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入差距的扩大看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调整

合集下载

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

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
() 3 分配 格局不 合理 不 同人群 之问 的利 益分配关 系 , 正在对 我国社会 经济生 活产生重 大影 响 。由于 收入差距扩大 , 乡居 民的收入分层 城 很明显 , 配格局就 像一个“ 分 倒三角形 ” 。这 样的分 配格局对
保持 社会稳定是 极为不 利的 , 而且这种 不合理 的分 配格局 开 始 固化 为社会 结构 。主要 表现 为 以 占有 大 量资 源 为特征 的 强势 群体和拥 有大量 人 I为 特征 的弱 势群 体 的形 成 。强 势 : 1 群体拥 有大量 的资源 和财富并且 固化为稳定 的结盟 关系 , 表
要任 务 , “ 采取 效率 优先 , 兼顾公平 ” 的原则 , 大地 促进 了社 极 会 主义 市场经济 的发展 。与此同时 , 在社会 各领域 中也 出现
了诸如 收入分 配差 距越来 越呈现全 面和多层次地 态势 , 收入
5 . 。这说 明在整个 国民收入的分配 当中 , 71 通过 劳动报酬 分 配的 比重过小 。对于过 高的收入 , 收无法 实现对 收入差 税 距 扩大趋 势的有效 调 控 , 时甚 至起 反 作用 。在一 些 国家 , 有 人们在税 前收入 的差距可 能会很大 , 但经过个 人收 入所得 税 的调节 , 这种 差距会 大大缩 小 , 我 国 的个 人 所得 税显 然 没 但 有起到调 节收入 的应有作 用 。 () 2 分配 秩序失 范 国有单位的分 配失控 , 是造成分 配秩序混乱 的根 源 , 主要 表现为分配规则 的混乱 、 无序, 资金渠道过多 、 过滥 。国家垄断
新视 角
论 收 入 分 配 领 域 中 的公 平 与 效 率 关 系 问题
韩 淑慧 ( 吉林师 范大学 管理 学院 , 吉林 四平 1 6 0 ) 30 0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思考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思考

样。通过改革, 我们打破了这种旧体制, 代之以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新体制 , 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 , 多种分配方式
6 9
并存的分配制度。不可否认这种分配制度在提高效率的
同时, 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拉大, 有人认为这
率就越高。由此导致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 , 我们把效率和公平看成一对无法t N ̄ , l 的矛盾, 追求效率
必然要牺牲公平, 追求公平必然要牺牲效率 , 认为“ 只能 有一方为主 , 另一方为附” 、 “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
( 三) 在探寻现阶段解决公平 问题 的途径 时找错 了
部分人在讨论效率与公平 的关系问题时, 通常是把
了相对的解决, 而社会不公平问题却 日益凸显 , 此时收入
差距迅速扩大, 并有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造成破坏 的可 能。针对这种情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
公平当成效率的对立物来考察的, 认为一个社会越公平,
效率就越低下 ; 反之, 在一定的范围内, 社会越不公平 , 效
入, 从而带动其他劳动者向他们学习, 使全国人民都 比较

程回顾
快的富裕起来。党的十三大提出“ 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 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
导集体系统总结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效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在改革开放 的实践活动和历 史进程 中, 我们党和政府通过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过去我们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
搞“ 大锅饭” 、 “ 铁饭碗” , 干多干少一个样 , 干与不干一个
差距过大的根本原 因, 明确摒弃了“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的提法 , 并且“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统一起来” 作

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再认识

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再认识

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再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分配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收入分配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首先,公平与效率是相互依存的。

在收入分配中,公平和效率是两个重要的目标。

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而效率则是指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两个目标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如果只追求公平而忽视效率,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益的降低。

同样,如果只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现象的加剧。

因此,我们需要在收入分配中平衡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其次,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不仅仅是分配的公正性,还包括机会的公平性。

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一些人的机会受到了限制,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应有的收入。

因此,在收入分配中,我们需要重视机会的公平性,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和效率。

最后,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和效率需要通过制度来保障。

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过高,而一些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过低。

这种不平衡的收入分配现象需要通过制度来加以调整。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公正、透明、有效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税收、社会保障、教育等手段来实现收入的公平和效率。

综上所述,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需要重新认识。

我们需要平衡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重视机会的公平性,通过制度来保障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中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认识

我国经济发展中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认识

我国经济发展中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认识什么是效率和公平效率:指人的活动的效率。

