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投影片3下3x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一)一. 教材分析《投影》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1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概念,以及投影的性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直观基础上的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几何基础,对于投影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不同角度的投影以及投影的性质,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出发,理解投影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不同角度投影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概念,掌握不同角度投影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能够运用投影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概念,不同角度投影的性质。

2.难点:投影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投影的概念。

2.实例分析法: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不同角度投影的特点。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投影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2.准备投影的图片,如房屋、树木等。

3.准备投影的动画,展示不同角度的投影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房屋、树木等实物模型的投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得到的?引出投影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概念,并用动画展示不同角度的投影效果。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角度投影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物模型,进行不同角度的投影练习。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巩固学生对正投影和斜投影概念的理解,以及不同角度投影的性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投影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投影》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1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对几何知识进行深入理解的关键部分。

通过学习投影的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在特定情况下,物体在光线作用下的影子规律,同时,也为后续的立体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光线、影子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三维空间中的投影规律,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投影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正投影和斜投影的特点,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投影的概念,正投影和斜投影的特点。

2.难点:对三维空间中物体投影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掌握投影知识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教具、课件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准备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手电筒照在物体上产生的影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投影?为什么会产生投影?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和教具,呈现正投影和斜投影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正投影和斜投影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利用教具进行投影实验,观察不同角度下的投影效果,巩固对投影的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如:正投影和斜投影在哪些情况下会产生?如何判断一个物体的投影?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投影》教学设计2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投影》教学设计2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投影》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投影》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投影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础上,对几何图形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通过学习投影,学生能够理解几何图形在不同视角下的呈现形式,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学习解析几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知仍停留在直观层面,缺乏对几何图形本质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正射投影和斜射投影的特点。

2.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投影的概念及其性质。

2.不同视角下的投影变化。

3.运用投影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投影的性质。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几何图形在不同视角下的投影,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讨中加深对投影的理解。

4.结合实例,运用投影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投影仪。

3.教学课件。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投影,如手电筒照射下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什么是投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投影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视角下的投影,如正射投影和斜射投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投影的变化。

学生观察并描述投影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正射投影和斜射投影的性质。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几何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在黑板上展示不同视角下的投影。

初中数学投影法教案

初中数学投影法教案

初中数学投影法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投影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 能够运用投影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仪器进行投影实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投影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 运用投影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投影法的原理和实际操作。

教学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实物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图片,如建筑物的立面图、产品的三维模型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得到的。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是如何产生的吗?是通过什么方法将实物的形状和大小传递出来的呢?二、投影法的概念和原理(10分钟)1. 介绍投影法的概念:投影法是一种将三维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传递到二维平面上的方法。

2. 讲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光线的作用,将三维物体的形状投射到二维平面上,形成物体的影子。

3. 演示投影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投影法的原理。

三、投影法的应用(10分钟)1. 利用投影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建筑物的立面图、产品的三维模型等。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投影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等。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一些有关投影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反思投影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延伸:-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投影法的理解和应用。

-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讨投影法在其他学科或领域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演示、练习和总结等环节,向学生介绍了投影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引导学生运用投影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1节《投影》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础上,对几何图形的进一步拓展。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投影的定义、分类和性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投影在几何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投影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演示和动手操作,加深对投影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投影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2.学会用投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投影的定义和分类。

2.投影的性质。

3.投影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投影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投影。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投影操作,加深对投影知识的理解。

3.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投影仪、实物和模型。

2.投影相关图片和案例。

3.投影练习题。

4.分组讨论的教室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投影的定义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投影的相关图片和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投影的分类和性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投影操作,加深对投影知识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用手指做出各种投影姿势,观察和描述手指的投影特点。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投影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检查学生对投影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1《投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1《投影》是本册的一个重点章节,主要介绍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以及物体在投影中的基本性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投影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易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实物和模型帮助学生建立投影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投影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

2.能够运用投影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投影的概念。

2.投影的性质。

3.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投影的原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投影的概念。

