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章《周长》导学案
7.1认识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7.1认识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的第七章第一节——认识周长。
一、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已经带领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各种特征,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图形的周长。
周长是指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够计算出常见图形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周长的定义,能够找出封闭图形的所有边;2. 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常见图形的周长;3. 能够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让同学们能够准确找出封闭图形的所有边,并理解边与边之间的连接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括各种封闭图形的图片和周长的计算方法;2. 尺子,用于测量图形的长度;3. 练习题,包括各种封闭图形的周长计算。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会通过向同学们展示一些封闭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让他们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它们的长度是否相等?通过观察,同学们可以发现,这些图形的边是封闭的,而且长度各不相同。
(二)新课讲解(三)随堂练习在讲解完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同学们发放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测量一些封闭图形的周长,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常见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测量家里的茶杯、文具盒等物品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答案:由于每个同学家里的物品不同,所以答案也会不同。
但重点是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测量并记录数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我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继续观察身边的物体,运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它们的周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周长概念的理解周长是指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
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学案
《认识周长》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二、重点难点
1. 认识周长的意义。
2.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1.周长是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2.你身边物体的周长,你有办法测量出来吗?
四、参考资料
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
的周长。
周长的长度因此亦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
一般用字母C来表示。
周长如果以同一面积的三角形,以三角形的周界最短;若果以同一面积的四边形而言,以正方形的周界最短;如果以同一面积的五边形而言,以正五边形的周界最短;如果以同一面积的任意多边形而言,以正圆形的周界最短。
周长只能用于二维图形(平)上,三维图形(立体)如柱体、球体等都不能以周界表示其边界大小,而是用总面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 第1课时 认识周长|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1课时认识周长|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能够测量并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教学内容1. 周长的定义:介绍周长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周长是一个图形边界线的长度。
2. 测量周长: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直尺或其他工具测量图形的周长。
3. 计算周长: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计算简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够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测量和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圆形物品(如硬币、盘子)、绳子。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硬币、盘子),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边界线,引入周长的概念。
2. 新课内容:讲解周长的定义,并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如何测量和计算周长。
3. 实例演示:使用教具演示如何测量和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
4. 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测量和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
5. 总结与讨论:总结所学内容,讨论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板书设计1. 认识周长2. 内容:包括周长的定义、测量和计算方法、实例演示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物品,测量并计算其周长。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在教学中,我注重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周长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在课后,我计划通过作业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 日常生活物品展示:选择学生熟悉的物品,如硬币、盘子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品的边界线,例如:“你们能看出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这些边界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引入周长概念做铺垫。
《认识周长》(导学案)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周长(导学案)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 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 知道周长是周围线的长度; - 理解周长的意义; - 熟练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2. 学习重点•运用长度单位计算周长;•理解周长的概念及其应用;3. 学习难点•准确理解周长的含义;•把握周长的计算规律;4. 学习内容4.1 了解周长周长是周围线的长度,例如园的周长是圆形的边界上的一条线的长度。
4.2 计算周长平面图形的周长是围着图形的一条线的长度。
#### 4.2.1 正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可以用数学公式计算周长。
周长= 4 × 边长4.2.2 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可由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的长度之和计算出来。
周长= 2 × (长度 + 宽度)4.2.3 圆形圆的周长又称为圆周长,可以用圆的直径或半径计算出来。
圆周长= 2 × 圆周率× 半径 = 圆周率× 直径其中,圆周率(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
4.3 练习题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cm, 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2.一个长方形的长度是10cm, 宽度是6cm,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3.一个圆形的半径是2cm,这个圆形的周长是多少?5. 拓展练习题1.如图,正方形ABC的边长为x,矩形ADEB的长为2x,宽为x,求组成的图形的周长。
A——-D—E | | | | | | C——-B—F2.如图,这是一个圆,圆的直径为d,求圆的周长。
O //\\ // \\ // \\ d———x6. 总结归纳本节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周长的概念及其应用,并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进行了计算。
同时,我们也在拓展练习中学会了更多的求周长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更好地掌握周长的知识。
【教案】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周长》
【教案】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周长》教案: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周长》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以《认识周长》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例,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周长》。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周长,并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周长的意义。
2. 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周长,能够准确地测量和记录结果。
3. 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周长的概念,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周长,以及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以及如何准确地测量和计算周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直尺、剪刀、胶水、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卡片,以及一些实际的物体,如书本、盒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实际的物体,如一个盒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测量它的周长。
