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台州市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
中心镇规划建设工作总结
中心镇规划建设工作总结近年来,中心镇规划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城乡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中心镇的发展定位和规划目标,不断加强规划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首先,我们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在制定中心镇规划建设方案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城镇发展的整体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确保规划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我们也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紧跟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先进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确保规划建设工作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其次,我们加强了规划的实施和落实。
在规划建设工作中,我们注重将规划方案转化为具体的项目和行动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加强督促和考核,确保规划的实施和落实。
同时,我们也积极推动规划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规划在引导投资、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确保规划建设工作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我们注重了规划建设工作的民主参与和社会共治。
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研和听证,征求了各方意见和建议,确保了规划建设工作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规划建设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了健全的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确保规划建设工作能够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城镇环境和公共服务。
总的来说,中心镇规划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规划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加强规划的实施和落实,加强规划建设工作的民主参与和社会共治,不断推动中心镇规划建设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幸福新中心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心镇建设研究报告
中心镇建设研究报告中心镇建设研究报告一、背景中心镇是城乡结合部的核心区域,承担着城市功能和农村发展的双重使命。
中心镇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亟需深入研究和解决。
二、问题分析1. 城乡规划不平衡:中心镇的城市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规划布局存在不合理和不协调的问题,导致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平衡。
2. 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心镇的交通、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3. 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心镇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依赖单一的产业或企业,缺乏多元化发展的支撑。
4. 社会服务不足:中心镇的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服务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三、建议1. 加强规划管理:合理规划中心镇的布局,统筹城乡功能区域发展,推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交通、水利、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多元化产业发展:引导中心镇发展多元化的产业,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4. 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加大对中心镇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提升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四、实施方案1. 建立规划管理机制:制定城乡统筹规划,加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协调和整合,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增加财政投入,引入社会资本,加快中心镇交通、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
3. 扶持多元化产业:制定中心镇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和农民参与多元化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
4. 加强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对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服务设施的投资,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五、预期效果1. 提升中心镇的城市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 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3. 推动中心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多元化发展。
4. 提高居民的社会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六、总结通过加强规划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扶持多元化产业发展和加强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中心镇建设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心镇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中心镇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近年来,中心镇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上下齐心协力,积极推进中心
镇的建设工作。
以下是中心镇建设推进情况的汇报:
一、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心镇加大了对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目前,全镇道路畅通,水电供应充足,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产业发展。
中心镇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目前,中心镇
农业产业发展迅速,特色农产品销售市场广阔,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三、城乡环境整治。
中心镇大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加大了对垃圾清运、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
的投入。
目前,中心镇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四、文化教育建设。
中心镇注重文化教育建设,加大了对学校、图书馆、文化活动场所等的投入。
目前,中心镇文化教育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文化氛围浓厚,居民文化素质明显提升。
五、社会民生改善。
中心镇积极推进社会民生改善工作,加大了对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投入。
