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引用西洲曲的作用
《荷塘月色》中的典故暗用赏析(罗自强)
《荷塘月色》中的典故暗用赏析黄许职中罗自强【摘要】《荷塘月色》中的诸多用典堪称现代散文用典之典范,但论者历来往往只论及两处明用,而忽略了若干暗用。
本文以为《荷塘月色》中除了引梁元帝萧绎《采莲赋》和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两处明用典故外,还有若干如“田田”、“亭亭”、“脉脉”、“笼”等暗用典故,这些用典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本文拟就此做些简单探讨,赏析。
【主题词】《荷塘月色》典故暗用为了一定的修辞目的,在自己的言语作品中明引或暗引古代故事或有来历的现成话,这种修辞手法叫做用典。
①用典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根据用典的表现形式,一般分明用和暗用两种情况。
朱自清先生作为一位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著名学者,深谙用典之道,在自己的现代散文创作中也自觉发扬这种传统,对典故屡有妙用,《荷塘月色》中的诸多用典就堪称典范。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论及《荷塘月色》用典时,论者往往只涉及两处明用,而忽略了若干暗用。
正如许多论者所认为,《荷塘月色》中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引用了南朝梁代皇帝梁元帝萧绎的《采莲赋》的句子,一是引用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的诗句。
朱先生借用这两个典故确实曲折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思:一是对那种天真烂漫,无拘无束,充满活力的爱情的神往; 二是对现实生活缺少青春的活力和快乐的无尽遗憾; 三是仍抱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为情感生活在自己的心田里划出了一方净土。
②当然,这两处用典的好处,“前人之述备矣”,无须我再赘言。
但我想指出的是:这两处用典仅仅是本文明用的典故,由于它们均有可供识别的标志,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和“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这些明示了出处的语句,使用典一目了然,自然好识别;然而,文中还有若干暗用的典故,由于朱先生把这些典故和文章中自己的话语弥缝得很好,几乎看不出用典的痕迹而被众多论者所忽略,殊为可惜、可叹。
本文拟就《荷塘月色》的几处暗用典故做点探讨,赏析,卑之无甚高论,愿就教于方家。
荷塘月色朱自清引用西洲曲
荷塘月色朱自清引用西洲曲《西洲曲》在《荷塘月色》中作为引用的出现,是朱自清先生为了表达自己心境的一种媒介运用。
《西洲曲》是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
原诗为: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如明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尔也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这首诗写的是一女子的四季相思。
全诗的首句“忆”和“寄”字表明一女子的相思由一年不见情人而起。
忆去年梅花季节西洲相会,今年梅花季节西洲无影,诗人思念之情喷涌而出,折梅以寄。
这一女子虽发丝乌黑、衣衫杏红,可心情如何呢?在家中,她思念,“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夏日傍晚风吹门前乌桕树,伯劳单飞来投宿,可自己却孤身一人,人不得不相思。
因而,她探望,“门中露翠钿”,从黄昏到黎明,从春天到夏季,苦苦地期待,其结果是“开门郎不至”,只得“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这是该诗接下来的四句,是《荷塘月色》结尾引用的部分。
“莲”是“念”的谐音,“莲子”也就是“念子”——“思念你”,思念由冬(梅)到春(杏子)到夏(莲花)到秋(莲子)到冬(梅),一年四季地相思,一年又一年地相思,相思已成灾。
苦中苦,相思最辛苦。
女子采莲已历经冬春夏,春天播种秋天该是收获的季节,莲能收获,人却无获,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只有无处诉说的痛苦,“采莲”无疑触发了女子的隐痛、加重了女子的伤痛,又有何乐可言呢?女子采莲不仅未能消愁,而是“采莲消愁愁更愁”啊,女子收起莲子,仰首继续望,尽日望见的是可传书的飞鸿,可只见“鸿飞满西洲”,不见郎归来,望见的是空,是愁,是梦。
从全诗看来,无一处可喜,无一处可乐,满纸皆相思之愁,与《采莲赋》“嬉游的光景”完全不同,是苦相思。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2、欣赏清秀隽永的语言;3、理解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教学重点、难点:1、梳理文中作者心理变化的脉络;2、重点分析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欣赏并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高超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大家还记得这段文字来自哪篇文章吗?是谁写的?(朱自清的《春》)那么,我们以前还学过朱自清的哪一些文章?(《匆匆》、《背影》等)大家觉得朱自清的这些散文有什么样的特点?(质朴而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诗意的景物,动人的细节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另外一篇散文《荷塘月色》。
二、走近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散文作家、学者。
著有《踪迹》、《背影》、《你我》、《欧游杂记》等。
三、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也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
