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教学艺术手法

合集下载

余映潮老师谈小说教学艺术重点

余映潮老师谈小说教学艺术重点

小说,典型地表现生活的叙事文学形式之一;它是“形象”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创造性构思的艺术,综合地有创意地运用表现手法的艺术。

小说教学及其教学研究的内容博大深刻,在本节这短小的篇幅中,只能做一点勾勒性的工作。

研究小说的教学,先要研究小说教学的基本内容研究小说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为了让我们透彻地知道,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

这种教学基本内容的研究最好用分层次的方法进行归纳,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取舍与组合。

如:1.从小说的文体教学的内容来看,其教学的内容可分为这样四个层次:二为理解层次。

从小说阅读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如:课文的内容层次,课文的结构特点,课文的情节发展步骤,小说的要素在文中的体现,课文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课文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语言的品析及课文中词句的含义,以及从感受小说的艺术形象出发联系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把握小说的主题等。

三为欣赏层次。

培养具体分析作品情节结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表现方法、语言特色、创作风格等方面的文学审美能力。

如: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注意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欣赏小说的语言,注意语言运用的技巧,以及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欣赏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注意描写手法与表现手法,注意精彩细节的欣赏以及欣赏小说的结构手法与特点等等。

2.从一篇课文来看,在常规的教学中,小说教学的内容可分为如下三个层次:一为理解层次。

它包括: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小说要素的辨识,情节的归纳概括,人物形象的整体理解,描写方式的辨识,字词的含义、情感色彩及表达作用的阐释,重点段落的品读,文段作用的理解与分析,等等。

二为赏析层次。

它包括:主旨的理解,线索的分析,人物形象的鉴赏,语言艺术的欣赏,构思艺术的品味,人物塑造手法的品析,环境描写的技法及表达作用的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的评价,读者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启示的表达,等等。

学习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法”,切莫僵化套用

学习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法”,切莫僵化套用

学习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法”,切莫僵化套用教学之道,定则枯,变则丰。

“板块式教学”是特级教师余映潮创立并践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对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并且以这些自成为小整体的板块为单位,组织课堂结构,把握课堂节奏。

“板块式教学”因其简洁、实用、好用,深受一线教师喜欢,特别是新手教师,尤爱学习与模仿,但是,越是新手教师,越容易陷入对“板块式教学”的僵化套用中。

一、“板块式教学”的教学智慧智慧1:在主次分明的设计中彰显结构意识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主张以“板块”来统整“步骤”,着重强调了教学设计要有主问题意识。

教学设计不能一开始就奔枝枝叶叶而去,而要先有树干后有枝,要通过主问题或主步骤来领起次问题与步骤的设计,从而形成一个板块,许多板块再形成一个整体。

“板块式教学”强化了教学设计的整体意识、结构意识与统整思维。

智慧2:在化繁为简的设计中营造灵的空间余老师通常围绕着四个阅读教学要素“诵读、品析、运用、积累”进行板块设计,因而他的课通常由三四个板块构成。

“板块式教学”背后,是余老师为语文课堂上的“烦琐哲学”开出的一剂药方:化繁为简、疏处走马,为学生的活动留出充足的空间。

问题和步骤简化了,课堂就“空”了,“空”出来做什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言语活动:朗读、答问、讨论、交流……这就是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的留白艺术,他只是架构了课的骨架,通过学生充分的、多向的、多层次的活动,为课堂注入充满灵性的血肉,是为“生成”。

智慧3:在大众实用的设计中体现了对教学设计的透彻理解余老师的板块式设计,有他对各类文体或文本教学功能与教学要点的精准把握,对“大道至简”“虚实相生”“藏巧于拙”等中国哲学与美学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巧妙化用。

他的板块设计,基本遵循了由浅入深、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节、从文本到自我的阅读规律。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1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1
这样的教学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来结构课堂教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板块式"教学思路。
所谓"板块式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块"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机地形成了几个知识、能力的训练板块,同时也形成了几个时间的、步骤的"板块",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如:我们可以将李煜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一剪梅》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根据上面提炼出来的三个特点,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堂活动:
1.字词品味活动。
2.句段欣赏活动。
3.课文创编活动(将课文中的核心内容集合起来,形成一篇短小的美文)。
将这三项活动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节课的"板块式思路"。
下面举三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一,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炼出可供进行教学的板块内容,设计板块思路。
如课文《提醒幸福》语言与情感的亮点主要有:
1.语言生动:
祈盼怅然先哲崇尚步履韵律孪生回味征兆甘霖希冀真谛温馨渲染踌躇追悔姗姗袅袅婷婷茸茸熠熠皓月当空临门一脚惴惴不安荣辱不惊谆谆告诫无足挂齿南辕北辙步履匆匆瞻前顾后相濡以沫心心相印天涯海角
⑤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地,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

