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课程设计17712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质量管理成为了企业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企业在实施质量管理方面面临着多种挑战,例如缺乏标准化的流程、过程控制不严格等,这些问题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不可控、客户满意度低等问题。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严格遵守质量管理体系、合理利用工具和技术,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1.了解和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掌握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3.培养质量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4.能应用质量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质量管理概述–什么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阶段–质量管理的目的和意义2.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标准概述–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作3.质量工具和技术–质量管控的实用工具和技术–统计过程控制SPC–六西格玛DMC流程改善方法4.质量管理实践案例–质量管理实践案例分享–讨论和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四、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质量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分享质量管理实践案例。

2.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质量管理实践案例分析;–进行质量改进策划和实践。

3.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质量管理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团体合作精神。

五、评价方法1.平时表现–考勤–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2.考试–闭卷考试–开放式问题3.实践评价–实践项目成果六、参考资料1.《全面质量管理实践指南》吴晓波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熊永平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ISO 9001标准七、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体系和工具,培养质量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应用质量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设计符合质量管理实际需求,可以帮助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质量管理知识,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17712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17712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小组成员:李玉峰1140411113徐杰1140411122袁福凯1140411124朱鹏1140411127指导老师:徐兰2014年1月1日目录1背景描述 (3)2企业生产现状 (3)3课程设计目的 (4)4企业改善目标 (5)5实施过程 (5)6 应用的工具及方法 (15)7 课程设计小结: (15)8小组分工情况: (15)1背景描述本学期,我们通过质量管理课程的学习,学会了如何用六西格玛管理去分析改善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六西格玛管理的方法运用到了实际改善之中,同时,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选取了与学科紧密相关的内容,即A公司服务备件准时发货率的改善。

2企业生产现状2.1企业面临的挑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提高准时发货,降低库存,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在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本次课程设计研究的服务备件准时发货率低下问题,就是旨在改善发货表现,提高客户满意度,争取每一分盈利,并且合理控制备件库存,增加企业现金流。

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下,市场中存在着普遍的过剩,市场上顾客选择多样化和要求的提高,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

由于竞争激烈,如果不能及时交货,客户的订单就可能转移到竞争对手的手中。

因此,准确把握用户交货状态,提高准时交货率,降低延期交货率,才能提高销售量,争取更多的客户,占领更大市场份额,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据市场调查,服务备件已经成为制造企业的利润来源之一。

服务备件是A公司在售出测试测量仪器后,为了维护仪器正常使用而提供给用户的,用于培训、维修等的部件。

按照行业标准,A公司服务备件准时发货率的目标值为95%,而实际上,每月平均有10万美元的订单发货受到影响,造成客户订单不能尽快转变为公司销售收入。

服务备件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之多,因此,对于A公司来说,服务备件的销售收入占整个公司收入的重要部分。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精选ppt
11
4.1.3.1 质量体系文件应由封面和正文组成,封面应有下列内容 工厂名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号 文件修改状态(0~9) 受控状态及分发编号 审、批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发布日期和实施日期,第 页共 页
4.1.3.2 质量体系文件编码规则如下:
精选ppt
文件顺序号(01-99) 职能部门 文件类别代码 工厂名称代号
2
二、课程设计内容
通过资料的调查、分析,熟悉和了解 指定企业的生产和运作,以及企业质量管 理现状。运用《 质量控制》 、《 质量 管理》 课程所学知识,按ISO9001 : 2000 标准要求进行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总体、策划,编制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文件 资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精选ppt
3
三、课程设计要求
6
3 .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即为按ISO9001 :2000 标准4 . 1 条款要求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总体策划。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策划的内容是: 制定质量方针; 制定质量目标;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进行质量职能分配;
精选ppt
7
精选ppt
8
精选ppt
9
精选ppt
10
4. 文件编写
(1) 文件编写导则 (2) 1)文件的分类 (3) 2)文件的起草与编制 (4) 3)文件的编码规则
12
4) 质量记录的编号
质量记录顺序号(001-999) 过程号 职能部门代号
精选ppt
13
(2) 质量手册编写
1 )封面的格式和内容
①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② 手册代号、组织代号及发布年代如:QM / ZH 一2002
③ “质量手册”大标题
④ 现行版本号:A ( B , C ,… …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3. 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 增强学生对质量管理的重视,树立质量意识。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质量管理对企业、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其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质量管理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实际问题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质量观念。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管理基本概念:质量、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质量与质量管理2. 质量管理原则:顾客导向、领导力、人员参与、过程方法、持续改进、事实依据的决策、供应商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 质量管理原则与方法3. 质量管理工具:因果图、流程图、帕累托图、控制图、散点图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4. 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标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教材章节:第四章 质量管理体系5. 质量管理案例分析:国内外知名企业质量管理成功案例。

