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标准表述

合集下载

收入差距问题的分析

收入差距问题的分析

收入差距问题的分析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允许一部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使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也不同幅度地增长,但收入差距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的1.9:1,逐步扩大到90年代末期的2.6:1,直至目前的3.23:1,如果考虑到墟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收入差距则约达5:1,甚至更高。

这种过大的收入差距,已成为保持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一、目前收入差距问题的特点1、收入差距拉开的速度非常快。

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人们的收入从相当均等的状态到目前如此大的差距,与那些经过几代人才形成的收入差距相比,这种情况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冲击比较大。

2、机会的不均等加剧了人们对收入差距状况的不满。

现在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社会为公民所提供的受教育的机会、健康的机会、改变自身现状的机会是否公平,虽然人们能够接受那些客观的不公平,如先天禀赋、出身家庭、所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但是现在人们对后天作为同一社会成员所应该享有的公平的机会更加关注。

同时公共政策和改革对起点公平的关注不够,进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机会不平等和结果不公平对人们的收入有较大影响。

3、过程的不公平是分配中最严重的不公平。

过程的不公平主要包括人们的发展机会的不公平、进入市场的机会不公平、阶层提升的机会不公平等。

目前主要体现在垄断企业的高工资、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不同税制、权利和信息拥有者牟利、非法低价获得国有资源和资产、掠夺社会弱势群体等,制度执行中的人为因素、行政许可中一些与腐败相联系和与财富关系挂钩的寻租行为,更是加剧了人们对收入差距加大的不满。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于谁是中国最富有和最贫穷的十类人进行划分,其结果是,中国目前最富有的十类人:一、私营企业和个体户;二、国有企业承包或租赁经营人员;三、股市上的成功者;四:三资企业的高级员工;五、有技术发明的专利人员;六、演艺界、体育界的明星;七、部分新经济的CEO;八、部分律师、经纪人和广告人员;九、部分归国人员;十、部分学者、专家;目前中国贫穷的十类人:一、失业人员;二、下岗人员、三、离退休人员、四、进城务工无着落人员;五、城市特贫户;六、农村中的贫困户;七、企业效益不好的职工;八、意外风险的承受者(如负债者等等);九、部分乡镇企业初级体力劳动者;十、社会流浪人员。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四)行业之间收入分配的差 距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呈现 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1978年收入最大的是电力、煤气、供水,收入最 低的是农、林、牧、渔业,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 的1.81倍;1985年收入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 和邮政,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最高行 业是最低行业的1.45倍。行业差距有所缩小,但 1985年以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 大的趋势,到2005年,收入最高的金融业,年平 均工资达到了31080元,而收入最低的农、林、 牧、渔业,年平均工资仅为8295元,行业收入差 距山1985年的1.45倍扩大到3.75倍。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 扩大的表现
研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方法
• (1)基尼系数方法,它是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方法; • (2)城镇家庭收入户的分组及其相关指标分析方法, 如收入不良指数、库兹涅茨指数、阿鲁利亚指数 等; • (3)绝对收入和贫困的分析方法; • (4)倒“U”拐点分析法; • (5)变异指标分析法; • (6)调查分析方法; • (7)其他辅助方法。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图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是我国长期采取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发 展战略; (二)、是改革开放后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和 资本积累规律作用的结果;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 问题上,过多强调效率,严重忽略了公平; (四)、是转轨时期,新旧两种体制并存而导致的 收入差距扩大;
• 第二阶段(2004-2005)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慢缩 小的阶段。这一阶段,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 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降低农业税直至取消农业 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之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 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的情况。年城 乡居民收入比为3.27倍,2004年降为2003年的 3.21倍,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3.17倍。但是,这 些政策措施实施过后,再继续增加农民收入将会 更加困难,今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有扩大的可 能。

社会热点问题及一般看法

社会热点问题及一般看法

1.教育体制改革一、背景介绍教育问题是每个公民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教育体制的僵化等多种原因,导致学生上学难、家长择校贵、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多种问题。