目前,中心镇社会民生改善工作成效显著,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六、下一步工作展望。
未来,中心镇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城乡环境整治、文化教育建设、社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中心镇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努力实现中心镇建设的新突破。
以上就是中心镇建设推进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心镇的建设工作,共同推动中心镇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
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中心镇建设情况汇报
中心镇位于我市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镇。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心镇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下面我将就中心镇建设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
道路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城市道路网基本建成,交通便利性大大提高。
同时,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加强和完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其次,中心镇的环境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对河道进行了清淤和整治,改善了水质。
在城市绿化方面,我们加大了植树造林的力度,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和休闲公园,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中心镇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我们加强了文化设施的建设,新建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激发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最后,中心镇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我们加大了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中心镇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环境整治和保护,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中心镇。
希望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共同推动中心镇的建设和发展,让中心镇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范。
2023年中心镇创建工作总结与计划
2023年中心镇创建工作总结与计划一、总结2023年是中心镇创建的关键年份,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在各项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总结经验教训,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为接下来的工作制定合理的计划。
1. 成绩(1)城市规划:完成了中心镇的整体规划,包括交通规划、道路规划、绿化规划等,为后续的建设提供了基础。
(2)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供水、供电、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3)生态环境保护:加大了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推动了中心镇的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4)社会管理服务:完善了中心镇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 问题与不足(1)资金短缺:由于建设需求较大,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人才不足:由于中心镇创建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当前人才储备不足。
(3)规划执行不力:虽然制定了城市规划,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进展不够顺利。
二、计划在总结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
1. 资金筹措(1)加大对上级政府的争取力度,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2)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进行项目建设。
(3)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优化项目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人才引进和培养(1)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如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
(2)加强人才培养,注重培养本地人才,同时积极引进外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3)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增强吸引人才的竞争力。
3. 规划执行与整体管理(1)加强城市规划制定与执行的衔接,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快推进项目的实施进度。
4. 生态环境保护(1)继续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中心镇建设工作思路和建议
中心镇建设工作思路和建议一、引言中心镇作为城市的核心区域,起着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中心镇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中心镇建设工作为切入点,就如何制定合理的思路和提出有效的建议进行探讨。
二、中心镇建设的重点方向1.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在中心镇建设工作中,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是基础和关键。
应加强对现有土地的整合、优化和利用,合理规划城市用地,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
2. 基础设施的完善: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心镇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发展城市交通的同时,需关注水、电、气、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转,并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便利。
3. 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中心镇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繁荣。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兴业态,提升中心镇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4. 城市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环境是实施中心镇建设的重要任务。
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垃圾分类、环保意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三、中心镇建设的实施策略1. 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中心镇建设需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规划应统筹发展,科学布局,注重生态优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2. 加强政府规划和管理:政府应加强对中心镇建设的规划和管理,推动政策的实施。
