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课件
王瑶-真菌药敏试验操作ppt课件

皮肤霉菌 •PDA;燕麦琼脂(仅红色毛癣菌 )
•30℃4~5d至产孢良好 1×103~3×103 CFU/ml
接种量
孵育条件
•链格孢属30℃;
•其它35℃。 •根霉21~26h; •镰刀菌属、曲霉属、申克氏孢 子丝菌46~50h •赛多孢属70~74h
35℃
培养至产孢良好
11
非皮肤丝状真菌孢子菌悬液的制备
• 接种物: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菌悬液0.4×104~5×104 CFU/ml,重复性好
– 诱导产孢:大部分霉菌PDA培养基35±2⁰C 7d或至产孢良好,毛霉 和曲霉48h,镰刀菌属35±2⁰C 48~72h然后28~30±2⁰C培养到第7天 。 – 1ml 0.85%盐水,可加入1滴or0.01ml吐温20,尽量去除菌丝片段。 – 静置3~5min,取上清转移至无菌管,振荡15s(注意气溶胶) – 使用光线路径1cm比色杯,测定530nm光密度:
13
CLSI M38-A2棘白菌素类MEC判读
• 最低有效浓度(MEC):棘白菌素-曲霉
– 与不含药物的生长对照相比,能够导致菌丝形 成小的、圆形的、紧凑的菌丝颗粒的最低药物 浓度
MEC
异常的14Fra bibliotek卡泊芬净MEC判读
黑曲霉
黄曲霉 土曲霉
烟曲霉
生长对照
15
浓度梯度稀释法--ETEST
酵母菌Etest药敏试验方法
• 曲霉、拟青霉0.09~0.13, • 镰刀菌、毛霉、波氏假阿什利霉、多育赛多孢0.15~0.17, • 链格孢、离蠕孢0.25~~0.3
– 悬液1:50稀释,达到最终要求浓度的2倍
CLSI M38-A2丝状真菌肉汤稀释法
药物敏感试验 PPT课件

细菌耐药概念
多重耐药(MDR): 指细菌同时对三种以上结构
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耐药,如头孢菌 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泛耐药( PDR):细菌对本身敏感的所有药物耐
药; 超级细菌:并非科学概念,一般指PDR与部分MDR,
没有确切定义,以下细菌属于此列:
MRSA/VRSA; VRE; MDR-PA,PDR-AB; ESBL(+)+AmpC(+) 肠杆菌 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产KPC酶、包括产NDM-1细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VRSA: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ESBLs: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KPC酶: 产碳青霉稀酶的一种KPC型 NDM-1: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下面就以上几种情况分别解读
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
1、我们想用的药物在药敏试验中 没有做?
3、某些细菌对某类抗生素天然耐药, 则不需要做药敏试验。
4、试验的药物代表一类药,而不是一 种药。
解读注意事项
5、对葡萄球菌一代比三代头孢治疗效 果好。
6、有些药物不适用于单独使用,仅用 于联合用药,如利福平。
7、因为是体外药敏试验,有些药体外 试验敏感,可能临床治疗无效。
8、同一菌株可能出现亚种,导致连续 药敏结果不吻合。
12.明显稀便,培养结果为何正常?
