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板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公开课教学设计_0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安排在四上第七组“成长的故事”一组中,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读文,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留下成长的足迹。
这篇课文是肖复兴1992年为了纪念叶老写的回忆文章,通过两件事的叙述,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叶老一丝不苟、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与人品。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设计思路】本节课教学内容聚焦体验肖复兴成长的快乐,学习景物衬托心情的写法。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精心修改作文和叶老请肖复兴到家里做客两件事,抒发了作者对叶老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
我的第一次备课还拘泥于这两件事情的具体分析,感悟。
还纠结与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怎样教。
我们这次的教研主题是在课堂上如何体现读写结合?因此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在学习了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叶老的人品,读懂景物描写表达心情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进行小练笔。
这节课,通过以“先总说后分说”的表达方法口头复习课文内容。
接着,以“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叶老堪称楷模的人品?”为主问题,引导学生聚焦第二件事,反复朗读,揣摩,体会人物的品质。
然后,让学生聚焦描写爬山虎的句子,领悟写法,并试着运用。
最后布置学生用一段话写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或难过的事,要求试着用上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心情。
举一反三,逐步得法。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精读感悟,体会叶老的人品。
3、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精读感悟,体会叶老的人品。
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重述课文内容。
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也就是说,光看题目,没有看课文,我的心里就冒出了一个想法:这篇文章一定是写爬山虎的!可是,当我读完课文,我又产生了有一个想法,这篇文章不是……而是……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告诉老师文章是写什么的?3、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第一件事是(?)第二件事是(?)我要求先总后分地说。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对自己家的爬山虎的观察和感悟为线索,描写了爬山虎生长过程中的美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象,并对文中表达的情感有所感悟。
但学生在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寓意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通过讨论,理解课文的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观察力,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和寓意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课文描述的自然景象。
2.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的丰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爬山虎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讨论。
2.准备课文中的生字词,以便于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爬山虎吗?它是什么样子的?”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文中描述的自然景象。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教师点评并讲解生字词。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5.拓展(10分钟)分组讨论课文的寓意,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引导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oral of the story and thin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humans and nature.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自然的态度和观察力的重要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公开课获奖教案_0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四年级学生应该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年级学生缺少对叶圣陶和肖复兴认识了解,课前可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阅读他们的作品。
学生通过学习能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脉络,但是很难从叶老修改作文与“邀”我做客上真正体会叶圣陶的人品,这就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在反复朗读中自主感悟。
教学要求: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教具准备:搜集有关肖复兴和叶圣陶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本学期第六课的一篇课文是什么?谁写的?叶圣陶老先生院子里一墙的爬山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叶老先生和他家院子里的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跟老师一起写:(师板书课题) “绿”字的这一横稍稍长一点,这个字就漂亮了。
齐读课题。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充满了无限生机,再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肖复兴)谁能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下肖复兴的资料。
2、检测预习的生字。
指名读。
相机指导多音字(曲、模)出示两组词语,自由读,想想第一组是写谁的,第二组是写谁的?(课件出示:莫名其妙、愣住、意外、认真、平和、温暖,学生自读)3、快速浏览度课文,看看课文中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围绕这两件事怎样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呢?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小学语文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理解“楷模”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1.用事件串联法来概括多件事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借助辅学单,梳理修改符号的类别,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叶老先生修改作文认真,平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孩子们,这抹浓浓的绿意让你想起了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爬山虎的脚》。
那段生动的描写,相信你们一定还记得。
齐诵。
看照片一位是德高望重的大大教育家,一位是初出茅庐的小小初中生,相差了53岁!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
2【讲授】整体感知,精读品味1、反馈预习。
(1)会读。
看看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同桌查读。
一起来把这些词语准确响亮地读出来。