政府部门要加强协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中心镇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引导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为了推动中心镇建设工作,需引导资金和技术的有效投入。
政府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和外部资源的参与,提高建设的资金来源和技术水平,促进中心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4. 增强居民参与意识:中心镇建设工作离不开广大居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工作,增强他们的城市归属感和责任感,共同推动中心镇建设的顺利进行。
浅析台州市区融合发展
浅析台州市区融合发展摘要:1994年台州撤地建市,由椒黄路三区组成的中心城市成为台州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区域。
经过十七年的快速发展,台州中心城市从开始分散的小城镇为主体的城镇体系逐步转向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发展格局,成为台州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显现出引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关键词:产业经济城市功能创新体制一、发展基础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中心城市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88.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55.4亿元,经济首位度由1.35提高到1.47;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了16.4倍和17.3倍。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格局由主要依靠二产推动逐步转变为二、三产业驱动发展。
城市综合效应日益显现。
中心城市环绿心组合式生态城市的城市形态已经确定,城市框架不断拉大。
中心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城市形象日新月异。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10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580元,是1995年的4.15倍,年均增长1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667元,比1997年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9.6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二、存在问题发展格局分散。
台州中心城市是在原黄岩市、椒江市和路桥镇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组合式城市。
由于“强区弱市”的现状,市区自我发展的状态还没有彻底改观,使当前三区自成体系、分散发展。
产业层次较低。
台州中心城市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产业群体,经济素质也有了较大提高,但还没有形成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基础设施滞后。
区间交通的落后,缺乏进一步连接的快速通道,环绿心内环线工程进展缓慢,阻碍了要素的有效集聚;供水、供电矛盾将更加突出;港口开发还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
体制机制不顺。
中心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与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
三、发展重点1、做优城市空间在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一心六脉四组团”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团网络式的城市空间体系,促进各组团内的融合发展,明确各组团的功能定位。
浅谈台州市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
浅谈台州市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摘要】本文结合台州市中心镇建设的实践与成效,分析认为中心镇建设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
同时,对台州市中心镇建设中存在的规划、规模、体制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就中心镇建设发展提出相应的改善举措。
【关键词】:台州;中心镇;城乡统筹发展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
中心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对推进新型城市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一、台州市中心镇建设发展的现状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台州市就将中心镇建设作为实施“四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市群、加快产业转型的重要节点来抓。
一年多来,市、县(市、区)、中心镇三级联动,形成了全市上下合力支持中心镇建设发展的良好势态和氛围,使中心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台州市现有25个中心镇,其中省级中心镇19个,分别是黄岩区的院桥、宁溪,路桥区的金清,临海市的杜桥、白水洋、东塍,温岭市的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玉环县的楚门、沙门,天台县的平桥、白鹤,仙居县的横溪、白塔,三门县的健跳、六敖(其中杜桥、泽国和楚门已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市级中心镇6个,分别是椒江区的大陈、黄岩区的头陀、路桥区的蓬街、临海市的桃渚、仙居县的下各、天台县的坦头。
2010年,台州市各中心镇发展进一步加快,19个省级中心镇常住人口达180.65万人,占台州市常住人口的30.27%,财政总收入达42.02亿元,同比增长18.43%。
院桥、宁溪、楚门、沙门、健跳等镇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达30%以上,头陀、金清、杜桥、松门、沙门等镇财政收入同比增长达25%以上,泽国、大溪、楚门等镇规模上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楚门全镇服务业营业额超40亿元。
同时各中心镇规划体系逐步形成,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功能完善、扩权强镇、要素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心镇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社会展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台州市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与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台州市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与路径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乡村特色小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了当前各地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台州市一直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并且在泰顺县、温岭市等地建设了一批以乡村特色小镇为核心的发展平台。
本文将从台州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探讨台州市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台州市以“型、产、生、文”四大创新为核心理念,积极探索了一条以乡村特色小镇为核心的发展道路。
1. 型特色型特色是指台州市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强调打造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建筑风格体系。
以泰顺县黄坛特色小镇为例,该特色小镇建有芦荻湖、桃源溪、竹林绿道等众多自然景观,还建有具有浙东传统纺织产业特色的纺织博物馆、手艺街、民俗广场等文化设施,打造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江南水乡风情画。
“型特色”既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营造美丽宜居的重要手段。
