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季新版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19.2、平行四边形学案1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 19.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第1课时)教案
如图,在□ABCD中,EF//AD,GH//DC,EF与GH相交于点O,则该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个.
活动2:合作探究
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测量该平行四边形的边与角,看看平行四边形的边、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猜想: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活动3:推理论证
已知:如图, ABCD.
求证:AB=CD,BC=DA;∠B=∠D,∠A=∠C.
19.2平行四边形
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茶岭初中孙玉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和性质2.
2.初步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2.体会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和演绎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3)若AB=3,BC=5,则它的周长= ______.
例2.如图,在 ABCD中,AF、CE分别平分∠BAD、∠BCD.求证:△ABF≌△CDE.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例1……
几何语言: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例2……
几何语言:
3.重要数学思想
活动4:合作交流
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的其它方法.
归纳总结:
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二.学以致用பைடு நூலகம்
例1:如图,在 ABCD中,
(1)若∠A=130°,则∠B=______,∠C=______,∠D=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9.2平行四边形(1) 课程教学设计
第18章勾股定理复习课教学设计时间地点B301 主备人课题第18章勾股定理复习课时第 6 课时科任教师教学目标1.熟练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及直角三角形相关问题;2.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3.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其应用价值。
4.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勾股定理与逆定理之间的和谐辩证统一的关系。
重难点重点: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难点: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知识要点复习: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活动二:例1:在Rt△ABC中,∠C=90°.(1)若a=3,b=4,则c=______;(2)若c=13,a:b=5:12,则a=_______ ,b=________;例2: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 6 ,8 ,10 ,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_____度;2.若△ABC中 ,AB=7 ,BC=24 ,AC=25 ,则AC边上的高长为__________;思考: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活动三:(一)分类讨论思想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3, 4, X , 则X=________讨论补充记录教学2.三角形ABC中,AB=10,AC=17,BC边上的高线AD=8,求BC二、方程思想3、小强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你能帮他算出来吗?4、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译文:有一个水池,睡眠时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又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一尺,如果把真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的深度与这根芦苇的长度分别是多少?请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
三、折叠问题5、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AD,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 1.CF2.EC.6、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BC=8㎝。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9.2 平行四边形1-沪科版
“平行四边形”复习教学设计内容分析:由于沪科版数学第19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包含定义、性质、判定以及应用,内容繁多而又容易混淆,因此这一节课我来带领同学们把这些特殊四边形的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
本章一开始学习了“多边形”,接着介绍特殊的多边形即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最后有平行四边形出发,介绍了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等,最后介绍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1、建立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框架,掌握平行四边形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并能熟练应用。
2、掌握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一般方法。
3、运用图形的变换探索图形特征与性质,体会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领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一般方法,能够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本节课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温故知新,第二个环节——应用举例,第三个环节——训练巩固,第四个环节——课堂小结,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个环节:温故知新教师出示表格,学生完成填空。
平行四边形定义:平行四边形性质:分别从边、角、对角线方面引导学生回忆,请学生逐一回答,师生共同评价与补充。
平行四边形判定:分别从边与边、对角线相互关系方面引导学生回忆,请学生逐一回答,师生共同评价与补充。
教师用大屏幕展示一般平行四边形变成为矩形的变化图,让学生感受矩形与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核心区别,增加对矩形的印象。
让一学生回忆矩形的定义,从矩形的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加以回忆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用红色字体突出矩形的特殊性质,以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提高复习效率)。
让学生分别回忆菱形与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也用红色字体突出特殊性质)。
让学生以两人小组讨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的包含关系,用生活中的案例进行类比,让学生对他们的内涵加以理解,然后教师出示以下图片。
学生完成学案上的表格:边角对角线性质判定性质判定性质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第二个环节:应用举例。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92平行四边形1教案设计
课时教案相等,对边相等.我们把“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叫做平行四边形 .(parallelogram)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第20四边形章四边形的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的.在四边形中,我们常见的实用价值最大的就是平行四边边、对角竹篱笆格子等.(出形.如:汽车的防护链、无轨电车的击电杆、示这三种实物的照片或投影片)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这个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1)四边形; (2)中,有两个条件:平.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才是平行四边形行四边形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BCCDABCDABAD∥,,∥如下图:在四边形一个四边形.那中,ABCDABCD 是平行四边.反之:么四边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CCDADAB∥.形,那么,∥,ABCD记作”表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用符号“ABCD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它的对角线行四平BDABCD的一条对角线就是.