大便普通培养,通常只能鉴定志贺菌、沙 门菌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我们没有鉴定 血清。
怀疑霍乱时,需开霍乱弧菌培养。
可能病毒感染(轮状病毒)。
小结
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使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着困物种类上 为临床提供参考(经验治疗);可以 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
实验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PPT课件

(三)结果
• 2.结果解释:用毫米尺量取抑菌圈直径,参 照标准判读结果。按敏感(S)、中介(I)、 耐药(R)报告。 • 3.质量控制:标准菌株的抑菌圈应落在预期 范围内。如果超出该范围,应视为失控而不 发报告,须及时查找原因,予以纠正。
影响结果的因素
• • • • 培养基 抗菌药物纸片 菌量 操作质量
•
•
药敏纸片的选择
待测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 药物
AMK、 PEN、OXA、 VAN、GEN 、CIP
AMK、FTX、GEN、PIP、 CIP、IPM AMK、FTX、GEN、PIP、 CIP、IPM
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
(三)结果
• 1.结果判读: 平板置黑色无反光背景上,测量抑菌环的 直径。 抑菌环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 为限。 有的菌株可出现蔓延生长,进入抑菌环; 磺胺药在抑菌环内会出现轻微生长,这些 都不作为抑菌环的边缘。
步骤和方法
• (一)原理 • (二)方法 • (三)结果
(一)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 种检测菌的琼脂平板上。在纸片周围区 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 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检测菌的生长被抑制, 形成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 检测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 药对检测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 相关关系,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
培养基
• pH:7.2~7.4最适宜,碱性扩大氨基糖 苷类药物的抑菌环,酸性扩大四环素类 药物的抑菌环。 • 琼脂含量:影响抑菌环的大小。 • 厚度:影响抑菌环的大小,以4mm为宜。
抗菌药物纸片
• 纸片含药量:与纸片的重量、吸水性、 直径等有关,影响抑菌环的大小,批量 制备。 • 纸片的保存:须在有干燥剂的容器内低 温(-10℃以下)保存。只拿出少量放4℃ 备日常工作用。装纸片的容器从冰箱取 出后,必须在室内温暖l0分钟以上才可 打开。
药敏试验说课教案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药敏试验概述 • 药敏试验的步骤 • 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 • 药敏试验的注意事项 • 药敏试验的发展趋势
01
药敏试验概述
药敏试验的定义
药敏试验
是一种检测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的试 验,用于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 生素进行治疗。
定义补充
药敏试验通过测量细菌在接触不同浓 度的抗生素时生长情况的变化,来判 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从而帮 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
接种方法
将制备好的菌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上, 或使用定量接种环接种。
培养
培养条件
根据不同病原体设定适宜的培养 温度和时间。
培养观察
定期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细菌生长, 以及生长情况是否符合预期。
防止污染
确保培养过程的无菌操作,避免杂 菌污染。
结果解读
结果判定
根据培养结果,判断细菌是否对 某种药物敏感或耐药。
耐药性的监测
总结词
药敏试验有助于监测病原微生物的耐 药性变化,为抗生素的更新换代和临 床用药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随着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不断增加, 药敏试验能够监测耐药性的发展趋势, 及时发现新的耐药菌株,为临床用药 提供更新换代的选择。
治疗效果的评估
总结词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THANKS
结果记录
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结果, 为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依
据。
实验后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 统计,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实验 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报告
王瑶-真菌药敏试验操作ppt课件

• CLSI 提供了24h和48h质控范围
6
商品化试剂盒—ATB Fungus 3 改良微量肉汤稀释法
• 选取培养时间不超过4天的纯培养菌落,如培养物不纯应 进行分纯后检测 • 制备2McF菌液 • 将20μl菌悬液加入ATB F2培养基的安瓿中 • 用无菌吸管轻轻吹吸混均,尽量避免产生气泡 • 在每个杯状凹槽中加入135μl混匀的ATB F2培养基 • 35± 2℃环境中,念珠菌属培养24h ±2h,新型隐球菌培 养48 h ± 6 h • ATB Fungus 3操作视频.mov
• 黄曲霉
28
小结
• 选择适合的药敏试验方法后,认真研究相应指南 或产品说明书的作要求,严格执行!
– – – – 注意培养物孵育时间 注意不同菌属接种量 注意不同菌属药敏孵育时间 注意不同药物采用不同检测方法时的判读标准
• 严格质控,质控株检测结果也是培训判读标准的 好教材! • 切勿想当然操作,做错不如不做!
