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音乐教案第一课《清晨》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清晨》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清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清晨》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歌曲。
歌曲描绘了清晨的美景,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歌曲的旋律简单,节奏明快,适合五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还需要引导。
此外,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合唱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清晨》这首歌曲,并能够理解歌曲的意境。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清晨》这首歌曲,能够做到音准、节奏准确。
2.教学难点:对于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的处理,以及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使用图谱法,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3.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4.采用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清晨的自然声音,如鸟鸣、水流等,让学生感受清晨的美好。
2.新课导入:教师介绍歌曲《清晨》,并简单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意境。
3.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和节奏。
4.歌曲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感受,教师引导他们进行讨论。
5.歌曲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6.合唱展示:学生进行合唱展示,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的表达和感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清晨》的歌词、旋律图谱、重点音准和节奏的标注等。
通过板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走向,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演唱歌曲。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清晨》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清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清晨》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节课以描写清晨景象为主题,通过歌曲、欣赏、器乐演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清晨的美好,体会音乐的魅力。
教材中包含了歌曲《清晨》,以及一些与清晨相关的欣赏作品和器乐演奏片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形式,感受清晨的美好,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清晨的美好,体会音乐的魅力。
2.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清晨》。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清晨》的演唱,特别是呼吸和音准的把握。
2.对欣赏作品和器乐演奏片段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清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清晨》,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演唱、演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对音乐的理解,提高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清晨》的曲谱、清晨景象的图片、欣赏作品和器乐演奏片段。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清晨的场景,如窗帘、灯光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清晨》,引导学生感受清晨的美好。
2.呈现(10分钟)展示清晨景象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清晨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清晨》,学生跟随模仿,注意呼吸和音准的把握。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清晨》,互相交流演唱心得。
5.拓展(5分钟)欣赏清晨相关的音乐作品和器乐演奏片段,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清晨的美好和音乐的魅力。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清晨》,并尝试欣赏其他清晨相关的音乐作品。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清晨》 教案1500字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清晨》教案1500字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和演唱《清晨》,使学生了解和体验清晨美好的氛围和愉悦的节奏。
2. 学习并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唱和合拍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配合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的歌词和曲调的学习和掌握。
2. 合唱和合拍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配合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音乐五年级上册》,包含《清晨》的歌谱和歌词。
2.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CD。
3. 展示工具(如幻灯片或白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清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日出和听到鸟儿的歌声。
你们喜欢听清晨的声音吗?”2. 展示图片或播放一段清晨的自然声音,引导学生感受清晨的气氛和节奏。
Step 2:学习歌曲(10分钟)1. 观察学生手中的教材,引导他们找到《清晨》这首歌曲。
2. 与学生一起阅读歌曲的歌词,强调每个词的发音和意义。
3. 播放音乐CD,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听并读歌词。
Step 3:歌曲练习(25分钟)1. 分配学生为两个大组,每个组分为两个小组。
2. 让学生学习和练习第一段的歌词和曲调,每个小组轮流演唱。
3. 引导学生合拍练习,让每个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轻击手掌。
4. 全班一起演唱第一段歌曲,并注意节奏的统一性和合拍的效果。
5. 重复以上步骤,让学生学习和练习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歌词和曲调。
Step 4:合唱和合拍(10分钟)1. 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合唱《清晨》,注意歌曲的整体感和合唱的和谐。
2. 强调合拍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声音和手掌的节奏合拍进行配合。
Step 5:总结(5分钟)1. 回顾学习的内容,询问学生对《清晨》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合唱和合拍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体会集体合作的好处。
扩展活动:1.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和创意来演唱《清晨》。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清晨》人音版(五线谱)

3.文化理解:通过学习五线谱,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音乐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语言,它代表着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文化理解能力。
-邀请音乐家或音乐教师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表演,让学生与专业人士互动交流,了解更多关于五线谱的知识和技巧。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鼓励他们运用五线谱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音乐作品,可以使用五线谱记录自己的创作,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和交流,促进彼此的学习和进步。
3.分组练习和个别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技巧。
4.利用多媒体资源和音乐实例,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5.创设互动和合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音乐教室、钢琴、吉他、鼓等乐器,音响设备,投影仪,白板。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音乐教学软件。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产业的发展和趋势,了解五线谱在音乐制作和传播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对音乐事业的兴趣和热情。
课堂
1.课堂评价:
-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五线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观察: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五线谱。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音乐软件:介绍一些音乐创作和编辑软件,如Sibelius、Finale等,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音乐创作和五线谱编辑。
《清晨》优秀教案

