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 题】科层制组织的理性与非理性——兼论中国组织体制改革的理性化趋向

合集下载

马克思 韦伯 官僚组织理论

马克思 韦伯 官僚组织理论

最佳答案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或官僚制)理论有着丰厚的思想内蕴,它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重要内容。

这一理论的许多概念、范畴和分析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来源之一。

本文试图对这一理论作一讨论。

一、以合理性作为科层论的学理预设“合理性”(rationality)或“合法性”(legitimacy )是韦伯政治社会学的中心概念。

可以说,他的政治理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这两个概念展开的,是对它们的进一步引申与发挥。

合理性是韦伯科层理论的重要学理预设。

韦伯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统治都有着合理性基础。

既然科层制能够稳定地运作,并且呈现出等级制的权力矩阵关系,它必然也是以某种合理性作为其实现前提的。

他认为,科层制是特定权力的施用和服从关系的体现。

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或全部命令得到特定人群服从的可能性可称为“统治”,此处的统治不包括纯粹暴力的控制,因而统治看来更多地限于自愿的服从。

自愿的服从又是以形成个人价值氛围的“信仰体系”为基础的,作为个人,他必得深刻认同信仰体系,才能取得行动的一致性、连续性而不致导致内心的紧张,并最终获得自愿的服从。

韦伯把个人自愿服从的体系视为合理性或合法性体系,从而他对一个体系的认识排除了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合理性并不表现在事实的好坏之分,而是存在于看它是否被人们在信仰上认可,或者说,个人对一种秩序保持了它是一种合法秩序的信念,这就是这个秩序的“正当性”(validity)或它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

在正当性信念的支持之下,任何来自权威的命令都会得到个人的遵从,而不论这些命令是否来自统治者个人,或通过契约、协议产生的抽象法律条文、规章等命令形式。

这样一个合法性来源或正当性信念可以分为两大类别。

一类是主观的正当性,包括情感的正当性(多表现为情绪的接近、亲和)、价值合理性的正当性(相信一个秩序体现了个人的美学、伦理或其他价值)、宗教的正当性(来自于对救赎需要秩序这一看法的认可);第二类是所谓客观的正当性,包括习惯的正当性(对已经成为过程或重复出现的事实的默认,以及心理学意义上可表述为主要来自于外部压力的从众心理)、法律的正当性(对法律体系无论是出于内心的抑或外在的服从)。

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的挑战及思考

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的挑战及思考

韦伯理性官僚制面临的挑战及思考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是 20 世纪最杰出的德国社会学家,他的学术研究视野非常宽阔,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多个领域。

他提出的官僚制理论具有丰厚的思想内蕴,在公共行政学领域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理性官僚制: 行政组织的权威理论现代国家的行政组织,无论是私人组织还是公共组织,都可追溯到韦伯的理性官僚制。

官僚制又称科层制,是以授权———分层、集权———统一、命令———服从为特征,以专业化和世俗化的职业官僚为管理主体,以行政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为目标,高度重视组织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按照职位和职能对权威资源进行配置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同市场经济、理性的法律以及民主的政治体制相适应的,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组织管理复杂化的需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人类社会存在三种为社会所接受的合法权力: 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力,由理性———法律规定的权力。

韦伯认为正是统治者及其行政管理人员行使权力、被统治者服从、权力转化为权威时,组织秩序才得以维护。

历史上能被社会接受的合法统治大致有三种纯粹的类型,即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和合法型统治。

传统型统治建立在相信传统的神圣性和由传统授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的合法性之上的; 而魅力型统治是建立在非凡的献身于一个人以及由他创立的制度的神圣性或者英雄气概之上; 合法型统治则服从于非人格化的制度和由它所确定的上级领导,相信统治者是合法受命而为。

在官僚制理论体系中,“合法性”和“合理性”是权威基础和组织理论的核心,一切关于韦伯官僚制的研究都需要从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才能把握其真谛。

所谓合法性就是促使人们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韦伯是现代合法性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任何一种合乎需要的权威或统治都必须以某种合法性为基础。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

张康之《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管理主体【圣才出品】第二章公共管理主体一、概念题1.官僚制(中山大学2005年研;复旦大学2003年研)答:官僚制是指一种理性化的管理组织结构,是执行决策者命令、经任命产生的官员所组成的大型组织。

它必须遵循一套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有明确的权威登记,权责自上而下传递。

“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的核心概念。

“官僚制”具有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特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

2.公共管理者答:公共管理者是指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

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公共管理者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公职人员。

从广义上讲,公共管理者包括民选的与任命的两大类,而任命的公共管理者又可区分为政治性任命人员以及经文官考试录取的常任文官或公务员。

按照其职务等级可以分为高级公共管理者、中级公共管理者和基层公共管理者。

由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多元性、政治性以及公共性等特质,公共管理者除扮演一般管理者的角色外,在民主政治中尚扮演着特殊角色,主要包括: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人民信托者的角色;贤明少数的角色;平衡轮的角色,即平衡治理过程中的一种势力;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3.前瞻性管理答:前瞻性管理是指依据未来外界的变化和组织自身的发展,对组织可能面临的机遇和问题进行预期,并利用各种方法抓住机遇解决问题,推动组织前进的活动。

