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导论
第一章 风险管理
低风险 发 生 概 率 低风险
高风险
中等风险
增大
后果严重性
• 风险等级地确定:
• 对于某个项目,要确定其风险等级,需要将这两 个变量结合起来加以判断。主要是对历史资料进 行分析,运用概率论借助统计方法来得到。 • 低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低风险; • 高可能性与严重后果则为高风险; • 高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低风险;
一、静态风险与动态风险
• 静态风险(static risk)是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作 用,或者由于人们的错误或失当行为而招致的损失。 静态风险是在社会经济正常情况下存在的一种风险。 例如,洪灾、火灾、海难、死亡、疾病、盗窃和破 产等。 • 动态风险(dynamic risk)是指以社会经济的变动为 直接原因的风险,通常由人们欲望的变化、生产方 式和生产技术以及产业组织的变化等所引起。例如, 消费者爱好转移、市场结构调整、资本扩大、技术 改进、人口增长、利率变化、环境改变等。
• 按照形成损失的原因为标准分类: • 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现象、物理现象和其 他实质风险因素所形成的风险。例如,地震、 海啸、洪灾等。 • 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个人行为的反常或不可预 料的团体行动而形成的风险。例如,抢劫、 罢工和暴动等。 • 经济风险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相关因 素的变动或估计错误导致产量减少或价格涨 跌的风险。
• 二者关系: • 纯粹风险的风险事故及其损失,一般可以通 过大量的统计资料进行科学测算,而投机风 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受到政治环境、市场变 化和道德因素的制约。 • 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有时相互交织,此时进 行风险分析,就必须根据风险因素的形成与 风险事故的发生过程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 以准确认定风险的性质。 • 例如,某座丧失使用价值而准备拆迁的大楼 发生火灾而毁坏,业主可以因此而减少拆除 费用,此时,就不再是纯粹风险。
全面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理论及实证研究
全面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理论及实证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金融混业经营,企业面临的风险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企业风险敞口也不断扩大,风险在更大的范围内影响着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更是暴露了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短板,提示我们:世界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所有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
因此,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也是企业为了保证其实现经营目标而必须实施的全面管理过程。
全面风险管理作为近年来国际风险管理领域最前沿的思想之一,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全方位、全新思维的风险管理方式,它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
现在,越来越多地组织已经实施或正在考虑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方案,尽管许多实践调查以及理论研究都显示了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益处,但是全面风险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仍然缺乏经验证据的支撑。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论述了全面风险管理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寻找全面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经验证据。
全文由导论和正文组成,共五章。
前面两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核心部分。
第五章以我国保险业全面风险管理作为论文的结尾。
第一章导论指出,在世界经济国际化、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所处的风险环境越来越复杂,全面风险管理作为现代风险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企业的关注,全面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大趋势。
本章第二节对全面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并概述了全面风险管理在实践中的进展情况。
第二章指出风险观已经从传统走向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也随之演进;由于经济全球化、金融混业经营与外部监管评级等外部压力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内部需要,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成为必然。
首先,本章对风险观及相应的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评述,比较分析了传统风险管理与现代风险管理的不同之处。
风险管理各章要点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一、名词解释1. 风险:指在给定的客观情形下,在特定的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2. 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行为.3. 静态风险:指由于自然力的不规则作用,或者由于人们的错误或不当行为而招致的风险.4. 纯粹风险: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风险,纯粹风险的风险事故发生,必定对当事人造成损失.5. 投机风险:指那些既有损失可能也有获利机会的风险.6. 责任风险:指由于社会个体经济单位的侵权行为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负有经济赔偿责任,以及无法履行合同致使对方受损而应负的合同责任,所形成的风险.二、试述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及其相互关系.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件,是指引起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它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也就是说风险是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来导致损失的.损失是指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的事实.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三、试述风险的代价.