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期末统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解析】
【详解】依据“明堂用于帝王宣明政教,实行条天仪式”“辟雍作为尊儒学、行典礼”“灵台是帝王视察天文星象之所,以知天意”可得出历代帝王建三雍宫主要是用于宣扬教化,宣讲儒学,因此主要是为了宣扬以儒学为核心的主流思想,C项正确;ABD项都不是其主要目的,解除。
2.唐代妇女改嫁特别普遍,包括皇家公主、达官贵妇,皆无忌讳。朱熹曾直斥:“唐源流出于夷狄,故国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女性日常生活中袒胸露臂的服饰,马球场上纵横驰骋的英姿,也都常常出现在唐代的壁画、彩塑中。上述现象可以折射出唐代
A. 求富促进自强的洋务实践B. 推行“新政”挽救利权的努力
C. 抵挡列强资本输出的策略D. 应对统治危局实行的政策调整
6.梁启超指出,中国思想界的痼疾,就在于“好依傍”和“名实混淆”。如康有为的思想,是其空前创获,却偏要说是出自孔子,即属于依傍混淆。这种病根不拔出,中国人思想“终无独立自由之望"。梁启超意在说明
C.宣扬主流思想D.发展官办教化
2.唐代妇女改嫁特别普遍,包括皇家公主、达官贵妇,皆无忌讳。朱熹曾直斥:“唐源流出于夷狄,故国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女性日常生活中袒胸露臂的服饰,马球场上纵横驰骋的英姿,也都常常出现在唐代的壁画、彩塑中。上述现象可以折射出唐代
A. 儒家伦理 日渐式微B. “胡汉融合”的历史底蕴
A.儒家伦理的日渐式微B.“胡汉融合”的历史底蕴
C.妇女解放的社会风尚D.“夷夏一家”的民族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唐代时期对妇女的束缚较少,妇女的日常行为比较开放,由此可知折射了唐代妇女解放的社会风尚,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妇女行为和思想开放,并不是儒家伦理式微,解除A;材料并不能说明唐朝妇女思想和行为开放是民族融合的结果,解除BD。

2024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2024届高三年级质量监测考试历史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8年,辽宁阜新他尺沟遗址发掘出土了400余件陶器,大多数陶器表面有字纹、弦纹、几何纹等。

此外,还出土了600余件大型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铲、磨盘、磨棒、敲砸器、砍砸器等。

另外,还有8件非常珍贵的玉斧出土。

据此判断,当时该地()A.社会发展处于新石器时代B.奴隶制文明较发达C.手工业技艺水平世界领先D.阶级分化日益明显2.表1为《尹湾汉墓竹简》之《集簿》和《东海郡吏员簿》所见太守府的吏员名目及人数表(少吏为低级官吏,一般为办事人员)。

这反映出当时()表1A.基层官僚体系日益僵化B.中央集权受到一定冲击C.地方行政运作有所保障D.朝廷废止郡国并行体制3.唐代大和四年(830年),剑南西川宣抚使崔戎称,“西川税科,旧有苗青如茄子、姜芋之类,每亩或至七八百文,征敛不时,烦扰颇甚。

今令并省税名目,一切勒停,尽依诸处为两限,有青苗约立第等,颁给户帖,两税之外余名一切勒停。

”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赋税制度改革具有一定配套措施B.朝廷财政收入得到了保障C.两税法实施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D.藩镇割据影响了政府税收4.两宋时期,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大都市政治军事性人口比重减少,经济商业服务性人口比重明显加大,传统的政治军事性人口与市场发生了更多的联系。

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增长,在整个社会中的人口比重也明显增加,市民阶层初步形成。

这些现象()A.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使城市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D.促进了大都市社会经济转型5.明清时期,民众一般把城隍归为下列几类:都城隍(公爵,威灵公)掌管省;府城隍(侯爵,绥靖侯)掌管府;县城隍(伯爵,显佑伯)掌管县。

高三历史学科期末试卷及答案优选份

高三历史学科期末试卷及答案优选份

高三历史学科期末试卷及答案优选份高三历史学科期末试卷及答案 1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50分)秦朝统一后,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__封建国家,首先进行制度创新,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

