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音乐 第五单元 丰收之歌教案
丰收之歌的教案
丰收之歌的教案教案标题:《丰收之歌》的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丰收之歌》,使学生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重要性和农作物丰收的喜悦。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唱和表演活动加强他们的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播放《丰收之歌》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情感。
2. 歌曲学唱: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和音调,逐句学唱。
3. 歌曲表演:分组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分歌词进行合唱,并设计简单的动作或舞蹈来配合歌曲表演。
4.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农民劳动的场景,例如:农民播种、浇水、收割等,并鼓励他们用英语进行对话和交流。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农民、农作物、太阳、雨水等,通过对话和表演再现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6.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段与《丰收之歌》相关的诗歌、故事或绘画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农作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农民劳动和丰收的思考和讨论。
2. 歌曲欣赏:播放《丰收之歌》音乐,让学生静听,让他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节奏。
3. 歌曲学唱:逐句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鼓励学生跟随节奏和音调,逐句学唱。
4. 歌曲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分歌词进行合唱,并设计简单的动作或舞蹈来配合歌曲表演。
5.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农民劳动的场景,鼓励他们用英语进行对话和交流。
6.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话和表演再现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7.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段与《丰收之歌》相关的诗歌、故事或绘画作品。
8.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讨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资源:1. 《丰收之歌》音乐录音或视频。
2. 农作物的图片。
3. 学生创作作品的展示板或投影仪。
《丰收之歌》教案1
《豐收之歌》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充分の感受秋天の收穫與喜悅之情。
2、能夠正確の理解歌曲の情感態度。
3、熟練地演唱表演音樂《豐收之歌》。
4、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の思想感情。
懂得珍惜勞動成果,願意與別人分享勞動の快樂。
教學重難點:1、讓學生熟悉節奏型,可以熟練の打出節奏。
2、能夠按節奏型熟練地朗誦歌詞。
3、理解體會豐收の喜悅,懂得珍惜勞動成果,願意與別人分享勞動の快樂。
教學用具:多媒體、PPT課件、電子琴。
教學目標:1、讓學生充分感受秋天の收穫與喜悅之情。
2、指導學生學唱、表演《豐收之歌》,可以完整の理解歌曲のの風格和情緒。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の思想感情。
懂得珍惜勞動成果,願意與別人分享勞動の快樂。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感受四季、感受秋天、感受豐收喜悅。
1、導入。
今天老師聽到學多在歡呼下雪了,那是因為冬天來了。
今天呀,老師就帶領大家穿越時光重新回到春天,開始溫故流覽一年四季の美好畫面。
2、欣賞四季圖畫。
師:在欣賞之前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個關於顏色の遊戲,大家連連看他們分別屬於哪個季節吧?(金黃色、五顏六色、雪白色、濃綠色)生:秋季,春季,冬季,夏季(力求學生用顏色去充分の感受季節の變遷)師:同學們非常棒!接下來讓我們迫不及待の看看四季の景色吧。
(播放幻燈片)3、今天老師還為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這個謎語關於一個季節中の某種植物,大家來猜猜吧。
(出示謎語)生:是玉米,是秋天の玉米!師:大家回答の非常好!今天老師就要要帶領大家到田野到村莊去看那金黃の玉米,去看那豐收の秋天。
(出示豐收圖片)4、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の新課《豐收之歌》中來吧。
二、新課學習導語:秋天の田野、果園是那麼迷人,我們の農民伯伯唱著豐收之歌從遠處走來了。
1、播放豐收之歌視頻師:同學們初步聆聽了《豐收之歌》大家能告訴老師,歌曲の情緒嗎?生:歡快、熱情2、按節奏誦讀歌詞三、學唱歌曲《豐收之歌》1、師:你覺得怎樣唱才能表現人們喜獲豐收の情緒?2、再次播放視頻:學生再次聽賞歌曲《豐收之歌》,進一步掌握歌曲の演唱風格。
丰收之歌教案
丰收之歌教案教案标题:丰收之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丰收习俗和庆祝方式;2. 培养学生对农耕文化的尊重和兴趣;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师生对话,询问学生是否了解传统的丰收习俗和庆祝方式;2. 导入话题,引发学生兴趣,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丰收之歌”;3. 鼓励学生分享与丰收相关的经历或知识。
活动一:了解丰收习俗(10分钟)1. 分小组给学生展示图像、视频或音乐片段,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丰收习俗;2. 学生利用所给材料,互相交流并记录不同地方的丰收习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 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
活动二:学习《丰收之歌》歌曲(20分钟)1. 聆听《丰收之歌》的录音或演唱;2. 分发歌曲歌词,学生跟随录音或演唱教师展示的动作合唱;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尝试领唱或指挥合唱。
