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岗位群导向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
04
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创新与 特色
基于岗位能力的跨专业培养模式
01
跨学科知识融合
02
岗位能力为导向
通过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将不同专 业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实现跨学科 的知识融合,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职业 能力。
以企业实际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将 实际工作场景引入课程中,使学生能 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提高就业竞争 力。
岗位职业能力是指从业人员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 的综合表现。
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相近或相关的专业组成的集合,具有教学资源共享、专业岗 位群集中、职业素质共通等特点。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
本研究旨在开发与实施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促进就业。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心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实证案例介绍
实施效果
经过实践检验,该课程体系有效提 高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就业率
与薪资待遇均有明显提升。
案例二
电子商务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与实 施
背景介绍
某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的建设 旨在培养具有岗位职业能力的电子
商务人才。
实证案例介绍
开发过程
通过对电子商务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与分析,构建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意义
通过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 整合教学资源,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 就业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探索符合 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02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专业 群课程体系开发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明确专业群定位
对相关岗位进行详细调研,明确专业群的培 养目标和定位,以便确定所需的专业核心技 能和职业素养。
构建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
构建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摘要:确定工作岗位,以岗位编制教学计划,以岗位技能作为实践内容,以培养高级技能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岗位技能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构建岗技能考核标准,为减少适应岗位独立工作的能力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专业岗位的设置教学计划编制校内岗位技能的考核标准职业岗位能力训练高职院校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环境,真正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职业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突显自己办学的特色,我校通过几年的办学实践,不断创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的工作过程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职场需要为目的、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切入点。
构建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在课程设置时,以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岗位技能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以岗位技能要求逐一工作过程落实到有关的课程内容中去,使学生在每一个课时中都能学到与岗位技能有关的内容,真正做到使学生在校学了就有用、学了就会用。
1 以岗位技能需求确定高职课程体系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以岗位技能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把岗位中的每项技能在教学计划中得以落实,以工作过程来设计实训项目,以工作要求落实实训内容,使实训能与专业知识、技能产生联系,增强学生的职场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1 明确学生就业岗位从学生选定专业后,就告知将要就业的岗位,从而让学生为将来就业的岗位做好思想准备、从业准备,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高职院校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引入“基于职场的模拟训练”教学模式,能在实训场所上课的尽量不要在课堂上,尽量少上职校生讨厌的理论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2 明确学生岗位技能既然明确了学生的就业岗位,那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岗位所具有的技能,彻底改变高职围绕“专业”为目地的传统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其专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而主要是“技术专业”,技术专业的知识构成不像普通高校的学科专业那样强调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技术专业”知识强调职业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
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路径的中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实践
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路径的中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作者:***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4年第01期中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
明确专业群的基本内涵和组群逻辑,遵循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原则,依托多维度调研数据,确定专业群产业链关联性岗位,围绕完成工作岗位任务,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是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的重要方法和现实路径。
一、构建背景201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粤府办〔2019〕4号),提出广东省职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产业及产业链为宗旨,以内涵建设为基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载体,落实推进高水平职业学校的建设;2020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实施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粤教职函〔2020〕22 号),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全国水平、引领改革的高水平中职学校,带动和引领全省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1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名单的通知》(粤教职函〔2021〕17号),根据文件内容,共有71所中职学校被立项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同时建设132个中职高水平专业群。
随着广东省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然成为产业及产业链的新常态,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技能型转向复合型,职业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应及时适应社会产业及产业链的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中职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旨在聚焦和服务产业及产业链,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等渠道培养所需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其中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是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关键。