“前瞻思考”和“由内而外”的管理能力是前瞻性管理的基本态度和技能。

前瞻思考是指向前看;确认问题和机会;寻找重构问题的途径,促使负面向正面转化,开创新的管理道路;掌握、形成、寻找机会,以便不失时机的特性。

由内而外的管理是指保持与组织环境的关系,强化面对挑战和掌握机会的能力。

科层制组织的主要思想

科层制组织的主要思想

法理权威
即是合法而理性化的权威。 • 兴起的原因:西方市场经济的兴起、传统家族制社会关系的阶级以及 个人魅力统治的非长久性,催生法理权威。 • 内涵:以内部规则为基础,相信政策、规章必须合乎法律,权威拥有 者 在法律规则之下发布命令。 以对组织规则的服务和对法律的遵守为特征,是对组织规则和 法律的信守,法律与规则代表一种大家都遵守的普遍秩序,行政官员 的权威来自法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也由法律来界定。 从法律地位上来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是平等的,都必须 受到组织规则的约束。 特别之处:是以一种 “非人格化”的统治。其权威寄托在规则、程序 和制度之上,因而它难以滥用,也很少引起严重的不正义。
一、在经济生活中,受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法则的支配,公司不得不 连续地、精确地并尽可能以更大的成本效益和更快的速度处理它的业 务。
二、在现代民族国家问题上,现代国家统治越来越依靠科层化的管理 方式,使它的军事、司法和行政管理人员日益脱离行政管理组织的物 质手段,领取工资和薪金的国家行政人员彻底摆脱了过去曾经被先赋 的任职条件,他们已经被广泛地普遍地雇员化了。
魅力权威
魅力权威是建立在特别神圣、个人英雄主义和非凡 品质、规范模式或规定秩序的信念基础之上的权威。 这种权威是与具有个人魅力的领袖人物联系在一起 的,即以对领袖人物的个人崇拜、迷信为基础,对 其超人能力、英雄主义精神、模范品质进行崇拜。 其政治统治是建立在领袖个人权威的基础上的。比 如说,预言家、智者、狩猎的首领、战争英雄,这 些人都被看作天分过人,具有超自然的、超人的、 他人无法企及的素质,甚至是受神灵差遣的,他们 因此被视为“领袖”。

• 中国改革前的政治权威的基础是建立在克里斯玛权威基础之上的,构 筑这种权威的知性基础是教条主义、个人崇拜和超现实的理想主义。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韦伯与泰勒、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

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其中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Model)的理论(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有人甚至将他与杜克海姆、马克思奉为社会学的三位“现世神明”。

韦伯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世袭管理,到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了解韦伯的思想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基础。

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都无法实现其目标。

人类社会有三种被社会接受的权利:•传统权力(Traditional Authority):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超凡权力(Charisma Authority):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对于传统权力,韦伯认为,人们之所以服从它,是因为领导者占据了传统所支撑的权力地位,同时,领导者也受到传统的制约。

但是,人们对传统权力的服从不是基于与个人无关的秩序,而是基于习惯义务领域的个人忠诚。

领导者的作用似乎只是维护传统,因此是低效的,不应该作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

非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取决于对领导者的信仰。

他必须用不断的奇迹和英勇的行动赢得追随者。

超凡的力量太感性,太不理性,不是基于条条框框,而是基于神秘的启示。

因此,权力的非常形式不应作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

韦伯认为,只有法定权力才能成为行政组织制度的基础,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提供了审慎和正义。

原因是:(1)管理的连续性使得管理活动必须有序地进行。

(2)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3)领导者的权力不是无限的,应该受到约束。

有了适合于行政组织体系的权力基础,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Bureaucratic Ideal Type),具有下列特征:1、组织中的人员应具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

组织社会学——精选推荐

组织社会学——精选推荐

1.韦伯的理想类型韦伯的科层制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有非常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等级制度,权利是和职位相关联的,并且是非人格化的;第二,科层制的官员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在组织中有自己的职业生涯,成为专业化的人员,其毕生追求就是在组织制度里不断地晋升;第三,科层制组织一定是建立在理性-法理权威的基础上的补充:科层制产生的原因首先,它比其他形式的组织更具有效率。

资本主义经济要求高度的协调和严格按照时间效率办事;其次,由于国家之间的竞争,为了让国家更具有战斗力,就必须更有能力获得资源,国家之间普遍采用科层制。

2.目标替代(辨析)组织常常有过多繁文缛节的规章制度,不利于效率,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其行为有悖于韦伯提出的理想模式,表现出灵活性,使得组织有适应新的变化的能力。

组织的规章制度往往是由社会强制加给它的而不是理性产生的结果。

德国米歇尔斯认为当组织建立初始时的确是因为群体的需要建立起来,当组织规模越来越大时就一定要分化,逐渐产生了等级制度,形成精英和大众两极分化。

而精英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在这种过程中,组织的目标被精英个人目标替换了。

3.机制(名词解释):两个事物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是经常发生的,易于识别的因果关系,但是这种因果关系诱发的条件或者后果却是不明朗的。

4.投机性倾向: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这一目标要求他策略地使用信息和机会,他就会采取这种投机行为。

5.逆向选择:在合约的双方中一方拥有私有信息来达到自己的权利,而对合约另一方在合约中的利益带来不利影响。

6.隐性合同:指社会规范、专业化准则等不成文的但众所周知的制度。

7.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

第一,组织设计把一个即时市场变成一个重复市场,在重复博弈中商家为了长期获利会自主约束自己的行为;第二,增强监督力度解决隐蔽行为;第三,设计有效的激励制度。

8.道德风险(名词解释):在合同签订后,合同的另一方拥有私有信息,其行为又不能被另一方在不付出代价的情况下观察到。

科层制名词解释

科层制名词解释

科层制名词解释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建立在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社会学的基础上的,它体现了德国式的社会科学与美国式的工业主义的结合.按照通行的解释,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