11
非皮肤丝状真菌孢子菌悬液的制备
• 接种物: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菌悬液0.4×104~5×104 CFU/ml,重复性好
– 诱导产孢:大部分霉菌PDA培养基35±2⁰C 7d或至产孢良好,毛霉 和曲霉48h,镰刀菌属35±2⁰C 48~72h然后28~30±2⁰C培养到第7天 。 – 1ml 0.85%盐水,可加入1滴or0.01ml吐温20,尽量去除菌丝片段。 – 静置3~5min,取上清转移至无菌管,振荡15s(注意气溶胶) – 使用光线路径1cm比色杯,测定530nm光密度:
Thank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2024版抗真菌药物ppt课件

抗真菌药物ppt课件目录•引言•真菌的生物学特性•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常用抗真菌药物介绍•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及防治策略01引言真菌感染的概述与现状真菌感染的定义和分类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包括浅表性、皮下组织和系统性感染等。
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全球范围内真菌感染发病率上升,尤其是免疫受损人群。
真菌感染的危害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03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曲霉病等。
01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通过干扰真菌细胞壁合成、抑制真菌细胞膜功能或影响真菌代谢等途径发挥抗真菌作用。
02抗真菌药物的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可分为多烯类、唑类、棘白菌素类、氟胞嘧啶类等。
抗真菌药物的重要性及应用课件目的与结构课件目的介绍真菌感染的现状和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提高医务人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课件结构包括引言、真菌感染概述、抗真菌药物概述、各类抗真菌药物介绍、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等部分。
02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真菌营养体基本单位是菌丝,多数真菌由菌丝分枝交织形成菌丝群,称菌丝体。
菌丝和菌丝体无性孢子有性孢子真菌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无性孢子,如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等。
真菌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称为有性孢子,如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等。
030201真菌的形态与结构营养类型对温度的要求对酸碱度的要求对渗透压的要求真菌的生理与代谢01020304真菌的营养方式有腐生、寄生和共生等。
真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最适生长温度为22~36℃。
大多数真菌喜中性或微酸性环境,最适pH 为5.0~6.0。
真菌对渗透压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过高或过低的渗透压都会影响其生长。
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遗传物质真菌的基因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环境因素、转录因子和表观遗传修饰等。
基因表达调控真菌的变异类型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PPT课件

治疗少见菌的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为目的向感染控制部门报告
试验方法—纸片扩散法
改良Kirby-Bauer法(K-B法)
试验材料
培养基 非苛氧菌用Mueller- Hinton(M-H)琼脂 药物纸片 直径6mm纸片,每片吸水量约20μl 菌液比浊管 0.5号麦氏(McFarland)标准比浊管,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 试验)
目的
指导临床医生针对各类临床感染患者选择 最佳抗菌药物
一定区域内积累对公共卫生有关的重要耐 药的微生物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细菌对药物敏感谱进行菌种鉴定
药敏试验原理
纸片扩散法
把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 试细菌的琼脂平板上
纸片中药物吸收琼脂水分溶解后通过弥散 作用形成递减的浓度梯度
纸片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试验菌生长受抑 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抑菌环。
抑菌环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 程度
抑菌环大小除与细菌的敏感性有关外还与 其它诸因素相关。
稀释法
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活性 抗菌药物与肉汤或琼脂培养基混合稀释后
种入试验细菌,孵育过夜。 以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为最低抑菌