活动三:合作编创舞蹈(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段歌曲时间编创自己的舞蹈;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指导者,协调分工并帮助其他成员;3. 各小组轮流表演自己编创的舞蹈,其他学生观赏并给予鼓励和反馈。
活动四:分享和庆祝(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编创的舞蹈,并与全班一起合唱《丰收之歌》;2. 老师为学生表现精彩的小组颁发奖状或给予鼓励;3. 全班共同庆祝并用小食品或饮料分享美好时刻。
结束(5分钟):1. 总结学生的学习收获,强调丰收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尊重传统文化;3. 预告下节课的主题,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音乐和艺术。
教学资源:1. 图像、视频或音乐片段展示相关的丰收习俗;2. 《丰收之歌》的录音或演唱;3. 歌曲歌词的复印件;4. 小组表演的舞蹈音乐和器材;5. 奖状或鼓励卡。
评估方式:1. 学生对丰收习俗的个人记录和小组汇报;2. 学生在合唱和舞蹈中的参与度和表现;3. 学生的合作与领导技能。
教案扩展:1. 给学生机会进一步探索丰收习俗的历史和意义;2. 邀请农民或农耕文化专家来校园分享相关的经验与知识;3. 组织学生参观农田或种植园,并进行实地体验和学习。
丰收之歌教案
丰收之歌教案教案范例:课题:丰收之歌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和唱出《丰收之歌》的歌曲内容。
2. 了解农民在丰收时的喜悦和对劳动的付出的称赞。
3. 培养学生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1. 《丰收之歌》的录音或视频。
2. 课件或图片展示农民收割庄稼的场景。
3. 大班/小组拼图游戏所需的农作物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 歌曲欣赏(5分钟)1. 利用录音或视频播放《丰收之歌》。
2. 让学生静听歌曲,培养对歌曲的感受。
3.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歌曲中的主题是什么?”、“歌曲是为了赞扬谁的辛勤努力?”、“农民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喜悦?”等。
Step 2: 歌曲学唱(15分钟)1. 播放歌曲的第一句,引导学生跟着唱。
2. 逐句教唱,带动学生全曲慢慢练习。
3. 分段反复练习,保证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Step 3: 图片展示(10分钟)1. 展示农民收割庄稼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利用课件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3. 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农民劳动的理解和看法。
Step 4: 大班/小组活动(10分钟)1. 将准备好的农作物图片混合打散,放置于教室不同角落。
2. 组织大班或小组的学生进行拼图游戏,将图片按正确顺序拼合。
3.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们拼合的是什么作物?”、“农民在什么时候收割这些作物呢?”等。
Step 5: 小结(5分钟)1. 小结学习内容,并回顾所学的歌曲和相关活动。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感受和尊重之情。
教学延伸:1. 学生可在家自主练习歌曲。
2. 鼓励学生观察农田,了解更多农业劳动和丰收的知识。
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农田,深入了解农业生产过程。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学唱的表现,提供个别指导和反馈。
2. 大班/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完成情况。
丰收之歌教案
丰收之歌教案教学内容:诗歌欣赏——《丰收之歌》教学目标:1. 了解《丰收之歌》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2.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感受丰收的快乐。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掌握《丰收之歌》的整体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用图片展示一幅描绘农民喜迎丰收的画作,向学生介绍农民劳作一年,终于迎来丰收的景象。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丰收的诗歌。
二、导入(10分钟)1. 老师朗读《丰收之歌》。
2. 引导学生对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进行讨论。
三、分组合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并发放《丰收之歌》诗歌文本给每个小组。
2. 要求学生合作阅读诗歌,并找出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3. 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动作,排练朗诵或表演,并为表演准备道具。
四、小组展示(15分钟)1. 学生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观看和点评。
2. 学生可以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和设想,提升表演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 每个小组结束表演后,其他同学给予合理的评价和鼓励。
五、总结展示(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丰收之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对丰收之歌进行总结,并接受教师的点评。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鼓励学生以《丰收之歌》为灵感,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自己对丰收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可以以书写的方式,或者配合图片等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丰收之歌》,使学生感受到了农民劳动一年,终于迎来丰收的快乐。
通过小组合作和表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并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自己的创作,学生对丰收的理解和感受进一步加深。
整节课教学内容紧凑,操作性强,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
丰收之歌音乐教案