扩展资料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官僚制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马克斯·韦伯在对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进行广泛的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任何有组织的团体,唯其实行"强制性的协调"方能成为一个整体.基于此,他将官僚集权的行政组织体系看成是最为理想的组织形态,并预言人类在以后的发展中将普遍采用这种组织结构.韦伯设计的这种理性科层制组织具有以下的五大基本特征:1.专门化.在科层制组织中,作业是根据工作类型和目的进行划分的,具有很清楚的职责范围,它科学地划分每一工作单元和强调删除那些无用的.重复工作,以及考虑到职能交叉的必要.各个成员将接受组织分配的活动任务,并按分工原则专精于自己岗位职责的工作.2.等级制.在科层制组织中,拥有一大批官员,其中每个人的权威与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官员的职位按等级制的原则依次排列.部属必须接受主管的命令与监督,上下级之间的职权关系严格按等级划定.3.规则化.在科层制组织中,组织运行,包括成员间的活动与关系都受规则限制.也就是说,每位成员都了解自己所必须履行的岗位职责及组织运作的规范.所以说,科层制组织所采取的手段能最有效地实既定的目标,领导人一时产生的错误想法或已经不再适用的程序,都不大可能危害组织的发展.4.非人格化.在科层制组织中,官员不得滥用其职权,个人的情绪不得影响组织的理性决策;公事与私事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组织成员都按严格的法令和规章对待工作和业务交往,确保组织目标的实施.5.技术化.在科层制组织中,组织成员凭自己的专业所长、技术能力获得工作机会,享受工资报酬.组织按成员的技术资格授予其某个职位,并根据成员的工作成绩与资历条件决定其晋升与加薪与否,从而促进个人为工作尽心尽职,保证组织效率的提高.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能为组织带来高效率.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实行强制性官僚制是最合理的已知手段.它在严密性、合理性、稳定性和适用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任何形式.1.严密性.权力的层级结构制度可以确保决策制度的可靠性.位于层级结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确职权限制,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发生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把问题转交给哪个部门、哪个职位;如果需要做出某项决定,那么决定应由谁来做出.这种严格按等级、法规运作权力的结果,可避免组织之间、个人之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2.合理性.科层制组织按照层级节制的原则,保证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的特征.组织内部存在大批专家,他们拥有专门知识,再充分利用档案,这样,组织就有可能通过精确的计算对未来的事件进行可靠预测,从而使组织的行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3.稳定性.在科层制组织中,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它的一个主要优势.任何行政法令、决定、条例都有书面形式的规定和记录,详细而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了组织行为的稳定性.4.普遍性.在韦伯创立科层制理论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科层制组织的崛起已被证明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工业组织、政府机构、工会、宗教机构等一切大型的组织都经历了官僚制化的历程.在当代工业社会,科层制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组织

社会学概论第七章组织
生产组织:这类组织的功能是从事物质生产,完成服 务性、福利性目标,如工厂、医院等。通过这类组织 社会可以从环境中获得足够的资源以适应人类的生存。
政治组织:这类组织的功能在于保证整个社会的目标 获取和实施社会权力的配置,如政府组织、政党组织。
整合组织:这类组织的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社 会秩序,如法院、监狱、警察组织等。
非正式组织的成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菲力浦•塞尔斯尼克从 结构-功能分析模式的角度研究非正式组织。
-组织内部相互作用的个人、亚群体、正式和非正式的 关系所构建起来参照群体看来,作为行为主体的人, 当他们以正式组织参加者的身份出现时,实际上他们 内在地存在一种抗拒理性的欲望和倾向。
-这种欲望和倾向表现为他们对科层制中非人格化的排 斥,以保持他们的人格需要和日常习惯。这样做或许 还是为了信守对组织外的某个群体的承诺。
2. 非技术行为:是指对组织目标无直接作用的行为。 3. 根据行为是否涉及他人的维度可将行为划分为涉他行为和独自
行为。 4. 涉他技术性行为,独自技术性行为,涉他非技术行为,独自非
技术行为。
四类行为中,稳定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涉他非技术 性行为就会引发非正式关系,而涉他技术性行为往 往带有社会性,所以这种行为也易于滋生出一定程 度的非正式关系。
特定的活动目标。现代社会的高度的分化和整合,使 新的目标不断出现,组织的新陈代谢加剧。
正式的行为规范。主要是指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这 些制度以更正式、细致、严格、书面公文的形式使行 为规范明确化。

一定的组织机构 。即被制度化了的权力体系。纵向看, 这个权力体系使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成为支配和服从 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横向看,权力体系使 组织成员之间形成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的关系。组织中 判定权力合理性的依据是权力行使者是否占据着相应 的职位和负有相应的责任。

科层制、整体性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科层制、整体性治理与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变革

Bureaucracy,Holistic Governance and the Change of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s Governance Model
作者: 陈丽君;童雪明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58
出版物刊名: 政治学研究
页码: 90-103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科层制;整体性治理;地方政府;政府治理模式
摘要:理解当下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情境下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主题.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离不开政府治理模式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不断调适.调适的背后,是中国地方政府一以贯之的科层制架构,科层制作为常规治理机制,是地方政府组织体系的机体和基础,具有理性、专业化和高效率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结构僵化、部门割裂等问题,需要非常规治理机制来弥补.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除科层制结构进一步强化外,主要体现在非常规治理机制的变迁.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整体性治理兴起并在中国地方政府治理中充分体现,是当前中国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动向.基于科层制和整体性治理的互动关系,本文构建出中国地方政府的"科层制为体—整体性治理为用"模型,并以H市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作为实证案例,展开分析验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和
实际运作是以科层制为组织机体、整体性治理为功用的模式,整体性治理的协调、整合和相互嵌
入关系机制依托科层制架构各自发挥作用,从而在作用机理上有效发挥了整体政府功用,科层制与整体性治理密切结合,科层制决定整体性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整体性治理弥补科层制的固有缺陷,两者之间是一种体用关系.。