变形杆菌属的菌株可扩散到某些抗菌药物 的抑菌环内,故在明显抑菌环内有薄膜状 爬行生长可以忽略。
加贴纸片
将接种好的平板敞开盖子倒置在室温下干 燥3-5min 使平板上的水分被琼脂完全吸 收。
用镊子取纸片一张贴在琼脂平板表面,轻 压使其与琼脂完全接触。纸片中心间距 ≥24mm,纸片中心距平皿边缘≥15mm。 直径90mm的平板最好贴6张。
15min内将平板倒置放温箱孵育。
注意
纸片一旦贴下就不可再挪动位置,因纸 片中的药物已扩散到琼脂中。 需要时应在适当的地方贴新纸片
关于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课件

纸片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试验菌生长受抑 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抑菌环。
抑菌环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 程度
抑菌环大小除与细菌的敏感性有关外还与 其它诸因素相关。
稀释法
定量测定抗菌药物活性 抗菌药物与肉汤或琼脂培养基混合稀释后
种入试验细菌,孵育过夜。 以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为最低抑菌
关于抗菌药物敏感性 试验(药敏试验)
目的
指导临床医生针对各类临床感染患者选择 最佳抗菌药物
一定区域内积累对公共卫生有关的重要耐 药的微生物流行病学资料
根据细菌对药物敏感谱进行菌种鉴定
药敏试验原理
纸片扩散法
把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 试细菌的琼脂平板上
纸片中药物吸收琼脂水分溶解后通过弥散 作用形成递减的浓度梯度
按 抑 菌 环 直 径 判 断 细 菌 的 敏 感 性 , 应 依 据 CLSI的解释标准,报告细菌对测试药物敏 感、中介、耐药。
结果判断
在清楚抑菌环内有独立的菌落生长提示
接种的菌落不纯,需要重新分离、鉴定和 药敏试验
抗菌药物选择出的高频突变耐药株
变形杆菌属的菌株可扩散到某些抗菌药物 的抑菌环内,故在明显抑菌环内有薄膜状 爬行生长可以忽略。
治疗对基本药物过敏的患者
治疗少见菌的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为目的向感染控制部门报告
试验方法—纸片扩散法
改良Kirby-Bauer法(K-B法)
试验材料
培养基
非苛氧菌用Mueller- Hinton(M-H)琼
脂
药物纸片 直径6mm纸片,每片吸水量约20μl
菌液比浊管 0.5号麦氏(McFarland)标准比浊管,
置35℃孵育2-6 h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肉汤校正,使其浊度至
药敏试验PPT资料PPT课件

采集部位
选择病原体含量较高的部 位进行采集,如痰液宜选 自肺部。
样本处理
样本保存
样本量
采集后的样本应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 检测,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妥善保存。
保证足够的样本量,以满足后续实验 需求。
样本处理方法
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离 心、过滤等,以去除杂质和无关细胞。
结果判断
根据病原体的生长情况,判断其对不同药物的敏 感程度。
报告发布
将实验结果及时报告给临床医生,为治疗提供参 考依据。
04
药敏试验的应用
抗生素选择
抗生素选择
药敏试验能够确定病原体对各种 抗生素的敏感程度,帮助医生选 择最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 高治愈率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耐药性检测
通过药敏试验可以检测病原体对 抗生素的耐药性,了解耐药机制 和传播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 供科学依据。
在琼脂平板上接种细菌,然后滴 加抗生素溶液,观察抑菌圈的大 小,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稀释法
将不同浓度的抗生素与细菌混合培 养,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确定药 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纸片扩散法
将含有一定量抗生素的纸片贴在琼 脂平板上,观察纸片周围抑菌圈的 大小,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02
药敏试验的种类
详细描述
E试验法是一种新型的药敏试验方法,通过在药敏试纸上施加连续变化的压力,使药物浓度与细菌生 长曲线呈线性关系,从而快速准确地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03
药敏试验的步骤
样本采集
采集方法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体类 型,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 如咽拭子、痰液、尿液等。
实验三_药物敏感试验和消毒灭菌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12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应该怎样做
药敏试验?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尤其是住院病人应该经常做药敏试
验。所谓的长期,并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概念,住院病人每隔 3-4天就需要做一次细菌学检查。对于ICU病房的病人,可能每
天都要做细菌学检查。因为这些病人多数免疫力较差,容易受
