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doc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和改进措施:问题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深度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普遍以软件使用和操作为主,缺乏对信息技术原理和应用的深入讲解,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偏狭窄。
由于教材编写和更新滞后,教学内容可能与时代发展脱节,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改进措施:1. 更新教材,加入与新技术和应用相关的内容,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升教学的前沿性和时效性。
2. 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创设情境化教学情景,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问题二: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综合性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考试形式进行,强调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并缺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改进措施:1. 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更加贴近实际应用的评价方式,如项目作业、实践报告等。
2. 引入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包括知识理解、操作技能、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3.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通过编程、设计等方式展示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
问题三:缺乏实际应用环境和资源有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和设备相对薄弱,无法满足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的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缺乏相关资源和案例,难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际应用情境。
改进措施:1. 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2. 教师积极寻找和整理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资源、案例、实验等,丰富教学内容和情境。
3. 利用互联网和在线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和实践,扩大教学资源的覆盖面。
问题四: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一些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过于依赖讲授式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措施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措施分析1. 引言1.1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措施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当前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现状和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
在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不足之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传授基础知识,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
在问题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足;教学资源和设备有限,教学环境欠缺活力等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措施建议,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改善教学环境,增加教学设备和资源投入等。
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 正文2.1 现状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在不断迭代更新。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教室,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教师们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设置方面,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安全、程序设计等多个方面。
学生们也在这门课程中接触到了各种新技术,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学资源不足,有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陈旧,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二是师资力量不足,一些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完全掌握课程内容。
三是教学方法相对传统,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虽然有所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浅析摘要:在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关注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序有效的进行提供保障,促进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并促进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有效反思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138-02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教师来说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则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要始终围绕这两个因素展开。
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效的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的预定目标并得到延伸。
1 明确课程宗旨,认清教学特点信息技术课程的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它基础学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学生的操作多,理论知识要紧密与实践相结合,绝大多数时间是学生在操作,教师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教学;还有就是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充分的交互特点;学习方法上具有典型的相互协作的特点;教学内容及教学结果评价的开放性等特点。
把握好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特点,是明确实施有效教学的方向。
2 课前进行有效准备,实现有效教学教学准备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
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行为、教学组织及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三维目标的课堂实现。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重要的教学基本功。
备课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系统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之我见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之我见有效教学,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所追求和研究的永恒主题。
对于我们所从事的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利用现有条件上好信息技术课也自然成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探讨的重要课题。
根据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面就是本人如何让有效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得以实现的一些探索。
一、课堂形式不拘一格,出其不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育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师云子云的课堂形式已发生动摇,课堂上不时会出现类似文艺节目的一些形式,如:交流、讨论、模仿、表演等等。
例如在给七年级学生上第一节课时,我会问学生“有谁知道这门课程为什么叫《信息技术》”,学生纷纷摇头了,当然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回答不出来也情有可原。
怎样把它们变得简单呢,我开始引导学生看窗外的树叶,知道秋天来了;看天空的太阳,听教室外的声音……知道了什么叫信息。
在讲授信息的特征时,我设计了一组游戏,把学生分成几组,通过耳语、接力、喇叭等方式传递信息,引导他们小结信息的特征。
到了下一节课,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记忆犹新,对答如流,同时把上节课的快乐氛围延续下来,我们之间也渐成朋友。
抛开陈规陋习,放下师长的架子,告别一个人的课堂,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电子教室运用恰当,收放自如,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与普通的常规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相比,电子教室更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它使学生眼、脑、手、耳并用,增加信息输入渠道,唤起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在使用电子教室教学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一直对学生机进行控制,如黑屏肃静、广播教学,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练习、自主探索。
而学生在电脑前听讲时的注意力也只能持续十多分钟,因此,长时间的讲解教学效果也不大。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科技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往往过于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很难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 缺乏实践机会由于学校条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很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往往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学生无法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这不利于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往往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的授课和讲解为主。