回答1——2题:1、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__; B、推行郡县制; C、设立刺史制度; D、推行郡国并行制;2、秦朝之所以能够“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其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的大力发展;B、国家实现统一;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D、秦朝推行法制;3、到汉武帝时期,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__主义中央__制度加强;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但是,汉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又有所损益变化。

回答4——7题:4、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

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__;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D、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5、有关封国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汉初就开始长期存在;B、王国严格受朝廷节制,权利弱小;C、封国分王国和候国两级;D、候国直属朝廷,不受所在郡管辖;6、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诸侯王的势力;B、剥夺王国的封地;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 7、汉代实行编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控制人口增长; B、组织人民进行训练; C、控制剥削平民;D、维持地方治安;两汉时期,边疆地区各民族发展较快,他们与中原有着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联系,既有刀光剑影,也有和亲与友爱。

回答8——11题:8、两汉与匈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第三次用兵匈奴后,在新疆设置了西域都护;B、汉元帝时__,密切了汉匈关系;C、东汉初年南匈奴向汉称臣,与__杂居,人口增殖;D、东汉派窦固、窦宪__匈奴,最终解除了北匈奴的威胁;9、张骞“凿空”西域的重要意义有:①新疆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②促进了西域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③有利于西域社会的进步④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公元前60年,归属汉朝中央政权的地区有:A、__地区; B、黑龙江地区; C、__地区; D、新疆地区; 11、汉朝在南越设九郡始于:A、汉武帝; B、汉光武帝; C、汉献帝;D、汉元帝;汉朝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的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全部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全部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全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B. 秦朝实行郡县制C. 汉朝实行科举制D.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答案:C2.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宣扬国威B. 寻求贸易机会C. 寻找长生不老药D. 进行文化交流答案:A3.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治理做出了哪些贡献?A. 统一台湾B. 开疆拓土C. 编纂《康熙字典》D. 以上都是答案:D4.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 辛亥革命后,中国实现了民主共和D. 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答案:D5.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B. 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C. 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D.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答案:C6.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B. 抗日战争始于1937年C.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取得了全面胜利D. 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答案:D7.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表述正确的是:A.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B.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市场经济C.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混合经济D. 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自由经济答案:A8.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B.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C.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D. 改革开放使中国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答案:D9.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 “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而提出的政策B. “一国两制”的实践在香港、澳门取得了成功C. “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D. “一国两制”允许香港、澳门完全自治答案:D10. 下列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B. 加入WTO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C. 加入WTO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D. 加入WTO使中国完全放弃了关税保护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湖南省衡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研究显示,甲骨文已采用以声符注音,配以偏旁的造字法,可能已具备一字一音,句子由一个个单字组合而成的特征。

由此可知,甲骨文( )A.是成熟完备的文字B.得名于其具体用途C.因频繁使用而简化D.是汉字的重要渊源2.秦朝的贵族等级体制沿袭自商鞅变法,分二十级,最高等级的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可以在封地内置吏;第十九级的关内侯虽有食邑、封户,却只能“衣租食税”;更低等级的爵位仅享受岁俸,不领有封地和人口。

汉初除增加王爵外,与秦朝大体相同。

秦汉贵族等级体制( )A.束缚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迎合了中央集权的潮流C.弥补了官僚体系的不足D.增进了统治阶级的团结3.隋唐时期的390名宰相中,籍贯可考的有348名,其中304人为北方人,约占87%;仅籍贯位于今陕西省内的就有86人,约占宰相总人数的22%。

有助于解释该现象的是,隋唐时期( )A.宰相数量大为增加B.文化中心位于关中C.门阀士族仍有影响D.南北经济水平悬殊4.朱熹曾令弟子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并将静坐视为求学必备的基本功夫。

王阳明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们更是将其转向心学的过程,演绎为一个“龙场开悟”的故事。

这表明,宋明理学( )A.注重道德修养B.吸纳佛教观念C.强调反躬自省D.崇尚格物致知5.现存的绝大多数祠堂类建筑都是明清两代建成的,其分布特征被人戏称为“南方祠堂遍地,北方所剩无几”。

