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困境

合集下载

论现代性社会的伦理命运与道德困境

论现代性社会的伦理命运与道德困境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伦理道德〔论文摘要〕现代性社会以世界祛魅、个人主义、价值多元、未来主义为主要特征,这导致其伦理命运是价值神圣性的丧失、人伦共同体的失落、道德相对主义的无能、合理的传统资源的抛弃,其“道德谋划”也因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拒斥、对伦理制度化的过分钟情、对美德伦理的遗忘而陷入困境。

随着后现代研究的兴起,对现代性社会的审视逐渐成为我们时代最重要的焦点性话题之一。

现代性是正在降临的命运,彻底反现代性的企图在目前看来至少是不切实际的。

正如哈贝马斯指出的:现代性“并非某种我们已经选择了的东西,因此我们就不能通过一个决定将其动摇甩掉”[1]。

在这样一种无法选择的情状下,深入地洞悉现代性社会的特点也许是最为明智的。

本文拟分析一下现代性社会中的伦理道德的特殊性。

一、现代性社会的伦理命运(一)世界祛魅现代性社会的突出表现就是世界的“祛魅”。

马克斯•韦伯对现代社会有一段精彩的总结:“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智化,总之是世界祛除巫魅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命运,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从公众生活中隐退——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越领域,或者流于直接人际关系的博爱。

”[2]现代性对理性的过分钟爱有其历史渊源。

现代性本是西方文化语境的产物,一般说来,它的历史起点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它的基本蕴涵是启蒙与理性。

启蒙是神与人对举,针对神学蒙昧展开,开启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世俗化运动的大门。

理性是经验与超验对举,针对信仰而抒发,创造了一个建立普通有效的知识氛围,用以同宗教的神性相对,作为世俗社会为道德与社会立法、建立新的社会规范的根据。

应当说,理性化的文化精神从个体和社会一般的文化模式和价值取向上升为普遍的、总体性的、意识形态化的文化精神,是理性化进程的内在必然性。

在“脱域”吉登斯曾使用“脱域”(disembeding)一词表达现代性的一种状态,他认为脱域就是指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

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道德感理论探析

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道德感理论探析
经 验 主 义 伦 理 学 的 对 立 。 经 验 主 义 更 加 关 注 人 的
1 8世纪 的西 方 伦 理学 提 出 了更 为具 体 的 主
是 一 种 思 考 个 人 道 德 完 善 和 人 生 幸 福 的 伦 理
学 ”1, 是 要 求 认 识 社 会 、 识 人 、 识 人 与 人 之 _ 而 ] 认 认 间 的关 系 。 这 种 以 人 性 论 诠 释 的 伦 理 话 语 类 型 ,

推 动人 们去 思考 个 人 与 社 会 、 人 利 益 与公 共 利 个
益 的 关 系 , 而 要 求 人 们 对 仁 爱 、 情 心 、 感 与 从 同 情 道 德 关 系 的 关 注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 感 主 义 伦 理 情
学 家提 出 了道德感 的概念 。
( ) 感 主 义 伦 理 学 道 德 感 理 论 是 在 经 验 主 二 情
代表 人物 有 沙甫 慈伯 利 、 哈奇 森 、 谟 、 当 ・ 休 亚 斯 密 、 各森 等 。情 感 主义 伦 理学 道 德 感 理论 的产 佛
生, 主要 由伦理学 知 识 本 身 的逻 辑 发 展 等方 面 的
因 素决定 的 。 ( ) 理 学 知 识 本 身 的 逻 辑 发 展 一 伦
级 现 代 市 民意 义 上 的 道 德 A我 和 资 产 阶 级 现 代 国 家 意 义 上 的合 理 制 度 进 行 了 道 德 论 证 ” 并 “ 定 ; 奠
理性 的符 合 。经验 主义 则认 为 ,没有 与生俱 来 的 “
真理 : 切 知 识都 发 源 于 感 官 知觉 或 经验 , 此 , 一 因
唯 理 主 义 认 为 , 真 正 的 知 识 不 是 来 自感 官 直 觉 或 “ 经 验 , 必 然 在 思 想 或 理 性 中 有 其 基 础 。 真 理 是 而 理 性 天 然 所 有 或 理 性 所 固有 的 , 就 是 天 赋 , 与 那 或 生 俱 来 、 先 验 的 真 理 ”2 。 与 此 相 应 , 道 德 或 L2 l 在 领 域 , 理 主 义 强 调 道 德 原 则 和 道 德 知 识 是 与 生 唯

伦理学知识点整理

伦理学知识点整理

伦理学知识点整理伦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学科。

它探讨了什么是好与坏,正义与公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人们通过伦理学来思考和解决道德困境,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以下是一些伦理学的知识点:1.伦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伦理学源自于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和探索,特别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伦理学随后在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和文化中得到发展和应用。

3.伦理学的道德理论:伦理学家提出了许多道德理论来解释和指导道德行为。

常见的道德理论有伦理相对主义、应德主义、后果主义和德主义等。

每个理论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原则,用来解释何为道德行为和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4.伦理学的道德价值观:伦理学讨论了许多道德价值观,如正义、公正、人权、责任、和谐等。

这些价值观是由文化、宗教、社会和个人的观念塑造和影响的。

伦理学致力于理解这些价值观的含义和应用。

5.伦理学的道德判断:伦理学提供了一系列的道德判断原则,用来评估行为的好坏和对错。

常见的判断原则有普世主义、功利主义、权利理论、情感主义等。

这些原则提供了一个框架,帮助人们做出道德决策和行为。

6.伦理学与法律的关系:伦理学和法律有一定的关联,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伦理学关注的是道德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而法律则是由政府制定和实施的规则和指导。

伦理学可以提供道德标准来评估法律是否正义和合理。

7.伦理学的应用领域:伦理学在工作场所、医学、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教育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伦理学可以指导人们在复杂的道德决策和伦理困境中作出正确的选择,以促进公正和全面发展。

8.伦理学的挑战和争议:伦理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例如伦理相对主义与普世主义的冲突,个人主义与社会利益的权衡,以及道德判断的相对性和主观性等问题。