教材章节:第五章 质量管理案例分析6. 质量管理实施:制定质量管理方案、实施与监控、持续改进。

教材章节:第六章 质量管理的实施与评价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质量管理基本概念第二周:质量管理原则第三周:质量管理工具第四周:质量管理体系第五周:质量管理案例分析第六周:质量管理实施与评价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详细的教学大纲制定,涵盖质量管理的主要知识点,以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质量管理学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学课程设计

发动机曲轴分析和改进摘要发动机是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而曲轴是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质量和寿命.曲轴在发动机中承担最大负荷和全部功率,承受着强大的方向不断变化的弯矩及扭矩,同时经受着长时间高速运转的磨损,因此要求曲轴材质具有较高的刚性、疲劳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

发动机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输出。

本课题仅175Ⅱ型柴油机曲轴的加工工艺的分析与设计进行探讨。

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工艺规程制订中的关键阶段,是工艺规程制订的总体设计。

所撰写的工艺路线合理与否,不但影响加工质量和生产率,而且影响到工人、设备、工艺装备及生产场地等的合理利用,从而影响生产成本。

所以,本次设计是在仔细分析曲轴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及加工精度后,合理确定毛坯类型,经过查阅相关参考书、手册、图表、标准等技术资料,确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最终制定出曲轴零件的加工工序卡片。

关键词:曲轴,曲轴轴颈,]质量改进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2.问题描述第一章概述曲轴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旋转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

曲轴主要有两个重要加工部位:主轴颈和连杆颈。

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是一个典型的曲柄滑块机构。

发动机工作过程就是:活塞经过混合压缩气的燃爆,推动活塞做直线运动,并通过连杆将力传给曲轴,由曲轴将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而曲轴加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发动机整体性能的表现。

1 曲轴的结构图曲轴一般由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平衡块、前端和后端等组成。

一个主轴颈、一个连杆轴颈和一个曲柄组成了一个曲拐,曲轴的曲拐数目等于气缸数(直列式发动机);V型发动机曲轴的曲拐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

主轴颈是曲轴的支承部分,通过主轴承支承在曲轴箱的主轴承座中。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1. 简介本次课程设计着重于介绍质量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质量管理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工具,为学生今后从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基础知识和扎实技能。

2. 课程目标•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了解质量管理的相关标准与法规;•掌握质量管理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3. 课程内容3.1 质量管理概念3.1.1 什么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的作用;•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3.1.2 质量管理原则•客户导向;•不断改进;•全员参与;•科学决策;•管理系统方法。

3.2 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3.2.1 质量规划•规划目标;•制定计划;•制定标准。

3.2.2 质量控制•确定质量控制点;•进行质量检查;•收集并分析数据;•确定改进措施。

3.2.3 质量改进•设计实验;•执行实验;•分析组织实验结果。

3.3 质量管理相关标准与法规3.3.1 ISO 9001:2015标准•标准概述;•标准体系;•标准要求。

3.3.2 质量法规•原材料及产品标准要求;•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管制要求;•质量文件和记录管理要求。

3.4 质量管理工具3.4.1 流程图•流程图概述;•流程图制作方法。

3.4.2 直方图•直方图概述;•直方图绘制方法。

3.4.3 工具箱(QFD)•工具箱(QFD)概述;•工具箱(QFD)实际应用。

4. 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堂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

5. 教材与参考书5.1 教材•《质量管理》唐钧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5.2 参考书•《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陈红编著中国质量出版社•《质量管理与控制》胡志飞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6. 评分标准课程设计的评分主要依据以下标准:•课程设计报告的完整性;•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问题的程度;•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格式、布局、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规范性。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doc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doc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课程本课程是一门质量管理相关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掌握质量管理的核心技能,提高学生的质量管理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熟悉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标准;3.掌握质量改进工具和技术;4.能够运用质量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内容1.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定义和发展历程–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2.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标准–实施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和方法3.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测量和控制质量的基本方法–质量改进工具和技术4.质量管理实践–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基于质量管理的问题解决方法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老师根据课程要求,向学生讲授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实践操作:老师在课程中设计实践案例,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课程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课程讨论,让学生将课程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升华课程内容。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考虑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2.实践操作成绩:考虑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成绩:考虑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40%。

