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义变化方面探讨汉语对日源外来语的受容

合集下载

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

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

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研究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日本文化对汉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汉语中涌入了大量的日语借词。

汉语对这些日语借词的吸收和改造不但体现在字、词、词缀方面,而且体现在词义、词法方面。

本文从比较语言学的视角,以《汉语外来语词典》和网络流行词为语料,在探究上述现象的同时,研究了汉语吸收与改造日语借词的特点。

标签:日语借词吸收与改造词缀词义词法中国历代正史中的倭传、《日本传》中少量记录了日本的地名、人名、官名,它们有的是汉语音译词,有的是日本汉字。

在中日甲午战争前,中国几乎没有认真关注过日本,文化传播是中国向日本单向进行的,正史中的日语词汇对汉语也没任何影响。

19世纪70年代左右,日语借词开始大量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在甲午战争前后,黄遵宪的《日本国志》(1887年)和梁启超创办的《时务报》(1896年创刊)、《清议报》(1898年创刊)、《新民丛报》(1902年创刊)对日语借词的引进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多媒体网络时代的到来,日语借词的引进又达到了新的高潮。

在这种形势下,近几年我国学术界对日语借词作了深入的研究:沈国威(2012)研究了日语借词的发生契机、普及过程和语义特点;李运博(2012)研究了《英華和訳字典》中出现的日语新词;朱京伟(2012)研究了《时务报》中的日语借词。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比较语言学的视角,以《汉语外来语词典》为语料,研究汉语对日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总结汉语吸收与改造日语借词的特点。

一、字、词、词缀的吸收与改造汉语对日语借词中的字、词、词缀的吸收与改造,根据词源不同,可分为以下6种类型。

(一)日本“国字”现代汉语中有一部分日语借词直接来源于日本“国字”(日本人自己创制的汉字)。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日语借词在被汉语吸收之后,根据形声字的发音规则,直接用汉语所习惯的音标发音,例如:“辻(shi)、畑(tián)、畠(tián)、呎(chǐ)、腺(xiàn)、癌(ái)、鳕(xuě)”等,这些字的意义与日本汉字相同,但发音完全汉语化了。

近年日语外来词对中文的影响

近年日语外来词对中文的影响

近年日语外来词对中文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日语外来词在中文社交媒体上的使用也越来越多。

这些日语外来词的特点在于其简洁时尚的发音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为中文增加了许多新鲜元素。

例如,我们可以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带一路”、“GDP”等日语外来词,这些词汇简短明了地表达了特定的经济概念。

在热搜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诸如“酱紫”、“萌萌哒”等由日语直接音译过来的词汇。

这些日语外来词的大量出现,可以归因于多种因素。

政治和经济因素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日语外来词也因此得以在中文中广泛传播。

文化因素也是日语外来词在中文中流行的原因之一。

日本流行文化如动漫、时尚、美食等在中国拥有大量粉丝,这些文化因素促使日语外来词在中文中广泛传播。

语言接触不足也是日语外来词在中文中流行的因素之一。

中文与日语在语法、发音和书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中文使用者更倾向于使用日语外来词来表达相应的概念。

从文化、历史和社会等多个角度来看,近年日语外来词对中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这些词汇为中文增加了新的表达方式,丰富了中文的词汇库。

这些外来词反映了中日两国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这些外来词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文化融合,为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共同话题。

然而,我们也需要警惕日语外来词在中文中泛滥的现象。

过度的使用外来词可能会对中文的纯洁性和规范性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会导致语言使用上的混乱。

因此,我们在接纳和使用日语外来词的也需要重视本土词汇的学习和使用,以保持中文的独立性和文化特色。

近年日语外来词对中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还涉及到文化、历史和社会等多个方面。

虽然这些外来词为中文增加了新鲜元素,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在接纳和使用日语外来词的我们应重视本土词汇的学习和使用,以保持中文的独立性和文化特色。

从汉日对比的角度看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的开题报告

从汉日对比的角度看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的开题报告

从汉日对比的角度看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汉语外来词是指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与外界接触所产生的相互交流而逐渐被汉语所吸收并形成了一部分词汇。

外来词是推动语言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词汇也在不断地增多,对汉语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日两国文化交流频繁,因此汉语中也出现了许多日语外来词。

然而,汉中日两国语言和文化不同,导致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与日语外来词并不完全相同。

因此,本文将从汉日对比的角度来研究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旨在探究汉语外来词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研究目的1.探究汉语外来词与日语外来词的异同点。

2.研究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包括汉语外来词的来源、数量、使用范围及特点等。

3.分析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对语言和文化带来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通过文献阅读、大量实例的收集和对比分析等方式,深入研究汉语和日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汉语外来词方面。

论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展示研究结果:1. 汉日外来词从来源、数量、使用范围及特点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2. 剖析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规律,探讨其发展趋势。

3. 分析汉语外来词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汉语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并从汉日对比的角度来研究它们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预期成果如下:1. 准确对汉日两语言外来词的不同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

2. 揭示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及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

3. 对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与预判,以及指出汉语外来词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五、论文结构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

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并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汉日外来词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汉日两种语言外来词来自哪些语言、数量、使用方式和特点的对比分析,揭示两者的不同点和相似点。

第三部分:汉语外来词的发展规律。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探究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探究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探究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探究依照传统观点,日本文化源于古代中国,日语与汉语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提及文化影响,人们往往会想到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却忽略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在不同时期,尤其是近现代以来,日本文化也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单从语言文字上看,虽然汉字对日本的语音、文字、词汇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近现代日语词汇大量流入中国,日语也给中国的语言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关于日语"外来语";的先行研究在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交流中,常有两种语言相互借用的现象。

例如日语很多词汇都源于中国古代汉语,并沿用至今。

相反,汉语亦有大量从日语中引入的词汇,一般被称作日语借词或日语"外来语";。

一直以来,关于日语"外来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中外不少著名学者都提出了相关的看法。

以下就先行研究,做一概括。

实藤惠秀在《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中综合整理传播到中国的日本词汇,并分析其融汇到中国语文的过程以及对中国的现代化所作出的贡献。