这些争议提醒我们如何审慎地思考和评估伦理问题。

总结起来,伦理学是一门复杂而有深度的学科,涉及到人类行为、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方面。

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好与坏,正义与公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西方伦理思想史

西方伦理思想史

西方伦理思想史道德形上学体系在西方近代伦理思想史上,德国伦理思想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同时代的英国和法国伦理思想有着极为不同的特点。

这一方面是与德国近代哲学传统和宗教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更重要的还是德国的历史发展和资产阶级的状况对伦理思想的决定作用。

近代德国的政治状况:皇帝统治下的邦国联合体,三百多个小邦名义上服从皇帝,但实际上皇权衰落。

因此四分五裂,内乱不断,经济极为落后。

近代德国的资产阶级既没有英法资产阶级那样的实力,也没有那样的勇气,因此卑鄙自私、奴颜婢膝的小市民习气弥漫着德国的知识阶层。

他们软弱、贫乏、狭隘,始终不能形成一个阶级的共同利益、不能形成民族的共同利益。

十八世纪,法国有政治大革命,形成了革命精神;英国有工业革命,形成了商业精神;而德国经过不彻底的宗教改革,只有“善良意志”。

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德国的大学教授们以自己的形式接受了法国革命的内容,即构造思辩的理论体系。

一、康德的道义论理论体系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十八世纪西欧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

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匠家庭,一生没有离开家乡,几乎象钟摆式地过着千篇一律的学者生活。

1745年大学毕业后担任了十年的家庭教师,后回母校担任讲师。

1797年辞去教职,潜心著述。

海涅曾说,康德的生活史难以叙述,因为既没有生活,也没有历史。

他过着一种机械般的有秩序的、几乎是抽象的独身生活。

然而,康德的生活其实并不孤独,据同时代的传记作家记载:他每天三点动身去朋友家。

到那时,老朋友格瑞正在躺椅上睡觉。

康德坐到旁边,开始假寐,慢慢也进入梦乡。

过不了一会儿,银行家拉夫曼就会来,和康德一样,坐在一边打盹儿。

到了一定时间,莫特白走进来,叫醒他们三位,一场热烈的交谈便开始了。

七点正,聚会准时结束,朋友们各自回家。

我经常听到街上的居民说,还没到七点,康德教授还没有走过呢!康德的学术研究大体分为两个时期:1770年以前,主要研究自然科学,曾提出过著名的潮汐摩擦假说和太阳系形成的星云假说。

近年来伦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近年来伦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近年来伦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当代社会生活和科技进步中所提出的诸多伦理道德问题予以了广泛关注,其学术触角主要涉猎如下伦理学前沿问题。
经济生活领域的伦理学前沿问题
集中在国际经济伦理、金融伦理、经济危机的伦理应对、财富伦理四个方面。国际经济伦理问题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而引发学者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一个有关全球经济活动是否需要道德及需要什么样的道德基础、国家之间及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如何处理、国际经济的道德秩序如何建立和维持的问题。学者们认为,国际经济伦理的构建和一致认同是经济全球化十分重要的紧迫课题,国际经济活动既不能奉行"丛林法则",又不能遵循经济自由主义所提倡的道德原则,也不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而应该在尊重各民族国家的道德观念的基础上,以正义原则、互利原则、共享原则等为其基本道德原则,在不伤害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经济大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经济道德责任,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富国应该积极援助穷国,跨国公司也应该履行相应的国际经济道德义务。
金融是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最为活跃的因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推动,我国学者对金融伦理给予了较多关注。学者们认为,金融不是纯粹的技术活动,还包含着道德因素,它要求金融行业自觉奉行金融市场的道德原则,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道德责任;金融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投机取巧、贪污受贿,不从事金融诈骗、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不道德的行为;金融监管机构主动遵守金融监管道德,合理处理金融领域所存在的各种利益冲突和伦理冲突,切实防范包括道德风险在内的各类金融风险。
政治生活领域的伦理学前沿问题
学者们认为,这一方面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弄清政治有无道德本性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是政治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它既是政治伦理学得以建立的逻辑前提,又是政治文明是否可能的内在根据。只有承认政治具有道德本性,我们才能有根据地对政治领域进行道德评价,才能理所当然地对政治主体提出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对政治道德予以准确的定位,即政治伦理产生于哪个社会生活领域、其根本道德价值取向是什么。政治道德的定位问题,既是一个关于什么样的政治道德才是合理的问题,又是一个关涉政治道德体系的问题。在政治道德体系方面,有人认为它包括政治道德理念、政治制度道德、政治主体道德和政治活动道德,有人认为它包括政治制度伦理、政治行为主体的关系伦理和政治美德以及以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社会政治理念和理想三大层面,有人认为它包括权力伦理、政府伦理、行政伦理和政党伦理,有人认为它包括政治家伦理、公务员伦理和公民伦理,有人认为它包括地缘政治伦理、文化政治伦理和生态政治伦理,有人认为它包括国内政治道德与国际政治道德。有人特别强调政治道德理念在政治道德体系和政治道德实践中的突出地位,认为合理的政治道德理念为人们确立政治行为的目的、为人们的政治实践提供动力、为人们提供衡量政治生活的标准、有利于人们把握政治世界和有利于整合人们的政治行为,并指出,政治道德理念既不能被化约为功利主义者所崇尚的功利理念,又不能被归结为自由主义者所力倡的自由或者正义理念,它本身是一个由多种道德理念所构成的整体。如果我们在政治实践中把其中的一个理念单独地抽象出来,作为指导和评价政治生活的唯一道德理念,那么,它就会给政治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就不能充分地显示政治生活的善性。在执政伦理方面,有人认为,它主要包括执政伦理理念、执政制度伦理和执政主体的道德品质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执政伦理的最高道德价值目标,以公正、平等、人道为执政伦理的根本原则。有人还分析了现代政治伦理的发展趋势,指出,这种趋势表现为:从统治政治到生活政治,从分等政治到平等政治,从人治政治到法治政治,从全能政治到权限政治,从集权政治到分权政治,从强权政治到联合政治。