风险的代价包括风险事故的代价、风险因素的代价、处理风险的费用.1. 风险事故的代价是指风险发生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2. 风险因素的代价是指一种为防范风险而付出的无形代价.A 风险因素所导致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个体福利水平的下降.B 风险因素所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的失衡.3. 处理风险的费用,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风险,经济单位就会采取各种措施,于是费用便产生.四、试述风险管理的作用.1. 对企业的贡献A 风险管理有利于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B 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a 直接贡献:降低费用b 间接贡献: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间接贡献i. 有效的风险管理会使企业上下获得安全感,并增强扩展业务的信心.ii. 风险管理有助于增加领导层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iii. 在决策从事某种业务时,如果能对其纯粹风险进行正确的处理,那末其业务经营会变得更为明智与有效.第二章风险管理计划一、试述风险管理的总目标: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二、试述风险管理的损前目标和损后目标:一损前目标是指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风险管理应该达到的目标,它可以分为:1. 经济目标:风险管理必须经济合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其总目标的实现.2. 安全系数目标:是指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3. 合法性目标底线:企业不是独立与社会的个体,它受到各种各样法律规章的制约.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每一项经营行为、每一份合同都加以合法性的审视.4. 社会公众责任目标:当一个企业遭受损失时,受损的决不只是企业本身,还有他的股东、债权人、客户、消费者、劳动者,以及一切与之相关的人员和经济组织.二损后目标:损后目标从最低的生存目标到最高的持续增长的目标,风险管理成本也随之不断上升.1. 生存目标:当企业发生重大损失后,它的首要目标就是生存,因为只要生存下去就能有恢复发展的希望.因此,损失后风险管理第一目标是生存.2. 持续经营目标:持续经营活动是指不因为损失事件的发生而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企业的风险管理者应尽可能的在损失后保证生产经营的持续性.3. 获得能力目标:风险管理者必须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企业的获利能力不会低于最低报酬率.4. 收益稳定目标:受益的稳定性可以帮助企业树立正常发展的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5. 发展的目标:企业只有不断地推出更新更高品质的产品,才能牢牢地吸引顾客.企业只有不断地开拓新市场,才能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6. 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及时有效的处理风险事故带来的损失,减少损失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减轻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保护与企业相关的人员和经济组织的利益,因而有利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三、试述企业组织结构与风险管理的关系:一直线制组织结构:由企业领导人全权负责,不设职能机构,只设协助人员.适用于小型企业.在小型企业中,一般可设置少数专职人员负责风险管理,厂长或经理是风险管理总负责人,全权处理企业各类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风险管理简单明了,责权分明,效率较高.但是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的能力,对领导的素质要求较高.无法处理复杂的风险.二职能制组织结构:职能制要求企业除主管领导人之外,同时还在企业内设置若干相应职能机构,部分管理职能下放到各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手中.这些职能机构和职能人员,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在大中型企业中一般要专门设有风险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风险管理部门有负责拟定有关风险管理的计划,从事风险管理控制处理,在职权范围内,可向下级下达命令.这种情况由于使用里专业的人才,可是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但是比较容易形成多头领导,造成秩序紊乱三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企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建立起行政领导系统.各级行政领导人,统一管理本单位、本部门的行政工作,直接向其上级负责,对下有指挥命令权.各级行政单位设置的职能机构是领导人的参谋,不能对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在这种组织形态中,风险管理部门作为企业职能部门是协助企业高层领导的,起着咨询服务作用.它对下级无命令权,只是进行指导和监督.领导层由于由专业人员的帮助,可以较为正确的进行风险处理.另一方面,由于相对集权整个企业又可以在统一的领导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这是一种企业普遍接受的形势.四、试述风险管理的效绩评定标准:一结果定向标准:年产量10万吨二行为定向标准:每天工作11个小时五、试述企业风险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一会计部门:会计部门掌握着许多的会计信息,可以为风险管理部门提供风险分析资料,帮助风险经理做出正确的决策.会计部门还可以通过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分配风险管理成本,帮助风险经理监督风险计划的执行情况.但是会计部门自身也会产生值得注意的风险.二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是企业进行资金管理的部门,它筹集、投放、分配资金,使资金发挥最大潜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风险管理决策的实施需要资金支持,所以需要财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相互合作.三购销部门:购销部门常会使企业面临风险损失.风险管理部门在进行损失控制时,需要购销部门的合作,以便分析识别损失原因,从而使损失降至最小.四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在指导产品或提供劳务时,常会使生产或劳务工人孟授予工作相关的损害,风险管理人员应帮助生产人员识别风险,指导他们如何防止、避免风险或为他们消除风险.五人事部门:人事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共同设计,安排和管理雇员福利计划.此外人事部门还可以帮助风险管理部门分析处理企业的某些风险.