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取舍 适当补充

合集下载

浅述语文教学中的取舍问题-精品文档

浅述语文教学中的取舍问题-精品文档

浅述语文教学中的取舍问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成绩、研讨教学方式,做到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我们经常去参加听课活动。

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课堂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且教学内容中相同知识点在不同课时中重复强调,次数过多。

这种现象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的课堂上尤为突出。

现例举一次听课时的见闻。

那是一位青年教师讲评文言文名篇《鸿门宴》。

前去听课的教师对授课教师给予很高的评价,无论是课堂设计、语言表达,还是教学教态、黑板板书都很完美。

可是,本堂课也存在不协调的现象,那就是整堂课学生反应不积极,没有几个学生参与互动。

课时后半部分时间,学生精力不集中。

课后,帮助该教师寻找原因时,学生反映此堂课讲述的实词、虚词、句式,上堂课都已涉及,而且由于近日几篇文言文讲授模式单一,大家已失去兴趣。

教师本人则担心学生掌握不好,所以每堂课都要重复强调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

在翻阅该教师当堂课教学教案时,我们却惊奇发现他为本堂课设计的一个非常精彩的课堂练习,因为没有时间而未能展示。

这种现象实际上很普遍,针对此种问题,我有几点建议提出如下。

一、兼顾过去,形成系统在设计每一堂新课前,做到对新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有全面了解,并回顾过去教学过程中,哪些知识点已讲解过,收到何等效果。

对已讲解且教学效果良好的知识点,可在新课教学设计中舍弃,不涉及或仅做提示。

对已讲解但教学效果不佳的知识点,可在新课设计中再次安排为重点教学内容。

敢取敢舍,有效杜绝学生已熟练掌握的知识点重复在多课时出现,既浪费时间,又无效果。

把近期教学总目标进行分解,合理分配到多个教学课时中,而不是每个课时都面面俱到。

如果面面俱到,往往受教学课时限制,导致每个知识点只是“蜻蜓点水”。

如果合理分解教学目标,每堂课都有新重点,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必须认真掌握好每堂课出现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会掌握整个知识体系,从而吸引学生不间断认真听取每堂课。

二、教备结合,教学结合其实,每位教师都会为每堂新课备取材料,设计方案。

新教材处理中的“大胆取舍”

新教材处理中的“大胆取舍”
不 到 一 个 半 学 年 内 全 部 上 完 。 必 修 期 待的情感都是值得教师指导学生 辞描摹景物 的方法 , 体会这篇文章 的
中 之 的 枰
教科 书的“ 阅读鉴 赏” 是主体部 分 , 去细细探究 的。《 再别康桥 》 则是 以 语言特色 ;故都 的秋 》 《 一文也可 以重 课文按单元编排 ,每册由四个 单元 康 桥优美的景色为意象 ,巧妙地带 点 品读写秋景 的几幅 画面 , 体会故都 组成 , 每单元有3 篇课文 。如果把 出 自己 恋恋 不 舍 的情 感 。 比之 下 , 之秋 “ 、 、 相 清 静 悲凉” 的特点 , 品味 文章 每个 单 元 的课 文 一篇 不 落地 教 过 第一课 和第三课的意象号 隋感浅近 情 景 交 融 的 写 法 。 去, 则每周供 阅读 的3 4 — 课时根本不 明 了 , 因此 , 课 时 安 排 上 可 以少 花 在
然 会 造 成 平 均 用 力 ,导 致 文 本 阅 读 将 这 一 能 力 运 用 到 其 他 篇 目的 自 主 例 , 这一 单元 是散文单 元 , 赏 主题 鉴 不 深 不 透 ,这 就 剥 夺 了 学 生 独 立 阅 学 习 中 , 样 既 省 力 省 时 , 能 达 到 是 “ 这 又 品人 与 品 文 ” 篇 目为 《 念 刘 和 , 记 读 能 力 的 发 展 机 会 ,忽 略 了 学 生 个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的 目的 。 性 化 的 阅读 。 然 , 课 堂 教 学 中 对 显 在 三 、 篇 之 中 对 段 落 的取 舍 一
以第二 册第一单元 为例 ,这一 《 记梁任 公先 生的一 次演讲 》 则可 以 每个 单 元都 有 非常 清 晰 的鉴 赏 主 单 元是写景抒情散文 , 第一课《 荷塘 重 点“ 品文 ” 因为文 中梁启超 先生作 , 题, 如第一册 的四个单元分别是 “ 情 月色》 第二课 《 , 故都 的秋》 都是传统 为一位 “ 有学问 、 文采 、 有 有热 心肠的 感与 意象 ” 提 要 钩玄 ” 品人 与 品 篇 目中的精 华 ,要保 留下来 自不必 学者” “ “ 的性格 、 气质 、 修养并不难掌握 ,