2.讲解法:对投影的性质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掌握投影的基本知识。

3.练习法: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投影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物和模型,如立方体、球体等,用于展示投影的原理。

2.准备投影的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一些投影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和模型,如立方体、球体等,让学生观察它们在光线照射下的投影,引发学生对投影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投影吗?”让学生回顾已知的投影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学生介绍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

同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投影的原理。

在此过程中,教师讲解投影的性质,如相似性、直线与平面的交角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投影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说课稿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说课稿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1《投影》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投影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涉及到平面图形在三维空间中的映射。

在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的第29.1节中,主要介绍了投影的定义、分类以及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学生对几何学习的一个过渡,也是对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个培养。

通过对投影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变换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初中数学学习的前两个学期的基础后,对于几何图形的认知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空间想象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投影这一概念涉及到三维空间,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合理调整教学节奏,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投影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投影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投影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投影在三维空间中的应用,特别是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投影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投影的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2.讲解概念:介绍投影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

3.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投影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一些投影实验,加深对投影概念的理解。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投影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投影》说课稿2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投影》说课稿2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投影》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投影》是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的第一节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投影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学习投影,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在三维空间中,点、直线、平面在二维平面上的映射规律,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投影的知识,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对三维空间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在处理复杂的投影问题时,仍可能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解答。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点、直线、平面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投影的概念和性质,点、直线、平面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投影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投影的概念。

2.讲解投影的性质:讲解点、直线、平面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规律,结合实例进行解释。

3.练习与讨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小组内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4.拓展与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投影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投影的特点和应用,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投影的概念与性质–点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化–直线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平面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化2.投影的应用–实际问题解答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投影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投影》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投影》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投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投影》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投影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投影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探究投影的性质,最后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几何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投影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于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投影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投影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投影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投影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投影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投影的性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投影仪、幻灯片、黑板、粉笔。

2.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三角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电影院的电影放映、太阳的投影等,引导学生关注投影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幻灯片呈现投影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投影的概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尺子、圆规、三角板等工具,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投影,感受投影的性质。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 投影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 投影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 投影一. 教材分析《投影》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投影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投影,学生能够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图形和几何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平面几何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空间几何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逐步掌握投影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正射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性质。

2.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投影的概念和性质。

2.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2.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投影的性质。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投影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实物模型和图片。

3.投影仪。

4.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投影现象,如电影放映、阳光下的影子等,引导学生关注投影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投影?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物模型和图片,呈现正射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性质。

解释正射投影是指物体在光线垂直照射下产生的影子,中心投影是指物体在点光源照射下产生的影子。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总结投影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利用投影仪进行正射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实验。

观察和记录投影的性质,巩固对投影知识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建筑物的高度测量、物体的体积计算等,让学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_1.2 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1.2  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过三视图的基本作法,但只要求能作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如长方体、正方体以及一些正方体的组合等,主要停留在形的认识上,而对于三视图的概念还不清晰。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只接触了从空间几何体到三视图的单向转化,还无法准确将三视图还原成实物模型。

对于三视图的学习,先用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接着用汽车设计图纸作引入复习回顾三视图,让学生体会作三视图刻画空间几何体的必要性,然后简单复习长方体的三视图,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建构,引出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规范要求。