其在《日本文化给中国的影响》第一章"由日本到中国";中便提到由于大量翻译日本著作,造成言语文章的日本化,并认为梁启超对日语新词的引入起到关键性作用。

王晓秋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第十二章"译书架桥近代中日互译书及其影响";一章中也提及"吸收日语新词汇";,认为日语新词汇很大程度是通过留学日本的学生翻译的书籍和创办的报纸等途径被引入中国的。

何华珍在其所著《日本汉字和汉字词研究》一书中专门从汉字词对比研究的角度,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

二、日语"外来语";引入的历史及特点从上述先行研究进一步总结可发现日语"外来语";的传入,大致可分为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在清末,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急需向外谋求新出路,而由于时间的紧迫和地理、文化相近等因素,使得中国出现大规模的留学日本热,希望通过日本学习西方的先进社会文化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

现代汉语中日源外来词的意义变异研究

现代汉语中日源外来词的意义变异研究
较 少 , 间 词 汇 的 相 互 流 通 也 较 少 , 碍 了 日语 词 汇 进 入 逐 渐 增 多 。特 别 是 到 了 8 民 阻 O年 代 , 改 革 开 放 的 政 策 下 , 在 中
道 、 陆道 、 阴道。 北 山 ( )0世 纪 8 三 2 0年 代 以 后
这一 时期的 日源外 来词 数量 较少 , 主要 是 一些 官 名 、
清末 明初 日源外来 词的大 量涌入 , 随着 中 日之间 战争
人名 、 名 , 地 留存 下 来 的 也 较 少 。 主 要 原 因 有 两 个 : 是 音 的打响而停止 。13 一 9 7~14 9 5年 期 间 , 日间 的词 汇交流几 中
世纪8 0年 代 以后 至今 , 语 对 日源 外 来 词 的 吸 收也 从 未停 止 过 。 由 于 各 种 文 化 、 言 的 原 因 , 一 时期 被 吸 汉 语 这 收 进 汉语 的 日源 外 来 词 在 意 义 上 发 生 了一 些微 妙 的 变异 , 究 这 些 日源 外 来 词 意 义 方 面 的 变异 , 研 究 近代 研 对
( ) 代 时期 一 古
在这个 时候 , 中国的一批 有志青 年提 出通过 向 日本学 习来 向西方学习 , 其代表有 张之洞 、 梁启超等等。随着 日书
旅 日语 词汇 古 代 时期 汉 语 吸 收 的 日语 词 汇 主要 有 两 种 : 是 用 中 翻译规 模 的 日益盛 大 、 日留学 生 的 日益 增多 , 一 国的汉字 记 录的 日语 的读音 , 二是 直接 引进 日语 的汉 字 。 源 源 不 断 地 涌 人 到 汉 语 之 中 。 第 一种方 式 主要是 在汉 魏时期 , 当时 日语 还没 有文 字 , 只
现 代 汉 语 中 日源 外 来 词 的意 义 变 异 研 究

日汉外来语的使用比较

日汉外来语的使用比较

日汉外来语的使用比较摘要: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繁荣,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不断地促进各国文化的发展。

特别在英语、汉语和日语间语言的发展中相互影响的同时,也对丰富其本国语言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不掌握这些新的词汇就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正确地使用这些词汇,将会给我们与世界的交流活动带来一定的方便,同时也会对汉语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外来语经济贸易同形异义词同音同义一、来自日语的“外来语”在汉语中的作用中国的古典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字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由于汉字的传入使日本终于有了自己的语言,在此基础上日本人又创造出一些新的词汇。

到了近代,汉字又在日本引进西方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里我们把近代由日本输入的汉语词汇叫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以下用带引号的“外来语”区别日语中来自英语的外来语)。

日常生活中“外来语”的引进也体现了生活的新变化、新时尚,如瘦身、健美、自助餐、度假村之类的词体现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正在和“世界接轨”。

科学技术方面的外来语也被大量地引进,如基因、克隆、纳米、数码技术、软件等,这些词的广泛使用证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

由此可见,日语中的汉语既是中国的输入国也是中国的输出国。

日语中的汉字原本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但是原有的汉语中的许多词汇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汉字的简化而演变成现有的语言,而日语中的汉字基本上还保留着中国古汉语的面貌;还有的经过日本人的加工形成了当今的日语,又从日本传到了中国。

这种语言的“反进口”现象也丰富了现代汉语。

例如“写真、人气、番号、卖场、仙贝”等词语的使用也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二、日汉词语的同形异义正是因为中日的汉字有很多相同的特点,所以有些人认为用汉字的意义去理解就可以了。

这种想法其实是个误区。

不仅有的汉字有写法的不同,而且有些日语和汉语虽然是同一汉字,意义却不同或截然相反。

例如:最近中国经常流行的“留守儿童”一词,指的是农村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留在家里。

