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典型错误的分析及纠正毕业论文
浅析背越式跳高中过杆技术易出现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产 生的原 因:起跳后 的摆 动腿没有 以髋部 发力带 动大腿 向上提摆 , 导致两 腿不 能 自 然 向下 ,加之心理 障碍 的影响 ,使得个人不敢 做倒肩 和 挺髋 ,在过杆 时没有形成背 弓姿势 , 致使个人 的身体重心 和过杆的重 心 没有 得到很好 的控 制 ,造成 了过杆 动作 的失败 。 纠正方法 :1 .在进行跳 高前先反 复的在直 线跑道 上进行 助跑起 跳 的腾空动作练习 ,要保持摆动腿的 自 然下 放 ,同时要保 证膝关节 自 然 放 松; 2 .多在跳高场的圆弧跑道 上进行助 跑踏跳 练习 ,腾空后 空 中的提 腿旋 内和腿部 自然下放 的落点要进行 反复练 习 ; 3 .在练 习摆动腿 的 自 然下放时 ,要注意身体的挺髋收腹 ,整个身体要形成背 弓的姿 势。保持 在蹬地腾空时 腰部 上杆 后仰 头 , 挺胸 收腹 ,挺髋 ,但不 要 过早 收腹 过
部位 ;3 .借助助跳板做助 跑起跳上 高海绵 垫的练 习,是 学生能 够在较 大的腾 空高度 和充足 的腾空 时间下 ,体会身体 向上腾起后倒 肩展体与 收 腿 挺髋 的协调 配合,真到做 出良好 的背 弓姿势 。
3 .4 “ 仰 卧分 腿 ”
在背越式跳高过程 中,人体起跳腿 的力 量 ,助跑 的速 度和空 中的动 作姿势要合理 和协 调 ,身体要保 持伸 展的姿 势向上腾 起。过杆 时人 体要 背对横杆 ,当头和肩越过横杆 以后 ,髋 关节 要发力尽 量上提 ,头 部 、肩 部 和腿部都 要保 持向下 , 膝关节要保 持放松 的状态 ,小 腿 自然 回折 ,在 杆 上形成 一个反弓型的动作 ,保证人体在空中做相反方 向的运 动。当身 体重 心移 过横杆 后要 及 时含 胸收腹 、收肩 、抬 大腿 , 借助 髋关 节 的发 力 ,带动大腿和小腿加速向后上方甩腿 ,使 整个身体 越过 横杆 ,用肩背
背越式跳高在教学中易犯错误动作分析及对策
2 . 1 倒 肩过早 的力学分析 。倒 肩过早是 造成过 上体倒杆 的原 导作 用 , 但是 老师 的协 助 引导作 用背越 式跳 高错 误技术 动作 中比较 学 习 , 教 师首先 的示范 是否 正确 , 讲解 方面 是否 清晰 明 确 , 直 普 遍 的一种 , 特 征体 现 为 : 起 跳放 脚 蹬地 动作 : 还 没有 完 全做 接 影响到学 生的学 习效果 。学生 练 习技 术 的好 与坏和教 师 自 完, 身体就 向横杆 的方 向侧倒 。这样不仅 仅改变 了起 跳脚蹬地 身 的专业理论 、 技术 素质的强 弱有着很大 的关系 。 方向 , 同时 , 切 线 的惯性 力 把人体 甩 向横杆 的位置 , 使 学 生 没 3 . 2 激励 学生学 习的 自主性 和积极性 。激励学 生学 习的 自主
展开分 析 , 以加深对错 误技术 动作发生 和发 展的认 识 了解 , 只
量, 起跳后很 自然地形成后背面对横杆的姿势。
3 跳高技 术教学 中易犯错误动作 的对策
有明确 了规律 , 才可 以较好 的完成教学及训 练的任 务。
2 跳高教 学 中易 犯错 误动作 的分析
3 . 1 提 高教师的专业 技术素质 。在教学 活动 中学 生主要 起主
办 法完成规 范的起跳技术 动作 , 大大 减弱了起跳 的效果 。相 关 性 和积极性 同样 是解决技 术环 节的一个 重要 方 面 ,学 生在 学
资 料 证 明 ,起 跳过 程 中上体 明 显 偏离 身 体 总 重 心则 会 损 失 习前 自我 能主动 的采取 看图片 或资料 对规 范的技 术进 行观 看
对横杆 , 并形 成髋关 节和 肩关节的反向扭转 , 直到到最后一步 时
自从背越式 跳 高在 第 1 9届墨 西哥奥 运会 上问世 以来 , 背 肩关节大概与横杆形成 9 0度角 , 髋关节 与横杆大约为 4 5度角 , 越 式跳 高技术 已有近 4 7年 的历史 , 从 技术 的风格 和实 用性 角 这样就充分的伸展 了屈髋肌群 ,使马上开始 的摆动腿 动作 更为 度 来讲 , 事 实和成 绩证 明了这种 姿势是 最优秀 的技术 , 如今 在 有 力,在起跳点上 身体 由向后倾斜变为 竖直起跳 的过 程获 得了 学 校体 育教学 中对背越 式跳 高的教 学 已经 全面 普及化 ,背 越 以起跳脚为支撑点绕 身体额状轴转动 的角速度 ,由于左脚 起跳 式 跳高 的技 术发展越 来越快 。但 由于各种 因素 , 在教学 中常常 造 成了左侧 身体绕该 轴的转动变慢 而右侧转 动加快 的差异 , 形 发现 一些 错误 、 不规 范 的动作 , 如倒 肩过 早 、 摆 动 腿过 慢等 因 成了身体绕纵轴左转 的趋 势 ,在此基础 上摆 动腿只要快速蹬地 素 。基 于这 几点 , 笔者 利用力学 的知识对于这 些错误技术 动作 前 摆 ,带动 右侧髋关 节左转 ,就能使 身体获得绕 纵轴转动的动
背越式跳高错误动作探析及其改进
但是 , 进动 作是 一 项非 常艰 难 的工程 。特 别是 对 于 普通 的大 学 生 , 改 没有 经 过专 业 训 练 , 进 动 作 改 会 比重 头学 习新 的动 作要 困难 得 多 。因此 , 在背 跃式 跳高 的教学 和 训 练 中 , 只有 找 到错 误 动 作 的 原 因 , 才 能对症 下药 , 时纠 正错 误 , 高成绩 。 及 提
跳 高是 田径 运 动 中的跳 跃项 目之一 。参 加跳 高运 动 能够增 强 腿部 力量 , 提高 弹跳力 , 展灵 巧 与协 发 调性 ; 能够培 养 勇敢 、 坚定 、 着 、 敢 、 畏 险阻 、 断 进取 的意 志 品质 , 时也是 培养 大学 生身 体素 质 、 沉 果 不 不 同 身体机 能和 思想 品质 、 质 等方 面 的综合体 现 。 素 三 福 35 0 ) 6 04
[ 摘
要 ] 背越 式跳 高是 一项技 术动作较为复杂 的跳跃 项 目, 高校体 育课教 学训 练 中, 于跳 高技 术 在 由
动作 的复杂性和对身体 素质要 求较 高, 学生经常 出现错误动 作 , 文章试 图通过分析 学生 学习和训 练背跃 式跳
第2 5卷 第 9期
Vo . 125 NO. 9
荆 楚 理 工 学 院 学报
J u a o i g h ie st fT c n lg o r l f n c u Unv r i o e h oo y n J y
21 0 0年 9月
S ep. 201 0
背 越 式 跳 高 错 误 动 作 探 析 及 其 改 进
现不 同类 型 和程度 的错误 动作 , 面是 一些 比较 普遍存 在 的错误 动作 。 下
2 1 助 跑 .