人的活动是主体借助一定的手段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效率就是人的生产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关系:成本不变,产出越大,效率越高;同样,产出不变,成本越低,效率越高。

公平:平等的对待公平,不平等的对待不公平。

人世间有很多公平的事,可是有一些事是不公平的,在这我不是要说,谁做的不对,只不过有些不公平的事发生在一些人身上是致命的。

我不希望,有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利,做出一些不平等的事。

人都是有错的,只要不是有意的,可以原谅。

但是即是这样,有时也会出现不好的事。

如果你是他的上级,请你做事慎重。

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在相同程度上是不合理的。

比如,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严重不公平。

近几年,企业参照公务员加薪的比例,根据企业效益来自主上浮工资。

然而,企业管理者设计制定的调资方案带有巨大的“利己性”——企业利润向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严重倾斜。

部分管理者上涨工资份额是大多数职工群体上涨份额的好几倍。

总之。

一半以上的利润流向了企业上层,剩下的员工工资也就寥寥无几了。

企业分配制定的不公,与职工在收入分配,工资改革等方面缺乏话语权和监督权息息相关。

制度的设计者得不到有效的制衡,制度就只能“造福”他们自身。

我国《工会法》规定,企业调资和大的投资经营决策等事项,必须经职代会审议表决。

可现实是,组成职代会的“职工代表”大部分是企业的高管和中层管理者,不合理的调资方案同样得以顺利实施,职代会沦为走过场。

企业分配制度的不公,是城市中诸多不公正分配制度的一个缩影;企业管理层与职工之间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也正是城市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一面镜子。

因此,在我看来,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符合经济规律,有利于城市良性发展的有效公共政策,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干预”和引导不公正的城市分配制度回到健康的轨道上来,在法制的框架内规范运行。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抑制或者消除过大的城市居民收入差距。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摘要]我国进行市场体制改革以来,在经济发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些隐藏在社会内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收入差距扩大以及经济中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原先所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也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关键词]公平效率基尼系数和谐社会一、公平与效率的含义(一)公平的含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平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有人以收入差距大小作为判断标准,认为收入差距大小适宜就是公平;有人以劳动能力的贡献大小作为标准,认为按劳分配就是公平;有人以在市场竞争中的平等地位为标准,认为机会均等就是公平。

而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公平是历史的,相对的。

其意义虽十分广泛,但核心却是经济公平,即利益分配公正合理。

经济公平强调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

机会公平是指市场经济所有的参与者不因其出身、家庭背景、自然环境等而丧失或额外获得某种参与竞争的机会;规则公平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面对的是无歧视的制度和市场秩序,不存在对某些群体有利或不利的特殊规则。

经济公平的重心在结果公平上,(收入分配差距保持在合理的区间,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即分配应在与人们的能力、贡献相适应的基础上表现出适当的差距,报酬或收入与投入或代价成比例。

如果不得不产生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也应该有利于最少受惠者,利益分配向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倾斜。

(二)效率的含义:效率就是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比。

生产劳动总要有所投入和成本,投入愈少,成本越低,产出愈多,收益愈高,则效率就越高。

由于资源总是有限的,人们的经济活动就不得不在竞争中追求高效率,这样才不至于被淘汰。

它的内容很广,包括生产效率、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资源的动态效率等等。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我们着重理解微观和宏观层面的效率。

微观的效率反映的是各个市场主体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满足消费需求的状况;而宏观的效率,反映的则是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的状况。

高度重视收入差距扩大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

高度重视收入差距扩大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

政支农支 出合计 1 3 亿元 ;04 达 1 2 20 年 到 2 5 亿元 , 加将 近一倍 。 8 3 增 用于农 业
萧灼基与 同乡中的部分 两会代表合影
改 革开 放 以来 ,我 国人均 收入 和 支 出占财政 总支 出的 比重从 77 1 . y 5 o增 生活水平都 有很大提 高 。 农村 居 民人均 到 82 但是 与历史 上 比较 , 于农业 .%; 用 纯 收 入 已从 1 7 9 8年 的 1 1 提 高 到 支 出 占财政 支 出 的 比重 不是 上 升而 是 3元
大成果。 但是在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的 19 9 9年为 82 %, 十五” 期 间除 20 .3 “ 04
同时 ,还 有部 分城 乡居 民仍 然 十分 贫 年 以外 , 降至 8 %以下 。
困。 20 年 ,全国农村仍 有贫困人 口 04
农 村是我 国贫 困人 口集 中的地方 。
20 0 5年 的 32 0元 ,城镇居 民人 均 可 下降。改革开放以来第七 、 、 0 八 九等三个
支配 收入 已从 17 9 8年 的 3 3元 提 高 五年计 划 , 4 除个别 年 份 , 比重 都超 过 其 到 2 0 的 1 0 元 , 0 5年 02 0 贫困发 生率从 现在水平 。19 9 0年 为 9 8 以后 多数 . %, 9 3 .%下 降到 4 07 %左 有 ,这是改 革 的伟 年份都呈下 降趋势 。19 9 4年 为 92 %, . 0
者 、政府官员都是解放后依靠助学金培养 出
来 的 , 个制度应该恢复起 来 。如果有 3% 这 0
的学生享受助学金 , 每年 人均 3 0 0元 , 约 0 大 需要 10 元 , 0亿 不过 占财 政收入 的 03 .%。国 家财力是能够承担的。 革开放 以前 , 改 国家财 力十分有限 ,仍从各方面急需的经费中挤出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谈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对策思考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姓名***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的贫富差距增大,效率和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