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一、中国行政组织的演变【秦、汉】秦灭六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

中央行政组织称为朝廷。

皇帝握有最高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与军事权。

在中央朝廷内,秦、汉实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地位最高,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

太尉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私人秘书,负责监察。

三公下设九卿,具体负责各项行政工作。

九卿下又各设相应的属官,各属官职掌相对独立。

三公九卿虽属两级建制,但都直接承命于皇帝。

)汉光武帝以后,削弱相权,三公九卿的地位下降,国家的行政管理权逐渐由相府向宫廷转移。

秦朝的地方行政组织设郡、县两级。

汉末又有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建制。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秦、汉强化中央集权,使地方之政归中央、中央之政归朝廷、朝廷之政归皇帝,从而集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

这是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基本要求,成为以后历朝的建制传统。

二、科层制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科层制组织是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务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1、科层制组织的理论预设——合理性韦伯认为合理性有两种解释:①“形式合理性”:即工具理性,指合乎工具理性原则的科学性,也可使用哲学的概念把它称为逻辑形式主义,它是一种纯形式的、客观的、不包括价值判断的思维方式和立场,其主要表现是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

②实质合理性:指立足于某一信念理想的合理性,它是关于伦理主要或道德主义的一种合理性,仅仅对行动实行价值判断——对行动目的和后果作出价值判断。

2、科层制组织的理论基础——合法性权威从统治的角度出发,韦伯得出了合法性的概念,它包含两重含义。

①对处于命令——服务关系的服从者来说,它是一个对统治的认同问题;②对命令者来说,它则是一个统治的正当性问题。

韦伯将合法性权威分为三种类型:a、传统权威,来源于宗法与家族,即古代家庭的传统;b、魅力权威,建立在特别神圣、个人英雄主义和非凡品质、规范模式或规定秩序的信念基础之上的权威;c、法理权威,合法而理性化的权威,其对应的组织类型是:理性——合法型组织,又称科层制组织,是以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为基础,人们对权威的服从以依法建立的等级体系为依据。

马克斯.韦伯的理性科层制与我国现代科层制的建构

马克斯.韦伯的理性科层制与我国现代科层制的建构

马克斯.韦伯的理性科层制与我国现代科层制的建构提要:文章通过剖析马克斯?韦伯所设计的理性科层制的基本特征以及优缺点,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科层制的发展现状出发,判定我国的科层制还处于发展不足的阶段,并着重探讨了我国现代科层制的建构路径并倡导在中国强化现代官僚制,以期新的组织管理方式能注入新鲜的血液,充分发挥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理性科层制;现代科层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的理性科层制模式(Bureaucratic Model)开创了行政管理发展史上的新时代,因而他被称为人们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

在现代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中,科层制、官僚制的概念总是与马克斯?韦伯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而所有的研究又把问题集中到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式上。

所以,对科层制应持否定态度,坚决摈弃;还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优势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科层制,这就成为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一、科层制、官僚制、官僚政治和官僚主义的概念辨析以往人们把科层制、官僚制、官僚政治和官僚主义笼统地混同在一起,使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更加地模糊不清。

事实上,它们之间并非完全等同,而是各有指向的。

对这四者概念的辨析是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斯·韦伯理性科层制的基本前提。

马克斯·韦伯建立在组织社会学基础上的科层制,体现了德国式的社会科学与美国式的工业主义的结合。

中山大学的卢荣春教授认为,“科层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张康之教授认为,“官僚制”这一概念有两重含义:韦伯在历史考察中所使用的是广义的官僚制概念,在这个概念中包含着中国和西方古代的官僚制形式;而当前学术界经常使用的官僚制概念是一种狭义的官僚制概念,是特指与近代社会一道成长起来的现代官僚制,即现代形式的官僚体系。

而迟忠军教授认为,“在韦伯的理想类型官僚制中,官僚是与政治无涉的‘无示好恶’的技术专家。

读书笔记《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

读书笔记《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

读书笔记《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读书笔记《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The Subject is Organizations; The verb is Organizing.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环境、战略与目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人员、工作与技术。

基于不同的本体论,形成的三个主要系统视角:理性系统、自然系统、与开放系统。

生存智慧既不属于基础研究,也不属于应用研究,而属于人文的知识。

当然,也可以算作组织文化的个性化的一部分。

理性系统的四个主要思路: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行政理论、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以及西蒙的行政行为理论。

自然系统的社会共识派的四种主要学派: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霍桑实验)、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塞尔兹尼克的制度论思路、帕森斯的AGIL模型。

除此外,还有社会冲突模型。

开放系统的三个流派:系统设计学派、权变理论、维克的组织模型。

专业人士的组织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现代化带来的一个人文与社会意义上的变革是,在各个领域中,临时契约都在取代永久制度,从专业服务到情感、两性关系、文化、家庭、国际事务与政治活动——J·F·利奥塔德,1989。

----(这其实背后隐含了两种变化,人的物化与时间节奏的快速化)作为开放系统的组织的边界非常模糊,这包括了劳动力的模糊与任务职责的模糊。

腐败问题是所有组织的共同问题,不仅仅在公共组织中,也存在在私人企业中。

私人企业在反腐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法律工具与执行工具。

组织决策并非制度安排上的决策程序,作为开放系统的组织,其正确的决策往往需要将所有的参与者与利害相关者都纳入考虑范畴。

设定目标是一回事,动员力量实施目标是另一回事。

从更加常见的情况来看,落实政策的难度要大于制定政策的难度。

管理好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是组织的重要任务。

交易成本经济学家的“制造还是购买”抉择,认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揭示了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关于科层制的理性思考