1.1.5 投影与三视图测评练习◆基础训练1.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图),•请在括号内填上立体图形的名称.2.如图4-3-26,下列图形都是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你能说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吗?3.如图,从不同方向看下面左图中的物体,右图中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4.一天,小明的爸爸送给小明一个礼物,小明打开包装后画出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小明画的视图,你猜小明的爸爸送给小明的礼物是()A.钢笔 B.生日蛋糕 C.光盘 D.一套衣服5.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它是什么几何体?请你补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6.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试举例说明物体的形状.7.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多少?8.已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1)画出该几何体的左视图;(2)该几何体是几面体?它有多少条棱?多少个顶点?(3)该几何体的表面有哪些你熟悉的平面图形?◆提高训练9.小刚的桌上放着两个物品,它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你知道这两个物品是什么吗?10.一个由几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方格里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请你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11.如图所示,下列三视图所表示的几何体存在吗?如果存在,请你说出相应的几何体的名称.12.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的方格中的字母和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体的个数,求x,y的值.13.由几个小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求组成几何体的小立方体个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拓展训练14.已知一个木头模型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与实际尺寸的比例为1:50.(1)请画出这个模型的立体图形(尺寸按三视图);(2)从三视图中量出尺寸,并换算成实际尺寸,标注在立体图形上;(3)制作这个模型的木料密度为360kg/m3,则这个模型的质量是多少kg?如要漆这个模型,每千克油漆可以漆1m2,则需要多少油漆?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过三视图的基本作法,但只要求能作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如长方体、正方体以及一些正方体的组合等,主要停留在形的认识上,而对于三视图的概念还不清晰。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投影》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投影》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1《投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投影》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3.1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几何图形在三维空间中的投影。

投影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理解几何图形,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投影的定义,掌握正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点,理解投影在几何中的应用。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提高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投影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复习导入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已学的几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投影的定义,掌握正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点,理解投影在几何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投影的定义,正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点。

2.教学难点:投影在几何中的应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复习导入、问题驱动、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何图形的投影,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投影的概念和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2.新课导入:介绍投影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投影的概念。

3.案例分析:通过正投影和中心投影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投影的特点。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投影在几何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和理解。

5.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投影在几何中的重要性。

6.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投影》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投影》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投影现象,如影子、摄影等,引起学生对投影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2.分层教学,循序渐进:针对学生对投影概念理解程度的不同,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从简单的定义入手,逐步拓展到平行投影、中心投影等复杂概念,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投影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通过对投影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能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投影概念的理解程度,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学生在解决实际投影问题时,可能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教学设计以《投影》为核心,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投影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表达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他们在前两年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投影概念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可能对实际应用中的投影问题还缺乏深入了解和独立解决能力。

初中数学_29.1投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29.1投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29.1投影主备人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授课人学习目标1.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

2、能够判断某种投影现象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能找到中心投影的点光源学习关键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征学习过程『活动1』(一)学生课前动手实验,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

思考:你注意观察过周围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吗?影子与物体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学生总结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并黑板展示。

然后师生总结归纳:物体的影子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更与光线的照射方式有关。

当投影面与物体平行时,影子和物体是全等的或相似的。

(二)教师用手电筒演示投影现象,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投影的有关概念。

总结出投影、投影线、投影面的概念。

总结: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上,得到的叫做物体的投影, __________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叫做投影面。

试一试:将物体与它们的投影用线连接起来。

『活动2』(一)多媒体演示三种投影动画过程,让学生小组交流,说出投影过程的不同之处。

出示阳光下投影图片,学生观察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这些投影线有何共同特征?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教师指导。

归纳总结:由 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平行投影的概念。

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的光线。

(二)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并学会应用。

试一试2、下面是一天中四个不同时刻两根电线杆的影子.将它们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填写序号)_____『活动3』出示灯光下的投影图片,学生观察投影线、投影面分别是什么?这些投影线有何共同特征?学生分析、回答。

师生归纳得到中心投影的概念。

归纳总结:由 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活动4』学生观察探究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区别联系 光线 物体与投影面平行时的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活动5』知识应用典例分析例1:两幅图表示两根标杆在同一时刻的投影.请在图中画出形成投影的光线.它们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9.1《投影》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9.1《投影》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9.1《投影》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9.1节《投影》是初中数学的最后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投影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内容不仅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以后的工作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投影的抽象概念和复杂的图形变换,部分学生可能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投影的分类和性质。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投影的概念和分类。

2.投影的性质。

3.投影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投影的概念和性质。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投影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投影仪、模型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手电筒照射物体,引导学生了解投影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投影?投影有哪些分类?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各种投影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投影的性质。

