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①、识记积累有关字、词和文学文体常识。

②、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

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的目标、教材重点,选用的教法和预计效果如下:提问法、讨论法——能精讲、善导、内容要点集中,思维方向集中。

比较练习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使难点形象化。

读写结合法——以写促读、突出“应用语文”。

谈话法、演示法——激趣、引思,突出“与生活密切联系”,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学法指导:1、根据单元的要求,要求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

2、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和课后练习,会速读(或跳读)、研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布置预习(1)、查字典:给课文“预习提示”中和阅读过程中的生字注音,连同课文注释中的文字注音一起拼读,并抄录积累。

(2)、阅读理解课文中注释的词义,其他生词查词典解决,抄录积累。

(3)、指出本文的文体,作者及其称号、著作,抄录积累。

(4)、通读全文,熟读课文第②段和第⑦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

(5)、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对身边生活作细致观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课堂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投影课本插页中鲁迅像,并强调鲁迅作品在中国文学上的影响和在教材中的地位引入本课学习,板书课题。

2、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本课时学习要点。

(二)预习检查:作为本课的预习检查,内容很重要:一是通过检查“预习(1)、(2)、(3)”,教师帮助明确后,完成“目标①”。

二是检查“预习(5)”时(注意省时)只作抽查,且主要记录一二个同学习作中词语的形容、动作的表述与文段总体意思一致和不一致的句子作课堂训练时的范例,检查不作评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五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五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五篇】篇一一、设计理念1.本课反映的是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宜从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受与体验入手,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的熟悉生活,体会成长中的欢乐与苦恼。

2.紧扣教材,运用联系比拟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意旨;运用拓展延长,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

3.自主探究与争论沟通相结合,听说读写与实践仿照相结合,以增加全员参加的兴趣,促进动脑动口动手力量的全面进展。

二、学习目标1.熟记鲁迅的有关学问。

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拟法,进展探究学习。

4.培育喜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三、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描述百草园的局部,写景抓特点、按挨次、多角度描写的手法2.难点: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熟悉四、教学预备1.多媒体材料:(1)范读录音;(2)有关图片。

2.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反映童年生活的材料五、科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喜爱自然,喜爱自由欢乐生活的生动表达。

2.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挨次描写景物的手法。

3.把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

二、教学步骤(一)导入: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受和更深的熟悉。

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二)板书课题,。

回忆有关鲁迅的学问,口答明确: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

(三)释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本文有两局部内容:1.百草园生活。

2.三味书屋生活。

)(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

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

(五)整体感知。

1.概括特点(参考:百草园生活:自由欢乐、丰富多彩、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2.找出两局部的起止句及过渡段。

3.体会:最喜爱哪局部,简述理由。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五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五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五篇)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教学目标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三、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

第一课时一、导入: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二、题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

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查预习。

1、给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

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ân,轻捷,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chán,攒cuán,珊瑚shānhú 高枕而卧,豁huō,敛liǎn,脑髓suǐ,陌生mî。

鉴赏,人迹罕至hǎn,觅食mì,竹筛shāi,秕谷bǐ,系jì,传授shîu,书塾shú,四、整体把握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从……言之成理就行。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

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

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详细教案(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详细教案(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详细教案(5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详细教案(通用5篇)1教学目标:1、认识鲁迅。

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3、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

(写景)4、记叙的感情色彩。

5、两相比照的结构。

6、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

(叙事)学习要点: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

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

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

教学难点: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教学课时:3自学内容:1、查找作者简介。

2、朗读课文,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语。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学生交流查找的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当时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

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

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

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学生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

因而被诬陷,被通缉。

为了安全起见,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5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5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5篇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篇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课时安排】3个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童年,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快乐岁月,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篇此类题材的名篇。

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已学过他的作品《风筝》,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二简介作者和作品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