六、风险管理计划书的作用:风险管理计划书能将风险管理目标和要求传达给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风险管理计划书对于整个组织来说,可以建立整个风险管理的目标,定义风险管理部门责权地位,协调企业各分支机构,对风险暴露单位的风险级别评定,建立提高现有的交流网络和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章风险识别一、风险识别的目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便于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衡量,风险识别是风险衡量的基础,也是进行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因此目的之二是为了选择最佳的风险处理方案.二、如何理解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一感知风险:即了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二分析风险: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感知风险与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两个阶段,感知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基础,分析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关键.因为只有通过感知风险,才能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寻找可能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为拟定风险处理方案、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服务.三、为什么说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风险识别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制度性的工作.所谓系统性,是指风险识别不能局限在某个部门,某个环节中,而要研究经济单位这样一个完整系统所具有的全部风险.所谓持续性,是因为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任何事物都在变化,风险的制和量都在变化,还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风险,若非连续的工作,实难发现经济单位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制度性,是因为风险管理作为一项科学的管理活动本身要有组织、有制度.四、简述下列几种分析方法:流程图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保单对照法、事故分析法.一流程图分析法:将一个特殊活动过程连续生动地描述一幅流程图,在辨别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后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二投入产出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和企业与外部之间的商品和服务流量的关系,来识别企业所面临风险的一种分析方法.三保单对照法:是由保险公司将其现行出卖的保单种类与风险分析调查表相结合,以问卷的形式制成表,企业风险管理人员依据此表格与企业已拥有的保单,加以对照比较分析的一种识别风险的方法.四事故分析法:是对可能以其损失的事故进行研究,并探究其原因和结果的一种方法.五、风险识别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单独使用:一任何一种方法不可能揭示出经济单位面临的全部风险,更不可能揭示导致风险事故的所有因素,因此必须根据经济单位的性质、性质以及每种方法的用途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二由于经费的限制和不断地增加工作会引起收益下降,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效果最优的方法或方法组合.三如前所述,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仅凭一两次调查分析不能解决问题,许多复杂的和潜在的风险要经过多次识别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答案.六、感知风险有哪些方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标准调查表保单调查表、保单对照表、资产-损失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分析风险有哪些方法:风险清单分析法、威胁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风险因素分析法.第四章企业风险分析一、企业的财产权利主要有那几种:一抵押权:企业可能因贷款或赊销等原因产生债权,企业如果就某一债权和债务人签订了抵押合同,那么它就拥有因抵押合同产生的抵押权,企业有权依法因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二质权:动产质押中,债务人获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企业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企业有权依法以该动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三留置权:我国担保法规定,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券,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二、企业在责任诉讼案中可以运用哪些理由进行抗辩:一根本没有责任.企业必须证明自己有受害方所受损失无关,但这往往比较困难.二自担风险.企业若能证明受害方已经认识到某项活动所包含的风险却仍然参与此项活动,因之造成的损失,企业可以免责.三受害方有过失.企业以此理由进行辩护,如果成功,则可以避免赔偿或至少可以减少赔偿金额,这种情况较多地出现在交通事故中.四最后明显机会原则.指的是原告虽然有过失,但只要它能证明企业方有最后的明显机会去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却没有利用这一机会,那么可从企业处获得赔偿.三、财产损失的原因:一火灾:由于失去控制的异常性燃烧而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意外事故.二爆炸:物体在瞬间发生分解或燃烧时排出大量气体,对其周围环境或容器造成强大压力所发生的爆破现象.三雷电:是指发生在积云中的放电、雷鸣现象.四洪水:指大量的降雨在短时间内汇集河槽而形成的特大径流.五地震: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灾难.六盗窃:分为内盗和外盗两种.1. 外盗:指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财产的盗窃.可以通过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措施来减少.2. 内盗:指企业内部雇员或与外部人人内外勾结进行的盗窃.四、财产损失的形式:一按财产性质分:不动产损失、动产损失.二按损失原因分:火灾损失、爆炸损失、飓风损失….三按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分:直接损失、间接损失间接财产损失、收入损失、费用损失、责任损失四按财产权益分:所有权权益损失、抵押权权益损失、质权权益损失….五按是否通过保险得到补偿:可保损失、不可保损失.五、风险损失评估的方法:一财产直接损失评估:1. 重置成本法:是指按被评估财产现时重置全价扣除损耗或贬值来确定倍评估财产价值的一种方法.2. 现行市价法:通过调查市场上与被评估财产相同或类似的财产价格,据以确定财产评估价值的方法.3. 收益现值法:企业的某些财产,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获取收益,因此这些财产的价值,可以用他们未来收益的现值表示.二财产间接损失评估1. 收益减少:企业财产受损失后,企业部分的或全部的损失了对财产的使用,使收益减少.2. 额外费用增加:企业财产损毁后,为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必定要发生一些额外费用或支出.