乾隆时,有大臣上奏称,造祠之风“闽中、江西、湖南”尤盛。

明清时期的祠堂建设( )A.证明了宗法制度的存续B.可研究农村的经济形态C.深刻改变基层治理模式D.受到了建筑材料的束缚6.图1、图2分别为清军入关前流传的《蒙古游牧图》(局部)和清末编绘的《蒙古游牧图》(局部)。

前者大体以蒙古包(毡房)的朝向定位上下左右,后者则严格按照经纬度定向。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中2023级期末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BABDC 6~10 DDBAA 11~15 BDACC16~20BACBD 21~25 CCDDA 26~30 BCA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2分)(1)(6分)将他国经验与秦国国情相结合;循序渐进,策略得当;重视扩大群众基础;秦孝公的支持;商鞅个人的信念和决心;改革顺应时代潮流。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2)(6分)态度:全盘否定(1分)评价:这一态度有失偏颇(片面)(1分)。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取得一定的成果(2分)。

但执行过程中加重人民负担,引起激烈争议,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2分)。

32.(16分)(1)(9分)观点: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分)阐述: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不断加深。

为挽救国家颓势,洋务派引进西方机器生产技术,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加速了教育的近代化;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创建新式海军,促进了军事的近代化。

(7分,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依靠科技为动力,促进了中国的近(现)代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

(1分)(示例仅作参考,也可从其他角度论述。

)(2)(7分)事件:维新变法运动(1分)义和团运动(1分)评价: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1分)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2分,任答1点即可)但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加之守旧派势力强大,最终失败(2分)。

33.(12分)(1)(6分)措施: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答案:A2.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A. 康熙B. 乾隆C. 光绪D. 溥仪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望远镜答案:D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A. 辛亥革命B. 戊戌变法C. 太平天国运动D. 义和团运动答案:A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议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清朝的灭亡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是______。

答案:都江堰7.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共进行了______次远航。

答案:七次8.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是______。

答案:《法经》...(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后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13. 请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4.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经济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政治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高三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目: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创立于秦朝,废除于清朝B. 科举制实现了绝对的公平公正C. 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D. 科举制完全杜绝了官员的腐败答案:C解析:科举制度是隋朝时期开始实行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直到清朝光绪年间才被废除,因此A选项错误。

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员方面有一定的公正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它并没有实现绝对的公平公正,故B选项错误。

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C 选项正确。

科举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的腐败,但并不能完全杜绝,D选项错误。

2.题目:在“重农抑商”的古代中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

下列不属于这一特点的是A. 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B.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 城镇商业繁荣,出现了“会馆”D. 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萌芽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A选项正确。

明清时期,虽然商品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货币经济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B选项错误。

随着商业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出现了“会馆”等商业组织,C选项正确。

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D选项正确。

3.题目: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上“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最早由林则徐提出B.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 反映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D. 对洋务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答案:A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最早是由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的,而不是林则徐,A选项错误。

这一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抵抗外国的侵略,B选项正确。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和答案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和答案

2024年1月济南市高三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发现一处距今约1.32万年的古人类活动营地,营地中发现了3处火塘,出土了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陶器以及中国目前最早的陶塑。

这一发现()A. 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B. 揭示了先民不再依赖渔猎采集C. 拓宽了对东亚早期文明的认知D. 印证了山东地区私有制率先出现2. 东汉《四民月令》中“三月”条规定:“冬谷或尽,椹、麦未熟,乃顺阳布德,赈赡匮乏,务先九族,自亲者始。

”这反映出当时()A. 民间救济的出现B. 精耕细作的推广C. 基层治理的完善D. 宗法制度的延续3. 魏晋时期,除传统乐器之外胡箜篌、琵琶等广为流传,后人有“东汉魏晋,乐则胡笛箜篌,御则胡床,”之说。

这一现象说明了()A. 经济交流推动文化多元B. 政治改革导致风俗变迁C. 社会动荡引发人口流动D. 民族交往促进文化交融4. 宋真宗时,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吕夷简因与御史中丞赵安仁是近亲,即罢侍御史一职改任他职。