余映潮教材处理的艺术之二

余映潮教材处理的艺术之二

余映潮教材处理的艺术之二:长文短教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

一般来讲,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课文在2000字以上、文言文课文在500字以上的,就可以视作长文。

长文在教材中的比例占30%左右,如初中语文第一册30课中,就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9篇长文,第二册中,有《提醒幸福》等10篇长文,第三册中,有《阿长与〈山海经〉》等8篇长文。

长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等等弱势。

所以,研究长文短教,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就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由于长文短教需要研究教师如何巧读课文,如何精选课文内容,如何组合教学内容,如何做到精练、高效、有用,所以它具有教材处理研究的普遍意义,对它的成功探索,将影响所有文章的教学处理。

由这一点看,研究长文短教,对于大多数课文来讲,就显得更有意义。

长文短教,从教材的类型看,可分为教读式处理与自读式处理,教读式处理比较精细,自读式处理比较粗放,所以我们一般应研究对长文如何教得精一点;从教学手法看,可分为平实性处理与艺术性处理,平实性处理比较平淡,艺术性处理比较生动,所以我们一般应研究如何教得生动一点。

但无论怎样处理,无论运用什么手法,长文短教都重在一个“短”字,这个“短”字,又主要表现在“点”上。

也就是说,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选点”。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从如下很多很多的角度进行教材处理:1.扣课文教学要求,以完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卸探獭?.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清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3.分析竖式结构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目的进行短教。

4.分析横式结构课文的写作特点,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为目的进行短教。

5.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以落实一个“语言教学”的板块为目的进行短教。

6.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以突出课文中一个“知识的集合”为目的进行短教。

7.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目的,对课文进行创造性改编或创造性复述。

浅谈余映潮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

浅谈余映潮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

浅谈余映潮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余映潮老师针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碎问”“碎答”“无效”等问题,率先提出了用“主问题”设计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方法。

近年来,由于余映潮“主问题”设计影响越来越大,对其研究者也越来越多。

他们开始从“主问题”设计的内涵、特点、功能、设计原则及设计技巧等多个角度展开研究。

余映潮自身也对此进行不懈的研究,他认为,所谓“主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一个设计到位的“主问题”,可以代替非常多的零碎问题。

[1]方建辉提出“主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重点、改变教师满堂讲读局面、减少无效提问,从而提升语文学习效率。

[2]针对“主问题”设计技巧,任明新提出要紧扣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依据学生学情。

[3]一、“主问题”设计三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其基本要素即是教师、学生、文本。

能够读出课文的味道,是语文教师的首要基本功。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无疑需要优秀的、精致的、深刻的课文研读,才能够设计好教学中的“主问题”。

在学生方面,余映潮老师追求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坚持能力训练为先。

师生之间通过文本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不断深入的去发现文本语文味,品味文本语文味,学习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

以余映潮老师设计《散步》一课为例,他首先从学写作文的角度介绍了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即:轻点一笔——概说事件交代一笔——介绍原委穿插一笔——烘托点染简叙一笔——略写事件巧折一笔——写出波澜深化一笔——表达感悟经过余映潮老师对课文提纲挈领、深入浅出的品读与把握,于是开始从学生品读的角度设计“主问题”,紧紧围绕三个“主问题”进行教学:说事环节: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组合生动简明地介绍课文中的故事。

品情环节:请学生轻声的朗读课文,体味、感受文中渗透出来的温情。

赏景环节:叙事、抒情的散文中,有时也会穿插一下景物描写。

请大家用探究的眼光来欣赏文中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为什么要写一下景呢,它好在什么地方呢?[4]以文本为纽带,教师对课文的品读有利于更好地教学,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有利于更高效地品读文本,且“主问题”的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师生、生生交流空间,余映潮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主问题”设计时明确以教师、学生、文本三位为基础,并最终融为一体,服务、推动语文教学。

浅析余映潮初中语文教学的朗读教学艺术

浅析余映潮初中语文教学的朗读教学艺术

浅析余映潮初中语文教学的朗读教学艺术作者:陈晓玲李黛岚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16期陈晓玲李黛岚内容摘要:朗读教学从古至今就是阅读教学一种重要的手段,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已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朗读教学也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巧妙,角度新颖。