丰收之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丰收之歌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和演唱《丰收之歌》,培养学生对丰收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丰收之歌》的歌词和旋律。
2. 学习合唱技巧和表演技巧。
3. 理解丰收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准备:1. 《丰收之歌》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课堂展示用的投影仪或电视。
3. 学生合唱团队的指导老师(如果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投影仪或电视播放《丰收之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先欣赏一遍。
2.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丰收的理解和感受。
歌词学习:1. 分发《丰收之歌》的歌词给学生,让他们跟着歌词一起读一遍。
2. 解释歌词中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确保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3. 分段教唱歌曲,先教唱第一段,然后逐渐添加其他段落。
合唱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合唱练习。
2. 指导学生注意节奏、音准和发音等方面的细节。
3. 定期组织小组间的合唱比赛,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合唱成果。
表演准备:1. 指导学生学习合唱团队的表演技巧,如舞台表情、姿势和动作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整体合唱排练,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3. 安排学生进行多次舞台排练,以确保他们在表演时的默契和流畅度。
表演展示:1. 安排一个学校活动或班级演出,让学生们将他们的合唱表演呈现给全校或全班同学。
2.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艺,如独唱、伴舞或乐器演奏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分享他们在表演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们创作自己的丰收歌曲,鼓励他们表达对丰收的感激之情。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田或果园,让他们亲身体验丰收的喜悦和辛勤。
3. 组织学生进行丰收主题的艺术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或舞蹈等。
评估与反馈:1. 观察学生在合唱练习和表演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建议。
丰收之歌 教案
丰收之歌教案教案名称: 丰收之歌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丰收之歌」的含义,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和收获的喜悦。
2. 学生能够感受并表达收获的快乐与感激之情。
3.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表演展现自己的才艺和自信心。
教学资源:1. 「丰收之歌」歌曲录音或视频。
2.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不同地区的丰收场景和农田景色。
3. 纸笔或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1. 让学生观看或听「丰收之歌」歌曲录音或视频。
2. 询问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引导他们思考劳动与收获的关系。
主体:活动1 - 身临其境:1.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丰收场景和农田景色。
2.鼓励学生描述场景中的细节和感受,引导他们理解丰收的意义和价值。
活动2 - 歌曲理解:1.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中的关键词和词句,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内容。
2.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中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并汇报讨论结果。
活动3 - 自己的收获:1.让学生回顾最近一次取得的收获或成就,可以是学业、运动、艺术等方面。
2.要求学生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收获和对收获的感激之情。
活动4 - 表演与分享: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使用乐器或舞蹈等元素。
2.鼓励每个小组在表演前分享他们的收获和表演灵感。
总结:1.请学生分享比赛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鼓励他们思考劳动所带来的收获和快乐。
2.提醒学生,劳动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收获,也是为了社会进步和幸福作出贡献。
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农田或社区义工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和收获的喜悦。
2.鼓励学生制作「丰收之歌」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或舞蹈创作。
评估与反馈:1.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记录个人和小组合作的表现。
2.提供正反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进学生在表演中展示自信和才艺。
注: 此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丰收之歌教案初中版
丰收之歌教案初中版一、教学背景丰收之歌是一首描绘农村丰收景象的诗歌,通过描绘丰收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丰收的喜悦。
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丰收喜悦,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与背诵。
2. 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诗歌主题思想的把握。
四、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丰收之歌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农村丰收景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等。
