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 收入分配改革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收入分配改革应从养老金开始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收入分配改革应从养老金开始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收入分配改革应从养老金开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经过8年酝酿之后两会之前终于公布,但让公众遗憾的是此改革方案并没有把公众反应最强烈的问题、当今分配问题的最大不公、矛盾最突出的养老金统一问题写进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中去,给公众留下了最大的悬疑。

去年10月15日人民网做过一项《收入分配改革您最希望改什么?》的大型网络调查,网友的希望和意见集中在“双轨制”和最低工资两大问题上。

历届两会呼声最高的也是这些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针对在岗人员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差距不是很尖锐。

收入差距尖锐的是退休金。

就目前全国情况来看,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约为企业退休职工的2—3倍。

包括国有大型企业,退休金也是比较低的。

我国有7千多万企业退休职工,有2.5亿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产业工人,和4千5百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相比占有绝对的优势,他们成为分配制度改革关联人员中的大多数,也可以成为中国的中产阶级。

而这些中产阶级正好是中国的低收入阶层,这一阶层的收入状况、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直接关乎中国人的形象、社会稳定、政局稳定。

关乎扩大内需、生产力解放、改革能否继续深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实施与实现。

所以解决企业退休工人退休金不合理问题和解决产业工人低工资问题就势必成为当前收入分配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问题,既然是民众反应最突出的社会矛盾,那么就应该列为我们分配制度改革首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退休金双轨制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也属于分配制度的不公平源头问题。

更应放在分配改革的首位。

企业先执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一直未改。

结果企业退休工人平均工资1700多元,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降到只能够维持最低生活费的境地。

和高于自己工资2到3倍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相比形成巨大的落差,要讲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看起来退休金不改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比较符合利益共享、社会发展的现实和趋势,企业改革后的退休金制度反而滞后,是否意味着企业养老金改革的失败。

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主要改革措施

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主要改革措施

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主要改革措施一、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自从党的十六大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特别是其中的收入分配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公正收入分配制度的新措施。

上述措施的实施对于遏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而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尽管如此,我国收入分配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收入差距大,分配关系紊乱,制约机制缺失等。

首先,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到经济和社会发展。

自从1992年开始,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就已经达到0.4,并且近年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呈现出上涨趋势。

早在2004年,全国总体基尼系数就已经达到0.44,这一数字已超过了国际上公认基尼系数0.4的警戒线。

①由此可知,2004年全国收入差距已经处于一个非常不平等的状况。

自从2004年之后,全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

我国的收入差距重点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

1.尽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一定缓解,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过大。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之中。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例由1997年的246.89%逐步上升到2007年的332.96%。

从2008年开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比例由2007年的332.96%下降到2008年的331.49%,下降了1.47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有所下降,然而2008年城乡收入比仍然高达331.49%。

②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距,那么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目前的状况还要严重。

城乡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一方面会进一步加剧本意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城乡之间的割裂,不利于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

另一方面,城乡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与改革思考一、概述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国家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和改革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改革的思考进行探讨。

回顾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转变。

这一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了按劳分配的原则,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方式为补充的分配格局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强调了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第四阶段是近年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对分配结果的监管,提出新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成果。

分析中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劳动力供需不平衡、行业垄断、个人禀赋差异、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对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进行思考。

改革的目标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强化税收调节等。

同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研究背景与意义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性: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近年来,中国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基尼系数长期处于国际警戒线以上,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也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历程第一阶段:开放初期的试点阶段(1978年-1992年)在开放初期,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点,旨在探索新的收入分配方式。

1979年,我国推出了“责任田”试点,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劳动量获取相应的收入,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得到了一定的增加。

1984年,我国进行了城市企业的“形势与任务调查”,揭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下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为后续的企业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全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1992年-2005年)1992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农村经济体制工作会议,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农村集体经济适度扩大,农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提出,进一步巩固了农民的经营权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997年,我国出台了《国有企业工资制度试点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方向,推动了国有企业的产权、经营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的。

第三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今)2005年,中共中央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进行了重要讨论,并提出了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这其中包括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注重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2024年,我国再次进行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将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纳入家庭收入,并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通过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保障,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此外,近年来,我国还加大了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调节力度,增加了高收入人群的税负。