助 跑是获得 水平 速度 和顺 利 完成起 跳过杆 的先决 条 件 , 助跑 易犯 的错 误 有三点 : ) 线跑 技术 差 ; 1弧
背越式跳高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背越式跳高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背越式跳高常见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郭相林背越式跳高以快速有节奏的助跑和优美的过杆动作深受青少年同学喜爱.但是,背越式跳高技术又是田径技术中最为复杂的技术,尤其是起跳与过杆动作的衔接,往往成为练习者难以突破的瓶颈,有的同学因此望而生畏,甚至放弃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学习.本文力求从练习者的易犯错误人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同学们早日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部分组成的,技术的总要求是解决快速助跑下向上跳的能力,合理地把水平速度转化成垂直向上的高度;合理解决好起跳后倒体的时机以及正确的过杆动作.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主要矛盾,要以完整练习为主,不要将动作割裂开来,学生出现了问题要及时化解.在背越式跳高中,学生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如下.1.助跑不积极.节奏感差.步点不准确纠正方法:丈量好助跑步点,反复助跑,教师提示节奏"哒——哒——哒哒".不仅要把步点跑准,而且要有稳定的节奏.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2.沿弧线跑时身体没有内倾.直立跑动纠正方法:半径为6—8米的圆圈跑,螺旋跑和"8"字跑;建立正确的弧线跑技术.3.起跳向前冲力大.向上不够纠正方法:讲明动作要领,注意助跑节奏,特别是最后两步.倒数第二步是个较长的步子,这有利于最后的加速.最后一步是个较短的步子,一方面可以起到加速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重心.起跳脚积极以脚跟先着地并迅速滚动到全脚掌着地,继而完成快速有力的起跳.4.起跳脚放脚与杆平行或者外展,出现倒体过早纠正方法:正确的放脚位置应是沿弧线的切线方向,与横杆有一个10至15度的夹角.如果放脚位置不对,就会导致跳不起来,或起跳高度不够就急于倒体,影响运动成绩或试跳失败.5.摆动腿摆动的方向错误纠正方法:传统的教科书认为,摆动腿在起跳时应向异侧肩摆动.这一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就会使学生出现过早转体,腾空高度不够.现代跳高理论认为,摆动腿的摆动应该向上向前摆,充分地把水平速度转化成向上的高度, 圜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Ol1年第4期完成高质量的起跳动作,身体在空中会自然地转成背对横杆.在背越式跳高教学中不应过分强调转体,应着重强调向上跳的能力.6.起跳腾空时间短,空间本体感觉差,倒体时机掌握不好纠正方法:1~4步弧线助跑起跳后,直体双脚落在3O6o公分高的海绵包上,体会垂直上跳重心提升,建立空间腾空本体的感觉.重点是把向前的速度转化成向上的垂直高度.7.倒体过早倒体过早是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最常见的错误动作,经常出现一些练习者助跑摸高动作以及原地杆上动作都非常熟练,但是一旦做完整动作时动作技术便完全走样,变形.这是分解动作与完整动作没有及时结合造成的.纠正方法:1,目前采用高桌进行背越式跳高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将海绵垫置于一定高度的高桌上,让学生反复练习助跑起跳后仰卧在高垫上的动作,练习中强调身体与高垫垂直交叉落在垫上,要求两膝稍分,仰卧挺髋,小腿后勾在垫上.这一动作要反复练习,让学生通过多次练习后建立动作定型,再利用横杆来提高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质量.2,在横杆前方50—8O公分处悬挂一标志物,高度略低于练习者助跑摸高的高度,要求练习者起跳后身体转成背对横杆时,两手触高物后再迅速倒肩,完成过杆动作.该练习可有效地增加腾起的高度,克服向前冲力大和没有向上充分腾起就急于做过杆动作的错误.8.臀部或大腿后侧碰落横杆由于练习者过于强调腰部的反弓幅度,在臀部刚过横杆后容易造成腹肌过早反弹收缩,使臀部代偿式下压,导致大腿后侧碰落横杆.纠正方法:不要强调杆上大幅度的背弓,过杆时要求分膝挺髋,小腿后勾,形成肩部快速下压,屈膝挂在横杆上方的"卧7"姿势,随后迅速竖直小腿完成过杆动作. "卧7"式过杆技术能够缩短过杆时间,缩短身体在杆上的转动半径,减小收腹举腿过杆的用力程度,能有效地防止臀部和大腿代偿式下压,提高过杆的速度和技术稳定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林州市第四职业高中)。
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训练中易产生的错误动作的分析
72 ・
第2 5卷 第 3期
背越式跳 高技术教 学训 练中易产生的错误动作的分析 躺 卧在横杆上的基础 , 起跳 时 , 故意倒肩 挺腹 , 是完全不 必要
已处在起跳脚 与横杆 之 间。这 些动 作表 现形式 虽然 主要 为 蹬地方 向方面 的现象 , 但主要还是 队员 心理想 的可能这样做 而有利于过杆 , 把人为 的倒杆 , 为积 极有 效性 的动力 来源 做
组 1 5人 ) 。
2 研 究方法 : 、 文献资料 ; 现场观察统计法 ; 逻辑分析法 。
二 、 论 与 分 析 讨
在初学者练习 中主要 以模 仿为 主 , 但对 动作概 念 不清 ,
教练简单示范后 , 紧跟 让 队员上 垫练 习 , 就易 引起错 误动 作 形成 。由于没有熟练掌握弧线跑 与起跳技 术 , 而是过 多地把
一
、
研究对象与研 究方 法
绩 的提高 , 以应 及时 , 确 的给予初 学者 技术 指导 及辅 助 所 正 性练习 , 动作初 期应形成 良好 的动力定 型。 在
1 产生早倒体 的几 个主要 因素 、 () 1 技术概念模糊 , 思想上急 于过杆
1研 究对 象 : 、 富县少儿体 校 3 O名运动 员 ( 甲组 1 人 乙 5
之一 , 知道这只能造成限制 自己技术发展 的主要错误 。 岂不 从大量技术资料及技术分析看 , 过杆的 主要 动力不 人体