浅谈中日外来词的吸收及影响

浅谈中日外来词的吸收及影响

( ece/ 等 。 i —rsn c )
日 中有不少缩 略了原词形式 的外来词 , 语 这些外来词和词的原形有较 大差异 , 以无法 所
2 .完全意译的词 .4 1 如 : 证( s 签 va i )超 市 ( prm re s e a t 务 u — k )服
文l I I 化 教 育
浅谈 中 日外 来词 的吸收及影 响
毕 杨
( 大连 交通 大 学软 件 高职 学 院 , 宁 大连 160 ) 辽 10 2
摘 要: 语和汉语 中都有 不少外来词 。本文就中 日 日 外来词的标记 问题 , 浅析 了汉字比片假名标注外来词更具优 势。 关键词: 语 ; 日 汉语; 外来词 1日 语对外来词 的吸收是对语 言体 系的一 直译成英语来通用。 @rc 。 ev e i) 种破坏 1 . 语法问题 .3 2 2 .从 日 .5 1 语词汇吸收的词 1 日语外来词的吸收方式 . 1 日 中有不少改变 了原词形态的外来词。 语 如 : 营 茶道 革命 大本 1 . 完全 日 .1 1 语化了的外语词 汇 常常是省略了过去分词 的词尾 一d e 现在分词的 2 汉语外来词吸收形式 的优势 . 2 这是将 词汇 的读音 完全用 日语发音 和表 词尾 一n 或是 复数词尾 一 。 i g s 这种改变难免不会 2 .表意功能强 .1 2 记来 表示 。如 : 夕, j o , /( 0 厶 导致对于吸收成外来词 的词汇的词性 、用法等 ) ’ p ) a 用汉字表 记的外来词 从意思表达上 比较 (m a g )j・ y 7 ) 水 ?( pn , j o)工末, 一 没有一个明确 的概念 。 /u L , 清楚。 特别是兼具音译和意译 的外来词 , 无论是 ( e i等。 e re a g) 1 . 式外来词的问题 .4日 2 发音上还是意思表达上都 容易理解 ,使内容更 1 . 式外来词 .2日 1 由于 和制外来诃是 综合 了外语 词汇和 日 加明确。 这主要是将两个 外语词 汇组 合在一起, 用 语而形成的新词 ,所以在意恩表达上有模糊不 2 .既 富有情趣又表达出色 的汉语外来 .2 2 日 语片假名标记 , 再赋于它新 的意义。如 : 叉 清、 I J 模棱两可的倾向 。 词 卜7 在英语 中正确的表达并 非是 lt p ’ i , su 1 .意思表达的问题 .5 2 不少 汉语外来 词让人看起来 觉得既生动 而是 m k s 、r ’叉正确的英语也并 ae alt 一七 / i 。, 原语言体 系中的英语 等词 的意思 与吸收 活泼又能表达一定 的意思 , 令人印象深刻 。如 : 不是 h h B 岛 , i e e 而是 go eg。 g n od s e 还有如七 一 为 日语外来词后的意思有差异 ,这一类 的词在 佳能( n 0 黑客( r r 热狗( t 嘲 等。 r c n) a hl ) ue h od 号—服( irs t s l u ) a o i 豚力'( r c tt  ̄p k u e 等包含英 日 o l) 语当中很常见。 这就使得意思表达不明确 、 致 3 日 从 语与汉语的教育方面来看 语和 日 两种词汇的外来词 。也有不同外语词 使原语言体系遭到破坏 。 语 3 语 的国语教育方 面 . 1日 汇组合构成的外来词。如 r 七一 — 术 二J ,是 1 .词汇体系的部分破坏 .6 2 在 日本 国内 , 由于外来 词的泛滥 , 导致 不 由英语的 sl 和法语的 i o 组合构成的。 ao ir un p 例 如 : L手 J 誊手j就 手 j害 喜 懂外语、 鼯 阉 r r 外来词 的人无法准确的掌握知识、 获取 1 _改变原 意的外来词 .3 1 手j送 I 1 于 等表达动作 的词r Lj 信息。同时外来词也成为不 同年龄段的人交 流 r , I 手j 手J 受f 括 r 如 :7 /口、 (0) ,f / in 在英 语中 的原意是 蠲 墨j害叁j r r 等和r J 手 组合 , 了“ 构成 做…事的 的一大障碍 。 尤其是老年人 , 无法掌握 日 益泛滥 “ ”但是 日语中作“ 铁 , 熨斗 ” 释。力 、:二 解 / / 人” 这一意思。 这种构词法可以说是 日 语词汇体 的外来词 已开始困扰他们 的生活。 前 , 目 对于 日 —l曲 i 在英语 中的原 意是“ n 狡猾、 奸诈”但是 系中的一种规律 。然而引进了 “ , 说话的人 ”叉 本学校的教材应使用多少外来词 ,使用什么样 r 在 日 中作“ 语 作弊 ” 解释。 一 力一j 这一外来词之后 , 原有的词汇体 系的 的外来词这一问题 已经展开 了 研究 。 1 . 缩略的外来词 .4 1 构成关系被破坏 了。因为外来词是作为单个的 3 . 2日语教育方 面 如 : 7 , 一 f 8 n n hue , , a r et os p 舡 )亍 乇 词逐个引入 的,很难说有一个完整的构词法体 对于目 语学 习者而言 , 要理解纷繁复杂的 ( m nttn d osao) e ri (s e “ c hr 等。其 中还有 系来规范它。 a 豳 外来词 , 有必要掌握一定程度的外语知识 , 否则 意义改变的外来词 。如 : 英语 中的 nv ao 原 ai tn gi 1. .7同音词 、 2 近义词难以区分 无 法全面准确地把握外来词的意思。 然而, 即便 意作“ 航海 、 航行” 解释 , 然而成为外来词的 r 于 汉语当中,即便是单词的发音完全相同 , 是有一定的外语知识 ,由于语言体系的破坏也 j 之后 , 意义转变成了“ 汽车里的导航装置 ” 。 也可以通过汉字来区别词义 。 然而 , 语外来词 无 法完全理解和掌握所有外来词。 日 1 .与英语发音有差异的外来词 .5 1 全部由片假名构成 , 无法通过发音, 词形来辨别 3 中国的语文教育、 - 3 汉语教育方面 如 : chl a oo 一词依照英语发音 ,吸收为外 同音词和近义词。例如 : 水—厶j l r ~词既有 “ 车 无论是中国国内的语文教育 。 还是面向外 来词之后应该是 r , , 7, 水— J 而 日语标记成 站的站台” l L, , 的意思 , 也有 “ 乡之情 ” 思 的意思 , 如 国人的汉语教育 ,外来词 的教授都不会如 日 语 r’ 叫 。Nw 一词依 照英语发音 , 7 es 应该 果仅仅通过词汇本身来判断的话 ,恐怕无法区 那般复杂。很少有发音、 词形 、 语法等各方面的 是r 二 — j然而 日 。 语标记为r —- 。 二。 叉J 分其意义 。 问题。 即便不懂外语 , 也能充分理解外来词的意 1 . 表记易错 的外来词 .6 1 2 不含外语 的中国汉字 思, 不会成 为获取知识、 了解信息的障碍。 如 :a “ n 的表记是 r 7’ J f 7 / 而不是 r ' 7 2 汉语外来词的吸收形式 . 1 参考文献 / , tr 、J而 “ u 的表记却是r 一J o" 、7 y , 而不是 r 、7 y, 由于汉语是一种使 用汉字 的语言体系 , 所 [ 陈岩. 1 】 外来词汉语意译及其语 用功能、 感情 色 J 再如 : 。 同一个词“tk ”表记成r sie , r 叉 以外来词 基本上都是用汉字来表记的。 彩[. 知识,0 21】 J 日语 】 2 0 (0. 专j 是指“ 罢工 ”而表记成r b ; 叉 夕J 则是 2 .完全音译的外来词 .1 1 【 胡晓清. 2 】 外来词【 】 M. 新华出版社, 9 . l 5 9 指“ 棒球比赛中的正球、 好球 ” 。 此类词几乎都是取汉语 中与外语词汇相近 【 三好 行雄 等 . 鲶争国 鼯便览【】 一 学留 3 】 新 M. 第 1 . 2从上述吸收形式不难看 出, 日语外来 音的字来表记的 , 表示外 国人名 、 名的词汇最 社, 9 . 地 1 0 9 词 的吸收出现了诸多问题 。 多 。 如 : ( u d、 磅 p n) 榻榻 米 (t i 纽 约 (e 【] 0 tt ) u 、 N w 4石绵敏 郎. 日本滔 中 外来螽【 . M】 岩波新害, 1 .音调问题 .1 2 Y r) ok等。 18 . 9 5 外来 词中吸收的英语词汇较多 , 以英语为 21 兼具 意思的音译词 .2 . 『 矢崎 源 九 郎. 5 1 日本 外 来鼯【】 波新 害 , M. 岩 例来说 , 英语词汇的音调是强弱( 重轻) 音调 , 而 如 : 部(u ) 俱乐 c b l 芒果(  ̄g) 口可乐( - 18 . m o M c 90 o 日 语词汇则是高低调。 因为这一性质的不同, 导 c ca a o) — l等词 , 其汉字 既表示 了读音 , 又表达 了 IJ 6史有为. 6 汉语外来词【】 M . 印书馆, 9 . 商务 18 9 致 了在发音时 。英语词汇的重轻音是否与 日语 想要传达的部分意思 。 再如 : 啤酒( e 霓虹灯 1r ) ) e 外来词的高低音相对应成 了问题 。 相对应的 ( 0)保龄球(o l g等词在音译之 后添加 了 如: nn e bwi ) n 词有 r L 、 b(rsn)r ・七一 ( e一 其他汉字表达了原词的意义。 , / pee I y j n s l s eJ 不过也存在不相对应的词, r , )等。 g 如 一 2I3 ..音译意译一体 的词 t m n r 等。 —(a孵 ) j 例 如 : 色 拉 油 ( l a o ) 冰 淇 淋 g a -i at l i