从社会主义本质来看,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本国对待效率和公平的历史与现状出发,深刻认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思考,认为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必须要将公平提升到与效率同等的地位上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合理分配、推进教育、完善社保和法制,才能使效率和公平更加平衡。

关键词效率公平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对策思考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论概述效率是指人的活动的效率;公平是一定历史条件下 通过经济、政治、法律、道德等方式整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准则。

从社会主义本质来说,效率就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公平就是要达到消除剥削,消灭两极分化。

因此,效率和公平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指标,却同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

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首先是要正确认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在我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一直都被形象的称为“扩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问题。

没有蛋糕何来分蛋糕之说,所以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效率,空谈公平是毫无意义的。

从本国发展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一直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分配非常公平,但生产效率低下,社会物质匮乏,大家的生产生活资料都得不到满足,根本就谈不上分配公平。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来看,只有物质财富更加丰富时,公平才会增长,越是在不发达的阶段,收入分配就越达不到不公平。

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全社会也才能达到最大的公平。

也就是说,效率使公平建立在更雄厚的物质基础上,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极大提高为基础的。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如何解决收入分配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如何解决收入分配及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讨论: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答:一、首先我们来了解效率与公平的有关含义:1.从经济学上来说,效率就是生产要素的节约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强调效率的重要性,就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而公平是指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所体现的平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机会均等。

对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应当辩证地动态地来认识。

2. 在资源配置与收入问题上,效率与公平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如果强调公平而忽视效率,就会因产生平均主义而阻碍经济的增长导致普遍贫穷;如果只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就会因分配不公而影响社会安定。

从发展经济和社会稳定角度看,最好能够选择一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

3.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经上升到了0.5左右,已经超过了0.4的公认警戒线,这说明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二、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1.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差距。

如一些行业搞垄断性经营,取得了过高收入。

2.地域差别造成的差距。

由于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基础条件、人口素质、生产力水平等差异以及政策因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较慢。

3.再分配手段不完善造成的差距。

目前的再分配领域中,无论是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还是对低收入者的保护都还不完善,致使初次分配中形成的较大差距缓解比较慢。

4.非法收入造成的差距。

由于管理的疏漏和一些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给非法收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特别是存在着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以及利用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投机欺诈等各种非法手段获取高额收入等现象。

三、我国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1.效率和公平不是同一个层次的问题,不存在第一、第二的关系,二者都很重要;效率和公平不是对立物,不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同公平发生矛盾的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生产方式,而不是效率。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结合我国改革进程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结合我国改革进程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结合我国改革进程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的发展及其暴露出的问题,理解公平和效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办法。

结合我国改革进程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这种经济制度的原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与这一基本国情相适应,我们国家必然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原因:在我国现阶段,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制度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将改革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制度的改革上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农村和城市两个阶段不断推进,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

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根据党的方针战略,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础。

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

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的功能性分配方面看,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的过程。

特别是近几年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一个较为迅速的下降过程,由此导致在让劳动者分享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方面,我们又或多或少向改革初期的原点回归。