参考资料1.David Hoyle. ISO 9000 Quality Systems Handbook: Updated for theISO 9001:2008 Standard.2.Joseph A. De Feo,W. Edwards Deming. The Deming ManagementMethod.3.Douglas C. Montgomery,George C. Runger. Applied Statistics andProbability for Engineers.4.杨锐. 从零开始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上参考资料仅供参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

质量管理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本文是质量管理教程第二版的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通过实践项目加深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掌握质量管理技能。

前置知识在开始课程设计前,学生需要具备以下前置知识:•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质量管理的标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统计学知识以及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掌握相关的技能和工具,培养学生高品质的质量管理能力。

具体课程目标如下:•了解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应用;•掌握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和技术,如质量控制图、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学会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以及在统计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软件操作。

课程内容本次课程设计涵盖以下内容:第一周:课程介绍和ISO9001标准本节课程将介绍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应用,学生将了解ISO9001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并掌握如何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周: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本节课程将介绍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和技术,如质量控制图、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

学生将了解这些工具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步骤,并通过实例练习进行巩固。

第三周: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本节课程将介绍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通过实践案例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的特点、优缺点,并掌握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

第四周:质量数据分析和应用本节课程将介绍质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学生将了解统计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软件操作,如SPSS、Excel等。

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并应用分析结果进行质量管理决策。

实践项目本课程设计中,学生将完成一个关于质量管理的实践项目,该项目将包含如下步骤:•选择一个产品或服务进行质量管理;•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实施改进计划,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目的质量工程管理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学习《质量工程管理》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质量工程管理》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学生掌握质量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抽样检验和质量过程控制的基本技术。

同时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本课程设计重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模仿企业质量控制实际操作,从零件抽样检验开始,直方图分析,过程能力分析,到控制图分析,完成整个质量控制过程分析,帮助学生熟悉企业质量控制具体思路和操作,理解质量工程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

主要内容:1、零件的抽样检验.2、绘制零件的直方图。

3、对零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4、绘制和分析零件均值极差图。

5、绘制和分析零件单值移动极差图.6、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3零件的抽样检验3.1测量数据收集1.025.086+- mm图3.1 零件图样及标注3。

2测量工具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3。

3原始数据表经测量后得到的原始数据表如表3.1。

表3。

1 零件原始数据表样本 组号 零件直径 零件长度 零件直径 零件长度 零件直径 零件长度 1 27.77 86。

12 28。

00 85。

80 27.86 85。

87 2 27。

87 85.93 27.45 85。

87 27。

90 86。

00 3 27。

94 85.79 27.95 85.86 27。

82 85。

33 4 27。

80 85.71 27。

95 85.86 27.97 85.53 5 27。

80 86.01 26.97 86.29 27。

92 86。

14 6 28。

02 86.01 28。

01 86。

75 28.02 85。

73 7 27。

79 85。

68 27.97 86。

09 27.87 85。

90 8 27.92 86.29 28.15 85。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的目的质量工程管理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学习《质量工程管理》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质量工程管理》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学生掌握质量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抽样检验和质量过程控制的基本技术。

同时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本课程设计重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模仿企业质量控制实际操作,从零件抽样检验开始,直方图分析,过程能力分析,到控制图分析,完成整个质量控制过程分析,帮助学生熟悉企业质量控制具体思路和操作,理解质量工程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