同时,通过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

综上所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经历了试点、全面推进和构建和谐社会三个阶段。

在中,我国着重解决了农民和职工的收入问题,加强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缩小了收入差距,不断朝着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公正迈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时政热点考点归纳

十八届三中全会时政热点考点归纳

十八届三中全会时政热点考点归纳:
1.国企与民企:平等使用要素、参与竞争
2.城乡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3.公共服务:要素平等交换、资源均衡配置
4. 司法公正:将奠定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5. 机会平等:招工用人一视同仁
6. 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
7. 社会保障改革:减少特权、增加平等
8. 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

9.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10.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11.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12. 改革信访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

13.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14. 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

15.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

16.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17.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8.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是指对社会资源和收入的分配方式进行改革,以实现公平、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 收入分配改革: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税收政策,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减少收入差距。

同时,鼓励创业和创新,为高收入群体提供更多机会。

2. 教育和培训改革: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通过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

3. 社会保障改革: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

加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确保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

4. 资源配置改革:改革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民间投资和创业。

通过改革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5. 农村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有机统一。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6. 金融改革:改革金融机构的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和透明度。

加强金融监管,防止金融风险,促进金融资源的公平分配。

这些改革措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多元参与、综合治理的机制,以实现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

收入分配改革政策

收入分配改革政策

收入分配改革政策收入分配改革政策是指政府针对社会收入分配不平衡、不公正等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目的是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改革政策参考内容。

1. 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完善的数据统计体系。

要全面了解各个行业、区域和社会群体的收入状况,确定收入差距的具体情况和原因。

同时要加强研究分析,明确不同收入分配模式的利弊,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

2. 完善税收制度,促进收入再分配。

通过适当增加富人和高收入群体的税负,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实现财富再分配。

同时,要加大对非法逃税和偷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税收公平。

3.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养老金和最低工资标准。

要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要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的监督和落实,提高底层劳动者的收入。

4. 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缩小教育的机会差距。

同时,要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降低医疗费用,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5. 支持企业发展、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收入。

鼓励企业增加员工工资,提高技能培训水平,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水平。

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帮助劳动者提升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6. 强化劳动力市场监管,维护劳动者权益。

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法定工时和休假制度,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强对非正规就业和违法用工行为的监管,减少劳动者收入空间的侵害。

7. 深化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

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民土地收益。

同时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就业途径,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8. 鼓励富人参与慈善捐赠,促进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推动富人与社会贫困群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机会和生活品质。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工资收入分配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 工资收入分配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工资收入分配改革需要顶层
设计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今日做客人民网访谈时,针对“工资条例是否已夭折”的传言表示,正常的增长机制应该是工资条例的重要内容,但这需要一些减税的财税政的调整和工资正常机制的调整有一个联动,需要有顶层设计。

李雪松说,现在政府和企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过去十几年是上升趋势,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下降趋势。

要想改变这个对比,就需要不光增加居民正常工资,而且给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减税,这样它才有更多的利润空间来给职工加薪。

因此,如果推出正常工资增长机制,就需要一个配套,需要一些减税财税政策和工资正常机制的调整有一个联动,需要有顶层设计。

“我们的工资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工资条例非常迫切需要顶层的设计和顶层的推动,光设计好还不行,还要能够落实。

”李雪松表示,如工资的集体协商机制如何发挥作用,也需要探索。

他也表示,从劳动力市场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是有利于劳动力的工资收入提高的。

因为劳动力在一些行业和一些部门出现了结构性短缺,同时劳动力年龄人口的增长由上升转为下降,这个拐点已经或正在到来。

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在持续增大,如果供给跟不上增长,市场本身会有助于劳动力工资的上涨。

不过,如果想把局部的、部分行业的上涨变为多个行业、多个地区全国性的上涨,确实需要政府来弥补市场的缺陷,需要工资条例来约束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3讲《收入与分配》5.1时政热点:时事政治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3讲《收入与分配》5.1时政热点:时事政治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3讲《收入与分配》4.1时政热点:时事政治★2012年10月时事政治荟萃国内部分1、香港发生观光船与渡轮相撞事故10月1日晚,香港电灯有限公司租用的一艘渡船在香港南丫岛榕树湾附近与港九小轮控股有限公司的一艘渡船相撞,导致其中一艘渡船沉没,造成38人遇难、100多人受伤。