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摆脱这惶恐,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方法。
然而,作者毕竟是个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西院,有一天晚上,由于心情烦闷出来散步,因此写下了这篇《荷塘月色》,文中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四、释题《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下的荷塘。
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荷塘”,再写“月色”。
五、初读课文1、字音乘(chéng)凉煤屑(xiè)踱(duó)独处(chǔ)的妙处(chù)颤(chàn)动霎(shà)时媛(yuán)女纤(xiān)敛(liǎn)裾(jū)沾裳(shāng)嬉(xī)游2、全班齐读课文,并思考:本文的游踪是什么?明确:游踪:家小路荷塘家六、分析鉴赏课文(一)第一部分(第1段)1、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什么作用?明确:这是全文的文眼。
《荷塘月色》课文赏析
《荷塘月色》课文赏析《荷塘月色》写于一九二七年二月。
这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他一面教书,一面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而对大革命失败后严酷白色恐怖的血污现实采取逃避的态度,然而又终不能闭目塞听,因此思想上总存有许多矛盾的苦闷。
他的这篇著名散文主要是写月夜下荷塘的幽美景象的,其中也反映出他矛盾苦闷心境的一些影子。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荷塘月色》课文赏析,希望有所帮助!全文可划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点明题旨,同时创造了一种安静优美的气氛,引出全文。
这一段以一个悬想(“忽然想起……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紧扣文章题目,点明了描写的内容;接着从“月亮”、“孩子们的欢笑”,“迷迷糊糊的眠歌”几个方面记述了夜深人静的时间,而且把读者逐步引入一种静谧的境界,成为全文一个极好的引起。
全段中有心情、景色、时间、地点的交代,眉目非常清爽,行文极为自然。
第二段(第二至六自然段),着力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
先写来路(第二、三自然段)。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小路“幽僻”、“寂寞”,而且被“蓊蓊郁郁”的树木包围,再笼以“淡淡的月光”,形成一片静悄、幽寂的氛围,这也正是统照全文的气势。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是一笔反衬,由此更衬托出“今晚”月色笼罩下这片景象特有的魅力。
在这一片静谧的天地里,“我”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顿觉自己是个“自由的人”,抒发了“我”对这片天地格外欣赏喜爱的情怀。
继写荷塘(第四自然段)。
这是先写田田的荷叶,晶莹的荷花;叶与花各有所似,越见出玲珑,晶洁。
再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芳而不浊,“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以“歌声”比况“荷香”,实在新颖、透辟,极熨贴地传达出一种香远益清的韵味。
既有微风,必有所动,接下去顺笔写了花与叶在微风掠过时刹那间的动态,从动态中表现出叶与花一种欣欣然生机活泼的情状。
这动态与上边的静态相映照,使得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荷塘月色(朱自清)
结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给全文奠定了忧愁 的基调,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 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 到了荷塘,他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 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 节”。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了全文,和“淡淡的喜 悦”相互交织。
拓展延伸
《西洲曲》是南朝民歌中的名篇,全诗描写青年女子对所爱之人的深切的 思念,课文所引四句是写女子盼郎不至,“出门采红莲,由“过人头”的莲 花和如水的莲子触景生情,由“蓬子”的谐音“怜子”勾起了对情郎的思恋。 作者引用《西洲曲》,包含着他对美好与自由的无限向往。这与《荷塘月色》 第三段所描写的自由心态相呼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 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 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 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 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 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 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 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 子却更见风致了。
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北方民歌慷慨激昂。北方民歌代表作是我们学过的 《木兰诗》,北方民歌代表作便是送《西洲曲》。
作业布置
分别用博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各写两个句子。
问题三: 月下荷塘的美景使作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那为何行文结
束时为何仍然不宁静?
