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行政法主体

合集下载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1. 行政法主体1.1 行政法主体的概念行政法主体指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定机关或组织。

在我国,行政法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其中国家机关是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行政法主体。

1.2 行政法主体的分类按照行政区划可分为中央行政法主体和地方行政法主体。

按照职能可分为行政机关和行政实体两类。

行政机关是行政法主体的典型代表,是指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国家机关。

行政实体是行政法主体的另一种表现形态,是指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并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组织或个人,如企业、社会团体等。

2. 行政主体2.1 行政主体的概念行政主体是指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具体单位,是行政法主体的具体化和实现。

行政主体通常由行政机关、行政机构和行政事业单位构成。

2.2 行政主体的职能行政主体的职能包括制定和执行政策、执法、调查、行政裁决、行政许可、行政管理等,主要责任是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保证公民权利等。

2.3 行政主体的分类按照行划区分为中央行政主体和地方行政主体。

按照属性可分为政府行政主体和社会行政主体。

按照职能可分为监管行政主体和服务行政主体。

3.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的关系3.1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的互为关系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是互为关系的。

行政法主体规定了行政管理行为的法律基础,而行政主体则是行政管理职权的实际行使者。

3.2 行政法主体制约行政主体行政法主体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需要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随意行使职权。

行政主体必须受行政法主体的指导和监督,在行使职权时要遵循法律法规和行政法主体的指示。

3.3 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职权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职权是维护行政法制的基础,是实现社会管理法制化的关键,促进了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和民主化。

4. 总结总体而言,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是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概念,彼此互为前置和实现。

行政法主体制约行政主体,使其更加规范、透明和民主化,促进了行政管理的优质发展。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一、行政法主体的概念与特点在行政法中,行政法主体是指具备行政权力的具体组织或个人。

行政法主体包括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具备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以及拥有行政权力的行政机关等。

行政法主体的特点是具备行使行政权力的资格和能力,以及对行政法律规范具有执行和遵守的要求。

二、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种类行政主体是指在行政活动中具体承担行政职能的组织或个人,是行政法主体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根据行政主体的性质、组织形式和行政职能等多个维度,可以将行政主体分为以下几类:1. 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中行使行政职能的具体组织单位。

在我国,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司法行政机关等。

行政机关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行政主体,承担着制定行政法规、实施行政管理、解决行政争议等重要职责。

2. 公共企事业单位公共企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投资设立,依法行使行政职能并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实体。

这类行政主体包括公安机关、医院、学校、邮政、电力等单位。

公共企事业单位在行政法活动中享有特殊地位和权力,同时也承担着对社会公众的服务和管理责任。

3. 具备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具备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是指在特定范围内承担行政职能的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形式。

例如,由政府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组织、行政区域内的行业协会以及代表特定利益群体的社会组织等。

这些组织在行使行政权力的同时,也要遵守行政法律规范和履行相应的行政职责。

三、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的关系行政法主体是行政法中的概念,是指具备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而行政主体则是行政活动中具体承担行政职能的组织或个人。

行政法主体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行政主体则是在行政法主体范畴内做了更具体的划分。

行政法主体和行政主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行政法主体通过行政主体实施政府职能,行政主体则通过行使行政权力来维护公共利益和实现行政目标。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的关系紧密联系,彼此密不可分。

行政法主体

行政法主体

时间说
早期英国行政法理论根据行为的时间, 将公务员之行为分为公务行为与个人 行为。 凡于上班时间内所为则为公务行为, 反之则为个人行为。
公共利益说
法国学说根据行为是否与公共利益相 关进行区分。与公共利益相关者为公 务行为,反之为个人行为。
此为美国行政法上学说。凡于职权范 围内所为者为公务行为,超越职权范 围之外者为个人行为。
行政主体范围
地方各级政府 国家局
国务院组成部分
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
行政主体的范围
(一)职权行政主体的范围
1、中央行பைடு நூலகம்机关
有: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直 属机构和办事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2、地方行政机关 有: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部 门、地方各级政府的派出机关(包括行政公署、 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委 会)
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其主要 内容包括:依法履行职务,遵守权限规定, 符合法定目的,遵循法定程序等。
(五)国家行政机关
简称政府,指依法设 立,运用国家权力, 为实现国家目标和任 务,组织和管理国家 行政事务的组织。
从属性和执行性。 通常采用首长负责制。 社会性、专业性和服务性。
省政府
自治区政府
行政法主体是指行政法调整 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 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 的承受者。
行政法主体是否就是行政主体
二、行政主体
(一)行政主体概说
(二)行政主体的范围
(三)授权组织与委托组织 (四)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五)国家行政机关
(一)行政主体的概述 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 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并对行使职权 的行为产生的效果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机 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法主体和行政行为主体