伦理学的重要理论

伦理学的重要理论

《伦理学的重要理论及其价值》伦理学作为一门研究道德的学科,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伦理学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思考道德问题、规范行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伦理学理论,它强调行为的后果对于道德判断的重要性。

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杰里米·边沁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边沁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认为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它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的总量。

穆勒则进一步完善了功利主义理论,他认为快乐不仅有数量之分,还有质量之分,高级的快乐比低级的快乐更有价值。

功利主义的优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相对客观的道德判断标准,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道德问题时做出决策。

例如,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可以考虑哪种政策能够带来最大的社会效益。

然而,功利主义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过于强调结果,可能会导致忽视行为的动机和过程。

其次,功利主义在计算快乐和幸福的总量时存在困难,不同的人对于快乐和幸福的感受是不同的,很难进行统一的衡量。

二、义务论义务论是一种以义务为基础的伦理学理论,它强调行为本身的道德价值,而不是行为的结果。

义务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

康德提出了“绝对命令”的概念,认为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它是否符合普遍的道德法则。

康德认为,人作为理性的存在,应该遵循道德法则,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的利益。

义务论的优点在于它强调了道德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能够为我们提供明确的道德准则。

例如,“不杀人”“不撒谎”等道德准则是普遍适用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遵守。

然而,义务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可能会导致过于僵化的道德判断,忽视了具体情境的复杂性。

其次,义务论在确定道德法则时存在困难,不同的人对于道德法则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美德伦理学美德伦理学是一种以美德为核心的伦理学理论,它强调人的品质和性格对于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德性之后Microsoft Word 文档

德性之后Microsoft Word 文档

20世纪后期现代西方伦理学界,先后诞生了两位最具影响力的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和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

其影响深远的代表作《德性之后》。

罗蒂认为《德性之后》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研究的新的转折点。

《德性之后》是麦金太尔历经十年沉思的结晶。

他集中阐述了其德性论的思想。

麦金太尔认为,当代以情感主义为特征的道德理论与实践已陷入深重危机,其原因就在于自启蒙运动以来的三百多年间,人们抛弃了具有两千多年传统的亚里士多德伦理谱系,而走出西方伦理困境的出路就在于回到亚里士多德。

1当代道德危机的特征及其根源:情感主义与启蒙运动麦金太尔(后简称麦氏)主张回归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道德谱系,其思想的出发点就在于当代西方社会的道德危机和道德理论的危机。

一方面,随着西方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盲目追求肉体的感官享乐。

随之而来的是精神价值的失落,道德无序而混乱。

人们日益生活在物质文明极度富裕的精神荒岛上。

另一方面,社会—的沦丧表现为道德理论的危机。

当代道德理论的危机表征为情感主义的兴起。

“情感主义是这样的一种学说:所有的评价性判断,尤其是所有的道德判断,就其本性上,它们是道德的或是评价性的而言,都不过是爱好、态度或感情的表达。

当然,一具体判断也许是道德成分和事实成分的统一体。

”情感主义者认为,“事实判断有真有假,并且,在事实判断的领域里,我们在真假问题上确保达成一致意见的合理标准。

但是,表达情感和态度的道德判断,无真也无假,没有任何合理方法来确保道德判断上的一致,因为这里根本没有这种方法。

假如一定有的话,也是靠对有分歧者的态度和情感造成某种非理性影响。

”麦氏认为情感主义的理论存在明显的失败。

一方面,它把道德归结为个人的主观情感,也就无形之中取消了道德的存在。

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我的情感设定自己的道德标准,整个社会道德必将陷于无序之中。

另一方面,自我也必将消失于情感主义之中。

依麦氏看来,“任何一种道德哲学都以某种社会学为前提,情感主义也不例外。

道德 政治与历史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及其内在困难

道德 政治与历史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及其内在困难

康德的道德义务论强调道德行为的必要性,认为道德行为不是基于情感或经 验的判断,而是基于先天的、普遍的道德原则。康德认为,道德行为的根本动力 来自于义务感,即对道德法则的敬畏和遵循。在康德看来,道德法则具有普遍性 和必然性,
它超越了个人情感和经验的限制,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
康德提出道德义务论的原因在于,他反对经验主义和情感主义伦理学,认为 这些学派无法为道德行为提供可靠的依据。相反,他主张通过先天的、普遍的道 德法则来规定人的行为。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能够超越个 人偏见和主观情
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康德的道德义务论对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它提醒我们在德 育工作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义务感和责任感。康德认为,义务感是一个人的道德 行为的根本动力,因此,德育工作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康德的道德义务论强调了德育工作 的普遍性和一般性原则。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德育工作应 该注重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普遍性的道德原则,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道德情 境。
尽管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具有深刻的道德、政治和历史背景,但在实践中仍存 在一些内在困难。首先,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民主共和国,确保所有国家的平 等参与和权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各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文化和历史差 异,这可能导致难以达成共识。
为了解决这些内在困难并促进真正的和平,我们可以基于康德的永久和平论 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康德的崇高论主要涉及理性的功能和人的自由问题。在康德看来,理性是人 的本质特征之一,它使人能够超越感性的限制,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但是, 理性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认知能力,它还具有一种实践能力,即自由。康德认为,

后现代主义与伦理学主要问题探讨

后现代主义与伦理学主要问题探讨

后现代主义与伦理学主要问题探讨在当今多元而复杂的思想领域中,后现代主义犹如一股汹涌的浪潮,冲击着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伦理学也未能幸免。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为伦理学带来了新的思考视角和挑战,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主要问题的探讨。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传统的权威、宏大叙事和确定性的解构。

在伦理学领域,这意味着对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的重新审视。

传统伦理学往往基于一些普遍的、绝对的道德原则,如正义、善良、诚实等。

然而,后现代主义质疑这些原则的普适性和绝对性,认为它们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构建出来的,具有局限性和相对性。

这种对传统道德权威的挑战,一方面为我们开拓了更广阔的道德思考空间,让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察觉到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道德相对主义的泛滥。

如果一切道德判断都只是相对的,那么我们如何在不同的道德观念之间做出选择?如何评判行为的对错和善恶?这是后现代主义给伦理学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