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

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三题解《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古代纪实文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伟大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形式,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学的理解和欣赏,并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背景和作家简介介绍;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介绍,以及其中符合古代文学写作规律的手法和特点分析;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语言规范和词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实施:1.课前活动:分组让学生阅读一篇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关的文章,并汇报阅读心得。

2.引入新课:授课教师首先介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陈继儒和作品背景,让学生对这部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3.阅读引导:通过分配不同段落让学生快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然后与同桌交流,理解作品的主要语境。

4.文学品味:介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使用的古代文学手法和特点,如“墨家”的贡献,古代背景下的社会阶层与女性地位,以及文学形式的变化等,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有完整的认识。

5.语言练习:让学生从作品中选择一段语言规范特别好的句子进行欣赏,并讲解其中的语言技巧和文学用法,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主题式教学,并通过阅读引导、文学品味和语言练习三个环节,结合朗读和小组讨论实施。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学习,全面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演讲、阅读理解、小组讨论、写作等能力均可以作为本节课的评估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小组讨论:组 织小组讨论, 观察学生在讨 论中的表现, 评估他们的沟 通能力和团队
合作精神
口头测试:通 过口头测试了 解学生对课堂 内容的理解和
记忆程度
反馈机制
及时性: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多样性:采用多种方式收集反馈,如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 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反馈,进行个性化指导 有效性:确保反馈能够真正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趣和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精神和自主 学习能力
03
教学内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介绍
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童年时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度过了快乐时光 本文通过对比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 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软件:PPT、 电子白板等,辅 助教学和展示
教学道具:用于 模拟课文中的场 景或增强学生的 感官体验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课外活动:组织与课文相关 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
写作比赛等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 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家庭辅
导和支持
07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 察学生在课堂 上的表现,评 估他们的学习 态度、参与度
和理解程度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的作 业完成情况, 评估他们对课 堂内容的掌握 程度和应用能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 朗读、讨论、 分析等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作者的情
感。
引导学生掌握 阅读方法,提 高阅读能力和
阅读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 探究学习等方 式,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和 自主学习能力。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 .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 .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学生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传统课文,作者生动、细致地描写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初一的学生大多是十三四岁,正处于由童年时期向青年时期的过渡的阶段,既有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又有对青年时期的憧憬,本文所描绘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应该可以引起他们的共鸣。

其次,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散文的一般规律,学习散文的一般方法都有所了解,这篇文章在内容上不存在很大难度,可由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上,同时培养他们全面、辨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建议]这是开学的第一篇课文,应该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来教授和学习这篇文章,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交流自己的童年经历,以引起共鸣。

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在对课文主体的理解上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不宜做统一规定。

这篇文章是传统课文,教学上应以形式精粹、含蕴丰富的问题带到对全文的阅读品析,以期达到删繁就简的艺术效果。

文中简洁质朴而包含感情的语言,可引导学生揣摩体会后识记并学会用其中的典型例子,对学习语言定大有裨益。

鲁迅先生的散文,文笔朴实优美,且形象感强,往往寥寥数笔,便使各物的形影声色如活了一般,表现出极为出色的绘影图形的描写能力。

揣摩和理解文章精彩的语言。

在教学本课时,若能激发学生借助想象和个人体验参悟文字,还原形象,效果一定不错。

学习两相比照的文章结构。

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方法1(1)学生复习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2)介绍《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集,是在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3)解题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鲁迅12-17岁读书的私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人教版七年级必修的一篇课文,它揭示了中国类似“农民工”现象的存在,并呼吁尊重职业,实现社会公正。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知识目标1. 了解中国农民工的群体现象,高度重视职业精神。

2. 探讨社会公正的意义,鼓励诚实守信,尊重劳动者的职业权益。

二、能力目标1. 真实翻译——唤起学生对职业的思考。

2. 演讲口才——感受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增强表达能力。

3. 项目制学习——理解文中呼吁的社会公正,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担当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10分钟)在班级进行问答环节,让学生主动思考与职业相关问题,引领学生对职业的初步认识。