钦宗的时,御史中丞陈过庭堂妹夫许景衡被任命为右正言(谏官),在陈过庭的上奏请求下,许景衡改任太常少卿。

这些现象反映了宋代()A. 设置严密的吏治制度B. 贯彻崇文抑武的国策C. 建立完善的监察体系D. 缓和上层内部的矛盾5. 嘉靖年间,山东棉花“六府皆有之,东昌尤多,商人贸于四方,其利甚博”;到万历年间,东昌府“高唐、夏津、恩县、范县宜木棉,江淮贾客列肆赍收,居人以此致富”。

2024年广西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广西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广西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近代化的内容?A. 政治近代化B. 经济近代化C. 文化近代化D. 简化汉字2、下列事件中,我国实现祖国统一的是:A. 甲午战争B. 抗日战争胜利C. 台湾回归D. 澎湖列岛收回3、题干: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秦始皇通过兼并战争实现了六国的统一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焚书坑儒”政策,钳制了思想4、题干:下列关于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权力B. 汉武帝设立中朝,分割相权C. 汉武帝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员D. 汉武帝推行均田制,加强中央集权5、《诗经》中有大量的表达劳动人民辛苦生活和反抗压迫的诗歌,下列哪一首是反映农民辛勤劳动生活的?A、《采薇》B、《硕鼠》C、《蒹葭》D、《伐檀》6、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其中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刺史制7、下列关于秦朝建立的历史事件,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灭掉六国,统一了中国。

B、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郡县制。

C、秦始皇修建了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

D、秦朝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8、下列关于唐朝衰落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B、边疆战争频繁,国库空虚。

C、安史之乱削弱了中央集权。

D、科举制度导致士人阶层专权。

9、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A. 陈独秀B. 鲁迅C. 李大钊D. 胡适 10、以下哪项不属于《南京条约》的内容?A.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B. 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C. 割香港岛给英国D. 清政府赔偿英国军费2100万元11、数字、《史记》中记载,秦朝统一六国后,制定了“度量衡”标准。

统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统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统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关于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以下哪项表述是不正确的?A、铁犁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力B、精耕细作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粮食产量增加C、土地兼并现象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停滞D、农业税收制度的改革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错误的是:A、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B、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D、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困境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书五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老子》。

B、五经指的是《诗》、《书》、《礼》、《乐》、《春秋》。

C、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广泛用于科举考试。

D、五经中《乐》的部分在汉代后失传。

4、下列关于宋朝时期“市舶司”的描述,错误的是()。

A、市舶司是宋朝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B、市舶司的设立有助于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C、市舶司主要职责包括征收关税、检查海船和管理货物交易。

D、市舶司的职责全部设置在东南沿海的港口。

5、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1840年,英国因贸易差额问题发动了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1842年,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被迫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D、《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偿英国2100万元。

6、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中国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D、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制度得到了广泛推广。

7、下列哪一项不是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A.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 商业贸易的繁荣C. 纸币的广泛使用D. 海外殖民地的建立8、明清时期,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下列哪项不属于这一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A. 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播基督教B. 中国瓷器和丝绸远销欧洲C. 明朝派遣郑和下西洋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9、以下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战略大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战略大转移,发生在1935年B. 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战略大转移的一部分,发生在1940年C. 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战略大转移,发生在1937年D.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中国军队战略大转移,发生在1942年 10、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改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B. 工商业改造采取了公私合营的方式C. 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农业集体化D. 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11、根据古籍记载,以下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 中央集权制度B. 郡县制C. 统一度量衡D. 推行儒家思想12、在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核心是:A. 联俄B. 联共C. 扶助农工D. 改革政治制度13、在明朝中后期,哪一项政策反映了当时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转变?A. 海禁政策B. 开放海禁C. 朝贡贸易D. 闭关锁国14、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哪些重要社会变革?(请选择最符合的一项)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B.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C. 戊戌变法与五四运动D. 长征与抗日战争15、下列关于唐朝政治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 唐朝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更加公平C. 唐朝设立了监察机构,加强了官员的监督D. 唐朝实行府兵制,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16、以下关于宋代经济的描述,错误的是:A. 宋代手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纺织业B. 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C. 宋代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商业发展D. 宋代海外贸易活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材料题:(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统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统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统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B.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C. 宋朝实行中书省制D. 明朝实行内阁制度2、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 新文化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D. 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学艺术领域的革新3、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A. 贸易对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B. 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限制私人海外贸易C. 主要通过广州一口通商D. 对外贸易完全自由开放,没有政府管制4、哪位思想家的观点最能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张之洞D. 严复5、下列哪一项是秦始皇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措施?A、分封制B、郡县制C、井田制D、族田制6、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这主要反映了:A、文化统一的需要B、经济发展的需要C、军事扩张的需要D、选拔官吏的需要7、【题目】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政治思想,它主张以“道”为本,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思想属于以下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韩非8、【题目】20世纪初,一场以科技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场变革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下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B. 以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C. 加强了国际分工,促进了全球贸易D. 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统治体系形成9、关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科举考试始于唐朝,止于清朝末年B. 科举考试主要考察的是武艺和体能C. 科举考试对所有社会阶层开放,包括平民百姓D. 科举考试的内容仅限于儒家经典 10、二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第一个实质性步骤是什么?A. 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B.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C. 欧共体的创建D. 欧盟的正式成立11、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024年部编版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部编版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部编版历史高三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早期王朝时期。