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

在行业垄断的背景下,只有那些垄断行业才有能力大幅度增加员工的工资、福利,由此也就形成了一种工资分配秩序的“潜规则”。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杨欢丽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杨欢丽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 入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 入
2007
2008 2009
11151
12734 13897
3742
4374 4811
2.98
2.91 2.89
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在21世 纪的今天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普遍在提高,但是城镇居民可 支配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农村,城 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2010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表2001-20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 比(单位: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 活水平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生活满意 度和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 出现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2001-2010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比 25000
年份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城与 人均可支 人均可支 农之 配收入 配收入 比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公 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喜洋洋
目录
一、公平与效率的涵义及其关系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实践探索
三、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四、正确处理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的对策
一、公平公平与效率的涵义及其关系
(一)公平与效率的涵义
1.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
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5746 6606 7165 7865 8503 9472
2140 2250 2335 2626 2810 3182
2.69 2.96 3.07 3.00 3.03 2.98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01 年份
2011年按地区分居民平均收入(元) 30000 25000 20000

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告 强 调再 分 配 更加 注 重 公平 ,就 是 要 加 大税 收 等经 济 杠杆 对 收 入 分 配 的 调节 力度 , 进 社会 公 平 。 当 然 , 配 也 要注 意 促 分 促进效率。如果把 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 , 出现奖懒罚勤 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 的公平性, 从而也会损害效率, 反 过来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 。所 以, 只有 初 次 分 配 和 再 分配 都促 进 效 率 与 公平 有机 结合 , 能 促进 国 才 民收入合理分配, 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又有利于促进 社会和谐 。 二 、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收入分 配中公平 与效 率关系的 演 变 改 革 开放 以 来 , 效 率 的 提 高 和 公 平 的 增 长 并 不 是 同 步 的, 两者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改革进程的发展而相应地转变, 改 社会可 以承 受的限度 内的一种相 对平等 的分配 。初次分配 大 致 经 过 了三 个 阶 段 。 第 一 阶 段 : 革 开 放 初 期 。 我 们 国 一 和 再 分 配 是 收入 分 配 的 两 个 环 节 。 初 次 分 配 是指 在 乍 产 活 家 针 对 过 去 “ 大 二 公 ” 的 平 均 主 义 分 配 方 式 对 效 率 造 成 动 中, 企业 作为分配主体 , 国民生产 总值在 国家、 企业、 的损 害 , 出 让 一 部 分 人 通 过 诚 实 劳 动 、 合 法 经 营 先 富 起 将 提 个 人之 间进 行 分 配 , 生产 要 素 的提 供 与报 酬 支 付 的关 系 是最 来 。这 一 阶段 的根 本 任 务 是 发 展 生 产 力 , 破 平 均 主义 大 锅 打 基本的初次分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次分配关系主 饭, 初 因此在分配中注 重效率, 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要 由市 场机 制 形 成 , 生产 要 素价 格 由市场 供 求 决 定 ,政 府 通 这一时期由 于着力 点主要放在效率上, 公平 问题基本上被忽 过 法 律 法 规和 税 收 进 行 调 节 和 规 范 , 不 直 接 干 预 。再 分 配 视 了 。但 由于 整个 社 会 的财 富都 获 得 了增 加 , 们 生 活水 平 人 是指 在 初次 分 配 结果 的基 础 上 政 府对 要 素 收 入进 行 再 次 调 节 得 到普 遍 提 高 , 而 这 个 时 期 公 平 问题 并 不 突 出 。 第 二阶 因 的过 程 。 主 要 通 过 税 收 、 提 供 社 会 保 障 和 社 会 福 利 、 转 段 : 0世 纪 9 年 代 。 随着 我 国 改革 开 放 的进 一 步 深 入 , 2 0 人 移支付等 调节手段 进行 。重 点调节地区 之 间、城 乡之 间、 们 的收入不断提高,但收入差距逐步增大 , 引发的社 会问题 部 门之问 、不 同群 体之 间、在职 与退休人 员之 间的收入关 逐渐 增多 。基于我 国的 国情 ,一方 面进一 步提 高效率 , 不

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再认识

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再认识

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再认识一、引言公平与效率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我国当前收入分配面临的一大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再认识。

二、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探讨2.1 公平与效率的定义公平是指资源、权力和机会在社会中的合理分配,涉及到社会正义和社会道德的问题。

效率是指资源的最优利用程度,包括生产效率和资源分配效率。

2.2 公平与效率的互动关系一般来说,公平与效率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强调公平的情况下,有时会牺牲一定的效率;而注重效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受到不公平待遇。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公平与效率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促进和依赖的关系。

三、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问题3.1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我国收入分配不均,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行业差距等问题。

城市居民的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对较低。

3.2 收入分配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平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和不平等问题。

贫富差距扩大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满情绪的增加,对社会和谐发展造成挑战。

四、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思考4.1 实现公平与效率的调整机制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以确保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效率。