主要内容:1、零件的抽样检验。

2、绘制零件的直方图。

3、对零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

4、绘制和分析零件均值极差图。

5、绘制和分析零件单值移动极差图。

6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3.1测量数据收集单位28°0.153零件的抽样检验3.2测量工具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3.3原始数据表经测量后得到的原始数据表如表 3.1 o样本零件直径零件长度零件直径零件长度零件直径零件长度组号1 27.77 86.12 28.00 85.80 27.86 85.872 27.87 85.93 27.45 85.87 27.90 86.003 27.94 85.79 27.95 85.86 27.82 85.334 27.80 85.71 27.95 85.86 27.97 85.535 27.80 86.01 26.97 86.29 27.92 86.146 28.02 86.01 28.01 86.75 28.02 85.737 27.79 85.68 27.97 86.09 27.87 85.908 27.92 86.29 28.15 85.69 27.97 85.899 27.86 85.72 28.17 85.99 27.95 85.7710 28.01 85.94 27.76 86.09 27.99 86.0611 27.90 85.71 28.05 85.99 27.79 85.8112 27.91 86.02 28.12 85.16 28.07 86.233.4抽样目前生产型企业主要采用抽样检验。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 计概述
质量管理课程设 计的实施
质量管理课程设 计的展望
质量管理课程设 计的内容
质量管理课程设 计的案例分析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的目标
培养学员掌握 质量管理的基 本概念、原理
和方法
提高学员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运用 质量管理工具 和技术分析、 解决企业中存 在的质量问题
培养学员具备 良好的团队协 作精神和沟通 能力,能够与 其他部门协同 工作,共同推
评估标准:课程目标、学习成 果等
反馈机制:学生意见调查、教 师评教等
改进措施:针对评估结果采取 相应ຫໍສະໝຸດ 改进措施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案例来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或组织,如知名企业或行业领先者
案例背景:简要介绍案例涉及的组织、行业背景和质量管理现状,为后续分析做铺垫
案例特点:突出案例的典型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案例适用性:说明案例适用于哪些课程或知识点,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总结:案例分析是质量管理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案例分 析可以加深对质量管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的解决方案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的效果评估和改进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施解决方案的步骤和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质量管 理提供借鉴
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转型: 利用大数据和 人工智能技术 提升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通过一系列检验、测试和审核方法,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设标准。
质量保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可靠,并持续改进。
质量改进: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发现质量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提高产品或 服务的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1)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1)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1)课程概述质量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技能和能力。

本课程涵盖质量管理的基础知识、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改进与持续改进等内容。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1.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掌握建立和运行基于ISO9001或其他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和工具;3.学习质量管理与产品/服务过程改进的关系;4.学习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原则和方法。

课程大纲第一模块:质量管理基础1.质量管理的概念、目标和意义;2.质量管理的历史发展和演变;3.质量管理的原则和要素。

第二模块:质量管理体系1.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组成;3.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模块:过程改进1.过程改进的概念和原则;2.过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3.过程改进中的常见工具和技术。

第四模块:持续改进1.持续改进的定义和意义;2.PDCA循环的原理和应用;3.价值流映射和精益生产的原理和方法。

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1.出勤率:出勤率达到80%以上;2.作业:提交相关的作业或小组项目,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文档和实践等;3.期末考试:考试内容覆盖本课程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内容。

参考资料1.ISO9001国际标准;2.质量管理相关的国内外期刊和学术论文;3.企业质量管理实践案例分析。

《质量管理》教案

《质量管理》教案

《质量管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质量管理的概念、重要性及主要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管理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难点:如何将质量管理理念应用到实际案例中。

三、教学准备
相关案例资料。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质量管理。

谁能说说什么是质量管理呀?
生:是不是就是保证产品质量的管理呀?
师:对,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那为什么要重视质量管理呢?
生:质量好了才能卖得好呀。

师:非常对!那质量管理都有哪些方法呢?
生:不太清楚。

师: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很重要的一种哦。

它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

大家想想看,在一个企业里,是不是每个人都得重视质量呀?
生:是呀。

师:那接下来咱们看个实际案例,看看这个企业是怎么进行质量管理的。

(展示案例并分析)
师:从这个案例里,大家能总结出什么经验吗?
生:要严格把关各个环节。

师:非常好!那大家对质量管理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啦。

师:那好,今天咱们就先学到这儿。

五、教学反思
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学生能够较好地参与到课堂中,但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质量管理的内涵和应用。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231B课程名称:质量管理工程课程设计学分: 1总学时:1周先修课程要求:质量管理适应专业:工业工程一、本课程设计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完成质量管理工程课程内容基础上,开设的实践环节。

是一个综合实践过程。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具备基本的现场质量控制的能力和素质;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去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通过全面复习所学课程,可进一步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和对理论的理解。

本课程任务包括四个环节: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生产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测量系统分析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要求学生在掌握企业生产现场质量资料基础上,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上述领域存在的质量问题,探索质量改进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改善。