蝉声和蛙声又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作者的思绪由理想回到 现实,作者不得不再次面对现实的残酷。“可是我们现在早已 无福消受了”,道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内心的矛盾与冲突。“这 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既是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也含 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又微妙地反 映了作者想摆脱这种不宁静而又摆脱不掉的万分苦恼的心情。
荷塘月色西洲曲采莲赋的作用
荷塘月色西洲曲采莲赋的作用《荷塘月色》中《采莲赋》的作用:追求散文的舒展,拓开一笔,引用故事,产生形散而神不散之效。
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
原文(节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采莲赋》译文:值此时节中的俊男美女,摇起船儿心中荡漾柔情。
鷁形画船迂回慢进,雀状酒杯传递频频。
水草挽住船桨不肯离去,浮萍移开偏为船儿放行。
美女摆动娇柔的细腰,欲行又止几番回眸传情。
夏季刚刚开始春意尚未散尽,鲜嫩的荷叶映衬着初开的荷花。
生怕沾湿衣裳而低声浅笑,担心船儿倾覆而紧紧抓住衣襟。
参考内容:写作背景:《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
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
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荷塘月色》学案及答案
《荷塘月色》学案及答案荷塘月色【温习故知】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朗润.()嫩.()绿眨.()眼披蓑.()戴笠.()风筝.()抖擞.()簌.()簌游逛.()踌.()躇.()蹒.()跚.()栅.()栏举箸.()储粟.()靡.()途熹.()微壶觞.()庭柯.()流憩.()出岫.()翳.()翳窈.()窕.()二、名句填空。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朱自清《春》2.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朱自清《春》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
,。
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三、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2.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目标定位】(按三维目标定位,内容适当具体)【自主探究】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作者的“不宁静”?请做简要分析。
提示: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⑶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荷塘月色》引用《西洲曲》的作用
《荷塘月色》引用《西洲曲》的作用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在现代散文史上堪称一绝,历年来作为典范一直被收录于高中语文教材,塘上月色,月下荷塘,不知熏醉、沉迷过多少学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像大多数老师那样,以往我也是把课堂精力放在引领学生美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品鉴优美语句、启发学生写作等方面。
今年,也本打算如此。
然而就在分析优美语句的时候,我那一帮活泼可爱的学生当中,有人站了起来问我:“老师,《西洲曲》在文章中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课堂上的热烈讨论,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谁会单独注意到这个问题。
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对于《西洲曲》的相关知识也根本没有提及,在洋洋洒洒的千字课文解读中也只能搜索到这么一句:“于是又想起《西洲曲》,勾起了乡思,‘到底惦着江南了’。
”由这句话看出《西洲曲》是一首思乡诗,它的内容能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探寻朱自清先生的心路历程认为:《西洲曲》非思乡诗而是爱情诗。
它在文中的作用不是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而是含蓄表达作者爱情的苦闷及对现实婚姻的不满。
首先,《西洲曲》在思想内容上讲是一首爱情诗。
它是南朝乐府民歌,诗中描写的是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
《荷塘月色》中选用了其中的两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而这两句写的是秋天莲子成熟时,女子采莲的情景。
有注解说“莲”谐“怜”音,“莲子”即“怜子”(爱你),那么这两句诗表达出的应是女子由眼前之“莲子”,想起内心爱恋之人,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既怜且爱的深情,而这深情就恰如眼前脉脉的流水一般深远悠长绵绵不绝。
由此可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那一句模糊的提法,是错误的,只会给读者以误导误读。