这包括税收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措施。

4.2 增加社会投资与公共服务通过增加社会投资和提供公共服务,可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公平性。

加大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等领域的投入,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更多的公共资源。

4.3 加强监管与合法权益保护加强对收入分配的监管,打击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加强法治建设,确保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五、结论公平与效率是我国收入分配中互为依赖的两个重要因素。

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效率,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增加社会投资和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监管和合法权益保护,以实现我国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的良性互动。

对我国当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收入分配原则的思考

对我国当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收入分配原则的思考

对我国当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收入分配原则的思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也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当前收人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造成的。

贯彻和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不同领域、不同分配环节,以及不同分配机制下有不同的侧重点。

标签:分配原则社会公平和谐社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原则。

坚持效率优先,就是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公平,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不能出现两极分化,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的社会条件。

效率优先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保障。

只有注重效率,才能使经济不断发展。

只有当经济效率达到最优时,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才算达到最优,物质生产与经济收益才会实现最大化。

兼顾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只有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下,经济才能够持续的发展。

然而,社会稳定也是建立在收入分配公平的基础上的。

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影响经济的发展。

因此,兼顾公平,是收入分配所必须坚持的原则。

我国在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确实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带来了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

但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格局也不合理。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3年已升至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2004年达到0.465,2005年逼近0.47,2006年以来仍持续增长。

社会公平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必须正视且加以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世界上所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探索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问题简析

我国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问题简析

我国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问题简析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同时收入分配效率与问题也受到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关心与重视,个别行业与地区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所以探索收入分配与公平效率的重要关系是十分有意义的。

公平与效率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公平和效率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过于重视公平可能会损伤人们的积极性,效率就会随之较低;而如果社会过分的注重效率那么收入差距拉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公平分配,是指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

劳动者和生产要素的投入者在分配中遵循机会均等、规则公平的原则,允许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但又要防止两极分化。

因此,公平只能是部分规则的公平,不是结果的平均。

公平与效率紧密联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一、我国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认识与发展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较差,各项经济指标落后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是一个实行平均主义的国家,使得效率大受影响。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拉开了收入差距,也提高了效率,这一时期很多人宣称注重效率的重要性而忽视贬低公平的地位,随着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很多学者更加是一边导向了效率。

那么为什么应该注重公平的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却提出了注重效率呢?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长期的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不高,所以只有在先注重效率的情况下,做大“蛋糕”,而社会并没有把公平置之不理,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富带动后福,体现了社会的公正性。

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随之也凸显了许多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公正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一直沿用,直到2004 年黨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没有再次出现在文件中,而是代之以“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员的共同富裕。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意义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意义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及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意义[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次分配中应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初次分配不注重公平而寄希望于二次、三次分配,最终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的考察,指出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收入差距初次分配公平效率一、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收入差距是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综合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基尼系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进入了分配不公平的区间。

根据2006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2003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6,2004年为0.465,2005年逼近0.48,高于国际公认的0.4的分配不公平警戒线。

据统计,我国最贫困的20%的家庭占有国民全部收入的4.27%,而最富有的20%的家庭占有国民全部收入的50.24%。

从我国的三次分配来看,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基础,收入差距过大主要在于初次分配中公平的缺失。

(一)二元经济体制下城乡差距扩大随着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城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大。

城乡差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不公平,城乡居民人均初次分配收入差距对城乡人均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也呈不断扩大趋势,近十年来均达到一半以上。

根据《2008国家统计年鉴》统计,可以看出199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8.6元,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1700.6元,收入之比为1:2.4,而到了200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22.2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2元,收入之比为1:3.23,突破收入之比1:3,据世界银行有关报告,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收入的比率为1:1.5左右,超过1:2的极为罕见。

可见,城乡差距是目前中国贫富差距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初次分配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显著,在1990年城乡居民所获得的收入比是1.3,1995年扩大到1.63,而到2004年达到2.01。

谈谈中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谈谈中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谈谈中国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混合1103 曾洋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奇迹般地崛起,中国也成为一颗举世瞩目的耀眼明星,在世人看来,中国经济前景一片大好,然中国人却深知,中国内部存在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假如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中国经济很可能会“搁浅”!关键词:中国、收入分配、公平、效率、基尼系数;效率与公平,相信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的每位大学生对这组词都不陌生,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上至中央领,下到普通百姓都对效率与公平尤其是收入分配中的效率公平问题极为关心。