行政法主体和行政行为主体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行政主体从形式上分,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具体如下:一、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行政机关属于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

根据职权管辖范围,可将行政机关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办事机构。

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要注意的是派出机关包括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此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也属于派出机关。

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并不是一级人民政府,但实际上却履行着一级人民政府的职能,在一定区域内依法行使对所有行政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权,能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而它们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体可分为:1、行政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因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具体处理和承办各项行政事务的内部组织、派出组织和临时组织。

(1)内部机构:行政机关的某些内部机构在得到法律、法规授权情况下,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如工商总局内设的商标局(《商标法》授权)、国家专利局内设的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法》授权)等。

(2)派出机构:是指政府职能部门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置的,代表该职能部门管理某项行政事务的派出工作机构。

如审计署驻各地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财政所等。

(3)临时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设立的,协助其处理某项临时性行政工作的组织。

如国务院就曾设有国家防汛救灾指挥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等。

行政法主体

行政法主体

行政组织法:包括行政机关组织法、行 政编制法、公务员法; 行政组织法的内容: 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及结构; 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 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立、变更、撤销的程 序; 国家行政机关的基本活动原则和制度;

行政主体
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内容 3.行政法律关系客体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化 1.变化形态:产生、变更、消灭 2.变化的原因:法律事实— 法律事件、 事实行为
二、行政主体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主体理论 法国: 行政主体是法律创设的主体,是指享有 实施行政职务的权力,并负担由于实施 行政职务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主 体。行政主体是法人— 公法人(根据公 法成立的,并以公共事务为成立目的)。 德国: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上享有权利,承担义 务,具有统治权并可设置机关以便行使
国务院组成部门
国务院机构编制 机关提出方案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 论通过,总理提请 全国人大或常委决 定 国务院决定
国务院直属机构;办 国务院机构编制 事机构;国务院组成 机关提出方案 部门管理的行政机构; 议事协调机构; 国务院行政机构的司 国务院机构编制 级内设机构 机关审核方案
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行政机构的处 国务院行政机构 级内设机构 决定
六、行政相对人 (一)概念 是指行政管理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 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 个人、组织。 (二)法律地位 行政主体行政管理的对象;也是行政管理的参 与人(听证、信访);可以成为监督主体; (三)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1.申请权 抚恤金、补助金、救济金、申请办理许可证等 等;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部分)讲义-第五章-行政法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部分)讲义-第五章-行政法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部分)讲义第五章行政法第一节行政法概述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1.合法行政原则(法无授权即禁止)2.合理行政原则(公平公正)3.行政应急性原则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是合法性原则的例外,行政机关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4.程序正当原则(1)行政公开原则。

(2)公众参与原则(3)回避原则。

5. 高效便民原则6. 诚实守信原则(1)行政信息真实原则。

(2)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

7. 权责统一原则二、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如大学,有权授予学生学位行政主体:处于管理地位,(1)有相应职权;(2)可以以独立名义做出;(2)做错了可以独立承担被授权的机关:独立被委托的机关:不独立行政相对人:处于被管理地位第二节行政行为一、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一)行政行为概念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做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1.主体是行政主体2.行为必须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行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对行政行为的分类主要有:(一)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的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范围为标准划分。

内部行政行为(作用对象为内部人员):如行政处分等;外部行政行为(作用对象为外部人员):如行政许可行为、行政处罚等。

(二)抽象行政行为(管理对象不特定)与具体行政行为(管理对象特定),以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划分。

抽象行政行为:如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等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为、行政处罚行为等。

(三)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划分。

羁束行政行为:如税务机关征税。

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四)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以行政主体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为标准划分。