后现代主义还关注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它强调每个人的经验和视角都是独特的,不能被简化为普遍的模式或标准。

在伦理学中,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尊重个体的道德选择和判断,不能简单地用统一的道德规范来约束所有人。

然而,过度强调个体的独特性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个体的道德判断可能会受到自身利益、情感和偏见的影响,从而导致道德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此外,如果每个人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做出道德判断,那么社会的公共道德秩序又如何得以维护?再者,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也对伦理学的理论构建造成了困扰。

传统伦理学试图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来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

而后现代主义则认为这种整体性的理论构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

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定和系统的伦理学理论,我们在面对具体的道德问题时,就可能陷入迷茫和混乱。

我们需要在尊重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同时,努力寻找一些共同的道德基础和原则,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伦理学从古代到现代

伦理学从古代到现代

伦理学从古代到现代伦理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了人类行为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

从古代到现代,伦理学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和思想体系。

本文将从古代哲学家的伦理思想开始,逐步探讨伦理学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和发展。

### 古代伦理学古代伦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想。

在古希腊,伦理学被视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哲学家都对道德和人类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

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伦理学的代表人物。

柏拉图认为,人类的行为应当受到理性和智慧的引导,追求真理和美好是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

他提出了“理想国”的概念,认为只有在理想国中,人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和美好生活。

柏拉图的伦理思想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倡导人们追求高尚的品德和思想。

亚里士多德则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幸福至善”这一伦理原则。

他认为,人类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幸福,而幸福的实现需要通过理性和道德的指导。

亚里士多德强调了人类行为的目的性和实践性,他的伦理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中世纪伦理学在中世纪,基督教的伦理观念对欧洲的伦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基督教强调了信仰和敬畏上帝的重要性,将道德和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这一时期,神学家们开始探讨人类行为与上帝旨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许多关于善恶、罪恶和救赎的理论。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伦理学的杰出代表,他试图将基督教信仰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相结合,提出了“自然法则”和“神学美德”等概念。

阿奎那认为,人类应当遵循上帝赋予的自然法则,通过实践美德来实现灵魂的救赎。

他的伦理思想在中世纪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近代伦理学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近代伦理学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

伦理学家们开始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理性和自由,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权、平等和自我实现的理论。

休谟和康德是近代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休谟强调了感觉和经验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情感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伦理观念。

伦理相对主义的困境与宗教普世伦理的可能

伦理相对主义的困境与宗教普世伦理的可能

伦理相对主义的困境与宗教普世伦理的可能吕洪(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摘要:西方现代性语境下的伦理相对主义对传统的伦理体系造成巨大冲击。

同时,它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自身固有的问题。

宗教普世伦理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基础,来反驳伦理相对主义,建构一种可能的普世伦理。

关键词:伦理相对主义普遍性特殊性绝对性相对性宗教普世伦理人的约束性一、伦理相对主义及其背景伦理相对主义,是西方现代的一种伦理思潮。

根据路易斯·P·波吉曼的说法:“伦理相对主义是这样一种理论,一切道德原则仅仅相对于一定的文化或个人的选择才是有效的,而不存在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

”【1】p15也就是说,在伦理相对主义看来,一切道德都是根源于其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不存在道德的普遍性,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道德不具有普遍的正当性。

伦理相对主义,基于对“事实”的描述,得出一种判断,即文化的特殊性和具体性,必然产生出道德体系的特殊性和具体性。

也就是文化相对主义或者描述相对主义在伦理学领域中的体现。

所谓文化相对主义或者描述相对主义,王海明先生在《论伦理相对主义与伦理绝对主义》中讲到:“道德事实上是完全相对的,一切道德都相对于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而存在,皆因文化和社会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文化、一切社会的普遍的绝对的道德。

”【2】就如波吉曼所言:“文化相对主义是一种仅仅陈述在不同地方和时代人们的风习和道德存在着极其巨大差异的人类学理论”【1】p16。

从社会背景的角度来审视伦理相对主义,它与西方的现代性语境是不可分的。

现代性使得西方的传统文化发生了断裂,新生的文化没有了传统根基,也就失去了内在的延续性,也就从根本上造成了文化的相对性。

同时,各种现代性理论割据了“地盘”,进一步造成了文化的混乱。

因此,文化往往根据各自社会的独特的“事实”来描述,将之引入伦理学领域之中,认为伦理学体系也是相对的,也应当根据各自独特的“事实”,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只来自于“事实”的根基。

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基本观点情感主义伦理学,听起来可能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的核心观点就像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浓香四溢,让人忍不住想一口喝下去。

情感主义伦理学强调的是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重要性。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做决定的时候,往往是心里的那种感觉在指引我们。

比如说,看到一个小猫被遗弃,心里肯定一紧,情感就告诉我们该去帮助它。

可见,这种理论就像是一种情感的GPS,帮我们在复杂的道德迷宫中找到方向。

说到情感主义,大家肯定会想到那些伟大的作家,像是雨果或者托尔斯泰,他们的作品里满是情感的宣泄。

读着读着,就能感受到一种共鸣,仿佛他们的文字在跟我们的心灵对话。

这种情感的力量,让我们意识到,伦理并不只是冷冰冰的规则,而是充满温度的人类体验。

生活中的很多瞬间,情感往往是我们最直接的道德指南。

你可能会遇到一个选择,明明知道对与错,但最终做出的决定,往往是基于你心里的那种情感。

而情感主义伦理学还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多么丰富多彩。

就像调色盘里的各种颜色,每一种情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快乐、悲伤、愤怒、同情……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生动。

人们常说“细腻如水”,情感的细腻之处就是在于它的多样性,让我们在面对不同的道德困境时,能够灵活应对。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不公正的事情,心里的愤怒就像火焰一样燃烧,促使我们去反抗。

这种反应不只是因为理智上的认知,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情感。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社会中,很多人容易被生活的琐碎压得喘不过气来。

可是,情感主义伦理学提醒我们,偶尔停下来,感受一下身边的美好,也许就是一种解压的方法。

比如,跟朋友一起聊天,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或者在阳光下散步,感受微风轻拂,这些小小的幸福瞬间,都能让我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而在这样的情感交流中,我们不仅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也在道德层面上建立了一种连接。

