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春人教版物理八下8.3《摩擦力》word教学设计-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第3节《摩擦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基本概念,了解摩擦力的方向,学会运用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描述摩擦力的方向。
2. 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如何运用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木块、滑轮、毛巾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摩擦现象,如走路、拿东西等,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脱离。
3. 例题讲解:运用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自行车刹车、滑板运动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防滑鞋底。
5. 实验环节:安排学生进行摩擦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摩擦力的方向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 增大压力2.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 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 减小压力2.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4. 使接触面脱离七、作业设计1. 描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摩擦现象,并说明摩擦力的方向。
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教案:8.3摩擦力
教案: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教案:8.3 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2018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的第3节,主要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计算以及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在静止状态下,阻止物体开始运动的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状态下,阻止物体运动的力。
3. 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以及摩擦系数有关。
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N表示,其中F 为摩擦力,μ为摩擦系数,N为两个物体之间的正压力。
4.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5.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计算方法以及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分类、计算方法以及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难点:摩擦力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实验器材(包括木块、桌子、滑轮、绳子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摩擦力现象,如走路、拿东西等。
2. 知识讲解: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计算方法以及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3. 例题讲解:运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八章第三节教案《摩擦力》
教案:《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八章第三节,教材的章节为《摩擦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 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物体间的摩擦系数成正比。
4. 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可以使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也可以使物体停止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方向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方向和计算方法。
难点:摩擦力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摩擦力现象。
2.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3. 讲解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 讲解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物体间的摩擦系数成正比。
5. 讲解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可以使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也可以使物体停止运动。
6. 例题讲解:让学生举例说明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随堂练习:让学生 solve problems related to friction.8. 板书设计:摩擦力的概念、方向、计算方法和作用。
9. 作业设计:题目1: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是什么?答案: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题目2: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物体间的摩擦系数成正比。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方向。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木块、斜面、毛巾、滑轮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摩擦现象,如走路、写字等,引发学生对摩擦力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
结合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
3. 例题讲解:讲解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斜面上的物体、自行车刹车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并提出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摩擦力1. 概念:物体间相互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a.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b. 增大压力;c. 变滚动为滑动。
4.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a.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b. 减小压力;c. 变滑动为滚动;d. 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a.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力。
()c. 摩擦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2. 选择题:a. 下列哪种情况,摩擦力会增大?A.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B. 接触面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C. 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都无关;3. 应用题:小明骑自行车上坡时,为了防止滑下,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增大摩擦力?(提示:考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滚动与滑动等因素。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8.3摩擦力教学设计
4.讲解:讲解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以及这些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5.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摩擦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摩擦力的认识,讨论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正式导入新课:摩擦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讲解摩擦力的概念,明确摩擦力的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讲解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通过实例解释各种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及特点。
2.强调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3.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更、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教材课后习题,巩固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及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等基础知识。
-通过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摩擦力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8.3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分类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摩擦力的产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案设计
《摩擦力》教案表示木箱受到的力。
小结:一个物体(木箱)在另一个物体(地面)表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是要运动但没运动)时,也会在接触面上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引导学生归纳:(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用牙刷做实验,帮助学生理解)2、摩擦的分类: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能对摩擦进行初步分类:①滑动摩擦③静摩擦②滚动摩擦3、摩擦力产生的原因结合课本图8.3-1,向学生简要介绍摩擦力产生的原因。
4、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演示:把木块放到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子拉着木块前进。
思考: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哪些力?画出力的示意图。
怎样知道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小结: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理解,记忆对下面的摩擦进行分类:通过思考讨论让学生明确: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用牙刷演示,形象直观,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方向。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测量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在木板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测量结果:f=F学习活动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1)提出问题: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你猜想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或假设: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能与压力有关,可能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3)设计实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那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运用怎样的科学研究方法?如果我们先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怎样改变压力大小?怎样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请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的表格。
结论: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8.3摩擦力优质教案
摩擦力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2、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3、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小实验:让学生用手压在桌面上拖动,感受一下拖动时桌面作用在手上的阻力(摩擦力)。
手对桌面压得越紧(接触面之间的压越大),手拖动就越困难(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然后在桌面上铺上手巾(手巾固定在桌面上),手在压在毛巾拖动,就比手在光滑的桌面上拖动更难一些(说明手所受的摩擦力较大)。
学生分析原因:手在桌面上滑动时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作用。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时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简单补充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二、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提出问题师:对滑动摩擦力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生: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生: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师:你们提出的问题提得很好,摩擦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其产生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
我们这节课先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
2、猜想或假设师:你们的猜想一下,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生:压力的大小。
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生:速度大小;接触面的大不;推力大小……3、设计实验师:滑动摩擦力是产生在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面上,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大小有关,对这些因素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我们只能一个一个的单独研究,而且在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变化怎样影响摩擦力时,必须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否则,你就无法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是由哪些个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这就是在研究多因素问题时,必须注意的“变量控制”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第3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方向。
2.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
3.能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摩擦力的大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摩擦力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他们对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条件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摩擦力的认识上,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误区,例如对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等方面可能存在理解困难。此外,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4.思考作业:针对本节课学习的摩擦力知识,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5.课后阅读:阅读有关摩擦力的科普文章或教材拓展阅读,了解摩擦力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c.小组内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d.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应用。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摩擦力相关知识的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策略: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教学过程:
a.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b.学生互相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目标: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6.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或手抄报,并进行课堂分享。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一、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4. 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5.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定义,知道摩擦力的方向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方向。