理解楷模的意思。
(2)会写。
老师给一分钟时间让学生把难写易错的字在桌子上快速练一练。
弄清楚什么是难写易错的字。
然后让学生找出最难写易错的字,看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并在生字条的上面工工整整地各写一个。
2、理清条理。
(1)朗读课文,想想作者回忆了与叶老先生的哪两件事?用四个字来概括事件。
思考从哪儿到哪儿是第一件事?从哪儿到哪儿是第二件事?(2)把两件事串联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自己练习说一说。
汇报。
三、梳理符号,学习修改(1)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第一件事。
想不想看看叶老先生是怎么给我修改作文的?什么感受?(2)走进这位大家,看看叶老先生都运用了哪些修改符号,修改了哪些内容?打开P130资料袋。
为了便于大家梳理修改符号的类别,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辅学单。
请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提单(三分钟)。
观察思考能不能看懂这个表格?第一竖列,叶老先生运用了哪些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赛课教案_1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目标:1、学习“借助事例,抓关键词”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初识“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并加以实践运用。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学习过程,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
教学重点:学习“借助事例,抓关键词”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描写爬山虎的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初识“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并加以实践运用课前交流: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
同学们,我们今天又来到了阶梯教室,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此刻的心情吗?看来大家都是比较激动。
那你能用别的方式来表达你这激动的心情吗?看来大家都没有了,不要紧,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的。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复习导入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批改作业和做客交流。
(板书)2、作者通过回忆这两件事来写谁?(叶圣陶)3、课文既然是通过写两件事,来回忆了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
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二、借助事例,抓关键词理解景语(一)学习第一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老师指导,教给方法)1、孩子们,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处写爬山虎的句子。
谁来读一读?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其余的同学请你思考,听他读了以后,这里的爬山虎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爬山虎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很绿、很多)3、这是大家从句子中直接感受到的,也许你读了前面的事情,你的感受又会不同?(1)老师读课文的第六段。
这一年暑假,语文老师找到我,说:“叶圣陶先生要请你到他家做客!”我感到意外: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居然要见一个初中生!(2)这时文中的“我”肖复兴有什么样的感受?(意外)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居然)(3)他为什么要意外呢?抽生说,如果说不出就出示补充资料。
四年级语文上册《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①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从叶圣陶先生对《一幅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④学习结合上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⑤理解文章记叙事情的思路,学习简单的记叙、描写、议论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从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事件中受到启发,培养一丝不苟地认真修改自己习惯。
②感受和理解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真诚宽厚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联系旧课,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①回忆课文《爬山虎的脚》。
简介课文作者及主要内容。
②板书课题,齐读,简介作者。
③说明本文与叶圣陶先生的关系及写作背景。
2.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己读课文。
①读后谈收获。
②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修改文章,请我做客,给我印象)③理清课文写作思路,指导划分段落。
3.默读课文,要求:① 划出生字新新。
② 在不明白的地方旁边做上标记。
4.学习生字新词。
①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自由拼读。
②学生说出记忆生字的方法。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④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几种常用方法。
⑤集体朗读生字新词。
⑥学习小组交流:读课文后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6.各学习小组汇报,教师概括共性的问题。
7.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1.简单复习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研读感悟课文。
①简介文章写作特点:记叙为主,夹叙夹议。
②轻声读课文,划出写作者议论、感受的语句,标上记号。
③汇报归纳出五处写作者感受的地方。
④小组研读课文中写作者感受的语句,理解这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其中意思的?3.学生围绕感受产生的原因、感受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进行汇报。
4.在学生汇报的同时,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对话,进行朗读和说话的训练。
5.朗读课文有关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体会其作用,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精选16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精选16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段落的自主感悟和个性解读,了解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通过比较诵读,感受课文通过爬山虎的描写所反映的作者不同的心情,初步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链接作者的文学之路,品味重点句子和课题的深刻内涵,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4、补充阅读,初步学习读懂借景抒情的段落。
【教学理念】学生的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行为。
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教学过程】一、回顾诵读,初读课文1、四十多年前,作家叶圣陶曾在《爬山虎的脚》中描写过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本册课文第6课),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2、揭题,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些什么。
3、交流初读感受,梳理课文中的人与事。
二、多层解读,深悟课文叶老帮“我”修改作文以及那天下午的谈话,使我对叶老的做事与为人有了一些了解。
