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 任务1:认识统计

合集下载

统计基础知识--模块1统计概述

统计基础知识--模块1统计概述
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 或者说是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的一种定量认识活动。
统计的研究(认识)对象——社会经济现象的 数量方面。 统计通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目的是 为了认识其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性。
X
Every dream is worthy of respecting
1.统计的研究 对象和特点
(2)统计的特点 X 本课程特指社会经济统计
1.数量性。统计以社会经济 现象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 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包括: ①数量多少;②数量关系; ③数量界限。
2.总体性。统计以认识社会 经济现象总体为目的,排除 了以认识个体为目的的研究。 统计必须遵循“从个体到总 体”的认识过程。
3.具体性。统计研究的是具 体的社会经济现象在具体时 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表 现、数量关系和数量界限。
任务二 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2.标志和指标
指标与标志的关系
两点区别:
⑴说明的对象范围不同(总体/单位);
⑵具体表现的表示方式不同(数/文)。
两点联系:
⑴标志是计算指标的基础; ⑵二者之间存在变换关系。
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
指标------指标值(数字) 品质标志(文字)
标志 数量标志(数字)
任务二 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统计分析是实现统计研究目的、 发挥统计职能作用的关键阶段。属 于定性认识阶段。
统计数据提 供与管理
统计资料系统化、信息 化、社会化,实现统计
工作的价值
© 陈西设计之家
X
三、统计的特点和职能
1、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3、统计的基本职能
1.统计的研究 对象和特点
(1)统计的研究对象 统计(本课程特指社会经济统计)是人们对社

统计应知应会知识

统计应知应会知识

统计应知应会知识
统计应知应会的知识包括以下部分:
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其核心是利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单位是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样本是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

此外,标志和指标也是统计学中重要的概念。

标志是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可以用非数值或数值来描述,而指标则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2. 统计量的计算:统计量是样本的特征,它是样本观测量的一个已知函数。

常见的统计量有平均数、方差、标准差、中位数、众数等。

这些统计量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等特征。

3.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是否成立来判断样本数据是否具有统计意义。

在假设检验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显著性水平α,并利用P值来进行判断。

P值是指观察到的概率值,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拒绝原假设,否则接受原假设。

4.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用来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统计方法。

通过方差分析,可以判断不同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意义。

5.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用来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以及预测因变
量的值。

6. 统计图表:统计图表是用来展示数据的常用工具。

通过绘制合适的统计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等。

统计学基础习题集1

统计学基础习题集1
3.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
①位置居中②数值最大
③出现次数较多④出现次数最多
4.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①600元②533.33元③466.67元④500元
5.标志变异指标说明变量的()
①变动趋势②集中趋势③离中趋势④一般趋势
试根据上述数据分成以下几组:100以下,100–200,200–400,400–800,800–1600,1600以上,并绘制频数(率)分布图表。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它们是()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④2、①③④⑤3、①②③④⑤4、①②③④⑤5、②⑤
三、计算题
1.
公司
名称
2001
2000年实际
产值
2001年
比2000年
增长(%)
计划
实际
计划完成(%)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A
B
C
941
589
370
49.5
31
19.5
912.8
653.8
402
46.4
33.2
20.4
97
(1)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式比较合适?
(2)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②2、①3、③4、③5、①6、①7、②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一、简答题
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2.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统计初步认识教案

统计初步认识教案

统计初步认识教案教案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计划。

一个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教案的定义、作用及编写要点等方面进行初步的认识。

教案的定义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编制的一种用来指导教学的计划文稿。

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

教案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案的作用教案具有以下几个作用:1.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条理地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它能够指导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顺序、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

2.导向学生学习: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

它能够通过明确的教学步骤和学习要点,指导学生学习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3.评价教学效果:教案还可以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教师可以通过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评估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以便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编写教案的要点编写一个好的教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明确教学目标:教案的编写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明确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水平。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测量,以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清楚地了解教学的预期结果。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知识结构,确定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点,排除冗余和重复的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案中的教学方法应该丰富多样,灵活运用。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4.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教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统计学基础 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基础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分类数据_、_顺序数据_和_数值型数据_。

2、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观测数据_和__实验数据_。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和_时间序列数4、体重的数据类型是:clear all。