在他的课堂,朗读不是为了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地训练和实践。

因此,他的朗读教学手法细腻,效果也比较显著。

笔者主要从朗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余映潮朗读教学的艺术特点以及余映潮老师的朗读教学艺术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余映潮语文教学朗读教学随着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和发展,人们愈发重视朗读,朗读的方式也愈发多样。

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简述朗读教学的地位及作用朗读是一种眼、口、耳、鼻并用,利用声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等对作品进行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

朗读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阅读教学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教学线索。

通过朗读,学生能够透过文字,体会感情,品味意境,与文本进行共鸣,受到语言和情感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朗读提出明确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在通读的基础上要求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

因此,朗读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也是成功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堂必是失败的语文课堂。

二.余映潮老师朗读教学的艺术特点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传统的朗读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尽管阅读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朗读不是万能的。

但是,朗读决不能“被简单的处置而不恰当的做成记背、默写”。

1朗读也要讲究艺术。

余映潮老师曾说:“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铿锵之美、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读书笔记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读书笔记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读书笔记《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是一本针对语文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书籍,全书共分为80讲,涵盖了语文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于如何设计一节优质的语文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第一讲:“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这一讲主要介绍了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注重艺术性的教学呈现。

作者指出,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第二讲:“语文教材与教学设计”这一讲着重强调了语文教材与教学设计之间的关系。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而教学设计则是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形成一套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理解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三讲:“课文教学的关键环节”这一讲主要介绍了课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包括导入、交流、解读、讲评、练习和总结等。

作者通过具体实例,详细分析了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这些环节的有机衔接,教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第四讲:“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这一讲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

作者指出,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能力。

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含义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五讲:“课堂教学中的解读性作文”这一讲主要介绍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解读性作文。

解读性作文是一种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和思考的写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涵。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解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提出作文命题,激发学生表达意见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思辨能力。

第六讲:“课文教学中的个人阅读”这一讲主要介绍了如何在课文教学中进行个人阅读。

余映潮教学艺术评析与启示

余映潮教学艺术评析与启示

对余映潮教学艺术评析与启示一、余映潮教学艺术评析余老师深知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懂得培养学生以生命的敏感,让学生懂得去呵护生命,怜惜芸芸众生,亲近体贴自然万物,知道在学生的心中扬起生命的风帆,使其在生命之河上泛舟轻游。

因此,在他的课堂上,有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细细品读,因为语文的“语文味”,是生长于文本之中的。

没有文本的阅读,怎能从缓缓升腾的热气中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怎能听到“鸡鸣桑树巅,狗吠深苍中”的天籁;怎能品读“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的况味;又怎能感喟“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凄美。

天生万物,总在宇宙的造化中,自得其乐地呈现着一份成长中的激情。

这些让人怦然心动的东西,又怎能不让我们心驰之,神往之。

故此,语文的“语文味”,需要在对文本亲近中获得。

要在亲近文本的同时,找寻并发掘出文本的情感因素。

只有当我们的心灵,因为这些情感因素的碰撞而爆发出灵性的火花时,语文的“语文味”才能够焕发。

语文是离不开生活的。

语文的内涵,固然不及生活的内涵那般深刻丰富。

但语文的外延,却隐约可以等同于生活的外延。

发现、感受、体会语文的激情,如果不能将语文文本和生活结合起来,不能将表层的文字与深层的情感结合起来。

那么,语文也就不能彰显“语文味”,而仅仅是汉语知识的集合。

语文的“语文味”,是需要在生活中获取的。

原生态的生活,将现实人生的五味日复一日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景观,正是我们走进语文文本的依托。

没有亲近过名山大川,便难以体会秀美风光的怡情养性;没有历练过岁月的坎坷挫折,便难以领略渗透人生后的顿悟与超脱。

语文就是这样,没有厚重的生活积累,一切的解读,便都成了跑马观花浮光掠影之举。

正基于此,在余老师的教学中,他让语文回归到生活。

在他看来,语文的“语文味”,是必须在生活的海洋中滋养的。

惟有生活的阔大,才有语文的阔大;惟有生活的火热,才有语文的火热;惟有生活的激情,才有语文的激情。

对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设计的一点思考

对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设计的一点思考

对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设计的一点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的无序化是一个通病,与之相伴的是课堂目标不明晰、教学结构紊乱、教学效果低效。

而“板块式”教学思路是余映潮老师的首创,是余映潮老师教学艺术主导的风格特征之一,能有效地解决长期困扰语文课堂繁杂无序的问题。

我常常想,“板块式”教学思路下的课堂教学就像是游览一处园林,园林的名称就是课题,余映潮老师则是一名高超的园林艺术设计师,预先设计好这处园林。

然后他又像一名出色的导游员,引领学生们在这处园林尽情地游览,一处景点、一处景点地慢慢玩赏,细细琢磨,悟到实效。

“板块式教学”设计是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余老师说:“板块式教学思路是我的创造,也是我的主流教学模式。

