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包含着众多美的因素。
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挖掘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欣赏文章,寻求美、感觉美和体验美,从而提高其整体素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品味语言,感知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有的朴素、有的华丽、有的婉约、有的豪放,尽显风流。
语文教师要根据文本中独特的语言风格,将学生带入作品寄寓的美好情感中去,从而唤醒他们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提高其对于美的感受力。
如语文殿堂不仅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的阿里风光;有“碧绿碧绿的,绿的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醉”的漓江秀水;有“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的草园景致;有“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奇观;还有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满架蔷薇一院香”的盛夏,“山山黄叶飞”的深秋,“万径人踪灭”的隆冬……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鞠躬尽瘁的周总理;严谨治学的藤野先生;穷困迂腐的孔乙己;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这些文学形象,无论是景物还是人物,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因生动而富有个性的语言塑造,无不引发学生的赞美或憎恨,从而在内心深处积淀起高尚的审美情愫。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远,“西北望,射天狼”的雄浑,“无言独上西楼”的哀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让人读起来荡气回肠。
鲁迅的犀利,欧·亨利的幽默,冰心的细腻,苏东坡、毛泽东的大气……无论是哪位作家的哪一种语言风格,都能给学生带来审美的愉悦与享受,无不陶冶着学生的性情,改造着他们的灵魂。
二、披文入境,体味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作者写文章时,胸中必有一个境。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识字、造句和阅读能力,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还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文本分析,培养审美情感语文教学中,师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文本分析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
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可以从形式美、内容美和意境美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读,引导学生在分析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并理解作品的审美价值。
教师还可以通过采用朗读、背诵和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文学作品的言语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对于语言和文学的审美情感。
在文本分析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评精神。
通过文本分析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终身欣赏文学作品的习惯。
二、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审美视野除了课内文学作品的教学,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课外阅读内容,如经典名著、优秀文学作品、图书故事等。
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心得的分享和交流,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和体验。
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组织一些文学活动和读书节,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文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三、开展文学创作,培养审美品味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文学创作的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
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被逐步重视。
本文意在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使审美教育应有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审美教育旨在将课程的理性内容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统一起来,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初步审美素质的群体,他们能鉴赏一些思想内涵较浅的文学作品,思想感情较为丰富,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发挥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动性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或耳目能祥的诗词名句制成贺卡、书签,送给最要好的同学,这是发挥学生审美能动性的大好机会,事实证明我的猜测对了。
学生制成贺卡或书签,形式新颖各异,有些别致的竟然画上了水墨山水,用竖行题诗,意境幽远,境界开阔。
学生用自己的心灵,用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诠释了对诗词的领悟与再创作,审美的目的就有不经意间达到了。
二、创造优美的意境引领学生“入境”音乐是对诗词鉴赏的最好的辅助,不同的旋律能勾起阅读者不同的阅读经验,人生体会与无限想象的结合往往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有些课文的教学,可以运用幻灯片或投影胶片、实物投影等较为简易的多媒体手段,将与课文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景、物或事件,呈现于学生面前,即可以收到理解全文主题事半功倍之效。
比如《卖炭翁》一课,可以用多媒体制成四幅幻灯片:白发苍苍的老翁满面尘灰地烧炭,十指黑黑,衣着单薄;深雪寒天中,饥寒交迫的卖炭翁伛偻着身子蹲在泥中牛旁卖炭;两个太监骑在马上,驱赶着卖炭翁走向皇宫;卖炭翁伤心无奈地将不能御寒充饥的半匹红绡和一丈绫绢系在牛头,瘦弱肚瘪的老牛瞪着白眼呆呆地看着。
上课时先让学生看投影说故事,讲出四幅图所表现的中心意思,然后进入课文朗读、赏析教学过程。
结果那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激动又酸楚的状态中,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信件,情感、想象,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并在审美的过程中陶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通过教材让学生认识美按美学的观点,美的种类通常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类。
无论哪一种美,中学语文各册教材中都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只要在教学中认真挖掘,就能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各种美。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描绘自然美的文章很多。
既有描绘中华大地的名山秀水摄人心魄的美,也有描绘身边普通景物令人难忘的美;既有壮丽的美,也有秀丽的美、朦胧的美,例如《长江三峡》《济南的冬天》《春》等文章,无不倾注着作者对祖国山川和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这类课文,不但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目的。
在反映社会美的课文里,有反映中国人民奋起抗击外来侵略者的《三元里抗英》,有记载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和自然界作斗争的《愚公移山》,有歌颂共产党人为革命视死如归的《梅岭三章》,有歌颂舍己为人精神的《七根火柴》……课文中正面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格能净化学生的灵魂和感情,帮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
至于艺术美,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比如苏轼的《石钟山记》,文中有静(“大石侧立”)、有动(“栖鹘惊起”)、有惊(“舟人大恐”)、有喜(“笑谓迈曰”)。
文中绘形、拟声和比喻等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了阴森恐怖的气氛,从而让人一“惊”,而恐怖气氛,又为后来因意外发现获得的“喜”作了铺垫。
综观全文,不能不说这是一篇水准极高的文学作品。
这样的作品在教材中还有很多,文言文中有,现代文中也有,就是在议论文中也不乏类似的艺术美。
比如《拿来主义》,议论的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文艺理论中常常纠缠不清的重大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审美教育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的美感,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激发学生的情感。
可以通过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采用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
在音乐课、美术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和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和美术的热爱。
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有审美情感还不够,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
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解读和鉴赏,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和美术作品的鉴赏,让学生学会鉴赏音乐和美术作品的技巧和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四、创设审美氛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还需要创设审美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教室环境、创设课堂氛围等方式来营造审美氛围。
可以在教室的墙上张贴文学名言和音乐、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感受到美的存在。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美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陪伴下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读书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感受美的力量。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鉴赏,开展审美活动,创设审美氛围,导入跨学科教学。
只有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才能够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感性的体验中培养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情操和审美水平。
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进行探讨。
一、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材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首先要注重文学作品的选材。
文学作品是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选材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引人入胜、意境美丽、情感真挚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茶馆》、《朝花夕拾》等。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精彩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使他们在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美的魅力。