通过这个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周长的概念:我会向学生解释周长的概念,用语言描述周长的意义,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4. 计算图形周长:我会让学生利用学具,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卡片,进行组合和切割,然后计算出它们的周长。
在计算过程中,我会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周长的概念、测量方法、计算方法等内容。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示,将周长的定义、测量工具、计算公式等关键信息展示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用直尺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周长 (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周长(导学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周长的概念;
2.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够用已知量求周长。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周长的概念;
2.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能够用已知量求周长。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a. 概念导入(10分钟)
•师生共同探讨什么是周长;
•举例形象说明周长的概念;
•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周长的计算方法。
b. 计算周长的方法(30分钟)
•回忆周长的定义,并结合图形进行说明;
•示范多边形和圆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自己计算图形的周长。
c. 练习与巩固(20分钟)
•师生合作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让学生自己编造几个图形,计算其周长。
d. 拓展思考(10分钟)
•提问: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个单位,它的边长是多少?•收集学生思考结果,并予以肯定。
五、教学方法
1.课堂互动式教学法;
2.组合式教学法;
3.体验式教学法。
六、教学模式
1.由简到繁的教学模式;
2.通过练习与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3.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方式。
七、教学资源
1.课本;
2.黑板、彩色粉笔郑州手写板、电脑、投影仪。
八、教学评价
1.教学问答评价;
2.学生练习作业评价;
3.学生自我评价;
4.教师评价。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1认识周长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1认识周长西师大版一、知识目标1.了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利用单位长度测量长度进行周长的简单计算。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1.周长的概念;2.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1.单位长度与周长的关系的理解;2.带有曲线部分的图形周长的计算。
三、学习内容和步骤1. 探究1.老师出示一个矩形卡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卡片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猜测答案,并相互交流讨论。
3.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尝试用尺子将矩形的长和宽量出来,并用尺标上的单位长度(厘米)进行计算。
2. 引入1.通过探究的过程,引出周长的概念。
2.定义周长:一个图形的周长是指这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3.举例说明周长的概念。
3. 讲解1.介绍周长的计算方法:•线段的长度用尺子测量并用尺标上的单位长度表示。
•将所有线段长度加起来即为周长。
2.给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正方形图形,让学生练习如何用尺子和单位长度来测量长度,并用加法计算周长。
4. 练习1.给学生提供几个几何图形,让学生自主计算图形的周长。
•矩形•正方形•长方形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带有曲线部分的图形的周长。
5. 拓展1.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图形,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图形的周长;2.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周长应用场景。
6. 总结1.复述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理解其实际应用;2.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四、思考题1.如何计算带有曲线部分的图形的周长?2.如何利用周长来解决实际问题?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周长,学习了如何计算周长。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周长的实际应用场景,并通过练习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要多思考周长的应用场景,并灵活运用周长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周长-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周长西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主题是周长,使用的是西师大版教材。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关于周长的章节。
具体内容有:周长的定义,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用尺子和卷尺测量物体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计算物体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和测量技巧。
难点则是理解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尺子、卷尺、图形卡片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和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会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比如填写有关周长的表格;另一部分是实践应用,比如测量家中的某个物体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运用所学的知识,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去。
这就是我对于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周长的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份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时,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因此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方式,通过PPT和黑板展示不同图形的周长,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周长的存在,并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测量技巧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测量方法,我准备了尺子和卷尺等教具,并设计了小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测量技巧。
再次,作业设计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
我布置了两部分作业,一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的填表作业,另一部分是实践应用的测量作业。
这样设计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对于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学方式,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1 认识周长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1 认识周长 |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周长。
2. 培养学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周长的概念2. 周长的测量方法3. 周长的计算方法4. 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周长的概念、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绳子、圆形物品(如硬币、圆盘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答案:都是封闭图形)2. 讲解周长的概念:用绳子围成一个圆形,让学生观察并解释:“这个绳子的长度就是这个圆形的周长。
”3. 演示周长的测量方法:用尺子测量绳子围成的圆形的周长,并讲解注意事项。
4. 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介绍圆的周长公式(C=2πr),并进行实例计算。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不同物品的周长,并计算结果。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周长的概念、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周长2. 板书内容:- 周长的概念- 周长的测量方法- 周长的计算方法- 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让学生测量家中物品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并验证结果。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是否到位?2. 学生是否能熟练运用周长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4. 学生对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何体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周长的概念、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对周长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及时进行课后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西南师大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优秀导学案
课题
认识周长(一)
第37课时
总37课时
主编教师
执教教师
学习内容
认识周长(一)
学习目标
1.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指导学生做课堂活动的题目。
(1)学生独立操作
(2)汇报交流
延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什么?你是
围绕物体一周的长度
3.总结归纳
什么是周长呢?