六、财产间接损失评估:一收益减少:企业财产受损失后,企业部分的或全部的损失了对财产的使用,使收益减少.1. 营业中断损失:指企业财产遭受直接损失后不能继续正常的生产经营,在恢复正产之前所蒙受的收入损失.1 假如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中断,本可以获得的净利润.2 营业中断后,仍然继续发生的费用.如:员工的工资、贷款利息等.2. 连带营业中断损失: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过分依赖于一个或若干个原料供应商或客户,那么一旦这些原料供应商或客户发生某些意外,导致正常的生产经营受阻,竟会连带影响企业等产或销售.3. 产成品利润损失:如果企业的产成品在风险事故中遭受损失,直接损失是产品的成本,间接损失是企业销售掉这些产成品可以获得的利润,商业企业与生产企业不同,期待售商品受损而导致的利润损失,已包括在经营中断损失中,其可能的间接损失是由于在营业中断期间,资金周转受阻,实际损失中超过商品成本加一次销售的利润的那部分损失.4. 应收账款减少损失:企业意外事故的发生,可能使一些应收账款的会计记录与重要凭证损毁,导致企业收债困难,甚至根本收不回贷款.包括:1 债务人拒绝偿还的贷款.2 应收账款延迟收回情况下企业的贷款利息.3 重建记录费用与增加的收账费用.5. 租金收入:企业出租的房屋因损毁而无法继续出租时,企业承受租金收入损失,即使在租约中规定预付租金,只也只能减少有限租期内的部分损失.二额外费用增加:1. 租赁价值损失:企业在房屋受损后,在重建期间要另租房屋,所付租金为租赁价值,其损失金额内还需减去租赁期间所不必开支的费用.2. 租权利益损失:承租人因租赁期间租赁价值的上涨,对超出租金的那部分价值的利益,如果房屋发生损毁,这部分利益就丧失了.3. 超额费用:某些特殊企业如报业、储蓄所等,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使生产经营中断,会使客户纷纷转向他处,及时恢复了生产经营,也难以达到损失前的水平,导致此营业中断更大的损失,或者企业出于维护自身形象或保持良好信誉的考虑,都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持继续营业,因此会产生一些超额费用.七、企业主要的责任风险:一雇主风险:减少雇主风险的方法:1. 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2. 提供合格的机械设备与工具.3. 提供安全防护的设施,制定安全操作制度.4. 保证员工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二产品责任风险:一方面,企业因过失或无过失而侵犯了顾客正当的财产权与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如果顾客因购买使用企业的产品而遭受人身、财产损害的,企业就违反了产品安全的暗示保证.三企业责任风险:专业人员为顾客提供劳务也要做到不损害它们的正当权益.四汽车责任风险:多采用保险方法处理汽车责任风险.八、企业人身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一稳定员工队伍,吸引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二鼓舞士气,其高工作效率.三执行了有关企业安全生产与福利保障的法律法规,并享受了员工福利计划中的税收优惠.四形成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九、企业人身风险损失形态:一死亡:二疾病:三工伤: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引发生各种意外或因职业病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的总称.1. 人为因素2. 物的因素3. 环境因素4. 管理因素四年老:主要指的是养老的问题、员工老龄化的问题第五章风险控制一、风险控制的概念及种类: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在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技术,以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害性.风险控制有以下方法:一风险避免二损失控制三非保险转移-控制型四隔离二、简述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认为,损失控制应重视人为因素管理,即加强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向员工灌输安全意识,以杜绝容易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三、比较风险避免、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一风险避免不需要其他技术辅助,后两者都是损失控制方法.二损失减少重点是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三损失抑制重点是减少损失的程度.四、如何进行风险控制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一先要找出风险控制的成本. 二在找出风险控制的效益. 三适用预期值和贴现值进行分析.五、试述安全教育的内容:一安全法制教育.经济单位要贯彻安全法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更为详细的规定.二安全知识教育.经济单位要从理论上对员工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三安全技能教育.通过实践训练以掌握各种技能、技巧.四安全态度教育.要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是极为重要的.六、试述风险避免的适用性:适合采用风险避免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某种特定风险所导致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相当大.二应用其他风险处理技术的成本超过其产生的效益.七、试述风险隔离的特点:一风险隔离分为分割和复制.分隔就是将经济单位面临损失的风险单位分离,而不是经他们集中在都可能遭受同样损失的同一个地点.分散就是通过加大风险单位的数量,将特定风险在更大的样本空间里进行分散,以此来减少单位的损失.复制是指在设置一份经济单位艘游的财产或设备作为储备,这些复制品只有在原资产或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下才可以被使用.二分割和复制的特点:1. 分割和复制不像其他损失抑制措施那样力图减少风险单位本身损失的严重性,而在于减少总体损失的程度.2. 分割和复制减少的是一次独立风险事故的损失,但同时增加了风险单位,也就会影响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的概率.3. 复制风险单位可以减少平均或预期的年度损失.4. 分割风险单位能不能减少平均预期损失,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割风险单位减少损失程度是否比降低风险事故或损失发生概率来得更重要.八、风险转移的含义和方法:一风险转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 风险的财产转移2. 风险的财务转移二风险转移的方法:出售、分包、约定免责.九、损失控制的定义和分类:一损失控制是指企业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缩小其损失发生的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或方法.二损失控制的分类:1. 依据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2. 按照所采取措施的性质分为工程法和行为法.按照执行时间分为损失发生前、损失发生时、损失发生后.第六章风险的财务处理一、试述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优缺点:一优点:1. 财务型非风险转移方法所能处理的风险,既可以是纯粹风险,也可以是投机风险,既有可保风险,可又不可保风险.这种方法所使用的对象是比较广泛的.2.