5、民族的数据类型是:CHAR。

6、空调销量的数据类型是:电器。

7、支付方式(购买商品)的数据类型是:分类变量。

8、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赞同、中立、反对)的数据类型是:顺序数据。

9、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_样本_____。

10、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__统计量_____。

11、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_统计量_。

12、统计数据有两种不同来源:一是_直接来源__,二是__间接来源___。

13、统计数据的误差有两种类型,即__抽样误差_和_非抽样误差。

14、统计表由_数据__、__表头__、___行标题_和__列标题__四个部分组成。

15、统计分组应遵循“不____重_____不__漏_______”、“___上限______不在组内”的原则。

16、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和_连续型变量_。

17、在数据分组中,_离散型变量_______可以进行单变量值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分组,而___连续型变量_____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18、组距分组中,向上累积频数是指某组_上限以下_的频数之和。

19、将某地区10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频数分布中,频数是_各组的工厂数__。

20、频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频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频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_U型分布_。

21、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反映了数据的_中心点_。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初步认识》教案详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初步认识》教案详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初步认识》教案详解近年来,统计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学科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统计数据不断地出现。

因此,在小学教育中也加入了统计学的教学内容,以加强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和认知。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初步认识》教案就是其中之一。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了解数据的来源和分类方式2.掌握常见的数据处理方式,如调查、统计、分析等3.能够根据所给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有效的结论二、教学内容1.数据的概念和分类数据是指各种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所得到的结果的集合,可以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是指具有某种属性的数据,如性别、职业、颜色、形状等。

定量数据则是指具有数值的数据,如身高、体重、价格、时间等。

2.数据的处理方式(1)调查调查是指通过数据收集的方式获取所需数据的过程,包括目标、对象、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2)统计统计是指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汇总,计算出各种指标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分析分析是指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推理、归纳、演绎等方法,得到有意义的结论。

三、课堂教学流程1.导入教师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听到或看到的某一数据,如球场观众数量、运动员成绩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概念和来源。

2.讲解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分类方式和处理方式,如调查、统计、分析等。

3.活动学生通过设计问题、编写问卷等方式,在班级中实践调查的内容,了解调查和统计的基本方法。

4.练习教师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掌握常见的统计学指标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的计算方法。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并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本课的感受和收获。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一些新颖有趣的话题,捕捉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参与。

2.实践法通过设计问题、编写问卷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调查和统计的基本方法。

统计学基概本念与方法

统计学基概本念与方法

间的相关性。
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移动平均法
通过计算历史数据的移动平均值进行预测, 适用于短期预测。
ARIMA模型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适用于平稳和非平稳 时间序列的预测,可捕捉线性关系。
指数平滑法
对历史数据进行加权平均,给予近期数据更 大权重,适用于短期预测。
SARIMA模型
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适用于具有季 节性特征的时间序列预测。
05
统计推断
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的概念
描述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常见抽样分布类型
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卡方分布等。
抽样分布的性质
期望、方差、偏度、峰度等。
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的概念
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过程。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点估计给出参数的近似值,区间估计给出参 数所在的可能范围。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估计回归参数
通过最小二乘法等方法,估计回归方程的参 数。
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据,建立一元线性 回归方程。
检验回归方程
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判断自变量对 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根据多个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
问卷调查
通过设计问卷,向目标人群发放并收集回答 数据的方法。
访谈调查
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被调查者进行 深入交流并收集数据的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目标人群的行为、态度等特征,并 记录相关数据的方法。
实验法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对目标人群进行干预并 收集数据的方法。

《统计学基础》PPT课件1

《统计学基础》PPT课件1

任务二 统计学研究对象和作用
本节的重点: 统计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的作用
本节的难点: 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27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
的总体的数量方面,即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 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就是通过特有的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来表 明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 效益等,揭示现象发展的本质规律。
概率论 (包括分布理论、大数定律
和中心极限定理等)
反映客观 现象的数