《编行政法主体》课件

《编行政法主体》课件
行政法主体是行政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
行政法主体的分类
行政机关:各级人民 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 织:如企业、事业单 位等。
法律、法规、规章授 权的组织:如行业协 会、社会团体等。
行政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行政法主体的权利
依法行使行政职权,维护社会公 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保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方式
总结词
介绍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 分析不同层级和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协作 机制。
VS
详细描述
行政机关通常由不同的部门组成,各部门 之间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行政机关的组 织结构和运作方式应根据法律、法规和政 策的规定进行设置和调整,以确保行政机 关能够高效、有序地履行职责。同时,行 政机关的运作还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 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物防疫组织等。
行政委托的组织
定义
行政委托的组织是指行政机关将其依法行使的行政职权委托给有关组织行使,有关组织以 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特征
不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只是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行使行政职权;以委托机关的名义 行使行政职权,并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应当在委托范围内行使职权,不 得超出委托范围行使职权。
不履行法定职责
违反法定程序
当行政机关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律规定的 职责时,应承担法律责任。
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违反法定程序 ,如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查取证或作出 行政决定,应承担法律责任。
不当行使职权
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
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 违反法律目的的行为,如滥用职权、玩忽 职守等,应承担法律责任。

简述行政法主体及其分类

简述行政法主体及其分类

行政法主体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行政法主体进行分类:
1. 行政机关:是指依法设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独立行使行政职权的国家机关。

2.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指根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

3. 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一方当事人,即受行政机关管理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4. 行政第三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均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5. 其他行政法主体:包括国家公务员、行政委托组织、行政协助组织等。

以上是行政法主体的分类,不同类型的行政法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不同的权利和承担不同的义务。

在行政活动中,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是最基本的行政法主体,其他行政法主体则是在特定情况下参与到行政法律关系中的。

05第五章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05第五章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二)行政职权的设定与授予
行政职权的设定 行政职权的设定,是指国家依法以宪法、法律和 行政法规等特定规范性法律文件,赋予行政机关以固 有行政职权的创制性活动。 行政职权的授予 行政职权的授予,是指国家以法律、法规或有权 机关的决定赋予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以非固有行政职 权的活动。 问题:既然已有行政机关,为什么还要授权给其他组织?
2. 特别法律关系
鉴于特别权力关系脱离法律支配,形成法外空间, 与现代法治理念相悖,遭到上述诸国和地区的扬弃。认 为国家职务关系同样应受法律规范,而属于法律关系范 畴。只是存在一般法律关系不同的特殊性,而称之为 “特别法律关系”。其特殊性或特征有四: ① 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应有法律特别规定,而非服从不 定量义务;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公务员的条件、 义务与权利 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 第四章 录用 第五章 考核 第六章 职务任免 第七章 职务升降 第八章 奖励 第九章 惩戒 第十章 培训 第十一章 交流与回避 第十二章 工资福利保险 第十三章 辞职辞退 第十四章 退休 第十五章 申诉控告 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 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 第十八章 附则
1. 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的对象;
2. 行政相对人是行政管理的参与人;
3. 可在行政救济与行政监督法律关系中转化为 救济对象与监督主体。
二、行政职责
(一)行政职责概念
定义:行政职责,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 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所必须承担的义务。 特征: 1. 不可推卸性
2. 法定性和合理性
3. 与行政职权的并存性
(二)行政职责的内容
1. 忠实履行职责,不失职;
2. 严格遵守权限,不越权;
3. 符合法定目的,不滥用职权;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在行政法领域中,几个重要的概念都与“主体”有关。

行政法主体、行政主体是其中之一。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虽然很小,但关乎着行政法领域中权利与义务的主体是谁,也就关乎着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就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的定义和区分作简要介绍。

行政法主体的定义与特点行政法主体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具备行政法律地位的社会实体。

它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要构成元素,通常包括国家、政府、公共机构和公民个体等多种社会实体。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社会实体在不同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可能拥有不同的行政法主体地位。

行政法主体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权利和义务:行政法主体不仅享有规定了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利益,而且对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义务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2.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地位:行政法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要构成元素,占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主体。

而其他社会实体参与行政法律关系时则处于行政法主体的对立面。

3.具有法人地位:一些行政法主体,如政府、公共机构等,具有法人地位,并能行使法律主体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行政主体的定义与特点行政主体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政府有关机构的规定,具有行政管理权力的社会实体。

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拥有行政权利和行政义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具有优势和特殊地位,其行为经常受到行政法的监督和控制。

行政主体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行政管理权力:行政主体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等规定行使行政管理权力,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

2.具有行政管理职能: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过程中,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能,以保障行政法律关系的有效进行。

3.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管理权力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随意行使权力。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的区分行政法主体和行政主体虽然两者非常相似,但它们的本质并不相同。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定义不同:行政法主体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具备行政法律地位的社会实体;而行政主体则是指具有行政管理权力,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等规定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社会实体。