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影响,国人对公平问题尤为纠结,而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不公平事件”越来越多,譬如就业靠“拼爹”拼关系、“我爸是李刚”、郭美美炫富、国企老总被爆出天价年薪、垄断行业“盈利”能力超强等又重新掀其了人们对收入分配是否公平问题的大讨论。

而本文将对中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合理进行探讨,并将着重借助基尼系数研究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

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甚至渐渐出现的两极化趋势主要是由改革开放的政策造成的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基本不存在太大的贫富差距,所以改革以前的经济政治制度是公平的而改革后的则过于注重效率而渐渐忽视了公平。

应该说,改革开放的政策确实确实对收入分配的公平造成一定影响。

这表现在过度地强调效率激励机制也许会产生不公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微观主体的个人意识也许强过了集体意识,市场的开放给了部分私利者以可趁之机,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主体地位的不平等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等。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罪魁祸首,而以前的制度就是公平的、完美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1956年至1978年这二十多年时间)在收入分配方面有什么特点呢?如果用一句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可以这么说:改革以前的中国是一个均等化程度很高或不平等程度很低的社会,但同时也存在着和隐含着一些不平等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472 . 2 元 , 农村居民家 庭人 均纯收入为 2622. 2 元 , 其收 入之比 扩大到 3 . 23 1 。 2007
年和 2008 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有所下 降 , 但仍然 维持 在 3. 2倍以上的高位。 2. 东 、 中、 西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 , 省际之间职工平均工资的差距并不大 ,
[ 收稿日期 ] 2009- 07 - 08
距继续扩大 , 2001年电力、 煤气和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职 工平 均工资高达 18569元 , 农林牧副渔业职工平均工资仅为 6557 元 , 前者是后者的 2 . 83 倍 ; 到 2007 年金 融保险业 职工平 均
[ 作者简介 ]李 花 ( 1984- ), 女, 河北邢台人, 硕士, 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E - m ai: l m olyliya@ 126 . com
成并有越拉越大趋势 。 要解决贫富差距 问题以履行社会公平原则 , 关键是要调整收入分配政 策 , 注重初次分配的公平 。 为 此 , 提出应重点解决因政策因素造成的初次分配领域中社会成员 之间收入分 配不公问 题 ; 借 鉴西方发达 国家经验 , 健全 和 完善收入分配中的干 预政策 。 但是 , 在目前阶段 , 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 统一 , 必须确保公 有制经济在 整个国民 经济中的 主 体地位 。 关键词 : 贫富差距 ; 收入分 配政策 ; 公平 ; 效率 中图分类号 : F 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672- 4658( 2009) 04- 0026- 03 据统计 , 1978 年 职 工年 平均 工 资最 高的 是 青海 省 , 为 907 元 , 最低的 是江苏省为 513 元 , 前者 是后者 的 1. 77 倍。 到 1990 年 , 东部地区职 工平 均工 资大 幅度 增长 , 并超 过了 西 部省区 , 但西部地区 职工平均工资仍有较大增长 , 中部地 区 职工工资增长较慢 , 当年职 工年平 均工资 最高的上 海市 达 2917 元 , 最低的江西省 为 1729 元 , 前者 是后者 的 1. 69 倍。 经过 10 年的发展后 , 到 2000 年 , 职工年平均工 资最高的 仍 是上海市为 18531 元 , 最低 的是安 徽省 为 7908 元 , 前者 是 后者的 2. 34 倍。又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 , 省际之间职工 年 平均工资的差距进一 步扩大。 从东中西 部划分 来看 , 东 部 与中部人均收入水平 都要高 于西部地 区 , 并且中西 部人 均 收入水平的差距相对 较小 , 而东部 地区人 均收入则 要大 大 高于中西部地区。 3 .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在目前居民收入分配中 , 受供需矛盾、 价格因素、 消费者 偏好及产业政策等影响 , 不同行 业间的收入差 距明显扩大 , 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 , 职工工 资受到严格计划控制, 不同行业间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据 统计 , l978年收入最高的行业是电力、 煤气和水生产供应业 , 职工年均工资为 850 元 , 收入最低的 行业为社 会服务业 , 职 工年均工资为 392 元, 二者 绝对差距为 458 元 , 相 对差距 为 2 . 17 1。自 80 年代中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 行业差距 问题越来越突出。 1998年 , 收入最高 的行业是 金融保险业 , 职工年收入为 10633 元 , 收 入最低的 行业是农林 牧副渔业 , 职工年均工资为 4528 元 , 二者绝 对差距 已达到 6105 元 , 相 对差距扩大到了 2 . 35 1 。进入新世纪 , 行业之间的收 入差
始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 大。 1985 年农村 居民家 庭人 均纯 收 入为 397. 6 元 , 城镇 居 民 家庭 人 均可 支 配收 入 为 739 . 1元 , 两者之 比为 1 1. 86。到 1994 年农 村居 民家 庭