因为,本诗内容与思乡无关,女子思情郎怎么就能逗引起作者的“思乡”呢?其次,追溯朱自清先生的生平,我们会知道,他生于1898年,19岁由父母包办,被迫与武中谦女士结婚。
《荷塘月色》中《西洲曲》译文对比
荷塘月色》中《西洲曲》译文对比《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精致流丽,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诗中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情人的苦苦思念。
《荷塘月色》中引用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四句,是全诗最为动人的四句,清新含蓄,符合《荷塘月色》全文的朦胧隐约之美。
朱自清先生通过对《西洲曲》的引用表达了现实无法逃避的苦闷。
清华园的荷塘里荷花也已盛开,和《采莲赋》还有《西洲曲》里的景色相似,却没有游人来这儿划船采莲,嬉戏或相思。
白色恐怖下的荷塘,再美也不会滋生爱情。
文中引用的一赋一曲,一个表达爱情的喜悦,一个表达爱情的痛苦,然而这都与眼前的荷塘月色无关,作者本是为了逃避现实的烦闷才出门散心,却还是由荷塘想起现实的残酷。
因此,翻译时需贴合诗意,表达人物的相思之苦,相思愈浓,爱情愈烈,与现实的对比愈发鲜明,作者的苦闷愈能体现。
朱纯深先生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均对文中引用的《西洲曲》诗句做出了翻译,为使下文表达方便,将两篇译作简称为朱译、杨译。
译文如下:朱译:Bal lad of X i zhou IsI andGather i ng the lotus I am in the South PondThe lilies , in autumn , reach over my head ; Lower ing my head I toy with the lotus seeds ; Look, they are as fresh as the water underneath.杨译:West IsletWhen they gather lotus at Nantang in autumn ; The lotus bI ooms are h i gher than the i r heads ; They stoop to pick lotus seeds;Seeds as trans I ucent as water两个版本的翻译各有妙处。
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朱自清之《荷塘月色》
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朱自清之《荷塘月色》首先要对文本有个基本的把握。
文章主要写一次赏景活动。
它绘景写境,依次向我们展现了四种境界:幽僻之境、静美之境、和乐之境、幽独之境。
就体现散文的特点而言,“形散”表现在境界的多样以及取材时时空跨度的广远,“神联”表现在它们同属一次审美活动,同样反映了作者对美的追求。
先看四种境界。
第一境,幽僻之境。
第二境,静美之境。
第三境,和乐之境。
写江南采莲旧俗。
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展现的是一幅欢乐祥和的景象。
人面、荷花、碧荷、翠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种和谐颇有“天人合一”的意味:自然美好的季节与人生美好的年华,美丽的荷花与如花的少年,“叶嫩花初”的生命与“叶嫩花初”的爱情——构成了美妙的组合……主要表现的还是人与人的和谐。
少男少女艳歌互唱兼传羽杯,两情相悦嬉闹欢娱。
他们是既采莲亦采恋。
观莲的人不用说也有很多,因为既然是“盛大”“热闹”的节俗,那么亲友相邀官民同乐当是应有之景。
他们也是既赏采莲之景亦赏采恋之情,表现出社会对少男少女自由恋爱的认同与欣赏。
阴阳和合是宇宙大美之所在,少年初恋应看作人生的美丽风景。
它就像开花一样自然美好。
第四境,幽独之境,也是纯真之境。
写采莲寄意,独处女子对心中男子的悠长思念。
引用了南朝民歌“西洲曲”。
就原诗看,女子从折梅寄北到梳妆待人,从南塘采莲到望鸿西洲,空间的阻隔隔不断她的魂牵梦绕,季节的变换不足以改变她的情感,时间的推移见证了爱情的深挚。
引文中的“莲子”与“恋子”谐音双关,“清如水”蕴涵有爱情纯真的深意。
四种境界可分成两类:身历之境与神游之境。
就它们的特征而言,前一类表现为“冷静”,后一类表现为“热闹”。
说冷静是色冷态静:树色阴阴,叶碧花白与月光如水是冷色调,给人以“冷”的感觉。
荷是“亭亭”静植的,月光是“静静”下泻的;那“笼着轻纱的梦”多么宁谧,而光与影组合的旋律,也是无声的。
在这种境界之中,人的心境也复归宁静。
说热闹是热烈欢闹:映日红荷与“妖童媛女”,还有盛装的冶游者,色彩是热烈的,情绪也是热烈的;那《西洲曲》里的女子,虽然孤身幽居,只好独自采莲,但她的感情是热烈的。
荷塘月色赏析点评(3)
荷塘月色赏析点评(3)荷塘月色赏析点评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荷塘月色》歌词赏析2017-05-11 09:44 | #2楼《荷塘月色》歌词欣赏字数:1706 字号:【大中小】歌曲《荷塘月色》的走红,歌词的创作功不可没。
本文试从修辞手法、虚实关系、意象选取等方面赏析歌词《荷塘月色》,希望藉此对中学生的散文写作能有一些帮助。
歌词中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神兼具,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
这一点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时光缓缓流淌”这是以缓缓流水比喻“时光”;“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这是拟物,把女子比拟成嬉游荷塘的小鱼;“荷塘你慢慢”唱、“月光你慢慢”听,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哗哗流淌的荷塘说成是“唱歌”,宁谧皎洁的月光成了静“听”的知音。
其中,“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听觉诉之于嗅觉,“小荷淡淡的香”写尽琴音的缥缈、悠扬和美妙动听。