教学例3。
1.小组内讨论测量周长的方法
2.全班交流:指名汇报测量方法。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方法:
3.学生操作练习
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测量周长,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4.再认识周长
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教师强调“一周”的含义,让学生体会“一周”的内涵。
学习难点
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学习准备
个 案
预
学
教学例1。
1视觉感知桌布周长:妈妈想给桌边镶花边,你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镶吗?
2视觉感知树桩面的周长:图中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树桩面周长是指什么地方的长?
共
学
教学例2。
1.认识课本封面的周长
同桌合作,摸课本封面的周长
2.启发联想,举例说明周长。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周长教案:第1课时_认识周长
第七单元周长第1课时认识周长【教学内容】教材第77~78页。
【教学目标】1.结合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物体表面的周长,会用测量的方法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周长的意义。
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教学例1。
1.视觉感知桌布周长。
教师出示挂图(例1图),让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学生小组讨论说出获取的信息。
师:妈妈想给桌边镶花边,你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镶吗?(课件出示把花布摊开,放平的平面图,指名学生上讲台前用手指一指)学生边操作边口答。
教师用课件展现桌布的边线,并指出:花边就镶在这些地方,桌布一周的长度是桌布的周长。
(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桌布周长)2.视觉感知树叶面的周长。
教师出示挂图(例1图)让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学生小组讨论说出获取的信息。
师:图中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生:在测量树叶面的周长。
师:你知道树叶面周长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长吗?(指名学生上讲台前用手指一指)学生操作、口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树叶面的边线(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树叶面的周长),并指出树叶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面的周长。
二、触摸感知,联想周长教学“议一议”。
1.认识课本封面的周长。
让学生观察课本封面,指名说一说课本封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的长度。
学生边操作边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指出课本封面四周的长是封面的周长。
然后让同桌合作,其中一个学生用手指沿着课本封面的四周摸一摸,边摸边说封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的长度。
另一个学生观察,看摸课本封面的同学是否摸得正确。
(两个同学轮流进行)2.启发联想。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广告牌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内讨论。
教师指名口答时,用课件出示一个广告牌,同时闪现广告牌的边线,让学生再次从视觉上认识广告牌四周的长度是广告牌的周长。
教师让学生再举一些例子说明周长。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52:第七单元周长-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第3课时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52:第七单元周长-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第3课时一、课前思考1.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为6cm,宽为3cm,它的周长是多少?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它的周长是多少?3.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8cm,它的边长是多少?二、学习内容本节课将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概念讲解1. 长方形周长的定义长方形周长是指长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用公式表示为:周长 = 长 + 宽 + 长 + 宽,也可简写为周长= 2 × (长 + 宽)。
2. 正方形周长的定义正方形周长是指正方形四条边的总长度,用公式表示为:周长 = 边长× 4,也可简写为周长= 4 × 边长。
四、例题展示1. 长方形周长例题例1:一个长度为6cm,宽度为3cm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解:周长= 2 × (长 + 宽) = 2 × (6cm + 3cm) = 2 × 9cm = 18cm答:这个长为6cm,宽为3cm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8cm。
2. 正方形周长例题例2: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解:周长= 4 × 边长= 4 × 10cm = 40cm答:这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的周长是40cm。
五、课堂练习1.一个长为8cm,宽为5cm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cm,它的边长是多少?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cm,它的周长是多少?六、课后作业1.计算一个长为7cm,宽为4cm的长方形的周长。
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为16cm,它的边长是多少?3.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七、小结本节课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其中长方形周长的公式为2 × (长 + 宽),正方形周长的公式为4 × 边长。
要注意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特征,并掌握周长计算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长方形的周长》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 《长方形的周长》︳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长方形的概念。
2.掌握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2.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由此引入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2. 学习新知识
1.教师给出长方形的概念:长方形是一种有四条边的矩形,它的对边互相平行,相邻两边的长度不同。
2.教师通过图示示范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即用公式C = 2 × (a + b)计
算长方形的周长。
3.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
1. 某长方形的长为8厘米,宽为5厘米,求它的周长。
2. 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8厘米,宽为3厘米,求它的长。
3. 巩固练习
教师布置以下练习,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1. 某长方形的周长为22厘米,宽为4厘米,求它的长。
2. 某长方形的周长为30厘米,长为7厘米,求它的宽。
4. 课堂小结
教师复习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强调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四、课后作业
1.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