现代汉语对日语外来词的吸收

现代汉语对日语外来词的吸收
泛 。此 外 , 两 国也互 相 吸收 了他 国 的部 分语 言 。 二、 日语 外来 词 的主 要类型
相 同意 思 的词 汇 , 但 受 日本 文 化 的影 响也 被 吸 收 进 流也使 日 本 的商 品、 生产管理经验 , 以及饮食 、 文化 、
来, 如达人 ( 高手) 、 物语 ( 故事) 、 写真 ( 照片) 、 宅急 便( 快递 ) 等。 吸收外 来词 的社 会 文化背 景 ( 一) 表 达 新 事物 的 需要 词 汇 是语 言 中最敏 感 、 更 新最 快 的部 分 。社 会 生
上 与汉 语 同源 , 因此 , 二 者 的语 言 较 易 互 相 影 响 , 且 词也被直接借用 , 如常说的 “ O L 、 A V ” 等。非同形词
推 广便 利 。 即便是 汉语 里 原来 没有 的词 汇 , 也 可 以根 指 的是 被汉 语 吸收后 改 变 了模样 的 日语外 来词 , 是 被 据 日语 外 来 词 中的汉 字 字 面 意 思 去 理解 词 意 。甚 至 音译 或意译后 进入汉 语 的 日 语 词汇 , 如便 当 、 卡 哇伊 、
第3 7 卷 第 l 0期
Vol - 3 7 No . 1 0
开 封 教 育 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Ka i f e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Ed u c a t i o n
2 0 1 7年 1 0月 2 0日
0c t - 2 0 2 01 7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9 6 4 0 . 2 0 1 7 . 1 0 . 0 1 9
现 代汉 语对 日语外 来词 的 吸收

从翻译法看中日两国语言中欧美外来语的吸收

从翻译法看中日两国语言中欧美外来语的吸收

从翻译法看中日两国语言中欧美外来语的吸收外来语的产生是国与国之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时语言接触的必然产物。

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借来的词汇,就叫做外来词,也称为外来语或者借词。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现如今,尤其是计算机的普及和IT产业的发展,贸易的国际化,任何一种语言都会或多或少的从其他国家的语言中吸收一定的词汇。

不管是汉语还是日语,以英语为中心的外来语正在不断的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不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同样的,给我们的语言生活也带来了不可忽略的改变。

在英语不断渗透其他各个语言的如今,这种对来自欧美语言外来语的吸收现象,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

外来语的骤增是伴随着什么样的价值成为了日语和汉语词汇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昵?人们对于日语和汉语在不断吸收外来语的同时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样的现象,并且又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方式这一系列问题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这种对于欧美外来语的吸收情况的分析,也是本论文所关注的重点。

本论文将分别对室町时代、江户时代、明治时代以及战后日语中外来语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同时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间段来考察汉语在不同时代对于外来语的吸收情况。

通过从历史角度分析外来语进入中日两国语言的情况,我们得知了中日两国在不同时代分别采取何种翻译方法来吸收欧美外来语。

基于历史的回顾和中日两国语言各自本身的特点,本论文分别详细地比较了日语和汉语中音译、意译、音译混合译以及直接引用四种翻译法,得出了它们在吸收欧美外来语时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

