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思考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收入差距调研报告

收入差距调研报告

收入差距调研报告收入差距调研报告一、引言收入差距,也被称为贫富差距或收入不平等,是指一个社会或国家中收入水平不同的人或群体之间的差距。

收入差距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机会。

二、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我们在不同社区中随机选取了1000名被调查者,调查内容包括个人收入情况、教育背景、职业状况等。

四、调研结果1. 收入差距的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们发现了明显的收入差距现象。

调查对象中,45%的人表示收入较低,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1%的人则拥有巨额财富。

同时,45%的人表示收入处于中等水平。

2. 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常见的影响因素:a)教育背景:收入高的人往往具备更高的教育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高收入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而低收入者则多数只有高中以下学历。

b)职业状况:职业选择也是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收入的职业往往需要高技能与专业知识,而低收入的职业则比较普遍且相对低技术门槛。

c)性别差距:调查结果显示,女性的平均收入低于男性,这表明性别差距对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影响。

d)区域因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也会导致收入差距。

一线城市的居民通常拥有更高的收入,而发展较慢地区的居民则收入普遍较低。

五、调研结论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 收入差距存在,并且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2. 教育背景、职业状况、性别差距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都对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

3. 收入差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公平的问题。

六、建议为了缩小收入差距,我们建议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教育投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确保更多贫困家庭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2. 采取措施促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通过对收入分配方面的数据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确实存在悬殊的情况。

收入差距的存在既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副产品,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体现。

本报告旨在认识和解析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1.引言居民收入差距是指不同居民之间在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差异。

如今,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已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

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差距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因此本报告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2.调查方法(2)调查内容:本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收入差距的现状、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对策等等。

3.收入差距的现状(1)城乡收入差距: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

农村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总体呈现出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2)地区收入差距:东部地区的发展较为迅速,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这种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3)行业收入差距:目前,金融、房地产等高收入行业的发展势头较好,工资水平较高,而农作物种植和传统制造业等行业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4.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1)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下,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农业和制造业的不断淘汰,使得高技术产业相关的工资水平普遍较高,而农业和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工资水平较低。

(2)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大量农民工涌进城市打工,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这导致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3)教育资源不均衡: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也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好,而另一些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这导致了高等教育背景的人才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5.解决对策(1)税收制度:通过调整税收制度,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同时提高高收入群体的税率,以缩小收入差距。

经济收入差距研究报告

经济收入差距研究报告

经济收入差距研究报告《经济收入差距研究报告》一、引言经济收入差距是指不同个人或家庭之间在经济收入上的差异化。

经济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经济收入差距的研究,旨在了解其形成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二、形成原因1. 教育水平:教育是影响个人经济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人往往具有更高的技能和知识,容易找到更高薪的工作,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2. 城乡差距:城乡差距是导致经济收入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城市的产业更加多元化和发达,高薪工作机会更多,导致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普遍较高。

而农村地区缺乏就业机会,导致农民收入偏低。

3. 职业选择: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也是影响经济收入的重要因素。

一些高收入行业,如金融、科技等,往往能够提供高薪工作机会,而一些传统产业的工作收入则相对较低。

4. 性别歧视:性别歧视也是导致经济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很多地区,女性的就业机会和薪资待遇往往不如男性,导致女性的经济收入普遍较低。

三、影响与挑战1. 社会稳定:经济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加剧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可能引发社会不公平感的扩大和社会动荡。

2. 公平正义:经济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不公平感的加剧,不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的实现。

3. 经济增长:经济收入差距过大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和投资动力,经济发展也将受到限制。

四、应对策略1. 教育投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帮助人们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加他们找到高薪工作的机会。

2. 农村发展: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经济收入差距。

3. 反性别歧视:加强对性别歧视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力度,保障女性就业机会和薪资待遇的平等,减少性别对经济收入差距的影响。

4. 促进经济增长: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薪工作,提升整体的经济收入水平。

调查报告职场女性对工资差距的认知调查

调查报告职场女性对工资差距的认知调查

调查报告职场女性对工资差距的认知调查调查报告:职场女性对工资差距的认知调查1. 绪论工资差距一直是职场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见证了女性在职场中的进步,但仍然存在性别工资差距的现象。