二、中职专业群课程体系课程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细胞,专业是课程全面育人和内容输出的组合。
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作者:***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4年第03期一直以来,专业建设研究始终是中职院校的工作重点,专业的竞争力决定了学校发展前途。
近年来,专业群建设概念的提出,给中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
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在充分调研市场产业链、岗位群对员工职业能力素养要求的基础上,整合优化相关专业,形成一个实训设备共用、师资力量共享、专业知识互通的专业群,将极大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各个专业的发展走向新的台阶。
同时,专业群的建设离不开科学、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为之保驾护航。
一、专业群构群原则根据现有的财经商贸类专业的理论研究分析,结合博罗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并于2021年成功立项,确立了电子商务专业群的专业组群原则。
1.以行业发展为导向,学科交融为基础社会的行业发展趋势是中职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风向标,专业群的组建也应该以行业发展为导向。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有关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文件相继发布,“互联网+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电子商务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会计事务专业同属财经商贸类学科体系,无论是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学科基础都有很好的交融性。
基于以上原因,博罗中等专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群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协同物流服务与管理、会计事务两个专业。
服务现代商贸服务产业,为产业链中的营销推广、商务运营、交付服务三个环节培养对口人才。
2.以服务职业岗位群为宗旨,做到精准培养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要充分考虑社会特别是学校所在周边地区的职业岗位群的分布情况,研究职业能力标准,力求做到精准培养。
博罗中专电子商务专业群在建群之前进行了专业群多维调研,根据调研数据进行了电子商务专业群内各专业与岗位关联分析,专业群内组群专业的选择考虑关联岗位广度,做到全覆盖。
3.以满足产业链人才需求为主线,优化专业组合电子商务行业特别是农村电商近年来蓬勃发展,产业链覆盖面广,就业带动力强。
“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前言“职业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把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我们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方法,吸收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校的软、硬件条件,设计并实施了职业行动导向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以调研数据为依据,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而设置。
本方案主要适用于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以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
一、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相关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的活动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开发方法1、调查分析开发职业行动导向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要深入企业实际工作的现场,获得关于职业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首先,要分析确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工作岗位和职业标准,然后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就业岗位的工作现场,观察劳动者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情境,调查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分析构成职业能力的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
2、课程开发按照教育规律,对职业“行动领域”进行归纳,构建“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的内容包括名称、学习时间、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四个部分。
在确定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时,必须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包括工作对象、工具、方法、劳动组织、对工作的要求等内容。
基于专业群的高职“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专业群的高职“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开发摘要:课程体系及其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专业群聚集与扩散效应充分发挥的前提。
“平台+模块+方向”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以系统论和成组技术理论为基础,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针对性和衔接性统一、职业化与差异化配置原则。
按照岗位群分析、课程体系总体设计、项目化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策略、建设课程资源的整体框架流程开展。
需要集约化教育教学管理、组合课程团队、建设“大综合+小项目”实训资源支持体系作为保障。
关键词:平台模块化;课程体系;专业群;资源集成;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群集约化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及其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专业群聚集与扩散效应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支撑专业与龙头专业的关联度不高,而且群内专业缺乏资源要素共享基础。
条块分割导致专业群内各专业资源自成体系,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屡见不鲜,校内校外资源“两张皮”的情况也相当严重。
在资源配置方面,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和课程资源的统筹建设刚刚起步,专业群相关人才培养课程供给各自为政。
课程体系的创新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只有构建与企业人才需求相配套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产业高速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而由于课程开发理论和开发工具的落后,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课程开发理念来说,专业群课程开发应该以全面能力本位思想和系统论为指导,贯彻落实终身学习理念,遵循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
应重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和课程资源开发,要突出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同时贯穿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和绿色技能培养,形成服务于专业群培养目标的课程架构和资源支撑体系。
一、专业群“平台+模块+方向”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以“平台+模块+方向”方式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系统论和成组技术理论。