二、注重情感交流的引导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还要注重情感交流的引导。
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模仿、演绎等方式来表达作品中的情感,使其在情感交流中体验美的情感,感悟作品所蕴含的审美价值。
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让他们在情感交流中获得心灵的抚慰和共鸣,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操。
三、注重审美体验的引导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还要注重审美体验的引导。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和情感的教学活动,如情境再现、情感体验、游戏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美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诗画赏析、文学作品朗诵等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审美体验,增强审美鉴赏能力。
四、注重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还要注重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情感内涵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品味作品,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教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修辞和形象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使其在创作中培养审美思维,锤炼审美能力。
五、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最后要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语文教学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具有美感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应该怎样做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介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选材多样,注重文学作品的欣赏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一点做法是选材多样,注重文学作品的欣赏。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课文、散文等,而且这些文学作品的选材必须丰富多样,既要有古代经典作品,也要有现代优秀作品,不仅要有中国的文学作品,还要有外国的文学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到不同文化的魅力,从而拓展审美视野,提高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学作品的欣赏,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品读文学作品,欣赏其中的艺术之美,以及内在的人文情感。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敏锐地捕捉美的存在,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注重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二点做法是注重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文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诗歌鉴赏、散文欣赏等形式,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
通过分析诗歌的韵律、修辞手法等,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语言的美妙之处;通过欣赏散文的句子结构、语言运用等,让学生学会运用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感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善于运用美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三、注重艺术欣赏,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第三点做法是注重艺术欣赏,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体现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统一,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目的和任务之一。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既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也不同于专门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不同于崇奉虚幻的宗教教育。
它是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情感的教育。
一、审美教育的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既不同于语文思想教育,也不同于语文知识教育,其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形象性。
即以形感人。
美离不开形象,教师应“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
”学生接受知识,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形象和描绘了大量的自然景物。
阅读人物描写的文字,就好象人在画中行,身在景中游,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美不胜收的感受。
这就是以形象感人的审美特征。
如果离开了这些具体形象,就没有了审美的对象,因此,学者认为,审美教育就是一种形象教育。
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如果说智育启人,德育以理服人,那么,美育就是以形感人。
2、情感性。
即以情动人。
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陆机《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我国传统诗论、词论推崇的“沉郁”风格,就是主张诗词要循着情感的流动,写得往复深沉、错落有致,以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可见,情感性是语文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大凡优秀作品,往往都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3、愉悦性。
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以形感人,以情动人的同时,也以形悦人,以情悦人,这就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愉悦性。
美学家康德曾经在解释“鉴赏判断”这个概念时说:“从每一个表象我可以说:它(作为认识)是和快乐结合着的,这至少是可能的。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语文教育是学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学习文字、语言的知识,更是培养审美情感、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拓展思维空间,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进行探讨。
一、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文学作品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审美情感,提升情感的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经典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审美情感,领悟到其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
二、细读文章,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在语文教学中,细读文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细读文章,可以帮助学生领悟文章中的语言之美,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课文,让学生进行精读和分析,让学生在细读文章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老师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让学生朗读文章、讲述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不断接触语言,感受语言的美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热爱和敏感性。
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戏剧表演,让学生通过戏剧的形式去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分享会,让学生通过互相的分享和交流,感受到不同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还可以通过诗歌朗诵比赛、书法比赛等形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注重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还需要注重情感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产生与文学作品相关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情感,领悟其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发展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欣赏音乐、美术、影视作品等,从而增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多媒体作品来感受文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文学作品鉴赏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鉴赏来进行审美教育。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让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鉴赏,学生可以领略到作家的艺术境界和审美情感,从而对文学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三、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文学作品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审美感受。
教师可以结合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特点,设计一些情境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文学作品,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
四、注重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有效开展审美教育,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0字】。
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功能。
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之中,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
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壮阔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
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奸妄;有的鞭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
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初中语文教育不仅是学生习得语言技能的重要阶段,更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时机。
因此,将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效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还可以促进他们的人文修养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要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美学价值的诗词、散文、小说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通过阅读、解析、欣赏这些文学作品,让学生对于美的概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够对于文学作品的内涵、艺术表现有更深入的理解。