2011年1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要求部分地方以及院校开始新的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从人民大众关心的重点入手,以机制和体制传销为着力点,以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规划和统筹教育资源,实现人民教育为人民,坚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

二、文件体系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分别是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其中,专项改革试点又分为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育投入机制这十个改革方向;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四个方面;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的内容按照《通知》第一部分专项改革试点的十个方面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述。

三、重点措施《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里面有非常多具体的措施,按照每个不同的改革方面有各种不同的方法。

但是,将《通知》中的各种措施集中起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办学管理体制改革。

其改革重点在于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以新的制度机制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有效解决择校问题,实现公平教育。

同时,加快推进学期教育工作,解决入园难问题。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探索分类管理、分类指导等多种新制度新举措。

第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机制,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注重和实践的结合;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河南公务员考试2010年申论热点与标准表述汇总(二)

河南公务员考试2010年申论热点与标准表述汇总(二)

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统筹城乡发展【背景链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成效,关键要看农业基础是否不断加强,国民收入分配是否真正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是否切实向农村倾斜,改善民生的举措是否更多惠及农民。

归根结底,要看立足点是否真正放在加强“三农”上。

决不能以牺牲农业农村为代价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决不能借统筹城乡之名削弱农业农村、损害农民利益。

【标准表述】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花气力、下功夫。

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

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信号不能变、支持不能减。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加强和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

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

加快改善农村民生。

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饮水、用电、教育、医疗等问题,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

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改革步伐,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作为城乡改革联动的突破口。

公考选中公,高分好轻松!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之医疗改革【背景链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2011公选热点

2011公选热点

改变政绩考核方式【背景链接】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在涉及“十二五”规划时,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并没有设定GDP指标和能耗下降指标,而是提出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并五次提及改善民生,告诫各级地方党委要树立科学政绩观和民生政绩观,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把民富程度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尺。

这也意味着,各级政府要加快完成由传统型政府向现代型政府的转变,要加快完成从经济建设主体向公共服务主体的转变。

更多的工作,要放在市场公平环境的维护上,放在职工收入的提高上,放在法制环境的改善上,放在社会安全的保障上,同时,也要放在各种基础性、制度性和保障性公共产品的提供上。

[深度剖析]GDP自身有许多缺陷,它既不关心经济活动的效率,也不考虑环境后果,同时也不在乎发展差距问题,只要总量上去了,有没有差距并不重要。

所以,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必须调整官员政绩的考核方式,事实上,考核方式的变化也关系到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推进———如果仍以GDP为经济工作的中心,那么大量的投资仍会投向生产性领域,而不是用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淡化G D P,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在处理各种经济事务时,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坚决把原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在发展方向的把握上,要平衡环境保护、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全面考虑需求、投资与出口的整体拉动,统筹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同步发展,并尽快改变过度倚赖资源消耗的不良嗜好。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进一步实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所有的经济性公共服务,也都要以市场主体是否便利、是否满意为惟一准则。

[基本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品行,崇尚实干,突出考核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个人收入差距的现状_问题和对策