歌词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也是十分有特色的。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梦境本是虚无缥缈的,但作者把它说成可添可著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心灵可有窗户?“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忧伤是人的内心情感,怎能如实物般让人采撷?这些都是化虚为实,就是作者将主观性很强的思想、心绪、情感等外化为具体形象的客观事物,变无形为有形。
高中语文 正直的文弱书生,无奈的心路历程-《荷塘月色》主旨新探素材
正直的文弱书生,无奈的心路历程--《荷塘月色》主旨新探多年来人们公认《荷塘月色》文质俱佳,但对文章主旨的解读,特别是对于文中流露出的那种似乎置之世外、独自超然的情感,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披览朱自清的作品,联系朱自清的为人,确乎可以用“合乎温柔敦厚之旨”评价他。
诚如朱自清的朋友孙伏园所说:“佩弦有一个和平中正的性格,他从来不用猛烈刺激的言词,从来没有感情冲动的语调……”但朱自清一生中又确实有些举动并不“温柔敦厚”。
他在不同时期写作的《执政府大屠杀记》(1926年)、《论无话可说》(1931年)、《动乱时代》(1946年)、《论不满现状》(1947年)等文章,只看题目就可读出作者的“硬气”。
至于身缠重病、带头不吃美国粮,更是洋溢着冲天的“豪气”。
这“硬气”和“豪气”,足见其为人的正直和性格的刚强。
使得文弱的朱自清做出这些超常举动的缘由很简单:专制、黑暗的社会现实使得他原本“宁静”的心难以宁静,使得他不得不起而抗争,做出令人敬佩的壮举。
《荷塘月色》的写作本意作者没有明说。
近些年有人“独辟蹊径”,把作者“颇不宁静”的根由归结为家庭不和,这是非常荒谬的:一者朱自清并非庸俗之人,绝不会因家庭小事而浪费他杰出的文学才华特地撰写文章发泄对妻子的不满;二者作者在上海和北京亲眼目睹了蒋介石制造的白色恐怖,洞悉蒋介石在全国的暴行,他不会视而不见,泰然处之,至少家庭里的嫌隙不会比这更令他“颇不宁静”;三者将朱自清的“颇不平静”归之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的是已故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而叶圣陶是朱自清的生前挚友。
笔者认为,只有叶圣陶的观点才能最切近朱自清的写作本意,而某些人的所谓“独特发现”只会是主观臆断。
我们应该思考:面对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一个文弱的书生会如何做?而一个经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高唱过“创造光明”的外表文弱而又内心正直的书生会如何做?独自超然?一个人愁苦郁闷?一个人淡淡地忧愁?一个人淡淡地喜悦?如此猜测,对于一般的文弱书生,都是可能的;而对于朱自清,却是不可能的。
关于《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最新资料
关于《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多年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由于读者对写作背景的理解不尽相同,于是对文中“颇不宁静”缘由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分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
另外,对一些赏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又有新的看法,分歧也比较大。
目前,对“颇不宁静”缘由的看法,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类是完全归因于当时的政治;另一类是归因于日常家庭生活。
如吴宏聪、范伯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到:“《荷塘月色》于良晨美景之中吐露心中的抑郁和‘不宁’,折射出动乱的现实在知识分子精神上引起的忧思。
”吴仕文主编的《中国语文多角度解析》中写到:作者的思想状态是‘对现实的不满,思想是矛盾复杂的’”。
这两种说法都归因于政治。
而高远东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丛书》2001年第一期发表的《〈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让我发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一类观点,他认为:“与其把‘我心绪不宁’的原因归于政治,还不如把它归诸这种日常家庭生活更为可信。
”基于这一观点,“荷塘月色”添上了“爱欲境界”的色彩。
前一类观点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一些联系,学者基本认同,教学上灌输的也是这种观点。
而后一类观点与文章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关系,见解独到。
但这两种观点都只看到某一方面,对此,笔者赞成高秀川在《功利性解读与审美的消渴》中的说法:“精神分析学有其文本解读上的独到之处,然而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操精神分析之刀不加选择地解析所有文本必然误入歧途。
”所以再认识《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有利于正确赏析此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于日常家庭生活。
从文章上看,丝毫没有家庭日常生活引起的不愉快的痕迹。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墙外马路上的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杉,带上门出去。
