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课时达标训练:(十二)《生态工程》(苏教版选修三)
第四章生态工程同步测试(苏教版选修3)
第四章生态工程同步测试(苏教版选修3)1.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主要违背协调与平衡原理B. 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关键的措施是植被恢复C. 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 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的依据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解析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如果生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湿地的恢复,要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还要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答案C2. “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A.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B .城市环境生态工程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D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解析为了控制荒漠化的发展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的生态工程,如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等。
答案C3. 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例如,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由于单一种植樟子松树,使松毛虫因为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
这个事实说明了( )A. 樟子松树的抗虫能力很差B. 松毛虫的危害性很强,并专一性地侵害樟子松树C. 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D. 由于植物种类过于单一,导致松毛虫只能侵害樟子松树解析单一种植樟子松树,使松毛虫因为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违反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松毛虫肆虐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天敌,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导致其大量繁殖。
答案C4. 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产养殖中,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营养级高的鱼类为养殖对象B•“桑基鱼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循环系统C •为保护草原,应做到适当放牧D.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采用“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养殖营养级高的鱼类,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应以草食性鱼类为养殖对象,才能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
高中生物 课时作业(十三)生态工程实例(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净化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下列对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B.“人工湿地”是利用湿地净化污水的生态工程C.“人工湿地”成本低、耗能少D.“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实现的【解析】“人工湿地”是利用湿地净化污水的人为建设的生态工程,成本低、耗能少。
其净化作用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实现的。
【答案】 D2.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
这是哪一方面的例子( ) A.维持原有的生态平衡B.根据人类的需要建立新的生态平衡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加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解析】保持生态平衡并不只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人类还可以在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答案】 B3.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②物质循环再生③废物资源化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解析】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废物的资源化,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答案】 C4.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了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解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故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做法是不对的。
4.1生态工程及其原理规范训练(苏教版选修3)
04第四章生态工程第一节生态工程及其原理HIUO YEGUIIF ANXUIN矗活页规范训练(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生态工程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它要解决的问题是()A.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协调问题B •环境污染和治理的问题C•在不破坏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D.生态安全和伦理问题解析生态工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着眼于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整合工程技术。
生态工程的目标就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物质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答案C2.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性原理 D .食物链原理解析废物资源化利用物质循环再生性原理,即实现物质的循环往复,分层多级利用,从而实现无废弃物产生。
答案C3.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
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性原理 D .以上都不是解析从本题中可以看出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生态效益,还要考虑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应属于整体性原理。
答案B4.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的控制。
这种做法体现了(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B.低消耗,多效益的原则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原理D.建立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系统解析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原理都是生态工程建设中应该遵循的原理。
进行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又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C5.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C.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解析A项提高了副产品的经济价值,减少环境污染;B项使残渣中能量流向生物,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C项用蛆蛹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其中的能量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没有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这些有机物在田里会被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而被植物利用,这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项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章末达标验收(四) 生态工程
章末达标验收(四)生态工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本卷共4页)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工程人工设计和人为参与调控的对象()A.一个种群B.一个群落C.一个生态系统D.一个更为客观的地域性生态空间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3.生态工程依据的原理不包括()A.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的原理B.食物链原理C.生态位原理D.能量循环再生原理4.下列叙述违背生态工程有关生态学原理的是()A.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损耗C.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D.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5.生态农业最大的优点是()A.能量的多级利用B.物质循环再生C.废物资源化D.生物相互依存6.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
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协调与平衡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整体性原理7.下面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8.下列观点不符合生态农业建设思路的是()A.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B.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C.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D.焚烧秸秆9.《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①改善了土壤结构②培育了土壤微生物③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④改变了土壤酸碱性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10.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2021年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2021年高中生物 4.1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B.防止环境污染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解析:根据生态工程的概念可知,防止环境污染,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
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答案:C2.某林区曾大规模营造马尾松纯林,结果遭到松干蚧的毁灭性打击。
这一事例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 )A.系统学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工程学原理解析:题干指出,单一品种的马尾松林不稳定,易受破坏。
物种多而繁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因此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B3.下列哪种措施不符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A.秸秆还田B.大量施用有机肥C.作物秸秆等残留物作燃料D.采集河泥作肥料解析:在稳定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中,是不会有废弃物和污染物产生的。
因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上一个环节产生的废料,是下一个环节的原料,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使用河泥或其他有机肥,就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废弃物,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秸秆燃烧挥发掉大量的能被作物利用的成分,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物质浪费和环境污染。
答案:C4.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后,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 )A.整体性被破坏B.系统性被破坏C.失衡和破坏D.物种多样性被破坏解析: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容量,一旦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答案:C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指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不可分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解析:系统学和工程学不是生态学的分支,而是独立的一门科学;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当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1_高二生物选修3生态工程专项练习