勇于创新 凸显中职数学“实用、够用”原则

勇于创新 凸显中职数学“实用、够用”原则

勇于创新凸显中职数学“实用、够用”原则摘要:目前中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偏差,要学好专业知识比较困难,作为中职数学教师责无旁贷,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方面必须推陈出新,把中职数学“实用、够用”原则凸显出来,使学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会用数学。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创新;凸显;实用;够用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36-03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要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着力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且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因此,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应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效果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改革创新,以提高办学质量。

数学是中等职业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数学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专业教学的成败。

但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普遍缺乏兴趣,甚至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经常陷入学生怕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境界。

中职学生学不好数学,又如何发挥数学在专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要解决当前这个矛盾,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帮助学生扭转怕学数学的局面,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仔细推敲,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使学生感到数学能学、有用;明确学习范围,以必需、够用为度,减轻学生压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觉得会用,够用。

对此,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并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实际,谈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更新教学理念,体现中职数学的专业思想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严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若是沿用普高的教学方法,对中职学生数学教学显然是行不通的。

一方面,中职学生正因为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才导致中考落榜,没有能力和普高学生一样接受完备的数学教育;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以培养学生掌握职业技能为主的,并非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

有效课堂 大胆取舍

有效课堂     大胆取舍

有效课堂大胆取舍——听南外仙林课改课随笔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徐进“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细细想来,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经得起“推敲”,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每一个教学步骤的实施无一不是在“取舍”间展开的。

由此我就在思考,在取舍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取舍来得有价值呢?一、在学生的需求处进行“取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活动的一切都应当围绕学生展开。

反观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唤起自身的生活、知识经验,与客观新知进行碰撞、融合,内化生成为主观性新知的过程。

因此,学生的经验资源是我们进行教学取舍时必须直面和认真琢磨的,这也是以学定教最核心的内容。

学生已经懂了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决定着什么内容可以教,什么内容可以不学,学到什么程度。

在执教《永远的白衣战士》第一课时的时候,一位老师开课就问了孩子这样一个问题“通过预习你们都知道了有关课文的哪些内容啊?”并且竭尽所能鼓励孩子说出“只言片语”,通过一轮交流以后,老师基本摸清了孩子之前的学情,整节课,教者以学生的起点为基础,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围绕学生的未知和一知半解展开教学。

课堂氛围极其活跃,不仅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更能显示出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高超的教学技艺。

二、在文本的核心价值处进行“取舍”。

高年段的文章总体上内容比较长,传递的信息量大,一篇文章从字、词、句到修辞、写作特点,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以及拓展训练,不一而足,面面俱到,不要说两课时,我想再加上两课时一般教师也很难完场教学任务。

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抓手,让教材成为实现三维目标的媒介,做教材的阅读者、使用者和创造者,《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文章以通俗的语言描述了牛郎织女坚贞而朴素的爱情,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刻画了善良美丽的织女和善良的牛郎。

善于选择 敢于取舍

善于选择 敢于取舍

善于选择敢于取舍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其含义即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对教材内容做出合理的甚至创造性的教学化处理。

对教材处理涉及的各方面因素很多,但如何从“教材内容”中选择、取舍、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都是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的主观随意性而将语文教学目标、语文知识还有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混为一谈的现象很多,为避免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目标不明,作用不大的教学活动,产生的非语文与泛语文倾向,在教学文本中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教学内容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基本都是以文本体裁特点编排教学单元的,不同文本都具有该体裁的相似点。

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模式或操作程序,但在教学中如果过于注重模式或程序往往就会忽视文体特点的现象。

例如诗歌教学中,有的不重视语言的诠释,过分强调整体教学,直接进入情感或意境,艺术手法的鉴赏,从而陷入脱离文本的空泛之境。

有的无视整体意境,把字、词、句、篇机械割裂,孤立静止推究文意词源。

教学内容若缺失了具体阐释,就失去了依托,教学目标实现难免会成为一句空话。

袁行霈先生说过,“从语言入手开始,进而至于意象,再进而达到意境,复而臻于风格。

品味到风格,就达到对诗人总体的把握”。

我们可以这样说,诗歌教学中,语言是起点,意象是核心,思想感情是教学的终点。

抓住了诗歌的特点,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才能避免教学中的旁逸斜出。

有一《乡愁》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导入新课,介绍作者,接着引导理清全诗的思路,明确各段大意,随后研读课文(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写作方法等)最后要求学生讨论探究诗歌主题。