人均纯收入 与城 镇居 民家 庭人 均可 支配 收入 之比 扩大 到 1 2. 86 。到 1997 年 , 城镇居 民家庭 人均 纯收 入与 农村 居 民家庭人均 可支配收入之比缩小到 2. 47 1 。到 2003 年城
工 资 高 达 49435 元 , 而 农林 牧 副 渔 业职 工 平 均 工资 仅 为 28442元 , 前者是后者的 4. 46 倍。受 2008 金融危机的影响 , 2009 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愈显扩大。 4. 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扩大 据统计 , 在改革 开放初 期的 1978~ 1984 年 , 居 民收 入 差距总体上呈 逐步 缩小 态势。 1978 年居 民收 入差 距的 基 尼系数为 0. 29, 到 1984 年下降到 0 . 24, 这 主要是因为 政府 在农村推行家庭联 产承包 责任制 , 缩小 农产品 计划收购 比 重 , 提高农副产 品收 购价 格 , 农民 收入 迅速 增长。 在 1985 - 1996 年期间 , 居民收入差距缓慢扩大。 1984 年全国 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点由 农村转 向城市 , 政府 通过实 施有利于 企 业发展的政策 , 使城镇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 , 乡镇企业也 同时进入发 展期。但由 于农 产品 ! 卖 ∀难 和农 业生 产资 料 ! 买 ∀难交替出现 , 农 业出 现增产 不增 收现 象 , 加之 农民 负 担过重 ,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 因 而这一时期居民收 入差距的基 尼系 数较 前一 阶段 有了 上升。 在 1997 ~ 2009 年期间 , 居民收入 差距 呈逐 年加 大之 势。 20 世 纪 90 年 代 后期 , 城镇居民收入持 续稳定 增长。而同 期伴随 着农村 经 济发展深层次矛盾 和问题 的凸显 , 农民 增收十 分困 难。特 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 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的层次推进 , 产 业结构大规模调整 , 加之 金融危 机的影 响 , 城 镇下 岗、 失业 人员再就业和新增 劳动力 就业压力 增大 , 导致 居民收入 差 距进一步拉大。 1997 年居民收入差距的基 尼系数为 0. 33 , 到 2008 年基尼系 数上 升到 0 . 48 , 超 过了 国际 公认 的警 戒 线 ,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形势严峻。 上述分析表明 , 在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中 , 存在着四个 最为明显的问题 : 其一 , 城乡 居民的 收入差距 在不 断扩大 ; 其二 , 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扩大 ; 其三 ,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 扩大 ; 其四 , 全国 居民总 体收入 差 距扩大。这 ! 四大差距 ∀的严重存 在 , 致 使财产 的集中 程度 越来越高 , 居民家庭财 产数额 的差距也 越来越 大。收入 急 剧拉大 , 贫富差距严重 , 已经 不完全 属于经济 问题 , 在社 会 上引发出一些不和谐 之音。 二、 我国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变化 之所以会出现以 上居民收 入差距 扩大化 的现 象 , 若 对 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尤 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分配政策作 一仔细分析的话 , 其关键在于处理 ! 公平 ∀与 ! 效 率 ∀的 关系 上过分强调了 ! 效率 ∀。 在计划经济时期 , 我国实行了平 均主义 ! 大锅 饭 ∀的分 配方式 , 严重地挫伤了 劳动者 的积极性。 改革开 放后我 国 对平均主义的 分配 方式进 行了 深入 探索 和改 革。 20 世 纪 90 年代以后 , 特别 是我 国 实行 社 会主 义 市场 经 济体 制 以 来 ,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问题引 起了人们 的重视。 党的十 四
公平与效 率问题是人 类社会追求 的一个双 重目标 , 也 是经济学领域一个古老而永恒 的话题。有关公平与效率问 题的讨论 , 是和经济改 革与发 展的现状 紧密联 系的。改 革 开放以来 , 我国打破了传 统计划 经济体 制下平 均主义的 倾 向 , 实行社会主 义市 场经 济体 制 , 大大 地促 进了 效 率的 提 高 , 经济出现持续快速增长 , 人 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然而 也出现了收人分配 差距迅 速扩大、 分配 不公及 社会发展 失 衡等情况 , 公平与效率问题仍是众所关注的一大问题。 一、 当前我国面临的挑战 :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化 据 统 计 , 1978 年 城 镇 居 民 家 庭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为 343 . 4 元 , 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 收入 133. 6 元的 2. 57 倍。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 承包责 任制度的 推行 , 加之 国家大幅 度 提高农副产 品收 购价 格 , 农民 收入 有了 较大 幅 度的 增长。 因此 , 在改革开 放初 期 城乡 居民 收 入差 距逐 步 缩小 , 1983 年和 1984 年城镇居民 家庭人 均纯收 入与农 村居 民家庭 人 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缩小到 1. 82 1 和 1. 83 1。 1985 年开
第 24 卷第 4 期 2009 年 12 月
邢台学院学报
J OU RNAL O F X I NGTA I UN I VERS I TY
Vo.l 24 . No. 4 Dec . 2009
从收入差距的扩大看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调整