二、课程的要求通过在课程设计中运用质量管理的研究方法和原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管理工程课程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将所学质量管理工程知识灵活运用到工程实践中。

所设计的质量控制方法应符合安全、经济、技术上可行的设计原则。

所采用的方法与文件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设计的方案具备实用性。

学生应根据指导老师所给的设计题目,严格按照设计内容提纲的要求进行设计。

设计原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系统方案的确定,系统参数和生产过程的选择必须独立完成。

设计说明书结构完整,没有明显错误。

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①封面及目录②前言:简述设计目的、任务、要求;介绍所给设计条件;设计过程概况及大致内容。

③设计主体内容,包括设计方案、数据采集说明、数据分析、相关图表及结论。

④参考资料及文献说明书要求论点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简练,图表、符号规范。

设计要求有新意。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1.采购质量分析与评价给出采购背景,收集采购数据,利用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分析等工具对采购质量进行分析,最终给出采购质量报表。

质量管理学课程设计 (2)

质量管理学课程设计 (2)

质量管理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竞争,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学习质量管理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地学习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提供支持。

二、教学目标1.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理解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熟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3.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以专业术语和表格等形式表达质量管理问题。

三、课程大纲1.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现代质量管理思想的演进和发展概述2.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3.质量规划和设计–质量规划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质量设计的方法和工具4.质量控制–统计过程控制和测量系统分析–检验和检测方法及其统计分析5.质量保证–品质保证的基本概念和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评价方法和指标6.过程改进–过程改进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授课内容以PPT形式呈现,辅以案例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评价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占60%,课堂表现和课程作业成绩占40%。

2.考核内容: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3.评定标准: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和作业质量综合评定,成绩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A为最高等级。

六、参考教材1.《现代质量管理》(第四版),作者:托马斯·彼特斯和罗伯特·黑格。

2.《质量管理体系实践指南Ⅰ——ISO9000标准》,作者: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3.《质量控制手册》,作者:爱德华兹试验室。

质量管理基础课程设计 (2)

质量管理基础课程设计 (2)

质量管理基础课程设计一、背景介绍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追求高效和高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因此,质量管理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来进行管理操控。

质量管理基础课程是培养这些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目标本次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3.熟悉常见的质量管理工具,例如流程图、控制图和质量数据的分析处理等;4.学习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ISO9001等质量管理标准的应用。

三、课程设计1. 课程结构本次课程将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质量管理的体系以及应用质量管理标准等四个方面展开课程内容。

具体课程结构如下:章节主要内容第一章质量管理基本概念第二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第四章应用质量管理标准2. 课程内容第一章:质量管理基本概念1.1 质量管理概述1.2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1.3 质量管理的历史演变1.4 质量管理中的关键术语和概念第二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工具2.1 质量规划2.2 质量控制2.3 质量改进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3.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3.2 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原则3.3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3.4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维护第四章:应用质量管理标准4.1 国际质量管理标准概述4.2 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4.3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4.4 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3.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力求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具体教学方法将根据章节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小组成员:李玉峰1140411113徐杰1140411122袁福凯1140411124朱鹏1140411127指导老师:徐兰2014年1月1日目录1背景描述 (2)2企业生产现状 (2)通过六西格玛的推行,公司希望获得客户满意、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完成主要领域的收入目标、新品销售达到预期,并形成一种长期的运作模式。

也就是指,健康的财务状况、客户、员工和质量是A公司实施六西格玛的重要动机和关键目标。

(4)3课程设计目的 (4)4企业改善目标 (4)5实施过程 (5)6 应用的工具及方法 (15)7 课程设计小结: (15)8小组分工情况: (15)1背景描述本学期,我们通过质量管理课程的学习,学会了如何用六西格玛管理去分析改善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六西格玛管理的方法运用到了实际改善之中,同时,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选取了与学科紧密相关的内容,即A公司服务备件准时发货率的改善。

2企业生产现状2.1企业面临的挑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提高准时发货,降低库存,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在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本次课程设计研究的服务备件准时发货率低下问题,就是旨在改善发货表现,提高客户满意度,争取每一分盈利,并且合理控制备件库存,增加企业现金流。

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下,市场中存在着普遍的过剩,市场上顾客选择多样化和要求的提高,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