个人收入差距的现状_问题和对策
(2) 从动态角度看 。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 数从 1978 年的 0116 上升到 1997 年的 0129 ,上 升了 81 %左右 ,平均每年递增 312 % ;农村居民 收入基尼系数从 1978 年的 0121 上升到 1998 年 的 0134 , 上 升 了 60 % 左 右 , 平 均 每 年 递 增 214 %。从年均递增幅度看 , 扩大的速度并不 快 ,但从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变动曲线图看 , 我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大幅度的跳跃有三次 。 第一次是 1984~1985 年间 ,城镇居民基尼系数 从 0116 上升到 0119 ,一年间上升了 0103 ,增涨 幅度达到 1818 % ; 第二次是 1987~1988 年间 , 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由 0120 上升到 0123 ,一年间 又上升了 0103 ,增涨幅度达到 15 % ; 第三次是 从 1993~1994 年间 ,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由 0127 上升到 0130 ,一年间再次上升了 0103 ,增涨幅 度达到 1111 %。这三年间的三次上升 ,合计为 0109 ,而从 1978~1998 年的二十年间 ,基尼系数 才上升 0113 ,三年间的三次上升占 20 年合计上 升的 69 %。而这三次大幅度上升除了 1984~ 1985 年是由于工资奖金发放失控推动的外 ,其 他两次基尼系数的大幅度上升恰恰是经济过 热 ,通货膨胀最严重 ,分配不公问题最突出的时 期 。收入分配极度不公给人们心理造成了严重 的失衡 ,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超出了人们的心 理承受能力 ,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
④ 卢中原主编《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中国 言实出版社 1997 年版 ,第 186 —187 页 。张道根著《: 中 国收入分配制度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页

收入差距加大(成因、危害、措施)

收入差距加大(成因、危害、措施)

收入差距加大的成因、危害、对策——成因一、城乡居民的不平等机遇和政策不公平第一,我国农村人口量大,人均占有耕地量决定了难于采用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技术,否则会造成大量的失业,从而制约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第二,农村现行财税体制强化了城乡收入差距。

它主要表现在:①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由农民承担。

供给公共物品,本是政府的—项重要职能,但政府只承担了城市公共物品的提供。

②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由农民自己承担。

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实际上具备公共产品的性质,应由国家来承担。

这也导致农村受教育水平低下,失学率高,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

③从纳税额占收入的比例来看,对农民来说这一比例远高于城市居民。

第三,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剪刀差。

由于农村知识水平低下,农民没有代表自己利益的农会之类的组织,国内价格形成惯例中,农民在价格制定中缺乏知情、监督和参与的权利和能力,一般是被动接受着已经制定的不利于自己的价格,而不是在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下讨价还价,造成农村收入低。

此外农产品在销售流通环节中,各级的经销商也获得非常高的利润,使农民应当得到的利益被不合理分割。

第四,在我们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也相对不足,而农民显然缺乏自己科研的能力,造成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缓慢。

第五,政府和农民对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而教育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

从教育中提拔并且培养的精英(包括农村的)大多数是就业于城市,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能够创造很高价值的精英都是流向城市,农村很少会得到教育的回报,从而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第六,在转移支付方面表现为,长期以来对农村实行净税收,对城市实行净福利政策。

在城市实行的住房、采暖、医疗、保健、通信和交通等福利性补贴政策等,都具有逆调节的特征。

这些政策不仅不能缩小,反而拉大了城乡居民之间、城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第七,现代城市工业与乡村传统农业之间生产力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及其治理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及其治理

家宝 指出 : “ 公 平的核心是在 生存 、竞争和 发展上 人人平
等 ,而不是基于财 富或其他特 权的平等 。一 个政府如 果忽 视 民众和民生 ,就是忽视 了根 本。而公 平和 正义是社 会 的 顶梁柱 ,失去了它 ,社会这个 大厦 就会倒塌 。 ”口 当前 ,只
有加快推 进收入分配 制度改革 ,遏制收入 差距扩大 ,努 力 实现收入转型 ,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2 0 0 0 年 以 后 ,我 国进 入 城 市 蔓 延 发 展 阶 段 ,城 乡 居 民收 入
真 空中运 行 ,非市 场 的制度 安排不可 能 完全被 剥离 出去 。
在我 国 ,政府主导 下的经济改革 中 ,国有企 业拥有 天生 的 优越性 ,垄断性经 营不仅带来 国有 企业运作 的低效 率 ,更 造成 了行业间 、行 业内部收入分配 的非均等 化和 收入差距 的畸形 发展。统计 数据显示 :我 国收入最高 的行业 与收入 最低的行业的收入分配差距 ,从1 9 7 8 年 的1 . 4 倍扩大 ̄ J 2 0 1 1 年 的1 5 倍 ,远高于美 国的6 倍。f 5 天则经济研 究所 对不 同类
市场化 改革以来 ,我 国的居 民收入 差距呈现 持续扩 大 的趋势。 由此造成的 “ 收入 鸿沟” ,不仅妨碍经济增长 ,甚 至可 能引发社 会 中突。 国家统计 局 的数据显 示 ,2 0 1 2 年,
由1 9 7 8 年的2 4 7 . 4 元增 加到2 0 1 2 年 的3 0 4 3 3 元 ;城 乡居 民人