”纵观余老师一系列教学设计和他所上的示范课的实录,我认为余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思路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一、“板块式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余映潮在《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自序中说:“我没有建立什么思想体系,也不刻意追求形成什么语文教学派别,但我设计每一节课的时候都要求做到非常贴近一线的教学。

‘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是我的教学设计理念,‘重文本、重朗读、重品析、重学法、重积累’是我的教学常规。

”“学生主体”自钱梦龙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后,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写入语文新课程标准之中,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

问题的关键是学生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能否落实,关系到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关乎学生语文素质能否得到快速提升、健康发展这一根本问题。

所以,“学生主体”必须落实在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之中。

对此,余老师在他的一篇篇课例的设计、一课课的示范教学中,都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回答。

他的设计,无论是两个板块,还是三个板块(基本上三个板块),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

无论是听、读,还是说、写,都给学生留有充分活动与思考的时间,都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都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都有一套相应的操作方式和办法。

余映潮教学艺术手法

余映潮教学艺术手法

余映潮: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76)“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一般来讲,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文课文在两千字左右、文言文课文在四五百字左右的,就可以视作长文。

长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等弱势。

有时候,长文也是难文。

“长文短教”,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教材处理方式。

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用较短的时间教完篇幅较长的课文,二是取较少的内容教完篇幅较长的课文。

研究“长文短教”,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一是提高教师研读教材的水平,二是提升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三是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四是给学生留下一定的阅读探究的空间。

中学语文教材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课文需要考虑“长文短教”的问题。

那么,“长文短教”需要哪些技术性的手段?教师要用心地精读课文,深读课文,多角度地研读课文,对教学内容进行提取、组合、提炼、选择。

不论什么样的“长文短教”,课始的阶段都应该有一个“文意整体把握”的教学环节,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长文短教”,由于“文长”,往往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问题没有来得及处理。

解决的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一点有关内容的讲析,以求更好地对所需教学的内容进行覆盖。

“长文短教”讲究对教学内容的剪裁与选择。

或选取课文的某一个部位,如最精致的那一部分,最核心的那一部分,最难以理解的那一部分等;或确定某一个话题,以带动课文中“某个线条”内容的品读;或对某个知识点、能力点进行训练。

对此,我在《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有如下细化的阐释:我们就可以从如下很多的角度来进行教材处理:1.紧扣课文教学要求,以完成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2.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清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3.分析竖式结构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目的进行短教。

4.分析横式结构课文的写作特点,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为目的进行短教。

余映潮中学语文散文名篇教学实录及点评

余映潮中学语文散文名篇教学实录及点评

余映潮中学语文散文名篇教学实录及点评余映潮中学语文散文名篇教学实录及点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因此,教育部提出“要突出散文的阅读和欣赏,引导学生认真读懂、深入理解散文,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和理解水平。

”余映潮中学的教师们,也十分重视散文的教学,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教学方法以及点评。

一、教学方法1. 解读与引导阅读相结合余映潮中学的教师们认为,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只是让学生阅读散文,还要引导和解读。

在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散文的时候,老师就需要解读一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当学生理解上了以后,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欣赏、品味等一系列活动。

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增加。

2. 创设教学环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需要创设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觉得愉悦,情感投入。

老师需要细心地搭建班级教室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学生们自然能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3. 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来引导学生,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ppt作为在教学中的辅助工具,渲染文本的意境、叙述手法等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散文。

二、教学点评1. 艺术源于生活,超越生活“艺术源于生活,超越生活”,这是《我的大学》一篇散文中描绘天津的最佳概括。

通过这篇散文的阅读与研究,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天津的美,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

同时,这也强调了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 经典名篇的教学散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就是经典名篇的阅读。

例如在《春》这篇散文中,写到“君子修道以立其身,兰者空谷之香不为无因,而君子之行也。

”这一句话,非常有启发性。

让学生明白君子应该修养自己的内心,这对成长非常有益。

3. 培养鉴赏能力余映潮中学的教师们认为,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也是散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点。