为了深入了解职场女性对工资差距的认知情况,本调查报告旨在揭示女性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和观念。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职场女性参与。

问卷包括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旨在全面了解调查对象对工资差距的认知程度、对差距形成原因的看法以及是否经历过工资差距的不公平待遇。

3. 调查结果3.1 工资差距的认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77%的受访女性表示认识到存在性别工资差距的问题,而23%的女性表示不了解或感觉这个问题不普遍存在。

这说明大部分女性在职场对工资差距的问题有所认知。

3.2 差距形成原因的看法当被问及工资差距背后的原因时,许多受访女性提到以下因素:- 职业选择:一些女性认为工资差距是因为女性更倾向于选择相对低薪的职业,如教育、护理等。

- 家庭责任:部分女性认为工资差距是因为女性在家庭中承担更多责任,导致她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进而影响了晋升和加薪机会。

- 性别偏见:有许多女性认为工资差距的重要原因是性别歧视,认为男性在薪资协商、加薪晋升等方面更有优势。

3.3 经历过工资差距不公平待遇在调查中,有22%的受访女性表示自己在职场中经历过工资不公平的待遇。

她们普遍认为这种不公平来自性别歧视和不公正的薪资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许多受访女性表示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有待进一步努力。

4.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报告,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职场女性对工资差距问题有所认知。

差距形成原因的看法涵盖了职业选择、家庭责任和性别偏见等方面。

同时,近四分之一的受访女性表示自己在工资差距中经历过不公平待遇。

因此,我们建议:- 加强职场性别平等教育,提高女性对自身权益的认识和维护意识,促进职业选择的公平性。

行业收入差距的社会调研

行业收入差距的社会调研

行业收入差距的社会调研
年级2009级专业车辆工程班级四班
2011年暑假,我就行业收入差距问题作了社会调查。

行业收入差距问题始终都是我国社会的严重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的多样化,社会成分越来越复杂。

就当时的行业收入差距问题。

为此,我针对这一社会现状做了调研,并且作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同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经不断强;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国际竞争能力不断增强。

但同时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陆续地显现出来。

其中,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成为影响紧急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主要矛盾,地区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等等。

本文主要是针对行业收入差距问题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可行性建议。

一、社会调查的目的
二、社会调查的时间
三、社会调查的地点
四、社会调查的对象
五、社会调查的范围
六、社会调查的方法。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报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报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存在既影响着社会公平与稳定,也影响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因此,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解决之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收入差距的原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

首先,城市的发展优势使得城市居民收入相对较高,而农村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

其次,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差异也是导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再次,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的差异亦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三、教育与技能差距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的差异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

而农村居民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相对而言教育水平较低。

这也造成了城市居民在就业市场中拥有更多的机会,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

四、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的差异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的差异也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由于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发达,就业机会较多,而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同时,城市就业提供了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相对而言农村的就业条件较差。

这也导致了城市居民在经济上的稳定和发展优势。

五、福利保障的差异福利保障的差异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城市居民在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享受到较多的福利保障,而农村居民则有较多的福利缺失。

这也导致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较高,收入水平较稳定,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生活水平较为困难。

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农民可以更加自主地经营土地,获取更好的收益。

这对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可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七、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府应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居民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指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差异。

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之一。

本文旨在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其现状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一部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城市居民平均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

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72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47元,差距接近两倍。

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也普遍快于农村居民。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

城市发展相对较快,产业结构更加现代化,技术含量较高,因此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更多,工资水平也更高。

而农村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劳动生产率较低,因此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

城市居民享受着更好的公共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而农村居民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因此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额外费用,导致其收入减少。

土地流转问题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农村土地的流转困难和安居区政策限制,大部分农民无法将土地用于其他经济活动,无法从土地流转中获得增值收益,而城市居民则可以通过房地产交易等方式获得土地价值的增值。

为了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如教育、医疗等,减少农村居民的额外费用,提高其收入。

2. 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推进农村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 推动土地流转。

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民将土地用于其他经济活动,获得土地价值的增值收益,提高农民的收入。