关于科层制的理性思考

关于科层制的理性思考
科层制是一种社会制度,源于中国历史,也被大量文献称为“试炼体制”、“考级制”。

它有着中国特色,它是把人分层的一种社会结构,将民众按照智力水平和学识的考级制度来进行检验,赋予每层不同的职务,以此隔离社会上的畸形,实行社会管理。

一、科层制的历史渊源
1、中国古代是一个有官僚体制的封建社会,国家的公务官员都是通过考试录取的,科层制便建立于此。

2、汉朝时期,也是中国政治法律体系完善的时期,科层制发挥了统治者对社会控制的重要作用。

3、最佳明清时期,大纲《清初身份分层阶级》是记录当代社会结构的重要文件,也是科层制中国文化根植于历史土壤的明证。

二、科层制的优缺点
1、显著的优点
(1)促进了国家治理的秩序化,给国家的统治者赋予了有利的条件,
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2)倡导文化教育,科层制让社会底层受到文化教育,科考驱使了民众不断完善自身。

2、明显的缺点
(1)可被利用作为一种新的统治机制,统治者可以攫取权力,排斥后来者。

(2)实行科层制会把社会隔离开,很容易出现社会的贫富差距,会降低社会的凝聚力。

三、科层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1、更加关注更新的知识和技能,激励发展新技术,新知识,从而向现代的社会发展迈进。

2、更多地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加大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方面的力度。

3、要去除其中重压上层和重责中层而轻责底层的做法,避免出现社会秩序异常的情况。

总之,科层制是中国历史上延续一百多年的体系,它让中国社会维持
秩序,社会安定,可以说是维护社会的重要保障。

但不能停留在历史的循环圈中,要有效地改进它,从而推动现代社会的变革、发展。

社会学第九讲组织与科层制

社会学第九讲组织与科层制

观点二:从行为的技术性与是否涉他角度分析非 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
涉他行为
独自行为
技术性行为 非技术性行为
涉他技术性行为 (可能产生)
涉他非技术行为 (容易产生)
独自技术性行为 独自非技术行为
技术性行为:是指有关现实的组织目标的技术所要求采取的行为。 非技术行为:是指对组织目标无直接作用的行为。
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的关系
科层制仪式主义(bureaucracy ritualism,罗伯特•默顿提出)。 一切活动以组织的规范为标准,把组织的管理规则优先置于组织 的目标的位置,而不是当作目标实现的手段。科层制的仪式主义 还表现在对组织成员的态度上,它否定成员的个性,排斥成员的 情感,像对待机器和产品一样对待组织成员。
这种欲望和倾向表现为他们对科层制中非人格 化的排斥,以保持他们的人格需要和日常习惯。 这样做或许还是为了信守对组织外的某个群体 的承诺。
这种欲望和倾向还可以表现在分配时,当他们 具有不能与正式组织的目标一致的利益时,他 们会抗拒正式组织在分配上的理性原则(如根 据角色和地位进行分配等),他们的抗拒行为 导致了非正式组织的形成。

2、非正式组织没有被组织结构图所标明,而组织的正式 结 构可以由组织结构图所规定。

3、非正式组织不依从正式程序。
4、非正式组织中的共同准则和规范并不是公布于众、明示 成文的。
5、非正式组织的领袖人物不是民选和议定的,而是因其突 出的影响力在人际互动中自然形成的。
非正式组织的成因
自愿组织、强制组织和功利组织
由美国社会学家爱桑尼提出,其标准是成员加入组织的动 机和组织的目标。
自愿组织: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愿加入和退出的组 织。

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简介

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简介
【阅读字号:缩小放大】
科层理论属于古典组织理论的一个分支,在西方科层制与官僚制是同义语,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鲜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这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感知和使用的带有贬义色彩的特殊涵义是有区别的,科层理论是由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管理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韦伯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完全按照理性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高效率的组织模式的概念,这种组织模式的基本特点包括:
文章简介:
科层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为当时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理性的组织管理模式,成为后来组织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时至今日,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各类正式组织的一种典型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者:梁喜生文章来源:中华企业文化网点击数:2076更新时间:2007-4-30 21:25:32
缩小放大科层理论属于古典组织理论的一个分支在西方科层制与官僚制是同义语它是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鲜明制度严格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这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感知和使用的带有贬义色彩的特殊涵义是有区别的科层理论是由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管理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韦伯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完全按照理性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高效率的组织模式的概念这种组织模式的基本特点包括
一、专业分工
把组织的全部活动划分为若干基本作业,作为公务分给组织成员,专业化的分工可以使工作规范化,提高效率。
二、权责明确
各种职务都是按照职权组织起来的,每一职位有明文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上下级之间有职、权、责分工明确的结构。
三、等级森严
组织按照等级原则,从顶层到基层有一条权力线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体系。

第3章 科层制组织理论

第3章 科层制组织理论

• 现代意义上的科层制是一种建立在合法统治理 论基础之上的,以分工、分层、规制、 论基础之上的,以分工、分层、规制、集权为 特性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形态和管理方式
二、马克思·韦伯与科层制组织理论的产生 马克思·

三、科层制组织的兴起及其条件
1、科层制组织的产生: ·现代可曾体系的出现,首先是同欧洲中央集权国家 联系在一起的 ·科层制作为国家政治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 分,是近代社会的产物,是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二元化 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 19世纪后期,英国文官制度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意义 上的科层制作为一种行政体制正式进入政治领域。 ·工业革命后,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生产力迅 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组织结构日益庞大和复杂, 必须以正式科层组织这种高效率的形式才能完成日益繁 重的组织目标,至此,科层制组织得以普及和兴盛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本文的中心命题是:在中国行政体制中,基层政府间的共谋行为 在中国行政体制中, 在中国行政体制中 已经成为一个制度化了的非正式行为;这种共谋行为是其所处 已经成为一个制度化了的非正式行为 这种共谋行为是其所处 制度环境的产物,有着广泛深厚的合法性基础 制度环境的产物,有着广泛深厚的合法性基础。 本文讨论组织制度的三个悖论,对这一现象提出理论解释: (1)政策一统性与执行灵活性的悖论; (2)激励强度与目标替代的悖论;、 (3)科层制度非人格化与行政关系人缘化的悖论。