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描述了夏朝的第一个国王?A、启B、汤C、禹D、桀2、《史记》中对周公的评价极高,周公与周代政治制度的创立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哪项制度是周公在西周时期确立的?A、王位世袭制B、维新变法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3、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显著成果?A、农业集体化B、国有企业改革C、改革开放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4、题干: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自己的革命道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5、题干: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推动了民主和科学的普及B. 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本质C.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D.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6、题干: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C.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D. 促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7、商鞅变法中最为激进的措施是哪一项?A、实行什伍连坐制度B、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8、下列哪一项是汉武帝推动大一统的重要措施之一?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均田制D、分封制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内改革的主要内容是:A.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0、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以下不正确的是:A. 提倡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的新思想B. 兴起于20世纪初,结束于1919年五四运动C. 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D. 是一场全面反对封建思想的运动11、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法家思想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2、下列关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代表B. 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张角,起义军打着“黄巾”为标志C. 黄巾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加速了东汉的灭亡D. 黄巾起义的爆发与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有关3、下列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是()。

A. 隋朝的建立B. 贞观之治C. 宋朝的加强集权D. 清朝的康乾盛世4、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

A. 康有为B. 袁世凯C. 李鸿章D. 孙中山5、下列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世界史上的拿破仑”?A. 成吉思汗B. 亚历山大大帝C. 查理·马特D. 拿破仑·波拿巴6、以下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最终确立?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C. 北宋成立D.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7、题干:下列关于辛亥革命说法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B. 辛亥革命使中国从此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C.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政府。

D.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变革,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8、题干: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说法错误的是?A.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B. 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民主与科学。

C. 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

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否定。

9、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直接打击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A、奖励军功B、推行郡县制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统一度量衡 10、汉武帝时期进行的“推恩令”主要目的是什么?A、扩大地方权力以减轻中央负担B、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权力C、鼓励地方诸侯对中央的依附D、增加中央对地方官员任命的自主权11、题干: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的根本导火索是英国对中国的哪种商品的需求量激增?A. 生丝B. 纺织品C. 鸦片D. 毛织品12、题干: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和大学,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 民主观念的传播B. 列强侵略的加剧C. 清末废除科举制D.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以下哪个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终形成?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九国公约》15、1928年,国民政府制定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提出了“五权分立”的政治理念,这五权分别是立法、行政、司法、考试和监察。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三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

公元前6—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A.从诸侯国家走向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2.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A.封邦建国B.确立皇帝制度C.置“三公”“九卿”D.全国郡县化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

新的着重点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C.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4.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情()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D.“哥伦布给我们带来贫困”5.1928年2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

”这一判断()A.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B.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C.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D.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6.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重要的地位。

下列战争电影宣传图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A.④③②①B.④①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②①③7.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

高三历史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历史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好书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长久的果实。

下面是为您推荐高三历史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三历史期末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可以远溯到A.夏商周时期开创的宗法制度B.周朝开启的“家天下”时代C.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D.汉朝儒家倡导的“纲常名教”2.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原始农业B.个体农耕C.千耦其耘D.自然经济3.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