产特色指台州市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区域性产业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乡村产业集群,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以温岭市沈家门特色小镇为例,该特色小镇位于“温州服装产业带”腹地,依托当地毛衣加工产业,发展毛织品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
专业市场、设计中心、仓库及物流设施齐备,形成了一个毛衣产业集聚区。
生特色是指台州市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人居环境,打造宜居乡村,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以椒江区冬车特色小镇为例,该特色小镇借鉴了南京夫子庙老街、上海小区风貌等城市建设经验,建设了一批特色民宿,使游客可以在镇里的房屋里住宿,并享受当地的民俗文化和美食。
同时,该特色小镇对村庄环境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村庄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
文特色是指台州市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掘当地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打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小镇。
以玉环县朱家尖特色小镇为例,该特色小镇具有浓郁的渔村文化特色,景点之间以古城墙、古房屋、古巷道、古码头、古铺舍、古街道为脉络联系,构成了一种浓郁的海滨特色。
中心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心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基本情况台州市共有14个省级中心镇,其中两个中心镇(珠港镇和海游镇)为县城所在地。
近年来,台州市各中心镇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狠抓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心镇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各中心镇以框架建设为重点,城镇规模刚性扩张,12个中心镇(不包括珠港、海游)建成区面积达到13中心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万人,城镇化水平达%。
——产业特色逐步形成。
各地依托当地的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着力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如院桥镇以五金机械及摩托、木制工艺品、塑料制品和文化纸业制品为主的四大支柱为特色产业;金清镇以高科技工业和高科技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已形成以电子照明、轻纺针织、机电产品、建筑建材、工程塑料为龙头的工业体系;杜桥镇先后建成眼镜、机械、医化、工艺品等五大工业集聚区;横溪镇采取农业与工业齐肩并进,全镇建有杨梅、柑桔、提子、高山蔬菜等5个合作社,这些产业经济已经成为推进中心镇建设的主动力。
——规划编制有序开展。
全市12个省级中心镇都已完成第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任务;给水、排水等专项规划基本编制完成;中心镇详规覆盖率达%,其中有4个中心镇详规覆盖率达85%;镇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率完成100%。
——城镇的生活服务能力得到加强。
近几年,各中心镇在建设城镇时,都特别注重街道住宅、交通网络、供排水、供电、绿化、市场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丰富了群众生活,推动两个文明建设。
——城镇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
各中心镇都设有城建管理办公室,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建有城建(管)队伍和环卫保洁队伍,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城镇面貌明显改善。
二、存在问题(一)部分中心镇规模偏小,难以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目前台州的12个中心镇,泽国、大溪、杜桥3个中心镇镇域人口超过20万,金清镇镇域人口超过10万,而建成区人口超过10万的(包括外来暂住人口)只有泽国、大溪2个中心镇,城区人口不足5万的有9个中心镇;建成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只有泽国、健跳2个中心镇,不足5万平方公里的有4个中心镇。
中心镇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中心镇建设推进情况汇报近年来,中心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下是我对中心镇建设推进情况的汇报:首先,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造和完善,为居民出行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建设了一批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场馆和公园绿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其次,我们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中心镇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了现代农业基地的建设。
同时,我们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另外,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加大了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动了工业企业的环保改造,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
另外,我们还注重了民生工作,加强了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服务保障。
通过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还完善了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让广大居民享受到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最后,我们还注重了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
加强了社区治理和社会管理,推动了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的发展。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法治建设的投入,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推动了全民法治意识的提高。
总的来看,中心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心镇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产业结构还不够多元化,环境保护还存在一些短板,民生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等。
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中心镇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中心镇的战略意义
中心镇的战略意义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心镇作为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交通等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通过发展中心镇,可以引导区域内人口、产业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协同发展。
同时,中心镇的发展也能够带动周边乡镇的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心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通过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中心镇,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向镇区集聚,推动城镇化进程。