二、科层制组织理论的延续和发展 米赛尔对科层制的辩证理解 布劳等对科层制组织反功能的分析 古德赛尔对科层制的辩护 赛尔兹尼对科层制组织内部授权的研究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1、1高等教育:就是指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教养性、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这一概念具有历史性、比较性与延展性。

1、2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引导观念更新、服务政策咨询、推动实践发展。

2、1中世纪大学的局限与意义局限性:浓厚的宗教性质;组织纪律上的松散性;教学上的繁琐性。

贡献:1)中世纪大学就是历史上最早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独立形态高教机构,为西方近代高教的发展开辟了源头,提供了框架;2)孕育了近现代高教的基本理念与思想要素,确立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培育了近现代大学的独立品格;3)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形式等方面积累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经验,为近现代高教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1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洪堡思想:①秉持“完人”教育目的观;②强调纯粹科学的教育,反对实用目的的职业性教育两条最基本的原则:①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②学术自由的原则包含三层意思:一就是大学要有自主性与独立性,办学不受任何权利干扰;二就是学者要有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三就是教学过程要有教育自由。

2、2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含义与要求含义;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客观上存在着内联系。

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就是优化资源配置与发展教育与科技的最佳选择。

要求:①高校要从指导思想、确定方向、选择课题、组织实施等方面,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

②要立足教学搞科研,在所教课程中确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

③要搞好科研促教学。

高校的科研要服务于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1高等教育理念的构成要素⑴教育理念: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⑵学术理念:学术自由、学术中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⑶机构理念: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校长职业化、管理专业化3、2高等教育理念的主要流派高等教育理念主要有三大流派:理性主义、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

其中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两大流派产生最早,也最具代表性。

⑴理性主义主张人及个性的自由发展就是教育的最高原则。

商务谈判中的游戏规则_庄静奕

商务谈判中的游戏规则_庄静奕

著名的霍桑实验证明了人际关系、满足等情感因素在组织效率中的重要作用,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很难不带有感情的因素。

很显然,由一个威望高的人担当上级比一个威望低的人担当上级更容易使权威的决策执行下去。

因此,在选择上级人选的时候,考虑下级的意见是应该的。

1.职务权威与个人权威依据韦伯的设想,上级权威是因法理而设定的职位而产生的,换言之就是下级尊重的是上级的职位,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一切职位的设置、变化都表现出非人格化的特点,权威成为了纯粹的职务权威。

然而,这与事实本身相距太远,一个人坐在了权威的位置上,依据法律规章就获得了相应的资源支配权和决策命令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决策命令就可以顺利执行下去,这里还参杂着较多的个人因素。

科层制中的权威应该是职务权威与个人权威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前一方面看,权威表现为一定职务权力,产生于制度和设施;就后一方面看,权威表现为一定的个人信誉,产生于品格和能力。

”[5]只有两种权威相适合时,效果才会较好。

2.参与选择权威全面质量管理(T Q M)的概念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下级参与选择权威的重要性。

全面质量管理突出强调顾客满意,组织成员要像一个团队一样共同工作,创造一种从各方面鼓励参与沟通的机制。

在上下级的关系中,上级不仅是一个命令者,还需要使下级满意,这样似乎颠倒了权威关系,而事实上和谐的方式更容易使权威决策符合需要并执行下去。

在权威人选的确定上,韦伯主张上级任命而不是民主选举,其原因在于:选举上级会冲击到等级制度;任命的官员工作更扎实等(韦伯在此主要指政府组织中的官员任命问题)。

而随着民主、自由、权利意识的扩张,单向的权威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选择权威过程中,考虑到下级的意志是十分必要的。

“动员广大组织成员积极参与组织决策与组织管理,采用集体讨论和民主协商的形式解决组织的重大问题……既可以保证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又使组织决策反映组织成员的意见或建议,另外也增强了组织成员的主人翁意识”,[6]所有成员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实现高效的组织管理。

马克斯韦伯.科层制

马克斯韦伯.科层制

科层制的地位和评价
▪ 总的来说,是资本主义社会理想化的理想模式。 ▪ 成为分析西方社会和现代社会组织的重要概念和模式,
也成为现代组织发展的理论模型。 ▪ 开拓了政治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崭新的研究领域。 ▪ 为后来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也真还是对这
一理论的批评,质疑使组织理论得到丰富。
科层制在中国的应用
科层制的特征
韦伯对科层制组织特征的剖析:
(1)官员们个人是自由的,仅仅在事务上具有服从官职的义务; (2)官员们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中; (3)官员们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 (4)官员们根据契约受命,即建立在自由选择之上。这是现代科层制的本 质。 (5)官员们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在最合理的情况下,专业业务资格应 该通过考试获得,通过证书确认。
案例
海尔集团的改革:
海尔是物联网家电行业内离人本主义最近的企业,物联网时代海尔而以 人本主义破解困局。近年来,关于科层制的质疑声越来越高,这不禁引 发管理学各界的讨论。。 做法:让企业内部随用户需求而变,最需要做的,就是让一线而非顶 层的高管来决定资源配置。这几乎是所有具备时代感企业的共识。于 是,张瑞敏让海尔变成倒三角。。 。
科层制的结构特征
▪ 根据组织目标进行劳动分工并实现专业化。 ▪ 实行等级制原则,建立合法权威。 ▪ 科层制通过稳定的规章程序运作。 ▪ 科层制中的职位占有者具有非人格化的理性特征。 ▪ 普遍性的用人标准,量才用人。
案例
学校就是科层制.首先, 按工作职能, 进行严密分工。每个职能部都有自己 明确的职能范围;其次,由于中国学 校的行政化现象,导致中国的学校管 理体系有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其实-
-般的学校同样存在这种权限大小的 事实关系,只是没有行政化表现的明 显。再次,规则化。所有内部成员都 受规则限制。再次,以绩效工资制为 主体的(这几年才明确,具体我不清楚 了) ,按资格评定体系为依托的工资 制度,集中表现科层组织的技术化。 在次,学校的发展,不应以个人感情 而受影响的非人格化。这些都是科层 组织的一般特点。所以,学校是一个 科层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科层制组织的理性与非理性——兼论中国组织体制改革的理性化趋向【作者】钱再见【原文出处】《求实》【原刊地名】南昌【作者简介】钱再见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讲师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江苏南京 210097【内容提要】韦伯所提出的科层制是一种建立在理性行动基础上的组织管理体制,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技术最优性”。