高二生物选修3生态工程专项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2.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3.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 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4.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其主导作用体现在A.城市的一切设施是人制造的 B.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支配作用C.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D.城市中动物、植物不多,分解者功能不强,人是主要种群()5.生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后,就会破坏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A.整体性原理 B.系统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工程学原理()6.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是A.多获取农产品 B.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C.使粮食增产 D.减少环境污染()7.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A、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B、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C、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D、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8.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在林业工程建设时常遇到“前面种树,后面砍林”的难题。
其失败原因主要是违背了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9.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上去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10.“沼气工程”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态工程,它遵循的主要原理是A、整体性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不合理地是A.我国“三北防护林”运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B.小流域治理模式应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等C.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可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恢复其生态功能D.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布局时,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合理分布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达标训练(十二)生态工程(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生态工程模式与典型实例或措施对应有错误的一组是()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北京郊区窦店村物质循环利用工程B.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甘肃陇南地区的“九子登科”治理模式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生物圈2号”生态恢复工程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2.“1+1>2”体现生态工程的哪一基本原理()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3.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4.“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如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D.上述农业生态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5.如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行解决C.保护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排污的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6.如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7.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①能量的多级利用②物质循环再生③废物资源化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8.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北方农区的一种“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示意图,其中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比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农村发展沼气不利于保护林草植被B.该工程充分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C.保持生物间比例合理等同遵循整体性原理D.能量可随着沼气的使用而流入生物体内9.如图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它是我国南方各省农村比较常见且行之有效的农业生态系统。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系统具有结构协调、种养合理、资源高效利用、内部良性循环、稳定持续发展的特点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光合产物的分层多级利用C.桑树的凋落物、桑椹、蚕沙撒入鱼塘中,经池塘内食物链的作用实现了能量的重复利用D.该体系中获得蚕丝、食品、鱼类以及沼气等,在经济上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上大有好处10.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10分)(新课标全国卷)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
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
回答问题:(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选填“生态系统”或“群落”或“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
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12.(11分)英国的一位生态学家曾指出,生态农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它必须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一切副产品都要再循环,尽量减少损失,提倡使用固氮植物、作物轮作以及正确处理和使用农家肥料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
②它必须实行多种经营,种植业用地与畜牧业用地比例要恰当,这样才能使系统自我维持,并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出最大的生物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条件①强调的是生态农业应遵循__________原理,这是借鉴了______________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条件②强调的是生态农业应遵循__________和__________原理,这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农业设计是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的前提和依据。
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在调查分析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假若你是该小组的成员,你认为这个设计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3.(9分)生态农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模式1: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 500尾。
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
模式2:“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和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
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______的现象。
(2)如图表示某池塘中鲢鱼平均尾重变化情况,由曲线可知,生物体的生长呈________型曲线,根据图示结果,最佳捕捞时间是在投放后的________个月左右。
(3)模式2中,光能输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成分)。
(4)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选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对策是实施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的生态工程等,典型实例是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等。
2.选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有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之分。
其中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只有比例适当,才能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3.选D在原有的气候条件未发生巨大变化之前,可在原有的土质上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并实行封山育林,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是使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的最好措施。
4.选B沼气池的建立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该生态农业调整食物链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没有改变能量传递效率。
5.选D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发展中国家应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对必须建设的污染企业要进行污物处理。
6.选A题图是人工生态系统图,利用生物学原理设置的生态农业;在该生态系统内,葡萄、蔬菜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通过食物链把能量传给人、猪等生物,同时为了提高能量和物质利用率,猪粪流进沼气池,沼渣喂养蚯蚓、蝇蛆,施农田等,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但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没有改变,蚯蚓等能促进物质循环,但不能促进能量流动。
7.选C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整体性原理。
8.选B在农村发展沼气可减少林草植被等能源的使用;整体性原理是系统的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而生物间的比例合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沼气燃烧释放的热能无法被生物体利用,即不能流入生物体内。
9.选C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性原理指导下,根据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建立生态农业,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能量是不能重复利用的。
10.选C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退耕还湿地等,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11.解析:(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的过程中,厌氧沉淀池中厌氧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曝气池中需氧型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兼氧池中微生物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群落是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故该植物池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了群落;植物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都是最终来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生态工程的建立要考虑社会、经济和自然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并增加生物的种类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生态工程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4)随着人口激增、资源破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食物供应不足等问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态与环境危机,这些问题催生了生态工程,通过生态工程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答案:(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2)群落一生产者太阳(3)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12.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以及生态农业的设计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