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4. 资源不足由于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学校的资源跟不上这一变化的速度,导致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5. 缺乏跨学科整合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度不高,往往是各自独立教授,学生难以将信息技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影响了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改进措施1. 引入具体案例和实践针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的问题,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实际应用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知识时,可以引入一些实际的网络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加强实践教学为了解决缺乏实践机会的问题,学校可以加强信息技术的实践教学,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和设备,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组织信息技术相关的比赛和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为了解决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可以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等。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论文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作用愈来愈重要。
信息技术课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
是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所以初中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工具性学科,日渐重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对初中信息技术又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如何教好信息技术课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进行了下面几个方面的思考:一、信息技术课教学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常言道“兴趣是学习和求职的最大动力”。
要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必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
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下功夫,仅仅抓住课堂教学,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并能学以致用。
学生在初学时学习兴趣的培养、维护和提高,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起点,也是他们最难忘的记忆。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课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在原有课本教学内容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学习,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是无限发展的,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象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防毒杀毒等,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有意穿插工具软件教学,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新课改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制定-效果评价及建议
新课改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制定\效果评价及建议一、根据教材制定的教学计划(一)七年级上学期的安排。
七年级第9册的内容为:信息与信息技术(理论)、word(操作)、excel(操作)。
教材内容涉及考试的三个模块,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55%左右。
七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所占比重很大。
然而,上学期一般有17-18周,各校信息技术课时安排在七年级时一般安排1个课时,去除中秋节、国庆节、元旦,即不超过16节课,这个课时量相对第9册的内容而言很少。
另外,由于七年级上学期距离考试时间较远,初中学习压力又比较重,从初中生大脑记忆规律和实际操作时间考虑,七年级上学期主要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应性为主。
因此,学生在七年级时,我们更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无论如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技术课,其考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为应试教育增加砝码,主要目标还是通过考试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加学生兴趣,扩展学生知识范围。
(二)七年级第10册的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photo impact、movie maker、power point(操作题)。
教材内容涉及考试的两个模块,占考试内容的30%左右。
而下学期一般有16-17周,去除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妇女节、儿童节,按每周一节课计算,即不超过16节课时。
结合内容而言,时间比较充裕。
结合经验来看,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般1-2个课时即可完成。
photo impact 不属于考试内容,可用4个课时。
movie maker属于选修内容,并且movie maker在实际操作中,5分钟的影片以学生机房的硬件条件而言,导出时间达20分钟左右,初中课堂一节课一般在40-45分钟,连上讲课时间和操作时间,无法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有效完成教学安排,因此,movie maker一般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个课时做演示操作,可以适当安排学生操作,但是不要导出。
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的实践与总结
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的实践与总结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操作性要求较高,如何在40分钟内高效地将计算机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其能熟练操作运用,都值得广大计算机教师去研究探索。
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下就初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的问题略谈几点看法:目前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渗透各学科教学,对高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跟上时代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任务驱动;计算机;教学一、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目前在各科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引入使得学生能形象地、感性地认识较抽象难懂的知识,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变得更加活泼生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其实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都对计算机存在很片面的认识。
对于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结合课本上生涩的知识,尽可能地以形象、生动、易懂的方式表达展示给学生。
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课程时,利用3d动画,将计算机主机箱模型中的各种硬件一一拆开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模拟打开一个文本文件的场景,将计算机的工作序列和数据流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经过这样的展示,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原来电脑是这样工作的呢。
对于其他的操作课程,也可以把一些较难和重点的操作录制成flash格式演示给学生看,课后可以用usb拷贝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形象地演示步骤较多、较复杂的操作,又可以便于学生复习巩固用。
二、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注重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围绕一个具体明确的目标开展的。
学生通过教师的辅导,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在学习word文档格式排版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字体、段落格式、艺术字设计等内容。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很好地将这几个任务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个具体的任务。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有效教学
谈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有效教学摘要: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入手,结合相关实例,阐述了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育资源信息教育中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吸收速度,以及在课后自学中的主动性。
所以,如何利用教学设施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毋庸置疑成为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1]。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调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充分理解信息教育的必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在信息教育中也是一样,我们应该充分调用相应的教育资源,比如多媒体教育、信息技术创新指导、联合企业等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信息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让他们明白信息教育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一部分,才能全面地挖掘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潜能。
同时,我们必须认真地向学生阐释现阶段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包括以上的各种途径及其他一切有效的教育方法。
同时,对于现阶段的初中信息教育工作而言,应顺应苏教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顺利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二、课堂教育中教师捕捉学生的弱项,集中教育,各个击破笔者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其实大部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一旦被课程学习中的一部分障碍羁绊住,大都会选择放弃继续深入探究。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课程教育的进一步进行,所以,笔者的意见是:①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技术基本教育。
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布置相关作业,通过对作业的订正,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弱项所在。