这说明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峰B.魏晋时期的书法成就是“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4.《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C.科举制让人埋首功名利禄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5.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与科学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年9月,发生于黄海海战时期的邓世昌与其“义犬”的故事一直令国人感动并深信不疑。

但亲历黄海之战的美籍军官马吉芬在回忆录中指出,“义犬救人”的故事并不存在,邓世昌和狗是一起沉下去,双双落水而死的。

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届山东省烟台市、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时期,每当国家发生灾情后,统治者就下令: “国凶札(五谷歉收,疾疫流行),则无关门之征(征税)” “国凶荒札丧;则市无征而作布(铸造钱币)”以及“凡天患,禁贵卖者,使有恒贾(价格稳定)” 。

这反映出当时的统治者( )A. 意识到商品流通对赈济灾荒重要性 B. 规范市场管理以防止商品流通无序化C. 加强财物积蓄应对突发性的自然灾害D. 重视商品经济以促进正常的资源流动2. 《商君书·境内》说:秦国“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登记在册,一旦死亡就要从名册上除名;云梦秦简中的《秦律·田律》也记载,“入顷刍橐,以其受(授)田之数,无垦不垦,顷入刍三石、橐二石”。

这反映出当时秦国A 田地私人占有相当罕见B. 人口控制十分严格C. 百姓兵役负担尤为沉重D. 国家统治能力加强3. 朱熹认为,儒家经典《仪礼》“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相袭……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成书”。

进而他又讲:“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减省)从今世俗之礼。

”在此,朱熹旨在( )A. 追求儒家规范的适用性 B. 否定传统礼仪的正当性C. 推动社会伦理的个性化D. 顺应市民生活的世俗化4.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丁”系制度性词汇,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

如表是清代部分时期“人丁”一词在《清实录》中出现次数的统计。

据此可以推知( )时期出现次数次/年康熙朝120 1.97雍正朝4613.54的.的乾隆朝64 1.07嘉庆朝100.40A. 社会结构出现根本变革B. 传统经济内部萌发的新因素受益C. 自然经济解体步伐加速D. 人地矛盾激化推动土地制度变革5. 1866年,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招生试题是“大孝终身慕父母论”,少年严复应试,列为第一,被派往英国留学。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高三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先秦时期有“削木为鐻”(鐻,支撑钟的木制结构)的故事,描述了匠人从“斋以静心”到选材再到完成的制鐻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达到去功利、去智巧、去我的地步,然后才能入山林、观天性,“鐻成,见者惊犹鬼神”。

该故事A.反映了佛家的心外无物B.映射了尊法敬天的社会理念C.体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D.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人本精神2.东汉前期,经过八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较西汉有了更大的发展,但官方统计的人口数字仍未恢复到西汉的水平。

其主要原因是A.自耕农经济衰退B.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C.统治区域的缩小D.地方农民起义的频发3.《唐律疏议》确认了以下量刑原则。

这些原则A.彰显了皇权B.体现了唐律的严密C.践行了礼制D.维护了家族的利益4.辽太祖立国后“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金世宗令人译《五经》,“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西夏虽以佛教立国,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从辽、宋、金输入汉文典籍以满足阅读需求。

上述现象反映了A.多元一体的格局B.儒学正统秩序的重建C.文化认同的理念D.崇文尚读风气的盛行5.1874年,王韬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创办《循环日报》,宣传“天下之治,以民为先”“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等主张。

这表明王韬A.立足国际视角践行洋务新政B.已经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C.借助舆论宣传凝聚革命力量D.仍未突破传统民本思想的束缚6.图1为1887~1921年中国生产资料进口额在进出口贸易差额中的占比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期末统考试题及答案高三历史期末统考试题及答案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第I卷答案涂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周制微弱到天下统于秦,反映出A.皇帝制的建立B.分封制的衰落C.郡县制的推行D.宗法制的瓦解2.《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

这三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D.宗法关系滲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3.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指出: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

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A.民众利益至上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实行贵族政治D.王权与族权的结合4. 1789年,华盛顿在首任总统就职演说中说:任何地方偏见或地方感情,任何意见分歧或党派敌视,都不能使我们偏离全周观点和公平观点,即必须维护这个由不同地区和不同利益所组建成的大联合政权。