由于竞争激烈,如果不能及时交货,客户的订单就可能转移到竞争对手的手中。

因此,准确把握用户交货状态,提高准时交货率,降低延期交货率,才能提高销售量,争取更多的客户,占领更大市场份额,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据市场调查,服务备件已经成为制造企业的利润来源之一。

服务备件是A公司在售出测试测量仪器后,为了维护仪器正常使用而提供给用户的,用于培训、维修等的部件。

按照行业标准,A公司服务备件准时发货率的目标值为95%,而实际上,每月平均有10万美元的订单发货受到影响,造成客户订单不能尽快转变为公司销售收入。

服务备件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之多,因此,对于A公司来说,服务备件的销售收入占整个公司收入的重要部分。

及时提供服务备件,不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服务备件的巨大利润以及其库存管理给企业带来的成本降低,都促使公司进行更好的服务备件管理。

综上所述,一方面,服务备件已经成为A公司增强竞争力、提高收入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服务备件具有需求不连续、不确定,存续周期长和种类繁多的特点。

这些使我们有理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地研究,通过改善服务备件的准时发货率,用合理的成本保证满足客户的服务水平,为公司赢得竞争优势,来实现公司财政目标。

面对种类繁多、需求无法预测及用量不稳定等特性,而产生的较高的备货和减少的订单,我们提出用六西格玛管理方式来实现对客户响应速度的提高,同时降低库存和保证合理健康的现金流的设想。

2.2六西格玛的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是寻求同时增加顾客满意和企业经济增长的经营战略途径,是使企业获得快速增长和竞争力的经营方式。

现在更有越来越多的服务性企业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战略来提高其服务质量、维护客户的忠诚度。

可以说,六西格玛管理几乎适用于各种水平的各种企业,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帮助不同行业、不同状况、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提高收益。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工具,不断被国内外大小企业所认可并运用,成功案例比比皆是。

许多企业在通过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后,公司营业利润得到了明显提升。

联想公司从1994年开始,推行六西格玛,到1999年收益累积超过20亿美元,利润率超过14%,成为市值增长最快的企业。

在推进六西格玛管理的过程中,A公司设立专门的六西格玛部门提供各级别的培训及相关项目的咨询和协助。

同时,A公司还注重人才培养和项目实践。

具体有供应商质量改进、生产测试时间缩短、产品质量投诉的降低等效果的产生,预期开展的一系列黑带和绿带的活动将创造1.7亿美金的财务收益。

通过六西格玛的推行,公司希望获得客户满意、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完成主要领域的收入目标、新品销售达到预期,并形成一种长期的运作模式。

也就是指,健康的财务状况、客户、员工和质量是A公司实施六西格玛的重要动机和关键目标。

3课程设计目的本学期本专业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管理的课程,但很多知识,如新老七种工具、DMAIC和相关基础质量管理知识等,都不是很清楚具体的用法。

而通过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我们进一步熟悉了质量管理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进一步地巩固扩大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培养了我们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检查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综合的运用能力。

对于以后,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质量管理学领域的实际问题,就有一定的经验基础来分析和解决质量管理问题。

4企业改善目标4.1提高准时发货率达到95%以上良好的售后服务是实现企业销售目标的条件之一,是我们对顾客的庄严承诺,是有效体会死呢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企业的品牌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为实现公司的财务目标,改善准时发货率,不但提高客户满意度,也潜在地影响客户今后的购买选择。

根据行业基准,以及企业发展决策、市场定位,A公司将服务备件准时发货率目标设定为95%。

在准时发货的研究中,我们将遵循六西格玛的方法,找到导致准时发货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并采取妥善措施予以改进。

4.2.保持合理安全库存水平过高地追求备件服务水平势必带来高的库存成本。

在经济不景气市场低迷的环境下,尽可能减少库存释放现金,消除浪费,迅速调整企业战略应对危机。

因此,必须推行稳健的服务备件库存管理体系,运用统计的方法去建立安全库存模型,科学地计算制定出合理的库存水平;详细规范服务备件物料计划方式及流程更新;对库存水平实施监控,及早防范突然订单带来的库存增加。