并且通过对音译、意译、音译混合译以及直接引用四种翻译法各自特点的分析,初步得出了它们能对中日两国语言中欧美外来语急速增加产生影响的原因。

最后从语言的角度概括归纳出欧美外来语的骤增现象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在给我们语言生活带来了各种有利之处的同时,给我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哪些不利之处。

小议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

小议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

小议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汉语中有一类外来词源于日语,即所谓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

笔者常常因为难以辨别它们,从而不把它们当作外来词考虑。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来考证这一说法。

标签:日语现代汉语词汇外来词语言文化一《上海文学》(2008年随笔精品·第二辑·守望灵魂)发表了王彬彬的一篇文章——《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这篇文章表示,在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汉语中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是日本人对西方相应语词的翻译。

这些词传入中国后,便在汉语中牢牢扎根。

“我们每天用以高谈阔论、冥思苦想和‘说东道西’时的概念,竟大都是日本人弄出来的。

”例如:“寿司”“劳动”“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政府”“政党”“方针”“政策”“申请”“解释”“理论”“哲学”“原则”“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法律”“封建”“共和”“美学”“文学”“美术”“抽象”“取缔”“取消”“引渡”“样”“手续”“积极的”“消极的”“具体的”“目的”“宗旨”“权利”“义务”“当事者”“所为”“意思”“代表”“强制执行”“第三者”“场合”“打消”“动员令”“无某某之必要”“律”“律师”“代价”“亲属”“继承”“债权人”“债务人”“原素”“要素”“偶素”“常素”“损害赔偿”“法人”“重婚罪”“条件”“契约”“从而”“如何如何”“卫生”“文凭”“盲从”“同化”“代表”“压力”“排外”“野蛮”“公敌”“发起”“旨趣”“派出所”“警察”“宪兵”“检察官”“水体”等等。

这篇文章同时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我们将引进的所有汉语外来日文词剔除干净,一个现代的中国读书人几乎就不能写文章或说话了。

”这恐怕是大多数中国人所没有想到的:自唐朝以来,日本以我国为师,为何现代汉语中会有大量词汇来自日语呢?这恐怕与近代世界、亚洲和中国的历史不无关系。

汉语日源外来词研究综述

汉语日源外来词研究综述

65汉语言文字研究一、汉语日源外来词研究成果综述近年来,汉语日源外来词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的注意,关于“汉语日源外来词”的学术成果日渐增多。

我们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了近十年来的学术成果,发现以学术论文为主,共72篇左右,具体情况见表1。

表1:近十年来汉语日源外来词论文数量情况2007 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篇4篇3篇7篇8篇12篇9篇6篇8篇11篇由上表可见,2010年以后,似乎迎来了日源外来词研究的高潮。

2007年之前,在知网上未能检索到的相关论文。

2017年只有一两篇文章。

虽然在21世纪初,汉语日源外来词的研究迎来了春天,实际上研究成果的整体数量还是偏少。

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数量也不乐观,在以上六七十篇文章中,绝大部分在反复说同样的事情。

当然,经过多年的研究,汉语日源外来词的研究仍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如:《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高名凯、麦永乾、刘正埮);《从构词法上辨别不了的日语借词》(王立达);《现代汉语中能有这么多日语借词》(张应德),《再论现代汉语外来词》(曹炜);王雯《改革开放以来日源外来词研究》,谢静怡《日源外来词新词语言特征》,王晓《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当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

关于日源外来词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某个词是否为日源外来词,如“退婴、写真、控、环境”。

2.日源外来词与文化。

3.日源外来词回流。

4.日源外来词使用情况。

5.日源外来词语言特征。

6.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

7.日源外来词与汉语的关系。

8.日源外来词教学。

传统词汇学视觉下的日源外来词研究包括日源外来词构词法、造词法、借入方式等。

汉语日源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晚清传教士文献的汉语外来词研究”[16BYY14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蒋淞宇,男,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教师。

汉语日源外来词研究综述蒋淞宇(重庆工商大学 派斯学院,重庆 401521)摘 要:汉语日源外来词的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关于日源外来词研究的论文和专著近几年越来越多。

中日文词汇比较——以外来语使用为中心

中日文词汇比较——以外来语使用为中心

502019年/第3期/1月(下)中日文词汇比较——以外来语使用为中心马云升(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在我们学习一种外语时,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造成种种错误的原因各不相同,有语法方面的错误,也有词汇方面的错误,也有翻译或特定文化背景理解的缺乏。

在学习外语时,最难的就是难以摆脱母语思维习惯的影响和束缚。

同时,中国语在日本和一些欧美国家也越来越受欢迎。

外国人在学习中国语时也会在所难免受其母语影响出现错误。

其中,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外来语词汇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文和日文里的外来语词汇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汉语假名外来语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9.01.022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V ocabulary——Take foreign language usage as the centerMA Yunshe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nxiang University,Xinxiang,Henan 453003)Abstract When we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it is inevitable that various errors will occur.The reasons for the various errorsare different,there are grammatical errors,vocabulary errors,and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on or specific cultural back-ground.Whe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is to get rid of the influence and restraint of the thinking habits of the mother tongue.At the same time,Chines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Japan and some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When foreigners learn Chinese,they will also be mistaken in their mother tongue.Among them,for lan-guage learners,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is a key point of learning language,but also difficul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use of foreign words in Chinese and Japanese.KeywordsChinese;pseudonym;foreign language1日语中的外来语所谓外来语,是指从外国语中进入日语的词汇,即外国语词汇的日本化。

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

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

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与其他词汇不同,有着独特的产生、发展背景,在融入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对汉语还是日源外来词本身都产生了双向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日源外来词在各时间段的使用状况,认为在政治、文化、技术的影响下,日源外来词在丰富汉语词汇的同时,其形式也从音、形、义上发生了改变。

标签:日源外来词文化交流汉语一、引言语言是动态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现象的一种,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形成,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汉语作为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词汇量最丰富的语言之一,除了本民族不断创造衍生的词汇之外,还大量吸收了外来词汇,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日源外来词。