条件致病菌的侵犯,而且反复发作。此外病原菌常呈多重耐药 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G-杆菌(ESBL)以及耐甲氧西林葡 萄球菌(MRSA和MRSCN)、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 菌在ICU病房最为常见。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其感染有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检测 – 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等
完整版课件
6
五、纸片扩散法(K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 纸片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向纸片周 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 范围内的细菌生长被抑制,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细菌接种量
细菌接种量应恒定,如太多,抑菌圈变小,能产酶的菌株更可破坏 药物的抗菌活性。
药物浓度
药物的浓度和总量直接影响抑菌试验的结果,需精确配制。商品药 应严格按照其推荐治疗量配制。
培养时间
一般培养温度和时间为37℃ ,8-18小时,有些抗菌药扩散慢如多粘 菌素,可将已放好抗菌药的平板培养基,先置4℃冰箱内2~4小时 ,使抗菌药预扩散,然后再放37℃温箱中培养,可以推迟细菌的 生长,而得到较大的抑菌圈。
完整版课件
8
注意事项
1 纸片应分布均匀,中心距离不小于24mm。 2 含菌平板必须避免过浓或过稀。 3 纸片贴完后应在15min内将平板反过来,置于
37度温箱中。 4 纸片一旦接触培养基就不应再挪动位置。 5 要注意无菌操作。
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

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
药基法
琼脂稀释法 试管(液体)稀释法 微量液体稀释法
菌基法(琼脂扩散法)
ROSCO抗真菌药敏纸片法 E试验法(E-test)
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试验
酵母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于1992年由美国国家 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标准实验方案(M27 -P)以来,几经修订,目前已由M27-A2取代。此外,其 他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如琼脂稀释法,琼脂扩散法,E试验法 等时有应用。
药量及预后监测的参考 筛选耐药菌株及研制对致病真菌有效的抗真菌药物
提供临床应用
常见术语
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MIC50,MIC90,MIC50%~80%
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 MFC) MFC50,MFC90
微量液体稀释法
结果判读 两性霉素B:
以评分为0的最低药物浓度 为MIC值 5-FC和唑类:
评分为2的最低药物浓度作为MIC值。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显示,此 时大约50%菌生长受到抑制。
结果判读可缩短至24小时,只要第11孔有菌生长即可进行,对结果 无明显影响。
琼脂稀释法
将琼脂平板中掺入不同浓度的抗真菌药物,以多点接种 法将待测真菌接种于琼脂表面(各点所种真菌量相同),以 菌不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定为该药对真菌的MIC。
试管液基稀释法 (NCCLS-M27A)
实验步骤:
取无菌的15mm×100mm试管进行实验 在试管中依次加入0.1mL倍比稀释的不同浓度药物工作液。 依次在试管中加入0.9mL菌工作液,混匀。注意整个过程需在
《药敏试验资料》幻灯片

亚胺培南,替卡,哌拉
三级
氨曲南,头孢他啶
头孢曲松
卡那,奈替,妥布
氯霉素,奈替
四环素,氯霉素
常规测试并报告的药物分组(2)
一级 二级
三级
葡萄球菌 苯唑,青霉素 红霉素类
克林,万古 氯霉素
肠球菌 青霉素,氨苄 万古霉素
庆大
常规测流试感并嗜血报杆告菌的药肺物炎分链组球菌(3)
一级 素
氨苄,青霉素
青霉素,红霉
• 药效学药:代药物动对力机学体的和作药用效学
• 时间依赖型〔%T>MIC〕:β-内酰胺 类,大环内酯类
• 浓度依赖型〔AUC/MIC比率〕:AGS, FQ
• 这些参数可用于计算具有最正确药效的 给药方案
MIC与抑菌圈直径的线性关系
Log2. MIC R I
S
耐药
中介
敏感
D1
d2 抑菌圈直径(mm)
纸片扩散法-标准化
• NCCLS:美国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 每年修订更改
– 包括质控 – 新药的判定标准 – 特殊耐药性的检测
NCCLS的法规
• 规定纸片含量、接种浓度、培养基、平 皿厚度、判定标准、质控
TMP/SMZ
TMP/SMZ
二级 头孢肤肟,噻肟 氧氟,四环素
他啶,氯霉素
万古霉素
三级 平
阿奇,头孢克罗 氯霉素,利福
环丙,亚胺培南 利福平,四环 素
预报用药(一)
测试药 性 苯唑西林 四环素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菌名
葡萄球菌 所有〔除葡 萄球菌和不 动杆菌〕 G+球菌 所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
药基法
琼脂稀释法 试管(液体)稀释法 微量液体稀释法
菌基法(琼脂扩散法)