样本数据
描述统计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
总体数据 理、显示和分析等)
推断统计
(利用样本信息和概率 论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
行估计和检验等)
总体内在的 数量规律性
统计学探索现象数量规律性的过程
理论统计与应用统计
理论统计
▪ 研究统计学的一般理论 ▪ 研究统计方法的数学原理
23
三、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数学是统计学的研究工具,统计研究要
运用大量的数学知识,研究理论统计学 的人需要较深的数学功底,使用统计方 法的人要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统计学 与数学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24
三、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关系 一方面,统计学的产生先于数理统计学,从一
12
历史上各国对统计学的译法
法国: Statistique
意大利: Statistica
英国:
Statistics
日本:
政表、政算、国势、形势等
中国: ,,,,,,,,,,统计(钮永建、林卓南于1903译)
13

《简单的统计》教案

《简单的统计》教案

《简单的统计》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学会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3.数据的图表展示和解读。

教学难点:1.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2.数据的图表展示和解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教材:《统计学原理》2.教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引入统计学的概念: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应用数据的科学。

2.提问学生对统计学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3.介绍统计学的学科范围和应用领域。

第二步: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样本、变量、数据。

2.统计学的基本原理:随机抽样、样本代表性、变异性。

第三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1.数据的收集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等。

2.数据的整理方法:数据的分类、编码和输入。

3.数据的分析方法:统计指标的计算(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4.数据的解读和推断:数据的含义、规律和趋势。

第四步:数据的图表展示和解读1.表格的用途和制作:数据的汇总和比较。

2.饼状图的用途和制作:数据的百分比和占比。

3.条形图的用途和制作:数据的比较和排名。

第五步:练习和讨论1.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

2.学生逐步讲解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3.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第六步:答疑和总结1.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疑惑。

2.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并应用统计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简单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图表的展示和解读。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增强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统计学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案例和实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同时,对于一些计算步骤和方法,还需要进行更加详细和逐步的解释。

统计学基础 第1章--总论

统计学基础 第1章--总论
提示: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性特点是 在质与量的辩证关系中显现出来的, 定性研究是基础,定量研究是目的, 这体现了统计工作中质与量的辩证关系。
(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 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而不是个别事物的 数量表现。
提示: 统计对现象的认识过程,是从对个体数量的认识开始, 再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 从个别认识到总体认识的过程,是从总体着眼、从个 体入手这样的一个总体与个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检查点
2010年初,某高职院校有在校生9600人, 现在要对该校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进行 调查研究。 在学生总体中,按两种分类标准说明性别 是什么标志?而在男生总体中,性别又 是什么标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指标
1)对指标概念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 认为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名称。这种理解适用于统计理论和 统计设计阶段。此时的指标包含三个要素:指标的含义、指标的计 算范围、指标的计算方法,此时的指标是理论上的定义。 第二种理解: 认为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名称再加上具体数值。这种理解用 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及统计分析阶段。此时指标包含6要素,除 了指标的含义、指标的计算范围、指标的计算方法三要素外,还包 括指标所属的时间、指标所属的空间、指标数值及计量单位,此时 是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的概念。
返回目录
1.4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定义 1)统计总体
统计总体简称为总体,是统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由客 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组成的 整体。通常用“所有的……”或“全部……”来表示。 2)总体单位
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就是总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 位。通常用“每一……”来表示。

统计学简答题(1)

统计学简答题(1)

1.如何理解统计的含义答:所谓统计,使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和变动规律的活动的总称,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有力工具。

2.如何理解统计的研究对象试述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一般来说,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1)数量性:这是统计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数据资料是统计的原料;(2)总体性:统计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变异性:统计研究同类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它的前提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差异。

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

就是说,总体各单位除了必须有某一共同标志表现作为它们形成统计总体的客观依据以外,还必须要在所要研究的标志上存在变异的表现。

否则,就没有必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

3.什么是统计总体其基本特征是什么什么是总体单位答: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4.举例说明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

答: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而指标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标志和指标的关系是个别和整体的关系,需要通过对各单位标志的具体表现进行汇总和计算,才能得到相应的指标。

如果要研究某一企业的职工状况,企业职工人数是统计指标,每个职工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性别、年龄等是标志。