行政法主体

行政法主体

内容: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和地位;组成
和结构;职权;设立、变更、撤销的程序; 基本活动原则和制度 行政组织与法律根据
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的特征: 依组织法取得行政职权 经法定程序成立 工作人员为国家公务员 直接代表国家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 能 层级制原则:领导-从属关系和首长负责制
(五)组织律师开展对外交流; (六)调解律师执业活动中发生的纠纷;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律师协会按照章程对律师给予奖励或者 给予处分。
行政权力的其他行使主体
委托组织:受行政主体的委托行使一定职 能的组织 只能以委托方的名义实施行政职能、作出 行政行为 行为效果归属于委托方 不得再委托

行政法中的私人
私人的公法地位: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主观公(法)权利:法律赋予个人为实现 其权益而要求国家为或者不为特定行为的法 律能力。其实践意义在于司法救济。

主观公权利的种类
Biblioteka 参与权 自由权 受益权 参加行政程序的权利 获得救济的权利
权能:即权力能力,法律赋予行政机关为履 行职责所能采取的方法、手段和措施及其限 度。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授权组织的含义:指依据具体的法律、法 规或规章授权而履行特定行政职能、行使特 定行政职权的非国家机关组织 社会组织 履行特定的行政职能 法律、法规、规章授权 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
行政机关的内部结构 机关首长 内设机构 派出机构 职位
公务员:职务关系和个人关系
管辖权与权能
管辖权:各种行政任务分别由哪一个行政机 关负责执行。管辖权的范围即权限。 管辖权规则的意义 管辖权的效果:外部效果和内部效果
管辖权的种类 事务管辖权:从行政事务种类的角度 地域管辖权:从行政机关活动空间范围的 角度 层级管辖权:从行政级别角度

行政法主体概述

行政法主体概述
详细描述
公务员在行使职权时必须遵守法律、政策和命令,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公务员的职责包 括执行法律、政策和命令,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等。同时,公务员也必须遵 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保持廉洁奉公的形象,为公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05
其他行政法主体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法主体的特征
行政法主体具有法定性
行政法主体具有国家代表性
行政法主体必须依法设立,并依法取得和 行使行政职权,承担行政法上的权利与义 务。
行政法主体代表国家或政府从事行政管理 活动,行使国家行政职权。
行政法主体具有独立性
行政法主体具有多样性
行政法主体依法独立行使行政职权,并独 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04
公务员
公务员的概念
总结词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详细描述
公务员是行政法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代表国家行使行政职权,负责执 行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命令。公务员的职责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 公民的合法权益。
公务员的分类
总结词
公务员按照职务高低可分为不同级别,包括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定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是指行政机关将其所承担的 某项行政职能依法转移给其他组织行使,并由行政机关 对其实施监督、管理的组织。 是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
由行政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特征
依法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行使行政职权。
种类:常见的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包括学校、医院、社 会组织等。
行政相对人
要点二
按照行政法主体的层级分类
可以将行政法主体分为中央行政法主体和地方行政法主体 。中央行政法主体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 地方行政法主体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

CHAPTER 02
行政主体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并行使行政职 权,以自己名义独立实施行政活动的 组织。
特征
行政主体具有独立法律人格,能够独 立承担法律责任;行政主体行使行政 职权,具有国家意志性;行政主体是 组织而非个人。
行政主体的种类
国家行政机关
01
国家依法设立的各级行政机关,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通常是行政 相对人,属于行政法主体;被告 则是具体的行政机关,属于行政
主体。
在制定行政法规、规章时,立法 机关作为行政法主体,制定出规
范行政主体的行为规范。
在行政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过程中 ,行政法主体和行政主体分别承 担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共同维护
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行政主体的发展趋势
专业化
行政主体将更加注重专业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 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 性。
法治化
行政主体将更加注重依法 行政,遵循法律、法规和 规章的规定,确保行政行 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服务化
行政主体将更加注重服务 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为人 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 效的服务。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02
某些社会组织在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情况下,可以行使特
定的行政职权。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03
行政机关可以委托某些组织或个人行使特定的行政职权,但需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主体的职责与权限
职责
行政主体应当依法行使职权,履行法定职责,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权限
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滥用职权、超 越职权。同时,行政主体也应当接受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的合法、公正行使。