我 国居 民收 入 差 距 过 大 的现 状
任何 经济改革都会 牵扯到游戏 规则 的改变 ,从 而影 响 社会 财富的再分 配 ,我 国的经济改革也 不例外 。随着经济

收入差距分析及解决对策

收入差距分析及解决对策

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差距的分析以及一些解决对策摘要:现实经济生活中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现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按劳分配的理论来看,收入差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各种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成为其成因。

我们应该在正确认识收入差距的前提下,根据其成因,采取多方面多角度的方法来减小差距。

关键字:个人分配制度、收入差距、二次分配、合理分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总体上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质的飞跃。

然而我国的个人经济收入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且是越来越大,那么这成因为何呢?对此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做过不少的分析,并且已经一致的认为这确实有着错综复杂的成因。

而我现在就结合我国的个人分配制度以及按劳分配的理论来对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并相应地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收入差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首先,就按劳分配这个制度本身来说,就已经承认了差距的存在。

不可否认,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体力、脑力和工作能力上的差距的,这个差距就必然导致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质和量会有所不同。

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按劳分配的实质正是在于以个人提供的劳动质量为尺度来取得个人收入分配量的。

这就必然导致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因此,按劳分配的实现就意味着个人收入差距在一定尺度内存在的合理性。

其次,从生产要素方面来看,就社会成员的个体而言,个人拥有的资产量、技术能力、经营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别。

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标准,就是看个人在各生产要素中的贡献有多大,贡献大者,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就显著,在经济发展的成果中所得就相应的要多些,这应是天经地义的。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目前的收入分配巨大差距问题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目前的收入分配巨大差距问题

如何认识我国社会目前的收入分配巨大差距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呈扩大趋势;二是地区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三是行业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四是阶层收入差距呈持续扩大趋势。

总而言之,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这其中既有合理合法的因素,又有不合理不合法因素: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存在合理合法因素:一是起点的差异。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不同地区和社会阶层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首先来自起点差异的制约。

不同社会群体在参与市场竞争地初始阶段,由于存在着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各种资源占有方面的差异,致使他们在经济发展或收入的差距,从一开始就被大致确定了。

因此,起点的不同,必然带来过程的差异和结果的差异。

二是分配制度的影响。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劳动者个人情况不一,能力有大小,努力程度有区别,劳动的效率有差别,劳动收入肯定有不同,因此,因而收入分配差距不可避免地会拉大。

三是政策导向的影响。

国家采取了允许一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有条件享受政策的人或地区自然会利用国家的政策富起来。

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实行政策倾斜和优惠,使之尽快先富起来,这样便不可避免地形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也有许多不合理不合法因素,主要有:其一,体制导致的不合理因素。

我国社会存在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并扩大的根本原因。

农村与城市、农业和非农业、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不均等,无论是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经济层面,还是在就业、教育、医疗、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养老福利等社会层面,国家政策多是向城市居民倾斜,造成城乡差距客观存在并不断扩大。

其二,不公平竞争因素。

体制转轨阶段,计划体制遗留的某些“行政权力”因素还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市场运行,经济领域还没有形成统一有序的规则,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公平竞争现象。

关于我国目前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及对策

关于我国目前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及对策

关于我国目前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及对策一、引言目前,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个人收入差距拉大是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这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性和稳定性,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本次报告旨在分析我国目前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及对策,向政府和社会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经济的更加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原因分析1. 产业结构不平衡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依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而第一、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小。