如上图中:线段(diagonal)形的边示方表法下面大家来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结合图形,用几何语言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大家用几何语言表示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很好,下面同学们做一做:用一张半透明的纸复制你刚才画的平行四边形,并将复制后的四边形绕一个顶点旋转180°,你能平移该纸片,使它与你画的平行四边形重合吗?由此,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分别有什么关系?能用别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吗?如下图.BDBDABCD,这时平行四边形剪开平行四边形连接沿. ABCDABDBCD,然后把这两个三角形重叠,就变成△和△重叠后看到这两个三角形完全重合.这样就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对边相等.这个结论用几何语言叙述:如图:下面同学们“议一议”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能确定其他三个内角的度数吗?说说你的理由.行四平形的边性质课堂练习课本,随堂练习.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 1.如下图,四边形ADCBCD的度数、∠(1)∠.ABBC的长度、(2)边.ABCD是平行四边形,它的四条边中哪些线段是四边形2.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的?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探索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现在来总结一下: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作业布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还有什么?(1). 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定义(2)习:预教本节课,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推导,自己发现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习惯。
八年级数学下册19.2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9.2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下册19.2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这部分内容是新版沪科版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图形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四边形的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归纳等过程,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需要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软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四边形的性质,引出平行四边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观察和分析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5.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年级数学下册 19.2 平行四边形性质教案1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行四边形
C
系?如何证明?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1)AB=CD,AD=BC
(2)∠A=∠C, ∠B=∠D
性质1: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性质2: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例1、已知:如图 ABCD中,BE平分∠ABC交AD于点E。
(1)如果AE=2,求CD的长。
(2) 如果∠AEB=40º,
求∠C的度数。
2.在□ABCD中,已知∠A=50°. 求∠B、∠C、∠D的度数.
3.在□ABCD中,AB= 3 ,BC=5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
又∵AB=3,BC=5.
∴CD=3,AD=5.∴C□ABCD=16
变式
4.在□ABCD中,AB= a、BC=b ,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5.如图,在□ABCD中,∠A的平分线AE交CD于E,
AB=15,AD=10,则EC的长为.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A与∠C相等吗?
2.如下图,在□ABCD中,若∠A+∠C=1000,
则∠A=____,∠D=____.
3.已知,□ABCD中,∠A: ∠B=2:3,求:∠C、∠D的度数.
4.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AB=5cm.D为BC边上任意一点,
C
D
A
B
教学反思。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9章四边形19.2平行四边形(第2课时)》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9章四边形19.2平行四边形(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四边形中的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材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四边形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但部分学生在空间想象方面仍有困难,对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可能一时间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其应用;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直观演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的模型或图片、剪刀、彩笔等;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剪刀、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图片,如电梯、教室的窗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进而提出本节课的研究主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性质。
教师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之前学过的四边形性质的联系和区别。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平行四边形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19.2:平行四边形 教案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2《平行四边形》第一节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义的理解与掌握。
2.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各项性质定理,能够探究解决简单的问题。
3.让学生们在一系列操作、观察、猜想以及验证活动中获得解决数学知识问题的方法,并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不限于教师讲授这一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会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教学、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以促使学生们在深入把握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
2.在推理、验证等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数学学习的严谨性。
3.在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自主探究、空间想象等综合能力。
4.在帮助学生体会几何知识内涵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各项性质定理。
四、教学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五、教学准备进行教学设计、搜集制作展示资料、准备教具等。
六、教学过程(一)创新导入在此教学部分,我会借助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展示一些我提前搜集到的生活场景图片,包括学校校园、城市街道、游乐场等等,鼓励学生们从中找出自己熟悉的几何图形。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一看有没有自己熟悉的图形呢,那都有哪些图形呢?生: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师:看来同学们还是知道很多种几何图形的,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种几何图形很特别呢,请大家看一下扑克牌中的方块(指向屏幕中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进一步学习的几何图形——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展示来导入新课不仅可以为学生们创设出一种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效帮助学生们形象感知抽象的数学知识。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9.2 平行四边形19-沪科版
19.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首先,平行四边形是四边形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它的性质的探索需要借助已学过的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以及平移旋转中心对称的知识进行探索。