就像俗话说的“人心齐,泰山移”,在情感的交融中,我们能够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情感主义伦理学也有它的挑战。

有人可能会觉得,光靠情感来做道德判断,有点不靠谱。

伦理学的困境道德标准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

伦理学的困境道德标准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

伦理学的困境道德标准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伦理学的困境:道德标准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伦理学作为一门研究道德标准和人类行为的学科,常常面临着许多困境。

不同的道德标准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常常使得伦理学家陷入难以解决的境地。

本文将就伦理学困境的来源、不同标准之间的冲突以及应对时间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伦理学困境的来源伦理学的困境源于人类社会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形成了不同的道德标准,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伦理学家往往会面临不同的道德困境。

例如,一个行为在一个文化中可能被认为是对的,而在另一个文化中却可能被视为错误的。

此外,伦理学困境还源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

个人的道德标准往往受到个人经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个人往往会对同一种行为持有不同的道德判断。

这样,当个人的道德标准与社会的道德期望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伦理学的困境。

二、不同标准之间的冲突1. 称职与仁爱的冲突在伦理学中,称职主义和仁爱主义常常被用于道德判断。

称职主义注重行为的后果和效果,其道德标准是基于功利主义的,并强调个人责任和目标的实现。

而仁爱主义则注重关心、同情和帮助他人,其道德标准强调的是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培养。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医生在一场紧急手术中发现自己的手机响了,如果医生选择忽略手机而继续手术,符合称职的道德标准,因为医生应当专注于手术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然而,如果医生选择接听手机以确保家人的安全,符合仁爱的道德标准,因为家人的安全对于医生来说同样重要。

2. 自由意志与社会责任的冲突自由意志和社会责任是另一个常见的道德冲突。

自由意志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主选择,个体应当拥有追求自己幸福的自由。

而社会责任则强调个体应当为社会做出贡献,个人的行为应当符合社会的期望和需要。

例如,一个富有的商人可以选择将其财产全部用于满足个人欲望,符合自由意志的道德标准;然而,这样做可能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因为商人有责任回报社会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现代伦理学与近现代哲学的伦理观点

现代伦理学与近现代哲学的伦理观点

现代伦理学与近现代哲学的伦理观点在现代社会,伦理学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人们对于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探讨愈发深入。

随着时代的变迁,近现代哲学也对伦理学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现代伦理学与近现代哲学的伦理观点,展示它们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与影响。

一、情感伦理学的兴起近现代哲学对伦理学的影响之一就是情感伦理学的兴起。

情感伦理学强调个体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

它关注个体内在的情感体验,认为道德的基础是情感,而不是理性。

情感伦理学认为人们的情感和感受是道德判断和行为的重要依据。

比如,当我们能够感同身受他人的痛苦时,我们会更有动力去采取行动来减少他人的苦难。

二、实用主义伦理观点的发展实用主义是近现代哲学对伦理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

实用主义伦理观点强调行为后果的重要性。

根据实用主义的观点,一个行为的道德与否应该根据其造成的后果来评估。

如果一个行为的结果是有益的,它就是道德的;如果一个行为的结果是有害的,它就是不道德的。

实用主义伦理观点关注实际影响,强调行为的实用性和对社会的贡献。

三、权利伦理学的探索近现代哲学对伦理学的探索之一是权利伦理学的发展。

权利伦理学关注个体的权利和义务。

它认为个体有一定的权利,并强调保护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通过对个体权利的认可,权利伦理学试图建立一个公正、平等和尊重个体权利的社会。

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维护个人和社会的平等权利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兴起近现代哲学对伦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女性主义伦理学的兴起。

女性主义伦理学试图从女性的视角审视道德问题,并挑战男性中心主义的传统伦理观点。

女性主义伦理学关注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

它揭示了传统伦理观点中的性别偏见,并提出了关于权力、权利和社会关系的新思考。

五、道德相对主义的争论近现代哲学对伦理学的最后一个重要贡献是道德相对主义的争论。

道德相对主义主张道德价值观是相对而不是普遍固定的。

它强调道德观点的因地域、文化和个人而异。

道德情感论的现代观点

道德情感论的现代观点

道德情感论的现代观点在当代世界,道德情感论作为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道德情感论强调道德判断和行为是建立在情感和情感反应的基础上的,与传统的理性主义伦理学有所不同。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不断探讨和深化,道德情感论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道德情感论的定义、历史渊源、现代观点以及在道德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道德情感论的定义道德情感论是一种关于道德行为和价值的伦理学理论。

它认为道德判断和行为是建立在情感和情感反应的基础上的,强调感情、善恶情感、道德情感在道德认识和实践中的重要性。

道德情感论的核心理念是情感与道德判断的密切联系,即道德的根源在于情感,而不是理性或客观规则。

道德情感论的历史渊源道德情感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伦理学家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道德行为是建立在情感和感情的基础上的,而非单纯理性推理的结果。

此后,道德情感论在伦理学史上有过多次复兴和发展。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通过其著作《人性论》系统阐述了道德情感论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了道德情感论的发展。

现代观点在现代社会,道德情感论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和支持。

许多学者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往往受到情感、善恶情感、同情心等情感因素的影响。

道德情感论强调情感和感情的重要性,认为情感是人们行为和价值取向的基础,而且道德判断往往是情感的产物。

在当代伦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情感在道德实践中的作用,探讨情感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道德情感论在道德实践中的应用道德情感论作为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在道德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许多道德实践者倡导通过培养情感、善恶情感和同情心来提升道德素养。

在教育领域,一些教育家主张通过情感教育和道德情感教育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在治疗与辅导领域,一些心理学家则倡导通过情感治疗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总结道德情感论作为现代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强调了情感和道德之间密切的联系。

境遇伦理学

境遇伦理学

一、什么是境遇伦理学境遇伦理学亦称“新道德论”,20 世纪60 年代末出现并流行于西方的基督教伦理学流派之一,主要代表是美国基督教伦理学家约瑟夫·弗来彻(J·Fletcher)。