215123)
( 苏州大学政 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江苏苏州
要 : 统计数据表明 , 近年来我国 城乡居民 、 东、 中、 西部居民以及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化 , 贫富差距已经 形
26

花: 从收入差距的扩大看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调整
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 中共中 央关于 建立社 会主义 市场经 济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 ! 效率优 先 , 兼顾 公平 ∀的 原 则。这一原则在把效率 放在优 先地位的 同时 , 提出 了兼 顾 公平的要求 , 这一原 则促进了分配制度的合理化 , 有助于 经 济和社会的 发 展。 2003 年 我国 的 人 均 GDP 达 到 1000 美 元 , 进入经 济发展的黄金阶段。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 也 出现了公共资源分布不平衡、 分配不公、 城乡和地区差距 扩 大化、 贫富 差距扩大化等不 和谐因 素 , 引 起了群 众的 不满 , 对此党和国家政府高 度重视。 在这一背 景下 , 如何 处理 公 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 成 为理论界 关注的 焦点和 热点。 党 的十六大报告在提出 !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 平 ∀的分配 原 则的同时 , 提出 , ! 初次分 配注重 效率 , 发挥市 场的作 用 , 鼓 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 劳动、 合法经 营先富 起来。再 分配 注 重公平 , 加 强政府对收 入分 配 的调 节职 能 ∀。这 是对 公 平 与效率关系作出的新阐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 出 科学发展观 ; 党的十 六届 四中 全会 通过 的 #中 共中 央关 于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又提 出 , 要 ! 建立 健全社 会 利益协调机制 , 妥善 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 促进社会公平 和 正义 , 建设 和谐社 会 ∀; 党 的十 六届 五中 全会 提出 : 要完 善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坚持各 种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 加大调节 收 入分配的力度 , 努力缓解地 区之间 和部分 社会成员 收入 分 配差距 扩大 的趋 势。 2006 年 10 月 , 十 六届六 中全 会通 过 的#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 谐社会 若干重 大问题 的 决定 ∃中的有关提法 : 在经济 发展的基 础上 , 更加 注重社 会 公平 , 着力提高低收 入者收入水平 , 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 比 重 , 有效调 节过高收入 ,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 促进共同富裕。 这里 继续 强 调注 重社 会 公平 , 同时 加重 语 气 , 要 ! 更 加 注 重 ∀社会公 平。显然 , 这 与 ! 兼 顾公 平 ∀的提法 是有 所不 同 的 , 也与效 率优先于公平 相对立。胡 锦涛总 书记在 十七 大 上作报告时说 , ! 初 次分 配和 再分 配都 要处 理 好效 率和 公 平的关系 , 再分配更 加注重 公平 ∀他 还强 调 , 要 ! 提 高劳 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这是 我们党 的文献 首次提 出 在初次收人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这一理 念 变革 , 充分 说明党和政府已 经充分 认识到 现阶段国 民收 人 增长与经济增长间的 不协调 , 并将 着力遏 制近年来 收人 分 配状况恶化、 贫富差 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 也表明我们在科 学 发展观的指导下 , 对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反映了我们党在 新的 历史 条件下 寻求 公平与 效率 的 ! 新 ∀ 平衡。这就意味着普通老百姓在国家提供的公平的竞争 环 境下 , 不仅能从再分 配中得到好处 , 在初次分配中也能确 保 自己的权益的充分行 使 , 不用再光 等着政 府救济。 党中 央 的这些重要论述发展 了对社 会主义公 平原则 的认识 , 对 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