主体论行政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主体论行政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依法行政
01
保护公民权利
02
促进经济发展
03
行政机关的义务
依法决策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决策,遵循科学、民主、合法的原则,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公正执法 行政机关应当公正执法,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平等对待所有市场主体,不得歧视或者排斥特定主体。 及时履行职责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履行法定职责,不得拖延、推诿或者拒绝履行职责。
当行政法主体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司法机关应当提供有效的救济途径,保障其合法权益得到恢复和补偿。
社会监督保障
通过社会舆论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
社会舆论监督
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对行政机关的监督,通过各种途径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促使行政机关改进工作。
公民参与监督
媒体对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引起社会关注,促使相关机关纠正违法行为,保护行政法主体的合法权益。
媒体曝光违法行为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行政法主体具有行政职权,能够独立地行使行政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法主体通常包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规章所授权的组织以及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行政法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
包括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中央行政机关
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义务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目的。 遵守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应当履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职责,不得拒绝或者不履行职责。 履行授权职责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应当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工作情况和提供相关信息。 接受监督

《部分行政法主体》课件

《部分行政法主体》课件

要点一
运作方式
要点二
监管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自主管理和委托 管理两种形式。自主管理是指组织自行承担行政管理职能 ,而委托管理则是指组织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管理职 能。
为了确保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规范运作,相关部门应当 对其加强监督和管理。具体而言,监管部门应当对授权组 织的资格条件、业务范围、执法行为、财物状况等方面进 行全面监督,并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对违规行为进 行及时纠正和处罚。同时,监管部门还应当定期对授权组 织进行评估和审查,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业务 水平。
行政法主体的义务包括依法行使行政 权力、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利 等,这些义务是确保行政权力合法、 公正行使所必需的。
02
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机关,负责执行和管理国家 事务。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行政机关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
详细描述
行政机关是指负责执行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具有国家行 政权力。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行政机关可以分为中央行政 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政府机关和非政府机关等。
行政法主体的分类
行政机关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 部门、派出机关等。
被授权组织
依法获得行政权力的社 会组织,如行业协会、
学会等。
被委托组织
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一 定行政管理权力的组织 ,如企事业单位、社会
团体等。
公务员
各级政府机关中的工作 人员,是行政管理的具
体执行者。
行政法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行政法主体的权利包括行政立法权、 行政执法权和行政司法权等,这些权 利是保障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运行所必 需的。
对人、自然相对人与法人相对人等。

(5)行政法主体

(5)行政法主体

(二)行政委托组织
教材P84,106:涵义,特征; , 教材 :涵义,特征; 区别: 区别: 1,行政委托与法律授权? ,行政委托与法律授权? 2,行政委托与民事委托? ,行政委托与民事委托? 问题:行政委托需要法律依据? 问题:行政委托需要法律依据?
问题: 问题:
条规定: 《行政许可法》第24条规定:"行政机关在 行政许可法》 条规定 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 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 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的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 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布" 施行政许可的内容予以公布". 问题1,可以委托非行政机关实施许可吗? 问题 ,可以委托非行政机关实施许可吗? 问题2,没有公布委托事项, 问题 ,没有公布委托事项,受委托机关实施 行政许可有效吗? 行政许可有效吗?
第二编 行政法主体
编目说明:行政法主体 编目说明: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
本编内容: 本编内容:
1,行政主体 A,行政机关 B,授权组织 2,行政委托组织 3,公务员 4,行政相对人
(一)行政主体概念
教材P74:定义,比较,资格,职权. :定义,比较,资格,职权. 教材
(1)为什么要用行政主体概念? 为什么要用行政主体概念?
问答题: 问答题:
案例:甲公民违法殴打乙公民, 案例:甲公民违法殴打乙公民,公安机关依法 对甲公民处以治安拘留处罚十天. 对甲公民处以治安拘留处罚十天. 问题:本案中,谁是行政相对人? 问题:本案中,谁是行政相对人?

(2)行政主体的资格条件
组织要件 权力要件 法律要件 问题:什么是以自己名义行使权力? 问题:什么是以自己名义行使权力?