20世纪20 年代,美国著名实用主义伦理学家约翰·杜威曾系统论述作为世俗伦理学说的境遇伦理学。

20 世纪40 年代前后,当代著名新教神学家巴特、布龙纳、朋谔斐尔、蒂利希等人都从各自的神学立场出发,提出并阐发境遇伦理学思想。

但是, 对基督教境遇伦理学进行系统、全面论述, 并且在道德神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在世界上引起很大轰动的,则是美国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伦理学家约瑟夫..弗莱彻( Joseph Fletcher)以及他所著的《境遇伦理学》一书。

那究竟什么是“境遇伦理学”呢?费莱彻是这样认为的: 凡事没有绝对的对, 也没有绝对的错, 一切取决于境遇, 进而他得出惊世骇俗的结论: “任何行为——即便是说谎、婚前婚外性关系、堕胎都可能是正当的, 一切取决于境遇! ”[3] 弗氏声称境遇伦理学是“基于境遇或背景的决策方法, 但决不企图构建体系”[ 3] ( P3)。

境遇伦理学的方法又被称为“境遇论”、“语境主义”、“偶因论”、“环境论”或“现实论”,其核心是“境遇决定实情”。

弗莱彻境遇伦理学认为,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因此面对具体的境遇,人们应从人的境遇出发,实事求是地作出判断,作出道德抉择,而不能依据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和法则来分析道德。

强调境遇因素对于道德选择、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等道德活动环节起决定性的作用。

而道德主体应该根据具体的境遇状况,当时当地适时作出合适的道德抉择。

二、境遇与律法弗莱彻指出,解决传统伦理学对于道德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律法主义方法和反律法主义方法。

律法主义方法是指人们面临的每个需要作出道德决定的境遇,都充满了先定的一套准则和规章。

弗莱彻把他的境遇论称为新的道德决疑法, 把经书所言统称“律法”, 他把那种在对每一道德作出决断时, 总是到经书中寻找准则和规范的作法称为律法主义, 律法主义也就是指“依照这种方法, 人们面临的每个需要作出道德决断的境遇, 都充满了先定的一套准则和规章。

近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与道德教育

近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与道德教育

近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与道德教育近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是一种关注个体情感与道德价值观的伦理学流派,它强调情感在道德决策和行为中的重要性。

与传统的伦理学流派相比,情感主义伦理学更注重个体的感受和情感体验,认为情感是道德判断的基础。

道德教育则是一种培养个体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近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近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强调情感在道德决策中的作用。

传统的伦理学流派主要关注理性和道德规则,而情感主义伦理学则认为情感是道德判断的基础。

例如,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道德判断不仅仅是理性的推理,还包括个体的情感和感受。

他认为人们的道德判断来自于对于善恶的情感体验,而不是纯粹的理性思考。

这种情感主义的观点对于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个体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方式。

它旨在通过教育活动来引导个体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传统的道德教育主要注重规则和道德准则的传授,而忽视了情感的培养。

然而,近代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兴起使得道德教育也开始关注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

情感主义伦理学对道德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情感主义伦理学强调个体情感的重要性,使得道德教育更加关注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发展。

通过培养个体的情感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道德决策和行为。

其次,情感主义伦理学强调情感在道德决策中的作用,使得道德教育更加注重培养个体的道德感受和道德判断能力。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帮助个体培养敏锐的道德感受和判断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道德决策和行为。

再次,情感主义伦理学强调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关联,使得道德教育更加注重培养个体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责任感。

通过道德行为的培养,可以帮助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责任感,从而更好地践行道德价值观。

情感主义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的结合可以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日本近代情感道德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研究

日本近代情感道德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研究

日本近代情感道德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研究发布时间:2022-04-26T05:03:55.702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月第1期作者:黄萍[导读] 文学伦理学批评,主张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批评应该回到文学之初的教诲功能和伦理取向,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黄萍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 066000内容摘要:文学伦理学批评,主张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批评应该回到文学之初的教诲功能和伦理取向,认为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

那么,利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来阐释文学文本,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

日本近代在不断变化中形成的古今东西相互融合、相互矛盾而又自成一体的道德思想和伦理观念,给从明治时代到今天的日本文学带来了不言自明的全方位影响。

本论文基于上述基本立场,立足于“近代”这一特定历史的伦理现场,利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对近代代表性的小说进行了伦理的解构与重构。

通过提取近代小说中隐含的东西方文明并行的伦理线,发现伦理线经纬交织而成的多个伦理结,并且依据小说中呈现的因为伦理身份产生的伦理冲突、伦理困惑以及最终做出的伦理选择对近代情感道德小说进行归纳和分类,找出不同文学派别不同作家的小说文本中的通约伦理取向。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情感道德小说;日本文学;批评实践A practical study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in Modern Japanese emotional and moral novelsabstract: Literary ethics criticism advocates that the creation and criticism of literary works should return to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ethical orient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literature, and holds that literature is an ethical art in essence and a unique expression of ethical ideas and moral life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stage. Then,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of using literary ethical criticism to interpret literary texts is to return to the ethical scene of history. The contradictory and self-contained moral thoughts and ethical concepts formed in the constant changes of modern Japan have exerted a self-evident influence on Japa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Meiji era to today. Based on the above basic standpoint, this thesis deconstructs and reconstructs the ethics of the representative novels in modern times by means of the method of literary ethics criticism.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out the mutual agreement ethical orientation in different writers' novels of different literary schools by extracting the parallel ethical line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implied in modern novels. We find many ethical knots interwoven by the ethical lines, and summarize and classify modern emotional and moral novels according to the ethical conflicts, ethical puzzles and ethical choices presented in the novels due to the ethical identity.Key words: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Emotional and moral novels; Japanese literature; Critical practiceAuthor: Huang Ping is Lecturer at the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YANSHAN University. Her academic research focuses on Japanese literature, ethical philosophy.一、文献综述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理论方法是聂珍钊教授系列研究成果的集大成。