2.积极参加课后习题辅导。
五、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了图示法结合题目练习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些难度,需要耐心引导。
在之后的课堂上,要尽量通过多种方式巩固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51:第七单元周长-长方形、正方形周长 第2课时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51:第七单元周长-长方形、正
方形周长第2课时
一、回顾
在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的公式P=2l+2w,其中P是长方形的周长,l是长方形的长度,w是长方形的宽度。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理解正方形周长的含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能够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知识讲解
1.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
因此,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就是P=4a,其中P是正方形的周长,a是正方形的边长。
2. 正方形周长的含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正方形周长是指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很多正方形的物品,比如烤盘、围棋棋盘、花坛等等,这些物品的周长都是利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来求得的。
四、自主学习
1.请你自己推导一下正方形周长的公式P=4a。
2.请你到身边找一些正方形物品并测量它们的周长,用公式P=4a来验证你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
五、拓展练习
1.某校操场的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操场的周长。
2.一张正方形桌子的边长为1.5米,求它的周长。
3.某家超市的缝纫机柜台是一个正方形,边长为80厘米,求它的周长。
六、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掌握了正方形周长的含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了自主学习和拓展练习。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周长教案:第2课时_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第七单元周长第2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内容】教材第79~82页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2.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由。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教师用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图形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生: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等。
教师让学生指一指:两个图形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1.教学例1。
(1)摆一摆。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长9cm和6cm的各两根),用四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学生动手摆一个长方形。
(2)指一指。
师:摆好后,同桌互相指一指,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3)提出问题。
师:看着围好的长方形,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让学生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展示算法的多样化。
教师指名汇报算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算法:①9+9+6+6=30(cm)②9×2=18(cm)6×2=12(cm)18+12=30(cm)③9+6=15(cm)15×2=30(cm)学生汇报每种算法时,教师让学生说说列式依据。
师:第③种算法,怎样用一个式子表示呢?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认识到第③种算法也可以用下面的一个式子表示:(9+6)×2=15×2=30(cm)。
教师强调: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七 周长《认识周长》 (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七周长《认识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识别并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周长的定义2. 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3. 周长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周长的定义,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周长教学图,周长计算示例。
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操场,桌子等,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周长。
2. 讲解:讲解周长的定义,展示周长教学图,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
3. 示例: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教师进行指导。
5. 总结:总结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回答学生的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周长的定义2. 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3. 周长与生活的联系作业设计1. 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
2. 观察生活中的物品,估算并计算其周长。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对周长有了直观的认识。
通过讲解,示例和实践,学生对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引入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展示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周长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张操场的图片,并提问:“你们知道操场的周长是多少吗?”或者“如果我们想要绕操场跑一圈,我们会跑多远?”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1 认识周长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2.1 认识周长︳西师大版一、认识周长周长是指围绕一个平面图形的边缘所需要的长度。
周长是一个物体上边的总长。
周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很多数学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在学习周长时,我们要掌握以下内容:1.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周长的单位3.周长的实际意义二、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周长的定义是一个平面图形边的总长度,通常用P来表示。
计算周长的方法主要取决于图形的类型。
1. 矩形矩形的周长可以通过相邻的边长之和来计算。
即:P = 2a + 2b其中,a和b是矩形的两条相邻边长。
2. 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也可以通过边长之和来计算,即:P = 4a其中,a是正方形的边长。
3. 三角形三角形的周长可以通过边长之和来计算,即:P = a + b + c其中,a、b、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4. 圆圆的周长也称为圆周长或周长,用C表示,可以用公式计算:C = πd其中,d是圆的直径,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