此外,中心镇的发展还能够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住房改造等工程,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中心镇的建设有助于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通过发展中心镇,可以引导人口和产业向镇区集聚,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中心镇的建设还能够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中心镇的发展能够直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方面,中心镇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能够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心镇的建成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口向周边地区集聚,促进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
此外,中心镇的发展还能够推动周边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
五、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中心镇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随着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中心镇将需要提供更多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
通过建设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设施,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中心镇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也将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推动区域内的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六、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中心镇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等,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同时,中心镇的建设还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娱乐方式。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中心镇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中心镇建设推进情况汇报
中心镇建设推进情况汇报近年来,中心镇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宜居新中心的目标,不断加大投入,推动镇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加大了对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大大提升了中心镇的交通和生活环境。
特别是在去年,我们完成了中心镇主干道的升级改造工程,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市民出行的便利性。
其次,我们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新建了一批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大改善了市民的生活条件。
尤其是在去年,我们投入资金对中心镇的文化活动中心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提升了文化娱乐设施的品质,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此外,我们还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我们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去年,我们成功创建了中心镇的城市绿化示范区,有效提升了镇区的生态环境品质。
总的来说,中心镇建设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心镇建设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力度,努力推动中心镇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中心镇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引和支持。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中心镇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心镇一定能够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新中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中心镇发展的一般路径浅析
、
中心镇的发 民需 要认 识层 面上 的支 撑 ,更需 要 经济 上的 支持 ;当 前 ,我 国被确定 的中心镇通常需要含有几个共性特点 :镇 区常住人 口大 多在 1 .5 至 2万左右 , 国内生产 总值约 8 至1 O亿 之间 ,规模 大于一 般 建制镇 , 经济基础好 ,但与城市相 比又相差 甚远。因此大 多数 中心镇 需 要大力发展经济和扩大规模 。中心镇 的唯一 出路就是大 发力展经济 ,方 可创造 出大量 的就业空 间与机会 ,吸收更多人 口,达到 “ 人丁兴旺” 的 集 聚效 应 ,从 而 推 动城 镇 化 。 同样 , 因各 地 区经 济 发 展 的 差 异 性 , 中 心 镇 的经 济 实力 要 求也 存 在一 定 的差 异 。如 浙 江 宁波 市要 求 中 心 镇 镇 域 人 均 GD P要 大 于 5万 元 。但 中心 镇 经 济 实 力 情 况 又 是 与 人 口不 相 分 离 的 , 我 国中心镇 GD P总量均值为 3 7 4 8 4 .5万元 ,极大值 为 6 0 7 0 0 0万元 ,最 小值 为 1 2 0万元 j 。镇区人 口规模与 G D P总量表 现出很好 的正相关系 , 随 着镇 区 人 口规 模 的 扩 大 ,G D P总量 迅 速 增 加 。
4 . 基 础 设 施 配 备
二 、 中心 镇 的发 展 要 素
中心镇的发展其公共设施必须跟上 ,按照 《 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镇规划标准)G B 5 0 1 8 8 — 2 0 0 7 的要求 ,中心镇公共设施项 目配置应该包含 行政管理 、教育机构、文体科技 、医疗保健、商业金融、集贸市场等。
中 心 镇 的 发 展 能 够 推 动农 村 地 区 产 业集 聚 。 长 期 以来 ,有 关 产 业 集 聚的研究都是以城市为基础 的,其关注点 也在 于城市工业 集聚 的成 因、
中心镇建设工作建议
中心镇建设工作建议1. 规划先行,科学布局中心镇建设首先要做好规划工作,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科学制定中心镇的发展规划。
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与周边地区的衔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同时,还要注重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2. 产业兴镇,特色发展产业是中心镇发展的基础。
在推进中心镇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度。
要注重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同时,还要注重培育本地企业,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 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是中心镇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推进中心镇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方面。
要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提高交通便捷度;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加强能源设施建设,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加强通信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4. 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是中心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推进中心镇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生态环保政策;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工作,提高环境质量;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5. 文化传承,展现特色文化是中心镇的灵魂。