第一课朝夕教学目标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3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一课时一、听《晨景》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2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
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4欣赏全曲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小学音乐人音五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1课朝夕-音乐清晨教案

五年级上册清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学习,知道歌曲《清晨》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简单了解台湾校园歌曲的由来,创作背景,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二)能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为歌曲分段,通过学习了解.反复记号的作用以及“同头换尾”的旋律特点。
(三)能用轻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乐于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一)用轻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乐于表现歌曲(二)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学难点:(一)多种形式表现歌曲三段体结构(二)熟悉并哼唱音乐作品的音乐主题,分辨不同乐器。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教学(一)创设环境导入1、播放班德瑞创作的乐曲《清晨》,请学生猜猜乐曲表现得是一天当中的什么时段?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表现得是清晨,情绪优美……)2、看班德瑞《清晨》动画,观察乐曲中描绘了清晨中的什么事物?给人以什么感觉?(树叶、花朵、露珠……清新、美好、希望……)3、你生活中每天的清晨是什么样的?(学生描述)4、如果请你创作一首歌曲或乐曲表现你生活中的清晨,你认为是什么情绪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老师:好,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创作成果。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清晨是美好一天的新起点,他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朝气。
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来表现这一美好时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名字就叫《清晨》。
(二)学唱歌曲1、感受歌曲(1)老师: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学生答:歌曲情绪欢快、优美)(2)再听歌曲,请同学们用拍手的动作表现活泼的情绪,用晃动身体表现优美的情绪。
(3)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情绪分别怎样?(三段:第一段活泼,第二段优美,第三段活泼)(4)再听歌曲,仔细听辩歌词内容(学生说歌词内容)(5)简介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台湾校园歌曲的出现还有一个关于台湾青年人热爱祖国的故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晨》

(2)节奏把握:歌曲中的复杂节奏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举例:采用拍手、敲击乐器等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节奏,降低学习难度。
(3)音乐情感表达: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音乐中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清晨》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引导他们感受清晨的氛围,探索音乐中的旋律与节奏,大家逐渐能够把握住歌曲的核心,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
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音准和节奏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三连音节奏部分。为此,我采用了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练习,帮助他们逐渐突破这个难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多关注这类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通过聆听、演唱《清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鉴赏力,增强对音乐情感表达的理解;在探索清晨声音与意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与想象力,提升音乐创造力;通过集体合唱与律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音乐表现力;结合音乐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其能够理解音乐与生活、情感之间的联系。以上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晨》
一、教学内容
《清晨》为本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选自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三单元“晨曲”。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欣赏《清晨》乐曲,了解其创作背景及作者意图;学唱《清晨》主题曲,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与节奏;探索清晨相关的声音与意象,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通过合唱与律动,体验集体合作的乐趣,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学过程中,将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关注音乐中的细节,提高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清晨》教案

小学音乐《清晨》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小学音乐《清晨》教案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音乐《清晨》教案 1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和谐地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能认真聆听乐曲《晨景》,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能随乐律动。
3、能认真聆听歌曲《早晨的歌》,能随乐轻声跟唱歌曲,并能积极参与歌曲的律动。
4、了解重唱、合唱等音乐形式,并能自主为《清晨》设计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1、能和谐地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2、感受乐曲的情绪教学难点:和谐地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听闹钟响了,早上起床,你都会干些什么呢?让我们跟着音乐用动作来告诉老师行吗?(CAI:播放《早晨的歌》)1、请同学们随音乐进行律动。
三、教唱歌曲《清晨》1、学唱《清晨》第一段师:瞧,很多同学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呢,嘴里啊,还哼着小曲,听听,他们哼的是什么?CAI:播放《清晨》第一乐段①学生聆听音乐《清晨》第一乐段师:这首歌可真动听。
你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来歌唱这美好的清晨呢?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②学生用la轻声模唱曲谱③用琴带唱歌词师:听到这样的歌声,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愉快的,开心的)我们也来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唱一唱好吗?④学生有感情地轻声演唱第一乐段2、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第二声部师:时间过得真快啊,唱着歌不知不觉地到了放学了时候了!(CAI:黄昏,学校放学的情景。
)学习了一天的同学们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回家了,一边走,一边高兴的哼着歌,歌唱这美好的黄昏.①学生聆听音乐《清晨》第二乐段第二声部CAI:播放《清晨》第二乐段第二声部师:原来呀,就是他们早上哼的歌曲,可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歌词不同)对呀,早上唱的歌是歌唱美丽的.清晨,而现在是歌唱美好的黄昏。
清晨(教案)-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年级上册