这种产业结构不平衡,一方面是导致了工业行业中的高薪人才收入普遍较高,另一方面则使得服务业中的机会较少,使得那些从事服务行业的人们的收入普遍较低。

2. 教育水平差异教育水平和个人收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高等教育和高收入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然而,当前我国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分配不平衡,这将对个人的未来收入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3. 技术进步当前,全球涌现了大量的新技术,这些技术创新不仅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工作机会。

然而,这些技术的应用也同时导致许多传统产业逐渐减少或淘汰,从而导致许多人失去了工作。

这加剧了社会上的收入差距问题。

4. 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同时,许多高科技行业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由于人才的稀缺,这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

5. 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也是导致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成熟,而内陆地区的经济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经济结构导致了回流资金的分配不均衡,使得我国的财富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制约,从而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拉大。

三、应对措施1. 多元化发展产业结构政府应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发展,特别是在完善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并鼓励以人为本的服务行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服务行业工作的收入也要与其他行业接近甚至更高,特别是在提高农村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这样能进一步改变农村地区人们对工资的收入情况。

关于当前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探讨

关于当前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探讨

关于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探讨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与此同时,与社会稳定发展密切相关的收入分配公平性问题已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我国当前收入差距过大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分析了形成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进而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词:收入差距,现状,原因,特点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两级分化导致社会矛盾也愈发突出。

邓小平早在1985年就指出:“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

”①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②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及特点中国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它彻底地化解了计划经济时代城乡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增长与供应极度短缺的矛盾,不仅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促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步入小康生活的行列。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改革进程中的某些做法,我们虽然走出了共同贫穷的时代,却也在发展中进入了一个不和谐的时期。

这种不和谐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当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

(一)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大量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急剧扩大,贫富鸿沟越来越深。

用基尼系数和财产分布来看,我国当前居民收入差距已非常明显。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P139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P373-374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为入分配差距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关于我国目前收入差距问题的分析

关于我国目前收入差距问题的分析

关于我国目前收入差距问题的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也逐渐拉开,而且有越拉越大的趋势。

收入差距的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收入差距基尼系数收入分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居民总体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了1000美元,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许多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下面我将对这个问题做简要的分析。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改革开放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是“大锅饭”、平均主义。

这种格局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所以,拉开收入差距,打破平均主义,就成为居民个人收入分配上一个理性的、合乎逻辑的和自然的选择。

收入差距的拉开,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作用。

然而,迅速拉大的收入差距,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收入分配问题的格外关注。

收入差距是指居民以高低收入水平差别或占有收入比重的不同而表示的差距,它是与收入均等相对应的概念。

收入差距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客观存在的。

收入差距的适度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激励,促进竞争,因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影响。

当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积极作用的时候,我们认为收入差距就有合理性的一面。

当然,判定收入差距是否合理的标准,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力标准,同时要结合生产关系标准和社会发展、稳定标准。

当收入差距扩大到相当的程度,个人财富占有成为社会范围的现象时,收入差距就表现为贫富差距。

从经济学或社会学意义上讲的贫富差距,它是指一个社会的贫富状态,是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后的收入悬殊现象:在一个富有者群体或阶层出现的同时,一个贫困群体或阶层的存在。

目前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收入差距全方位拉开;二是收入差距比较大,贫富差距比较明显。

绩效分配合理水平的标准、差距过大的标准

绩效分配合理水平的标准、差距过大的标准

绩效分配合理水平的标准、差距过大的标准标题:探讨绩效分配合理水平的标准和差距过大的标准引言绩效分配,作为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然而,绩效分配的合理水平和差距过大的标准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主题,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绩效分配的概述1.1 什么是绩效分配绩效分配是指根据员工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表现和贡献程度来确定工资、奖金等激励措施的分配方式。

合理的绩效分配能够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1.2 绩效分配的重要性绩效分配不仅关系到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更关系到企业的运作效率和整体发展。