是有意的倒体或改 变蹬力 方 向 , 而是来 源于 弧线助 跑 , 这就 要求我们教学者首先应建立正确 的技 术概念 , 并共 同加以分 析, 体会积累 , 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辅助 练习手段 , 贯输 到队员 大脑中 , 由他们亲身体会 以建立 正确的动和定型。 () 2 专项 能力差 ( 支撑能力 ) 引直早倒休 所 助跑速 度对 加大起 跳力 量和 速度 , 对腾 越横杆 , 造 了 创 极为有利 的条件 。加 上助跑要 比不加助跑 跳得高 , 这是人 们 共知 的背越式跳 高。更 易发挥助跑速度 , 但在加 快助跑速 度 的同时又增加 了起跳 的难 度 , 助跑速 度越快 , 起跳就越 困难 , 失去控制 , 目的加速 反而 跳不起 来 , 盲 这又 是背式 跳 的较普 遍现象 。在起跳 时 , 否在 快速 的助跑 中不停 顿 的跳起 来 , 能 关 键取决于起跳前重心下 降和起跳 时脚的前伸 制动动作 , 以 及 助跑 最后的节奏和起跳时 的爆发力 等 , 要完 成这些关 键在 于助跑最后两步 的熟 练 技术 与 足够 的腿 部 力量 ( 支撑 力 ) 。 那 么这个 力量就是 常说 的专项 支撑 力。也就 是通 常人 们常 说 的在起跳 瞬 间“ 的能 力 , 速度 快也 不等 于支 持力 量 顶” 而 强, 往往在实际练 习中, 经常可 以看到 , 好多短跑 速度较 快的 队员跳背式 时出现的倒体 并不亚于一般 练习者 , 当然这也 与 其技术概念不清 的有关 , 外 , 目加 快助 跑速 度也是 他们 另 盲 的特点 。背式要 求助 跑快 , 步快 、 迈 起跳 快。而且 起跳 要求 垂直 向上 , 垂直起跳 , 向上技术 做不 出来 ( 技术概念 明确 的前
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易犯错误动作的观察与纠正
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易犯错误动作的观察与纠正
贝越式跳高是一项经典的田径项目,由于它技术特殊和要求相对较高,教学训练工作繁琐且容易出现误动作。
因此,在贝越式跳高教学中,如何观察和纠正易犯错误动作,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要细心掌握教学方法、规则和要求,有效控制跳高的节奏,既要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又避免步法处理不合理行为和身体失灵而出错。
其次,采取锻炼学生的步法要领,慢慢培养学生的肌肉记忆。
要大力开展重复性练习,使学生在熟悉的训练中加强肌肉记忆,减少误操作出现的机会。
同时,做好体检工作,根据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以防健康损害降低学生进行贝越式跳高训练和比赛的动能。
此外,要有充分的安全意识。
针对贝越式跳高,布置适当的安全器械,加强对学生们使用环境的安全管理,以增强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性。
同时,评估学生的熟练程度,防止发生过分的错误操作。
还应定期核查学生的操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有效防止初学者采取不当的行动而造成灾害。
综上所述,在贝越式跳高教学中,要掌握好基本法则和技术要求,有效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及体能状态,重视营造安全的训练环境,从源头上防止学生犯错误操作,同时及时做出纠正,最大程度保障学生安全和教学质量,使其在贝越式跳高这项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背越式跳高起跳时过早倒杆原因及纠正方法
背越式跳高起跳时过早倒杆原因及纠正方法摘要:背越式跳高是以背弓越过标志横杆作为技术效果的。
由于技术不完善或心理原因,在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过程中,不仅初学者,一些较高水平的运动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早倒杆的错误技术动作。
找出产生这一毛病的原因与纠正方法加以克服,能更好地发挥这一技术的优越性,增强背越式跳高的教学训练效果。
关键词:背越式跳高过早倒杆原因纠正方法1.引言跳高动作的发展经历了跨越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
由于运动员过杆的姿势不同、肢体位置的变化,人体重心的位置也是变化的。
1968年在第十九届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选手福斯贝里(Richard Fosbury)以独特的弧线助跑、背向横杆的过杆方法跳过2.24米,摘取跳高比赛的桂冠。
此后背越式跳高技术在短时间内取代俯卧式跳高技术,迅速占据了跳高比赛的舞台。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田径运动技术中最难的技术之一。
正因为如此,在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总是表现出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错误技术动作,而过早倒杆这一错误技术动作则普遍存在。
准确诊断这一错误技术动作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方法,有利于运动员尽快掌握正确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提高背越式跳高的成绩。
2.过早倒杆的原因在跳高中,运动员所能够跳过的横杆高度(H)或者说运动员的跳高成绩是由下述直接相关的三个条件决定的:(1)运动员起跳腾起瞬间身体重心与地面的距离(H1);(2)运动员通过跳跃使人体重心升高的高度(H2);(3)运动员人体重心腾起瞬间的最高点与横杆间的距离(H3)。
即:H=H1+H2+H3H1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结构及其在起跳腾起瞬间的身体姿势。
身高腿长的人重心高,就占有优势。
因此跳高名将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身材高挑,下肢修长。
H2取决于运动员起跳腾起瞬间的垂直速度。
H3主要取决于过杆动作和身体处于杆上的姿势。
H3的大小是衡量过杆动作优劣的主要标准。
一般来说,跳高时人体重心腾起的最高点是在杆上,因此,这就要求H3值越小越好。