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更好的养老、医疗等保障,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保障水平。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将如何看待调查报告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将如何看待调查报告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将如何看待调查报告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走过了从分配的平均主义到合理拉开差距到收入差距过大的过程。

过大的收入差距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日益显现,甚至潜藏着危机。

因此,我们应深入调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科学地分析造成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进而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一、我国当前的居民收入差距现状1.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虽然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具体表现为,城镇居民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农村居民在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明显下降,两者的收入比为3.22比1。

2.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先沿海、后内地层次推进的战略,东部沿海享受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些客观上都起到了扩大东西部经济和收入差距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实施了沿海地区优先对外开放的倾斜政策,这些做法使沿海地区获得了优先发展权。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经济走上了一条恶性循环的轨道,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日益拉大。

3.行业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目前,前十位的高收入行业中,除计算机服务业外,都是垄断行业,它们是金融、证券、航空、烟草、电信、石油等。

从行业划分来看,金融、航空、新闻出版、邮政、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铁路和广播电影电视等带有垄断性质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分别是农林牧渔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5倍。

4.我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基尼系数是世界公认的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差距的基本指标。

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超过高收入国际20世纪90年代0.338的平均水平。

与经济水平相近的其他国际相比,也明显偏高。

二、收入差距的成因(一)政策性原因(1)改革开放后,我们首先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并通过两富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财务收入差距分析报告(3篇)

财务收入差距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积累,但与此同时,财务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凸显。

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影响社会公平,也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报告通过对我国财务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财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财务收入差距的现状1. 财务收入差距总体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和群体收入差距均呈现较大差距。

其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大,2019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6,较2010年的3.23有所缩小,但差距依然明显。

2. 财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缩小收入差距,但财务收入差距依然呈现扩大趋势。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到位,部分群体收入增长缓慢,如农民、基层职工等。

(2)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才素质差异,进而影响收入水平。

(3)房地产市场过热,导致部分人群财富积累迅速,加剧收入差距。

三、财务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1. 历史原因(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收入分配机制逐渐市场化,收入差距扩大。

(2)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地区收入差距扩大。

2. 制度原因(1)税收制度不合理,导致部分高收入群体逃避税收,加剧收入差距。

(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收入差距扩大。

3. 市场原因(1)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导致部分群体就业困难,收入水平低下。

(2)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分配不均,导致资本收益占比较高,劳动收益占比偏低。

4. 社会原因(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人才素质差异,进而影响收入水平。

(2)房地产市场过热,导致部分人群财富积累迅速,加剧收入差距。

四、政策建议1.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优化税收制度,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征管力度,缩小税收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各界对于这一现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原因,本文进行了一项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对象包括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城市和农村的居民进行,主要了解他们的收入情况、生活水平、教育背景、就业情况等,深度访谈则主要针对一些收入差距较大的城市和农村居民进行,主要了解他们对于收入差距的看法、对未来生活的期待等。

二、调查结果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稳定,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则不稳定,且整体较低。

在受访者中,超过80%的城市居民表示对自己的收入水平比较满意,而仅有不到30%的农村居民表示对自己的收入水平满意。

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背景差异。

城市居民普遍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而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城乡居民在就业时的竞争力差异,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3)社会保障差异。

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更多的福利待遇,而农村居民则相对较少,这导致了城乡居民在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 教育是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

城市居民相对较高的教育背景使他们更容易获得更高的收入机会,而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较低则限制了他们的收入增长空间。

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就业机会的开发,提高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四、调查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和结论,笔者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便政府和社会能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查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

我们来了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41倍,这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而且这一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的差别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城镇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工资收入,而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业和务工收入,由此可见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存在着差距。

其次是城乡居民素质的差异也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城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素质水平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素质水平普遍较低,这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城市发展不平衡也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小城市和乡村,这导致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调查研究。

我们选择了某省份的城市和农村进行了一项关于城乡居民收入状况的问卷调查。

我们共计选择了300名城市居民和300名农村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主要涉及到了收入来源、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和生活状况等方面的问题。

经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城乡居民收入来源的差异较大。

城市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工资收入和经营收入,占比分别为50%和30%,而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务工收入和种植业收入,占比分别为65%和20%。