在推进中心镇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展现特色。
要深入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举办文化活动和文化节庆,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
6. 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改革创新是推动中心镇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推进中心镇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7. 社区建设,和谐共融社区是中心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中心镇发展调查与思考)
浙江中心镇发展调查与思考陈文苞站在19层公寓的阳台上,脚下是鳌江,身后是正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龙港新区。
这个“中国农民城”第一代移民的孩子,3个月前搬离了父亲建的老宅,住进镇里最好的电梯公寓――金外滩大厦。
“我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向前迈出了一小步,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踩着我的肩膀再往前迈一大步。
”陈文苞说。
能像城里人一样工作和生活,是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的梦想。
从“造城”开始,浙江农民冲破了土地的束缚,做起了新城里人。
一大批崛起的小城镇,让没有特大城市的浙江,成了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浙江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刚刚冲破土地的束缚,站在工业文明的入口处。
那个时候,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能够落户城市,做个城里人,是对生活最美好的想象,也是对未来最大可能的想象……然而一本小小的户口本,在城乡之间划开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他们,在城市的边缘久久地徘徊,热切地期盼……“你不让我进城,我们自己建一座!”1985年,苍南县钱库镇一批先富起来的农民,怀揣着刚刚赚来的钱,一层层地围着“欢迎农民进城办公室”,在未来龙港的规划图前,寻找着自己美好生活的落点。
20多年后,我们坐在龙港青年陈文苞的家里,听他讲述改变命运的那个时刻:“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父亲说要到钱库镇去开会,我吵着要跟去。
参加会议的人很多,有个叫定模的人在台上滔滔不绝地作报告,好像是让大家去一个叫龙港的地方买地基、盖房子。
父亲和朋友聚在一起讨论了几句,最后都把表格交了上去。
”陈文苞说,龙港当年还是个小渔村,远远比不上钱库镇繁荣,我想,已是万元户的父亲没有去钱库,就是因为龙港许诺了大家可以自理户口。
有了户口就不是乡下人了――父亲是在追逐一个城市梦。
造城、建市、办厂,当大城市的门槛依旧高高横着难以跨越时,浙江的大批农民像陈文苞的父亲一样,自理口粮,自办企业,自建住宅,开始了农民造城、进城运动。
做一个城里人!浙江的经济版图就这样被一群乡下人所改写。
加快中心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加快中心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心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科学规划深化改革加快中心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位于台州市区东部,濒临东海,全镇陆域面积8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人。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498元。
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省东海文化明珠、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文明卫生镇、村镇建设现代示范镇和绿色小城镇,是省级中心镇和台州市中心镇。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把金清建设成为台州现代滨海工业新城的目标,以城镇建设为核心,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不断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中心镇集聚能力和辐射功能,加快中心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科学制定城镇规划,严格实施,完善城镇体系规划是龙头,是中心镇城镇建设的灵魂,规划决定着中心镇发展的方向和质量。
我们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科学地编制城镇建设规划,把城镇建设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使中心镇城镇建设既具有中心意识,又具有面向未来的领先意识,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1、增强规划意识。
充分发挥规划在城镇建设中的宏观调控、引导作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
按照“台州滨海工业区”的定位,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
抓好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修编完善工作。
优化资源配置,制定中心村规划、安置小区规划和村庄规划以及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境保护等各专项规划。
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
2、注重规划的超前性。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我镇始终坚持把规划工作放在城镇建设的首位。
1992年我镇首次制定了《金清镇城镇规划体系》,规划城区面积为平方公里,人口为万人;1999年,按照中心镇的定位,委托同济大学对规划进行修编,规划城区面积扩大到5平方公里,人口为5万人。
中心镇调研报告
中心镇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中心镇一、引言中心镇作为一个镇级行政单位,对于乡村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中心镇在乡村发展中的实际情况,本次调研对中心镇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向相关决策者提供中心镇发展的相关信息和建议。
二、概况中心镇位于本地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镇内多条主要交通干线交汇,有便捷的公路和铁路网络。
这为中心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中心镇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产品生产和农村副业经济都比较发达。
同时,中心镇也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工业企业数量和规模较大。
但是,中心镇的产业结构仍然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
四、农业现状调研1. 农产品生产情况中心镇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良好的土地和充足的水源。
农产品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等为主,品种丰富多样。
在生产技术方面,中心镇已经开始采用了一些现代农业技术,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农民收入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到,中心镇的农民收入相对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销售渠道相对狭窄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提高农民收入,中心镇应该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五、城乡发展差距调研1. 城乡发展不平衡调查显示,中心镇与周边农村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生活品质较高,而农村地区道路、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这种差距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也很明显。
2.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心镇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基本生活条件。