5.什么是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统计指标: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统计指标体系: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用以反映所研究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构成要素:指标的概念和指标的取值1.什么是统计数据整理简述统计数据整理的原则和步骤。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掌握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3. 学会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统计学概述
- 统计学的定义和分类
- 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法
- 统计资料的分类和整理
第三章描述统计学
- 常用的统计指标和图表
- 统计分布的概念和特征
第四章推论统计学
-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 常用的推论统计方法
教学方法
1. 讲授的方法,介绍概念和方法;
2. 举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统计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内调查,帮助学生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过程。

教学评估
1.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2.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70%。

教学资源
1. 教材:《统计学教程》;
2. 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
3. 统计学案例分析。

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注意事项
1. 教师在授课时要做好各种案例的准备;
2. 学生在进行实际调查或案例分析时要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学生在学习统计学知识时要勤练习,尤其是做题练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认识统计的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认识统计的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认识统计的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是统计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于对样本数据进行推断和决策,从而对总体进行推断和决策。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和判断。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假设检验的步骤、置信区间的计算以及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基本概念假设检验是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的一种方法。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通常会提出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设: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原假设通常是我们对总体参数的默认认为,备择假设则是我们想要证明的假设。

通过收集样本数据,计算出样本统计量,从而得到检验统计量并进行推断,从而对原假设进行验正或拒绝,得出结论。

置信区间是对总体参数的估计范围。

通过收集样本数据,计算出样本统计量,然后结合置信水平,计算出置信区间。

置信水平是我们对总体参数的不确定性容忍度,常用的置信水平有95%和99%。

置信区间通常用于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例如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等。

二、假设检验的步骤假设检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提出假设:在进行假设检验前,首先要明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 选择检验统计量: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检验统计量,例如在比较两个总体均值时,可使用t检验。

3. 确定显著性水平:显著性水平是在原假设成立的条件下,观察到与原假设相矛盾的结果的概率。

常用的显著性水平有α=0.05和α=0.01。

4. 计算检验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

5. 确定拒绝域:根据显著性水平和检验统计量的分布,确定拒绝域。

如果检验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内,则拒绝原假设;否则,不拒绝原假设。

6. 得出结论:根据计算得到的检验统计量和拒绝域的判断,得出对原假设的结论。

三、置信区间的计算置信区间的计算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提出问题:明确要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问题,例如总体均值的估计。

2. 确定置信水平:根据问题的要求和可接受的不确定性容忍度,选择合适的置信水平。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工程技术领域,统计学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统计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方面。

描述统计是对已有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包括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度量;推断统计则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内容。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统计学中的数据类型。

在统计学中,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种类型。

定量数据是可以用数字表示的数据,包括连续型数据和离散型数据;定性数据则是用文字描述的数据,通常表示某种特征或属性。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统计学中的概率理论。

概率是统计学的重要基础,它用来描述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理论包括基本概率、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等内容,它们在统计推断和决策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统计学中的抽样技术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抽样技术是指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它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多种抽样方法,对于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统计学中的统计推断方法。

统计推断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种方法。

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假设检验则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假设检验,判断总体参数是否符合某种假设。

总的来说,统计学原理知识点涉及到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类型、概率理论、抽样技术和统计推断方法等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它们不仅对于学习统计学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统计基础知识》教学教案

《统计基础知识》教学教案

根据需要展示的数据类型和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如
Excel、Tableau、Python等。这些工具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选择。
05
描述性统计分析
Chapter
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
01
02
03
均值
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 的个数,用于表示一组数 据的中心位置。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 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用于统计学中的中心位 置测量。
要求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 讨论,按时完成作业,达到规定 的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与重点
内容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与整 理、统计图表、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 、概率与概率分布、抽样分布与参数 估计、假设检验等。
重点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概率与概率分布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抽样误差
由于抽样导致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 参数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参数估计的方法与步骤
点估计
用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 计值,例如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 。
参数估计的步骤
确定估计对象、选择合适的估计量、 计算估计量的值、给出区间估计和置 信水平。
区间估计
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的 一个可能取值范围,并给出该范围的 可信程度。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和发展趋势,以便跟上时代步伐。
在后续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项目一---认识统计自测习题