这说明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存在较大的差异。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00元,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0元,这表明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调查报告系部经济系专业国贸班级1023学号100122122学生姓名唐海雄指导教师肖燕智职称2011年 8 月 30 日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调查报告调查目标: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原因与问题调查时间:2011年8月10日-2011年8月20日调查对象: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为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居民,包括农民、商人、政府官员等社会各阶层人士。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以网上访问式问卷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

本问卷以在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居民调查为主,通过各地区居民来看目前收入的现状,居民能够更加客观来看待收入差距的问题,使调查问卷更具有实际价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整体的生活水准得到了提高,城乡的消费水平整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

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贫富差距悬殊。

从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指标的基尼系数来看,改革开放以前是0.16,上世纪80年代初为0.3多一点,90年代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2007年这一比例逼近0.45。

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的“0.2~0.3比较平均,0.3~0.4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基尼系数标准,说明我国目前居民收入不公平。

这成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调查数据分析(1)有36.1%的居民是农村居民,63.9%是城市居民。

(2)属于政府机关的有6.6%,国有企业24.5% ,私有企业23%,事业单位13.1%,其他性质单位29.5%,还有 3.3%的人没有工作。

(3)工作地点在东部的有29.5%,37.7%的在中部,西部则为32.8% 。

(4)有52.5%的居民的工资在1000-4000元,4000-8000元的占34.4%,8000元以上的为4.9%,还有8.2%不到1000。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得知,城市居民占大多数,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基本成为居民的主要行业,而这其中在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大约占三层,工资在4000-8000元的人数也有34.4%,工资较高的行业也有30%左右,这表明我国居民的收入大致与工作类型、单位所属地区有紧密关系。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查报告一、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但是,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本文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探讨差距产生的原因。

并探讨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应采取的对策。

二、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对策;三、正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城乡收入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到XX年我国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扩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3.32,二者的差距绝对值扩大到11020元。

实际上这个结论还不能完全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真实差距。

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住房、公费医疗和实物收入再扣除农民必须支付而城镇居民一般不用支付的生产资料费用,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为4倍多;如果再考虑到住房、城乡公共设施、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差异,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1、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根本原因。

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我国实行了一系列向工业倾斜的政策。

依照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工业化实现过程中也是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转移的过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应由非农产业部门来提供。

但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机制和工业本身发展的不稳定,既定目的没有达到,而且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2、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

价值规律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在一些高风险、高科技企业的职工收入远高于从事一般性行业的职工。

而在农村,由于粮食品质不高,而成本却是很高,加之农产品本身又进入了买方市场,因此农民收入基本上只能维持温饱,大部人被迫进城务工,这样城乡居民之间这收入差距自然拉大。

3、户口限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禁止农业人口的自由流动,根据政策规定,只有少数几种特殊情况才有资格申请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非农业户口并迁入城市。

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调查报告

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调查报告

居民收入分配不均调查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居民收入分配不均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调查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背景1.全球范围内的收入分配不均现象持续加剧;2.居民收入分配不均对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的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面向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他们对收入分配不均的感知和态度;2.数据分析:收集相关行业数据和统计数据,深入分析收入分配格局。

四、调查结果1.收入差距扩大: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逐渐与低收入人群拉开差距;2.就业不平等:一些特定行业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薪工作,而其他行业则就业机会有限;3.教育机会不均:贫困地区的居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较低,导致收入水平无法提高;4.社会保障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未能覆盖所有居民,使得弱势群体更加容易陷入贫困。

五、症结分析1.经济制度不完善:某些国家存在着不公平的经济制度,特权阶层垄断资源和财富;2.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距;3.就业机会缺乏:特定行业的高薪工作机会有限,导致其它行业收入普遍偏低;4.税收政策失衡:税收政策偏向富人,未能有效减少收入差距。

六、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居民收入分配不均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税收政策:对高收入人群进行适度调节,推动收入再分配;2.重视教育投入:增加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缩小教育差距;3.优化就业环境: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更多高薪就业机会;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七、结论居民收入分配不均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但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可以逐渐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发展。

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列表]。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查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在近年来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旨在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差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们要了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中,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要高于农村居民。

