语文课堂就是“千里莺啼绿映红”。
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营造“动态生成”的温床。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应是预设的“圈套”。
语文课堂上播下的种子,收获的可以是情感的升华,思想的启迪,价值观的引领……是啊,唯有“生成”,才有师生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活动,才有师生对固有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创新发展与智慧超越。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春意盎然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风送暖鸭先知一、预约“意料生成”设计“弹性区间”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这并不表示可以摈弃“预设”。
“生成”决定着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间会出现一些与预设并非完全一致的现场生成的学情。
如果我们用封闭、硬性的教学设计去套用,显然会将“课堂生成”扼制在萌芽状态。
由此可见,倡导“生成”的课堂,其预设必然是弹性的、灵动的,包括道德目标、道德主题及教学环节等都应为学生的动态生成预留充裕的变更余地。
(一)弹性目标——随机升降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
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
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二)弹性过程——预留空白设计按结构性要求重组教学内容、研究学生实际状态并考虑学生发展需要,把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精成条线式地策划起来,改变形式限制,以师生三个活动区域,形成留有“空白”的教学策略,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创设条件。
巧用动态生成资源让语文教学异彩纷呈
巧用动态生成资源让语文教学异彩纷呈【摘要】在现代教育中,语文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点领域。
本文从动态生成资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利用这一工具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动态生成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文章列举了如何利用动态生成资源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手段。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方法的介绍,展示了动态生成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通过教学效果评估和未来发展展望,强调了巧用动态生成资源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的重要性。
本文将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动态生成资源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动态生成资源、语文教学、生动有趣、提升效果、案例分析、实践方法、教学效果评估、未来发展、教学方式、创新、互动、多样性、有效性、刺激学生兴趣、学习乐趣、教育技术、数字化教学、个性化教学。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依靠教师讲解和学生背诵,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而动态生成资源的出现,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和生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教学工具和学习方式。
通过利用动态生成资源,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也可以通过动态生成资源参与到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中,提升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巧用动态生成资源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新趋势,有助于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和提高教学质量。
接下来将深入探讨动态生成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动态生成资源提升语文教学效果等问题。
2. 正文2.1 动态生成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动态生成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动态生成资源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更加生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动态生成: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是老 师在 关 注 体验 的独 特 、 奇 , 堂 的民主 、 放 的同 时 , 新 课 开
是否意识到 。 狐假虎威” “ 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 是否意识到 学生的是非观念 、 价值观念存在的偏差, 是否意识到学生的 多元表达与时代和 民族提倡 的主流价值观发生了矛盾? 老师 应该在珍视学生 自由体验的同时, 进行 富有人情昧的引导、
元化 的生命 感悟 , 老师 要善 于现场捕 捉 , 现场 引领 , 当切换 适
位老师在教学《 小白兔和小灰兔》 一文时面对生成, 巧
妙 引导 :
师: 了课文之后 , 读 小白兔和小灰兔 , 你们喜欢谁? 为什
么? Leabharlann 生 : 喜欢 小 白兔 , 我 因为他 很 聪 明, 要菜 , 不 要菜籽 。
分。作为充满灵性与人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应是生机勃 勃、 活力无限的, 也应是充满学生独特个性的精彩“ 生成” 的, 更应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 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生动活跃的 生活过程。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按照预设的轨 道运行 , 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情境 、 新思路、 新感悟、 新体验, 是一个动态生成 、 精彩纷呈的过程。那么, 如何关
生: , 对 乌龟阿姨也只说:青蛙妈妈头顶上两只大眼睛, “ 披着绿衣裳。却没说青蛙妈妈是 四条腿, ” 宽嘴巴。 师: 那么如果要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 , 你们有什么
好 办法 吗? 生 : 以把鲤 鱼阿 姨和 乌龟 阿姨 的话合 起来 说 。 可
生:自信地) ( 他是因为不懂“ 只有 自己种, 才有吃不完的 菜” 这个道理。 他听了小白兔的话, 就明 白自己错在哪里, 他 马上就改了, 多勇敢呀 ! 老师, 我还打算再编个故事, 目就 题
动态生成 让课堂更精彩论文
动态生成让课堂更精彩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
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想法等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
“动态生成”既是教师课堂应变能力和素质的表现,又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有生成的课堂就是高效的课堂,充满魅力的课堂。
那么,如何促进课堂资源的生成,构建课堂动态生成的教学呢?一、巧妙设置情景促生成新课程的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来安排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
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使教学在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乐于交流。
二是教师应为互动创造条件。
对应该进行互动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即兴创造,实现师生、生生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视界,从而为动态资源的生成创造条件。