比如,可以通过选读一些优秀的古诗词,让学生对于文学的意境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以至于能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内核。
另外,给予学生一些由美好故事改编而成的小说、影视剧等作品的阅读体验,让他们能够接触到真善美的元素,并在这些作品中发现并理解一些审美概念,比如“和谐”、“美丽”、“简洁”等等。
二、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除了将审美要素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以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增强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文学创作来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例如,在学习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小感想、小评论或者自己的观感,让他们在进行文学阅读的同时,提高其对于文学作品的观察、思考和思维水平,将对于美的理解和发现融入到文学创作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开展美育活动在开展审美教育时,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各种有益于审美体验的活动,以充分展现文化积累和审美修养,同时增加思考和创造力。
例如,班级可以组织一些艺术展览,让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和灵魂,开拓视野,丰富内涵;另外,学生也可以参与一些文学比赛、写作比赛等,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体现其对于美的发现和理解。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水平,让他们具有对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度和品味,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理解、感受、欣赏和创造美。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审美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什么是审美教育;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三、如何促进初中生的审美能力。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指通过对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学习和体验,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它不仅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学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学习名著、诗词歌赋、戏曲等文艺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品味水平。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名著阅读名著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文化的发展历程,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2.诗词歌赋鉴赏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词歌赋,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和感受力。
3.传统戏曲学习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传统戏曲,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和能力。
4.现代文学阅读现代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下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精神观念。
通过阅读现代文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人性,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思维能力。
三、如何促进初中生的审美能力1.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讲解、分析、演示、互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实践体验式教学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地进行实地观摩和体验。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艺术,增强他们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3.多方位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建立多方位的评价机制,既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又注重评价学生的文艺素质和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实施:一、注重文学欣赏文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味。
在选取课文和阅读材料时,应该多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领略文学之美,感受文学情操。
在阅读课文或文学作品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品味作品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音频、视频、图片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开展文学艺术活动在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类文学艺术活动,例如朗诵比赛、诗歌朗诵会、小品表演等,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审美能力,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
通过参与这些文学艺术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发现自己的艺术天赋,培养美感和审美情感。
四、注重课外阅读除了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学生还应该进行更广泛的课外阅读,接触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读书分享,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注重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味,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和审美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善良、美好、纯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用爱、善待、关怀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用美好的情感去体验生活。
六、培养学生的美感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还包括对日常生活中美的感知和体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体验,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感受美的存在,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两个互相渗透、互为支撑的教育领域,二者的有效融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掌握文字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更需要引导学生去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优美的文学作品或者艺术品,引导学生去欣赏,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情感的美,进而受到感染和启发,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在审美教育中融入语文教学的相关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和讨论。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授诗歌的时候,可以选取一些优美的古典诗歌进行朗诵和讲解,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和意境,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通过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审美教育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思维方式,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
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而审美教育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只有有效融合,才能使语文教育更加全面和富有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以下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艺术欣赏是审美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朗读诗歌、解读课文、欣赏名著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艺术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细读诗歌的字句,分析诗人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通过阅读名著,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以及语言的角度去感受和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从文本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是人们对美的偏好和喜好。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审美品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分享自己的审美体验和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学鉴赏的过程中来。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活动,让学生主动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在文学创作中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和创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创作,让学生能够在集体合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作品。
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文学比赛和创意写作活动,提供展示自己创作才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造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审美教育中追求新颖和突破,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和创意。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以及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品味和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语文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理解和语法知识的灌输,而是需要更多的审美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语言艺术与审美教育有效融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教学理念教育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事业之一,初中语文教育更是如此。