史有为(2000)认为,汉语中的外来词指的是“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化了的汉语词;严格地说还应具备在汉语中使用较长时期的条件,才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外来词”。

中日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自然会出现语言词汇相互流通、借用的现象,日源外来词正是由此产生。

我国对日源外来词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彭文祖(1915)在其专著《盲人瞎马之新名词》中已经涉及到了对日源外来词的研究,但是他较为反感日源外来词,从文字输出到输入,认为这是汉民族之耻。

余又荪在20世纪30年代,陆续发表了《日文之康德哲学译著》(1934)、《西周之生涯与思想》(1934)、《日译学术名词沿革》(1935)等论文,重点讨论了人文科学用语以及翻译上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由于文字改革的出现,这一时期的研究集中在探讨日源外来词的词源、构成、数量等方面。

例如,王力达的《现代汉语从日语借来的词汇》(1958)、张应德的《现代汉语中能有这么多日语借词》(1959)。

80年代以后,中国再掀学习日语的热潮,学界也再度兴起对日源外来词的研究,研究方向全面开花。

有的探讨了日源外来词的历史与发展,例如:郭伏良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研究》(2000)、沈国威的《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2010);有的从语言学、认知学角度探讨了日源外来词,如:吴未未的《和制外来语形态的认知图式理据》(2007)、王婷的硕士论文《现代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语的认知研究——以改革开放后的新词为中心》(2015)等;有的通过研究日源外来语来分析中日两国的社会、文化,如:《试析吸收日源外来词的社会文化心理》(2011)、《动漫文化中的日源外来词研究》(2014)等。

日语同义词中汉语词汇和外来语的词义辨析

日语同义词中汉语词汇和外来语的词义辨析

日语同义词中汉语词汇和外来语的词义辨析作者:刘孟洋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29期刘孟洋(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北京100089)摘要:日语同义词中汉语词汇和外来语的词义既有词义相同部分也有词义不同部分。

词义相同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即使词义相同,若词义范围不同的话是不能互换的。

这种词义范围的不同限制了日语同义词中汉语词汇和外来语的替换使用。

关键词:汉语词汇;外来语;意思范围;差异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37-02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之影响,中日两国文化中有诸多相似之处,尤其是日语词汇中存在着诸多与汉语词汇相同的同义词,这给中国人学日语带来的便利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日语词汇中的外来语日益增多,出现了大量与汉语词相同的外来语同义词,日常生活中表示同一个意思时二者均可使用,但若用外来语便给人以时尚和与时俱进之感。

因此,日语同义词中汉语词汇与外来语词汇的词义所表示的意思范围出现差异。

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很容易导致误用。

本文将以下几组常用日语同义词中汉语词汇与外来语词汇的词义进行比较与辨析以供日语学习者参考。

1.「土産」与「プレゼント」。

「土産」和「プレゼント」在广义上均表示“礼物”、“礼品”之意,但狭义上其意思范围有所不同。

「土産」主要是表示旅行者在旅途中购买的“土特产”,带给未去旅行之人的礼物,使其能一起分享旅行的快乐。

也可以用来表示拜访他人时所带的礼物。

此外,婚嫁、入赘等时所附带的金钱也可用「土産」一词表示。

「プレゼント」与「土産」属同义词,但所表示的意思范围不同,当表示祝贺他人的喜庆或表示友好所赠送的物品时多用「プレゼント」。

如:①旅先から買ってきた土産/旅行时买回来的特产。

②誕生日を祝って友達にプレゼントする/送朋友礼物祝贺生日。

2.「洗濯」与「クリーニング」。

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洗衣服”中,「洗濯」与「クリーニング」所表示的意思相同,二者属同义词。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新流行语中的日源“中制外来词”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新流行语中的日源“中制外来词”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新流行语中的日源“中制外来词”在当今社会,日源“中制外来词”成为了新流行语中的常见现象。

这些词汇大部分是从日本引入的外来词,经过了一定的修改和适应,融入了中文语境。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是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的产物,反映了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的需要。

进入新时代后,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涌入每个国家的语境中。

在中国,由于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许多日本的社会现象和文化产品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

为了方便交流和表达,日源“中制外来词”迅速在中国流行开来。

新流行语中的日源“中制外来词”除了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接触和交流,也带有一定的文化认同和抵制的意味。

在中国,随着日本流行文化的不断普及,一些外来词汇也被中国年轻人广泛使用,这种使用不仅仅是因为词汇的方便和流行,更是因为对日本文化的认同和追求。

新流行语中的日源“中制外来词”也受到了一定的抵制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些外来词汇的使用过于频繁,影响了中文的纯正性;另一些人则认为,过多地使用日源词汇会威胁到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新流行语中的日源“中制外来词”也反映了当代中国年轻人的追求和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年轻人渴望追求新潮的事物,表达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

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新流行语中的日源“中制外来词”成为了他们彰显个性和独特性的方式之一。

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

新流行语中的日源“中制外来词”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它既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和接触,又体现了中国年轻人对日本流行文化的认同和追求。

它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抵制,暴露出社会对于文化认同和保护的关注。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更是社会变迁和文化变革的重要标志。

中日互借外来词构词法对比研究

中日互借外来词构词法对比研究

中日互借外来词构词法对比研究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语言发展历史有着极大的差异,这种不同影响了两个民族引入外来语词汇时的构词方式。

本文旨在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外来词构词法进行中日对比研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一、外来词构词法对比
1.历史渊源
中国的外来语词汇主要来源于印欧语言,其中以拉丁语和希腊语吸收最多;而日本的外来词汇源于汉字,有士、流、借读三种构词方式。

2.构词方式
由于历史渊源不同,中日互借外来词汇构词方式也有所不同。

中国构词分为音译词、形意词、缩略词和仿音词四类;而日本构词主要有四类,即汉字借用法、音译法、象形法和混合法。

二、研究结果分析
从中日两国外来词构词法的不同可以看出,历史文化的影响是民族词汇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同的历史发展历程则造就了两个民族构词方式的差异。