二、预设留白促生成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设计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
殊不知这样精细的课堂设计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动态的课堂生成从何而来?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变得灵动活泼,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学目标必须是潜在和开放的。
课堂需要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预设与生成要和谐统一起来。
教师既要紧扣文本,吃透教材,把文本读活了,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的过于精细化,应当在适当的地方预留空白,让课堂预设弹性化,以接纳一些始料未及的学生即兴的创造。
语文有效课堂要动态生成
语文有效课堂要动态生成语文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而语文课堂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效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而要让语文课堂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动态生成,灵活应变,以下就是对于语文有效课堂要动态生成的探讨。
语文课堂要动态生成,首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功底和创新意识。
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体,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效果。
在解析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带着学生一起思考问题,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章,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问题导入等方式,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文课堂要动态生成,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而要实现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就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和行动权。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语文课堂要动态生成,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要想让每个学生都在语文课堂上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就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开展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布置不同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课外读物,通过朗读、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中巧妙动态生成论文
语文教学中巧妙的动态生成【摘要】课改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课堂应该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具有激情的,具有智慧的。
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处理课堂中预料不到的事情,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性的有教学价值的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实现生命的发展。
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可以巧用学生的疑问,也可以活用学生的联想。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促使“偏差”成为课堂的亮点,完成了一次次教学中精彩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错误疑问联想生成课改的春风早已吹遍整个漳浦,激起课堂教学的再一次改革。
新课程教学课堂应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在动态中生成师生的激情和智慧。
在教学课堂中不再是满堂灌,不再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预料之外的事情,教师应及时发现,把握来自学生的非预期性的有教学价值的信息,激活、运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实现生命的发展。
一、利用学生的错误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身为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在课堂教学上犯错,错误往往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只有珍视并合理利用日常教学中的错误资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错误中纠正过来,才能化“错”为“对”,既教育这位学生,也教育其他学生,使学生不会再发生同样的错误。
同时激活了课堂教学,引领学生走向创造,走向成功,让它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另一道风景线。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读第2小节,一生把“一句一句”读成“一句句”。
许多学生迅速举手要纠正,我并没有因此批评该生,我笑着说:“同学们,为了不再出现这样的事,请你们细心读课文。
”我让学生再读课文,并认真思考文中的“一句一句”究竟能不能换成“一句句”。
学生立即潜心读文,不一会儿,便有许多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生1:“不能换。
因为‘一句句’表示的阅读速度比‘一句一句’快,像在浏览。
而事实上,周总理是在审阅,他‘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一边看一边在思考,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动态生成”孕育课堂新生命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动态生成”孕育课堂新生命人教版新课标“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它是教师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信息,利用可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
“动态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不再由教师主宰,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动态生成”也展现了课堂的真实性。
它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外的情况,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情境。
于是,课堂孕育了新的生命。
然而,诸多教师在课堂上仍受制于教材,受缚于教案。
他们把执行教案视为课程实施的终点,而造成预设的情况与教学的真实情境脱榫,痛失了许多良机。
我校一位教师在执教二年级口语交际《买文具》时,设计了买卖的情境让学生表演。
学生各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第一位“顾客”说:“阿姨,请问练习本多少钱?”“营业员”说:“小朋友,十元钱。
”正当教师夸他们有礼貌时,不知何处冒出一句:“要十元钱吗?”“多少钱就不用管了!”教师对这一“冷枪”显然很不满意,“我们主要看他们是否有礼貌,请有的小朋友不要乱想。
”随着老师的斥责,学生真的“规矩”了,之后再也没有质疑、辩驳,始终围绕“有礼貌”练习说话。
学习热情骤然“冷”了下来。
由于教师机械地因循于教案,未能抓住“要十元钱吗?”引导学生讨论,而无视学生的存在,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若教师能及时调整教案,既注重买卖语言的学习,又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合理购物,组织学生在更为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合理地讨价还价,便能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教学充满着无限乐趣。