1、自主读悟,表层解读:默读课文,联系课文中语句具体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
他跟我的谈话,让我。
(引导学生联系文中几处具体描写读懂“认真、平和、质朴”等。
)2、资料帮助,个性解读:一个初中生,习作得到了大作家的修改,并受邀到作家家做客,请你也像作者一样从这修改中、交谈中去感受一番,你从中有什么感受与收获。
出示文后补充的“资料袋”材料──被修改的作文稿子,补充阅读原文中对谈话内容的记叙。
(附: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
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之类。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
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和感悟为线索,描绘了爬山虎生长过程中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适合学生朗读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对一些词语和句子结构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认读“爬山虎、嫩绿”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爬山虎的生长过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会从文字中提取信息,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2.理解课文中描述的爬山虎的生长过程;3.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和富有诗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韵律和美感;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2.生字词卡片;3.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爬山虎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爬山虎的特征和生长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美妙。
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进行课文接龙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合作意识。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讨论爬山虎的生长过程,以及作者对生命的态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公开课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
激发学生对爬山虎的好奇心,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1.2 教学内容:展示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分享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习性。
1.3 教学活动:展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爬山虎的了解。
教师讲解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习性。
第二章:探索爬山虎的特征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特征,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2.2 教学内容:爬山虎的叶子、茎、花朵和果实等特征。
2.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爬山虎的不同部位,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爬山虎的特征。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章: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帮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培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3.2 教学内容:爬山虎适应的生长环境,如温度、光照、土壤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爬山虎的生长环境要求。
学生分享他们对爬山虎生长环境的了解。
教师展示爬山虎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第四章:爬山虎的应用价值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应用价值,提高对自然资源的珍惜意识。
4.2 教学内容:爬山虎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防止水土流失、提供栖息地等。
爬山虎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观赏、药用等。
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爬山虎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学生分享他们对爬山虎应用价值的了解。
教师展示爬山虎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爬山虎的特征、生长环境和应用价值。
引导学生反思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爬山虎的特征、生长环境和应用价值的总结。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分享他们对爬山虎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提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第六章:爬山虎的观察与记录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爬山虎生长过程的关注。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芙蓉区育才小学黄慧荣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请齐读课题(生读)。
对照课题与文章内容,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吗?(指名说,课文主要是写叶老批改“我”的作文和“我”到叶老家做客的事,那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点击鼠标,突出课题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
二新授1看,这就是爬山虎出示课件1—爬山虎的录像。
看到这满墙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回答:很绿、很美、富有生机和活力••)那作者眼中的爬山虎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我”在哪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了爬山虎?(学生自由读书、划记,师巡堂了解读书情况。
)2 学生汇报交流。
(“我”在叶老家的院子里见到了爬山虎,课文有两处对爬山虎的描写。
)哪两处呢?分别请两名同学读一读。
出示课件2Δ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使得夏日的燥热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Δ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段话,比较一下:它们分别是写什么时候的爬山虎?(指名说,第一处是下午刚进院时见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点击鼠标,突出“夏日”;第二处是黄昏时落日余晖映照下的爬山虎——点击鼠标,突出“黄昏”)。
4 从作者对爬山虎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首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段话,其他同学注意比较其中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
a你认为这里描写爬山虎的重点词语有哪些?请同学们对照课本,在书上圈划出重点词句。
(学生自由读书,师巡堂。