这样的教学流程看似完整,也没什么大的错误,但教学内容的设计就忽视了文体的特点,对诗歌的语言品味,意境如何营造都难以落实。

探究主题的活动,从学情、学时和拓展阅读的课型看,也都是难以完成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流于作者介绍、整体把握,逐层分析,最后归纳的模式,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部编六下语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部编六下语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写故事梗概》习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

2.能用简练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能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教学重点】1.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

2.能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教学难点】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谈话: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春节里,当我们居家不能外出之际,我想大多同学肯定都会手捧书本,徜徉书海,如果你的好伙伴不知道自己该读哪一本书?要你帮他推荐一本书,你该怎么推荐呢?2.对,我们最常用的就是把书中的主要内容或精彩片段用简练的语言介绍出来。

3.这个单元我们阅读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比如:鲁滨逊、尼尔斯、汤姆这些主人公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这些长篇小说或中篇小说,篇幅都比较长,要想简要介绍主要内容,就需要学会一项新本领……学写作品梗概,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写作品梗概。

二、认识梗概确定目标要想学习有效率,学习目标就要清晰,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学习目标】①.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

②.能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③.写梗概,能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2.什么是作品的梗概呢?梗概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于电影、电视和小说的故事作简单的介绍。

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

3.学会写故事梗概有什么作用吗?学会写故事梗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自己看过的书、文章和影视作品,还能培养分析概括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篇梗概:(课件出示《骑鹅旅行记》梗概)读了这篇梗概,结合前几天我们刚学习的《鲁宾逊漂流记》梗概,你们发现梗概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思考。

细研教材 大胆取舍--课堂有效阅读教学中对教材合理取舍的探索

细研教材 大胆取舍--课堂有效阅读教学中对教材合理取舍的探索

对 话 教 学 的过程 是 充 分 发挥 集体 智 慧 的效 能和 优 势 ,最 对 教 师和 教 参 的复 制 。 因此 ,教 师 必须 从 居高 临 下 的强 势位
大程度地利用集体的思维 ,使每一个对话的参与者都 能够获 置上走 下来 ,走 到与学生中 问,与他们平起平 坐、平等交
得 收益 的过 程 。 “ 以人 为本 ”、 “ 让学生 成 为学 习 的主 体 ”
主 要 凭借 ,是语 文 教学 内容 的载 体 ,是 学 生学 习 语文 的重要
信 息 源 。因 此 ,笔 者认 为语 文教 学必 须 立 足 教材 ,深 入挖 掘 教材 的丰 富 而浓 厚 的 资源 , 教师 要 “ ”教材 而 非 “ ”教 用 教
来 主 义 ,生 怕 哪方 面 没讲 就 会影 响 学 生的 成 绩 ,这样 就 会 觉 得 教 材 内容 多 、头 绪 多 、涉 及面 广 , 课时 少 、难 度大 、进度 慢 ,反而 达 不到 有 效 的 阅读 教学 目的 。这 就要 求 我们 教 师对 教材 内容必 须敢 于 大胆 取 舍 , “ 大胆 取 舍 ”并不 是 “ 离 教 脱 材 ,架 空教 材 ” ,而 正是 以教材 这 个例 子 选 取某 一 知识 点 ,
1 根据 学生 的经 验 资源 进 行 取舍 。教 学 设 计 时我 们应 全 .
重 分析 了 “ 闰土 ”一 个人 物 形 象 ,却 已达 到 了有 效 的教 学 目 的 :给 学 生 分析 其 他 人 物 形 象 提供 了范 例 和 方法 。 点 内容 。我 们 可 以从 小弗 郎士 、 韩麦 尔 先 生两 个 人 物 中选 择
的教 育 理念 虽然 早 就 已经 提 出 ,可 在 实 际的 课堂 教 学 中却 并 未 得到 真 正 的重视 。纵 观我 们现 有 课 堂教 学 ,课 堂 仍然 是 教 师和 个别 “ 学生 ”的舞 台 ,大部 分学 生仅是 作 为 “ 好 受

人生要学会取舍

人生要学会取舍

人生要学会取舍人生是一场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和取舍。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要学会做出正确的决策,取舍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那么,为了取舍得当,我们需要学习并掌握一些重要的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清晰明确自己的目标。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有数不清的目标和需求,但是我们必须要选出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找到自己最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然后,我们要努力做出取舍,放弃那些不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事情。