也谈背越式跳高训练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3 )做 培养节 奏感 的练习 。
2 )怕摔 ,不敢用 肩背落 垫。 3 )没 有挺髋 ,或 收腹举 腿太 早 ,在 产生 原 因: 杆上没有 形成 “ ” 的姿 势。 桥 纠正方法 : 1 )助跑过快 、失去控 制 。 1 )反 复做 原地立 定背 越式跳 高的 过 2 )最 后一步放 脚 太慢 ,来不 及完成 杆练 习 ,肩背 部先着垫 。 “ 制动式 ”的起跳 动作就 向前冲 出。 2 利用 弹 跳 板做 上 述 练 习 ,并 逐 渐 ) 3 )未 完成 向上 起跳 动作 就 向横杆倒 增加高 度。 体 展肩 。 3 )加 强助 跑与起 跳相 结合 的练 习 , 4 )倒数 第二 步偏 离弧 线 ,没 有保持 强调 垂 直 向上 起跳 后 ,起跳 腿三 个 关 节 身体 内倾 。
产生原 因 :
5 .身体 斜交 原因 :
收 腹 举 腿 动 作 过 猛 ,使 劲 低 头 含
胸。
1 倒 数 第 二 步 ,身 体 重 心 下 降 太 ) 多 ,身 体向 内倾 斜不够 。 2 )最 后一 步过大 ,身 体后仰 ,重 心
跟不上 。 纠正方法 :
来 纠正方法 :
2 .起跳 向前冲 力太 大 ,向上跳 不起
1 )过 杆时 ,两膝 关节不 放松 ,腹肌 紧 张,身体无法 形成 “ ” 。 桥 2 )柔韧 性 、协调 性和灵 活性差 。
纠正方法 :
1 降 低 动 作难 度 ,可 以 采取 缩短 ) 助 跑距 离 ,减慢 助跑 速 度 ,降 低横 杆 高 度 ,用 皮筋代替 横杆 的练习手段 。 2 )做 原 地 立 定 背 越 式跳 高 练 习 , 强 调过 杆 时 ,膝 关节 放 松 ,小腿 自然放
1 )多做弧 线助跑 与起 跳相结 合 的练 习 ,改 进最后一 步 的放 脚技术 。 2 )做 起跳 后头 顶起跳 点上 方高悬 标 记的练 习。
背越式跳高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田径(专修)通过了解跳高技术的力学特征分析同伴在这个项目上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与方法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力学特征一: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按结构分为:起跳脚的着地、缓冲、蹬伸三个阶段。
由于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技术,因此我主要对助跑到起跳的过渡以及起跳阶段。
实现水平速度向垂直速度的转换在于起跳。
起跳是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的关键技术,其任务是迅速地改变人体运动方向,创造尽可能大的垂直速度和合理腾空角度,并为过杆动作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最后一步摆动腿着地瞬间就进入了起跳。
这种认识是从跳高的完整性出发的,认为助跑是起跳的准备,起跳是助跑的继续。
按照动作的结构,可把起跳动作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蹬伸三个阶段。
①起跳腿的着地阶段助跑的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人体重心移过垂直部位后, 起跳脚迅速迈向起跳点。
此时要依靠摆动腿的有力蹬伸,保持身体内倾姿势向前送髋,使起跳腿一侧的髋超越摆动腿一侧的髋,在保持肩轴与横杆几乎垂直的情况下,形成肩轴与髋轴的扭紧状态,髋轴与横杆约45º角。
起跳脚要以外侧脚跟接触地面,继续通过脚外侧滚动至全脚掌,脚尖稍向助跑弧线的切线方向。
②起跳脚的缓冲阶段起跳脚以脚后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至全脚掌。
紧接着进行屈膝缓冲,这样不仅可以减小因快速助跑被制动后所产生的力量,而且可以使起跳的伸肌群处于良好的拉长状态,形成一种能够用力伸展的理想姿势,这时身体结构有点类似于受压缩的弹簧。
③起跳腿的蹬伸阶段在起跳腿的蹬伸阶段,表现为摆动腿和双臂的快速上摆,同时伸展起跳的髋、膝、踝各关节,形成有力的下蹬动作,当蹬伸至即将着地时,摆动腿和双臂向前上方的快速摆动对提高起跳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判断运动员起跳技术的好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看摆动腿摆动的方向和平衡能力;二是看起跳角度和初速度。
二:摆动腿的摆动要获得最佳的起跳效果和过杆技术,就必须充分地利用摆动腿及上肢协调配合,完成背越式跳高起跳的完整技术。
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典型错误的分析及纠正
背越 式跳 高过 杆动作 典 型错误 的分析 及 纠正
曾晓彬 刘秋 良 ,
(. 州师范 高等专 科学校 ,湖南 郴 州 1郴 430 ; . 州工 业学校 ,湖南 郴 州 200 2郴 430 200
摘 要 : 背越式跳 高是一项技 术动作较为复杂的跳跃项 目, 在套共体育课教 学 中 由于跳 高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对 身 体素质要 求较 高, 学生经常 出现错误 动作 本 文就 背越 式跳 高过杆动作典型错误 的产生原 因进 行分析 井提 出 了纠 正
2 根据典型过杆错误动作 的具体特征 . 分析产 生的原 因 试
2 1 典 型过杆错 误 动作 的具 体特 征 .
2 I1 “ .. 坐杆”上体成“ 形过杆) ( ’ 特征 “ 坐杆” 也称… ’ V 形过杆 . 它的典型特征是过杆时身体在杆上形成“ ”, 落垫时, 也是以臀部率先着垫 . 2 12 身体提前倒杆 ( .. 身体平躺型过杆或非“ 形过杆) n” 特征 此类错误动作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 一种身体与横杆平行的平躺; 另一种是身体与横杆垂直平躺 . 前者典 型特型是身体落垫姿势是头在助跑方向一面. 后者则是起跳后上体直接碰落横杆 . 二者在杆上均未形成“ n”
・
9 ・ 口
维普资讯
就 已碰落横 杆 . 22 试 分析 产生典 型错误 过杆动 作 的原 因 . 通 过对典 型过杆错误 动作 的分类 , 我们 发现 1 类错 误动作 是身 体重 心 达最 高点 , 过横 杆前所 发生 的 —2 通 而第 3类则 是完成 背 弓 . 已通过 横杆所 发生 的 , 分析其 原 因 : 22 1 过杆前 所发 生 的错 误 ..