法律考试行政法主体题解析

法律考试行政法主体题解析

法律考试行政法主体题解析在法律考试中,行政法是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其中主体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理解和掌握行政法主体的相关知识对于正确解答考试题目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具体题目的举例,分析和说明行政法主体的考点,同时给出解题技巧和使用指导,以帮助高中学生及其父母更好地应对这一考试内容。

一、题目解析题目一:行政法主体是指什么?解析:行政法主体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具有行使行政权力、制定行政法规、行政决策和实施行政行为等职能的组织或个人。

主体可以分为国家行政主体和地方行政主体。

国家行政主体包括国家机关、行政机关、行政部门等;地方行政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地方行政机关、地方行政部门等。

题目二:行政法主体的权力来源是什么?解析:行政法主体的权力来源可以归纳为法律授权和行政法规授权两个方面。

法律授权是指宪法、法律对行政主体赋予的权力,如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行政法规授权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对行政主体赋予一定的权力。

题目三:行政法主体的行政行为具有什么特点?解析:行政法主体的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性、一般性、单方性和特殊性等特点。

强制性是指行政法主体的行政行为具有强制性质,受到法律约束,具有强制执行的力量;一般性是指行政法主体的行政行为适用于一般的对象,而不是个别特殊对象;单方性是指行政法主体的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单方面的意思表示,不需要得到当事人的同意;特殊性是指行政法主体的行政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行为,具有特殊的法律效力。

二、解题技巧和使用指导1. 理解行政法主体的定义和分类是解题的基础。

在解答相关题目时,首先要明确行政法主体的定义,即具有行使行政权力、制定行政法规、行政决策和实施行政行为等职能的组织或个人。

同时,要了解国家行政主体和地方行政主体的区别和联系。

2. 注意区分行政法主体的权力来源。

在解答题目时,要注意将法律授权和行政法规授权区分开来,明确法律和行政法规对行政主体权力的来源和限制。

3. 掌握行政法主体行政行为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 (一)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 主体(如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主体(如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二)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以行政 主体身份出现( 如沈阳市环保局购买100 主体身份出现 ( 如沈阳市环保局购买 100 台电脑) 台电脑) (三)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并不限于行政 机关(如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高校、 机关(如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高校、防 疫站) 疫站)
谢谢欣赏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 行政职权,能 以自己的名 行政职权 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做出影响相对人权利、 义 行使国家行政职权 , 做出影响相对人权利 、 义务的行政行为, 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 义务的行政行为 , 并能由其 本身对外承担行 政法律责任的组织 的组织。 政法律责任 的组织 。 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包 括行政机关、 括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行政主体虽然只是行政法主体的一种, 行政主体虽然只是行政法主体的一种,但是 它是行政法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 它是行政法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 首先, 首先,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关系中占有主导 地位, 地位,而行政管理关系在整个行政关系中又 占有主导地位。 占有主导地位。 其次, 其次,行政主体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均可 构成一方主体。 构成一方主体。 此外,行政主体,特别是行政机关, 此外,行政主体,特别是行政机关,作为行 政法主体具有相对恒定性。 政法主体具有相对恒定性。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之间是两个相互联系、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之间是两个相互联系、 但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 但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 行政法主体是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关系参加 组织和个人) 包括国家行政机关、 人 ( 组织和个人 ) , 包括国家行政机关 、 国 家公务员、 被授权人、 被委托人, 家公务员 、 被授权人 、 被委托人 , 以及其它 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 国家机关 、 社会团体 、 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 在我国境内, 人 。 在我国境内 ,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享有行 政权利、 承担行政义务的外国组织和公民、 政权利 、 承担行政义务的外国组织和公民 、 无国籍人也是我国行政法的主体。 无国籍人也是我国行政法的主体。 行政法主体的范围包括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法主体的范围包括行政管理关系 、 行政 法律监督关系、 法律监督关系 、 行政救济关系和内部行政关 系中涉及的任何一方当事人。 系中涉及的任何一方当事人。
因国家基本的主要行政职权都是由行政机关 行驶的,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将“ 行驶的,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将“行 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的代名词。 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的代名词。但是行政 机关与行政主体仍然是有重要区别的。 机关与行政主体仍然是有重要区别的。
首先,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一方当事人 首先,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一方当事人 一方 的总称,而行政机关只是行政法律关系具体 的总称,而行政机关只是行政法律关系具体 当事人的称谓。 当事人的称谓。 其次,行政主体主要是一种行政法学的概念, 一种行政法学的概念 其次,行政主体主要是一种行政法学的概念, 而行政机关主要是一个具体法律概念。 一个具体法律概念 而行政机关主要是一个具体法律概念。 此外,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具有包容关系, 此外,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具有包容关系, 前者包容后者。 前者包容后者。
第五章 行政法主体概述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
行政法主体
行政主体
相对人Leabharlann 第三人注意:行政法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承受者, 注意:行政法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的承受者,
所以代表行政机关实施行为的公务员、 所以代表行政机关实施行为的公务员、代理相对人行为的 代理人等都不是行政法主体, 代理人等都不是行政法主体,只能称他们为行为主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