③对学生普遍的弱项抽时间进行集体教育,并做相应的抽样检测,用以掌握学生的吸收情况。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索,结合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学习以及信息技术行业案例,深入分析了这些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项目学习和实践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总结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项目学习、信息技术行业案例、教学效果、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学模式、研究方向、教学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的学习不仅是一种学科知识,更是一种基本能力的培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中也出现了新的变革和探索。
利用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以及项目学习等方式逐渐成为教学的新趋势。
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
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果,也能够为未来的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全面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可能性和挑战。
1.2 研究意义: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多个角度分析教学方法的优劣,为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研究还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和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初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摘要:信息技术科目是一项新兴的教学科目,与传统的语数外等科目相比,信息技术教学缺乏既有的教学经验体会,很多东西都需要教师自己去摸索、去研究,这也给当前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现在使用的新教材,比过去的信息技术教材在内容、结构体系,教学观念和方法都有全新的突破,同时对于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与时俱进,进行探究、学习,从根本上做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科目,本文就笔者的一些教学心得以及学习经验,简要谈一下我对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科目教学经验一、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不论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还是利用计算机完成一件作品的过程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动手操作。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我们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抹杀孩子们的创造精神。
所以要充分利用网络有效的获取信息,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学会识别信息的真实性,归纳分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自主探索的研究性学习。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上,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成灾。
对此,许多地区和学校采取了建立“防火墙”或把教育资源下载到学校的服务器上,利用局域网教会学生上网学习,来防止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
当前,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利用网络对我进行攻击和煽动,国内利用互联网传播反动的、不健康的信息垃圾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我们一定要见微知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过程中,要克服单纯技术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这一点是新教材最耀眼的地方,比之旧教材,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需要。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认真负责地完成了教学工作。
以下是我在这段时间里的工作总结:一、课程内容:1. 课程内容设计合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我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我将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单元,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安排,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内容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我注重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理解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我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际案例和例子,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课、教学实验、小组讨论等。
这些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程度。
2. 多媒体工具的运用:在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工具,如投影仪、电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
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实验操作等方式,更好地掌握了知识。
三、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1. 教学效果良好:经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办公软件,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信息安全和网络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成绩进步:学生们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进行了个别辅导和指导。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知识掌握和技能运用上都有了进步。
综上所述,我在这段时间里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通过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我帮助学生提高了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信息技术是初中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能否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成为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已经成为我们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笔者结合个人经验,针对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对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快乐获得更多的知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其学习的成就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完全照搬书上内容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让学生灵活操作比如讲到文件扩展名时说到扩展名就是你的姓,如班级介绍.doc,doc就是它的姓。
主文件名才是它的名‘班级介绍”。
然后说到扩展名相同的文件属于同一类型的文件,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二、加强合作交流要告别传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填鸭”式的模式和方法要摒弃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改变教师对学生探索和研究精神无情扼杀的错误局面,扭转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的弊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造各种环境和条件,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中通过充分地交流和合作形成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环境在网络和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背景下,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加速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合作交流过程中敷师应该善于对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通过不断探索和积极研讨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全面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对教师提出问题的合理解决这样就可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在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全面合作的前提下增长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完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
三.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也是近些年来被特别强调的一种教育理念。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也应重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
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分派时,应分层设计相关难度,有意识地设置学生个体难以独立完成、需要集思广益、共同进行的任务。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各地加大了计算机教育的投资力度,很多农村中学也相继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购置了电脑,开设了一系列的信息技术课程。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普通中学包括农村中学都在努力实现开设信息技术课这一紧随时代的教育新举措。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探索出适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成为了教育界很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强的的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导师”的作用。
学生学得有趣,学生有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学习,这就是有效的。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多再辛苦,也是无效的。
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信息技术课目前在大多数地区的学校教育地位中,由于考试体制的原因属于次要地位,学校领导不重视,班主任不重视,其他任课老师也不重视,学生自然对这门课无所谓了。
加上教学内容仍主要局限于电脑的应用,很多学生仍习惯称之为计算机课(或者微机课),使学生容易产生误解,造成模糊认识。
很多学生的潜意识中直接的认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上机课。
似乎就是给他们“玩”电脑的课程。
因此,端正学生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从上第一节的时候就树立威信,给学生下达规则,上机的时候必须先完成老师布置好的上机操作任务。
同时,老师必须监督到位,不能给学生下达任务后,自己跑一边上网。