其次,我们需要依靠理性思考。

在取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依靠理性思考,而非情感驱动。

我们应该认真评估每个决策的优劣,重点考虑它们对我们目标的影响。

我们不能一时冲动,做出没有深思熟虑的决定,那样只会导致问题更加严重。

最后,我们需要承认放弃的渴望。

面对取舍的现实,我们必须承认自己可能无法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

我们需要学会放弃那些无关紧要或者会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情。

学会承认放弃的渴望对于我们实现目标至关重要。

总之,人生是充满变数的,我们需要学会取舍,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这些目标也将成为我们努力的动力和奋斗的方向。

通过明确目标,依靠理性思考和承认放弃的渴望,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人生中的挑战,让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

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商业分析工具,它用于评估公司或个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SWOT代表了Strengths (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的首字母,是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思维工具。

下面是一个使用SWOT分析法的实际例子:在分析一个新公司的情况时,首先需要确定该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该公司的优势可能是其在市场上独特的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的显著差异、技术或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更高效的生产或运营模式等等。

而劣势可能是缺乏市场知名度、过高的成本、低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团队的不稳定性等等。

文言文教学的问题

文言文教学的问题

浅议文言文教学的问题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然而,长久以来,文言文却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社会上所普遍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及“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让中学文言文教学不知何去何从,文言文教学“苦、累、差、慢”的现状也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深入剖析当前的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改变:一、端正态度,准确定位我们都知道,端正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

文言教学之所以艰难,我想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对文言文的性质认识不足。

很多学生都认为文言文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若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文言文没有任何用处。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改变这种观念。

新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阅读教学要求:除了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对文言文教学价值定位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教学目标就是在了解和欣赏中增进有关中国古代社会的各方面的知识,借以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内容不仅仅只是语言文字。

诚然,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古汉语与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汉语口语、书面语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文言文与中学生现有的生活环境、生活阅历也都有很大距离,不经必要的语言训练,文章已经很难读懂、看懂和理解,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还有许多陌生的名目典章制度等等,在学生眼中都成了捉摸不透的“迷言”,因此学生在心理上就有一种对于文言文的排斥感。

造成了大部分中学生除了阅读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一般不读其他的文言文作品。

而从教师方面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调动起来,他们教得也没热情。

更重要的是,书本上节选的文言文在高考中并不是直接出现,因此,只要针对考试所要考的重点内容来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会更加省时省力又高效。

这样势必影响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备课中要学会大胆取舍

备课中要学会大胆取舍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文本特点,李莉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到文本的语言训练之中,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通过抓课文的重点句段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学法的增值。

综观整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值得回味。

一、把握年段特点――“精彩”从写字开始上课伊始,是第一个板块识字、写字教学。

在这一板块的学习中,李老师引导学生写字的过程可谓扎实、简约、高效!在学生字词认读准确的基础上,让学生找找最容易写错的字,然后就大多数学生易写错的“誊”字与形近字“誉”进行比较,接着多媒体出示田字格中的“誊”字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在学生们充分交流后,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最后学生练写。

教师并没有强调让学生去写“誊”字,而是让学生选择本课书后自己认为难写或易错的字练习书写,书写中仍不忘时时提醒学生写字的姿势。

这一环节看似简简单单,但透过简单,不难发现教师重视了学生观察书写、区别形近字、示范书写、易错字或难字的书写练习,切实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高年级不但要讲究美观,更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区分形近字,不要写错。

”李老师把握高年级的年段特点,既关注学生写字训练和写字习惯的培养,又重视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让本节课的“精彩”从写字开始了!二、抓住文本特点,关注语言表达――“精彩”在读中彰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注语言表达、提升语言素养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就文本而言采用了对比和通过人物外貌描写等语言文字呈现形式。

李老师充分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进行学习。

(一)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预学时,李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用双竖线分段”。

名师新课约稿:我们家的男子汉

名师新课约稿:我们家的男子汉

我们家的男子汉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景洪春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谢江峰【课前研讨】谢江峰(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谢”):各位老师,今天我们要研讨的是人教版第十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我们家的男子汉》,大家在课前都认真地研读了课文,并进行了教学预设,下面我们围绕几个主要的问题一起来讨论一下。

一、文章体裁和主题谢:《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是一篇怎样的文章呢?郑艳(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以下简称“郑”):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作者王安忆从一个成人的角度,用独特、细腻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小男孩”成长的过程,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作者对“男子汉”的无限关爱。