然而,正是这种“技术最优性”导致了科层组织中非理性因素的出现,诸如官僚主义的滋生、人性的压抑以及创新精神的窒息等。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科层制的合理性。

在我国组织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应进一步弘扬科层制的理性精神,避免其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科层制/理性/非理性【正文】科层制理论在韦伯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韦伯看来,理性的科层制组织是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之一,也是世界理性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理性的科层制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方面的非理性因素。

深入分析科层制组织中的理性精神与非理性因素,对于检讨科层制理论的得失、推动我国组织管理活动的理性化,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科层制组织的理性基础科层制是一种理性的组织管理制度,其理性基础来源于现代法理权威。

韦伯认为,建立在法理型统治之上的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是一种“理性国家”,“它的基础是有技术专长的官吏阶级和合理性的法律。

”有训练的官吏作出判断的依据正是现代西方的理性的、“像机器一样靠得住的法律”。

罗马法,尤其是罗马法中的形式法律原则在近代欧洲的复兴,是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也为科层制的产生创造了法律上的条件。

形式法律原则排除了司法实践中功利主义的实质原则和古代中国法律中的伦理原则,使社会生活的运行成为可以计算的和可以控制的。

在科层制组织中,人们的各种行动都以理性的规则为依据。

日常事务的解决是“不看人办事”的,而是根据理性的规则来处理的。

这种理性的规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可预计性。

“韦伯之所以称规章为‘理性的’,在于其意图是完成目标(就技术规章而言)或实现价值(就规范而言)。

但‘理性的’这一术语,并不仅仅适用于规章,因为在其后还有目的的存在。

它也可以用来指称把规章用于特定情况的程度。

对韦伯来说,这样一个程序,其本质是理性的。

在现代社会,它的理性程度确实在不断增加。

”科层组织的等级原则严格,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组织都有严格的权限范围,各级官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等级的从属关系。

细致的分工和明确的职责有利于减少摩擦,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在科层制组织内部是由经过训练的、掌握专门行政与技术知识的人来行使职权的,这种职权的行使具有清晰的可计算性,而这种可计算性正是行政理性化的重要表现。

科层组织中的每个人,无论是职员还是官员,都必须秉公办事,保持情感中立,所有组织成员在法律法规、组织制度面前都具有形式上的平等地位。

形式化的、非个人性的、普遍主义精神成了科层制组织的主导。

科层组织严格按照已有的程序和规则处理公务,在处理事务时,要按照统一的标准,不得掺入个人因素。

忠实于非私人规则和正当程序是科层组织的标志,它区别于传统组织的私人性特点,即对统治者个人的忠实。

“它越是‘脱离人性’,发展就更充分。

”所以,科层制的非人格化的原则也是它的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科层制越是发展,它的非人格化的特征就越是明显,它在执行公务中就越少纯粹的个人好恶,纯粹的个人性、非理性、情感性的因素。

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公共行政部门处理事务时更准确、明晰、连续、快捷。

只有科层制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这种需要,因而,它的发展成为最理性的形式。

作为传统行政体制的对照物,科层制优越于历史上其它各种传统组织制度。

韦伯认为,从纯粹技术的观点来看,科层制乃是已知的人类组织形式中的最理性的一种。

在明确性、稳定性、纪律的严格性以及可靠性诸方面,科层组织都比其他形式的组织优越。

科层制还特别注重管理的功能和效率,与任何形式的传统组织相比,科层组织可能获得最高的效率。

这也是科层制组织广泛传播的决定性的原因。

二、科层制组织的非理性因素科层制代替家长制是社会精细分工和密切协作不断深入的结果,是日趋复杂的组织活动和日趋庞大的组织规模的必然要求,是人类不断追求理性的产物,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科层制是组织管理正规化、科学化的表现,它能使组织以协调一致的步调而行动,是大规模计划和资源利用不可或缺的条件。

因而,韦伯认为,科层化是现代人不可避免的命运。

然而,科层制并非完美无缺的,它的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

1.科层制与官僚主义。

科层制组织内部等级森严、权力集中,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相互沟通,特别是缺少自下而上的监督,而缺乏制衡的权力极可能导致上层的专断和下层的逢迎,进而导致官僚主义的产生。