同时,讲解投影的分类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投影的特点和性质。

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投影的分类和性质的判断。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教案、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提问。
-建议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理解正确,避免机械性错误。
我会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发现。在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这些题目包括:
1.基础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和投影条件,画出相应的投影图形。
3.研究性学习报告: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小组,选择一个与投影相关的主题,如“投影技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或“投影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运用”,进行资料搜集、分析研究,并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4.创新设计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利用投影原理的小发明或小游戏,要求能够说明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1.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设计梯度性的问题和任务,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2.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投影概念。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4.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3.对投影中涉及的几何变换和坐标变换的掌握,尤其是如何将变换过程可视化。
教学设想:
1.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设想通过以下教学策略来进行本章节的教学:
a.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如幻灯片、建筑模型等,将抽象的投影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b.设计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投影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2.1投影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2.1投影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2.1 投影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32.1节“投影”是本册的一个重点章节。

本节主要介绍投影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投影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为后续学习其他章节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在学习投影时,部分学生可能对实际生活中的投影现象理解不深,对投影的分类和性质掌握不够扎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投影现象,加深他们对投影概念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投影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2.能够运用投影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投影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2.难点:投影性质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投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法:讲解投影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投影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投影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实例。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如立方体、球体等,以便进行投影演示。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投影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电影院放映电影时的投影仪,引出投影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投影?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2.呈现(10分钟)讲解投影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

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投影,如正投影、斜投影等,并解释它们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投影现象,加深对投影概念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每组选用一个实物模型,如立方体、球体等,进行投影演示。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不同角度的投影,并记录下来。

初中数学_投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数学_投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投影》的教学设计课题:投影课型:新授课内容: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投影与视图》的第一课时【教具准备】电脑、投影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安排】一课时(一)创设情境你看过皮影戏吗?皮影戏又名“灯影子”,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在关中地区很为流行;皮影戏是利用灯光的照射把影子的形态反映在银幕上的表演艺术;皮影戏演出简便,表演领域广阔,演技细腻,活跃于广大农村,深受农民的欢迎.(二)你知道吗北京故宫中的日曷闻名世界,是我国光辉出灿烂文化的瑰宝.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唇面”与“唇针”组成,当太阳光照在日唇中轴上产生投影,唇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曷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曷针的影的长度发生变化,曷针的影子在曷面上慢慢移动,聪明的古人以此来显示时刻.问题:那什么是投影呢?出示投影让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投影现象.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有时光线是一组互相平行的射线,例如,太阳光或探照灯光的一束光中的光线(如下图).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例如,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简称日影)就是平行投影.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例如,物体在灯泡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影子就是中心投影.(三)问题探究探究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和性质和区别1.以数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在太阳光线下,木杆和三角形纸板在地面的投影.2.例题例1 (1)如图(一),当小猫行至B处时,用线段表示出它在路灯A下的影子.(2)如图(二),当小猫行至B处时,根据它在路灯A下的影子,判断其身高并用线段表示.(3)如图(三),当小猫行至B处时,小猫和它在路灯A下的影子如图所示,你认为路灯的位置在哪个方向上,你是怎样判断的?例2确定图中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作法:①过一根木杆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一条直线;②再过另一根木杆的顶端及其影子的顶端作一条直线,两线相交于点0.点0就是路灯灯泡所在的位置.3.学生练习4、教师指导反馈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请观察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与联系四、学习反思: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29.1.1投影1、投影定义4、例题:投影2,观察、归纳5,课堂小结3、练习。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投影》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投影》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投影》教材分析图形是描述物体形状及大小的数学语言,投影原理是绘制视图的基础。

本章在学生已有投影和视图的初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典型问题,适当引入基本概念,归纳规律,帮助学生提升对投影和视图的认识,结合具体问题,进一步培养运用几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对于培养空间观念有明显作用,本章的核心问题是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问题,包括:1、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化;2、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

掌握两者的联系是认识上述转化的关键。

学情分析从认知结构而言,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关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知识,并且已经数次接触过“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内容,对投影和视图点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只是没有明确接触基本名词术语(投影、正投影),对有关规律缺乏归纳总结。

教学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有关概念。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也随之发展。

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1、理解投影的有关概念,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物体的投影,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