读原文可发现,作者为了凸显“小男孩”的性格特点,呈现“小男孩”逐渐成长的过程,依次写了五方面内容: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父亲的崇拜、他对独立的要求、他的眼泪、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这些内容以螺旋上升的态势合力体现“男子汉”的性格特点。

选入教材时,可能是考虑到篇幅太长而删掉两部分内容,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来看,是存有遗憾的。

谢:郑老师不仅读了课文,而且找到了这一篇原文,这样的研读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潘鸿青(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潘”):王安忆的这篇散文记录了家中小男孩成长中的几件事,而这些成长的足迹是男孩子逐渐变成男子汉的典型事件。

作者用小标题的形式从三个方面,即“他对独立的要求”、“他的眼泪”、“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来表现我们家男子汉的性格特点:独立、坚强、勇敢、沉着。

顾儒枫(上海市松江区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顾”):这篇散文从成人的角度来写孩子趣事的,用典型的事例把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小“男子汉”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二、文章语言特色谢:刚才我们谈了文章的体裁,大家也谈到了这篇文章的主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永远是文章的依据”,那么这篇《我们家的男子汉》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呢?顾:总体来说,本课的语言非常朴实、生活化,通俗易懂,一切都好像在和读者说话一般,娓娓道来,但又把小男孩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

高二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精选5篇)

高二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精选5篇)

高二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精选5篇)高二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篇1)下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教学任务。

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一、备课,做到周密细致,找准重、难点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

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

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

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

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并打印出来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

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

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

大胆取舍直击要点

大胆取舍直击要点

大胆取舍直击要点作者:张琳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8期江苏淮安市淮阴实验小学(223300)张琳学生读好书,写好字,这是语文教学的根基。

语文教学的取舍关键要看教学是否植入语文的“根”,有舍才有得,面面俱到,结果必然是蜻蜓点水,乱花迷人,只有直击要点,方可拨云见日。

一、导入点题,直击文章情境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时候教师没有学会将自己边缘化,没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想假如我是一名小学生,我会如何在自然中成长,我面对新的一课,我如何很有兴致地学习……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就不会绕圈子了,而是直奔主题。

直奔主题,从新课开始就要行动起来,我们可以从课题入手,设计导语,定位文本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全文的线索,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很有条理地了解课文内容。

如《拉萨的天空》的导入片断:出示拉萨的天空图,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学生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回答,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调动学生的积累,让学生的积累和文本进行对接的过程。

学生答不出这是拉萨的天空是正常的。

教师接着启发学生:“如果让你描述一下这样的天空,你会怎么描述?”有的学生说:“我会说这样的天空在什么地方才能看得到。

”有的说:“我会说这样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还有的说:“我会说看了这样的天空后,我会有什么感受和联想。

”这时,教师引导说:“拉萨是我国有名的日光城,请大家跟着作者走进西部,走进拉萨,仰望那一碧如洗的天空。

”学生喜欢画面的新奇直观,我们可以利用挂图、录音、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事,如身临其境,陶醉其中。

到语文课堂看一看、听一听,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本的“说什么”上,忽视了“怎么说”的问题。

在《拉萨的天空》的教学中,教师可从天空切入,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进入“如何说”的思考中,这样才能真的把教材当做一个例子,为以后的习作打开思路。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课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学这类课文时,为了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表现,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设计简短、精彩的导语直接揭示学习的内容。

要敢于取舍

要敢于取舍

要敢于取舍
三井子镇第一中心小学李桂荣
今天听了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自己不禁有些想法,对于四——六年级的语文课,篇幅很长教师要懂得取舍,舍得取舍,不然的话,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顾此失彼,没有了侧重倒没有了教学的清晰目的,这样茫然的教学,学生也会收获甚微的。

带着这种想法,我会班级执教了《窃读记》一文,我大胆尝试,确定教学本文的教学目标,朝着目标努力就好。

1,读懂窃读的滋味,教育学生热爱读书。

2,学会文章写作方法。

带着这个教学目标我走进了课堂,在品读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大问题:“扮演小作者,去窃读一次书,看看你都会有怎样的窃读的感受?”
然后,让学生充分读书,在书中画一画,圈一圈,标注出自己读书的收获。

在此环节时,我舍得花时间,大概用掉10多分钟,教师在期间鼓励学生做好读书批注,只有在此环节充分阅读了,才有期望预设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在交流时,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窃读的“快乐,忐忑,害怕,庆幸,羞愧,仇恨。