笔者以为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立足于课堂的开发,把执行教案当作课堂教学的起点。
悉心收集、捕捉和筛选学习活动中学生反馈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鲜活资源,并以此来调整教学行为。
从“执行教案”走向“动态生成”,课堂必将成为孕育人性发展的沃土。
让初中语文教学因动态生成而精彩[论文]
让初中语文教学因动态生成而精彩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提出课堂是师生进行知识多向交流、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我们要对传统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要以开放的眼光来着眼于教学的设计,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加强教学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与思绪得到充分展现,让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精彩。
初中语文动态生成研究学情开放教材优化教学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这指的就是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精彩。
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造就课堂生成的精彩。
在教学中要摆脱机械执行教案、严格照搬教材的教学思路,要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随机情况,对预定的教案进行灵活的调整,使所生成的教学超出预定的教案,使课堂教学处于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中,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学情的研究、教材的开放、教学的优化这三个方面来着手进行艺术性的设计,构建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的智慧得以发挥,思维得以展现,个性得以张扬,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研究学情,预设教学的动态生成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对象,我们的教学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要实现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精彩就要深入研究学情,对学生的情况全面了解,只有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预设,才能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随机表现对教学作出最科学合理的调整,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1.了解学生的智力因素这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接受水平等。
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以学生的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才能激起学生对学习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来完成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语文课题组余小姝走进新课堂,我们看到了令人振奋的课堂风景——语文课正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呆板而变得鲜活。
我们每天都在实践,都在享受生成的精彩带给我们的和谐与快乐。
课堂中,和谐是动态的音符,和谐是美好的共振。
新课程,我们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更多发展的空间留给了学生,新课堂是动态的,是在不断生成中和谐发展的。
一、强调生成并不等于否定预设,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预设是基础,没有预设的教学是盲目的,随意的,难以获得成功。
我们要摒弃的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追求的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弹性”设计。
具体地讲,弹性设计是指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处学生会不会有疑问,这一点他们是不是感兴趣;这一段孩子们可能有哪些生活的体验;读到这里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有满腔的情感要表达……设计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弹性空间,任孩子们的思维自由驰骋。
所谓弹性是基于生成的,是以学生有效的学为基础的,更具有方向性和成效性。
二、灵活的板块式教学程序,是弹性预设的首要特征。
教师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教学重点,把教学环节设计成几个大的板块。
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
活动的板块设计,在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学生,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甚至截然不同,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
即使出现在这些预设之外的情况,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策略,及时化解。
如我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时就碰到了“为什么小女孩不去向那些富人家要点吃的呢”这样一个问题,但因为我在预设中充分考虑了,所以师生通过互动迎刃而解,精彩纷呈。
新课程中的语文课堂,应该完全摒弃那种“对不对”、“美不美”的唯一答案的问题设计。
生成性的预设,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语言,领略文章的表达方法,更多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
弹性预设倡导感悟、体验型,多维发散式的问题设计。
这样的预设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出发,为学生的思维拓展开多元发展空间,精彩是可想而知的。
创设动态生成性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论文
创设动态生成性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
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苦干有余、巧干不足、效率不高的现象。
这已经制约和影响了中小学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很有必要。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中学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了一条新的蹊径。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不断生成的。
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必然会生成许多有正确的、有个性的、或者有失水准甚至错误的认识。
我们把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视为新的教学资源,并认真地解决这些问题,以期达到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当然,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以学定教,预设生成。
1、随机调整,灵活定标。
新课程改革竭力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灵活地确立教学目标。
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调整。
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丰富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