余映潮:语文教学艺术的领军人物——我的教学探索、发现与思考

余映潮:语文教学艺术的领军人物——我的教学探索、发现与思考

本版特约主持/李华平 丨人物丨♦凝望大师余映潮:语文教学艺术的领军人物主持人语余映潮是我国语文教学艺术的领军人物。

他对课堂有着火一般的热情,他对教学艺术有着天生的敏感。

他从名师教学艺术研究出发,以深厚的积淀走进课堂,创造教学艺术的奇迹。

听他的课,如沐春风;学他的课,如登宝山。

余老师对教学艺术的热爱与研究,源于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与敏感,源于对语文教研工作的热爱与创新。

观余老师的课,处处可见对学生的悉心关注;听余老师聊天,时时可见对一线教师的殷切关心。

他用一堂堂语文课,阐释对语文的理解;他用一场场报告,阐释对教育的情怀。

“板块教学”“主问题设计”“诗意手法”,他用心血浇灌出我国语文教学艺术的森林。

—主持人:李华平(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余映潮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原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

1947年4月生于武汉。

原籍安徽寿县。

1966年7月高中毕业于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1968年知青下放到湖北省监利县,务过农,当过民办教师、乡镇中学语文教师。

任中学语文教研员长达25年。

兼任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语会名师教研中心主任。

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培训专家之一。

曾获湖北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表彰、荆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教学教研事迹已载人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教研员工作极有特色。

创造了培养优秀青年语文教师的全新工作形式,建立了荆州市“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研究”“教学论文写作研究”“中学语文试题研究”“中学生文学社团工作研究”五支教学研究队伍。

培养了大量优秀教师,其中有10名特级教师。

曾被全国中语会领导赞为“一流的教研工作,一流的论文写作,一流的教学艺术'“是一个语文教学研究的能人'余映潮先生是著名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专家。

他将大众化的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作为教学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四、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学生的课堂活动充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语文教师全部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一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践”一词出现了近30次,可见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强调。

对语文教学课中活动的设计,我们可重点了解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课中活动课中活动,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操作演练。

换一个角度说,课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事,化解为细腻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去体会,去进行,去完成。

我们应着眼于能力训练,着眼于方法培养,着眼于知识积累,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阅读教学中的“课中活动”像一只美丽的万花筒,表现出丰富的艺术组合:1、从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有辅助性的课中活动,也有主体性的课中活动。

2、从训练的方法看,有常规性的课中活动,也有创造性的课中活动。

3、从课型的不同来看,有教读课文的课中活动,也有自读课文的课中活动。

4、从教学的手段看,有读、写、听、说等不同形式的课中活动。

5、从教学的目的看,有语言性活动、技能性活动、思维性活动、情感性活动、竞赛性活动等等。

6、从设计的形式看,有课中活动的形式,也有活动课的形式;有课文的阅读活动,也有生活或社会的活动;有班级活动,也有小组活动;有平实的活动,也有艺术性的活动等等。

语文教师读教材的艺术(余映潮)

语文教师读教材的艺术(余映潮)

语文教师阅读教材的艺术余映潮中学语文教师的教材阅读,指的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阅读,是对中学语文课文的阅读。

一般来说,从课堂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教材阅读应涉及如下层面的内容:全套特色,文体线条,单册内容,单元组合,单篇细节,知能训练,知识集纳,练习风格,量化指标,教学标高。

特殊地说,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

下面从对传统阅读方法进行创新的角度,介绍一个科学、实惠而又有一定创造性的阅读教材的方法系列,那就是:理读、类读、品读、扩读、巧读、助读。

一理读理读要求一个“细”字,它解决“进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精华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理读,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就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

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认真地找寻,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以使做到教学时心中有底。

对每一个教学单元,对每一册教材,对每一学年的教材,对每一个学段的教材,也理应做这样的整理工作。

从理读的操作来看,理读有两个层面:一是专家阅读层面,是那些做教材分析工作的专家所进行的工作,他们用科学研究的思路,用理性分析的方法,编织出细致严密的教材分析提纲,对教材进行彻底的层次繁多的清理式阅读,对某一册教材的分析,甚至要细化到最长的课文有多少字、最短的课文有多少字、全册共有多少字的程度。

对于这样的理读,一般的教师不大可能去做,但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理读的角度,学到一些整理、分析的方法。

二是教师阅读的层面,是教师为了理解教材、设计教学而进行的有目的的阅读整理工作。

它带有较为浓厚的教师个人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的色彩,实用而不拘泥于某种模式,有一定的理性而又在阅读方向上显得灵活多姿。

论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美”

论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美”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51论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美”曾晓云(柳州市第八中学 广西 柳州 545006)有人说,他在中学语文界是一个特例——一方面在于他的课堂实践是从中学语文教研员的角度出发;更在于50岁之后才走上讲台的他却仍能把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