综上所述,中日外来词构词法对比研究可以揭示出语言学活动在构建民族文化中所起着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两国语言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三、研究展望
中日两国的外来词构词法对比研究,虽然勾画出一幅全貌,但仍有许多不解之谜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未来,可以借助语言学活动的运用,结合更多的民族语言资料,来完善这项研究,以期认识更多外来词汇构词方式的不同,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带来更多的启示。

四、总结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中日两国外来词构词法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历史文化的影响是民族词汇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可借助语言学活动,来完善此项研究,为中日文化交流带来更多的启示。

日语_汉语对外来语吸收方式的比较

日语_汉语对外来语吸收方式的比较

收稿日期:2005-03-10作者简介:张福旺(1964-),男,黑龙江海伦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日本语言文学研究。

日语、汉语对外来语吸收方式的比较张福旺(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摘要:通过列举事例对日语、汉语对外来语吸收方式进行了比较。

日语最初主要采取将外来词译成汉字的意译,“二战”后则采用音译的方式吸收外来词汇;汉语则一直采用意译占主导地位的方式引进外来语。

日语、汉语对外来语吸收方式的不同,充分体现了两国民族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日语;汉语;外来语;吸收方式;语言文化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64(2005)04-0085-02第4卷 第4期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V ol.4N o 14 2005年10月Journal of Luohe V ocational and T echnical C ollege (C omprehensive )Oct 12005标,“低温± 一”表明该洗衣粉可用凉水泡开使用,且去污能力强。

看了这条加杂外来语的广告,日本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可能是新产品,第二感觉是该洗衣粉可能有其他洗衣粉所不具备的优点,于是就产生了争购效应。

如此这般,商人不仅推销了商品,而且还传播了外来语。

(4)日语特点具备音译外来语的先天条件。

日本人发明的假名本身就是表音文字。

因此,一个外语词被变成相应的假名就可直接融会到日语中,这方面的例子极多,如 、 、 } 、 ± 、 •一 等。

另外,从语态上讲,日语是粘着语,借助于助词、助动词和利用词尾变化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 ”是名词,加上“する”可作动词。

把名词作形容词或形容动词来使用的情况也很多。

有些日本青年说的“ な(或いは )感觉をもった”的“ な”、“ ”其实就是把英语中的时间名词“now ”加上“い”变成形容词,加上“な”当形容动词连体形。

这样一来,充分扩大了外来语在日语中的使用范围。

中日外来语比较研究

中日外来语比较研究

中日外来语比较研究标签:汉语;日语;外来语汉语外来语指在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个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化的词。

这里的外族语不但指外国语,也指除汉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日语外来语广义上包括汉语词,狭义上指公元16世纪以后的室町時代从西方语言中吸收的词汇以及从近代中国传去的词汇。

二、中日外来语的历史比较1. 汉语外来语的发展历程(1)汉—魏晋—隋唐时期。

印度佛教文化传入我国,梵语中许多词随佛经的翻译和传播吸收到汉语中。

如“佛、刹那、如来、昙花”等。

(2)西方天主教传入时期。

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人开始在中国传教,后来其他西方国家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翻译了许多天主教著作,也把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传入中国。

这一时期的外来语一部分是宗教色彩的词汇,如“耶稣、撒旦”等。

另一部分是反映西方科学技术的词汇,如“三角、勾股”等。

还有反映西域物产的词汇,如“苜蓿、葡萄”等。

(3)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历史时期。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受到西方列强侵略。

在此期间,一些西方词汇如“密斯、密斯特”等逐渐进入中国。

但是,近代中国的外来语大部分是通过日本间接导入的。

特别是明治维新后,由于日本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文明技术,经济迅速崛起,中国也有许多留学生前往日本学习,由此从日本反向输入了许多外来词汇,如“政治、经济、文学、物质、信号、有机、政党”等。

据统计,今天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

(4)改革开放后。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汉语在吸收外来语言上表现更积极,从日本吸收了不少新词,如“人气、看板”等,从欧美吸收了“基因、克隆”等。

2.日语外来语的发展历程(1)上古时代。

上古时代,日本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随着中国文化和文字的导入,日本利用汉字创造出了平假名和片假名。

中国文化最初通过朝鲜传入日本。

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

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

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问题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许多有趣味也有意味的事。

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时期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

一是在中国唐代,一是在近代。

在唐代,是日本贪婪地向中国学习,甚至是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从此才学会了书写。

日语的“假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

而在近代,则是中国拼命地向日本学习。

别的方面且不论,仅就语言文字方面说,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汉语的输出国。

日本“汉语”,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进入中国的汉语中,成为中国人日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由日本输入的汉语词,被称作日语“外来语”,这里也借用这种称谓。

在“外来语”上加上引号,是为了与直接来自西方的外来语(如沙发、咖啡、逻辑等)相区别。

因为这二者毕竟有些不同。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数量是很惊人的。

据统计,我们今天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这些都是日本人对西方相应语词的翻译,传入中国后,便在汉语中牢牢扎根。

我们每天用以高谈阔论、冥思苦想和说“东”道“西”时所用的概念,竟大都是日本人弄出来的,——想到这一层,我的头皮就有些发麻。

实际上,离开了日语“外来语”,我们今天几乎就无法说话。

就在我写这篇谈论日语“外来语”的文章时,也必须大量使用日语“外来语”,否则就根本无法成文。

这个问题近几年也不时被人以不同的方式道及。

例如,雷颐先生在介绍美国学者任达的《新政革命与日本》一书的《“黄金十年”》一文中,便写道:通过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汇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

有意思的是,这些词汇甚至迅速取代了“严译”(按:指严复的翻译)的大部分术语。

这些几乎涉及各类学科的新词汇或是现代日本新创造的,或是使用旧词而赋以新意,现在又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借用,这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

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大都是此时自日本舶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词义变化方面探讨汉语对日源外来语的受容摘要改革开放后,有大量不同领域的日语词汇进入汉语,成为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语。

有些词汇在汉语对日源外来语的受容过程中发生了词义变化,本文将从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性改变、褒贬色彩转换这四个方面探讨这些变化。