教师应该具备纯粹的教育情怀、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是表达、交流和思考的基础,而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人性发展,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具体而言,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不应仅仅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考试成绩的提升,而是注重学生的情感和意识的引导。
通过优秀课文的阅读、朗诵和评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审美环境,引导他们培养美好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方法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融合,教育学界有着很多探讨和研究。
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借鉴以下几点:1.通过“体验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情感上喜欢美、尊重美、追求美,因此,语文教育可以通过“体验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欣赏名胜古迹、观察天文奇观等,以突破学生的感官界限,赋予语文学习更多的生动性和深度。
2.注重文学作品的情感渗透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情感,特别是诗歌、散文等文体,可以通过对情感的描写来体现文学的美。
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作品情感动人之处,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体验到其中的美。
3.引导学生多角度审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或视角为学生呈现作品。
例如,同一个诗句或文字,可以通过音乐、舞蹈、绘画等形式进行多角度呈现,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和欣赏其中的美。
三、教学评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注重教学概念和方法的引导,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学评估。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充满美感的学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美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包括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等。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这些审美元素,引导学生发现和感受其中的美。
例如,在讲授《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在讲授《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优美的语言和富有情感的描写,感受荷塘和月色的美丽和静谧。
二、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感知能力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感知能力,才能更好地感受和欣赏美。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等方式,发现和感受语文学科中的美。
例如,在讲授诗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品味,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在讲授散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感受散文的意境和情感。
三、创设审美情境审美情境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创设审美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适当的审美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感受和体验美。
例如,在讲授《黄河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黄河的视频和音乐,创设出雄壮的审美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到黄河的伟大和壮观;在讲授《红楼梦》节选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创设出生动的审美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四、拓展审美空间审美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拓展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拓宽审美空间,增强审美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学的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馆等场所,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作品的美。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平台。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大家介绍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利用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情感启蒙。
经典文学作品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感悟、理解和欣赏。
而且,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丰富的审美情感,通过阅读和讲解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到其中蕴含的美,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使他们在审美活动中能够有更好的体验和欣赏。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艺术欣赏。
艺术是审美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进行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艺术欣赏,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艺术之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增强审美体验。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之美,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注重审美教育在写作中的渗透。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好文章,研读名家作品,学习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培养他们对于语言和文字的敏感度和美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审美能力。
也可以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他们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将自己的审美情感融入到写作中,使写作更富有情感和美感。
注重跨学科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它与音乐、美术、文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我们可以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将音乐、美术、文学等学科的审美元素引入到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审美活动中得到锻炼和体验,丰富他们的审美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方法
[摘要]美育是教育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今天的教育家面临着一件使人着迷的任务:发现如何在理性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
”其中,美育就充当着贯通理智与情感的主要角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初中学生对美的发现、识别和体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正确诱导。
初中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文字作为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以美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灵魂。
语文蕴藏的人文精神比其他学科丰厚而广阔,这就为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法制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就是是说,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语文教学要渗透美育
语文教材就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有的展现社会美,有的展现自然美,有的甚至能上升为艺术美。
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挞落后,有的鞭挞黑暗,有的则是热情讴歌祖国的名川大山、壮丽河山,还有赞扬歌颂祖国乃至世界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
语文教材具有语言美的特色。
语言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从形式美来说,语法、句法正确;语调速度适中,语音优美,读音正确,就是美的;从内容上来说初中语言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语言美的体现,比如说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的第一段: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鉴于以上所述,可以说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美的素材,教师要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以及布置适当的活动,对学生渗透美的教育。
让他们感知语言、社会、自然与艺术的美,陶冶他们美好的情操。
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襄,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看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衷、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
三、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语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
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语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与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
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
”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
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
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
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
”这是指导、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
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兰妇梦”的心理上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的审美感悟。
五、美育与初中语文教学是教学相长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美育可以通过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来感染人、启发人,这就与智育的抽象概括和德育的理性论证区别开来。
情感性是美育的特殊功能,美育将理性蕴含在感性之中,以情感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不象智育和德育那样的理性来维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美育不靠灌输,更不靠强迫,它是自由而轻松愉快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美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这也使得它较之于某些抽象的说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