同时,应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六、发展策略与建议1. 多元化发展产业中心镇应该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村副业经济,拓宽农村增收渠道。
同时,中心镇也应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发展其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中心镇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品质。
中心镇创建实施方案
中心镇创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中心镇位于我市的中心地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镇,也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优美环境的城镇。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心镇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城镇建设,制定一份中心镇创建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总体目标。
中心镇创建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使中心镇成为一个具有特色、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小城镇,打造成为全市的中心点和旅游胜地。
三、创建重点。
1. 城镇环境改造,加大对中心镇的环境整治力度,美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形象。
2. 产业发展,发掘中心镇的特色产业,引进新的产业项目,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 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中心镇的历史文化,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城镇的文化品位。
4. 城镇规划,科学规划中心镇的城市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提升城镇的宜居性。
5. 旅游开发,充分利用中心镇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实施措施。
1.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城镇垃圾清理和绿化工作,提升城镇的整体环境质量。
2. 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当地企业发展,引进新的产业项目,拓宽当地居民的就业渠道。
3. 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城镇的文化软实力。
4. 制定科学的城镇规划方案,合理规划城市建设,提升城镇的宜居性和宜业性。
5. 加大对旅游开发的投入力度,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提升中心镇的旅游吸引力。
五、预期效果。
经过中心镇创建实施方案的实施,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1. 中心镇的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城镇形象将焕然一新。
2. 中心镇的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将有所提升。
3. 中心镇的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城镇的文化氛围将更加浓厚。
4. 中心镇的城市规划将更加科学合理,城镇的宜居性将大大提升。
5. 中心镇的旅游业将蓬勃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
六、总结。
中心镇创建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心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镇的整体形象和品位。
中心镇创建计划方案
中心镇创建计划方案1. 引言中心镇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提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
中心镇的创建计划方案旨在确保中心镇的合理布局、便捷交通、宜居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中心镇创建计划方案的目标、原则、步骤以及相关的实施措施。
2. 目标中心镇创建计划方案的目标如下:•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优化交通系统,确保中心镇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畅通无阻。
•打造宜居环境,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促进中心镇的经济发展,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
•推动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3. 原则中心镇创建计划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考虑人口、土地利用、交通等因素,实现城市功能的优化配置。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鼓励市民参与,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计划方案符合市民的需求和利益。
•强调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的协调,注重中心镇的整体形象和细节品质。
4. 步骤中心镇创建计划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4.1. 调研分析首先,需要对中心镇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包括人口状况、土地利用、交通状况、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了解中心镇的发展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4.2. 制定规划目标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中心镇创建计划的规划目标和指标,明确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规划目标应具体、可行,并与中心镇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
4.3. 制定规划方案在制定规划方案时,应结合城市规划的原则和目标,综合考虑人口、土地利用、交通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中心镇的布局、用地分区、道路网等方面的具体设计。
4.4. 公示和听证制定好规划方案后,将其公示和进行听证,向市民公开,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在听证的过程中,可以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4.5. 审批和实施最后,将规划方案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并根据审批结果进行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台州市中心镇的建设与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台州市中心镇建设的实践与成效,分析认为中心镇建设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路径。
同时,对台州市中心镇建设中存在的规划、规模、体制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就中心镇建设发展提出相应的改善举措。
【关键词】:台州;中心镇;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
中心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对推进新型城市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一、台州市中心镇建设发展的现状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台州市就将中心镇建设作为实施“四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市群、加快产业转型的重要节点来抓。