例如:你觉得职业是什么,它对社会有什么意义,为什么需要尊重不同职业群体?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不同职业群体,在讨论过程中,激发他们思考“农民工现象”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2. 呈现课文(20分钟)出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材料,通过文本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农民工群体现象,让他们感受到现实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教师可以结合情境介绍,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3. 全课研讨(3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三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让学生体会到思辨的过程,从而推动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个问题如下:A. 农民工群体为什么存在?学生可以分析家庭因素的影响,结合信息和现实情况加深认识。

B. 你如何看待“职业”这个词,它对个人和社会有怎样的影响?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中体验积极的价值,了解职业的多样性和尊重。

C. 如何改变当前的社会问题并实现更多的公正?学生可以从自身做起,尊重职业精神,掌握职业技能,传递正能量。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doc

录音范读。 5、抓住重点 段落和句子 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理 清文章的结 构。
的思想感情?
赏 美好 景物
百草园
听 神秘 故事
自由 快乐
捕 觅食之鸟
三味书屋
拜孔子 拜先生 勤读书 乐请教 做游戏 画画儿
无奈 快乐
反思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1 (新版)新人教
导学目标 重点

1、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
顺序记叙事件;3、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
达能力。4、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 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迅先
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 。
1.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3.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
难点
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描绘景物的 写法,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 融合。
原则和常用手法
教学过程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 及解决对策
式说出来。并从文章中找出你 书屋”的思想感
的理由。3、快速阅读课文,分 情,鲁迅希望有
1.做好作家、文体等 1. 学 生 搜 集
知识的积累。
的作家生平
2. 积 累 重 点 的 词 语 纷繁复杂,教
的音、形、义。3.正 师 指 导 学 生
确、流利、有感情地 信息筛选,检
诵读课文。
测明确必须
4. 独立思考:①本 掌握的知识。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2.积累词语。
①注音: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2 新人教版 .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2 新人教版 .doc
四 、拓展:(口语表达)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童年时美好的记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肯定也勾起了同学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能否说说你心中的那个“百草园“那些趣事呢?
(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五、作业布置:
写一篇随笔《童年趣事》
⒉、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示要点:词语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角度方面形、声、色俱全;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⒊、分析:
⑴.这一段写了这么多的景物,重点是写哪个地方的景物?(泥墙根一带)

说„„单是„„就有„„)
⑶.“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都是静物)
⑷.“也不必说”之后写了哪些景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鸣蝉、叫天子、黄蜂;写的都是动物)
⑸.“不必说„ „也不必说„„”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景物到动物)
大家再仔细观察观 察,从菜畦到桑葚,在空间高度上有什么变化呢(从低到高)
“也不必说”后,鸣蝉到叫天子呢(从高到低)
⑹.“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中,哪个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单是„„就有„„”的内容 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这些动词的位置可否调换或可删去部分?
⑾.大家想想,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好处?(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 、总结: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这么有声、有色、有趣、有味,而实际上百草园只是一个只有野草的荒园,作者把它看作是“乐园”,很怀念在百草园的生活,这是 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回忆是美好
我们来看,泥墙根一带依次写了哪些景物?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呢?(从动物到静物)
⑺.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有什么好处呢?(体现有趣的景物很多)
⑻.能否模仿课文,用这个句式来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校园呢?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从百菜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精品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从百菜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精品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从百菜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精品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2、教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是一篇回忆童年往事的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本文是作者在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熟教育的若干侧面。

3、中招考点结合历届河南中招语文试卷选择题和写景类的阅读理解题来看,针对本课考察的知识点有:(1)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释义。

(2)作者简介。

(3)内容概括。

4、学情分析学生正处于灿烂的童年,对生活充满好奇,虽然时隔久远,但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情景应该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课文篇幅较长,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好在内容精彩有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理解文章中蕴含作者含蓄的感情比较困难。

二、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重点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2.体味作者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