三、周长的单位计算周长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单位,并且在计算结果中使用该单位。
周长的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在使用周长时,我们应该选择正确的单位来表示。
四、周长的实际意义周长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例如我们在测量一个物体的大小时就需要用到周长。
周长还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一些物体的表面积等。
五、习题训练1.小明的房间长3米,宽2米,计算他的房间的周长。
2.矩形的长和宽分别是8厘米和4厘米,计算它的周长。
3.运动场的周长是1.4千米,它的直径是多少?六、学习反思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我对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周长的单位和实际应用。
在做习题时,我需要多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七,周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教案:七,周长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识别图形的周长。
2. 培养学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周长的概念。
2. 常见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 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周长的概念,周长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周长概念的图片,周长计算的示例。
2. 学具:直尺、圆规、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周长概念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
2. 新课导入:讲解周长的概念,介绍周长的计算方法。
3. 示例讲解: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4.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测量常见图形的周长。
5. 应用练习:布置一些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周长的概念2. 周长的计算方法3. 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请学生测量家中或学校周围的物体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2. 请学生设计一个图形,计算其周长,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课后反思:1. 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周长知识的能力。
4.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方向。
以上是对七,周长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节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定义。
2.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定义。
2.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正方形的模型或图片,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长方形、正方形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是什么吗?”2. 讲解:讲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示例:通过示例题,展示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1.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定义。
2.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 示例题的计算过程。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观察周围的长方形、正方形物品,计算其周长。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更多的示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
同时,我还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首先,在引入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物品,如书本、桌子、窗户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形、正方形的存在,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认识周长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认识周长︳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教学内容- 周长的定义:围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叫做图形的周长。
- 周长的测量方法:使用直尺或软尺测量图形的周长。
- 周长的计算:计算规则图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 教学难点:周长概念的抽象理解,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和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直尺、软尺、模型等。
-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常见的封闭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出周长的概念。
2. 新授:讲解周长的定义,展示如何用直尺和软尺测量图形的周长。
通过实例演示周长的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套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和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
4. 讨论与分享:每组分享他们的测量和计算过程,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总结:总结周长的概念,测量和计算方法,强调周长是图形边界线的总和。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定义:围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 测量工具:直尺、软尺- 计算方法:图形各边长之和- 示例:正方形周长计算作业设计-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中关于周长的相关习题。
- 实践作业:在家中找一个物品,测量其周长并记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和实物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周长的概念。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测量和计算周长。
在讨论环节,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测量方法,显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上,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实现,学生对周长的理解达到了预期效果。
然而,对于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部分学生仍感到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周长
认识周长
【学习目标】
1、通过围一围、量一量等操作活动,感知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建立周长的概念,认识周长的意义。
2、会测量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能用测量的方法算出图形的周长,
【设问导读】
1、观察76页主题图思考:
(1)图中呈现了我们忆认识的那些图形?
(2)工人叔叔给每个花坛装护栏,护栏应装在什么位置?小朋友准备在操场上跑3圈应怎样跑?