要做到绝对不能让学生养成一启动计算机就上网游戏、聊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心发展的优势,有步骤的进行教育,从点滴做起,潜移默化,求得实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慢慢就会习惯正常的上课秩序,自觉地通过实践获取知识。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策略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要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研究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创造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要求学生具备动手实践的能力,所以教学直观性是很重要的。
但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忽视了这一点,大篇幅的口头讲解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导致学生听得糊涂。
当需要亲自动手时还不知道从哪下手,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我们要注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利用多媒体先进技术辅助教学,将抽象的操作指令与操作结果用多媒体投影仪形象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既有助于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特别是在学习office办公软件和windows操作的时候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尤为突出,教师在讲操作步骤的时候用投影仪进行详细直观的讲解,学生看得清楚,理解记忆起来就会轻松容易得多,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利用word制作表格的时候,笔者就将操作步骤用投影仪进行了演示,在word中定义一个表格,对表格的边框和页面进行修饰和调整,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笔者在“艺术型”的讲解上进行了具体直观的演示,这时学生就会发出惊讶的呼声,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再将时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制作一个word表格,主题就为课程表,看一看哪位学生设计的表格速度既快,页面又能美观,在大家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活动状态,这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再如,在学习excel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求和与求平均值的方法,笔者利用投影仪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已知表一中有以下数据,求这些数据的平均值。
要求学生既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而教师则利用excel中的函数计算,结果无论是用笔算的学生还是口算的学生都没有教师计算的快,于是学生都想知识教师是如何计算的,在大家跃跃欲试的情况下再导入学习函数法,指导学生用excel的“粘贴函数”来计算数据的平均值与总值,在积极思维活动下,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doc
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摘要:信息技术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提供优秀人才而开设的一门课程。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通过采取切之可行的措施,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成为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提出了两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性;学习兴趣;创新实践活动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只有对一件事物感兴趣,才有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动力。
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感到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是一件极其乐无穷的事,进而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如,在教学《汇聚大自然的声音》这部分知识时,我就设计了“旁白配音”的环节,即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人到台前表演,为幻灯片配音解说,另外一人则即时录制旁白,并随机播放,如此,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引发了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牢靠的信息技术技能《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所以,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可只一味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系统理论知识的灌输,还应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的价值意义体现出来,从而巩固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并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技能。
比如,在教学《计算机系统》这一单元时,在学生大致掌握了计算机内的基本部件、常用外设及其作用、计算机软件及其分类后,我们就可开展一次导购计算机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机设备购置的经历。
当然,我们提前向学生介绍基本流程,如进行需求分析、收集配件产品资料、设计配置方案、基本性价评估、下订单、验收检查。
这样,学生通过导购计算机活动,体验依据需求配置计算机的过程,既丰富了生活经验,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观察和实践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观察和实践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技术教师迫切要求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以期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
目前在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中首先用5分钟的时间的演示本节课堂需要完成的内容,然后演示制作的过程,最后由学生来练习。
此种课堂的弊端很多:1)填鸭式学习埋没了学生的天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2)教学内容前后脱节,前后的关联性不强;3)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合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很不利;4)学生的基础不同,任务的完成差异很大,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无法完成。
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做好教学准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全面熟悉教材,备课时应当从整体教学观出发,进行整体思考,单元备课,即不仅熟悉了解各个学习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而且对学年或整个学期的教学有个全盘计划。
依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及兴趣,打破教材的章节界限,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最佳重组。
例如初一信息技术,“利用word制作书本的封面和封底”的教学可以和“图片的获取和处理”进行重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图片,并利用软件处理图片,从而使利用word制作的封面更加美观,学生从中能获得更大的收获和享受成功的喜悦。
这是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前提。
在整理教学安排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和基础,合理调整教学进度,不能一成不变,一味地赶进度。
基础较差的班级适当给学生多一点儿的练习机会;遇到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适当地增加课堂知识以外部分的学习。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使教学更有效,教师更应关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
2 教师精心策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1 引入阶段在课堂的前5分钟,如果经过精心准备和策划,让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便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在初中教育教学中作用
浅议信息技术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摘要:初中教育教学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应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育创新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153-02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其目的是为师生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高教师、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增强广大教师和学生信息化意识和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 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可以提高师生创新能力传统教育的守成性和维持性,创新教育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效益,信息技术具备大容量的教学信息储存和多样化的教学信息显示,通过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更有效率地进行传输,同时,画面的切换加上声音,使教学更加生动和富有趣味性。
传统教育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解决了。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演示使得信息变得更为动态,让结论的展示更加形象,不仅教学速度得到了提高,教学问题的解决也变得更加准确和深刻。
这些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学生认知的学习情景,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有了信息技术,教育过程的内涵外延被大大地扩展了,促进师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目标也达到了。
2 信息技术在初中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1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第一,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由于媒体单一,以教为主,容易导致学生厌学。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形成学习欲望。
例如,题组训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点几位学生或自愿到黑板上板演。
完毕后教师再讲评强调。
信息教育则会出现另一片天地,用authorware制成题组训练课件,学生笔算后,选择正确答案。
信息技术教师课程教学成效
信息技术教师课程教学成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信息技术教师作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任务。
其课程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成效。
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设置是决定教学成效的基础。