合理的绩效分配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二、合理水平的标准2.1 依据能力、表现和贡献程度确定绩效分配合理的绩效分配应当以员工的能力、表现和贡献程度为依据,充分体现公平和激励。

表现优异的员工应该得到更高的奖励,而表现一般的员工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待遇。

2.2 薪酬透明、公正合理的绩效分配应该以透明、公正的标准进行,避免因人情、裙带关系等因素影响分配,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差距过大的标准3.1 绩效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存在着绩效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表现为高绩效员工和低绩效员工的收入差距过大。

3.2 造成差距过大的原因造成绩效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可能包括:评定机制不公、评定标准不合理、管理者主观臆断等。

这些问题都导致了绩效分配的不公平和员工的不满。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4.1 对于合理水平的标准我认为合理的绩效分配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能力和贡献程度,避免一刀切的标准,给予表现优异的员工更多的奖励,这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

4.2 对于差距过大的标准相比较而言,我认为绩效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更应该引起重视。

差距过大不仅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也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收入差距过大的严重危害及治理对策

收入差距过大的严重危害及治理对策

收入差距过大的严重危害及治理对策文章摘要: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是基尼第数,基尼系数大,说明居民收入差距越大。

具体到某个国家和地区,判断基尼系数多少为合理,还需从其当地实际出发,看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发展变化情况,最重要的是看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

从我国的情况看,我国历史上由于受孔孟思想的影响较深,“等贵贱,均贫富”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加上我国经历了一段收入分配差距很小的社会主义阶段,所以标准应比一般国家掌握的标准低才比较合理。

但根据测定结果,我国基尼系数标准1996年0.424,1997年为0.425,1998年为0.456,已大大超出合理的范围,且呈差距不断扩大和加速之势。

不仅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而且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出现扩大之势;不仅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而且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同样扩大;不仅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且乡镇农民内部之间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

另外,我国收入差距的拉大是在社会各种制度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形成的,有相当的一些高收入者是领先不正当手段在短短的几年或十几年暴富的,有明显的不合理性。