4.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表达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在朗读、背诵诗歌时的情感体验,交流对丰收景象的认识和感受。
6.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对农民辛勤劳动的理解和尊重。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丰收之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六、课后作业1. 朗读、背诵丰收之歌。
2. 写一篇关于丰收景象的作文。
3. 调查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丰收之歌这首诗歌,还能从中体会到农民辛勤劳动的价值,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同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丰收之歌音乐教案
丰收之歌音乐教案【篇一:丰收之歌教学设计】《丰收之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歌曲表达了丹麦人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教学设计时我把听、唱、动三者相结合,把表演融入课堂,让学生来体验、感受,使孩子们对秋收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与体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情绪。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经过了两年的音乐课程的学习,已初步了解了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学生各方面的音乐能力一般,但对音乐课的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喜动、爱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游戏、竞赛、即兴表演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
所以在教学中我会从这点着手,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充分的感受秋天的收获与喜悦之情。
2、能够正确的理解歌曲的情感态度。
3、熟练地演唱表演音乐《丰收之歌》。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歌曲情绪,知道一拍一音、利落豪爽的丹麦音乐风格,并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难点:能简单了解歌曲发展的手法,学会以情带声的歌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一、情境创设,感受音乐1、丰收的季节到了,在这美丽的秋天里你最喜欢什么呢?(生讨论回答,展现一副美丽的秋景)2、音乐游戏“猜谜语”①、在这个丰收的季节,老师也到田野里转了一圈,收获了很多好东西,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出示课件,请学生回答。
)生:是玉米,小麦,稻谷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就要要带领大家到田野到村庄去看那丰收的秋天。
(出示丰收图片)②、除了这些,在田间,老师还看到很多农民伯伯在忙碌着,你们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呢?生:农民伯伯在忙着收割,那秋天我们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回答秋天都在干些什么)师:在秋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丹麦的小朋友在丰收的季节里都干些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丰收之歌》中来吧。
《丰收之歌》教案
《丰收之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充分的感受秋天的收获与喜悦之情。
2、能够正确的理解歌曲的情感态度。
3、熟练地演唱表演音乐《丰收之歌》。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熟悉节奏型,可以熟练的打出节奏。
2、能够按节奏型熟练地朗诵歌词。
3、理解体会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四季、感受秋天、感受丰收喜悦。
1、导入:今天,老师带领大家穿越时光重新回到春天,开始温故浏览一年四季的美好画面。
2、欣赏四季图画。
师:在欣赏之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关于颜色的游戏,大家连连看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季节?(金黄色、五颜六色、雪白色、浓绿色)生:秋季,春季,冬季,夏季。
(力求学生用颜色去充分的感受季节的变迁)师:同学们非常棒!接下来让我们迫不及待的看看四季的景色吧。
(播放幻灯片)3、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这个谜语关于一个季节中的某种植物,大家来猜猜吧。
(出示谜语)生:是玉米,是秋天的玉米!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到田野,到村庄去看那金黄的玉米,去看那丰收的秋天。
(出示丰收图片)4、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丰收之歌》中来吧。
二、新课学习:导语:秋天的田野、果园是那么迷人,我们的农民伯伯唱着丰收之歌从远处走来了。
1、播放丰收之歌视频。
师:同学们初步聆听了《丰收之歌》,大家能告诉老师歌曲的情绪吗?生:欢快、热情。
2、按节奏诵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丰收之歌》:1、师:你觉得怎样唱才能表现人们喜获丰收的情绪?2、再次播放视频,学生再次听赏歌曲《丰收之歌》,进一步掌握歌曲的演唱风格。
思想升华:知道果实是农民经过辛劳和汗水换来的,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对需要帮助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
3、教师弹唱,一句一句教授学生方法:多次演唱,拍打节奏演唱,以小组为单位演唱。
《丰收之歌》教学案例
音乐课《丰收之歌》教学案例盛云课时:一课时课型:以学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丰收之歌》的教学,使学生乐意接触和了解中国民歌,能用和谐、轻松的声音演唱《丰收之歌》,表达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创造幸福的美好情怀。
2、通过歌曲《丰收之歌》的教学,让学生结合歌曲了解新疆民歌的特点,并体验用多种形式进行歌曲的表演。