这种差距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居民的工资水平较高,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二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依靠农业生产,而农业收入受到天气和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

我们应该深入探讨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造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速度远超农村地区,城市的现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本,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高薪职位。

而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农业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城乡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也是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

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完善,医疗教育资源充足,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高质量的医疗教育资源,这使得农村居民面临更多的社会保障问题和发展机会的缺失。

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从而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要增加农村地区的产业投入,培育和发展新的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还要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改革,加大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收入差距分析报告

收入差距分析报告

收入差距分析报告1. 简介收入差距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收入差异。

在现代社会,收入差距普遍存在,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本报告旨在分析收入差距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2. 收入差距的定义收入差距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在收入上的差异。

收入差距可以通过各种指标来衡量,包括个人或家庭收入的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

3. 收入差距的原因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影响因素众多。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原因:3.1 教育水平差异教育水平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容易找到高薪工作,而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则往往只能从事低技能工作,其收入相对较低。

3.2 技能需求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技能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

某些技能的需求量增加,相应的工资也随之提高,而另一些技能则逐渐变得不再受市场青睐。

这导致了高技能工人与低技能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3.3 性别和种族歧视性别和种族歧视是导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社会中,女性和少数族裔群体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就业歧视和收入不平等。

这种歧视导致了一部分群体的收入较低。

3.4 经济体制和政策经济体制和政策也对收入差距产生影响。

例如,税收政策可能对高收入群体征收更高的税率,从而减少收入差距。

另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也会对收入差距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收入差距的影响收入差距对个体和整个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

4.1 社会不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贫富差距过大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

4.2 社会凝聚力下降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凝聚力下降。

人们在面对巨大的贫富差距时容易产生分裂和对立情绪,从而导致社会的分化。

4.3 经济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过大也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大部分人都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消费能力就会下降,造成需求不足,限制经济的发展潜力。

5. 解决收入差距的方法减少收入差距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调研报告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调研报告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调研,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引言1.1 背景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公平分配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2.1 农村居民收入不均衡的表现在中国农村,一些地区的居民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不同职业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形成了明显的收入不均衡现象。

2.2 收入差距的数据分析据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

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有关。

第三部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3.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通讯等领域的发展不平衡,给农民创造收入机会的条件有限。

3.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少,高质量教育机会不足,导致农民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影响其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3.3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较为单一,农民的收入主要依靠农业,但农业收入受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易受损。

第四部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1 社会稳定性受到威胁收入差距过大容易引发社会不满和不公平感,加剧社会矛盾,对社会的稳定性产生威胁。

4.2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限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失衡,限制了农村居民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第五部分: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5.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收入机会。

收入差距研究成果报告

收入差距研究成果报告

收入差距研究成果报告收入差距研究成果报告收入差距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不同群体或个体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

这种差距的存在常常引发社会不满和不公平感,因此对收入差距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以及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大量的经济数据和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结论:首先,教育水平是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容易获得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并且其收入水平通常也更高。

因此,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

其次,职业选择也是决定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职业领域和行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异。

一些高风险和高技能的职业通常可以带来更高的薪酬,而对于一些低技能的劳动力来说,由于市场需求较少,相应的收入水平较低。

因此,为了减少收入差距,需要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人们能够进入高薪职业。

另外,性别和种族也会对收入差距造成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许多社会中,男性的平均收入要高于女性。

这主要是由于性别歧视和社会结构的原因。

同样的,种族歧视也会导致不同种族之间的收入差距。

因此,为了实现更加公平的社会,需要通过法律和政策来禁止性别和种族歧视,并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薪酬。

最后,收入差距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较大的收入差距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政治动荡。

同时,收入差距过大也会抑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措施来减少收入差距,包括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改善劳动力市场,加强社会福利等。

综上所述,收入差距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水平、职业选择、性别和种族等因素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

减小收入差距对于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

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调查报告统计

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调查报告统计

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调查报告统计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发展战略上长期实行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发展战略是日前城乡差距扩大的历史原因。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工业化体系,在当时财力匮乏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我们只能采取剥夺农业的方式,长期运用工农产品”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来积累资金,扶持工业的发展。