借助对“板块式”教学相关文献的研读,并通过对余老师著作、教学实录的学习,我感受他独特教学思路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试图剖析它美的所在,深探其美的存在价值及对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拓展作用。

这些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概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潮带来了这样一个“热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是什么样的?余映潮老师创造性地建立了“板块式”的教学思路,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搭建了新桥梁,为语文教学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一)“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内涵所谓“板块式教学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

”[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12页](二)“板块式”教学思路诞生与发展余映潮老师为了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机械式“背、记、练”的现状,首创了“板块式教学思路”。

这套教学思路的创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探索。

20世纪90年代前“酝酿”。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诞生”。

21世纪初至今“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余映潮于1997年(50岁时)开始登上讲台,做示范课了。

余映潮老师以生动的教育实践来印证自己的教学思路。

如“余映潮语文潮语文论坛”,“映潮说课”,“映潮评课”等栏目的开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互动平台。

二、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层次美”在谈及板块式教学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时,余映潮老师说道“就教学的有序性而言,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将整堂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读后感2023年2月5日开始,我们工作室的语文老师开始共读余映潮老师的专著《小学语文教学艺术30讲》。

这是我自己第一次读余映潮老师的书。

近几年,余映潮老师的专著是中学语文教师的案头书。

今日,读到余老师为小学语文教师写的书时,倍感亲切和美好。

余映潮老师从60岁开始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着实令人佩服。

他研究的实践语文教学艺术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大量实践。

即用大量的课例,大量上课来实践。

实践才能出真知。

唯有大量实践,才能够充分占有资料,才能进行多角度的观察,才能表现出实践基础之上的科学研究的力量。

余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都是以“活动一、活动二等”为板块式的开展,有了“活动”,学生课堂上参与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课堂的专注力也会好很多。

第二种方法是细致提炼。

即在收集资料、研读课文、认真备课、课堂教学、回望反思的过程中随时关注不同教学内容的资料积累,关注其中的“精华”与“规律”,随时将有关的发现变成文字,或者再进行教学可行性的研究,或用于指导日常的教学,或提升为重要的教学理念。

语文教师研读教材需要一定的角度。

余老师指出,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角度主要有八个:1.课文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联方法。

2.课文起笔和收笔的表达艺术与表达作用。

3.文章的展开顺序或章法结构特点。

4.文章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或修辞方法。

5.文章中段的作用,段中的语文知识,段的精读训练价值。

6.文章的语言品析、语言特色欣赏。

7.文章的特别笔法,文章中的文学味。

8.课文教学资源的综合提取与分类整合。

好课设计有“八字诀”。

1.实:实实在在学语言,练能力,增知识。

2.新:课堂教学结构新学生活动形式新,教师教学方法新。

3.精: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思路,精致安排话题,突现精读训练。

4.美:美美地读,美美地写,美美地说,美美地品析欣赏。

5.活:学生实践活动充分,活动形式变化有致教学手法灵活高雅。

6.趣:富有教学活动的情趣,富有思考探究的乐趣,富有读写结合的雅趣,富有积累厚实的意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映潮: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76)“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一般来讲,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文课文在两千字左右、文言文课文在四五百字左右的,就可以视作长文。

长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等弱势。

有时候,长文也是难文。

“长文短教”,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教材处理方式。

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用较短的时间教完篇幅较长的课文,二是取较少的内容教完篇幅较长的课文。

研究“长文短教”,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一是提高教师研读教材的水平,二是提升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三是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四是给学生留下一定的阅读探究的空间。

中学语文教材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课文需要考虑“长文短教”的问题。

那么,“长文短教”需要哪些技术性的手段?教师要用心地精读课文,深读课文,多角度地研读课文,对教学内容进行提取、组合、提炼、选择。

不论什么样的“长文短教”,课始的阶段都应该有一个“文意整体把握”的教学环节,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长文短教”,由于“文长”,往往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问题没有来得及处理。

解决的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一点有关内容的讲析,以求更好地对所需教学的内容进行覆盖。

“长文短教”讲究对教学内容的剪裁与选择。

或选取课文的某一个部位,如最精致的那一部分,最核心的那一部分,最难以理解的那一部分等;或确定某一个话题,以带动课文中“某个线条”内容的品读;或对某个知识点、能力点进行训练。

对此,我在《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有如下细化的阐释:我们就可以从如下很多的角度来进行教材处理:1.紧扣课文教学要求,以完成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2.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清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3.分析竖式结构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目的进行短教。