2、温家宝获“农民”奖章10月2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颁发“农民”奖章。

联合国粮农组织是联合国系统最大的、最有影响的国际粮农机构,设立于1977年的“农民”奖章,是该组织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促进粮食生产、消除贫困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各国领导人。

3、中央授予执行神九对接任务3名航天员功勋奖章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为表彰景海鹏、刘旺、刘洋同志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景海鹏同志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刘旺、刘洋同志“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4、中国成微博用户第一大国 10月7日,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已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

5、郑州黄河大桥终止收费从10月8日零时起,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将终止收取通行费。

这意味着作为河南省第一条收费桥梁——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将结束26年的收费历史,正式回归公益。

6、中国首次发布司法改革白皮书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

这是中国首次就司法改革问题发布白皮书。

这个大约18000字的白皮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国内外介绍了中国司法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形象,表明中国致力于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态度和决心,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司法改革以及法治建设的了解、认同和支持。

国家刑事赔偿标准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每日赔偿金额从1995年的17.16元人民币,上升到2012年的162.65元人民币。

高二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试题答案及解析1.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据此回答下题。

【1】近10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而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一般为50% -60%,美国为65%,英国高达71%。

为此,我国不断深化收人分配制度改革,就要A.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B.兼顾效率与公平,因为二者相互决定C.大力倡导消费,因为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D.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答案】A【解析】我国劳动者的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是要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制定分配政策,注重收入分配公平,A正确;B“效率和公平相互决定”说法错误;C强调的是消费的重要性,D强调的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性,二者都与题意不符,题目强调的是注重公平。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①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②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③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④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就要做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重要举措,①②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与题意不符;③购买社会保险、④增加养老补贴是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举措。

该题选D。

【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2.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

2024最新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2024最新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2024最新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2024 最新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在当今社会,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 2024 年,这一问题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简单来说,收入分配指的是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布状况;而社会公平则意味着在社会资源和机会的分配中,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无论其出身、种族、性别等因素。

2024 年,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收入分配产生了显著影响。

科技的飞速进步,尤其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收入岗位,但同时也导致了传统行业的就业调整和部分人员的收入下降。

比如,在互联网领域,一些技术精英能够获得高额薪酬,而一些传统制造业的工人则面临着失业或低收入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水平的差异成为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

拥有高等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的人更容易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收入。

相反,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收入增长相对缓慢。

这就导致了不同教育水平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税收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4 年,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优化税收制度,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征管,通过累进税制等方式,让高收入者承担更多的税负,以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同时,对于一些低收入群体,给予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提高他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在 2024 年,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不仅包括基本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还涵盖了住房保障、教育补贴等多个方面。

这有助于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缩小贫富差距,增强社会的稳定性。

然而,要实现真正的收入分配公平,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发达地区经济繁荣,居民收入水平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发展滞后,居民收入相对较低。

简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当前改革思路

简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当前改革思路

简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当前改革思路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指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各类经济主体和个人的收入进行合理分配的制度安排。

在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和,以逐步实现公平、合理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当前的思路主要包括推进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和加强收入再分配机制建设两个方面。

首先,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不够合理,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这导致一些困难群体难以分享发展的成果。

另一方面,高收入群体与中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也较大,这使得贫富分化加剧,造成不公平现象。

为了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着力解决制约居民收入增长的矛盾问题。

其次,我国的收入再分配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力度的调节和补偿机制。

当前,为了推进收入再分配机制建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全民社保水平,保障基本生活。

其次,推进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公共服务的红利。

再次,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和扶持,包括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扶贫、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

此外,我国还在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以进一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

当前,为了解决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提出了增加税收扣除项目、提高个税起征点、优化税率结构等一系列举措。

这些旨在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增加中高收入群体的纳税意愿,并通过调整税基、提高税率等手段,增加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

通过个人所得税,我国可以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

总的来说,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主要包括推进收入分配结构优化和加强收入再分配机制建设两个方面。