五味俱全,真是令我很意外,同时学生们说的有理有据,真正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真的好棒!
经历这节课,我不禁告诉自己,要舍得割爱,生活如此,教学也如此,舍得才有得吗?。

荷塘月色课堂教学总结

荷塘月色课堂教学总结

荷塘月色课堂教学总结荷塘月色课堂教学总结「篇一」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作为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历来颇受人称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向来是重点讲解篇目。

然而,看过很多老师的讲解,都是讲重点放在了4到6这三段经典段落上,虽说老师的讲法各异,不乏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者,这三段还是有些被“讲烂了”的意味。

而作为这篇课文其他往往被忽略地比较多的部分,其实也同样是精品,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例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这样的经典语录便出自这篇课文的第三段。

因此,我在准备这篇课文的讲解时,不从名段切入。

我设计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对文章整体脉络的把握,并且把回忆江南采莲事这个部分放在了前面讲。

在对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家生平的了解方面,我采用的是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先自己找,分析到作者心中不宁静的原因时我再进行适当补充。

另外第一课时,我本来还设计了仿写环节,即在讲解第三段时,让学生们仿写“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我先和学生们一起分析这个句子的结构,弄清楚它前后的对应和对比关系,学生们不难仿写出很好的句子。

遗憾的是,在试讲过程中,有时间限制,我未能安排好时间,将这个环节放进去。

美文美读,《荷塘月色》写得如此之美,正适合这样的教法。

反观我在上这个课时,却是将读的环节设计过少,既没有名家朗读,也没有自己的范读。

另外,这篇课文如果能够配上适当的图片和音乐来讲,效果也应该更好。

我之前倒是想到这一点,后来没有做出让自己满意的PPT来也就放弃了。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个课下来,我说话的语气太平淡,显得很没有激情;又多说长句,不便于学生的接受。

总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节课讲得固然有可取之处,然而,更多的是缺陷和不足,接下来需要继续学习的地方还有许多。

荷塘月色课堂教学总结「篇二」《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是必修二中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中的一篇散文。

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创新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创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创新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创新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以感受亲情为人文主题,以有感情的朗读和琢磨课文语言文字,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四篇课文。

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

设计理念:1、略读课文的设计,首先要敢于在目标设计上大胆取舍,选择最重要的一个两个目标去设计,因此,本课以导读为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明确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

2、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认为: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依据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突出强调了阅读技能培养,将在精读课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

3、以略读为主,以精讲为辅,充分让学生自己读书、以合作交流为主,辅之以教师的引导点拨。

以一篇带多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运用方法,自主阅读,既进行了有效地阅读方法训练,又扩充了学生的阅读量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两个教学目标:1、结合阅读提示,引导学生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深情。

2、运用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体会情感这个方法,拓展阅读其他篇目。

教学重点: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句子,体会情感的方法学习课文及拓展篇目,体会父母之爱。

冀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冀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冀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使用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目前,我们使用的是新编冀教版初中英语衔接版教材,这是继起始版教材之后的一套全新教材。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不研究教材的结构、编排目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就难以实施;不研究教材、开发教材、大胆地删减教材以及适时地补充教材,就不利于真正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一、新教材分析本教材是河北教育出版社与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编的英语教材。

它充分吸收了国际上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为教学营造了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氛围。

教材还在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使孩子的英语学习变得既容易又有趣。

该教材明显的特点就是以中国学生Li Ming和来自加拿大的Jenny,小恐龙Danny为主要人物,通过描写他们之间的趣事来选定每单元的主题并开展教学,向我们展示了加拿大同龄人的学习生活情况。

该教材还特别注重对学生口语和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内容新颖、幽默诙谐,而且涉及话题广泛,内容鲜活,富有时代感,既贴近生活,又展现中西方国家的不同文化背景。

这套教材以人物的活动为主线,围绕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词汇、句型、交际会话等,逐步展开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符合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学习语言的规律。

当然,该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尤其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衔接版教材难度较之起始版要明显加大,学起来会很吃力。

同时部分文本知识点跳跃性强、主题描述不完整,语法不系统,过于分散。

二、如何理解新教材对于衔接版新教材,我和许多老师一样都曾产生过迷惑,面对貌似简简单单的教材,不知该如何教、到底该教给学生些什么?我认为新教材之“新”不仅体现在它的内容上,更体现在它的功能上。

新教材不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复制教科书所呈现的一切,而是凭借它激活学生的思维。