其次它又为我们接下来类比学习矩形、菱形等特殊四边形奠定重要基础.此外,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还是计算、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和方法。
因此平行四边形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能准确叙述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并能用符号语言表示.2.能初步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二、能力目标:经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探究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三、情感态度:1.通过图片欣赏,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习热情.2.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探究结果.【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因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探索,为接下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矩形、菱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均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因此我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2.难点:因为八年级学生数学实验素养还比较薄弱,所以我把对于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3.难点突破策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基础,选取易得材料,以实验操作的方法辅以多媒体演示并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即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使问题得到解决.4.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法5.学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纸片等教学过程:一、引言(感受生活)出示课件:导入课题:AB C D这些图片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师: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你在哪里学过?生:在小学学过,它们是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你还能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生:我家里的晾衣架,消防的云梯。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9.2 平行四边形12-沪科版
沪科八年级数学(下)19.2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①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并能用符号语言表示.②能初步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
③经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探究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④在学习、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探究结果,通过图片欣赏,感受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美,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证明过程中蕴涵的基本思想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入概念问题1:你能利用手中两张全等的三角形纸板拼出四边形吗?观察拼出的这些四边形,结合同学们欣赏的一组日常生活中的图片,你能从中找出它们属于你们拼的哪种类型?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1) (2) (3) (4) (5) (6)①欣赏一组图片,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图形.②用电脑展示,学生观察,寻找共性.问题2: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这些平行四边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一种美观实用的图形,因此我们有必要系统学习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二)观察感知,形成概念问题1:通过比较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不同,如果从“对边”的位置关系入手,你认为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呢?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问题2:怎样表示平行四边形?教师介绍平行四边形的表示方法.问题3:如果已知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以得到哪些结论?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完成:(1)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三)引导实验,探索新知问题1:我们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根据定义你能得出什么性质?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除此之外,你还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边、角之间存在什么结论吗?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观察猜想.请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度量你手中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并记录下数据,填写实验报告。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19.2 平行四边形(1)
平行四边形(1)【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及性质定理2.3.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学习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教与学环节指导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方法指导:证明平行四边形的相同性质,通常采用连接对角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证明.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旧知回顾: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答:平行四边形.2.我们学过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知识?答:在小学,我们学过: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还有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的求法.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2【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75~76,完成下列问题: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表示平行四边形?答: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2.平行四边形性质1、2的内容是什么?如何推导?答: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证明如下: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DC,AD∥BC.求证:(1)AB=DC,AD=BC;(2)∠DAB=∠DCB;∠B=∠D.证明:连接AC.(1)∵AB∥DC,AD∥BC,∴∠BAC=∠DCA,∠BCA=∠DAC.又∵AC=CA,∴△ABC≌△CDA(ASA),∴AB =DC,AD=BC;(2)由(1)知△ABC≌△CDA,∴∠D=∠B,∠DAC=∠BCA,∠DCA=∠BAC,∴∠DAC+∠BAC=∠DCA+∠BCA,即∠DAB=∠DCB.范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中点,若∠ABE=∠EBC,AB=2,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12.归纳:(1)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行为提示: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解法,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做每步运算都要有理有据,避免知识上的混淆及符号等错误.学习笔记:检测可当堂完成.仿例: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125°,∠CAD=28°,则∠ABC=125°,∠CAB=27°.知识模块二两平行线间的线段【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76~77,完成下列问题: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有何关系?什么是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答: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范例2:如图,l1∥l2,BE∥CF,BA⊥l1,DC⊥l2.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AB=DC;②BE=CF;③S△ABE =S△DCF;④S▱ABCD=S▱BCFE.其中正确的结论有4个.仿例1:如图,在▱ABCD中,AC=21 cm,BE⊥AC于E,且BE=5 cm,AD=7 cm,则两平行线AD与BC间的距离是15cm.(范例2题图)(仿例1题图)(仿例2题图)仿例2:如图,▱ABCD中,∠ABC和∠BCD的平分线交于AD边上一点E,且BE=4,CE=3,则AB的长是2.5.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新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2知识模块二两平行线间的线段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 19.2 平行四边形(第1课时)教案 (新版)沪科版