三、评价任务1 •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学生通过参阅课下注释和学习资料学习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能说出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文章的思路。

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2:通过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文章的思路。

学习目标3:体味作者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自学指导二:内容:听读课文要求:1.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体味有感情朗读中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作者情感;2.理清文章思路。

方法:圈点勾画出重要语句思考提示问题时间:15分钟自学检测二: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文章的思路。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3-新人教版-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3-新人教版-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3 新人教版第 3 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体会课文写景的精妙;把握作品主题。

过程方法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

情感态度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联系自我实际,思考自己如何走好成长途中的每一步。

教学重点1、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2、记叙的感情色彩。

教学难点1、两相对照的结构特点及其过渡。

2、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的理解。

教法学法提问法、讨论法合作、探究课前准备预习板书设计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百草园——————三味书屋乐园学堂成长教学后记武威第四中学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步骤及内容修改批注一、导入新课: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那么在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又如何呢?这节课我们来研讨三味书屋的部分二、默读10-24段,思考:1、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的?(点拨:第10段的描写。

第17段的描写。

)2、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你喜欢他吗?(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三、讨论交流:1、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好奇心)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

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

)三、讨论文章的主题从文中看来,作者觉得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四、拓展延伸:你喜欢百草园还是更喜欢三味书屋?说明理由。

五、课堂小结: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教学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常识,识记文中中的重点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能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其内容。

(教学重点)3.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那么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节;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如果说人生可以重新来过,那么童年是人们的首选时光。

鲁迅先生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调,回忆似水流年,获得些许温馨,我们共同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热风》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2.背景资料(1)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朝花”比喻美好的童年生活,“拾”是对往事的回忆。

(2)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

塾师是寿镜吾老先生。

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

(3)私塾:是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

3.字音字形确凿.(záo)菜畦.(qí)桑葚.(shèn)油蛉.(líng)蟋蟀.(shuài)斑蝥.(máo)缠络..(chán luò)臃.肿(yōng)攒.成(cuán)珊瑚..(shān hú)收敛.(liǎn)脑髓.(suǐ)鉴.赏(jiàn)觅.食(mì)罕.至(hǎn)竹筛.(shāi)秕.谷(bǐ)鼎.沸(dǐng)倜傥..(tì tǎng)书塾.(shú)蝉蜕.(tuì)拗.(ǎo)窦.(dòu)叵.(pǒ)锡箔.(bó)4.词语解释。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人声鼎沸】人声喧闹的意思。

【高枕而卧】安然而卧,谓无所顾虑。

高枕,枕着高枕头。

【倜傥】洒脱;不拘束。

【缠络】缠绕在一起。

【觅食】寻找食物。

觅,寻找。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鼎沸】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菜畦】菜地。

畦,园地里划分的小区。

【云霄】极高的天空;天际。

霄,云。

【拥肿】也写作“臃肿”,过度肥胖,转动不灵。

课文中形容何首乌的块根肥大粗壮。

【纳凉】乘凉。

纳,享受。

5.阅读课文,初步思考:(1)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从……到……”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从题目看,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明确:空间顺序三、合作探究(一)理清思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

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明确: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又可分四层:第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

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第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第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第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可分五层:第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第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

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第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第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第五层(21~22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三)深层探究1. 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生活如何?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

明确:乐园乏味2. 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明确:关于长妈妈讲述美女蛇故事的作用众说不一,有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说是表现百草园里有恶毒事物,也有说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我们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妥当。

3.作者在百草园感受到了哪些乐趣?你能概括回答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有吸引人的景物,有神奇的美女蛇故事,有雪地捕鸟的乐趣。

一个“乐”字体现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无限热爱之情。

4.百草园的生活情趣盎然,那么,又如何看待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呢?明确:三味书屋苦中有乐。

⑴“苦”在要求严厉,不自由:①先生严肃;②拜师行礼,不准提问规矩多;③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④读书苦:难读,难懂。

⑵也有“乐”:①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我”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