)汇报交流:第一处描写中的重点词句有“绿葱葱”“温柔的小精灵”“跳跃”“闪烁”“迷离的光点”等,第二处的重点词句有“沉郁”“浓浓的湖水”“摇曳”“虎虎有生气”等;点击鼠标——突出词句b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两段录像,比较一下:前后两处中爬山虎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3、4——两种场景(第二处描写到的爬山虎比第一处显得更加深沉、更加有力;)c从作者对爬山虎的两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这两段描写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美、生机与活力、作者对叶老的敬佩••)5 能有感情地读好这两段话,出示课件5——课件2中的两段文字配上课件3、4中的场景,读出一种美感,读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吗?首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生读);谁来试试?(指名读);请听——点击鼠标,出现声音文件,即范读;谁再来试试?(再指名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齐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4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4人教新课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读写〝引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视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联络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入的句子,背诵喜欢的局部。
4.了解课文标题和内容之间的联络。
5.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谢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谢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络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个含义深入的句子。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标题和内容之间的联络。
一、温习稳固,听写词语二、回想内容,深化了解〔一〕回想上节课的内容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2.叶老为〝我〞修正作文这件事,让〝我〞感遭到了什么?3.叶老约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二〕学习第二局部1.出示自学提示,先生自学默读课文第二局部,思索:〝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第8自然段经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诵感受叶老盛气凌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似乎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冤家。
他亲切之中包括的仔细,质朴之中包括的等候,把我小小的心消融了,以致不知黄昏的到来。
经过朗诵、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说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4.第10自然段〔1〕了解词语:典范──典范,模范。
叶老的人品──盛气凌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仔细。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入的印象?〔爬山虎〕〔1〕画出文中详细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视野。
夏日的燥热似乎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顺的小精灵一样在下面腾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似乎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公开课教案和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公开课教案和板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公开课教案和板书设计教学要求:1、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优秀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揭题1、你知道这个人吗?师板书:肖复兴简介肖复兴,(出示课件)学生读简介后谈谈读懂了什么?(他是《人民文学》杂志的主编,当代著名作家。
)2、肖复兴在一次文学座谈会上谈到这样一句话,出示: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学生质疑,自由读,读准并理解“堪称、楷模”,师筛选问题:一位指谁?从哪里看出叶老先生是一位人品和作品都是堪称楷模的大作家?3、肖复兴为什么会发出这次的感慨呢?他写了一篇回忆录,题目就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
(读书时间5分钟)2、检查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说说难写的字)3、课文中哪些句子你觉得比较难读,通过你的努力,读好了,读给大家听。
(随机理解词语的意思)4、通过刚才的读课文,肖复兴回忆了哪两件事?(修改作文邀请做客)三、学习课文1、学习修改作文这件事,自由读1到5自然段。
划出让肖复兴感动的句子,并做做批注。
2、交流(随机出示,课件链接)①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研读“我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抓“密密麻麻”(体会叶老先生修改的多)看看叶圣陶修改的作文稿,师:这时你又感觉到了什么?再齐读这句话。
师:我一下子愣住了,当时我想不到的是什么?请读一、二自然段。
预设:a. 我自认为不错,但还存在着很多毛病。
b. 大名鼎鼎的作家竟然亲自修改一个初中生的作文,而且改得那么认真,那么细致。
部编版四年级(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新课标教案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人教新课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并能迁移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叶圣陶先生堪称楷模的作品和人品,明白作者为何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对比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你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肖复兴)师:肖复兴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师:是什么样的偶遇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检查预习,出示预习提示:(1)找出《爬山虎的脚》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两篇文章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2)划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3、学生汇报,完成预习单。
预设:学生分别从作者、主要内容、文章类型说出不同点,相同点是题目都和爬山虎有关。
小结:两篇课文题目很相似,但从文章主要内容可以看出是属于不同类型的文章。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爬山虎的脚》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两篇课文来导入,由《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内容是写事,而题目是写景切入正文,并引出“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景物描写,初步领悟1、过渡:这篇课文明明是写事的文章,为什么却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文中有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吗?指课前预习要找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接下来我们来交流一下。
指名读一读。