平行四边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及性质定理2;3、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情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意识,体会几何知识的内涵与实际应用价值。
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课题:引入:在四边形中,最常见、价值最大的是平行四边形,如竹篱笆格子、推拉门、汽车防护链、书本等,都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呢?复习:1、什么是四边形?四边形的一组对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一般四边形有哪些性质?第二步:探究新知;【探究】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求证:AB=CD,CB=AD,∠B=∠D,∠BAD=∠BCD.分析:作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作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关于三角形的问题.)证明:略总结: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几何语言表述∵ AB∥CD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3)定义的双重性具备“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性质。
(4)平行四边形的表示:用表示,如 ABCD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共性: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2)特性:(板书)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注意:平行四边形中对边是指无公共点的边,对角是指不相邻的角,邻边是指有公共端点的边,邻角是指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而三角形对边是指一个角的对边,对角是指一条边的对角3、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定义略)注意:(1)两相交直线无距离可言(2)与两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第三步:应用举例:例(补充)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求证:AF=CE.分析:要证AF=CE,需证△ADF≌△CBE,由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有∠D=∠B ,AD=BC,AB=CD,又AE=CF,根据等式性质,可得BE=DF.由“边角边”可得出所需要的结论.证明略.例:(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500,求∠B、∠C、∠D的度数。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 19.2平行四边形 教案
19.2 平行四边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以及与三角形中线的区别,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通过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渗透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猜想、推理论证的能力,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让学生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关系,进而用推理论证的方法证明猜想是否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推理论证的能力和水平,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学情分析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以及定理的证明过程,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问题.难点: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如何添加辅助线关键:运用转化思想来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突破方法:通过三角形全等,把要证明的内容转化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中,从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使问题得到解决.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定理,其突出的特点是:在同一个题设下,有两个结论,一个结论是表明位置关系的,另一个结论是表明数量关系的,在应用这个定理时,不一定同时用到两个结论,有时需要平行关系,有时需要倍分关系,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三、教法与学法导航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在位置和数量上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来说理.学习方法:本课应着重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并强调同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主探索,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地位和作用.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三角形纸片、剪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三角形的中线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复习巩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条件,三角形的中线二、自主探究活动一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1.你能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试着分一下(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提问:你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连接每两边的中点)提问:你认为这样做对吗?新课标第一网教师演示学生做的,把四个三角形折叠在一起,四个三角形完全重合.本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板书课题)提问:三角形有几条中线?它们是什么点间的连线?在图中,若D 、E 、F 分别是AB 、AC 、BC 中点,请同学们在图中,连结DE 、DF 、EF ,(稍等片刻,让学生完成操作)提问:这三条线段都是什么点间的连线?这三条线段称为△ABC 的中位线.你能否根据刚才的画图,写出三角形中位线的定义呢?(学生直接将定义写在练习纸上,然后交流、板书)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上图中的AF 就是△ABC 的中线: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则线段DE 就是△ABC 的中位线)说说三角形的中线和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异同?(都是线段,都有三条,一个是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一个是两边中点的连线)2.提出问题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边口述,边板书)那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猜一猜:中位线DE 与BC 在位置和数量上各有什么关系?3.猜想结论为了猜想中位线DE 与BC 在位置和数量上各有什么关系,我们做一个拼图活动: 我们把三角形沿中位线DE 剪一刀.试一试:你能不能把△ADE 和四边形BDEC 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你也可以与同桌合作,共同探索,一起来拼.(估计拼图不很困难,教师也不必指导;但教师应巡视,对完成的学生教师可提问:你拼成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要求同桌一起讨论)我们把刚才拼接好的平行四边形画在练习纸上,请同学们打开,然后小组讨论一下,请把你猜测得到的结论写在纸上.(学生独立观察并猜想结论,然后同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并板书结论)活动二 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已知:如图6-20(1),DE 是△ABC 的中位线求证:DE ∥BC ,DE=21BC 证明:如图6-20(2),延长DE 到F ,使FE=DE ,连接CF在△ADE 和△CFE 中,∵AE=CE ,∠1=∠2,DE=FE∴△ADE ≌△CFE∴∠A=∠ECF ,AD=CF∴CF ∥AB∵BD=AD∴CF=BD∴四边形DBCF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F ∥BC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DF=BC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DE ∥BC ,DE=21BC练习:1.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长分别为8cm ,10cm 和12cm ,求以各边中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2.