(3)小朋友测得长方形花坛大约需要护栏30米也就是()是30米。
(4)小朋友测得凳子面的周长是90厘米也就是()90厘米。
2、查工具理解:
周长是什么意思? 周:和:周长:
3、自学例1
(1)给桌布镶(xiāng)花边,花边镶在桌布的()上,花边的长度就是桌布面(),即桌布的周长。
(2)围绕树叶面1周的长度是树叶面的(),树叶面1周的长度32厘米,即树叶面的周长是()厘米。
(3)用笔描一描例1中桌布、树叶的周长。
(4)用手指一指课桌面、窗户、黑板面的周长。
(5)围图形1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
4、自学例2
(1)长方形的周长就是()。
(2)想办法测量出例2中长方形的周长。
(3)数一数:第78页“试一试”中的正长方形的周长有()段,凸字图形的周长是()段。
【自学检测】
1、沿着下列图形的周边画 1 圈。
2、测量下列图形的周长。
【巩固练习】
1、围图形1周的长度是32厘米,这个图形的周长是()。
2、长方形的周长就是长方形的2条长和2条宽的长度的()。
3、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正方形的4条边长度的()。
4、分别用 8 根同样长的小棒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摆出的 3 个图形的周长是一样长吗?为什么?
【拓展练习】
下面 3 个图形的周长是一样长的吗?为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围图形1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
2、长方形的周长就是长方形的2条长和2条宽的长度的()。
3、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正方形的4条边长度的()。
【设问导读】
1、自学例1
(1)摆一摆:用课前准备的小棒(长9cm、6cm 的各2根) 4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2)指一指: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
(3)用不同算法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并用文字表示出计算方法。
如:9+9+6+6=30(厘米)周长=长+长+宽+宽
(4)比一比每种方法,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自学例2
(1)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怎样计算它的周长呢?
(2)列式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3)总结出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自学检测】
【巩固练习】
1、在钉子板上分别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测量有关边的长度,并求出它们的周长。
3、一块长方形桌布,宽是180厘米,长是宽的2倍。
这块桌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拓展练习】
你能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在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填空
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设问导读】
1、用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方形,铁丝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
2、把一根围长方形的铁丝从新围成正方形说明什么?
3、要求“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必须知道()也就是()。
4、列式计算正方形的边长:
【自学检测】
用一根绳子刚好围成一个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
如果用它围成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巩固练习】
2、一根长32厘米的铁丝,能围成几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
3、小华用铁丝围了一个边长是4cm的正方形。
如果用这根铁丝围一个宽是 3cm 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拓展练习】
你能用最简便的方法计算出下图的周长吗?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知识的运用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认识,能比较灵活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中,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什么叫周长?
2、如何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把两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我是这样拼的:(画出拼图)我是这样计算的:
【设问导读】
1、观察例4以及情境图。
说说从情境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周叔叔可能怎样围这个长方形养鸡场?先画出平面图,再计算出需要多少米篱笆。
(1)在空地里单独围(2)长边靠围墙(3)短边靠围墙(4)两面靠墙
3、问题中的“至少需要多少米”是什么含义?周叔叔怎样围这个长方形养鸡场需要的篱笆长度才最少?
4、列式计算“至少需要多少米篱笆?”
【自学检测】
1、为了不让鸡进菜地,李大伯想用竹篱笆把这块一面靠墙的菜地围起来。
他至少准备多少米竹篱笆?
2、一个长方形菜地,长 10m,宽 6m。
四周装上护栏,护栏长多少米?如果这块菜地一面靠墙,至少要多少米护栏?
【巩固练习】
1、两人 1 组,把两块长 8cm,宽 4cm 的长方形纸板拼起来。
算一算所拼图形的周长。
2、用4个边长是1cm 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它的周长呢?
3、用6个边长1cm 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周长各是多少厘米?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练习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填空
(1)()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分米,宽是6分米,它的周长是()分米。
(4)一张正方形方桌有周长是1米,它的边长是()厘米。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长是6厘米,它的宽是()厘米。
2、小明沿长35米,宽2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两圈,小明共跑了多少米?
【巩固练习】
1、篮球场长 28米,宽 15米。
小兔沿着篮球场的边线跑了1周,跑了多少米?
2、元旦节快到了,三(1)班在教室后面的墙上办一个专栏,专栏四周贴上装饰花边。
3、一块长方形桌布,宽是180厘米,长是宽的2倍。
这块桌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4、将3块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木块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木块的周长是多少?
5、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比长短2厘米;它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边长多少厘米?
【拓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