5实施过程5.1定义阶段(D)(1)确定目标:服务备件是A公司在测试测量仪器之后,为了维护仪器正常使用而提供给用户的,用于培训、维修等的部件。

要将该准时发货率提高到95%,即服务备件每月的所有发货次数中,有95%及以上的发货能按照客户订单要求日期发出货物,或早或晚都被认为不能满足准时发货的要求。

(2)实施安排:运用6σ管理方式中的DMAIC ,经过团员们努力,在每个阶段分工合作,收集数据,绘制表格,分析现状,解决问题。

表1 实施进度表5.2测量阶段(M )测量阶段是数据的收集阶段。

测量的目的是获取服务备件准时发货率相关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归组,为量化分析做好准备。

确定好该测量什么,制定相应的数据收集计划,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该阶段主要使用过程流程图、因果图、排列图等方法来整理数据。

服务备件实际准时发货率由图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服务备件发货率在90%左右,没有达到95%的目标值。

导致了客户抱怨增加,现在要提高公司的竞争力,赢取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晚发货次数62897581456396682544852总发货次数700730656738616711790705753741652511准时发货率91%88%87%89%93%91%88%92%89%93%93%90%公司目 标95%95%95%95%95%95%95%95%95%95%95%95%而准时发货率能否到达目标值是至关重要的。

5.3 分析阶段(A)每月月头,计划员根据月度准时发货报告调查自己负责的物料,得出以下原因。

未准时发货原因统计表根据上表绘制出未准时发货原因的排列图如下表所示从排列图分析来看,发货不准时的原因比较集中于突然订单(42.5%)和补货计划方式不合理(35.5%),这两大因素占所有不准时项78%之多。

还有一些因素也带来了晚发货状况,但其占据比率较小,因而我们将集中精力研究主要因素。

有上面的排列图可以看出突然订单和补货方式不合理是造成发货率低的主要原因,接下来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原因,绘制出了鱼刺图,如下图所示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1)对于“突然订单”的现象,小组成员的普遍想法是服务备件种类太多,物料需求预测以及计划工作无从下手。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企业推出新产品的速度越来越迅速,对于本来就品种繁多的服务备件来说,无疑队伍又庞大了很多,A公司气相产品的客户遍布全球,地区需求量分布不均匀,致使服务备件的需求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难以准确预测。

面对种类多、预测难的备件,计划员往往缺少如何管理的思路。

一般的做法是利用上一年的历史用量,去每月平均值作为安全库存,以此来预备发货中心的库存。

这种操作方法的结果常常在一些突然订单的出现时造成缺货,不是突然订单的需求量超出安全库存,就是小需求订单集中在某一阶段。

像这样设置安全库存的计划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各种情况下的订单需求。

如何让计划员选择正确的服务备件计划方法?是否能建立一套合适的需求预测模型来帮助制定物料需求计划?(2)补货计划方式是公司为了控制库存,减少投入而提出的。

对于那些用粮极低、金额又很昂贵的备件,我们的方针是不提前备货,直到客户订单收到,才安排生产。

5.4 改善阶段(I)从分析阶段得到的关键原因和改进预案来看,如果所有的措施都能付诸实施,我们将解决百分之七八十的不准时发货。

在改善阶段,我们需要验证提议方案的可行度和效果,再根据公司资源状况制定改进实施计划。

从因果图,我们可以归纳以下几项改善措施:(1)对产品进行归类,并针对不同类别确立安全库存计算方法(公式),最终用于服务备件安全库存的计算;(2)改善工厂与发货中心之间的补货流程,组织看板管理;(3)建立合理的需求预测模型,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4)加强公司内部员工的准时生产意识;(5)对经验不足的员工加强培训,增加实际工作经验;在方案落实之前,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法,并验证实施效果,这里主要落实前两项措施。

5.4.1改善1—安全库存的计算方法安全库存,是因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和供货提前期的不确定性而存在,在改善1中,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怎么确定哪些物料需要定安全库存?二、怎样计算安全库存?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我们需要维护合理的库存水平,并非所有的物料都设置安全库存。

这里,我们使用ABC分类法来区分(1)A类库存:品种数目少,但资金占用量大。

一般而言,这类产品占用资金金额占用资金总额的60%—70%,但却仅占有总库存品种数的10%—15%。

(2)B类库存:品种占库存品种总数的20%—30%,其库存占用资金总额的20%左右(3)C类库存:品种数目大但资金占用小,这类产品通常只占用库存资金总额的15%以下,但却占库存品种总数的60%—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