通过,可以进一步促进收入公平分配,实现社会公正与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申论之国内社会时政热点经济篇

申论之国内社会时政热点经济篇

国内社会时政热点经济篇(一)经济调节1、关键词:结构调整背景链接:4万亿投资计划为经济复苏带来了强大动力,但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原有的结构失衡问题,投资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扩大,2008年投资占GDP比重已达57.3%。

造成两个严重后果:产能过剩,就业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参考《南风窗》2009年第20期有关数据。

)标准表述:结构调整要把握四个着力点:调整分配格局、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城乡结构、调整地区结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抵御外部风险的必由之路。

一是必须大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不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特别要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二是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防止重复建设。

三是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任务,作为促进供需平衡增长的重要结合点。

把发展服务业与调整需求结构结合起来,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

2、关键词:节能减排背景链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加重,直接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源消费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

这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减缓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

绿色经济不仅可以成为渡过目前经济困难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确保在中期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标准表述:[分析]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工资收入分配不均、社会流动性不足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其中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就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展开说明。

一、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

首先,国家会采取适当的财政政策,增加对工资的投入,提高工资水平。

其次,国家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措施,确保企业合法获得盈利,并按照法定比例分配给员工。

此外,国家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手段,调整工资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正与稳定。

二、完善劳动法律法规针对当前工资收入分配不平衡的问题,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扩大职工权益,是必要的一步。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增加最低工资标准国家应建立一套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确保职工收入不低于生活最低保障线。

此外,在多数情况下,最低工资标准应具有适应性,以考虑到行业、地区和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

2、定期调整工资结构国家应定期调整职工工资结构,协调工资的内部结构和行业、地区的实际情况。

调整应公正、公平,确保工资分配体系的可持续性。

3、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职工权益。

通过建立权力强势的法律制度,保证劳资双方利益平衡,促进和谐劳资关系,有效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

三、推进企业发展企业是工资发放的主要主体,发展企业是提高职工工资的重要手段。

因此,国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企业发展:1、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政策扶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提高企业创新研究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进而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2、强化市场竞争强化市场竞争机制,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值和经济效益。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相关行业市场的监管,确保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与透明度,保护职工合法权益。

3、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按照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工资结构合理的员工聘用制度,保障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社会热点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出发,探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对策。

一、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在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

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高薪职业的人收入增长迅速,与之相对的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

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相对较大,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普遍高于西部地区。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为了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我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首先是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资形成机制。

此外,我国还积极推动税制改革,通过增加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比例、调整税制等方式,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合理。

此外,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提高农民工工资、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援助等。

三、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针对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对策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首先,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

其次,要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和援助,通过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同时,要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监管,避免出现高收入者群体收入过高的情况。

此外,要加大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从而增加其收入水平。

四、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景与挑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任务,必将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改革中还可能面临利益关系复杂、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

收入分配改革政策

收入分配改革政策

收入分配改革政策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分配问题日益凸显。

收入分配不公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进收入分配改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现行的收入分配改革政策进行详细阐述。

二、政策目标1. 实现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 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

3.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

4.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政策措施1. 加强税制改革。

(1)逐步降低企业税负,减轻企业负担。

(2)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超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率。

(3)加大对非法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2. 推进工资制度改革。

(1)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制度,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2)加强对高薪人群的监管,防止过度集中财富。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水平。

3. 加强公共服务和福利保障。

(1)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

(2)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

(3)推进住房保障政策,缓解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压力。

4. 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1)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2)鼓励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高农民收益。

(3)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5. 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

(1)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实行绩效考核机制。

(2)加强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监管,防止过度集中财富。

(3)完善国有企业员工福利保障制度。

四、政策效果1. 实现了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化和优化,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2. 缩小了城乡、区域、行业等方面的收入差距,提高了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

3. 提高了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

4. 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国内收入分配问题和政策调整

国内收入分配问题和政策调整

国内收入分配问题和政策调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内的收入分配问题。

尽管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调整国内收入的分配比例,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

首先,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相对比较严重的问题。

事实上,在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之下,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这使得一些农民流向城市,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收入。

这就造成了城市的社会问题,例如住房问题和就业问题等。

其次,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也需要得到关注。

在不同的行业中,由于职业技能和产品竞争力的差异,收入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些服务行业,例如金融和政府部门,由于其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其员工的薪资也相对较高。