3、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亲身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至今的欢庆方式,并在创造和表现中获得欢乐。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把握新疆歌曲的演唱风格,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各种形式创编各种音乐活动,渲染学习气氛。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竖笛、新疆的舞蹈服装、简单打击乐器座位安排:(学生圆弧形坐,教师站中间)教学过程: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录音播放)。
师生问好!一、导入:1、教师:同学们进教室时听到老师放的是什么歌曲吗?学生抢答:《在希望的田野上》。
2、教师:老师再把这首歌放一遍,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教师播放歌曲)。
学生回答:丰收的情景。
教师:这是一首富有乡土气息的中国民歌,表现了人们喜获丰收、富民强国的现代梦想。
(点评:用音画共赏来营造本节音乐课甜美、亲切的欢乐气氛,顺势导入“丰收”这个话题。
)3、教师:同学们还知道多少描绘丰收的音乐作品吗?学生回答:小提琴独奏曲《庆丰收》、歌曲《好收成》等。
4、教师: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表现丰收题材的舞蹈《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片段。
(教师播放舞蹈片段)。
(点评:以感受音乐、体验情感为主,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帮助学习,有利于调动兴趣。
)5、教师:视频画面通过舞蹈的动作、演员的服饰以及音乐旋律特色表现了哪个地区人们的生活场景?学生回答:新疆地区。
6、教师:下面老师放几首歌曲片段,同学们听后抢答歌名。
(教师播放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春舞曲》、《大阪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
丰收之歌教案
丰收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课程内容,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2. 掌握与丰收相关的知识,包括农作物生长的过程、农民丰收的努力和收获的意义;3. 培养学生对农民辛勤劳动和丰收喜悦的尊重与感恩之情;4. 提高学生的阅读、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放映一段有关丰收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丰收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丰收的兴趣,引发对丰收的思考。
Step 2 朗读与讨论(15分钟)1. 老师朗读课文《丰收之歌》,引导学生跟读,感受文字的节奏和情感表达;2.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文中丰收的理解和感受。
Step 3 配对阅读(2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2. 老师将教材中与丰收相关的词语和句子写在小纸条上,发给学生;3. 学生两两配对,通过抽取纸条上的词语或句子,互相阅读并互相解释。
Step 4 听力训练(15分钟)1. 听写:老师播放一个与丰收相关的短文,要求学生听写其中的关键信息;2. 分组讨论:学生将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与组内同学讨论后,呈现给其他组。
Step 5 分组朗读(15分钟)1. 将课文《丰收之歌》分成几个片段,每个小组负责朗读一个片段;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排练,准备朗读;3.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Step 6 制作海报(20分钟)1. 学生自由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丰收相关的主题;2. 学生利用纸张、彩笔等材料,制作有关丰收主题的海报;3. 学生上台展示并解释自己的海报。
Step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老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丰收的意义和学习的收获;2.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表达自己对丰收的新认识。
三、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听写、朗读和海报制作等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对于丰收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于丰收的情感体验等。
《丰收之歌》教案
《丰收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丰收之歌》的创作背景和内容。
2.培养学生对农民工的尊重和关爱之情。
3.提高学生欣赏和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丰收之歌》的介绍和欣赏。
2.欣赏后的讨论和思考。
3.创作自己的《丰收之歌》。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展示一幅关于农民工丰收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充满丰富的秋果和金黄的稻谷,激发学生对丰收的向往和喜悦之情。
b.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工为丰收辛勤劳作的场景和感受。
2.学习《丰收之歌》(30分钟)a.给学生播放《丰收之歌》音频,让学生先欣赏,感受音乐的美妙和力量。
b.分享《丰收之歌》的创作背景和内容。
讲解农民工奋斗和付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们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
c.再次播放音频,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感受农民工辛勤劳作的场景和喜悦之情。
3.讨论与思考(20分钟)a.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他们对《丰收之歌》的感受和想法。
b.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农民工的辛苦和付出有多么重要?你们会怎样对待农民工?c.引导学生思考,分享自己对农民工的尊重和关爱之情,并理解农民工为丰收所做的努力。
4.创作自己的《丰收之歌》(40分钟)a.引导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乐器,并且告诉他们可以使用自己的声音来演唱。