4.分析横式结构课文的写作特点,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为目的进行短教。

5.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以落实一个“语言学用”的板块为目的进行短教。

6.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以突出课文中一个“知识的集合”为目的进行短教。

7.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目的,对课文进行创造性改编或创造性复述。

8.以训练某种阅读技能为目的,选取课文中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进行短教。

……在我写过的“名师讲台”的文章中,也有不少是可以用来策划“长文短教”的。

如:快捷切入,省力省时含英咀华,课文集美把握文意,选点突破读法示例,化解难点训练检索,整合提炼精段阅读,注重效益课中设比,反复研读概说课文,训练能力文中选文,妙趣天成串写课文,摇曳生姿……下面请欣赏黄厚江先生《孔乙己》和笔者《孔乙己》“长文短教”的教学设计。

这是笔者提炼出来的黄厚江先生《孔乙己》的教学流程:引: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根据你的阅读印象,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了人物的什么?起:现在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写了几次他的手?请大家一起到小说里去找一找,并画上标记。

如果有想法的地方还可以写上评点。

承:现在我们看看,作者写他的手,主要从哪些方面写的?转:下面我们也和鲁迅先生一起来塑造孔乙己。

你自己找一找小说里哪个地方还可以写手?要求:找一处,写一句,表现孔乙己的性格特点,契合当时的环境。

合:这双手折射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孔乙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命运?很明显,黄老师《孔乙己》“长文短教”的设计技巧在于“线条式选点切入”,即在教学中拉出了“手”的描写这条线。

课文开讲以后,“切入”到了“孔乙己”的“手”并以此组织起流畅的教学过程。

有教师对此进行了这样的评价:本节课中,黄厚江老师巧妙地抓住孔乙己的“手”来解读文本,可以说,人物的性格、命运,小说的主旨,全在这双“手”中了:找手——文中几次写了孔乙己的“手”?圈手——哪几处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命运?画手——哪些地方还可以写手?论手——这双手折射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命运?有没有办法避免悲剧?笔者《孔乙己》“长文短教”设计技巧则在于“板块式选点比读”,即选择课文中两处重要的段落板块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下:活动一:说说《孔乙己》阅读的初步感受。

学生表达看法,教师与学生对话、交流。

教师在交流中进行“微型讲座”,以进行厚重的铺垫。

活动二:请同学们在第4段与第11段中寻找对比点,感受这两个段落在这篇小说中的重要作用,感受鲜明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孔乙己命运的变化。

师生交流的内容主要有:出场与退场,正常与残疾,伤痕与断腿,长衫与夹袄,青白与黑色,眼睛与眼神;站坐,语言,语气,动作,形貌,姿态,酒量,钱数,手的用途,时令……这些细节描写的对比,把精神和肉体受到巨大摧残的孔乙己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人们深深的思索。

“长文短教”,深入品读,能够很好地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的状态,同时突现了课文内容的精要之处,用笔者的话来评价就是:让学生“全篇散打,满课去找”远不如“选点扭打,深入品读”来得精彩。

余映潮: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1-30)无限的创意,精巧的细节什么是创意?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创造性的设计、构思等”。

创意,表现在教学研究上,就是体现教学智慧。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是语文教学的发明家。

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创意。

创意无限。

从阅读教学设计来看,一位优秀的、成熟的语文教师,不可不研究下面的阅读教学艺术:细腻的研读(教材研读)别致的处理(课文处理)灵动的思路(思路设计)诗意的手法(手法运用)精巧的细节(细节琢磨)下面重点讲――精巧的细节。

(01)开课揭题,直入情景(02)预作舖垫,顺利推进(03)精彩朗读,动人心魄(04)精心设问,有聚有散(05)穿插引进,丰厚内容(06)侧面入手,正面解读(07)变直为曲,柳暗花明(08)平等对话,诗意讲析(09)生动收束余味犹存(10)还有:选点切入,繁简得宜;适时打住,巧妙过渡;活动充分,兴味盎然……第一,什么是教学细节:细节: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的细微部分。

教学细节,指的是教学中的步骤安排或环节推进以及其中的活动设计和教学手法的运用。

比如说,开讲,引入,收束,过渡等等具体的教学环节就是细节。

比如说,提问,讨论,朗读,板书等等具体的教学环节也是细节。

比如说,文意把握,要点概括,词句理解的阅读指导也是教学细节。

比如说,思考、对话、交流、置疑等活动也是教学细节。

可以说,研究一节课的设计,主要地是在研究如何艺术地设计教学细节。

第二,对于教学细节,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些认识:1.“教学细节”是有层次的。