同时还采取了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民迁入城市,形成了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迅速拉开了城乡差距。

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还存在于:当我国工业化体系建立之后,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重工抑农、以农补工的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是对农村和农民的掠夺采取了新形式。

如在城镇发展中,低价征用农村工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廉价占用上地资源途径,剥夺农民收入每年达几千亿元,xx年,各级城镇政府从上地一级市场获得收入1318亿元,企业从上地二级市场获得的收入高达7178亿元,从征用上地剥夺农民的收入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剪刀差’。

直到xx年,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降低和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加之粮食价格的恢复性上涨,才出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有缩小的情况。

2、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还是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首先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在生产领域,生产同种商品的众多生产经营者中,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可以获得正常利润;其生产的商品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发财致富;其生产的商品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得不到正常利润,甚至亏损和破产,沦为贫困者。

在流通领域,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不应求,其产品价格就上涨,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求平衡,则可获得正常利润;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供过于求,其产品价格就会下降,甚至卖不出去,生产者就得不到正常利润,甚至亏损或破产,沦为贫困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思考调查报告学院:法学院班级:10法四班姓名:覃保长学号:110563010445 据调查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但是在人们整体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两极分化趋势和中等收入者比重相对过低(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只占全国人口的18%左右)的情况,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富裕的更加富裕,贫困的更加贫困,社会公平日渐突出的问题已充分体现在收入分配上。

中等收入者比重过低以及大量的低收入者存在的结果导致了消费倾向降低、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结构断层、持续发展受阻,同时还会造成社会的畸形分层,致使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当前出现的仇官、仇警、仇富等诸多问题就是明显的反映。

现在,对收入分配问题中央高度重视,十六大报告就已正式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改变目前的金字塔型分配格局,努力建立起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从近期来看,它有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则可以为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与之相配套的社会结构。

收入差距过大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包括政策层面、市场层面、地域层面、人的层面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中从政策性因素来看,市场经济中的政策性缺陷是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经济增长成为政府的主要目标,收入差距开始产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快速增长,相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却没有建立起来,社会中存在着很多暴富的机会,政府一直没有采取有效方法改善这种局面,导致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在肯定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应该看到,部分地区和行业竞争的初始机会是不均等的,如电力、通信、邮政等垄断行业的存在导致宏观、中观层面收入分配差距拉开。

收入分配问题实际上包括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过大两个问题。

收入分配不公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并使这个差距不断加大。

所以,收入分配不公是现阶段收入分配的首要问题,是收入分配中各种问题的综合表现。

人们对收入分配的不满情绪更多地集中在收入分配不公。

他们往往把收入分配的问题归结为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垄断行业的垄断利润、获得收入的机会不均等这些方面,人们更加关注收入分配过程和机会的不平等,把现有收入分配问题的矛头都指向分配制度政策性的缺陷。

因此,真正地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就必须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为突破口,必须解决政策层面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否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相关问题只要是市场经济,收入分配的差异化与收入途径的多元化就是必然发生的现象。

市场经济仍然有由不完全竞争与要素和物品差异带来的收入分配的社会不公,如:产品与要素的非同质化带来的不公正等。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完善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自由流通机制,生产经营中的公平竞争机制和合理的价格机制。

保证要素贡献与要素分配相符合的分配机制的正常运行,使各个行业和劳动者的应有收益得到体现。

应完善人力资本培育的合理制度,建立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的稳定机制。

现在,技术、管理等要素成为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

要使低收入者收入持续而有保证的增加,必须增加其人力资本的竞争力,必须对现有的人力资本培育制度进行变革,促进各项制度的完善,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政府应协调资源,给每个人提供一个平等发展的机会。

改变因获得资源的机会不均等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况,这种不公状况与市场化的分配制度也是背道而驰的。

这就要规范教育的平等机制,保证所有新生劳动力都能接受平等有效的培育,加大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多种形式的物质支持。

还要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建立失业人员的人力资本转型和升级机制。

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对市场的运作从内因和源头上调节收入分配。

如在宏观财政和货币等政策方面,加大对中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选择上,倾斜于经济薄弱地区和西部地区,形成多个发展极。