维普资讯
2 岛 卷第 02 月 第 0 年 4 2期
探索常见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精选五篇)
探索常见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精选五篇)第一篇:探索常见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探索常见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和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在一些先进训练方式指导下,跳高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
背越式跳高是指运动员应用自身能力,然后助跑、起跳、过杆、落地,使身体尽可能高的越过横杆。
在我国现有的跳高训练方式上,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部分教练过分注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而忽视了跳高当中的辅助动作的作用。
关键词:背越式跳高;训练方式;问题跳高项目曾是我国田径运动优秀项目之一,但我国近几年跳高运动逐渐处于下滑趋势,因此要提高运动员的跳高水平,在跳高训练中将各种训练方式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各方面优势,取得最佳成绩。
现在我们从背越式跳高训练角度,对背越式跳高训练方式和技巧性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
一、跳高训练中心理素质问题分析与对策(一)背越式跳高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背越式跳高比赛时间长,运动员之间的相互争夺很激烈。
在进行跳高训练时,一些运动员对背越式跳高动作不敢去尝试,在日常训练中显得力不从心,这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
体育本身具有强烈的竞技性,在进行同一项运动时,参与的人数较多,而参与的人中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性,每个参与的个体会对运动结果进行比较,面对失败的成果和较差的成绩,心理素质较弱的运动员无法接受这种心理压力,从而丧失对背越式跳高的训练热情。
(二)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恢复训练热情针对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如何恢复运动员训练热情,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跳高运动员在心理素质上必须具有勇敢果断、注意力集中、内心稳定、抗压力强等品质。
在背越式跳高训练中,运动员要建立正确的体育竞技观,树立信心,发挥自己的长处,消除不够自信的心理和“怕”心理,冷静思考技术动作要领,把提高自身体育技能作为重点,将自己作为自己的对手,克服心理压力,敢于拼搏,战胜内心软弱的自己。
背越式跳高常见错误技术的诊断与纠正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2)Key word: (2)前言 (3)(一)研究对象 (3)(二)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3)3、访谈法 (3)三、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 (4)四、背越式跳高过程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4)(一)助跑中的问题 (4)1、助跑技术最易出现的典型错误 (4)2、助跑技术错误的诊断 (4)3、助跑技术错误的纠正 (4)(二)起跳技术中常犯的错误 (5)1、起跳阶段最易出现的典型错误 (5)2、起跳阶段错误的诊断 (5)3、起跳阶段错误的纠正 (6)(三)过杆技术分析 (6)1、过杆技术中最易出现的典型错误 (6)2、过杆技术错误的诊断 (6)3、过杆技术错误的纠正 (7)结语 (7)参考文献 (7)背越式跳高常见错误技术的诊断及纠正方法的研究学生姓名:张小锋学号:20125131136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教师:张振丰职称:教授摘要: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是体育课教学中重点项目之一是各大高校体育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对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部分学生在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中完成技术动作时表现出的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错误技术进行了调研,总结出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中的常见错误。
目的在于进一步探索背越式跳高的基础动作要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上课质量。
关键词: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易犯错误;Carry on the back Vietnamese high jump familiar false diagnose and rectify the research of method Abstract:Carrying on the back Vietnamese high jump techniqu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point items is each big high school athletics to fasten a technique that the student has to control in the athletics lesson's teaching.This text passes a cultural heritage data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interviewed different type and the false technique of degree that the method expresses while carrying on the back Vietnamese high jump teaching to complete technique action in the training to parts of students from athletics college in normal school of letter sun to carry on an investigation, tallied up Vietnamese high jump teaching of a back to train a medium familiar mistake.The purpose lies in the having a class of result and teacher of the foundation action main theme and exaltation student that further quest carry Vietnamese high jump on further quest's back quality.Key word:Carry on the back Vietnamese high jump;The technique acts;Easily make mistake a mistake;前言背越式跳高具有“快速”的技术特点,要求快速助跑,快速起跳和快速过杆。
浅析背越式跳高中过早倒杆的原因和纠正方法.
浅析背越式跳高中过早倒杆的原因和纠正方法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于万达一、前言跳高是一个技术演变最为突出的,也最受广大体育爱好者喜欢的田径运动项目之一。
背越式跳高以其技术的合理性,为跳高运动水平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站在了跳高技术的最高位置。
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是背越式跳高的最核心技术部分,最终效果与成绩都取决于起跳的合理充分与否。
下面就背越式跳高起跳阶段中身体过早后倒的原因和纠正方法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探讨,请同行老师参考指正,以益于促进跳高技术的正确形成、完善和运动成绩的再提高。
二、研究方法(一)观察实验法:作者从事跳高项目训练、比赛和教练工作20多年,1994年以来,通过对自己所带运动员(见附表)和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练习及比赛情况的精心观察,记录,拍摄等方法,找出问题,进行实验,对本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专家访谈:作者通过对全国知名跳高专家白二宇老师,著名国家队教练周中革教练,著名跳高教练海淀体校王嘉玲校长,一零一中学跳高教练任立群老师的访谈、问询、请教和交流,获得了大量的跳高训练知识,用以解决跳高训练中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三)文献综述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分析和比较。
借助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本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分析讨论(一)助跑阶段弧线助跑是产生背越式过杆技术的条件之一,其中助跑弧线起跳点的切线与横杆投影的夹角,是试跳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