关键词日源外来语词义词性褒贬色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词义变化
在这一部分将从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性改变、褒贬色彩转换四个方面探讨汉语对日源外来语的受容。

1.1 词义扩大
有些日语词汇进入汉语之后,除了原本的词义之外,又被赋予新的含义,发生了词义扩大的现象。

比如“广场”,“人气”等词汇。

日语中的“广场”有两个意思:①开阔的地方;②很多人聚集到一起的公共场所。

这两个意思随“广场”这个词汇一起进入汉语并得到了大量运用。

下面的例句是从百度新闻上,以“广场”为关键词汇搜索出的例句。

如:
(1)5点多钟,天色大亮,营员们在天安门广场排好队伍,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五星红旗的升起。

(首都科技网2012-8-9)(2)每天,太极拳爱好者都聚到一起锻炼,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成为广场上一道靓丽风景线。

(安青网2012-8-9)例(1)中的“广场”指的是开阔的地方,例(2)则指很多人
聚集到一起的公共场所。

在与西方交流时,日语引入了plaza(プラザ)一词,虽然日语中把plaza的意思解释为:广场、市场,但其使用范围却与“广场”一词不同,主要被用作专有名词指代特定的购物中心,商业中心。

如:ソニープラザ(索尼广场)京王プラザホテル(京王广场酒店)等。

汉语则没有用新词解释plaza的词义,只是把“广场”原有的两个词义扩大为三个,增加了购物中心、商业中心的含义。

如:(3)万达广场,以其无可比拟的城市综合体优势,打造无懈可击的一站式消费天堂。

(焦点房地产2012-8-9)
例(3)中的“广场”既不是指开阔的地方,也不是很多人聚集到一起的公共场所,而是购物中心、商业中心的意思,是日语“广场”没有的词义。

下面再来看另外一个日源词汇“人气”。

“人气”在日语中指的是受欢迎、有人望,进入汉语之后除了原本的词义之外,还增加了:①人的心气、情绪,②在网络博客、贴吧、个人空间等虚拟社区中作为一项活跃参数指标等词义。

如:
(4)谣言太多,市场人气看低,估量来还要跌哪!(茅盾《子夜》)
(5)今日商品期货早盘几乎全数上涨,各板块人气明显回暖。

(中国黄金网2012-8-9)
(6)今年上半年,厦门市节假日旅游人气指数高居全国前列。

(厦门房地产联合网2012-8-2)
例句(4)、(5)中的“人气”是指人的心气、情绪,(6)则是在网络博客、贴吧、个人空间等虚拟社区中作为一项活跃参数指标的意思。

1.2 词义缩小
汉语在吸收有些日语词汇时,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吸收所有词义,而只选择其中某些意思,因此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语与原来的日语词汇相比出现词义缩小的现象。

比如:欧巴桑,在日语中有两个意思:①亲戚中的姑妈、姨妈、舅妈;②年长的女性,大娘、大婶。

进入汉语之后只保留了年长的女性,大娘、大婶这个意思。

(7)要知道,能穿睡衣出门的除了港台剧里那些整天狂呼乱吼的欧巴桑外,就是茶余饭后仗着遛狗的闲心才能有的邋遢打扮。

(大河网2012-5-22)
(8)谁说中年妇女的发型就一定要像欧巴桑一样乱七八糟?无数女性以实际行动告诉年轻的mm——中年妇女也可以很时尚很优雅。

(爱尚网2012-8-9)
(7)、(8)中的“欧巴桑”指的是年长的女性,并无亲戚的意思。

1.3 褒贬色彩转换
这一节主要探讨有些被汉语吸收的日源外来语褒贬色彩发生改变的现象。

比如:内定、控这两个词。

首先,“内定”在日语中指的是:在正式发表前内部的决定,这个词在日语中属于中性偏褒义。

进入汉语之后,“内定”的词义没有发生变化,但往往和后门、腐
败等消极因素放在一起使用,常用作贬义词。

如:
(9)日前,在常州当地某知名论坛里,有考生质疑此次事业单位招聘的公正性,认为自己所报职位已被“内定”。

(新华报业网2012-5-23)
(10)在本届冬运会的短道速滑比赛中,部分选手出工不出力的表现引起了观众愤慨,“金牌内定”之说一时间不绝于耳。

(新华网2012-1-12)
日本人借用英文单词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con),日语中读作“コン”,造了一些日式英语,如:マザコン(恋母情结)、ファザコン(恋父情结)、シスコン(恋姐情结),这些词在日语中一般用作贬义词。

而“コン”被音译成“控”进入汉语后,运用与日语相同的构词方法在汉语中产生了一些词,如:文字控、旅游控、美食控等,指对某事物特别喜爱的人,汉语中一般不用作贬义词,而是用作中性或褒义词。

如:
(11)我承认我是个“文字控”,看一份报纸,都会从头至尾看到底,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当然也就不会放过中缝了。

(温州晚报2010-8-30)
(12)喜爱美食的我,每到一地,总会遍尝当地美食及特色小吃,拿现在流行词语来讲,就是一个地道的“美食控”。

(新华网2012-6-7)
(9)、(10)中的“内定”被用作贬义词,(11)、(12)中的“某某控”从褒贬色彩来看应该视为中性或者褒义词,它们与原词相比
褒贬色彩发生了转换。

2 结论
随着中日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交流的深入,我们可以预见今后还将有很多日语词汇进入汉语,成为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语。

因为语言总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今后进入汉语的日源外来语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必将发生词义、词性等各方面的变化。

某些进入汉语的日源外来语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对汉语的构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我们熟悉的“正在施工”、“正在营业”等提示用语在日语的影响下已经变为“施工中”、“营业中”,诸如此类的现象应该不少,日源外来语究竟如何影响了汉语的构词,这将会是笔者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顾江萍.汉语中的日语借词研究[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79.
[2] 杨锡彭.汉语外来词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3] 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商务印书馆,2003:70.
[4] 周刚,吴悦.二十年来新流行的日源外来词[j].汉语学习,2003(5).
[5] 谯燕.传媒新词“御宅族”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