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具体操作措施灵活多样.3. 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的直接成本较低.与保险转移相比,所需费用总是低于购买保险的保险费.4. 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控制风险、减少风险.一般而言,把潜在损失转移给那些能够更好的进行损失控制的人,会降低损失概率与损失程度.二缺点:1. 法律和清理的双重限制:2. 合同条文理解的差异可能引起起一些问题.3. 转让人要承担一定的代价.受让人不会无代价地接受转移,总是要求转让人在某些方面作出让步.4. 受让人有时无力承担所转移的损失责任.二、风险自留的本质及主要措施:风险自留又叫风险承担,是指经济单位自己承担有风险事故所造成损失.其实在在于,当风险事故发生并造成一定的损失之后,经济单位通过内部资金的融通来弥补所遭受的损失.主要措施有:一将损失摊入经营成本.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时,经济单位把意外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即吸收于短期的现金流通之中.二建立意外损失基金.又成自保基金或应急基金,是经济单位基于对所面临风险的识别和衡量,并根据其本身的财务能力,预先提取,用以补偿风险事故所至损失的一。
风险管理知识点-精简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第一节风险的定义及构成要素一、风险的定义基本含义: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但是,在经济学、统计学、决策理论和保险学中尚无一个适用于他们各个领域的一致公认的定义。
(一)经济学:损失机会和损失可能性。
把风险定义为损失机会,表明风险是面临损失的可能性,是一定状况下的概率。
(二)统计学: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
(三)决策理论:损失的不确定性。
二、风险的度量1、损失频率:用于度量事件是否经常发生2、损失程度:用于度量每一事故造成的损害三、风险的特征(一)客观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用概率度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损害性。
损害是风险发生的后果,无风险则无保险。
(三)不确定性。
1、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地点不确定2、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时间不确定3、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损失的后果不确定(四)可预测性。
大量风险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奠定了保险费率确定的基础。
(五)发展性——可变性当代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风险的发展性更为突出。
如使用网络和手机的风险,电信诈骗。
四、风险构成的要素(一)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或条件,或者风险事件发生时,导致损失扩大的原因或条件。
通常分为三种:①物质风险因素:与物质的物理功能有关,与人无关——有形的;②道德风险因素:与人的修养有关,偏重于人的恶意行为——无形的;③心理风险因素: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偏重于人的善意行为——无形的;实质风险因素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人为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二)风险事故:风险事件的具体表现形式——风险的载体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害的直接的、外在的原因,是损害的媒介物。
(三)损失——风险事件的结果,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1)直接损失(Physical Loss)风险事故直接造成的有形损失,所保风险的第一结果(2)间接损失(Consequential Loss)由直接损失引发的无形损失,所保风险的第二结果包括:额外费用损失(Extra Expense Loss)收入损失(Income Loss)责任损失(Liability Loss)★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损失之间的关系:三者共同构成了风险。
风控部学习计划
风控部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深入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各种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3. 提升风控部门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4. 加强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提高风险管理处理能力;5. 了解和掌握风险管理的国内外动态,及时调整企业风险防范机制。
二、学习内容及方法1. 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学习内容:深入了解风险管理的定义、分类、特点和作用,及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阅读《企业风险管理导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 风险管理原则和方法学习内容: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风险定性与定量分析、风险度量和监控、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等内容。
学习方法:结合教材和案例,参加培训课程,与同行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3. 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学习内容:了解各种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包括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等。
学习方法:参加专业培训,学习金融风险管理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定期组织团队学习和交流。
4. 风控部门专业能力提升学习内容:加强量化风险分析和综合风险管理方法的学习,提升金融风险管理团队整体素质。
学习方法:开展专题研讨会和研究课题,定期组织业务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
5. 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提升学习内容:加强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整体协同能力。
学习方法:定期组织团队建设和团队合作培训,提升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
6. 国内外风险管理动态学习内容:了解国内外风险管理的前沿理论和实践,及时调整企业风险防范机制。
学习方法: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情况,开展风险管理案例研究,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三、学习计划1. 第一阶段:风险管理基础知识学习时间:1个月内容: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深入了解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