项目一---认识统计自测习题

项目一认识统计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②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③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④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①2000名学生②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③每一名学生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统计指标按其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①基本指标和派生指标②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③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④绝对数指标,相对数指标和平均数指标4.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①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②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③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④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5.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①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②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③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④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6.变量是( )①可变的质量指标②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③可变的品质标志④可变的数量标志7.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①调查单位②总体单位③调查对象④填报单位8.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①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②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③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④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9.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①工人年龄②工人性别③工人体重④工人工资10.标志是说明( )①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②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③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④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指标的特点有()①数量性②社会性③总体性④综合性⑤具体性2.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①确定性变量②随机性变量③连续变量④离散变量⑤常数3.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 )①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②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③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④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⑤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4.某企业是总体单位,数量标志有( )①所有制②职工人数③月平均工资④年工资总额⑤产品合格率5.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有()①指标名称②计量单位③计算方法④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⑤指标数值三、简答题1.简述统计和统计学的涵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 顺序变量名:“服务等级”
顺序变量值: “优”、“良”、“中” 、“差”四个等级
36/55
1.4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数值型变量 :反映个体特征;用数字表示
根据变量取值不同分为 离散型变量 连续型变量
任务一 认识统计
连续变量:相邻两个自然整数之间可以无限取值。 如:产值、年龄、重量、尺寸等 离散变量:变量值以整数位断开,不可能有小数。 如:人数、企业个数等
数据名称 构成要素

任务一 认识统计
时间规定
空间规定
其他内涵规定
12/55


统计数据的 构成要素
数值
数据计量单位
1.1.3 统计数据
任务一 认识统计
按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或定类数据)
表明事物的不同类别
;用文字表示
例:性别、血型、种族、运动项目等
6/55
1.1
统计的内涵
任务一 认识统计
统计的三种含义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工作(statistical work):搜集、 整理和分析数据等具体统计工作的总称。
统计资料(statistical data):是在统 计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字资料。 统计学(statistics):是统计工作各阶段一系列统 计方法的理论阐述。
统计学基础
Elementary Statistics
主讲:孙思迪
1



本学期教学安排
48课时(36学时讲授,16学时上机)