b.让学生通过创造性思考,以《丰收之歌》的旋律为基础,编创自己的旋律和歌词。
c.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合作,分享自己的创作,发表意见和建议。
d.选择几组学生表演自己创作的《丰收之歌》,让全班共同欣赏。
5.总结与展示(10分钟)a.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学生可以通过唱歌或演奏乐器展示。
b.结合学生展示,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回答问题:你们通过《丰收之歌》的学习和创作,对农民工的辛苦和付出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四、教学评价:1.观察与记录学生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参与情况。
2.学生展示创作成果时的表现和成果的丰富度。
3.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时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初一音乐《丰收之歌》教案及反思
初一音乐《丰收之歌》教案及反思
教案:
课题:《丰收之歌》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目标:
1、感受本土音乐作品,用音乐的形象唤起学生对收获和辛勤劳动的关注; 2、了解新疆音乐的特点,正确把握歌曲《丰收之歌》的情绪,能运用恰当的声音、情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3、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创造力,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4、能尝试不同形式的创编。
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传统的欢庆方式,并在创造和表现中获得欢乐……
《丰收之歌》教学反思:
唱歌教学是一种技能教学,也是音乐课的基本内容,我们不能只是捆绑式的枯燥说教和机械操作,应该把音乐美的魅力与乐趣融入唱歌教学。
上完这节课后,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了情境教学的魅力。
它以思维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受生活实际的情境的创设,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加强了学习的效率。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既能凸显唱歌教学的主体地位,同时又通过欣赏、感受、表现、合作等综合的形式较为全面地扩大学生的。
2019-2020年七年级音乐下册《丰收之歌》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音乐下册《丰收之歌》教案新人教版教学内容:1、唱《丰收之歌》2 音乐活动“猜谜语”、节奏练习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丰收之歌》,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2.通过猜谜语活动对秋天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节奏练习更好的掌握歌曲节奏。
3.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能完整地视唱《丰收之歌》曲谱。
2、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歌舞形式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安徒生吗?知道他的家乡在哪吗?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就带领你们到安徒生的家乡,素有童话王国之称的丹麦去走一走看一看。
2、欣赏丹麦风光图(重点欣赏金秋果园丰收画面)二、音乐游戏“猜谜语”师:丹麦的人民最喜欢秋天了,因为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当麦田、果园丰收的时候他们都在辛勤的劳动着,收获了很多好东西,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猜猜看。
(出示课件,请学生回答。
)三、节奏练习1、师:农民伯伯有的在收稻子,有的在挑稻子,还有的虽然在休息,可嘴里也在忙着喊加油,他们都是怎么劳动的呢?请你来模仿一下,或者用声音来表示一下。
(收割:刷刷刷挑担:嘿哟加油声:加油干)2、老师给农民伯伯们配上了节奏,同学们试试看:收割: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0‖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挑担: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嘿哟哟嘿哟哟嘿哟哟嘿嘿加油声:X X | X X X | X X | X X X ‖加油加油干加油加油干(分组表演,加动作,然后合起来)四、学唱歌曲《丰收之歌》1、师:太精彩了,有了你们的助兴,今年肯定还会是一个丰收年。
听,丹麦人民的丰收之歌又唱响了!(聆听音乐《丰收之歌》)2、出示歌谱,教师范唱,请学生用点拍的方式帮助打拍子,熟悉歌曲旋律。
丰收之歌-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丰收之歌-西南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丰收之歌,并掌握其基本节奏和歌词。
2.学习歌曲演唱的基本技巧,包括声音发出的正确方式、歌曲调子的掌握等。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性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琴一台。
2.课堂需要放映机、投影仪以及音响设备。
3.复印相关歌曲资料。
三、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教师为学生演示唱歌姿势、发声方法并要求学生模仿。
教师提醒学生要有稳定的呼吸和强有力的声音,注意发音的准确性。
2. 歌曲学习(30分钟)1.为学生播放丰收之歌录音,并给学生展示歌词。
学生可以跟随录音一起唱歌。
2.教师要求学生仔细听录音,注意节奏变化和对白部分的演唱形式。
学生可以结合歌曲资料,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和意义。
3.学生需要记住歌词并试着高唱。
3. 歌曲表达(50分钟)1.学生分组排练,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演唱。
2.学生分别自主选择自己要演唱的乐器,比如口琴或打击乐器等。
3.表演时应注意:•保持正常的呼吸和发声方式。
•注意声音质量和强度的控制。
在需要突出的地方加强力度。
•注意音乐表现和感性表达力。
4. 小结(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拓展音乐想象力和音乐表现力。