2、在探索物体与投影关系的活动中,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对投影的学习,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正投影的含义,能根据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教学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正确画出简单平面图形的正投影。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物体在日光或灯光的照射下,会在地面、墙壁等处形成影子,影子既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方式有关。

二、学习新知1、投影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光线叫做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做投影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22
(2)统计生日,用统计 的方法获得并呈现数 据。 (3)了解父母的生日, 尊敬长辈的教育。
P.23
第三单元
平移和旋转
一、教学内容和要求
初步体验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识别常见 的物体平移或旋转。 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左右或上下 平移。 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认识现象, 平移图形, 实践活动。
(1)例题前的铺垫。
P.65
P.69
(2)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
P.66
P.67
P.66
4.教学十分 之几,为认识 小数作准备。
P.70
第九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和要求
•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 体会常用面积单位,会进行换算,能自选单位
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P.29
2.笔算法则的教学线索。
(1)竖式前积累感性认识。 (2)尝试中体会竖式结构。 (3)教学竖式的一般写法。 (4)提高计算正确率。
P.30
3.估算的教学方式。
(1)体会他人的思考,学会方法。
P.33
(2)培养估算习惯。
P.33
P.34
4.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注意三点。
(1)随时概括常用的数量关系。
P.24
(2)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 •独立操作、交流中优化方法; •两点注意。
P.25
第四单元 乘法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
内容分五部分编排:
口算,笔算法则,估算,特殊的乘法, 单元复习。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口算教学线索
(1)例题鼓励算法多样。
P.28
(2)“试一试”优化方法。 (3)在稳定的算法结构 中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
第十单元 统计
一、教学内容和要求
•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 经过探索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 初步利用平均数分析、判断。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以了解平均数 意义为教学主线。
(1)在问题情境中 引出平均数。
P.92
(2)在求平均数 时体会意义。 (3)在应用平均 数时体会作用。
P.93
第八单元
一、教学内容
认识分数
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 分之几。 把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 几份。 通过操作或计算,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 分之几是多少个。
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综合练习。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循序渐进教学几分之一。
(1)例题:每份1个,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想一想”:每份2个,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P.47
(3)扩大背景,通过推算继续体会千米和吨。
P.45
(3)扩大背景,通 过推算继续体会 千米和吨。
P.48
(3)扩大背景,通过推算继续体会千米和吨。
P.49
2.在应用计量单 位时进一步体验 单位。
P.49
(1)选择合适的单位。
P.50
(2)解决实际问题。
P.51
3.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 。
P.56
(3)指导操作,理 解完全重合,初步 建立轴对称图形的 概念。
P.56
(4)组织判断,加强概念: •平面图形;
P.57
•图案; •字母;
P.58
•国旗; •交通标志。
P.59
P.60
2.做轴对称图形, 加深体验。
(1)自由制作。
P.57
(2)在方格纸上画。
P.58
(3)剪纸。
P.63
(1)摆的目的。 (2)看的要求。 (3)比的体会。
P.41
2.按照视图摆出物体,发展空间想象。
(1)经历摆的过程: 研究视图;摆出物体;验证确认。 (2)体会摆法多样。
P.42
第六单元
千米和吨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千米和吨。 •知道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 •能初步应用千米和吨。
P.17
(2)想办法记住一年里的 大月、小月的月份。 (3)算全年天数。
P.18
2.逐渐认识平年和闰年
(1)发现各年二月的天数不都相同,教学平 年与闰年。
P.9
(2)发现连续四年里只有1个闰年,教学判断方法。 (3)对整百年的补充说明。
P.19
P.20
3.设计有趣的实 践活动。
(1)相互猜生日,在 直接和间接的互换 中巩固年、月、日 的知识。
内容分五部分编排:
意义,单位,公式,进率,单元练习与实践活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联系已有经验,初步建立面积概念。
(1)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 • 感知现象引出面积; • 充实素材体验面积; • 联系生活概括理解。
P.74
(2)平面图形的大小 是面积: • 概念同化; • 比较面积的方法 多样。
P.75
2.体会和应用面积单位。
(1)需要统一的单位、确定的单位。
P.78
(2)教学三个面积单位: • 详教平方厘米; 简教平方米; 自学平方分米。 P.78 • 语言描述; 图形展示; 实物比拟。
P.79
(3)用面积单位 测量和估计。
P.80
3.探索面积公式。
(1)长方形面积公式: • 摆长方形,初步感受; • 量长方形,体会必然; • 想长方形,得出规律。
P.14
第二单元
年、月、日
一、教学内容和要求
知道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知道平年和闰年的知识,会判断平年或闰年。
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年、月、日的知识, 平年与闰年, 实践活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以年历为学具,组 织多种活动,发现规 律,获得知识。
(1)在年历里收集信息, 填表整理,引发分类, 认识大月和小月。