系统论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1、建设内容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以就业导向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按照“产业+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实施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对接的情境教学、理实一体项目工作室教学,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科目课程,科学构建以“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应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按照基本职业素质、双证融通情境教学、职业定位顶岗实习三个模块七类课程若干个项目单元进行模块化建构,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
针对学院服务湖南及周边省份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岗位要求,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步法系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模块式项目课程。
图16 课程体系设置步骤图(1)确定培养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模块化科目课程以双证融通模式设计课程,在教学单元基本内容的设计上将.岗位群内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和能力分解为模块化教学单元,并按实际培养的需要划分成一组核心课程和实训项目,形成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对应的课程和技能综合实训项目。
同时,要克服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叠,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使课程的功能取向和整个系统的取向一致,通过各门科目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达到课程体系的最佳状态。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化课程体系科目课程构成如表所示:专家座谈会于基型典计作工算合作分析岗位过程机网络技位作设计岗合术图17 模块化科目课程开发共建流程图2()建立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本专业以就业岗位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本专业所涉及到的职业活动分解成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形成突出能力培养、与上岗对接的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全新的模式组织教学。
本专业从07年开始,全面打破学科体系结构,以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设置课程大纲。
基于就业岗位为导向模块式课程体系重构
基于就业岗位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体系重构摘要: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网络互连技术》课程为例,就如何提升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块式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712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信息工程技术渗透于国民经济及全社会的各个领域,传统企、事业单位对信息化改造日益旺盛的需求和新兴信息产业群的不断发展给信息技术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中无法找到工作或者说找不到适合专业发展的岗位,尤其在高职教育这个层面。
这说明社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与我们的专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为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尤其高职教育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而这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怎么来制定和完善课程体系,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这里笔者仅以《网络互连技术》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与大家探讨。
1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制定课程标准的前提,首先我们采用学校、企业专家共建的方式,邀请锐捷网络南京办事处、神州数码南京分公司、南京鼎盟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专家来共同制定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我院网络专业的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定位为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管理等,目标岗位群锁定为网络管理员、网络安全助理、网站维护管理员、售前技术支持人员、网络工程施工员、系统集成技术员等岗位。
其次,结合这些目标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来建设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如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程序设计基础(c++)》、《数据库应用基础》、《组网与维护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网络互连技术》、《linux服务器架设与维护》、《网络安全技术》等。
基于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精品课建设
02
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专业能力
总结词
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包括单项技能和 综合技能。
详细描述
专业能力是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基础,是从事具体职业活动 所必需的能力。不同职业岗位对专业能力的要求不同,具体 包括掌握技术知识、操作技能、综合应用技能等。
方法能力
总结词
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分析判断、自主创新等能力 。
使课程内容更具前瞻性和指导性。
策略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要点一
总结词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 际工作中,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流程和技能要求。同时 ,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 验、创新实验等,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外实习等方式,进一 步拓宽实践教学途径,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内容 。
持续改进
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修订,及时 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职业 岗位核心能力的发展变化。
06
精品课建设评估与改进种基于数据和指标的评估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如 学生满意度、课程完成率、成绩分布等,客观地评估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定性评估
定性评估是一种基于观察和主观判断的评估方法,通过听取学生、教师和行业专家的意见 和建议,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和质量的看法,以发现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
总结词
该职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针对岗 位核心能力的精品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就 业竞争力。
VS
详细描述
该职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分析岗位需 求和核心能力要求,针对不同专业和岗位 ,开发了一系列精品课程,涵盖了职业素 养、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通 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角色扮演等多种 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核 心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一、课程体系建设概述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行业企业调研,以岗位群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具有鲜明中职特色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计划通过对本地不同类型的代表性企业进行深入调研,进而掌握网店维护、网络营销、客户服务等岗位所需要核心能力的具体要求,并以这些具体要求为依据,把部分实践项目和实践内容,直接取代或者部分取代课程。