学习方法:阅读相关教材和论文,参加培训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2. 第二阶段:专业能力提升时间:2个月内容:加强量化风险分析、综合风险管理方法学习,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风险管理复习资料
风险管理复习资料1.1.谈谈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认识。
1.2.试述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及其相互关系。
1.3.试述风险的代价。
1.4.试述风险管理的作⽤。
1.5.简述风险管理过程。
1.6.简述由美国企业的保险管理向现代风险管理转变的过程。
2.1.论述在⼀个企业中如何做好风险管理计划⼯作。
2.2.试述风险管理的总⽬标。
2.3.试述风险管理的损前⽬标和损后⽬标。
2.4.试述风险管理与企业组织结构的关系。
2.5.试述风险管理绩效评定标准。
3.1.试述分析风险常⽤的⼏种⽅法。
3.2.各种识别风险的⽅法,都存在⼀定的局限性,在实际运⽤时还应注意什么?4.1.论述企业的责任风险。
4.2.论述企业进⾏⼈⾝风险分析的重要性。
6.1.论述风险控制的⽅法并进⾏介绍。
6.2.试述风险控制的概念及其种类。
6.3.简述多⽶诺⾻牌理论。
6.4.⽐较风险避免、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
6.5.如何进⾏风险控制的成本与效益分析?6.6.试述安全教育的内容。
6.7.试述风险避免的适⽤性。
6.8.试述风险隔离的特点。
7.1.试述风险的财务处理。
7.2.试述财务型⾮保险转移风险处理⼿段的优缺点。
7.3.试述风险⾃留的本质及主要措施。
7.4.试述⾃保的优缺点。
7.5.试述专业⾃保公司的产⽣与发展情况,并分析原因。
8.1.保险的赔偿⽅式有哪些?8.2.试述理想的可保风险之构成要件。
为什么投机风险不是“理想的”可保风险?8.3.购买保险需注意哪些问题?8.4.试述部分保险的适⽤性。
8.5.保险事故发⽣时,被保险⽅要做哪⼏件事?保险双⽅如有争议,该怎么处理?8.6.试述⼀揽⼦保险及其优点。
8.7.试述员⼯福利计划的地位和作⽤。
8.8.在制定退休⾦计划时,风险管理者必须就哪些问题做出正确决策?9.1.试分析风险管理决策的特点。
9.2.举例说明保本分析在风险管理决策中的应⽤。
10.1.论述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检查和选择风险处理⽅法⽅⾯的应⽤。
10.2.论述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第四个阶段——购买、租赁或组建的决策。
建设工程风险管理 教学大纲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英文名称:Engineering Project Risk Management课程编码: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工程造价课程学分:2 开设学期:第7学期总学时:36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管理学,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与装饰工程施工执笔人:周利超审核人:二、课程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风险的识别、衡量、评价、防范与利用以及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原理和过程,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项目风险做出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和监控,提出应对策略,熟悉和掌握风险管理的流程,以及技术风险管理和项目群风险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掌握项目管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4课时)(1)教学内容1)工程项目风险概述2)工程项目风险管理(2)教学要求了解风险的属性、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分类;理解工程项目风险的含义和特征;掌握工程项目建设各参与方的风险。
了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熟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的风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难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2.第二章工程项目风险识别(5课时)(1)教学内容1)工程项目风险识别过程2)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3)工程项目目标风险识别(2)教学要求了解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概念与特点;熟悉项目风险识别的原则和步骤;掌握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的各种方法;掌握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投资目标风险的识别。
第1章 风险管理导论PPT课件
进行风险管理的理由:人类安全的需要和风险的代价。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还来自于风险的经济成本即风险的代价。 风险的代价包括风险事故的代价,风险因素的代价和处理风险的 费用。
1.3.3 风险管理的作用
对企业的贡献 对家庭的贡献 对社会的贡献
第1章 风险管理导论
9
1.4 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责任风险(Liability Risk)是指由于社会个体(经济单位)的侵权行为造成他 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依照法律负有经济赔偿责任,以及无法履行合同致使 对方受损而应负的合同责任,所形成的风险。
第1章 风险管理导论
7
1.2.4 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与政治风险
自然风险(Physical Risk)是指由于自然现象、物理现象和其他 实质风险因素所形成的风险。 社会风险(Social Risk)是指由于个人行为的反常或不可预料的 团体行动而形成的风险。 经济风险(Economic Risk)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相关因 素的变动或估计错误导致产量减少或价格涨跌的风险。 政治风险(Political Risk)是指起源于种族、宗教、国家之间的 冲突、叛乱、战争所引起的风险。
风险事故(Peril)是指引起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它 是使风险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媒介,也就是说 风险是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来导致损失的。
损失(Loss)是指非故意、非计划、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 的事实。
损失分为(直接损失、间接损失)或(实质损失、费用损失、 收入损失、责任损失)。
第1章 风险管理导论
1.2.5 其他分类
个人风险、家庭风险、企业风险、国家风险 个体风险、总体风险 基本风险、特定风险 可管理风险、不可管理风险
风险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风险管理培训心得体会风险管理培训心得体会1随着社会法制化的推进及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只有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到基业长青。