2. 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木块、弹簧测力计、斜面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摩擦现象,如走路、推车等,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摩擦力的定义、方向、分类、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大小变化。
4. 例题讲解:讲解与摩擦力相关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摩擦力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定义。
2.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 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4. 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5.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判断题(1)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3)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
文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分类: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3.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 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以及相对运动速度有关。
5. 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使接触面脱离以及用滚动代替滑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以及用滑动代替滚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描述摩擦力的特点。
2. 能区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并了解它们的应用。
3. 掌握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能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分类、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难点:摩擦力的方向、减小和增大摩擦力的方法、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木块、毛巾、斜面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摩擦现象,如走路、写字等。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摩擦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3. 分类讲解:讲解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和特点,让学生能正确区分。
4. 实验演示: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5. 方法讲解:讲解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让学生学会应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摩擦力的问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课主要介绍摩擦力的概念、分类、产生条件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产生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合作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分类、产生条件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难点:摩擦力的计算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木块、斜面、毛巾、滑轮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摩擦现象,如走路、写字等。
2. 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摩擦力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3. 分类讲解:讲解摩擦力的分类,包括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4. 产生条件讲解:介绍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包括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和相对运动状态。
5.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讲解:讲解如何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和相对运动状态来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6. 例题讲解:选用一道典型例题,讲解如何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滑轮组中的摩擦力计算等。
8. 板书设计:黑板上列出摩擦力的概念、分类、产生条件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9. 作业设计:(1)题目:计算滑轮组中的摩擦力。
答案: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计算出滑轮组中的摩擦力。
(2)题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答案: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和实验结果分析。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摩擦力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如汽车行驶、自行车刹车等,进一步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摩擦力的计算和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摩擦力的计算和实际应用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摩擦力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8.3摩擦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8.3摩擦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描述摩擦力的方向。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2.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与摩擦力相关的现象,如自行车骑行、鞋子磨损等,引导学生关注摩擦力。
2. 知识讲解(15分钟)1) 摩擦力的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a.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
b.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使接触面脱离。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摩擦力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摩擦力概念: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1.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 增大压力3. 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 减小压力3.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4. 使接触面脱离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 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3摩擦力教学设计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摩擦力的概念:介绍摩擦力的定义,以及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讲解摩擦力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即接触面粗糙和物体间存在正压力。
3.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实验和图示,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讲解摩擦力的方向,并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建立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交流等途径,掌握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物理知识基础,掌握了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条件等,为学习摩擦力打下了基础。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尚不深入,对摩擦力的产生、大小和方向等方面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应用与实践: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如何减小滑板时的摩擦力、如何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等。
3.教学评价:
-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尝试,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4.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指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间的压力等因素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5.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介绍实际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如鞋底的花纹、滑板的轮子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分析摩擦力在运动和静止物体中的作用,举例说明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区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知识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3摩擦力知识总结
8.3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5、滑动摩擦力:
①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②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③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6、应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1 / 1。
人教版2020年春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
文档:人教版2020年春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2020年春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摩擦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2. 学会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能够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摩擦力的概念及分类。
2.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3. 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木板、毛巾、滑轮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摩擦力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
2. 知识讲解:介绍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
3. 实验演示: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影响因素。
4.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摩擦力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探讨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分享实验操作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及分类2.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3.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4.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摩擦力''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摩擦力,求物体的质量。
''2. 答案:根据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正压力与摩擦系数的乘积。
设物体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摩擦系数为μ,则有:摩擦力= μmg10N = μmgμ = 10N / mg由于题目中没有给出摩擦系数,所以无法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实验演示、例题讲解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掌握了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实验操作的训练。
2019春人教版八年级下8.3摩擦力教案
教案:2019春人教版八年级下8.3 摩擦力一、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定义2.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3.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方式4.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5.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二、教学目标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能区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 掌握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3. 学会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这些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摩擦力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练习题、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刹车,引入摩擦力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摩擦力的定义、种类、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影响因素。
4.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与摩擦力相关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些与摩擦力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摩擦力相关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概念2.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3.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方式4.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摩擦代替滚动摩擦5.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摩擦力的概念,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
2. 请说明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
3. 请列举三种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并说明它们的应用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及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知道摩擦力的利弊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有关摩擦现象。
(2)经历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3)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4)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具:木板、物理小车、棉布、手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时,无论道路多么光滑,总会慢慢停下,为什么?(受地面摩擦力)讨论认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就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二.新课教学
(一)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二)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接触、不光滑、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提问: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日常生活中知道:推箱子,箱子越重,用的推力越大。
地面越粗糙,用的推力越大,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1)接触面所受的压力(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接触面面积的大小……可用下面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方法:控制变量法。
原理:二力平衡条件:f=F(转换法),
图甲图乙图丙
(三)图甲和图乙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有关,并且,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
大。
图甲和图丙实验表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四)摩擦的利与弊:
利的方面:例如,鞋(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弊的方面:例如,机器部件间的摩擦。
(五)增大摩擦的方法:
1.增大压力2.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六)、减小摩擦的方法:
1.减小压力。
2.加润滑油。
3.安装滚动轴承(滚代替动)。
4.压缩空气或电磁场使接触面分离(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三.小结。
四.练习:一课一练的练习A
五.作业:课本P631、2。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