另外,还要重视市场法制化建设,加强对非法收入的监控打击力度。

二、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督和管理行政垄断的存在,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平等。

这些行业中的员工,不用担心企业的亏损,无论工作的努力程度如何,都可以享受垄断利润,通过行政垄断获得垄断利润,然后再将利润转化为个人收入。

而其他企业无论付出多大努力,都只能获得市场竞争后的正常利润,员工也只能得到正常的收入水平。

这就导致行政垄断行业的员工和其他企业的员工,在收入分配之初就处在不平等的地位,非市场化的因素是其收入差异的主导。

针对行政垄断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政府只有不断消除对非自然垄断性行业的行政垄断,引入竞争,积极推进市场化进程,才能打破垄断,使所有人处在相同的收入分配起点。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时期,优势产业的交替变化极为频繁。

虽然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最终要靠市场机制来完成,但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责任就是制定反垄断法并对垄断行业进行监管。

一是制定工资指导线,加大对工资福利过高、增长过快行业的职工收入调控力度;二是加强垄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企业内部机制规范收入分配行为;三是制定消除垄断引入竞争的法律法规,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确保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四是加强对特殊行业的监管,审计企业利润,完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五是按国际惯例提高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六是创造同等条件促进符合这些行业要求的劳动力合理流入。

三、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通过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使中等收入阶层在这些产业中发展壮大,让多数人进入中等收入阶层。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这样就会出现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上升现象。

而这种从业人数的重新整合,就会出现具有不同的经济地位和利益特点的社会阶层,从而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一个以中等收入者阶层为主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50%的社会。

这样就实现了社会职业结构的转换,即由以蓝领为主体的职业结构变成以白领为主体的职业结构。

产业政策要做到城乡有别:在城市,大力发展包括商业、饮食、服务、旅游、社区服务等第三产业;在农村,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要进一步推动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拓宽普通劳动者就业门路。

通过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吸纳大量人员就业,避免就业机会不平等带来收入不平等。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要放宽市场准入,改变歧视政策,实现公平竞争。

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是改变地方面貌、增强地方实力的重要依托,也是藏富于民、扩展就业途径的有效选择。

四、税收调节税收制度对做大中等收入群体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用原理是“限高、促中、提低”。

处理好高收入者、中等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既维护高收入者的正当利益,又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也会增加起来,在整体收入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收入差距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税收来实现的,通过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的个人所得税,进行二次分配,缩小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这是调节贫富差距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个人税收方面,应提高个人所得税门槛,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并加强征缴,将过高收入调下来。

它主要表现在对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遗产赠予税、物业税、存款利息税、特别消费税等为补充的个人收入税收调节体系的运用上。

政府要完善以税收为主的收入再分配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税负机制,保证纳税比率与人们的实际收入挂钩。

目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仍是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占税收总额的三分之二左右,这不利于收入差距的合理调节。

今后应注重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等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在总体上要提高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来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福利水平,通过拓宽对奢侈消费品等项目的税基、制定合理的税率和建立有效的征管机制来调低过高的收入。

还要加强审计和监督力度,严肃税收法制,防止各种方式的偷税漏税,保证税收调节可以真正的改善低收入者现状,增大对偷税漏税者的惩罚力度,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五、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高收入者可以将收入转化为各种享受型消费,而低收入者甚至连生活都难以维持。

因而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促进社会公平,缓解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问题。

全社会都要关注弱势群体,要强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

社会保障对个人收入差距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对低收入者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最低教育保障、最低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可以促使人们互助互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貌,促进实现公平目标。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起步建立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都很不完善,资金的筹集方法也十分单一,发放的范围也不尽合理,对劳动者的覆盖率比较低,相当数量的低收入者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

现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日益增多以及农村贫困人口还大量存在,针对这种现状,政府应该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完善“低保”制度,使所有低收入者都可以得到必要的社会保障,只有这样,才可以防止收入差距过大引起这些人生活情况恶化。

还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鼓励通过社会集资或其他途径,建立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和救助机构。

总之,政策性因素是收入差距过大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采取若干切实有效措施。

只有这样,这一情况才能得到根本改变,社会公平才能得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