P.7
(3)关于笔算法则的教学: • 笔算前:估计—感受 • 笔算时:思考—体会 • 笔算后:比较—综合
P.1
(3)关于笔算法 则的教学: • 笔算前: 估计—感受 • 笔算时: 思考—体会 • 笔算后: 比较—综合
P.3
(3)关于笔算法则的教学: • 笔算前:估计—感受 • 笔算时:思考—体会 • 笔算后:比较—综合
P.29
(2)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
P.32
P.37
(3)多领域内容有机结合。
P.37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一、教学内容和要求
由4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指出物体的三视图; •比较几个物体的视图; •按视图摆出物体。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摆和看是基本活动,比较视图使观察 富有挑战性。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感知平移、旋转的教学活动。
(1)想象物体的运动,感知运动特点,体会 平移与旋转。
P.24
(2)识别常见的物体 运动方式。 (3)在生活中寻找实 例。 (4)用手势表示。
P.25
P.26
2.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教学活动。
(1)看懂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 结论 过程、方法; • 方法 结论。
P.83
P.82
(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从长方形推理得出。
P.83
4. 发现进率。
(1)量边长、算面 积,发现进率。 (2)用同样道理说明 其它进率。
P.85
(3)单位换算: • 简单的换算; • 应用。
P.86
5.经常区分周长与 面积。 • 几次比较典型的 区分。
P.76
P.81
P.87
P.88
内容分成四部分编排:
意义,比较大小,加减计算,单元练习。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联系现实素材理解小数的意义。
(1)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2)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P.100
P.101
2.联系小数意 义比较大小。
(1)独立思考、交流想 法,把意义落到实处。 (2)有计划出现比较大 小的各种情况。
P.4
(4)关于商里有0的除 法的教学: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 0的数都得0。 从现实情境引出; 体会商应该是0; 类推; 概括。
P.6
体会商的十位 上应该写0。 估计; 口算; 按法则算。
P.7
估计; 质疑; 解疑。
P.9
从商中间0带出末尾0; 教学竖式的简便写法。 呈现—比较—思考—示范—仿照
3.估算的教学线索。
(1)笔算前估计,为笔算导向。 (2)笔算后估计,总结计算法则。 (3)练习时估算,培养计算技能。 (4)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P.5
4.连除计算的实际问题
(1)图文结合的: • 收集有用信息, 整理成完整的问 题; • 鼓励解法多样, 不要求一题多解。
P.11
(2)纯文字叙述的: • 加强读题和复述; • 寻找条件联系,形 成思路; • 妥然对待某些解法。
2.把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作为练习重点。
(1)体会平均数是移多补少的结果。
P.93
P.94
(2)体会平均数 反映一组数据 的整体状况。
P.95
P.94
(3)用平均数 分析一组数据, 比较两组数据。
P.97
P.96
(4)估计平均数。
P.96
第十一单元 认识小数
一、教学内容
一位小数的意义,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 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1)内容: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800÷ 2 300÷ 6 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 690÷ 3 280÷ 7
(2)教法: 安排例题, 以旧带新, 题组比较。
P.1
P.13
2.笔算的教学线索和教学活动。
(1)计算法则:商是三位数 商是两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