掌握先进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及职业舞弊等理论;掌握快速诊断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方法,评价内部控制的效果并进行改进;提升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能力,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明确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建立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系统;通过企业运作中的典型实例帮助学员明确主要业务活动中的控制要点、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
此次培训使我系统地学习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功能,不仅知道了如何使用,更了解了原理,对今后的工作十分有帮助,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的成果更美观,为自己的工作成果加分,使老板满意。
学习蓝草咨询举办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培训后,我在公司配合领导建立上市公司内部制度!风险管理培训心得体会2经过两天汤老师风险管理的培训,我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归结为一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临时性、生命周期等特性,决定了风险管理对于一个成功项目的重要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存在于随机状态中,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存在风险。
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方式,可以使项目风险管理更加平稳,可以规避、转移风险或缓解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项目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是导致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
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定性分析,项目风险应付计划,项目风险监控。
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在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对尚未发生的潜在风险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和全面识别。
从而判断础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以及风险发生可能引起的后果。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项目风险定性分析是评估并综合分析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对风险进行优先排序,从而为后续分析或行动提供基础的过程。
风险管理一二章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第一节、风险及其本质❝一、风险的概念❝风险:是指在给定的客观情形下,在特定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
❝用概率统计的术语,风险的大小则由损失的期望值和均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
❝风险的大小本质上决定于不幸事件发生的概率(损失概率)及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损失程度)❝2004.1单选题❝据以确定风险的大小或高低,并作为风险衡量的主要测算指标的是损失概率和()❝ A.损失性质 B.损失原因❝ C.损失程度 D.损失结果❝答:C❝2003.10❝在给定的客观情形下,在特定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被称为()❝ A.风险 B.风险程度❝ C.损失概率 D.损失程度❝答:A❝根据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两个变量,以下结论是明确的。
❝1、低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低风险❝2、高可能性与严重后果则为高风险❝3、高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低风险❝4、低可能性与严重后果,未知!!!❝2008.1单选题❝以下对于风险等级的判断错误的是()❝A.低可能性与轻微后果的风险是低风险B.高可能性与严重后果的风险是高风险❝C.高可能性与轻微后果的风险是低风险D.低可能性与严重后果的风险是高风险❝答:D❝二、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一)风险因素❝是指促使或引起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
❝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间接的和内在的原因。
❝2004.10单选题❝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 A.潜在原因 B.外在原因❝ C.直接原因 D.主要原因❝答:A❝通常把风险因素分成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三种。
❝1、实质风险因素是指对某一标的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损失严重程度的条件,它是一种有形的风险因素。
❝如: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的人的不正当社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无形的风险因素。
❝如:偷工减料导致的事故❝3、心理风险因素是指由于人的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导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机会或扩大损失程度。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导论
2.2利率敏感性分析与缺口管理(3)
商业银行能够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谋求盈利或者套期保值。 设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化量为 NII=Δi· GAP= Δi· (ISA-ISL) 由该式可得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变动与银行净利息收入变动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不变 (0)
上升 (+)
下降 (-)
利率下降 (-)
商业银行为了达到其长期和短期的工作目标,尽可能对其资产和负债的数量、结构、以及收益和成本加以协调和控制,争取实现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之差最大化。
2.1经济模型与会计模型分析(2)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战略把利率风险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但利率风险最小并不是商业银行营运的最佳结果,在一定利率风险水平上的利润最大化才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追求的目标。 这一目标短期和长期和长期之分: 短期(通常指一年以内)注重的是银行的净收入,通过会计模型进行分析。 长期(通常指一年以上)注重的是银行股权的市场价值,通过经济模型进行分析。