成绩评定
课堂表现 50%
作业任务 50%
2/55
课程的引入
—— 为什么学习《统计学》?
3



为什么学习《统计学》?
马寅初先生说: •学者不能离开统计而研究 •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施政 •企业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执业
17/55
1.1.3 统计数据
• 举例 . • • • • • • •
任务一 认识统计
(1).城市名: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的2000年GDP分别 为10、11、9、8(单位亿元)。 (2). 2000、2001、2002、2003、2004各年的北京市GDP分 别为8、9、10、11、12(单位亿元)。 (3). 2000、2001、2002、2003、2004各年中国所有直辖 市的GDP分别为: 北京市分别为8、9、10、11、12; 上海市分别为9、10、11、12、13; 天津市分别为5、6、7、8、9; 重庆市分别为7、8、9、10、11(单位亿元)。
22/55
统计的职能
中国钢产 量数据
钢铁,是现代工业的基石。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不足现在一天的 产量。 1996年,中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 2003年,中国钢产量超过了2亿吨。从建国初的15万吨到1亿吨, 花了47年的时间,从1亿吨到2亿吨的跨越,只用了7年! 中国2009年的钢产量目前已达5.68亿吨,总量雄居世界第一位,创 历史最高水平。 2013年,粗钢产量达7.8亿吨,占世界总量的48.5%;不锈钢产量 达到约18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48.3%。
1.4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总体:所有人
总 体 样 本
任务一 认识统计
样本:被抽中的部分人 个体:某一人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具体形式随着统计研究目的
的不同而不同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
研究目的的变动,两者可以相互转化
33/55
1.4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4.2 参数与统计量
任务一 认识统计
统计设计是对统计活动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所作 的通盘考虑和合理安排; 数据收集是取得统计数据的过程; 数据整理是对统计数据加工整理的过程; 数据分析是利用统计方法研究数据的规律性和数 据间的关系。
数据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内容
11/55
1.1.3 统计数据
统计数据是对现象进行计量和分析 的结果,是研究对象的特征表现。
任务一 认识统计
咨询职能
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如市场调查、民意测试
监督职能
揭示事物运行的状态及出现的偏差,为控制事物 运行提供预警和监控,如经济预警指数……
21/55
统计的职能
秦. 战国时,秦有人口近七百万.统一中国后有5679万多人. 汉朝. 据记载有6981万多人. 晋朝. 约7100余万人. 隋朝. 据记载有7320万多人. 唐朝. 据记载有7981万多人.
7/55
1.1
统计的内涵
任务一 认识统计
三者的关系
过程与结 果关系
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统 计 学
实践与理 论关系
8/55
1.1.1 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收集、整
任务一 认识统计
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
的科学,是一门方法论性 质的学科,其目的是探索 数据的内在规律性,以达 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宋朝. 据记载有8453万多人.
元朝. 近一亿人. 明朝. 首次突破一亿大关.
中国人口 数据
清朝. 前期2亿多,后期超过三亿.
中华民国. 四亿多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时五亿四千万人,20世纪70年代达7亿人 口,2009年突破13亿(133474万人),2013年末全国总人口为 136072万人
37/55
复习回顾
统计的研究方法? 简单阐述 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举例说明
什么是参数、统计量?举例说明
什么是变量?变量分为哪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38/64
1.5 统计应用软件简介
任务一 认识统计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统计方法的广泛 应用产生深刻影响
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
Excel stata SPSS SAS eviews Minitab
27/55
1.3 统计学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大类:
任务一 认识统计
描述性统计:加工、分组、列表图示、计算平均数、
方差等。是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工作的初步。
推断性统计: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
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包括估计与检验两种。
28/55
1.3 统计学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大类:
顺序数据:(或定序数据)
表明事物的不同类别、顺序;用文字表示 例:教育程度、产品满意度等
13/55
1.1.3 统计数据
数值型数据
表明事物的数量特征,用数字表示
任务一 认识统计
按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例:身高,年龄,成绩,人数,工资收入,价格,
市场占有率,储蓄存款余额,股票价格指数,
任务一 认识统计
描述性统计
大量观察法
统计分组法 综合指标法 统计指数
推断性统计
抽样推断
相关与回归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29/55
1.4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4.1 总体、样本与个体 1.4.2 参数与统计量 1.4.3 变量
任务一 认识统计
30/55
1.4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4.1 总体、样本与个体
◆参数是描述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统计数据。 如:总体平均数(miu)、方差(sigma)、 总体比例(pai)。 ◆统计量是描述样本数量特征的统计数据, 用于估计总体参数。 如:样本平均数(x-bar)、样本方差(s) 样本比例(rho)。
34/55
1.4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4.3 变 量
变量是描述个体特征的统计数据。
24/55
统计的职能
任务一 认识统计
人口出生性别比: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
国际公认的合理的出生性别比值为1:102— 107,即每出生100名女婴,其男婴出生数置 于102~107之间。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
人口性别失衡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年份
1981
1990 110.11
2007 120.22
研究 研究数 “数据” 据的 的科学 “工具 三个要点 ” 研究“有载体的 统计数据”
9/55
理解计工作过程
一般将统计工作概括地分为四个阶段
任务一 认识统计
1.统计 设计
2.数据 收集
依先后次序
4.数据 分析
3.数据 整理
10/55
1.1.2 统计工作过程
任务一 认识统计
任务一 认识统计

品质变量
分类 变量 顺序 变量

数值型变量
离散型 变量 连续型 变量
35/55
1.4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品质变量:反映个体特征;用文字表示
分类变量是对事物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
任务一 认识统计
例如 分类变量名: “行业”
分类变量值:“IT业”、“物流业”、“旅游业”等 顺序变量也是对事物分类的结果,但这些类别之间是有顺序的 。
销售收入,经济增长速度,……
14/55
1.1.3 统计数据
数值型数据
可进行数量运算 例:温度
任务一 认识统计
按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天气预报:沈阳:最高温度3℃,最低-7℃ 大连:最高温度6℃,最低-2℃ 两地最低温度相差5℃ 大连最高温度是沈阳最高温度的2倍
15/55
1.1.3 统计数据
●按来源不同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任务一 认识统计
观测数据 通过直接调查或观察收集到的数据 实验数据 通过对实验对象、实验环境以及实验过程 的有效控制而获得的统计数据
16/55
1.1.3 统计数据
任务一 认识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