教学《小镇的早晨》,在带领学生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这一特点时,有一位学生发表了不同见解。
教师随即捕捉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目标,鼓励他们大胆地、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的体验。
生1:我从“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这句话中觉得小镇人民有很多船,生意一定非常好,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幸福。
生2:我从“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这句话中感受到小镇早晨的景色很美丽。
生3:读了课文中的句子,我想每天早晨,小镇人们一定在温暖的被窝里静静地、甜甜地睡着,这是很温馨的。
学生用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体验,诠释了小镇的早晨“恬静”的内涵,形成了充满生命气息与情趣的学习环境。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动态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动态生成”,让课堂充满智慧》——新课标下语文教案创新之我见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动态生成弹性空间探究合作记得《中国教育报》上曾登载着这样一则古希腊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
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
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
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
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
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他都要带回来。
可是第三次出海他什么也没有捕到,那个春天他一无所获。
读完这一则寓言,我不禁哑然失笑,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虽没有这样愚蠢的“渔夫”,却常常出现这样的愚蠢行为:我们的上课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虽然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
我们精心设计的教案仿佛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于是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语文有效课堂要动态生成
语文有效课堂要动态生成【摘要】语文有效课堂的动态生成是当前教学领域的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实时互动、个性化教学等元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从什么是动态生成语文有效课堂、如何实现动态生成、方法、实践案例、挑战与应对等方面进行探讨。
动态生成的方法包括引入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教学等,实践案例则涉及教师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文章还探讨了动态生成语文有效课堂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语文教育带来新的可能性。
通过本文的总结与展望,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动态生成语文有效课堂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语文有效课堂、动态生成、意义、实现、方法、实践案例、挑战与应对、发展趋势、总结与展望1. 引言1.1 为什么需要动态生成语文有效课堂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呈现出内容单一、形式固定、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这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动态生成语文有效课堂来应对这些问题。
动态生成语文有效课堂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节奏都有所不同,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通过动态生成课堂,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动态生成语文有效课堂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
而通过动态生成课堂,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
动态生成语文有效课堂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通过动态生成语文有效课堂,可以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1.2 语文有效课堂要动态生成的意义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
而动态生成语文有效课堂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意义:动态生成语文有效课堂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关注动态生成 激活语文课堂
关注动态生成激活语文课堂什么是理想的课堂?叶澜教授曾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这里所讲的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也就是指课堂现场超越预设、鲜活丰富的即时生成。
那么,如何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自愿,寻求应对策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呢?一、营造和谐氛围,奠定生成基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课堂出现任课差错,但这往往抹杀了课堂的新资源,还会使学生变得谨小慎微,师生关系紧张。
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必须宽容对待,巧妙运用教学机智,把学生的错误尽最大的可能转化为有用的教学资源。
这样,学生才能放宽心参与课堂教学,才能营造和谐氛围,为精彩生成奠定基础。
例如:有位教师在《鸟的天堂》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某段时,忽然有学生小声哼唱小小鸟的歌,引来了一阵笑声。
教师也笑一笑,说:“这首歌确实好听,可是画眉鸟会这么唱吗?”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此时,教师说:“这样吧,我们给书上的鸟儿们编首歌,来表达它们快乐的心情。
”……意外的一幕转换成生成的情景,教师的宽容建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们在交流中更真切地感受到:大榕树的确是鸟儿们生活的“天堂”。
二、设置教学板块,预留弹性空间语文教学就应是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构建的过程,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构建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与转化、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
在教学流程设计上,教师要为学生留足探究的时间,可采用组块式弹性方案。
如学习《田忌赛马》,在引导学生理解比赛胜负的原因时,我进行了板块式的教学设计,为课堂的生成留下了空间。
我首先引导比较两次比赛的异同,学生不难概括出相同点。
此时,我因势力导,引导并拿出事先准备的六匹小马学具,让孩子们也做回小参谋,组内研究一下:如果也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还有什么办法?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在组长的带领下有负责排序的,有负责记录的,还有在一旁监督的……随后我请孩子们上台演示,并通过多媒体把各种情况展示出来,学生便一目了然,明白了孙膑的计策才是唯一能使田忌赢的方法,它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孙膑经过观察分析、深思熟虑的结果,由此深刻地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动态生成激活语文课堂