企业人员和老师带领学生在实战项目“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作为“项目兼职员工”存在的知识层面和实践动手层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安排相关课程或相关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综合能力。
二、课程体系建设预期完成目标1.专家委员会开会确认各个岗位群的行动领域与拟开设学习领域课程,并确定每个学习领域的建设负责人;2.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报告;3.修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4.制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5.制定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建设方案;6.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三、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开发基本路线四、建设任务验收标准1.通过到企业、行业协会调研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报告;2.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3.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标准;4.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大纲;5.完成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建设方案;6.完成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五、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子项目课程体系建设中,最大的难点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
1.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革新的必要性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评价主要是通过学科考试的分数这一量化的认知指标来作为学生学业优劣的主要评价标准,其主要依据就是记录学生某一时期各科考试分数的成绩单。
课程教学质量课程评价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其弊端表现为: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评价主体——学生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动能。
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
&’( !$ , !""# *’5( !) C9>9B:5 &’D 678
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 要求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
林晓亮
(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汕尾% GF##"")
摘要: 高职课程设置以人才市场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所设课程要 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 注重实践教学, 强化专业技能训练, 理论教学以 “必需、 够 用” 为度, 教材建设突出适应性, 注重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设置; 职业岗位能力 中图分类号: C6!8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F""7 E 8!F$ ( !""# ) ! $ E "" 6) E "8 % %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更好 程设置取舍的标准。 二、 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为主线的高职 课程 设置方案 (一) 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要求开设 课程 高职教育每 个专业课程如何 设置, 直接 关系 到所培养的学生离校后能否具备直接上岗和后续 发展的能力, 是本专业教育质量 的关键所在。以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为例, 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 才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 可概括出 G 个计算机岗 位群。 F D 计算机网络设计和管理岗位 随着 />H9B>9H 技术的发展, 全球的信息网络迅 猛发展, 需要大量的网络设计和管理及维护人才。 针对这一岗位群的专业能力要求开设 《 计算机网 络技术》 《 计算机局域网》 、 、 《 />H9B>9H 网络技术》 、 《网页制作技术》 《 多媒体应用技术》 、 等课程。 ! D 计算机管理 信息系统、 办公室自动化 系统 的开发与维护岗位 针对这一岗位群的专业 能力要求开设 《 数据 库原理与应用》 《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 《 *I 程序 设计》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 计算机信息处理综合 、 作业》 《 办公自动化原理与应用》 、 《 统计学原理》 、 等课程。 8 D 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维修岗位
基于职业技术领域专业群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
基于职业技术领域专业群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摘要:本文系统阐述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基于职业技术领域专业群框架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构实践,提供了完整的理论、实践、素质教育三个教学体系的清晰结构,提出了三个体系在教学中融通实施的探索性实践方法。
关键词:专业群;课程体系;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06年开始启动新一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在2006年底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通过三年的改革与建设实践,最终完成了学院专业层面上的顶层设计,形成了基于职业技术领域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框架、教学标准及其相应的规范。
一、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思路1.基于职业技术领域专业群框架模式构建课程体系。
对于高职教育中的专业群概念,目前有多种认识和理解。
我院在建构课程体系时,主要针对高职学生就业中所面向的职业技术领域(或岗位群),提出了“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群框架模式。
其中公共技术平台模块面向职业技术领域,培养目标定位侧重于职业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某一岗位群相关职业通用技术与技能的教育,这一阶段着眼于奠定发展后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在专业建设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内涵;专业方向模块则依据市场就业情况灵活设置,注重面向从业岗位的专项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就业适应性的定向教育,其出发点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从事第一个职业岗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专业群框架模式,为解决长期困扰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中所遇到的“高职生就业市场‘动态需求’与专业内涵建设‘长期积累’的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径。
2.按照理论、实践、素质教育三个系统相互融合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我院自创始人黄炎培先生建立中华职业学校之始,九十多年来长期坚持“做学合一”的教学传统,坚持“敬业乐群”的教育理念。
在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中,我们建立了知识学习、实践训练和素质养成三个循序渐进的、独立清晰的教学体系。
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作者:周琰赵亚玲罗天春张家嘉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9年第02期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旅游专业教师可探索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构建,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从工作岗位出发,将旅游专业每一门课程内容重新整合,创建多个学习任务,创设学习情境,采用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是育人活动的实施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托。