探索道德情感在伦理学中的地位

探索道德情感在伦理学中的地位

探索道德情感在伦理学中的地位道德情感是伦理学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其在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道德理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道德情感不仅影响个体的道德选择,还对社会的道德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探索道德情感在伦理学中的地位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包括道德情感的定义、其在伦理理论中的体现及其对实际伦理实践的影响。

道德情感的定义道德情感是指个体在面对道德问题或情境时所产生的情绪与感觉。

这些情感包括但不限于同情、内疚、羞愧、责任感等。

道德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既涉及个体的内心状态,也反映了社会与文化对个体价值观的影响。

它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个体作出符合社会规范和伦理标准的行为,因而被视为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伦理学中,道德情感与理性相辅相成。

有人认为,道德判断不仅仅是理性的产物,更是基于深层的情感反应。

这种观点挑战了传统伦理学中重视理性分析的方法论,强调了情感在道德决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道德情感与各种伦理理论的关系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伦理理论,强调最大化整体幸福。

然而,功利主义者有时难以充分考虑到个体的道德情感。

例如,当一种选择虽然可以带来整体利益最大化,但却伤害某些个体的情感时,功利主义是否仍具有说服力?因此,在实践中,功利主义可能忽略道德情感所传达的重要信息。

康德伦理学康德伦理学强调理性和义务,但康德自身并没有完全排斥情感。

在他的道义论中,道德法则要求个体超越个人利益,以普遍化原则进行行为判断。

在这一框架下,尽管关心他人的情感可能不是首要任务,但真正的道德行为常常伴随着某种程度的情感回应。

因此,康德理论中的义务并非脱离人类经验,而是通过内心对他人福祉的关怀得以实现。

美德伦理学美德伦理学强调个体品格及其内在品质,其中道德情感扮演着重要角色。

美德倫理學关心伦理行为形成与培养,而良好的品格往往依赖于积极的道德情感。

例如,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不仅需要理智分析,还需要通过对他人痛苦与快乐的敏感反应加以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5期山东社会科学No.5总第201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1·哲学研究·论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困境宇海金(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摘要]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取消了作为道德首要条件和前提的自由,混淆了善恶界限,最终导致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

这种理论虽然看到了情感因素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但过分夸大了其作用,从而抽空了道德的根基,为主观任性和胡作非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分析和批判情感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偏失,对于现代伦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道德体系的构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情感主义伦理学;德性;理论困境[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5-0149-04一、作为道德前提的自由的缺失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发端于17世纪,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沙夫茨伯利、哈奇森、克拉克、巴尔特、休谟和斯密等人。

沙夫茨伯利首先对道德发生的机制作了情感的解读,他把支配人的情感分为三类:一是天然情感,包括慈爱、同情、爱群、友谊、慷慨等;其二是自我情感,即自我生命安全和肉体欲望;三是非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既不是自我情感,也不是和个人或公众利益有关的情感。

“按照这些情感的存在,一个人可以分为道德的或邪恶的,善的或恶的。

”①哈奇森是苏格兰启蒙学派重要人物,他以严密的论证系统地发展了沙夫茨伯利的道德感理论,扩大了这个理论的影响,大大推动了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发展。

他认为人的道德感和其它感觉一样是一个正常人天生就有的,它先于任何知识或概念而存在,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

道德上的善与恶是情感问题,与理性无关。

只是通过道德感官“我们知觉到了自身或他人的善或恶”。

②在情感主义伦理学中,休谟是个重要人物。

他以彻底的经验主义方法,以情感为依据,建立了完整的伦理学体系。

休谟明确强调,决定道德的因素不是理性,而是情感、同情。

理性仅仅对道德善恶判断的能力起作用,道德、善恶“不是一个思辨的命题或断言,而是一种灵敏的感受或情感”。

③亚当·斯密运用心理学联想方法,提出了以情感共鸣即同感的概念为基础的道德哲学。

他认为,人之所以有德,是因为人性中的同情(Sympathy)的特质。

这种同情产生的原因在于心理联想规律。

情感主义伦理学最根本的问题是忽略人的自由,而自由是一切道德、伦理、法律的前提条件。

“法的基地一般说来是精神的东西,它的确定的地位和出发点是意志。

意志是自由的。

”④没有自由,人就是完全受机械因果规律支配的傀儡。

自由不是主观任性,不是由人的本能和自然情感所驱动的行动,这些恰恰是不自由的,是自由的反面。

德性不在于人所追求的幸福、快乐、财富以及人的能力如理解、明智、判断力、勇敢、果断等。

这些品质如果不以德性原则为指导,常常会导致极大的恶和缺德。

因此,德性不仅不以这些品质为最高追求目标,毋宁是要摆脱这些自然属性的影响,独立地规定意志。

德性行为不是每个人自然想要做的事,正收稿日期:2012-03-06作者简介:宇海金,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与西方哲学。

①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836页。

②弗兰西斯·哈奇森:《论激情和感情本性与表现以及对道德感官的阐明》,戴茂堂、李家莲、赵红梅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③休谟:《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页。

941如康德所认为的那样,道德规范对人表现为定言命令(Imperative Category)。

康德把定言命令分析为三个道德命题:只有出于义务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出于义务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义务是由于敬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

①康德所提出的道德命题并不是空虚的形式主义,不是为形式而形式的完全无现实可能性的原则。

由于主体的特殊本性或素质和普遍有效的善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东西,属于主观意志的东西。

“因此,善最初被规定为普遍抽象的本质性,即义务;正因为这种普遍抽象的规定的缘故,所以就应当为义务而尽义务。

”②而人正是在尽义务时才是自由的,这正是“康德的实践哲学的功绩和它的卓越的观点”。

③自由是主体按照道德律而行动的一种高度自律,对作为具有自然需要的人来说,德性就是“理性对爱好毫不让步,坚决地颁布它的规范”。

④而不管那些受到忽视的要求如何千方百计地为自己寻找证明的理由。

这种严格意义上的自律就是自由,也就是康德所说的道德基本原则:除非所选择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普遍规律,否则不应当行动。