由科层制产生的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第一,形式主义。

科层组织内部各级结构、各种人员的职责、权限、活动方式等都是由一套严格的规则和章程来限定的,组织成员在组织内部的一切行动均需严格按照组织的规章制度来进行。

由于过分强调照章办事,使组织成员的行动长期受到规则的限制,久而久之,组织成员就变得墨守成规。

组织规则这一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变成组织成员工作的目的。

这既会妨碍组织成员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又会使组织事务的处理变得呆板、繁琐并进而导致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使科层组织中的许多活动失去了理性基础,并影响组织工作效率的进一步发挥和提高。

正如韦伯本人所一再指出的,“形式合理性并不能保证所谓的实质合理性。

最完美的形式制度,也可能在运作中挫伤赋予其生气的目的与价值……。

尽管形式合理性可以在规范或技术方面加以体现,但即使是技术的形式合理性,也并不能达到效率。

第二,本位主义。

分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科层组织形成的重要原因。

科层组织强调分工的明确性,每个岗位上的官员、职员都有按法律及行政法规所确立的固定的职责和权限。

管理权限的明确分工虽然有利于各司其职,但是也会造成彼此协作上的欠缺,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形式本位主义和宗派主义,并影响组织内部成员的凝聚力和组织效率的提高。

美国社会学家彼得·布劳通过研究发现,在科层组织中,较多竞争性的群体成果较少,而在群体中较有竞争性的个人则相对较多成果。

因为对成就的焦虑和随之而来的各个竞争活动会干扰群体作为整体的工作效率。

相反,在有内聚力的群体中,由于建立了合作规范,抑制了竞争倾向,密切了友好的个人关系,进而减轻了焦虑,提高了群体的工作效率。

可见,在科层组织中,有效的分工合作是实现组织目标的理性要求,而本位主义则违背了这一理性原则,因而它必然降低组织的工作效率。

第三,文牍主义。

科层组织是建立在一系列规则基础之上的,是依规则而运行的。

对组织内部的各级机构设置,各类成员的职责、权限、活动方式都有一整套严格而具体的成文规则。

然而,任何规则都有例外,为了应付例外情况,就需要制定新的附加规则,而新规则还会有例外,还须制定规则。

如此下去,规则就会越来越多,就会出现文牍主义、繁文缛节等弊病。

“科层组织不仅记录人们所采取的行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而且也记录已有的政策和方针,还仔细保存构成经济制度的规章和条例。

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档案’。

这些档案记录并正式表达了每个职务所规定的合法定义,它们也把某种无人格和僵死的成分带进了办公室的管理。

”由于文牍主义和繁文缛节对规则、条例和政策框框的过分强调,束缚了人们的手脚,限制了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窒息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繁琐主义。

科层组织中因公设职,专职专人。

由于科室设置过多,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责权限不明,手续繁杂。

同时,由于科层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只能对他从事的局部工作承担有限责任,也造成了科室之间、部门之间和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扯皮,并最终导致组织效率难以发挥。

此外,科层制还窒息了人的创新精神,同时也限制了竞争,保护了不称职的人。

2.科层制与非人化。

韦伯认为,理想型的科层制能够极大地提高组织的活动效率,科层组织方式正以其技术优势而蓬勃发展。

正如工业机械一样,“人的机械”扩大了人的能力;它增加了人在逐渐复杂的社会中达到其目的的可能性。

但是,现代世界的科层化已经导致了它的非人化,一切行为和计划都具有可计算性及可预测性。

在谈到欧洲大陆的司法制度时,韦伯说:“现代的法官是自动售货机,投进去的是诉状和诉讼费,吐出来的是判决和从法典上抄下的理由。

”计划的可预测性及其对资本主义的适应性越是得到充分的实现,科层制就越是使自己“非人化”。

它从公务中排除爱、恨和各种纯个人的感情,尤其是那些非理性的、难以预测的感情。

科层制是世界理性化的必然结果,但通过理性化,人们追求可控制的外部环境,增进自己的自由,同时也就助长了束缚自己的力量。

韦伯关于世界的理性化和科层化不可避免的观点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有明显的相似,“他们两人都认为现代的组织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益,使人对自己的支配能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他们也都认为合理化的新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怪物,它要把自己的制造物非人化。

但是马克思认为异化只是人的解放道路上的一个过渡阶段,是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特别联系在一起的,韦伯则对此持有异议。

韦伯不相信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尽管他有时也盼望能有某个个人魅力统治者将人类从自己制造的困境中解救出去,但他认为等待着人类的是樊笼,而不是天堂。

”3.科层制与反民主。

科层制是西方社会理性化、民主化的产物。

然而,科层制的发展却又产生和加强了反民主的趋势。

严格的权威分层体系使得科层组织内部等级森严,很容易出现官僚化,即权力被少数人所垄断的现象。

波普诺认为,科层制“会导致寡头政治——由极少数人统辖这个组织。

这样的危险总是存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力将高度集中于那些最重要组织中处于最高位置的少数人手中”。

实际上,科层组织的权力是操纵在极少数高层决策者手中的,广大组织成员却缺少参与。

由于组织中的上层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缺乏来自下层的监督,使得权力上层有可能利用职权,压制民主。

韦伯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官僚阶层是掌握着社会公共权力的社会集团,他们可以为社会的目的使用这一权力,也可以为了他们私人的目的使用他们手中的权力。

也就是说,官僚阶层会破坏科层组织中的民主原则。

总之,在理性的科层组织中,有它的非理性的因素。

科层组织的发展就必须要克服其非理性的方面,同时也要正确认识理性发挥作用的条件。

我们认识理性的科层组织的局限性,认识理性发挥作用的条件,目的是为了克服其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使科层制朝着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组织体制的理性化建设我国现行的组织管理结构还很不完善,组织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许多弊端。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权力过于集中。

有些组织的领导不重视组织管理工作,凭经验进行所谓“具体指挥”、“现场领导”,把组织丢在一边,凡事都要亲自过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