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工作,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适用、够用、能用为原则进行构建。
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源于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理论,它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人们也可以称之为“任务模块”。
这一模式提倡“干什么学什么”,遵循“按需施教,学用一致”的原则。
1.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注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
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构建,立足于工作岗位,以工作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培养。
以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为例,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学校会组织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实际岗位观摩,通过观摩,可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和职业的准确定位,有利于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还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2.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课程内容服务于岗位工作。
教师根据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有效整合为多个项目,找出关键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
如设定“一日游导游服务”“酒店客房清扫服务”“餐厅包房服务”等实际工作场景,搭建仿真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目标。
3.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在教学方法上,旅游专业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基于职业岗位群导向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课 程 体 系 构 建 要 围绕 “ 提 高人 才培 养质 量 . 拓 宽毕 业 生就业 空间” 。 让 毕 业 生 尽 可 能 胜 任 今 后 的工 作 岗位 要 明 确 高 职 教 育 与 就 业 培 训 的关 系 . 明确 一 技 之 长 与 全 面可持续发 展的关 系 . 想 方 设 法 解 决 现 行 课 程 体 系 中 的 突 出问题 , 要 汲取 国内外 职业 教育 的先 进经验 . 构 建 出
当 。培 养 出 来 的 人 才 难 以 满 足 社 会 对 复 合 型 人 才 的 要 求, 造 成 虽 然 岗位 缺 口大 , 但 学 生 就 业 难 的 尴 尬 局 面
基 于 职 业 岗 位 群 导 向 构 建 专 业 特 色 课 程 体 系
打造 特 色 专 业 和 品牌 专 业 . 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 . 是 各
( 一 ) 课 程 体 系趋 同 , 专 业 定 位 无 法 体 现 特 色 许 多高 职 院校 在 专 业设 置 和 建设 上 . 没 有 具体 分 析 自身 的 基 础 和 条 件 . 不结 合 本 地 区域 经 济 社会 发 展
的 特 点 , 闭 门 造 车 或 盲 目借 鉴 同 类 院 校 的 课 程 体 系 , 导 致 各 院校 课 程 体 系 趋 同 . 造 成 各 院校 毕 业 生 “ 千 人
近 年来 , 随着 信 息技 术 的加速 发展 和应 用 、 信 息 化
与 工 业 化 融 合 程 度 的逐 步 提 高 . 产 业 结 构 和 就 业 结 构 不 可 避 免 地 发 生 变 化 .人 才 市 场 对 I T复 合 型 人 才 需 求 一 直呈 上升势态 。 高 职 院校 培 养 的计 算 机 专 业 毕 业 生 一 般
构建基于职业岗位的应用电子专业“2+1”课程体系
、
电子 工 业 人 才结 构 分 析
情况和发展动向, 本次调查针对皖江城市带合肥、 芜 湖、马鞍山、 铜陵等主要城市, 深入铜峰电子、 美菱 集 团 、 的集团 、 美 奇瑞汽 车 、 荣事达集 团、 格力集 团、 日 、 立 台达电子、 西门子等诸多大型知名企业进行调 研 。得出统计数据显示 ,7 %是专业技 术人 员 ,1% 3 3 是 工程管理 人员 ,8 维护和技 术支持管理 人员 , %是 6 %是生 产 和测试人 员 。他 们 当中4%是普通生 产技 2 师 ,7 1%是各级工程师 , 7 1%是项 目经理/ 小组负责人 , 1%是研发部 门经理 ,6 是首席技术官/ 0 % 总工程师 , 2 %是总监扃 级技 术管理人员 ,还有6 %为其 他 ^员。 为 了更好 地 体现 当前社 会对 电子 人才 的需求状 况 , 下 面分 别从 年龄分 布 、从 业年 限 、技 术类 型等方 面 分 析 电子人 才 的组 成结 构 ,见下 图 。
为 了深度 把握 本地 区 电子工业 人 才需 求 的实际
图11 电子行业人才年龄分布情况 -
图l2 电子行业工作经验年限状况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卜3 目前从事技术工作类型
由上 图我们 可 以看 出 ,电子行 业人 才从 年龄 上
集 中在2 ~ 4 之 间 ,平均 年 龄 3 岁 ,以 中青 年 为 53 岁 l 主力 军 ,  ̄6 %。专 业 技术能 力 是从 事 电子行 业 工 59 作 的基 础 ,企 业需 要工 作人 员具 备一定 的技 术积
行 了探 讨 。
关键 词:职业 岗位 ;应用 电子专业;工学结合 ;课 程体 系 中 图 分类 号 :G 1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1 7- 25 (0 O 3 0 6 - 4 72 6 1 9 5 2 1 )0 - 0 50
基于职业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例
2 、 课程体系的建设为高职社 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 职责所需技 能 , 设计 图表并进行分解 , 同时 明确达到
程教学提供指导
此技能所需的知识 , 并依此设计课程体系。
三、 社 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 系建设内容
针对 目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理论课程 比重大、 门类多 、 课 程 内容陈 旧、 部分课程重复交叉 以及课程 设 置缺乏针对 性 、 独特性等现状 , 通过社 区管理与服 学水平差距 , 整体提升专业教育水平 , 从而解决 目前
第2 期
廖
敏: 基于职业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8 7
民政概论 、 物业 处理、 开会、 接待等。该岗位工作需要具备政策理解执 其 中社 区管理方 向包括管理学原 理 、 社 区服务方 向包 括 行能力 、 公文写作能力 、 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等 , 因此 , 专 管理概论和档案管理实务等课程 , 业课程体系中可以开设如下课程 : 社会学概论 、 普通心 儿童青少年社 区工作 、 老年人社 区工作 、 家庭妇女社 理学、 民政概论 、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政策与法规、 社区 建设与管理、 社 区公文写作和档案管理等 。 2 、 社区社会组织人群服务岗位 。 主要工作任务有 : 区家庭纠纷处理、 社区邻里关系调适 以及社 区调查 和 面向弱势群体的服务等。该 岗位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 资源拓展能力 、 个案辅导 、 小组工作 、 社 区活动和项 目 区工作 、 社会工作行政等。此外 , 专业任选课应充分考 虑学生的兴趣 、 爱好 , 拓宽 学生 的知识 面 , 开阔视野 , 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所 以专业任选课包括当代 手语 、 人力资源管理、 自闭症 的康复与治疗等课程 。 2 、 根据能力 分解 , 构建立体式课程结构 。立体式 课程结构是以职业能力支撑课为基础 , 以职业核心能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平台+模块”课证融通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平台+模块”课证融通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作者:陈佩娜饶敏强巫兴宏来源:《河北职业教育》2022年第05期摘要:专业群建设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
中职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群对接汽车制造产业链,群内遵循优势互补、融合共生、高度共享原则,通过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方式厘清专业群组群逻辑。