助跑弧线在起跳点的切线方向又取决于助跑弧线的曲率半径。
因此,运动员由于助跑线或助跑方法不符合人体特点和运动生物力学规律,在助跑阶段,就有许多促进过早倒杆的原因。
1、弧线偏直,最后两步接近跑直线。
这样助跑时,由于运动弧线的曲率不大,根据运动力学公式:ω=V/R即在弧线上运动的物体,其角度ω等于该点线速度V 与弧所对半径R 的比。
此时人体在弧线上的角速度是越跳后身体在空中旋转程度的决定因素。
背越式跳高过杆常见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与纠正方法
的旋转速 度 。③ 多进 行从直 道助跑起 跳动作 过渡到
弧线型助 跑 的起跳动 作 ,控 制好摆动 腿摆 向异侧肩 方向时 的用 力程 度 ,做 好摆 动腿 的制 动和保 持身体
旋 内动 作。② 多进行 一些在 圆弧线 上的助 跑起跳 练
习,体 会摆动腿 在髋 关节 的带动下 的提腿 内摆动作 与起跳腿腾 起 的协 调配 合 ,能够 加快纠 正这 个分腿
念 ,避 免过早地 收腿 、倒肩 的错误 动作 出现。② 反
复进行从 高 处跳 下海 绵垫上 的过橡皮 筋练 习 ,练 习 要特别注 意腾 空时 的项髋 、顶 头的腾 起动作 ,体会
习 ,注 意身体 的项髋 、背 弓做 “ 桥 ”、倒肩 的动作
姿势 。
六 、 “ 旋 转” 式 的 错 误 过 秆 动T 隹
( 广东省南雄市邓坊 中学 ) 李玉英/ 文
互 、 “ 屋髋 ” 型 的 错 谡 过 秆动 T 隹
产生 的原 因 :起 跳后 的摆动腿 没有 以髋 部发 力
带动 大腿 向上提 摆 ,而 是 以股 四头肌 主动发 力 的提 拉动作 ,致使 无法形成 自然下 放的过 程 ,多数是 恐
惧 心理 ,不敢做倒 肩和顶 髋动作 ,使过 杆时没 有顶
二、身俸茂
“ 侧 弯 收 腿 ” 的 错 误
笾 秆 - 功 T 隹
产 生的原 因 :最主 要的原 因是 当头和 肩越过横
杆后 ,没有及 时进行仰 头 、倒 肩 、展体 动作 ,没有
利用 身体 向上 腾起 的速 度来 收腿顶髋 ,对整 个过杆 动作 比较模糊 ,缺 乏形 成做 “ 桥 ”意 识 ,无 法完成 身体顶髋背弓的做 “ 桥 ”姿势。
度 。② 反复做 起跳腾 空后 身体刻 意做 较 大的伸展 姿
中学生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102018年6月刊(总第62期)锻炼方法指导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8)06-110-02投稿日期:2018-02-25作者简介:潘忠(1967~),一级,本科。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中学生背越式跳高训练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潘 忠(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滨海中心中学,山东 青岛 266404)目前,背越式跳高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一项跳高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中学生体育的课余训练中,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中学生的跳高技术。
同时,由于在训练过程中,一些辅助性练习较其他的跳高动作训练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战性,因此很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在背越式跳高训练过程中,对一些传统的练习的方法进行改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此与大家交流。
1 对助跑起跳后“用膝盖触物”的改进“如何解决摆动腿不到位”是过杆前助跑与起跳环节训练的关键技术,该项技术训练得好,有利于更好地做出过杆时的“背弓”动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
应该说借助标志物诱导学生在助跑中提膝起跳,以解决摆动腿不到位的方法是非常不错的。
传统的练习方法是:用网兜装一个球(篮排足球均可)作为标志物,悬挂在练习者助跑路线前3~5步处,让练习学生弧线助跑到位后用膝盖触球,以达到提膝提重心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两难”:(1)悬挂标志物难。
笔者曾经尝试把跳高架上端拴上横绳,中间悬挂装在网兜里的排球让学生练习,但悬在空中的排球很容易摇摆,效果不是很理想。
(2)学生在快速助跑中用膝盖触标志物难。
助跑较快时,要在快速助跑中完成起跳、屈膝、用膝盖去触及直径只有二三十厘米的小“点”较难,一旦学生多次练习后仍然触不到,目标难以实现,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助跑太慢,又发挥不出该项练习的最佳效果。
教学建议:“弧线助跑接膝盖触物”的练习,对解决摆动腿不到位、助跑前冲有一定的帮助,只能用在弧线助跑接起跳专门练习的最初阶段。
背越式跳高教学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背越式跳⾼教学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法2019-03-04摘要:背越式跳⾼在学校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各⼤⾼校体育系学⽣必须掌握的⼀门技术。
但是由于背越式跳⾼的技术特点――动作速度快,节奏快,在背越式跳⾼教学中,学⽣在学习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时会出现⼀些错误动作,⽽这些错误动作如不能及时地加以纠正,将会影响学⽣的成绩和教师的上课质量。
本⽂旨在为纠正背越式跳⾼的错误动作提供⼀些借鉴。
关键词:背越式跳⾼易犯错误纠正⽅法1 前⾔跳⾼作为⼀种健⾝⼿段有着悠久的历史,18世纪时,德国⼀些学校就曾经⽤跳⾼来锻炼⾝体。
跳⾼能有效地增强下肢⼒量、弹跳⼒,发展速度、灵敏等⾝体素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勇敢、果断、顽强等优良的品质和培养他们积极进去奋发向上的精神。
所以背越式跳⾼成为各⼤⾼校体育系必修的⼀门技术。
但是由于其节奏感强、动作速度快等技术特点,所以学⽣在上课期间难免会犯错误。
现在根据⼀些⽂献资料,并结合相关理论,对所犯错误动作进⾏探究,找出犯错的真正原因,并及时给学⽣纠正。
2 背越式跳⾼教学过程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法2.1起跳点不准确。
背越式跳⾼的助跑⼀般分为两个阶段,前⼀阶段为直线助跑阶段(6―8步),后⼀阶段为是弧线阶段(3―5步)。
初学者助跑的步数应适当地减少,通常前段和后段各跑3―4步。
步点的丈量⽅法⼀般采⽤直⾓丈量法,丈量路线分为三段,三段分别为五步、六步、七步。
经过反复练习和调整,最后把⾃⼰的步点确定下来,使起跳点固定下来,离横杆投影线60―100厘⽶[1]。
2.2节奏感不好。
(1)教师在直道30到50⽶之间安放5个或者6个横杆,让他们练习跨栏跑,培养节奏感;学⽣还可以在出早操时,练习三步⼀跳或者四步⼀跳来培养节奏感[2]。
(2)教师在操场直道上不同距离放置多个铅球,让学⽣们在它们之间的空间跳。
让学⽣们感受节奏,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2.3弧线助跑时⾝体没有内倾。
(1)教师在操场上画半径为5~6⽶的圆圈,使学⽣绕着所画的弧线快速助跑。
对体育学院学生学习背越式跳高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的研究
学生 掌 握背 越式 跳 高完 整 技术 。 1此 , f错 以动 作原 , 人 找 f j { 提 纠J 错 误办 法 , 高校教 师 提高 背越 式 教学 质 量提 供参 考 。 为
动 , 仪 可 提高 起跳 脚 给地 的压力 获 得更 大 支撑 反作 用 力 , l 司 时 可提 高起 跳 离地 瞬 问身休 心 高度 和身 体 围绕纵 轴旋 转形 成 背对 拱 杆 四足 起 跳时 起 跳 腿放 腿 的佗 置 、 向和 技 术 动作 不 方 正确 。起 跳 腿放 腿 的位 置 方 向和技 术 动 作 不 正 确 , 易 造成 脚 容 掌外 翻 踝关 I 伤 。 扭 起跳 阶段 产乍错 误 动作 的原 1 : 是没 有形 成。确 的起跳 技 人一 l l I 术概 念 , 有掌 握 正 确 的起 跳 放 脚 技 术 , 跳 腿 着 地 、 冲技 术 没 起 缓 身体素 质较 ; 起跳 时 卜 领 先 过 早 、 体 过怏 , 有 形成 良好 的 没 起跳 支撑 , 小能 在较 l的助 跑 速度 的情 况 下起 跳 , 致起 跳 允 f 火 导 分 , 能发挥 助跑 速度 , 响快 速起跳 的效 果 ; 不 影 二足 起跳 时倒 体 过 甲是 因为助 跑起 跳时 助跑最 后几 步没有 沿着 弧线 助跑 进行 起跳 , . 起跳 腿 腿 放脚 偏离 弧线 ; 线 助跑 起 跳 时 身体 内倾 够 、 早 弧 过 直l 卜 、 上 体 后仰 ; 跳时 起跳腿 的片 侧肩 身 卜 拉 摆 动不够 , 造 起 提 是 成起 跳 时倒 体 的主要 原 因 ; 三足起 跳时 没有 能够发 挥摆 动 腿 的积 极蹬 摆作 用 , 只用 起跳 腿 的发 力 , 失 摆 动 腿 在起 跳 技术 中 的重 要作 用 。助 跑步 长 稳 定 、 奏 介理敛 使起 跳点不 准确 。
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常见的技术错误的分析-最新教育资料
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常见的技术错误的分析-最新教育资料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常见的技术错误的分析一、前言我校跳高对背越式跳高教学中学生心理方面产生障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在进行背越式跳高教学时首先要克服学生心理障碍,以及心理因素给技术动作带来的影响。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学生怕碰杆、怕摔的恐惧心理。