一年多来,市、县(市、区)、中心镇三级联动,形成了全市上下合力支持中心镇建设发展的良好势态和氛围,使中心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台州市现有25个中心镇,其中省级中心镇19个,分别是黄岩区的院桥、宁溪,路桥区的金清,临海市的杜桥、白水洋、东塍,温岭市的泽国、大溪、松门、箬横、新河,玉环县的楚门、沙门,天台县的平桥、白鹤,仙居县的横溪、白塔,三门县的健跳、六敖(其中杜桥、泽国和楚门已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市级中心镇6个,分别是椒江区的大陈、黄岩区的头陀、路桥区的蓬街、临海市的桃渚、仙居县的下各、天台县的坦头。
2010年,台州市各中心镇发展进一步加快,19个省级中心镇常住人口达180.65万人,占台州市常住人口的30.27%,财政总收入达42.02亿元,同比增长18.43%。
院桥、宁溪、楚门、沙门、健跳等镇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达30%以上,头陀、金清、杜桥、松门、沙门等镇财政收入同比增长达25%以上,泽国、大溪、楚门等镇规模上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楚门全镇服务业营业额超40亿元。
同时各中心镇规划体系逐步形成,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功能完善、扩权强镇、要素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心镇正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社会展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台州市中心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台州市中心镇建设总体水平滞后于周边的绍兴、嘉兴等地区,县(市、区)之间也不平衡,目前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心镇规划研究不够深入,对中心镇的定位不鲜明,规划水平还
不够高,大部分中心镇没有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规划难以落地,实施没有保障。
(二)中心镇功能不全,没有真正形成区域的“中心”,集聚、带动能力还不强。
一些中心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供水、污水、垃圾处理工程等建设进展缓慢。
(三)扶持中心镇发展的政策落实还没有完全到位,特别是强镇扩权推进困难,造成中心镇责、权、利不统一。
(四)环境压力不断加大,镇容镇貌差、管理秩序混乱、违章乱搭乱建等现象仍然突出。
(五)要素制约十分严重,用地指标紧缺,建设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中心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1]
三、有关思考和建议:
加快中心镇发展,必须规划先行、建管并重,不断强化“中心”作用,完善“中心”功能,培育壮大产业,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在研究加快中心镇建设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问题:
(一)完善规划体系,严格管理
规划是基础、建设是关键、管理是核心。
我们应从规划、建设、管理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完善中心镇规划体系,着力编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步实现中心镇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各项专项规划,并做到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
城镇中心区以及关系城镇形象的重点单元要树立精品意识,按照城市理念进行城市设计。
二是严格按规划推进中心镇建设。
规划修编并经批准后,就要严格执行,分步组织实施,切不可随个别人意图的改变而改变。
三是进一步加强中心镇的城市管理力度,要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充分发挥活动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落实好“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三有机制”,把城市管理的理念运用到中心镇的城镇管理上,提升城乡管理水平。
(二)因地制宜、差异发展
中心镇建设不能遵照单一模式追求大而全,各地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产业及区位、环境等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各镇也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特点,发挥优势做好先进制造业、商贸市场、旅游业、现代高效农业等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推动“一镇一品”的产业集群成型。
增强中心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形成围绕中心镇布局的产业链条、基础设施体系、社会服务网络,使中心镇上能衔接城市,下能带动农村,横向能辐射周边,真正以中心镇建设带动区域发展。
(三)制定和完善土地制度
土地是推进中心镇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制约中心镇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一方面要从保护耕地出发,制定农村非农用地规划,尽量少用耕地,对确需占用耕地的,从动态平衡出发,给予优先保证。
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应重要点向中心镇倾斜,要在中心镇规划的基础上保证其建设用地。
中心镇的耕地保护指标要适当低于其他建制镇。
同时争取通过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零散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和村庄整理等途径来解决相当部分的用地指标。
支持和鼓励中心镇通过改造旧城,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等,做好集中用地和集约用地[2]。
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农民进入中心镇后原有承包地和宅基地流转的途径和管理方法。
允许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等形式流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四)深化体制改革,扩大管理权限
中心镇建设发展不仅仅是个建设问题,更是个改革问题。
深化中心镇改革,首要问题是放权,按照“依法便民,能放则放”的原则,围绕壮大镇级财政、提高审批效率、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等方法和手段将中心镇发展需要的权力下放。
也可在保持镇级建制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小城市管理需求,通过委托、交办等方法和途径,赋予中心镇尤其是试点镇与县级政府基本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中心镇的活力,提高其统筹协调、自主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
同时,要注重以中心镇改革带动农村综合改革,各中心镇要大胆在土地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试点和探索,为加快城乡一体发展率先开路。
(五)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评制度
台州市中心镇建设领导小组肩负着领导中心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应切实发挥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和部署,做好指导服务、督促检查,定期分析中心镇建设的情况,及时解决研究有关问题。
同时科学设计考核指标,健全完善考评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应加强考评结果的运用,加大对中心镇培育工作的褒奖和督查力度,建立中心镇的动态管理机制,对连续几年建设发展不达标的中心镇应该予以清出,吸收发展后劲更强的其他建制镇加入,充分发挥考核这根“指挥棒”的作用。
四、结语
中心镇建设发展正迎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把培育发展中心镇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节点,使中心镇建设在推进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铁雄.在全市中心镇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DB/OL]. /zwgk/ldzc/ctx_1/ldjh/201104/t20110407_93866.shtml,2011-04-07
[2] 马骁.中心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01).
[3] 张之峰,张永良,杨宏祥.论中心镇的功能与发展[J].安徽农业科技,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