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课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信息技术的知识体系较为庞大,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知识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教师的评价方式也是影响教学成效的重要环节。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笔试形式评价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如项目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采用同行评价、自评互评等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成效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密不可分。
只有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目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才能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信息技术能力的学生。
希望信息技术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信息技术教师是教育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果。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效,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相关课程、组织教师培训、建立教师评估机制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信息技术教师课程教学成效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一、信息技术教师课程设置信息技术教师的课程设置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只有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导语: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既需要侧重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初中生的针对式训练,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具体技能。
时代需要创新型和技术型人才,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
当然,教师还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投身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
一、构建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用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班级整体利益为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假如,教师在讲课时,有一小部分学生在窃窃私语或者利用计算机玩游戏。
这时候如果教师暂停教学大声斥责的话,既会挫伤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又会僵化师生关系,使学生在相对紧张的学习氛
围中学习,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可以委婉提出教学意见,让学生主动遵守课堂纪律。
或者在课下单独与这部分学生沟通,告诫他们,他们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进程。
通过这种单独沟通的方式既可以尊重学生,防止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潜能。
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程度和心理情况对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的学生积极地指导,并要求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为不同小组设计具体的学习计划,要求小组组成根据组员的情况制定学习目标。
允许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将小组的学习成果完美地展现在班级中。
同时,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课的有序进行,教师还可以选取一部分学生组成班级监管队,及时反馈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表现。
教师可以根据监管队的反映来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计划。
这样,学生在监督之下既能遵守课堂纪律,又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然,教师还需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与初中生讨论问题,打成一片,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相对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加强信息技术演示实践
信息技术课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手把手的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实际本领,把理论知识和客观实际相联系,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因为信息技术知识的抽象性,教师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演示实践,通过演示把直观的信息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掌握操作步骤和顺序。
在上机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主机操控学生的机器,使用教师演示的功能,将教学重点和教学分层次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既能让学生逐个击破树立信心,又能把知识化复杂为具体,让学生可以直观观察和掌握具体的操作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讲解完操作步骤之后需要留出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学生的实践过程,对学生的表现和练习过程进行简要的评价。
这样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巩固学生的知识。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培养初中生把具体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能力。
在这一目标要求下,教师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调动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掌握学生的接受状况以及学习的进度,根据学生的反馈来制定活动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PPT制作大赛,为学生划分主题,让学生在课后寻找相关素材,以小组的形式提交成品。
这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具体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把相对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除了开展竞赛活动,教师还需要培养初中生的团队意识。
众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只有让初中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才能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在小组合作中感受共赢的喜悦。
当然,教师需要在活动开展中需要让学生掌握社会生活中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促使初中生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初步建立起对信息的感性认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和修养。
教师还需要利用活动增加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体,但是并不意味学习活动只有学生参与。
教师也是需要肩负组织活动,参与活动的责任的。
例如,竞赛活动。
教师可以成为这一活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帮助学生找到策划的具体思路,指导学生设计参赛作品。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方法以及计算机的初步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网络处理技能。
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需要和学生进行课下沟通,了解初中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在制定计划时还需要根据情况的变更不断的更新。
只有这样,才能让初中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快乐,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促使初中生能够结合信息技术的具体知识进行动手实践,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识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
四、加强对初中生的针对式训练
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既需要侧重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初中生的针对式训练,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具体技能。
在针对式训练中需要包括课后作业以及具体评价。
课堂是初中教学的主要阵地但是并不是唯一的阵地,作为初中信息课程教学的主导者,教师需要创设多种教学渠道和教学场地,把知识还原到生活中。
大部分初中生会把课后作业当中一种负担。
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针对初中生本节课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来留作业,控制作业的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技能性较强的课程,较重视培养初中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
在布置相应作业时需要多布置实践性强的作业,同时辅助一些理论知识,让初中生能够动手操作,提升技能。
在评价环节,教师需要侧重鼓励式评价,不管学生表现优异与否,都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学习。
这样可以帮助初中生树立学习理论知识和参加实际活动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初中生学习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师通过具体阶段的培训和实践,加上对初中生的针对式训练,会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效率,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和枯燥性,同时让初中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以一件开心并且快乐的事情,把学习作为生活的调味剂,以此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教师开展针对式训练可以强化初中生的知识技能,为初中生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氛围的营造,营造相对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演示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李亚伟.浅析如何有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J].关爱明天,2016,(05).
[2]沈松发.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01).
[3]梁海霞.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才智,2014,(12).
[4]闫文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低效的成因及应对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5]肖敏.讲三性,增实效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几点尝试[J].课堂内外,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