如图,A ,B 两地被池塘隔开,在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小明通过下面的方法估测出了A ,B 间的距离:先在AB 外选一点C ,然后步测出AC ,BC 的中点M ,N ,并测出MN 的长,由此他就知道了A ,B 间的距离.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活动三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议一议如图6-21,任意画一个四边形,以四边的中点为顶点组成一个新四边形,这个新四边形的形状有什么特征?请证明你的结论,并与同伴交流.三、总结深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请与同伴交流.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定理,其突出的特点是:在同一个题设下,有两个结论,一个结论是表明位置关系的,另一个结论是表明数量关系的,在应用这个定理时,不一定同时用到两个结论,有时需要平行关系,有时需要倍分关系,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课堂作业1.如图,在□ABCD中,BD为对角线,E、F分别是AD、BD的中点,连接EF.若EF=3,则CD的长为__________.2.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ABD△的周长为16cm,则DOE△的周长是__________cm.3.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上的中线有何关系,__________.4.如图所示,在△ABC中,AC=6cm,BC=8cm,AB=10cm,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求△DEF的面积.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是DC的中点,EF∥AB交BC于F,若EF=3,求AB的长.6.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不平行,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9.2.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2.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讲授新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平行四边形,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和对角具有什么性质?对边:四边形中不相邻的边,即没有公共顶点的边叫对边对角:四边形中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即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角研究要求:猜想结论;证明结论;书写结论.(可组内交流)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求证:(1)AB=CD,AD=BC;(2)∠DAB=∠DCB,∠B=∠D.1.操作: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用符号表示出来.2.尝试着说出它的性质.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师:再次观察所画的平行四边形,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具有什么性质?研究要求:猜想结论;证明结论;书写结论.(可组内交流)证明: (1)连接AC,∵AB∥DC,AD∥BC∴∠BAC=∠DCA,∠BCA=∠DAC,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认真研究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通过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一步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先观察,猜想后证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敢于创新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由繁化简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观察思考的在△ABC和≌△CDA中,∠BAC=∠DCA,AC=CA,∠BCA=∠DAC,∴△ABC≌△CDA∴AB=DC,AD=BC(2)由(1)知△ABC≌△CDA∴AB=DC,AD=BC,∠B=∠D.∠DAB=∠BAC+∠DAC=∠DCA+∠BCA= ∠DCB例1 已知:如图,在□ABCD中,BE平分∠ABC交AD于点E(1)如果AE=2,求CD的长;(2)如果∠AEB=40°,求∠C的度数.师:由平四边形的性质我们如果把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延长出来,你会发现什么?如图,在方格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若干点,过这些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用刻度尺度量出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经过度量,我们发现这些垂线段的长度都相等(从图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这种现象说明了平行线的又一个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师: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与点和点之间的距离、合作交流完成问题,能力,初步巩固新学的知识并用其解决一些问题,点到线之间的距离有何区别与联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只有一条,即过直线外点作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而平行线的距离有无数条即一直线任一点都可以得到一条两平行直线的距离.师:由上可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四边形(1)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及性质定理2.
3.理解两条平行线的距离的概念.
【学习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对角、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学习难点】
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方法指导:证明平行四边形的相同性质,通常采用连接对角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证明.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图中的竹篱笆格子和汽车的防护链,想一想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的形象?
答:平行四边形.
2.我们学过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知识?
答:在小学,我们学过: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还有平行四边形周长和面积的求法.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2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75~76,完成下列问题: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表示平行四边形?
答: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ABCD”.
2.平行四边形性质1、2的内容是什么?如何推导?
答: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证明如下: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 B∥DC,AD∥BC.求证:(1)AB=DC,AD=BC;(2)∠DAB=∠DCB;∠B=∠D.
证明:连接AC.
(1)∵AB∥DC,AD∥BC,∴∠BAC=∠DCA,∠BCA=∠DAC.又∵AC=CA,∴△ABC≌△CDA(ASA),∴AB=DC,AD =BC;(2)由(1)知△ABC≌△CDA,∴∠D=∠B,∠DAC=∠BCA,∠DCA=∠BAC,∴∠DAC+∠BAC=∠DCA+∠BCA,即∠DAB=∠DCB.
范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中点,若∠ABE=∠EBC,AB=2,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12.
归纳:(1)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行为提示: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解法,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做每步运算都要有理有据,避免知识上的混淆及符号等错误.
学习笔记:
检测可当堂完成.仿例: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C=125°,∠CAD=28°,则∠ABC=125°,∠CAB=27°.
知识模块二两平行线间的线段
【自主探究】
阅读教材P76~77,完成下列问题: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有何关系?什么是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答: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范例2:如图,l1∥l2,BE∥CF,BA⊥l1,DC⊥l2.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AB=DC;②BE=CF;③S△ABE=S△DCF;
④S▱ABCD=S▱BCFE.其中正确的结论有4个.
仿例1:如图,在▱ABCD中,AC=21 cm,BE⊥AC于E,且BE=5 cm,AD=7 cm,则两平行线AD与BC间的距离是15cm.
(范例2题图)
(仿例1题图)
(仿例2题图)
仿例2:如图,▱ABCD中,∠ABC和∠BCD的平分线交于AD边上一点E,且BE=4,CE=3,则AB的长是2.5.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新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2
知识模块二两平行线间的线段
检测反馈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