它采用完成课题式的教學方法,把探究性学习引入英语学习中。

《在大事年表里讲述抗战故事》一课中对问题引领教学的尝试

《在大事年表里讲述抗战故事》一课中对问题引领教学的尝试

《在大事年表里讲述抗战故事》一课中对问题引领教学的尝试黑龙江地方课程人文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教材在2018年进行了全新改版,由原来的山水风物改为东北抗日联军史。

全新的教材给教师的备课上课带来不小的挑战。

我校地方课程人文与社会各年级均使用循环教材,实行隔周上课,被列为考查科目不参加期中期末考试不计入学生成绩,因此得不到多数班主任和学生的重视,成了边缘课程。

这种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来上好地方课就成了问题。

当下我校正在进行研究的课题是“问题引领式”教学的实践研究,各主科都如火如荼地行动了起来,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实践,我和其他地方课程教师,在认真学习课题后觉得还真是不错,我就决定在《在大事年表里讲述抗战故事》一课中进行问题引领教学的实践尝试。

《在大事年表里讲述抗战故事》是八年级上册人文与社会第一课,这一课内容主要是介绍东北抗日大事。

由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有限,地方课在课前也得不到充分预习,课堂教学还要采用问题引领教学和合作学习,所以我备课时决定对教材进行适当取舍,充分补充,灵活运用,力争让课堂达到“充实”和“活跃”。

一、大胆取舍教材,充分补充,为各环节问题的设计打基础在这节课中,我的备课做了如下几处大改动。

我选取了几点教材内容,辅以补充内容串联成线,将教材中“故事会”形式变为班级合作“研讨会”。

降低教学内容难度系数,增加学生参与度和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教材我选用了“九一八事变”、江桥抗战、“七七事变”和中共逐渐加强对东北抗战的领导四件大事,又补充分了甲午战争、朝鲜东学党起义、日俄战争三个重大事件,让学生熟悉时代背景从而对抗日战争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认识。

按教材中“故事会”的形式上课在条件充分时固然好,但考虑到我校实际情况,搞不好就会让课堂“冷场”,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与自尊受到挫伤。

而“研讨会”的设计的好处之一就是使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紧密贴合教师设计的各个问题。

二、巧用问题,设疑激趣,用弹性问题增加学生参与度(一)问题设疑导入在引入时我使用了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片断并发问:歌词中说的“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所说的“抗战”你知道是什么战争吗?学生回答:抗日战争。

关于取舍话题的高中作文600字(精选5篇)

关于取舍话题的高中作文600字(精选5篇)

取舍话题的高中作文600字关于取舍话题的高中作文600字(精选5篇)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特别是其中的话题作文,更是常见,话题作文是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

那么你有了解过话题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取舍话题的高中作文6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取舍话题的高中作文600字1我一直认为,一个人长大的过程,就是学会取舍的过程。

小时候的我对选择这件事极为害怕。

两件款式相同,颜色不同的裙子摆在我面前我都要犹豫半天,不停地试穿比划,到了最后,再把选择权交给父母,买一条我并不真正喜欢或讨厌的裙子,也许把它买回家只是因为我需要,而非想要。

再长大点,我开始应付到底喜欢爸爸还是妈妈这个问题。

知道现在,都有人问我这个问题。

哪怕我可以对外说都喜欢,但心里已经开始暗暗比较起来。

但越比较,我就会越坚定最初的想法,同时又觉得这问题古怪。

慢慢长大,我成了一名网络时代的学生,也接触到了游戏。

但玩了几种游戏后,反而没了兴趣,我玩游戏,最喜欢的是游戏通关后的成就感,一旦玩出结局,我就不会再玩了。

甚至于,在游戏过程中,如果让我清零重来,还不如让我直接退出。

每玩一个新游戏,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我会不自觉地探索,但时间一长,就会觉得没意思了。

因此,我玩游戏一般不会果断的选择。

有时候玩过一些耗时间的游戏,比如等了几十分钟的宝箱开了,却不能使用。

这时候,我是宁可舍弃也不等待的,在我眼里,有时间等这几分钟,还不如看看有什么新游戏。

在玩游戏中,我顿悟到了一个道理:我必须做出一些取舍,哪怕我还没有准备。

我会为了出去逛街加紧写作业,会为了当一个好朋友选择什么,为了让父母开心而去完成什么每一件事都是我自己的选择,虽然我不一定乐意。

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在生活总有一些选择必须面对,当你得到什么时,一定会失去一些。