从课堂教学的设计看:第一层次为整体勾勒层次或整体构思层次,如某一节课的几个教学环节的安排。

第二层次为块板活动层次,如某一个教学环节怎样展开,怎样进行,怎样收束等。

第三层次为环节中的具体步骤层次。

2.“教学细节”是多类别的。

从教学手段看,有朗读、提问、板书、媒体课件、情境设置、资料穿插等细节的设计;从活动类型看,有朗读、说读、写读、听读、赏析等细节的设计;从教学结构看,有课的起始、引入、铺展、过渡、高潮、收束等细节的设计;……,等等。

上述诸多内容中。

还有更小的细节可以探究。

它们“每一个”都是一个研究专题。

3.对于教师来说,优秀的“教学细节”设计需要四个方面的背景。

一是教师教学的理念,二是教师研读教材的水平,三是教师的教学技艺,四是教师的语文对专业书籍和杂志的阅读视野。

只有这四者综合地表现于一位优秀教师的身上,才能够真正设计出精美生动的教学细节。

第三,“教学细节设计艺术”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四大内容:一,从整体构思的角度来研究教学细节的设计。

二,从教学活动的角度来研究教学细节的设计。

三,从手法运用的角度来研究教学细节的设计。

四,从普遍存在的弱点来研究教学细节的设计。

第四,阅读教学中教学细节设计的方法例谈:(1) 开课揭题,直入情景我曾说过:如果说你精心设计的导语只是引发了学生的赞叹,那你只成功了一半。

那么另一半的成功在哪里?在于非常迅速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进入课文的情境。

即——“开课揭题,直入情境”。

它一方面给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品读课文积累语言的时间,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诗意设计艺术思考的机会,同时让“课始”这个环节显得简洁、洗练,语文的情味浓郁。

即少用大量的开场白,少用音响渲染气氛。

上课之初有时需用好的导语,一般状态下则可通俗、简朴,节约时间。

①《律诗二首》开篇这样说:今天要学两首古诗,请同学们用艺术、优美的语句将我们要学习古诗这个意思表达出来。

这样进入课文的第一步就刺激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只欣赏老师的语言美(引发学生的赞叹老师只成功了一半,应引起挑战)。

诗歌就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了解诗歌,让学生进入情感世界。

学生表述后,老师说:“今天我们与诗人相遇,和诗人同行,对诗人说话。

”②2006年在沈阳市上读报课大家都说一句话,要求都与“读报”有关,但不许出现“读报”二字。

老师先示例:“为你打开一扇门。

”③《故乡》《故乡》实际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一是现实目睹的。

同学们能否用课文中的内容代替标题呢?于是学生七嘴八舌:两个生活,两种情感,两种交往,两个杨二嫂,两个闰土……此时教师说:现在我们来学写现实中的闰土这一部分。

这样既勾勒出了全文的线条,而且快速切近了教师所选部分,可谓简要。

④《狼》学文言词方法之一是联想成语。

学《狼》联想并说出与“狼”有关的成语。

学生列举后教师小结:都是贬义的,那么本文写什么呢?请看课文,什么样的狼,什么样的屠户?⑤《散步》请同学们接着老师的话来说:今天我们走近《散步》,这里有——(请学生续说)阳光、三代人、池塘、故事。

这样学生粗通文脉,下边我们走近美文。

先批评学生说得不好,看作者如何说(打开多媒本展示原文精美片断),然后强调:这说是散文的表达。

⑥《小石潭记》请补全:小石潭()记,根据课文说一下。

学生多说“游”。

小石潭记()。

学生多填“游”“人”“事”“景”。

然后教师明确。

这样简洁、朴素、快乐。

带点艺术性的导入对课起指导作用。

(2)预作铺垫,顺利推进教学铺垫,是为了顺利进行目标教学而进行的引入知识、简介背景、预读课文、调动情绪等等降低坡度、由易及难、由远及近、渐渐引入的敷设工作。

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做的事。

铺垫可以用于课文整体的阅读教学,也可以用于课文局部的阅读教学,特别需要用于课文难点的教学。

它更多地用于文学作品和文言诗文的教学。

降低坡度,由近及远,敷远涉近。

要有知识、情感的铺垫才不生硬。

①氛围式《珍珠鸟》有一只可爱的小珍珠鸟,请七嘴八舌地说:你眼中的小小珍珠鸟是什么样的小鸟?加“小小”二字,则学生会反复说,则活泼引出小主人公,可爱。

②释难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要解决两问:何为“丧乱”“茅屋”。

《纸船》先要知冰心生平、写本文缘由及其温婉的魅力。

《金色花》《藤野先生》类先要给学生背景材料,以知人论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