②读书乐。

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读中的乐趣也自然加多。

③课间休息乐,书屋后的小园,可以爬树折腊梅、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等,偷看小说绣像,“指甲上做戏”。

④收获乐。

先生教给“我”许多东西;用画换了钱。

⑤先生乐。

不仅当年印象深刻,而且至今难忘。

先生的开明之举,使我能在枯燥中找到乐趣。

粗看是写读书之苦,但字里行间又洋溢着读书之乐。

让作者感到苦的是难读难懂的“死书”和那种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不是那里的人,更不是厌恶那种生活。

相反,对那段生活充满了甜美的欢乐回忆。

(四)主题探究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有三种理解,你同意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支持。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明确: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

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

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

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五)体验展示每个学习小组选一个话题,结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自己成长的经历、体验,合作探究:成长中的小插曲——谈谈美女蛇的故事成长中的启蒙者——评评文中的私塾先生成长中的学堂——议议私塾教育下的三味书屋成长中的启示——说说作者成长故事给我的启迪提示:开放性题,学生畅所欲言。

适当评价。

四、课堂小结本文思路清晰,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中间用过渡段。

写百草园重点写了三方面内容,写三味书屋重点写了两件事,层次非常分明。

作者的语言轻松愉快,幽默风趣,可读性很强。

笼罩全文的是一种恋恋不舍,依依情深的怀旧感情。

五、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文中的这位先生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用150字左右的文字描写一位你喜欢的老师。

示例:杨老师今年47岁,1.7的中等身材,一张国字脸上刻有几道细细写的皱纹,那是杨老师从教30年留下的痕迹。

杨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同学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这不,‘叮铃铃’上课了,杨老师带着和蔼的笑容走进了教室,用响亮的声音给我们讲起了《我们上路了》散文,课堂上杨老师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充满激情,如同喷薄而出的朝阳;时而低回婉转,无比哀伤,如同黎明中穿过雾霭的小溪;时而又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让我们产生了对母校的眷恋。

就这样连下课我们都还沉侵在老师的声音中。

2.童年的故事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的童年故事也肯定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趣事,用个200字左右的文字描写一下。

示例:记得我四岁时,有一天在房间里瞎溜达,不知怎么的就来到了镜子前。

呀!前面怎么有迎面过来一个和我长相一样的“人”?我不摸还好,一摸吓一跳,那“人”竟是平平的,而且也伸手好像想摸我。

我赶紧后退几步。

好啊,竟敢学我,看我怎么对付你。

我抡起巴掌,那“人”也抡起巴掌,我一打,那“人”也打,哟,怪疼的。

我可吓着了,又平又会动,还会学我,还能打人,坏了,一定是个怪物。

我赶紧叫来妈妈,妈妈告诉我:“这是镜子,根本不是什么怪物,你看。

”只见妈妈左摇右摆,镜子里的人也左摇又摆。

经过妈妈的一番讲说,我才明白。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分析文中“先生”的形象特点,感受作者对先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梳理了课文结构,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我们要继续走进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去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体会作者写景状物的妙处。

二.自主学习1.按下列提示寻找美点,圈点品读。

(1)一组精确的量词:一道石桥、一扇竹门、一块匾、一幅画、一只梅花鹿(2)一组精当的动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3)一组精彩的句式:第9段“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4)一组精彩的抒情句: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5)一组精妙的描写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2.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你能用平面图画出来吗?为什么中年的鲁迅还记得这样清楚?明确:图根据第10段的叙述来画。

他记得这样清楚,可见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三、合作探究(一)分析人物1.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对寿先生的描写语句。

并说说文章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明确:鲁迅对他进行了A神态描写: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 B动作描写: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 C.语言描写:如“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2.你认为先生是一位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明确:三味书屋的寿老师他有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可见他是个比较开明,对学生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的老师。

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

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3.作者对他态度如何?明确:鲁迅对先生的态度是: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