文章通过多维调研,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构建课程开发模式,明确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融入1+X 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和素养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平台+模块”课证融通专业群课程体系。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证融通;课程体系;中职专业群一、构建背景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達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1]根据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粤府办〔2019〕4号)等文件精神,广东省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专业群建设为载体,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手段,推动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
当前,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产业发展新常态,制造业沿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道路不断发展。
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单一专业技能人才提高到多元化和复合化人才,因此,单一专业建设理念已经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
[2]中职学校专业群建设意在聚焦产业发展的人才诉求,建立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中高职衔接培养之间的平衡关系。
[2]二、基于产业链的组群逻辑专业群是一组结构有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集合。
专业群的组群模式一般有“对接职业岗位群组群”和“对接产业链组群”两种。
(一)基于汽车制造产业链组建专业群汽车制造产业链可分为“设计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售后市场”四部分。
职业岗位视角下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
职业岗位视角下高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作者:彭铭超黄丽刘田丰来源:《高教学刊》2024年第37期摘要:2019年,我国“双高计划”正式启动,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
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重构,将强化能力标准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立足省域视角,结合人才需求调研,对接职业能力标准,清晰界定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并据此制定教学标准、核心课程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和实习标准。
按照企业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共同制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充分调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专家等多方力量,共同研发和编写一体化课程教材,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课程体系;职业岗位能力;产教融合;新技术;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S1-0071-05Abstract: By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high-level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upporting capacity for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construction of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will strengthen the basic role of ability standard in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rovinces,combined with talent demand survey, docking vocational ability standards, clearly defining the positioning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accordingly formulating teaching standards, core curriculum standards, training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internship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job tasks and vocational ability of enterprises, jointly formulate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big data and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group, teaching content and vocational post ability, vocational skill level certificate docking, fully mobilize the industry, enterprises, vocational college experts and other forces, jointly develop and compile integrated curriculum materials, timely introduce new technology, new process and new norms into teaching content, which has a promoting effect on practical teaching.Keywords: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group; curriculum system; vocational post ability;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 practical teaching我國“双高计划”出台后,确立了高职院校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总体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职业岗位群导向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作者:徐伟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09期
摘要:面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已成当务之急。
以网络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专业特色定位、特色培育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基于职业岗位群导向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一专多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151-02
面对生源危机,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渐趋激烈。
打造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各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出路。
课程体系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本体现,它以最直观的方式反映出一个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构建课程体系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工作。
本文以职业岗位群导向构建高职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为例,通过对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分析,意在寻求一条培养符合本区域行业需求、具有“一专多能”素质的计算机类高技能人才的方法和途径。
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中的普遍问题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最全面、最系统的体现,课程体系也是专业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对促进教学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每所学校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纵观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还普遍存在着两大问题。
(一)课程体系趋同,专业定位无法体现特色
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没有具体分析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不结合本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闭门造车或盲目借鉴同类院校的课程体系,导致各院校课程体系趋同,造成各院校毕业生“千人一面”,缺少就业竞争优势。
(二)专业技能比较单一,难以满足社会要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的逐步提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人才市场对IT复合型人才需求一直呈上升势态。