”回来时“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家庭在这月夜里是何等的和谐和静谧:院里乘凉,墙外欢笑,屋内哼眠歌。
荷塘月色课后题答案
荷塘月色课后题答案【篇一:《荷塘月色》课后练习及答案(2011新课改)】ass=txt>《荷塘月色》课堂检测考试时间:30分钟总分:75分一.选择题(共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下列每组词中加点字的字形及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颇(很;相当地)不宁静满月(圆月)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b.丰致(美的姿态)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宛然(仿佛)c.酣(兴尽,畅快)斑驳(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袅娜(柔美的样子)d.妖(艳丽)童媛(美女)女沾裳(古代指裙子)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条幽僻的小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寂寞:孤单冷清)..b.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弥望:满眼)..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
(渺茫:声音因遥远而模糊..不清)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4.下列对加点的叠音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表示荷塘的广度)....b.荷塘的上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描写树木茂盛)....c.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形容叶子很大)..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描写叶子多,且远近高低错落)..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 的句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化用这b.《采莲赋》是南朝梁代皇帝萧绎的作品,诗歌表现了古代少男少女借采莲传情的动人场面。
c.《西洲曲》是南朝乐府诗,其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方法。
d.《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作品中的“荷塘”就在当时的北大燕园内。
6.下列对《荷塘月色》一文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文眼”,写了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受。
《荷塘月色》主题
《荷塘月色》主题(据南京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材疑难问题解析》)(一)不满现实超脱现实《荷塘月色》隐隐地流露出作者一种想从烦恼中寻求解脱的复杂心情。
这是怎么回事?要了解一篇文章,往往不能不了解作者其人。
朱自清曾经投身五四运动,是当时新文学运动的一名战士。
但到一九二七年,在严酷的白色恐怖面前,他彷徨了。
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觉得这两条路他都走不了,唯一的办法是“暂时躲避”。
他这时的处境,正如他曾经在《光明》这首诗里所描述的那样:“黑暗里歧路万千,叫我怎样走好?”他无力摆脱“中间道路”的吸引,他既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这种心情就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流露出来,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
这种企图超脱现实的思想自然是应该批判的,但不满现实的那一面还是应该肯定。
作者后来终于在革命力量的激励下,投入了抗日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并表现得异常的勇猛与坚决,受到了党和人民的称赞。
——刘彬荣《荷》手记(二)泄愤懑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
当时,全国一片白色恐怖。
朱自清和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一样,面对血污的现实和迷茫的前途,陷入苦闷彷徨之中。
朱自清有着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没有颓唐消沉,而是时时泄愤懑于诗文。
虽然絮絮低吟不同于震撼人心的呐喊,可同样是战斗,同样是历史的一个回声。
《荷塘月色》,从一个侧面曲折地为我们展示了那个可诅咒的时代,留下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苦难历程中一个清晰的足印。
——李佩伦《不尽情思画图中》(三)《荷塘月色》主题探程翔《荷塘月色》是传统篇目,不仅大陆上选入中学课本,台湾也选入中学课本。
《荷塘月色》的主题是什么?过去的《教参》认为:“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其他现代文学作品选也执此说。
我认为这种观点有不妥之处。