收入差距的拉大已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具体表现在。

文章主题:居民收入差距贫富分论治理对策文章内容:标越少水心于受孔盂思想的影响较深."等贵贱,均贫富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加上我国经历了一段收入分配差距很小的社会主义阶段,所以标准应比一般国家掌握的标准低才比较合理.但根据测定结果,我国基尼系数标准1996年为0.424,1997年为0.425,1998年为0.456,已大大超出合理的范围,且呈差距不断扩大和加速之势.不仅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而且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出现扩大之势;不仅不同所有制经济之同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而且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同样扩大;不仅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且乡村农民内部之间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另外,我国收入差距的拉大是在社会各种制度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形成的,有相当的一些高收入者是依靠不正当手段在短短的几年或十几年暴富的,有明显的不合理性.收入差距的拉大已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具体表现在群体占人口的大多数,其购买力实现程度高,所以其收入水平乃至消费水平直接对总消费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当前的消费不足主要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不足,由于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慢,加上消费支出项目增加,购买力不足,从而导致总需求不足.2.总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减少.由于国民收入水平差距拉大,贫富不均程度提高,造成在一定的购买力总量中购买力分配结构不合理,使得总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不高,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幅度也连年下降,1996年为2.5%,1997年为10.2%,1998年为9.7%.总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减少,1985年为64.4%,1990年为61.3%,1995年为59%,1998年为47.3%.3.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逐年下降.居民边际消费是指在居民收入固定的前提下,每增加1元收入,居民用于消费支出的数量.近年来,由于鎏堡塞焘垫曼苎塑!苎翌——…——大多数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加上居民对收入预期的影响,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是逐年下降的,1996--1998年间居民每增加1元收入,消费的支出从0.77元下降到0.24元.4.消费结构出现问题由于大多数中低收人群体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了目前一方面出现某些消费需求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某些消费品供给过剩的状况.城镇居民已将近万元消费阶段,而农村居民则仍停留在千元阶段,使社会生产和消费严重失衡.生产决定分配,分配对生产发展起反作用只有分配合理,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才能提高消费能力,拉动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但恰恰相反的是,目前我国收人差距过大.大量的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和少数地方,大多数工薪阶层和农民的购买力得不到提高,造成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下降,使生产和消费环节严重失衡,生产的商品不能通过交换得到社会承认,产品积压,工业和农业生产停产或半停产,正常生产无法进行,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二)腐败现象到处滋生蔓延.腐败问题是人们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而收入差距过大与腐败问题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关系.导致腐败产生的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讲无一不是在人生目标的定位上,或者在价值取向上发生偏差造成的,其直接诱因多数是由于社会分配不公.一些人靠坑蒙拐骗,靠钻国家制度不完善空子使口袋鼓起来的人的收入的增长速度和数量明显高于党员干部,于是一些党员干部为了求得心理和利益的平衡,便将公共权力的服务功能转变为谋利功能,不少领导干部贪污受贿,腐化堕落慢慢地走上了犯罪道路.目前,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造成的腐败现象到处滋生蔓延,无孔不入,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三)社会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适当的收入差距拉大,有利于刺激效率的提高,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差距拉得过大+反而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具体讲,一是收入差距过大,会造成社会组织及群体的行为失常.如企业谎报产值利润,偷税漏税或以其他方式侵蚀国有,集体资产;有的部门巧立名目"收费",增加部门小团体收入;非经济部门也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进入市场,牟取利益,给社会带来混乱.二是收入差距过大,会引发犯罪增多.一部分人在畸形心理的支配下进行犯罪活动,从强买强卖到走私贩私,从小偷小摸到杀人抢劫,从诈骗到贪赃枉法会不断出现,贩毒,卖淫,拐卖人口的犯罪行为也会日益猖獗.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我国收入差距的拉大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人的高收入不是通过正当的途径实现的.一部分人的致富是钻国家政策的空子,非法致富的;有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制造假冒伪劣商品,骗取和掠夺社会财富;有的利用商品供求的不平衡,买空卖空,哄抬商品价格,牟取暴利;有的偷税漏税,目前社会上就有"不违法,富不了","要想发,税上刮"的说法.二是政策上的有些不完善造成收入差距过大.个体户,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得益于政策的优惠.而国有企业无论在税收方面,还是在投资环境,生产经营自主权等方面都无法与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相比,造成许多国有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经济效益不高,导致与职工收入形成不合理的差距.就广大农民来讲,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少,工农业剪刀差扩大,再加上对农民不合理收费,集资,摊派,造成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三是个别党政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其实际收人大大超过了正常收入,在群众中造成的消极影响很大.四是住房上的不合理差异也是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表现.人们本来就对收§≥;;;##***1人差距拉大极为不满,现在叉加上某些不合理性的存在,人们就更加不满,更容易引发人们的非语言发泄.目前,我国的政治形势相当严螋,暴力事件,毒品走私,涉枪涉爆犯罪,黑社会和邪教组织都有明显的增长和发展.最令人不安的是近年来群众性围攻政府,反政府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和国家机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归根到底,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特别是某些不台理性的存在,其本质上是剥削现象的具体反映,尽管我国目前剥削现象程度不重,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会葬送改革开放的成果,影响社会主义的进程.因此,当前解决收人差距过大问题已显得刻不容缓,迫在眉睫.1.开动各种舆论工具,大张旗鼓地。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 (一)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力度
各级审计部门在每年的财务收支审计中,应 加强对消费基金的审计,对乱发奖金、乱发福利、 乱发补贴、帐外发放钱物、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 贿等违纪违规问题,要严肃查处,同时加强对社 会保障基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资金、解困金等 关系到低收入者生存的专项资金的重点审计,防 止挪用、挤占等违纪事项的发生,违纪情况严重 的,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或司法机关处理。
当前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2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 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 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以农村居民收 入为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1,1994年达到顶峰,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 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小于改 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 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 1,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2003、2004、2005三年一 直保持在3.2:1左右。
当前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居民收入总量和平均收入水平增长速度 远远低于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
现在国有企业职工中的低收入群体在扩大, 在广大农村农民的增收也难见较大突破,收入差 距拉大在一程度上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影响社 会稳定。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比过去明显提高 了,但老百姓对生活现状并不十分满意,出现这 个情况的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收入分配不公和 收入差距越拉越大是主要原因。
总之,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 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同时要规 范社会分配秩序,防止收入分配两极分化, 要正确认识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按照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有效调 控收入分配差距,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构建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 出贡献。