2.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对歌曲的感受,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四、课后作业请学生复习本节课学习内容,并练习自己的演唱技巧,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不错,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希望以后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注意学生练习演唱的时间和良好的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丰收之歌教案
1、导入
由题目得知,这是一节反映农民喜获丰收的音乐课。
内容有歌曲(新疆民歌)、小提琴曲《庆丰收》、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等。
如何上好这节课,为此我做了精心的准备。
首先我设计了一个自认为比较合适的开头:
(背景音乐:小提琴曲《庆丰收》)
师:同学们,今天由我来为你们上课,希望我们共同度过快乐的40分钟。
师:我带来了一些物品,请同学们辨认一下。
师:我还准备了一组词语,葡萄满串、金橘飘香、麦浪滚滚、果实累累,从这些物品和词语中我们联想到两个字,是什么?(丰收)。
以小提琴曲《庆丰收》作为背景音乐,在背景音乐下请学生识别一些农作物(花生、辣椒、大蒜、扁豆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接着,我在准备的葡萄满串、金橘飘香、麦浪滚滚、果实累累一组词语中,让学生从这些物品和词语中联想到两个字——丰收。
简略介绍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首西北风味的表现丰收的音乐《庆丰收》(南京艺术学院张靖平教授创作),提问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
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本课的主题(学习歌曲《丰收之歌》)。
2、学习歌曲学习歌曲《丰收之歌》
首先我进行了自弹自唱,边唱边打手鼓的形式,在歌曲欣赏中我设计让学生边听边从歌词中找出有关新疆的地名(伊犁、哈密)、特产(麦子、稻谷、马奶子葡萄、哈密瓜),使学生产生学习歌曲的愿望。
新疆音乐有着浓郁的特点,表现在节奏上许多地方是切分节奏,以及大量使用的附点音符和装饰音。
我让学生从歌谱中把它们找出来、要求在学习中引起注意。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注意提醒学生努力掌握新疆音乐的风格,唱出歌曲的味道。
3、节奏练习
在学习歌曲之后(略),我设计了让学生学习切分节奏
X X X X X |
拍右左右左
提醒学生:第一个音要齐,右手略强,训练4小节。
并要求学生尝试为歌曲
伴奏,学生轮流打节奏、唱歌(跟着老师模仿),邀请学生上台表演,这一系列
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演欲望,歌曲的学习也进入了高潮……
4、音乐欣赏《丰收锣鼓》(民族管弦乐曲)
随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们欣赏了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边听边看课件展示出来的有关欣赏提示),使他们再次感受农民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
5、尾声
最后,在这节课的结尾,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师: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丰收的欢乐,但在丰收的背后有让人更加感动的场面,那就是辛勤的劳动。
这首诗我们都学过,让我们一起朗诵一遍。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师:你们是否体会到父母的辛劳,而在父母眼里,孩子是他们最大的丰收,让我们一起感谢父母,感谢他们。
在农民插秧背景图片下,学生们富有感情地朗诵了这首诗。
在课堂接近结束时又掀起了一个
小高潮……
在《丰收之歌》歌声中结束了这课。
二、《丰收之歌》教学后的反馈情况
1、本课成功之处
课后,我收到了许多积极的反馈意见。
有的老师认为,这节课的导入设计很好,不知不觉中把学生们带入了主题。
结尾的设计也较为出色,使学生们体会到丰收背后的辛勤劳动。
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教学中的讲解、释疑、归纳和强化,教学中通过学习学会歌曲,以及教学中通过切分节奏训练掌握已学会的知识,他们认为恰好与玄武区教育局倡导的四边四学(即导、教、学、练)要求相一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已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音乐学科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又使音乐学习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
"也就是说:音乐的学习原则是不能依靠描述、讲授的,必须要依靠审美主体的自身体验。
在课堂中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并使本课顺利进行。
课标中强调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为达到这目的,我在教学设计上尽量做到以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并且结合直观形象,让每个孩子在模仿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师生共同体验,享受了音乐美。
全部教学的活动以学生为本,师生共同参与,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首位,让孩子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会歌曲,唱好歌曲,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是这节课的成功所在。
2、本课不足之处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近人意的地方。
有老师就提出来切分节奏训练对学生来讲,显得比较困难,所以这样设计有没有必要?会不会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歌曲教学,我们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唱《丰收之歌》就完了,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挖掘……另外,在音乐欣赏《丰收锣鼓》(民族管弦乐曲)单元,显得过于简单。
欣赏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把学生的精力从知识方面解脱山来,细致的观察孩子在听音乐过程中的表情变化,对于他们反映的现象及时地问了一句:“为什么这么高兴?你们听出了乐曲的速度?感到了他的情绪?”由于学生对声音产生了想象,被声音唤起思维,内心的声乐思维在支配他们,在高低强弱节奏的感知中获得与音乐作品情绪相一致的内心体验,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