《清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清晨》。
教材分析:《清晨》选自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歌曲情绪活泼、欢快,旋律明快而又流畅,是三段体结构。
通过歌曲告诉孩子们要热爱生活,珍惜时光。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知,也能对听到的音乐形象做具像的表述,所以在聆听中让学生听辨音乐的旋律特点并选择合适的节奏伴奏。
教学目标1.能听辨出歌曲有两个乐段,并说出两个乐段在情绪和节奏上的不同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合作学习用铃鼓和双响筒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两种乐器师:孩子们,欢迎你们来到尚老师的音乐课堂,在我们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聆听声音,并说说听到的乐器是什么?二:学习节奏并用双响筒伴奏师;孩子们,你们的耳朵可真灵敏,今天,老师带来的正是双响筒和铃鼓,我们先看第一个乐器。
哦,是我们熟悉的双响筒,它的声音像小马哒哒的脚步声,非常活泼。
那现在我们看到这两条节奏,聆听,说说哪一个带给你轻快、活泼,富有动感的感觉呢?师:哦,同学们都觉得第二条更加的轻快、活泼,那为什么第一组节奏没有那么活泼呢?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因为里面加入了四分休止符,那现在我们进行分组学习。
师:请第一组同学为大家示范第一条节奏,请第二组同学展示第二条节奏。
(学生)同学们完成的很好,现在请同学们聆听两段音乐,说说它们在情绪和旋律上有什么不同呢?播放《清晨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音乐带旋律线)师:你说的非常好,第一段旋律欢快活泼、节奏紧凑,第二段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那你们能根据音乐特点选择相应的节奏伴奏吗?三:认识铃鼓并学习节奏师:它是铃鼓又叫做手鼓,是维吾尔族、朝鲜等族的传统打击乐器,鼓框木质,单面蒙皮,常用于民族歌舞以及乐队的伴奏之中。
它的声音非常清脆,今天我们将学习到它的两种演奏方法:第一种:右手持鼓,左手使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前端进行敲击(师示范)一般敲击的位置是鼓的中央。
第二种:摇鼓,晃动鼓身,使鼓边的小铃互相碰撞发出声音,在谱面上常标记为X彡,现在我们看到这条节奏,请同学们拿起铃鼓和老师一起。
五年级音乐教案《清晨》

2. 播放课件创设山谷情境,师生互动进行“回声”的发声训练。(目的意图)创设情境氛围,激发兴趣发声训练,为后续歌表演奠定基础。
二、聆听感受,动作体验。
1. 揭示课题——板书《清晨》,初听歌曲这是一个怎样的早晨?(安静聆听)
2.教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一起用动作感受歌曲。
教学设计
年级:五年级学科:音乐授课日期:
课题名称
《清晨》
课型
演唱课
课时
第一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 感受、聆听歌曲《清晨》,能用轻快活泼、富有朝气蓬勃的情绪表演歌曲。
2. 结合情境教学,运用课堂乐器陶笛,选用三角铁、手铃为歌曲伴奏,从中享受创作乐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3. 创编以“清晨来了”为主题的音乐(音响)融合歌曲之中,进行二度创作。让学生在学习歌曲中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2.学生找到第四段歌词位置,并跟随电子琴伴奏原速填唱。
(五)全体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清晨》。
(六)听音乐,画“清晨”。
1.教师提问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回答)
2.聆听音乐,欣赏教师“清晨”图形谱,在教师的画笔中寻找答案。
3.教师询问学生“清晨”绘画作品中出现了什么?(花朵 小草 高山 海鸟 )并通过作品分析出歌曲结构。(ABA的三段体歌曲)
五、实践创造,展现智慧。
1.教师引导学生,模拟“清晨”自然界声响。(树叶沙沙声、鸡啼、鸟鸣等)
2.教师邀请学生,合作完成情境主题剧“清晨”的表演,并分配任务,提示要求。
情景剧《清晨》旁白描述:一个美丽的清晨(钢伴),树叶被微风吹的沙沙作响(手搓),树上的鸟儿唧唧喳喳说着悄悄话(鸟鸣),山谷里传来了回声(师生回声互动),一只调皮的大公鸡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鸡蹄)。(情境表演、陶笛、打击乐伴奏 )
小学音乐5年级清晨教案