2、这几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三、就事看景,深入体会过渡:这几处写爬山虎的句子和文中两件事到底有什么关系呢?1、第一件事:修改作文(1)出示修改原稿,学生先说自己看到的,再从文中找出肖复兴看到什么?重点体会“密密麻麻”“到处”两词,感受叶老一丝不苟的文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文本简析: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课文先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我”看到了叶老对作文的修改,阅读了叶老的简短评语,对叶老的人品产生了初步印象,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然后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作者说:“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他前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修改作文部分,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修改作文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修改作文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新旧联系,激发期待【课件出示:爬山虎图文】同学们,爬山虎这种植物大家一定不陌生吧,谁来说说我们曾在哪篇课文中学过?【课件出示:6 爬山虎的脚图文】同学们,《爬山虎的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件出示:那片绿绿的】同学们,连起来读读,读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齐读课题,注意读好“那片”和“绿绿”。
猜猜看:【课件出示:这篇课文是写什么内容的?课文真的是写爬山虎吗?如果不是,那是写什么?“那片”是“哪一片”?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同学们,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中去看看课文写了些什么?【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弄懂意思。
3、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哪几件事?】同学们,自学任务完成了吗?小组内分享分享吧。
同学们,你们的分享很精彩!下面,老师来检查检查你们的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推荐删掉动词融洽黄昏余晖握手楷模一篇翻到眼帘几页燥热客厅模模糊糊春风拂面莫名其妙密密麻麻】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齐读。
同学们,哪些字在读或者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互相提提醒。
预设:【课件出示:推荐】“推荐”是什么意思?(介绍,建议最好去选择你看中的答案,推举。
)能不能给它找个近义词?【课件出示:推举】课文中谁推荐什么?(语文老师推荐肖复兴)你能推荐一位同学来读读这个词语吗?【课件出示:融洽】“融洽”你理解吗?【课件出示:感情好,没有隔阂和抵触】课文中讲谁和谁很融洽?(叶老先生和肖复兴)生活中你经历过融洽的时候吗?【课件出示:楷模】“楷模”什么意思?(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
)也给它找个近义词。
【课件出示:榜样】课文中讲谁是楷模?(叶老先生)我们的生活中有楷模吗?他(她)是什么方面的楷模?【课件出示:春风拂面】“春风拂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课件出示:很惬意的一种感觉。
】课文中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觉?你有过吗?同学们,词语关我们顺利通过了,读课文应该更顺畅了。
自己再读读课文,思考:【课件出示:课文写了谁和谁之间的事?哪几件事?】同学们,课文读完了吗?谁来说说课文写了谁和谁之间的事??【课件出示:课文写了叶圣陶和肖复兴之间的事。
】同学们,你能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一下叶圣陶和肖复兴吗?【课件出示: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
作品主要有系列长篇小说《中学生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与当代中学生的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录》等。
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于1992年,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选入教材时有删改。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秉臣,后字圣陶。
江苏省苏州市人,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
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叶圣陶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并写出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和文章,为我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课文写了叶圣陶和肖复兴之间的哪几件事?【课件出示:写了两件事:一是修改作文;二是做客交谈。
】同学们,课文读完了,课文中有难读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课件出示:1、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2、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3、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三、品读“修改作文”,感受“认真关爱”之人品【课件出示: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齐读。
同学们,叶圣陶爷爷的作品堪称楷模,大家通过刚才的介绍和学过的《爬山虎的脚》已经有所领会了。
那么,为什么说他的人品也堪称楷模呢?就让我们先走进课文,从文章中的第一件事中去具体感受一下吧。
自读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叶老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我”看到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可以边读书边用笔画出修改处,再用不同的符号把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标出来。
】同学们,任务完成了吗?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吧!【课件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同学们,你觉得叶老修改得怎么样?(认真)从哪些词体会出来的?【课件出示:密密麻麻、到处】同学们,我们看看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吧。
【课件出示资料袋】这上面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真是密密麻麻。
我们体会了叶圣陶先生认真的态度,谁能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同学们,如果是你,看到这样密密麻麻的圈、钩或直线、曲线,你的心情会怎样?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同学们,你从这段话中能学到哪些修改作文的方法?【课件出示:用字注意准确;长句断成短句;删掉多余词语等。
】同学们,比较一下:“一张”和“一幅”有什么不同?经过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用字更准确)你从这里体会到什么?(写作用字要准确,叶老修改作文非常细致。
) 同学们,对比读读:【课件出示: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同学们,改动后的句子好在哪里。
(使句子干净规范,意思更确切。
)【课件出示: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长句断成短句的地方也不少。
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而且“书皮”改成“包书纸”更确切,因为书皮可以认为是书的封面。
】齐读这段话,再次感受叶老修改作文的细致认真。
同学们,一个年近七十岁的老人,这样认真地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十几岁的中学生修改作文,作者当时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同学们,看到叶老这么为“我”修改作文,春风不仅吹到脸上,都吹到心里了,同学们,我们该怎么读呀?自己试试。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叶老先生给“我”修改的这篇作文有1500多字,可叶老就是把这1500多字的文章修改了100多处呢!所以,“我”这样说——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同学们,叶老先生当时是教育部的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他的工作可忙了,可他仍然会挤出时间来,为我们这些孩子一篇一篇地修改作文。
所以,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时的叶老已经是年近70岁的人了,可老人还在牵挂着我们这些孩子们的成长呢!所以——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同学们,叶老不仅认真修改了“我”的作文,还在后面写了一则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