这时候,有人会知道,取舍之间,蕴藏的,是平衡。

我们学会取舍,是学会懂得在选择过后的面对,这是我眼中的取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胆取舍适当补充
摘要:要想搞好英语教学,教师唯有通过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取舍和补充,从而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这一条路可走。

取舍和补充的内容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来定,还要遵循保持教材完整性的原则。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取舍;补充;课时;教材;完整性
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高中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

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

高中英语课程必须具有选择性。

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自2009年9月开始教高中英语新教材(Module 1&2)以来,我觉得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时间,即:课时不够。

客观上,我们每周每个班只有5节英语课,而新教材内容多,词汇量大,知识点繁杂,加之高一年级各个学科都在搞新课程改革,英语课的课时就显得相当有限了。

主观上,学生们的课外时间大多花在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作业上,真正用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是不够的,尤其是花在记忆、背诵上的时间就少得可怜了。

鉴于这些主客观困难,我认为要想搞好英语教学,教师唯有通过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取舍和补充,从而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这一条路可走。

取舍和补充的内容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来定,还要遵循保持教材完整性的原则。

比如,如果所教学生整体口语能力都不错,并且所上单元的话题、交际用语,学生在初中都已掌握了,会用了,就没有必要花上整整一节课来上“Speaking”或“Talking”这个内容了。

书上的好多“Speaking”或“Talking”的内容,我都是穿插在别的课时中来上的,并没有专门用一整节课的时间来上。

抑或,如果这个单元的“Writing”的内容,学生觉得太难,太陌生的话,可以不用书上给的这个题目。

或另外找一个类似的话题写,或待以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知识面扩大了再回过头来写。

Module 2的第3单元的“Writing”,我就是这样做的。

再者,如果这个单元的“Listening”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太长、太难,完全可以不用上它。

可以另外找点内容相近,又不太难,学生听得懂的听力材料来听。

Module 3的第1单元的“Listening”,我就是这样处理的。

9月份刚开学时,学生们觉得和教科书相配套的《同步阅读》上的文章难了,post-reading部分做不来,我就不让学生做上面的练习了,只是简单地问几个问题即可。

当然,这些取舍和补充的前提是:必须要保证单元内容的完整性。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还提到,“高中英语课程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进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教师如果利用好了单元话题,在加上对单元内容进行大胆地取舍和补充,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理念。

比如,Module 1的第3单元(Travel journal)是讲一段沿澜沧江——湄公河而下的自行车旅行的。

这个话题对于我们云南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激发出兴趣来,使他们关注沿途国家的文化信息,增强文化意识。

第4单元(Earthquakes),是讲地震的。

我们云南也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地区,老师在教这个单元的内容时,如果能联系到这些来上,学生在学习时就会产生共鸣。

再如,Module 2的第4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讲得是保护野生生物。

我们云南是我国的动、植物王国,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方面,我们责无旁贷,等等。

几乎每一个单元,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单元的话题,联系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云南的实际情况,来对教材进行补充,把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的教育渗透到教材内容的语言学习中去,帮助学生开阔文化视野,增进对其它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加深他们对祖国、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对实施课程标准,贯彻新的理念和体现教学改革的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而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材的人也是教师。

教师应做教科书的主人,应从学生和学校的教学实际出发,有选择地使用这套材料。

拿到教材后,教师需要了解和研究教材,领会其编写指导思想和意图,弄清其脉络和结构,熟悉教材的内容和方法等。

教师要学习并把握课程的目标、基本理念、内容标准及实施的建议等,更新观念,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教学策略整合教材。

也就是说,教师应从学生和学校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而又有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如:删减或修改不适用的内容,补充必要的材料及复习练习;从多种渠道开发资源,增加真实、有趣而鲜活的材料等。

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

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听、说、读、写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认知、调控、交际和资源策略,构建知识、提高技能,在交际性、互动性较强的”任务型”课堂活动和项目活动中,积极思考,善于表达,努力实践和创新;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兴趣、磨励意志、加强信心、与人合作,并认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有了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成绩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总之,这套教材要想把教科书上的内容都上完,那是不可能的。

在教学时,贪多、图快,追求面面俱到,过分拘泥于教材那都是不可取的。

教师要一边教学一边通过评价,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以求得自身的发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对英语课程的要求。

教师一定要敢于大胆地进行取舍和补充,才能把握住教学,上好英语课。

我认为,英语课堂应该要追求真实、朴实;学生所学到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应该要夯实、落实;老师的教学功底应该要厚实、扎实。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经受得起新课程改革的考验;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7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8
[3] 《云南省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教师培训》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9.8
[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