【摘要】教师灵活驾驭教学过程,因势利导,适时调控,激活课堂教学,创造性的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让平淡的课堂演绎出智慧与激情,创造与精彩。
【关键词】动态生成;语文课堂;激活;因势利导;精彩课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估计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他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
在师生的多向互动中,巧追问,进行智慧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从而衍生出丰富的新的教学资源,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会成为新的教育生长点,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我认为,“语文动态课堂”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学生自主参与的基础上,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上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动态生成和发展的语文教学活动。
语文课堂是师生情感交流、知识共享的过程,既包括预设性生成,也包括非预设性生成的过程。
一、精心预设:质疑问难,师生互问,激活凝固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
判断。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是在一定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的“预设”、“生成”。
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李白的词《菩萨蛮》时,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内容,设身处地地想学生所想,疑学生所疑,适当地“蹲下身来看学生”,变传统的“加法思维”为“减法思维”。
师问:关于这首词所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生1答:我认为是“游子思归乡”。
理由是: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是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生2答:我认为是“思妇盼归人”。
理由是: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子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生3答:我认为是“二者兼有”。
理由是: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老师总结:你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很好地表达了对这首诗情感的诠释,抒发了对这首诗歌的独特见解,让老师很欣慰。
这样的探究既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又让教学内容重点突出,简化头绪;使教学目标集中,凸现成效。
教师还要善于应变学生的质疑问难,并因势利导,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这样的生成让我们的教学充满
了挑战,充满了灵性,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精彩。
在教《信陵君窃符救赵》时,一学生问我:“侯赢能对信陵君了如指掌,怎么不能对魏王了如指掌呢?直接让他去劝魏王出兵,是最好的办法。
”我马上把问题抛给大家,课堂立刻热闹起来。
趁他们讨论热烈时,我又抛出一个问题:“信陵君该不该留在赵国,这是不是在逃避责任?”.....一个即兴发言把本来枯燥的文言文教学课堂给激活了,师生用了一半多时间在讨论分析课堂生成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意外生成:因势利导,巧用错误,成就精彩课堂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动态关系,这种动态关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是一种“共享”式的对话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课堂机智,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思维亮点,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以形成燎原的思维热潮。
1. 因势利导,绽放活力课堂
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究疑难,“让每个学生创造奇迹”。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对于复杂的人物形象,学生必然各有想法,遇到这样的小说,教师不妨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不同的观点在学生的辩论探讨中发生碰撞,从而引导学生全面、
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
我在分析《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形象时,就出现了“状况”。
我引导学生按照分析人物形象方法总结出玛蒂尔德是个爱慕虚荣的女人,最后因为爱慕虚荣而自食恶果,是个可悲但不值得同情的人物;正要进行下个环节,意外发生了,有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玛蒂尔德爱美是没错的,玛蒂尔德是爱慕虚荣,但她并不虚伪,只不过玛蒂尔德最后倒霉了点,命运和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而已;”紧接着另一位学生说:“我也有不同意见,我认为玛蒂尔德是个有担当的女人。
”我看此情形,趁机因势利导,适时点拨。
学生们在几番争辩过后,自然而然的达成了共识,认为小说主人公虽然爱慕虚荣,但丢失了项链后表现出极大的勇气,诚实的担当了自己的责任。
课堂教学中,学生或教师的一个错误,不同意见的碰撞、突发事件等,常常打破教学预设。
只有敏锐地捕捉到学生“意外生成,”通过这种意外的生成顺势引导学生探究,才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绽放活力课堂。
2.巧用错误,成就精彩课堂
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成长过程,所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很正常的,教师要理解宽容,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找到药方。
在听写成语字形时,好多同学都把成语“世外桃源”写成了“世外桃园”。
把“计日程功”写成了“计日成功”等,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避免这些错误呢?我灵机一
动,向学生“讨教”,不出所料,纠错方案出来了。
生1:“世外桃源”这一成语出自《桃花源记》,桃源就指桃花源头。
生2:渔人进出的是桃花源,而不是桃花园。
生3:写“桃园”可能受《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的影响。
生4:计:计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
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
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不是计算着日子成功。
这一“生成”小插曲,虽然表面上是对错别字作了纠正,但实际上是对成语意思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有价值的生成通常发生在质疑和纠正彼此的碰撞中,而其间教师的引导调控是触发生成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机械的按原先预定的计划进行教学,而是在当时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应灵活驾驭教学过程,因势利导,适时调控,激活课堂教学,创造性的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让平淡的课堂演绎出智慧与激情,创造与精彩。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学参考》
[2]《新世纪教师素养》.《教育理论》
[3]王升.《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
[4]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
[5]李俊.《构建语文有效课堂的思考》
[6]《善于捕捉课堂信息,促进教学动态生成》.福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