这句话的精神实质是A.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B.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C.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D.王权与族权的结合5.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的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

上述材料对这场革命的认识突出反映了A.近代化史观B.全球史观C.革命史观D.社会史观6.对联的内涵往往带有对时事的绝妙讽刺。

近代史上的某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出上联相难: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己玉帛相将。

李鸿章对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这里帝王度量是指A.开埠通商B.协定关税C.割地赔款D.允许驻军7.下面是民谣《炮火声战号声》的歌词对白。

该民谣的流传反映出A.红军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发动民众B.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与拥护C.长征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播种机D.共御外侮是全体国人的共同心声8.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该材料认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9.有一记录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历程的彳2集纪念光盘,每一集的标题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

其中反映了20世纪后半期中苏关系特点的标题是A.求同存异患难与共情深意长 .B.分道扬镳冤家路窄峰回路转C.若即若离冰释雪融锦上添花D. 一往情深风云突变重归于好10.顾炎武在《肇域志江南九》中说: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亦赖并济。

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A.农耕经济己包含了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B.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C.赋税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楦业以及棉纺织业D.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己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11.唐诗中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宋词这样描写当时的汴州: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

青楼弦管酒如渑。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B.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C.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D.不抑工商政策的实施12.某学者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釆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下列属于运用式创新的有A.铁犁牛耕的应用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新经济的出现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13.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荷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A.新航路幵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14.有历史学家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幵花? 这主要说明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工业化进程主要发生于欧洲与美洲地区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15. 这种不是来自古典时代的商人,也不是来自买办和洋务前辈。

这些企业家与他们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政治家有着同样的精神追求,只不过,他们是用企业来作为实现自己社会政治理想的工具材料中精神追求是指A.实业救国B.独立富强C.君主立宪D.民主共和16.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蕞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

这一时期指的是A. 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D.中共十四大之后17.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全球化时代各国联系不断加强B.多极化时代国家之间利益之争淡化C.谈判协调己经代替了战争对抗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18.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书籍出版业的管理受到政府的重视19.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柳宗元肯定帝制的合理性B.黄宗羲继承和发展了柳宗元的思想C. 二人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D.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后者正确20.针对万物始于水的观点,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

对其中人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活于希腊的所有国民B.古希腊男性公民C.忠于城邦的雅典人D.社会层面的每个人21.在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一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要想揭幵纱幕而卖现人的解放,欧洲人首先要做的是A.推翻王权统治B.宣扬人文主义C.否定宗教神权D.注重内心反省22. 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缘于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

《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这一信仰危机引发了A.文艺复兴B.新航路幵辟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23.康有为曾说: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

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量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

此推断其中的上下议院是A.皇帝的随从顾问B.国家的权力中心C.朝廷的咨议机构D.政府的执行机构24.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中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25.中共在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第二次飞跃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①道路的内容相同②领导力量相同③面临的社会矛盾相同④依靠力量相同A.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18分)近代以来欧美国家长期居于世界政治舞台的核心,其兴衰更替承载着过去,也昭示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一一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1)据材料一指出在革命与妥协的方式下英国君主制的发展演变历程。

有人认为17世纪以来的英国之所以能够傲视全球、引领世界潮流其渊源就在于〗688年的革命,据此谈谈光荣革命对幵启现代英国之路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6分)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

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

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及其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两次大战中都成为英国的主要盟友。

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

一一-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国内因素。

(4分)材料三人们在描述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时,常常使用欧洲的衰落这样的提法欧洲的衰落是相对19世纪它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寧优势地位的黄金时代而言。

现在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展与进步。

欧洲,或者说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仍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基地,它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不可或缺。

据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欧洲的衰落所持的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8分)27.(16分)瓷器是代表中国文化和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之一,享有东方艺术美誉的中国制瓷业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篇章。

材料一宋代是中国瓷器艺术发展的辉煌时期,无论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

从分布地区看,在此前生产落后的两广、福建等地,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广泛需要,出现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名窑和名瓷,如泉州、同安、安溪莆田所制瓷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