高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一般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化工作,而且往往要求身兼数职,要求同时具备计算机维护、网络维护与管理、网页设计、软件开发等能力。
而一些学校由于课程体系安排不当,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造成虽然岗位缺口大,但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课程体系构建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让毕业生尽可能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
要明确高职教育与就业培训的关系,明确一技之长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想方设法解决现行课程体系中的突出问题,要汲取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构建出符合区域行业需求、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以职业岗位群导向进行专业特色定位
各地区域经济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必然导致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发展趋势具有特殊性,而这些都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才市场需求情况也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逐渐转向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少数毕业生走向了独立创业的道路,开办了自己的小企业。
由于中小型企业的规模较小,人员精干,组织结构扁平化,职能部门精简化,这就要求员工成为“身兼数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我校先后两次组织了专业教师对浙江省范围内一百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专业调研,发现本地经济区域的主体是中小企业。
浙江省各地的IT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企业员工数基本都是30人之内,公司不可能设置专职网络管理员岗位,这些公司需要既能从事网络管理,又会电脑维修,还会处理信息,甚至还要参与公司其他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而占少数份额的大型企业也需要有专职网络管理人才来管理网络。
因此,网络技术专业在本地区具有较大的就业空间,最关键的是在课程体系中要体现“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进行特色培育
特色培育不是盲目的,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能力优势,特别是办学历史中已经积累的特色基础,要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指导思想,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逐步培育出来。
特色培育必须建立在对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条件充分调查并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并且对专业内外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主要分析评价可用教学资源在本专业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因素,分析评价外界环境对专业建设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在专业建设中,应尽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把握外部机会,避开不利因素。
在专业特色的定位上,要充分利用学校在办学历史中已经积累的特色基础,这是因为特色的形成过程是长时间积淀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特色的再生成过程。
例如,我校在构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时充分利用了学校历年积累下来的两项教学研究成果,分别是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贯通”的特色办学理念和“工学结合、一专多能”的特色专业建设理念,充分利用校内现有优质教学资源,在符合专业定位的条件下将已建成的、正在建设的省、校级精品课程纳入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构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必须与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度一致。
构建课程体系的出发点是要“利于创业就业、利于课程协同、利于学、利于做,利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
我校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以职业岗位群为导向,遵循姜大源、赵志群等一些教育专家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想,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如下。
定位职业岗位群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开展广泛的职业岗位调研,深入分析产业、就业岗位需求,尤其是分析劳动力市场需求。
密切关注和把握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正确进行职业岗位群定位。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定位职业岗位群的基础上,参考“建网、管网、用网”这三大职业能力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既要重视现阶段的需求分析,还要重视长远的趋势性分析,确定本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岗位工作过程分析要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工作分析的全过程,划分各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解工作过程,分析工作过程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专业能力、个人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将各职业岗位需具备的能力进行详细描述。
工作能力归纳将各个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单项能力进行汇总、分类、排序,将重复的、相似的知识、能力、素质加以归纳合并,并按工作能力的实质进行分类。
确定专业课程群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将同类工作能力转化成知识点和技能序列,形成一门课程,最终将可以形成专业课程群。
课程体系集成分析课程群中各课程的关系,确定课程性质和课程前后次序。
要遵循两个规律:(1)职业成长规律,课程编排需符合职业成长规律;(2)认知规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串联相关知识和技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从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全面要求出发确定通识课程,根据课程的职业属性确定专业基础课程、“多能”型课程和“一专”型课程。
结语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网络技术专业已建立了基于职业岗位群导向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在特色课程体系的引领下,我校网络技术专业在建的精品课程数量已达9门,其中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
通过社会调研,专业教师广结业界朋友,在拓展校企合作、推动社会服务方面也取得了佳绩。
目前,我校网络技术专业已立项建设浙江省(高职类)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张明慧,周金成.高职高专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0(10).
[2]石芬芳,向丽.国内外高职课程发展的比较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4).
[3]陈平生,陈兰生.基于“一专多能”型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考核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3).
[4]于雷,刘颖.特色专业剖析的内容与方法[J].辽宁高职学报,2009(9).
[5]王凤云.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与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7).
[6]周茂东,张福堂.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
[7]赵娟.面向职业岗位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组群建设与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2).
作者简介:
徐伟(1970—),男,浙江诸暨人,硕士,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