由于人总是受到自然需要和倾向的纠缠,道德律对人而言表现为一种强制性,是不受外来原因限制而独立起作用的一种性质。

康德把这种性质称为德性行为的纯粹形式原则,这也是自由的消极概念。

当然,康德没有把自由看做是没有规律的一种任意性。

自然因果性是一个物体只有在机械规律作用下才能发生的一种必然性,如果人的一切行为只是在这个规律作用下的一个结果,人就是只是物件,和动物一样服从自然规律,一切行为通过本能才能发生。

自由虽然是一种规律,但这种规律和自然规律有着根本的不同。

康德认为,人是自由的,自由是这样一种规律,“行动所依从的准则必定是以自身成为普遍规律为目标的准则”。

⑤这就是自由的积极概念,是道德的原则。

在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那些关于道德情感理论的精细繁琐的论证中,缺失了自由这个最为重要的前提。

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把情感、自然需要或本能作为道德伦理的基础,由此出发的证明虽然前后一贯,但却因此而一错到底,尽管其关于情感因素在道德伦理中的作用的论述开启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自然的。

”⑥因为自然造就的东西不可能由习惯加以改变,石头的本性是下落,不可能通过训练而形成上升的习惯。

康德不厌其烦地强调,德性不能在人的本性中寻找,不能从人类学中借用任何东西,只能在纯粹理性概念中寻找,其目的就是要论证和说明这样的观点。

按照情感主义伦理学对道德伦理的看法,一头猪、一只猫就是最有德性的,一个无理性的人也许是最有德的。

这种理论是对人自身一种极大的讽刺,是对人的尊严的莫大的践踏。

二、善与恶界限的混淆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将情感作为道德前提,必然会混淆善与恶的界限。

无论把德性、善与恶建立在自然情感上,还是建立在所谓的道德情感上,善与恶的判断都只是某种愉快或不愉快的主观情感判断,情感是善与恶的唯一源泉。

因此,情感主义伦理学也必然把善和快乐等同,而把恶和不愉快、痛苦等同,把能够带来快乐的东西称为善的,而把带来痛苦的东西称为恶的。

由于不同的主体对痛苦和快乐的感受不可能是一致的,即使同一个主体对同一个对象的感受也是随着时间、地点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既然对快乐与不快乐情感的判断完全以个人的主观判断为根据,那么在情感主义伦理学看来,善与恶、德与缺德都只能是个人的事。

能够给我带来快乐的就是善,引起我痛苦的就是恶。

这同古希腊的伊壁鸠鲁一样,以快乐为最后的判断依据,尽管这种判断也需要理性,但最终结果却把一切都归结到最粗俗的肉体快乐之上。

即使在对象不变的情况下,感官的感受性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一种快乐其自身是没有绝对价值和意义的,感受性要以某种差别和对比才会发生。

一个人如果整天愁吃愁穿,只要有一次能吃饱饭他就会感到很快乐,但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这绝对算不上什么快乐。

一个对象对主体来说是否新鲜,也极大地影响感官感觉。

“新颖、怪诞或内容的诡秘,都会使注意力活跃。

”⑦对象形式的变换也会使感官感受力增强,不同感官间隔活动就会使某种感官保持活力。

不仅如此,在快乐中混入痛苦,或痛苦中夹杂有快乐,感觉也会得到加强。

由此可见,快乐或痛苦的感觉是飘忽不定的东西,将情感作为善与恶判断的依据,必然会把某种行为一会称为善的,一会又称之为恶的,最终抹杀了善与恶的界限。

黑格尔认为,这种哲学使用一种恶劣的替代品代替哲学的证明方法,“把自然的或昂扬起来的感情、自051①②⑥⑦④⑤Kant’Werke(BandⅣ),Berlin:Druck und Verlag Georg Reimer,1911,p6399-6400、6136、447.③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6、405页。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页。

Kant’Werke(BandⅦ),Berlin:Druck und Verlag Georg Reimer,1917,p163.己的胸臆和灵感变成法的源泉”。

①这种方法把直接意识和感情中的主观性、偶然性和任意性提升为原则,在哲学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因为害怕进行哲学的那种艰苦的、思辨的思考,而采用这种无思想、无概念的形式和最轻而易举的外在证明方法。

近代情感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的善恶完全取决于道德感官以及道德感的理论虽然更加精巧,但同样是不真实的,有问题的。

因为坚持这种道德感官的人认为只是道德感官规定意志,而不是理性规定了意志。

这样一来,“德行的意识是直接与满足和快乐结合着的,这样他们就终归把一切都置于对自身幸福的要求上去了”。

②这种道德感官理论只能把个人的、主观的感受作为最终的判断标准。

把主观感受和情感作为善与恶的源泉和规定,在理论上也就必然会混淆善与恶、苦与乐的性质的差别,把苦与乐冒充为善与恶,把善与恶等同于苦与乐。

康德对道德情感主义理论进行了彻底的、毁灭性的打击。

康德认为:“实践理性的唯一客体就是那些善和恶的客体。

”③善恶判断除了感官之外,还需要理性。

善的对象在每个有理性的人那里都是一个欲求能力的对象,而恶则是厌恶的对象。

把快乐等同于善、恶等同于苦,这不仅在理论上是有问题的,而且这种混淆和语言的习惯用法也是不一致的。

但是,“善或恶任何时候都意味着与意志的关系,只要这意志由理性法则规定去使某物成为自己的客体”。

④由于善与恶仅仅是实践理性的对象,是实践理性规定意志行为的一个结果的对象,因此,善恶不是出自人的自然偏好,也不可能存在于一个人的自然冲动中。

善就是纯粹理性规定意志,主体按照道德法则而行动,恶就是主体中本能、欲望等不顾道德法则的威严,把道德法则弃之不顾而行动的心灵倾向。

因此善与恶是对立的,善与恶之间没有中间状态。

康德对此作了严密的证明。

他认为,假如存在善,则其矛盾对立面就是非善。

非善有两种可能:要么纯然缺乏善,要么是善的对立面的一种积极的根据的结果,这种情况也叫做积极的恶。

假如道德法则不是行为的动机,而非善是缺乏道德动机的结果。

但实际情况是,行为必然有动机,缺少与法则一致,只有作为一种对任性的事实上相反的规定的结果,即只有通过一种恶的任性才是可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