有的学生不努力练习,偷懒的也很多,在教学中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跳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跳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二、跳高成绩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措施一是心理素质。
跳高教学过程是显示学生体力、技能的场所,从中能反映出学生的心理状态。
体力好技能强的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活动能力差者表现出畏惧、退缩。
运动实践表明,人的潜力在于体力、技术和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
因而,在教学中要把分析学生心理,重视青年求新、求趣、求胜的普遍心理,事实有效的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作为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提高跳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二是帮助运动员分析了解自己的运动潜力。
在平时上课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精神状态,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情绪感染学生。
在平时上课中,多表扬和鼓励学生,而不是批评。
教师的鼓励,对提高学生自信心非常有效。
三是技术掌握情况。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的完整技术。
在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总是表现出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错误技术动作。
如何准确诊断错误技术动作,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方法对教练员、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
在背越式跳高教学训练中,出现错误动作最多的和典型的错误动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助跑技术的典型错误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是背越式技术最大的优越性。
助跑是获得水平速度和顺利完成起跳过杆的先决条件,弧线助跑技术直接影响起跳的效果。
助跑技术出现的典型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助跑没有沿弧线进行,没有形成身体内倾,助跑最后几步跑直线进入起跳,导致起跳时倒杆。
力与美的结合——背越式跳高的训练方法与易犯错误纠正
力与美的结合——背越式跳高的训练方法与易犯错误纠正发布时间:2022-06-28T14:34:13.34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7月1期作者:吴焕栋[导读] 跳高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动作,以克服人体自身重量、征服垂直高度为目的的运动项目,也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
背越式跳高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助跑所获得的速度,同时可以将人体的重心降至横杆以下,从而使人体可跳过更高的横杆。
因此,背越式跳高有它特殊的技术优点,被公认为是现代最先进的跳高技术。
本文从助跑、起跳、背弓、核心力量入手,浅析背越式跳高的辅助训练方法和易犯错误纠正。
吴焕栋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湖北小学 315400【摘要】跳高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动作,以克服人体自身重量、征服垂直高度为目的的运动项目,也是人的基本能力之一。
背越式跳高技术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助跑所获得的速度,同时可以将人体的重心降至横杆以下,从而使人体可跳过更高的横杆。
因此,背越式跳高有它特殊的技术优点,被公认为是现代最先进的跳高技术。
本文从助跑、起跳、背弓、核心力量入手,浅析背越式跳高的辅助训练方法和易犯错误纠正。
关键字:跳高;助跑;起跳;背弓;核心力量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7-211-03首先,田径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被人们誉为“运动之母”,以走、跑、跳、投为主,是其他类运动的基础。
人类早期,为了获取生活资源,人们需要用快速的奔跑、敏捷的跳跃和准确的投掷本领来与大自然及各种飞禽走兽争斗,经过长期的演变,进而逐步形成了如今田径运动各项目的比赛形式。
这里笔者以小学田径中的背越式跳高训练入手,就几个重要的技术环节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助跑在小学阶段,我们一般采用8步助跑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前4步为直线助跑,后4步为弧线助跑。
这里我借助的器材道具是足球当中的绳梯,它能快速提高脚步移动能力,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并且在绳梯的帮助下来进行辅助性跑,学生也不会觉得很枯燥。
小学阶段背越式跳高训练原则及注意事项的探析论文
小学阶段背越式跳高训练原则及注意事项的探析论文小学阶段背越式跳高训练原则及注意事项的探析论文1.前言在中小学运动会上,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采用背越式跳高,但是通过观察会发现这些运动员的技术参差不齐,成绩相差较大,甚至在比赛中有几名运动员出现了运动损伤。
比如运动员直接背倒在跳高杆上,直接受伤参加不了下一次的试跳,还有运动员在试跳几次后发现脚踝疼痛等等,那么这些原因是什么导致的呢,是不是在训练中就发现了这些问题而并没有引人注意呢?那么在训练过程中要如何避免这些伤痛的产生,需要去遵守一些什么原则,注意哪些注意事项呢?为了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在此探析了背越式跳高的训练原则及一些训练中的注意事项,积极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背越式跳高训练原则2.1注重组合训练原则专项身体训练必须与技术紧密结合。
速度与力量练习的组合、素质与技术练习的组合、柔韧与协调训练的组合,合理的将几项身体训练组合一起,产生新的训练效果,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2.2技术练习循序渐进原则每个技术动作都是由若干个技术练习内容组成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如果上一个技术动作没有顺利完成,则暂时不要进入下一阶段的.练习,以此类推。
通过运动这种层次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顺利地从前一程序进入下一程序,之间环环相扣,顺利过渡。
2.3 “四个平衡”原则技术与力量的平衡、速度与力量的平衡、速度与节奏的平衡、技术与个人特点的平衡。
根据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能力水平和素质条件,选择安排科学的训练方法,锻炼其薄弱的平衡点,使运动员能维持这四个平衡,全面得到发展。
3.训练注意事项3.1大小力量训练相结合,预防小关节受伤力量训练是运动员身体得到均衡发展的基础,在少年儿童训练阶段,务必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并和其他素质房展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安排,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打下基础。
在小学背越式跳高训练时,较多的教师会采用一些这样的力量训练,比如负重蹲跳,弓步换腿跳练习,跨步跳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越式跳高过杆动作典型错误的分析及纠正毕业论文目录(黑体,三号,居中)(空一行,四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0磅)第一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数字图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1.3 问题的提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论文各章节的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数字图像处理方法与研究 . (2)2.1 灰度直方图 (2)2.1.1定义 (2)2.1.2直方图的性质和用途 (2)2.2 几何变换 (4)2.2.1空间变换 (5)2.2.2灰度级插值 (5)2.2.3几何运算的应用 (6)2.3 空间滤波增强 (7)2.3.1空间滤波原理 (7)2.3.2拉普拉斯算子 (8)2.3.3中值滤波 (9)2.4 图像分割处理 (10)2.4.1直方图门限化的二值分割 (10)2.4.2直方图的最佳门限分割 (11)2.4.3区域生长 (13)第三章图像处理软件设计 (15)3.1 图像处理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15)3.1.1BMP图像格式的结构 (15)3.1.2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16)3.2 EAN-13码简介 (17)3.2.1EAN-13条码的结构 (17)3.2.2条码的编码方法 (18)3.1 系统界面设计 (19)第四章条码图像测试 (21)4.1条码图像处理的主要方法 (21)4.2条码图像测试结果 (22)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论文正文的排版:(此页不装订!)