小学音乐5年级清晨教案教案标题:小学音乐5年级清晨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包括声音辨别、音高、节奏感等。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清晨音乐欣赏:选择一段适合清晨的音乐,如柔和的古典音乐或自然声音,播放给学生欣赏。
2. 音乐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歌曲,如《早晨的小鸟》。
3. 舞蹈活动:学生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步骤:1. 导入:与学生一起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并提问学生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2. 清晨音乐欣赏:播放清晨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播放结束后,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3. 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音乐老师指导。
老师教导学生歌曲的歌词、音高和节奏,并指导学生如何合作演唱。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然后各小组轮流表演给其他小组观看。
4. 舞蹈活动:学生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可以选择与歌曲节奏相符的动作。
老师示范并逐步引导学生跟随。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然后各小组轮流表演给其他小组观看。
5. 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
提醒学生将音乐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清晨醒来时,可以播放柔和的音乐来帮助放松身心。
教学资源:1. 清晨音乐录音或音乐播放设备。
2. 《早晨的小鸟》歌曲的歌词和伴奏音乐。
3. 舞蹈动作示范视频或音乐舞蹈教学资源。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合唱和舞蹈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情况。
2. 收集学生的合唱和舞蹈表演录音或视频,进行评估和反馈。
3. 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对音乐活动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欣赏音乐,可以推荐一些适合清晨的音乐作品。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或校外的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合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课清晨教案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基于学生的层次、知识能力、素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分析,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4.互动式教学手段: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评价与反馈教学手段: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6.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音乐学习,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④五线谱的欣赏与分析: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音乐作品,让学生理解五线谱在音乐中的运用和重要性。
④.1作品的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④.2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五线谱元素,如旋律、和声等。
④.3作品的分析:讲解作品的结构、风格、情感等,让学生理解五线谱在作品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
-作品选择:代表性音乐作品
-作品欣赏:关注五线谱元素
-作品分析:结构、风格、情感
课堂
课堂评价:
1.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五线谱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他们对五线谱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的理解。
2.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行为表现,了解他们对五线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测试:设计一些关于五线谱的测试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以评估学生对五线谱知识的掌握程度。
-旋律3:A-B-C-D-E-F-G-A
-旋律4:F-G-A-B-C-D-E-F
五年级音乐教案第一课《清晨》

五年级音乐教案第一课《清晨》五年级音乐教案第一课《清晨》第一课朝夕主备教师: 审核: 总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月日课题课型《清晨》《晨景》歌唱、欣赏(教学内容)1、知识与技能: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探究和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目标演唱的艺术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并熟悉G大调。
教学难点一节课学会唱准4段歌词的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音响、课件和钢琴教学过程教学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手写) 用时一课一、组织教学时(301、师生问好分钟) 二、发声练习三、新课学习导入复习上学期的歌曲学生分组选出自己喜欢并熟悉的歌曲来比一比三、学唱歌曲1.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听《晨景》主题。
2.再播放音乐主题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初听的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表示吗?”复听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 4.欣赏全曲(时间不够可省略)。
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四、创编活动1.播放范唱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教师伴奏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使用口风琴、竖笛等吹奏乐器,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教师指导5.教师弹琴伴奏下,6. 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7.教师播放伴奏带五、小结六、跟音乐离开课室教学反思。
人音小学音乐五上《1清晨》word教案