而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例如餐饮和制造业,由于人工成本较低,其员工的薪资往往较低。

这也容易导致社会的不公平问题。

最后,区域收入差距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城市和不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差异和落后地区的发展不足,收入分配的差距也较大。

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其资源和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也会与其他地区形成较大的收入差距。

鉴于上述问题,中国政府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其中,一些比较成功的政策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推广劳动保障制度、发展新兴产业等。

提高最低工资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一个自上而下的方法。

它可以保证所有的工人、农民和劳动力的基本权利,也可以避免竞争激烈的市场导致一些企业低薪招人、廉价劳动力的出现。

然而,应该注意到,在调整最低工资的时候需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的需要,需要平衡不同利益的诉求。

另一个政策就是推广劳动保障制度。

这可以让员工得到基本的工资保障和社会福利保障,从而在一些经济不稳定的局面下,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好的政策法规,在不同的经济、劳动力的市场条件下,调整保障水平和范围,使得劳动保障制度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社会保障政策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社会保障政策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社会保障政策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在当今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社会保障政策作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社会保障政策能够直接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经济支持,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例如,社会救助制度为那些生活陷入困境、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人们提供了资金和物资援助。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了贫困家庭能够获得一定的收入,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如食物、住房和医疗。

这种直接的经济援助能够帮助低收入群体缓解经济压力,缩小他们与其他群体在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收入分配的公平。

社会保障政策在调节初次分配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规定最低工资标准、规范劳动条件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措施,社会保障政策能够保障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获得合理的收入。

在劳动力市场上,一些劳动者可能由于自身条件或市场因素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社会保障政策的存在可以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防止过度压低劳动力成本,保障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从而使初次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在再分配领域,社会保障政策更是发挥着关键作用。

社会保险制度,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通过强制参保和统筹资金的方式,实现了收入在不同群体和不同时期之间的再分配。

高收入群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相对较多,而低收入群体在享受保险待遇时往往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

同时,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和增值,也为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提供了支持。

社会保障政策还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从而间接地影响收入分配。

教育是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然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家庭可能无法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社会保障政策中的教育补贴、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措施,能够帮助贫困家庭的子女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为未来获得更高的收入创造条件。

通过促进教育公平,社会保障政策打破了贫困的代际传递,为实现更长远的收入分配公平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一是要尽快统一内资和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并适当降低所得税税率,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由增值税向消费税转型,降低企业税负水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二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遏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国民收入分配要向农业和农民倾斜,进一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2)分配不公。处于垄断性领域的企业,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造成企业内部的分配不公;而普通岗位的工资收入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比其他行业同工种职工的收入高出很多,因而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分配不公。此外,分配不公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很严重,表现为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3)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国有单位的分配失控,是造成分配秩序混乱的根源,主要表现为分配规则的混乱、无序,资金渠道过多、过滥。国家垄断经营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差额利润,并没有上缴国家财政或转为国有资本金,而是直接或变相地转化为职工收入和福利,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行政机关把通过财政以外的渠道获得的资金,也转化为职工津贴、补贴等收入项目,造成不同单位之间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跟踪和监督。健全和完善居民收入统计调查制度,建立居民收入分配的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城乡贫困监测体系。
(4)分配格局不合理。不同人群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正在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过去,由于全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差距很小,分配格局就像一个“矩形”。现在,由于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层很明显,分配格局就像一个“倒三角形”。
2. 解决措施
收入分配的问题,实际上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公平和效率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点,求得社会和谐,需要在政策上有所调整。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收入分配领域存在四大问题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收入分配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首先要正视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
(1)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从分配本身看主要包括:一是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分配同市场脱节,表现为关键岗位或工种的职工收入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普通岗位或工种的职工收入却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二是保险福利制度改革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三是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失业、贫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加大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支持力度,必要时可开征社会保障税,以弥补社会保障资金越来越大的缺口。
四是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要加快推进电力、石油、铁路、民航、电信等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强化垄断收益分配管理,调整垄断行业的利润分配制度,建立垄断超额利润上缴制度,将垄断利润收归国家财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