GAP<0 称为负缺口,意味着部分固定利率资产来自利率浮动的负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GAP=0 称为零缺口,意味着利率浮动资产等于利率浮动负债。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GAP=ISA-ISL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利率敏感性缺口(GAP)等于一个计划期内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ISA)与利率敏感性负债(ISL)之间的货币差额,即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导论
01
一、导 论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 基本内涵
1.1.1 商业银行风险的界定
1895年美国学者海尼斯在其所著的《Risk as An Economic Factor》一书中将“风险”一词定义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性界定,如果某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导论》笔记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导论》读书札记1.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导论在开始阅读这本关于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的重要著作时,我深感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章作为全书的开篇,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这些灾害不仅带来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还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寻求有效的管理策略,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等环节。
通过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损失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对灾害风险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包括风险预防、风险应对、风险减缓等环节。
管理的目标是在降低灾害损失的同时,提高社会的抗灾能力。
这需要我们建立科学的预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加强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本书系统介绍了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等方面。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影响,以及如何进行风险分析和管理的知识。
这对于我们制定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提高社会的抗灾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方法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是一门研究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学科。
在《自然灾害风险分析与管理导论》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混合分析等。
这些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分析和管理自然灾害风险,从而提高我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定性分析是一种基于专家经验和直觉的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和分类,以及对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来评估自然灾害的风险。
酒店管理导论__论述酒店风险管理矩阵模型(叶予舜)
客房 风险 管理
上月盘存数和本月的初期数要一致。
客用品管理
客房主管处要有客用品发放记录,并 且发放记录与当天《客房服务员日工 作报表》上的记录一致。
1、非特殊情况,易耗品为每天发放一次,并且保证 每天发放的数量和服务员每天消耗数量一致;2、每 天的客用品发放记录必须要有服务员的签字,并且 每天领用数与消耗数一致
各项单项清洁、大清洁要具体计划, 大清洁、计划卫 并且与服务员的工作记录一致;清洁 生管理 质量符合要求。 布草袋内的脏布草要及时撤回工作间 。 工作车整洁完好,物品摆放整齐。
在工作间贴上计划卫生的表格,每天服务员完成后 在表格上填写,由主管检查签名。
工作车管理
脏布草不能超出布草袋的高度。
服务员在查房、做房时要填写《客房 服务员日工作报表》将进房时间、完 成时间、物品补充等记录在表上;客 房领班、主管要认真查房,检查各项 设施设备、员工做房质量、物品补充 等是否符合标准,并及时填写房态表 。 查房记录、工作 表、房态表管理 服务员每班要在《客房服务员日工作 报表》上登记清楚每间房什么时候入 住、什么时候换房、什么时候退房、 什么时候再次入住等情况,并统一上 交存档以备核查。
检查D D N 记录:1、D D N 处理记录是否完 DD N 房的处理管 整(时间、处理内容、处理人);2、 理 检查《客房服务员日工作报表》上D D N DD N 记录本的流向:客房- 前台- 客房。 房间是否有相应记录;3、检查客房主 管、领班的D D N 记录;4、21: 00之前必 须由前台完成对D D N 房的最后处理。
接班表是否按要求记录并签字 齐全。抽盘部分商品柜内的商品是否 账实相符。 检查财务处月度商品盘点表是否填写 符合实际,并签字齐全。 检查商品是否明码标价,价格是否合 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
第一节风险及其本质
一.风险的概念
现实世界中,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客观地存在着,但这种不幸事件何时何地发生,致害与何人,造成何种程度的损失,通常是无法预知的。
因此,对于特定的事物而言,人们对于是否遭遇不幸事件,受到多大的损失,处于一种不特定的状态。
于是,特定的事物,对于特定的人们,就构成了风险。
然而,关于风险的定义,迄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有人认为,风险是损害或损害的机会或可能性;有人认为“风险及损失的不确定性”;也有人将风险定义为“在给定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差异”。
本教科书采用后一种说法开定义风险这个概念;风险是指在给定的客观情形下,在特定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
于是,所谓风险大,就是指这种变动程度大,风险小就是指这种变动程度小。
用概率统计的术语,风险的大小则是由损失的期望值和均方差决定的。
根据这一定义,风险的大小本质上决定于不幸事件发生概率(损失概率)及其发生后果的严重性(损失程度)。
这可用图1—1来解释。
实践中,对于某一项目,要确定其风险等级,通常要将这两个变量结合起来加以判断。
为得到这两个变量,通常需要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运用概率论借助统计方法来得到。
本书第五章对此有详尽论述。
关于对这两个变量的结合与判断有时比较容易,有时则是复杂的。
下列情况结论明确:
低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低风险;
高可能性与严重后果则为高风险;
高可能性与轻微后果则为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