申论范文:收入差距过大的申论标准表述

申论范文:收入差距过大的申论标准表述

“收入差距”问题背景: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国民经济,我们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一些弊端,对分配制度和原则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这一原则对于打破平均主义的平等观,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这引起人们的广泛关切。

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区域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有人把收入差距的扩大归咎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要对分配原则进行调整。

由此引起了社会上包括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讨论。

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如果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不仅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收入差距”问题的原因:一、历史原因导致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倾斜。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与此相适应,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通过工业产品定价、农产品统购派购等政策,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提取了大量农业剩余价值;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又确立了以城市征收制度为一元、农村征收制度为另一元的城乡隔绝的“二元”税制结构,农民的税负偏重。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城乡税制的“二元”结构,直接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拉大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

居民收入呈东、中、西递减现象,这固然有区位环境、基础条件等历史因素,但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的由东向西的经济推进序列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有着直接关系。

这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倾斜的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三、行政垄断行业收入大大高于其他行业,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标准表述
“收入差距”问题背景: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国民经济,我们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一些弊端,对分配制度和原则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这一原则对于打破平均主义的平等观,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这引起人们的广泛关切。

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区域之间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有人把收入差距的扩大归咎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要对分配原则进行调整。

由此引起了社会上包括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讨论。

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如果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不仅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收入差距”问题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导致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倾斜。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与此相适应,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通过工业产品定价、农产品统购派购等政策,形成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提取了大量农业剩余价值;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又确立了以城市征收制度为一元、农村征收制度为另一元的城乡隔绝的“二元”税制结构,农民的税负偏重。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城乡税制的“二元”结构,直接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拉大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

居民收入呈东、中、西递减现象,这固然有区位环境、基础条件等历史因素,但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的由东向西的经济推进序列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有着直接关系。

这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倾斜的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三、行政垄断行业收入大大高于其他行业,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许多行业陆续走向市场,既得利益和职工个人收入主要由其市场竞争力所决定。

而一些因政府限制市场准入造成的行政垄断行业,诸如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等,凭借其垄断特权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职工的收入水平是其他行业无法相比的。

四、分配政策缺位导致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两极分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依靠诚实劳动勤劳致富者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因条件不足、能力不济、机会不均等而难以摆脱困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同时,由于税收调节不到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过高的个人收入得不到有效调控,过低收入者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

不仅如此,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制建设滞后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使得少数人“钻政策空子”,获取大量非法收入,拉大了收入差距。

“收入差距”问题的对策:
为了改变收入差距问题,我们在发展的基础上,必须加快分配制度的改革。

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主要来说:
一、要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应积极主动地加快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同时也要切实减轻农民各项负担和压力。

要特别注重对农村教育、医疗等的投入,避免他们因教返贫或因病返贫。

二、要加大财政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调节作用,加大税收征管,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设施投入,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三、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

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认真贯彻中央的有关精神和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好群众的各项权益。

特别是要注意解决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农民工工资发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部分群众在子女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四、加大力度规范分配秩序。

重点是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逐步使其更加统一规范;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特别要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完善监管的基础条件。

五、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权利公平的制度环境。

切实维护和落实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各项权利,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比较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工作就业的权利、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利,努力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

坚持法律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团体都不能有超越法律和规则的特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