如果是表现对蒋介石国民党统治的不满,那如何去解释台湾也选入中学课本这一现象呢?更何况当时的朱自清对国民党还抱有幻想呢?王瑶先生在《念朱自清先生》一文中指出:“无可讳言的,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党政府的。
语文练习及答案
语文练习及答案(上2一1)《荷塘月色》练习(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A踱(duï)步幽僻(pì)煤屑(xiâ)B 蓊(wēng)郁弥(mí)望点缀(zhuì)C 渺(miǎo)茫倩(qiàn)影脉脉(màimài)D 参差(cēncī)袅娜(nuï)媛(yuán)女2 辨字组词(略)(1)缀辍掇啜(2)笼茏宠垄(3)悄俏梢捎3 解释下列词语(1)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2)弥望:满眼。
(3)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4)斑驳:原指一种颜色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的意思。
(5)倩影:美丽的影子。
(6)迁延顾步:形容走走退退不住地回视自己动作的样子。
(7)敛裾:提一提衣裳。
(8)消受:享受。
多用于否定。
4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
说说下列比喻句属于哪种类型。
(1)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明喻)(2)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暗喻吗?存疑)(3)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暗喻)(4)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借喻)5 填空(1)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我们学过他的散文(《背影》《春》)。
(2)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二、课文理解1.这篇散文的“文眼”是(C)。
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
B.“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C.“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2.找出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理出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答:作者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语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现在都可不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高中语文说课稿《荷塘月色》
高中语文说课稿《荷塘月色》 1恭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用他独特的视角描绘“夏夜荷塘”: 田田的荷叶、星星似的荷花、流水般的月光,令人憧憬,诱人探索。
今天我将从五个方面向各位阐述《荷塘月色》的教学思路,具体为: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最后进行小结。
一、说教材《荷塘月色》这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出自山东省技工学校统编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它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是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
文学作品核心意义的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需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描绘景物的方法及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分析学情确立重难点:因为我们学生这一阶段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荷塘月色》是学生进入技校第一次接触现代文的学习,因此把抓住景物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生动地进行描绘确立为教学重点 ; 《荷塘月色》写于 1927 年 7 月,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被学生理解,蜿蜒地表现作者矛盾苦闷的心情是本文教学难点。
大教育家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
三、说教法、学法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景,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境界,自主阅读。
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设想。
在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穿课堂始终,辅以讲授法、启示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情景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品析—欣赏体味—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