ROSCO抗真菌药敏纸片法 E试验法(E-test)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试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酵母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于1992年由美国国家 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提出标准实验方案(M27 -P)以来,几经修订,目前已由M27-A2取代。此外,其 他药物敏感试验方法如琼脂稀释法,琼脂扩散法,E试验法 等时有应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抗真菌药敏试验目的
指导抗真菌药物的选择 测定抗真菌药物对致病真菌的敏感性,提供临床用
药量及预后监测的参考 筛选耐药菌株及研制对致病真菌有效的抗真菌药物
提供临床应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试管液基稀释法 (NCCLS-M27A)
结果的判定
新三唑类药物 酵母菌的MIC值为0.03~16 μg/mL,大多数酵母菌的MIC值小于1
μg/mL。目前尚无资料说明MIC值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伊曲康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述
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 渐增高
大量新型抗真菌药物不断涌现 临床耐药菌株的出现
抗真菌药物敏感实验为临床耐药菌株的发现, 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提供指导。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试管液基稀释法 (NCCLS-M27A)
培养基的制备
2倍浓度RPMI 1640培养基(不含NaHCO3) 作为标准培养基,用0.33mol/L MOPS缓冲液溶解,调 节pH值至6.9~7.1(室温),过滤除菌,4℃可保存4 周。在培养基中加入4%葡萄糖可促进菌生长,帮助 终点的判断。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试管液基稀释法 (NCBiblioteka LS-M27A)菌液的制备
受试菌在SDA或PDA中35℃ 培养24小时(念珠菌属)或48小时 (新生隐球菌)。
取直径约5mm菌落,混悬于5mL灭菌的生理盐水中,涡旋混匀15秒, 采用分光光度计在530nm处,调整菌悬液至0.5个麦氏单位浊度,相当于 1×106~5×106/mL,作为菌液的贮备液。
储存液分装后置-60 ℃保存。解冻后的储存液应在24h内使用,不 得重复冻存使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试管液基稀释法 (NCCLS-M27A)
药液的制备
使用液: 水溶性药物以无菌蒸馏水将储存液倍比稀释 至工作液浓度(10倍测试浓度)。
非水溶性药物则需将储存液用DMSO倍比稀释至100倍测 试浓度,再采用无菌蒸馏水稀释至工作液浓度(10倍测试浓 度),以防止药物的析出。
判定标准如下表所示。氟康唑的判定标准不适用于克柔念珠菌。 采用不适当的溶媒溶解伊曲康唑可导致结果偏差。
15min内完成。 实验过程中,设置空白对照和生长对照。同时进行质控菌株平行试
验,进行质量控制。 将试管置于35 ℃培养46~50h观察结果。对于新生隐球菌,培养时
间应延长至70~74h。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试管液基稀释法 (NCCLS-M27A)
使用时,采用2倍量培养基将菌液调整至工作浓度为1.0×103~ 5.0×103/mL。再用无菌蒸馏水倍比稀释成0.5×103~2. 5×103/mL。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试管液基稀释法 (NCCLS-M27A)
实验步骤:
取无菌的15mm×100mm试管进行实验 在试管中依次加入0.1mL倍比稀释的不同浓度药物工作液。 依次在试管中加入0.9mL菌工作液,混匀。注意整个过程需在
结果判读
两性霉素B 终点的判断比较容易,无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两性霉素B
的MIC值。 氟胞嘧啶及唑类
往往在最低浓度时也可出现轻度浑浊。此时,可取生长对照管中菌 悬液0.2mL,加入培养基0.8mL混匀作为判断终点的浊度(即80%菌的生 长受到抑制时的浊度),与此浊度相近的试管即可判定为终点,其药物浓 度为该药的MIC值。
常见术语
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MIC50,MIC90,MIC50%~80%
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 MFC) MFC50,MFC90
最低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concentration,MEC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试管液基稀释法 (NCCLS-M27A)
药液的制备
储存液:浓度至少为1280μg/mL或10倍于受试的最高浓度。储存 液浓度需根据药物本身溶解性决定。
氟康唑和5-氟胞嘧啶(5-FC)以灭菌蒸馏水溶解;酮康唑、伊 曲康唑、两性霉素B、伏力康唑等采用DMSO溶解。
概述
抗真菌药物敏感实验方法是建立在抗细菌药物敏感实验方法基础之上 由于真菌是一种高等的生物,其繁殖方式、生长周期、生长条件等均与
细菌不同,因此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难题。因 此,实验方法多样化,但尚无通用的标准方法。 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委员会(NCCLS)从1992年起,制订了一系列针 对抗真菌药物敏感实验的指导性文件,但目前仍不能适用于所有医学真 菌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