通过“视图—文档结构图”显示文档层次结构1. 换章时必须换页2. 第一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3. 第二级标题用四黑体4. 第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5. 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6. 图题及表题用5号黑体,居中;图、表中文字用5号宋体(英文采用Time New Roman)7. 参考文献采用一级标题,参考文献正文为五号宋体(英文用5号Time New Roman),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依次编号并用方括号括起,如[1],[2],置于右上角;8. 正文中对于图表的引用说明一般采用:“如图×.×所示为××××”或“×××如图×.×所示“;一般不采用“×××如下:”,也即文中没有对于图表序号的显式引用;9.所有标题一律采用标准WORD格式设置(以便自动生成目录);10.“摘要”、“目录”、“正文”分别进行页码标记,“摘要”和“目录”页码采用“I,II,…”,“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页码(可通过插入分节符,分节设置实现)有关论文排版的其它说明:1.纸张大小及版心:统一用A4纸(21×29.7)打印,边距设为:上3cm,下2.6cm,左2.6cm,右 2.4cm。
行距为固定值20磅。
2.注意文中代表变量的英文字母必须用斜体,其它用正体。
微分号d、圆周率π、自然底数e、矩阵转置T等均应为正体。
3.文章中的英文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
4.本论文格式的电子版为Word 2000 文件。
其余未尽格式:以湖南理工学院教务处编印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为准!]第一章绪论1.1 引言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技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受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取得较大进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有了相当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才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微生物领域、医学、航空航天以及国防等许多重要领域,而且多年来一直得到世界各科技强国的广泛关注,即使在某些国家大幅裁减军费的同时,仍在不断加大图像处理在SAR(S 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成像、遥感遥测等方面的研究力度。
1.2 数字图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数字图像处理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通过海底电缆从英国伦敦到美国纽约采用数字压缩技术传输了第一副数字照片。
此后,由于遥感等领域的应用,使数字图像技术逐步受到关注并得到相应的发展。
1964年,美国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处理了由太空船“徘徊者七号”发回的月球照片,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问世后数字图像处理得到普遍应用。
由于CT的发明、应用研究及获得科技界瞩目的诺贝尔奖,使得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大放异彩。
其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甚至社会科学等领域各学科之间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以及Internet的广泛应用,信息传输中的非话业务也急剧增长。
其中,图像信息以其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作用距离远等优点使其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及利用信息的重要手段。
今天,多科学的交叉、融合使数字图像处理科学与技术逐步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并为其他学科所利用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
在信息社会,数字图像处理科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第二章 数字图像处理方法与研究2.1 灰度直方图在数字图象处理中,一个最简单和有用的工具是灰度直方图,它概括了一幅图像的灰度级内容。
任何一幅图像的直方图都包括了可观的信息,某些类型的图像还可以由其直方图完全描述,直方图的计算是简单的,特别是当一幅图像从一个地方被复制到另一个地方时,直方图的计算可以用非常低的代价来完成。
2.1.1 定义灰度直方图是灰度级的函数,描述的是图像中具有该灰度级的像素的个数,其横坐标是灰度级,纵坐标是该灰度级出现的频率(像素的个数)。
灰度直方图也有另一种方式的定义,假设有一幅由函数D (x,y )所定义的连续图像,它平滑地从中心的高灰度级变化到边沿的低灰度级。
可以选择某一灰度级1D ,然后定义一条轮廓线,该轮廓线连接了图像上所有具有灰度级1D 的点。
所得到的轮廓线形成了包围灰度级大于1D 的区域的封闭曲线。
2.1.2 直方图的性质和用途(1)性质1)直方图没有位置信息直方图描述了每个灰度级具有的像素的个数,但不能为这些像素在图像中的位置提供任何线索。
因此,任何一幅特定的图像有唯一的直方图,但反之不成立。
如图2.1中四幅图像,若有斜线的目标具有同样灰度且余线面积相等时,完全相异的图像其直方图是相同的,这就说明不同的图像可能具有同样的直方图。
(a ) (b) (c) (d)图 2. 1 直方图的总体统计性2)直方图是总体灰度概念直方图可看出图像整体的性质,如图2.2的前四幅图像中(a )直方图表表示这幅原图总体偏暗,(b )直方图表示原图总体偏亮,(c )直方图表示原图像的灰度动态范围太小,许多细节必然分辨不清楚,(d )图各种灰度分布均匀,给人以清晰、明快的感觉。
后三幅表示动态范围的选择。
(e )图的动态范围合适,(f )图动态范围太小,(g )图动态范围太大。
3)直方图的可叠加性若一幅图像可分为四个区,则每个区都可分别作直方图,而原图像的总直方图为各区直方图之和。
各区的形状、大小都可随意选择。
4)直方图的统计特征由于直方图定义为p (r )=l i m N N →∞灰度级为r 的像元数图内像元总数(2.1)这样直方图是一维连续函数,因而该图形也有其统计特征,如矩()r p r m 1L 0r i 1∑-== r 为灰度级r=0,1,1-L ;r 为矩的阶数 (2.2)绝对矩()r p r m 1L 0r iia ∑-== (2.3)中心矩()()r p m r 1L 0r i1i ∑-=-=μ (2.4) 其统计量如均值,均方值或能量,方差等这些在图像的纹理识别中有较大的用途。
5)直方图的动态范围直方图的灰度动态范围对实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来说是通过模数转换器件才能得到的灰度分布数据。
若用八位模数转换则最低位反映较微小变化的灰度信息,若舍入,则丢失了灰度细节信息。
若灰度信号范围与转换器不匹配,仍用八位的模数转换器则会有图2.2中后三幅几种情况。
它暴露出灰度动态范围选择不当出现的问题。
图(c )选择动态范围恰好,图(f )则所选范围利用不充分,图(g )应选取有用的一段恰为256级灰度动态范围。
0 255 0 255 0 255 0 255(a) (b) (c) (d)0 255 0 255 0 255(e) (f) (g)图 2. 2 直方图的动态范围 综上直方图性质可知,直方图必须经过修改以适应各种图像的应用领域。
其公式可总结如下,设图像f(x,y)的灰度的像元素为rk n ,图像总像元为N ,则归一化直方图为()N n a rk rk =r p k=0,1,2,1-k(2.5)()1r p k r =∑(2.6) 计算机中直方图常画为竖的线状图。
对于彩色图像可分解为红、绿、蓝三幅图像,因此有三幅直方图。
彩色图像,若由红、绿、蓝三幅所合成,则有红、绿、蓝三幅直方图,进计算机处理时也是红、绿、蓝分开处理再合成。
(2)用途1)数字化参数直方图给出了一个简单可见的指示,用来判断一幅图像是否合理地利用了全部被允许的灰度级范围。
一般一幅数字图像应该利用全部或几乎全部可能的灰度级。
否则等于增加了量化间隔。
一旦被数字化图像的级数少于256,丢失的信息(除非重新数字化)将不能恢复。
如果图像具有超出数字化器所能处理的范围的亮度,则这些灰度级将被简单地置为0或255,由于将在直方图的一端或两端产生尖峰。
数字化时对直方图快速检查可以使数字化中产生的问题及早的暴露出来,以免浪费大量时间。
2)边界阈值选择轮廓线提供了一种确立图像中简单物体边界的有效方法。
使用轮廓线作为边界的技术被称为阈值化。
2.2 几何变换几何运算可以改变图像中各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这种运算可以被看成是将(各)物体在图内移动。
由于输入图像中的任何点可以移动到输出图像中任意位置,这样一种不受限制的几何运算十有八九会弄乱图像的内容,因此对几何运算往往需要限制以保持图像的外观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