《清晨》教学设计利通一小杨燕妮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清晨》,能用轻松、愉悦的情绪,轻巧、自然圆润、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够用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
2. 能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并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音乐活动的参与更进一步激起心中对生活的热爱。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设想:1.感受|晨境:通过听赏清晨,让学生感受清晨的气氛,然后初步熟悉清晨歌曲旋律;再通过听和说让学生对知更鸟和歌曲背景有初步了解,并且初步掌握歌曲第一声部旋律和歌词。
2.体验晨歌:通过聆听歌曲和观赏画面,使学生了解旋律上的情绪变化以及歌词上的感情变化;再通过师生合作学习二声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二声部旋律的特点,从而把握歌曲的内涵并能完整地演唱歌曲。
3:通过将音乐知识的学习融入歌曲《清晨》的学习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表现重唱与合唱这两种演唱形式,是学生真正的区分两者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1: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区别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
教具准备:电子琴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准备课前(问好发声练习)二:导入。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让我们聆听一首歌曲《清晨》。
让我们尽情的享受这早晨美好时光。
(播放课件歌曲)目的:听赏早晨的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清晨的情景之中。
让学生感受清晨的氛围,并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三:学习新歌(一):初听歌曲《清晨》后,师对歌曲简介:这首歌曲是英国民歌,描述的是知更鸟用歌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介绍知更鸟(是所有鸟类中,英国人最熟悉,最喜爱的一种小鸟,是英国的国鸟,它因多彩的羽毛的婉转的歌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四个乐句。
第二乐段是后四句构成,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请同学们说说。
(出示课件声乐演唱形式)。
(三):学习第一声部。
师:新的一天开始了,小鸟们都唱的如此动听,你们想唱吗?(出示第一声部旋律)1:逐句用啦模唱旋律。
清晨小学音乐课教案

清晨小学音乐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清晨》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美好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清晨》的旋律和歌词。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把握和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清晨》的旋律、歌词和图片。
2.钢琴一架。
3.录音机一台。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清晨的自然声音,如鸟鸣、流水等,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清晨的美好。
2.歌曲欣赏(1)教师播放歌曲《清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学生自由发表对歌曲的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3.歌词学习(1)教师展示歌曲《清晨》的歌词,引导学生逐句学习。
(2)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4.旋律学习(1)教师弹奏歌曲《清晨》的旋律,学生跟唱。
(2)教师分段教授旋律,学生跟学。
5.歌曲排练(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负责歌曲的一个部分。
(2)各小组分别练习,教师指导。
(3)全体学生合练,教师点评。
6.歌曲表演(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歌曲部分。
(2)全体学生合演歌曲《清晨》,感受团队合作的快乐。
(1)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歌曲《清晨》过程中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复习歌曲《清晨》,并向家长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2.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清晨》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美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分组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附:歌曲《清晨》歌词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鸟儿歌唱欢快的歌曲花儿绽放美丽的笑容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让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清晨的美好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学会感恩和珍惜清晨的时光如诗如画让这份美好永远留在心中珍惜每一个清晨的时光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歌曲旋律的掌握:教师可以在教授旋律时,采用逐句教唱、逐段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跟随钢琴逐个击破,特别是对旋律中的跳跃和转折部分,要放慢速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
五年级音乐清晨教案

五年级音乐清晨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音乐清晨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
2. 通过音乐活动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一首简单的音乐作品。
2. 学习基本的音乐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3. 学生们熟悉的乐器。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音乐清晨教案。
2. 与学生分享音乐的重要性和乐器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活动一:音乐欣赏1. 播放一首简单、轻快的音乐作品,如《春天的故事》。
2.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3. 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这首音乐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受?你们喜欢其中的哪些部分?活动二:音乐表演1. 向学生介绍一种学生熟悉的乐器,如小提琴。
2. 演示如何正确持琴、弹奏和演奏基本的音乐节奏。
3. 分组让学生们尝试弹奏乐器,互相合作并分享自己的表演。
活动三:合唱表演1. 选择一首简单的合唱歌曲,如《朋友》。
2. 教导学生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3. 分组让学生们练习合唱,并指导他们注意节奏和和声。
4. 学生们轮流表演合唱歌曲,其他同学可以拍手或跟唱。
总结活动:1. 向学生总结今天的音乐清晨教案活动,强调音乐的重要性和乐器的魅力。
2. 鼓励学生继续发展自己的音乐兴趣和才能。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练习乐器或唱歌,并分享自己的进展。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音乐比赛或演出。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音乐表演和合唱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对音乐教案活动的反馈,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教案扩展:1. 可以进一步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和乐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音乐教案第一课《清晨》
主备教师:审核:
三、学唱歌曲
1.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听《晨景》主题。
2.再播放音乐主题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初听的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表示吗?”复听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
4.欣赏全曲(时间不够可省略)。
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四、创编活动
1.播放范唱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教师伴奏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使用口风琴、竖笛等吹奏乐器,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教师指导
5.教师弹琴伴奏下,
6. 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7.教师播放伴奏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